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526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领域生产过程中,由并条工序生产后的熟棉条,喂入粗纱机,经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卷绕成粗纱。在粗纱卷绕过程中,为了保证粗纱卷绕正常,粗纱筒管的卷绕速度要大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以便粗纱在卷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紧程度,这种张紧程度称为粗纱张力。粗纱张力的测试与调整对于粗纱在大纱、中纱、小纱的不同纺纱阶段中,减少粗纱意外牵伸、保证粗纱条干、控制重量不匀率及保持良好成形、改善粗纱内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控制粗纱张力,必须测试粗纱张力,用粗纱的伸长率来间接反映粗纱张力。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目测法完成,即在粗纱机后罗拉头端做出标记,记录后罗拉转动50转或者100转时所纺粗纱的长度,根据公式:计算长度=后罗拉直径(米)X X 50(或者100) X机械牵伸倍数,计算出粗纱计算长度,再测量管纱的实际纺纱长度,根据公式:粗纱伸长率=(管纱实测长度一计算长度)/计算长度,求出粗纱伸长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试验人员目测后罗拉转数时,经常出现错误计数,且计数到第50转或者100转时,按停车键后,粗纱机后罗拉由于运动惯性还会继续转动一点点,其结果会影响到实测长度数值,导致粗纱伸长率误差,最终影响对纺纱张力的控制。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人工计数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根据粗纱机运转性能状况,设定圈数,准确计数,以提高粗纱张力测试的准确率。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后罗拉的接头与计数器的接口连接,所述接头与接口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5]所述计数器包括表盘、指针、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装在接口一端的齿轮一与齿轮二嗤合传动,齿轮二、齿轮三分别装在同心轴的两端,齿轮三与齿轮四嗤合传动,齿轮四、指针分别装在圆轴的两端,指针以圆轴为圆心围绕表盘转动;所述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齿轮模数相同。
[0006]所述齿轮一的齿数为,齿轮二的齿数为50,齿轮三的齿数为10,齿轮四的齿数为100。
[0007]所述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用尼纟仑耐磨材料制作。
[0008]所述表盘盘面圆周设置有数字刻度,其标示出的刻度值为5、10、15、20、25、30、35、40、45、50。
[0009]所述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5。
[0010]所述接头为方形铁杆。[0011 ] 所述接口与接头连接的一端设有正方形凹槽,另一端与齿轮一的中心连接固定。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对粗纱机后罗拉所转圈数进行精确计数,避免因人为计数错误造成的计算误差,有效提高了粗纱张力计算的准确率,可更好控制粗纱张力,对提高成纱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4]图2是图1的结构简图。
[0015]图3是图1的表盘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后罗拉I的接头2与计数器3的接口 11连接,所述接头2与接口 11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0017]所述计数器3包括表盘4、指针5、齿轮一 6、齿轮二 7、齿轮三8、齿轮四9 ;装在接口 11 一端的齿轮一 6与齿轮二 7啮合传动,齿轮二 7、齿轮三8分别装在同心轴10的两端,齿轮三8与齿轮四9啮合传动,齿轮四9、指针5分别装在圆轴12的两端,指针5以圆轴12为圆心围绕表盘4转动;所述齿轮一 6、齿轮二 7、齿轮三8、齿轮四9的齿轮模数相同。
[0018]所述齿轮一 6的齿数为10,齿轮二 7的齿数为50,齿轮三8的齿数为10,齿轮四9的齿数为100。
[0019]所述齿轮一 6、齿轮二 7、齿轮三8、齿轮四9用尼纶耐磨材料制作。
[0020]所述表盘4盘面圆周设置有数字刻度,其标示出的刻度值为5、10、15、20、25、30、35、40、45、50。
[0021]所述表盘4的最小刻度为0.5。
[0022]所述接头2为方形铁杆。
[0023]所述接口 11与接头2连接的一端设有正方形凹槽,凹槽的边长比方形铁杆的截面边长长0.1-0.2mm,深度l_2cm,便于接口 11与接头2的准确连接,接口 11另一端与齿轮一6中心连接固定。接口 11转动带动齿轮一 6同心转动,从而其它相连接的部位也相应转动,指针5在表盘4上转动,间接的显示出后罗拉I转动的圈数。
[0024]使用时,将粗纱机的后罗拉I的方形铁杆接头2插入计数器3的正方形凹槽接口11中,后罗拉I转动,带动计数器3中的齿轮组转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仪器表盘4上的指针5转动,最终将后罗拉I的转动圈数用仪器表盘4上的指针5反应出来。而表盘4的最小刻度为0.5,即表示后罗拉I转动半圈的数值,使得测定的后罗拉I转动圈数更准确。齿轮组的齿数比计算:后罗拉圈数/指针圈数=(齿轮二的齿数*齿轮四的齿数)/(齿轮一的齿数*齿轮三的齿数)=(50*100)/( 10*10) =50,公式表明,后罗拉I每转动一圈,指针5转动一格,后罗拉I每转动50圈,指针5转动一周。按一般的粗纱张力计算方法,选取后罗拉I每转动50圈或100圈的转动数值,按粗纱伸长率=(管纱实测长度一计算长度)/计算长度,计算长度=后罗拉直径(米)X X 50 (或者100) X机械牵伸倍数,准确求出粗纱伸长率。
【主权项】
1.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罗拉(I)的接头(2)与计数器(3)的接口(11)连接,所述接头(2)与接口(11)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计数器(3)包括表盘(4)、指针(5)、齿轮一(6)、齿轮二(7)、齿轮三(8)、齿轮四(9);装在接口(11) 一端的齿轮一(6)与齿轮二(7)啮合传动,齿轮二(7)、齿轮三(8)分别装在同心轴(10 )的两端,齿轮三(8 )与齿轮四(9 )啮合传动,齿轮四(9 )、指针(5 )分别装在圆轴(12)的两端,指针(5)以圆轴(12)为圆心围绕表盘(4)转动;所述齿轮一(6)、齿轮二(7)、齿轮三(8)、齿轮四(9)齿轮模数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6)的齿数为10,齿轮二(7)的齿数为50,齿轮三(8)的齿数为10,齿轮四(9)的齿数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6)、齿轮二(7)、齿轮三(8)、齿轮四(9)用尼纶耐磨材料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4)盘面圆周设置有数字刻度,其标示出的刻度值为5、10、15、20、25、30、35、40、45、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4)的最小刻度为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为方形铁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11)与接头(2)连接的一端设有正方形凹槽,另一端与齿轮一(6)的中心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粗纱伸长测试计数装置,涉及纺织试验领域。后罗拉的接头与计数器的接口连接,所述接头与接口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计数器包括表盘、指针、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装在接口一端的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传动,齿轮二、齿轮三分别装在同心轴两端,齿轮三与齿轮四啮合传动,齿轮四、指针分别装在圆轴两端,指针以圆轴为圆心围绕表盘转动;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的齿轮模数相同;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的齿数分别为10、50、10、100,用尼纶耐磨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可对粗纱机后罗拉所转圈数进行精确计数,避免因人为计数错误造成计算误差,有效提高了粗纱张力计算的准确率,可更好控制粗纱张力。
【IPC分类】D01H13/32
【公开号】CN204780028
【申请号】CN201520418910
【发明人】郑敏博, 张纯芳, 刘定会, 吴华军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