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方法

文档序号:2511970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及9的前序部分的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方法及根据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在一个印刷装置塔起动时及在印刷工作期间在印刷装置塔中产生强的侧架振动或摆动。该侧架振动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匀墨辊的侧向运动,该侧向运动用于实现墨或湿润剂的一致分布、尤其在侧向的一致分布,这就是说相对带运行方向的侧向(lateral)上。这样形成的振动缩短了印刷装置的工作寿命及此外主要可能引起复象的印刷问题,其中在印刷载体上的印刷图象在侧边形成复象。这意味着印刷质量的下降及增加了废印张的形成。
迄今对于降低由匀墨辊引起的振动及其影响的措施在于,使用一个分开的电动机来驱动匀墨辊的侧向运动,以使得由匀墨辊的振动引起的转矩干扰与印刷装置的驱动隔开,或可这样地驱动侧向运动,即对各个匀墨辊的相位彼此调节,这就是说可被调节在所需值上。
但是,使用分开的驱动匀墨辊侧向运动的电动机意味着显著地增加成本及与传统方案比较是一种实质上更复杂的结构,传统方案是匀墨辊的侧向运动由与印刷装置滚筒同一的驱动装置驱动。
当侧向运动由与相应的印刷装置滚筒同一的驱动装置驱动时,及当各个印版滚筒由分开的电动机驱动时,对各个印版滚筒配置的匀墨辊的相位通常是不可调节的。当譬如圆周对版定位调节期间,各个匀墨辊的相位改变,可能引起强烈振动,这将导致所述的缺陷。
JP8-276562描述了一种动态润版装置,用于减小由一个振动辊引起的振动。它看来似乎不能引起轴向振动相位的改变。此外,该装置的目的看来不应是减小印刷机的振动,而是改变匀墨辊的摆动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有效且节约成本的方法及这样的一种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动态调节各匀墨辊之间的相位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方法在于,该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及第二印版滚筒,它们可彼此无关地对版套准,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一匀墨辊的第一印版滚筒及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二匀墨辊的第二印版滚筒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及相对第二印版滚筒转动第一印版滚筒,以使得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被改变。
尤其可取的是,通过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的转动不改变相应印版滚筒的圆周对版定位。
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最好被转动多个360°的圈。
此外,还确定第一及第二匀墨辊之间所需的相位移,其中为了达到所需相位移,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被转动多个360°的圈。
第一及第二匀墨辊之间相位的确定在此情况下尤其可基于根据一个数学模型的计算或基于经验数据。
最好对一个控制器输入第一匀墨辊的侧向位置,该控制器控制印版滚筒的转动。
可用有利方式,根据对至少一个框架实际振动的测量来确定所需相位移。
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由测量的印刷机或至少一个印刷机框架的实际振动并根据譬如数学模型或仿真信息得到振动的原因及消除该原因。例如对于该实际振动的原因是至少拉钩匀墨辊之间不希望有的不利的相位移,及就可以通过相位的校正来消除或至少减小振动。
最好在印版滚筒转动后使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错开180°。
通过匀墨辊相位相反地错开可有效地抑制印刷机或至少印刷机一个框架部分的振动或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式在于减小印刷机中振动的方法,该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及第二印版滚筒,它们可彼此无关地对版套准,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一匀墨辊的第一印版滚筒及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二匀墨辊的第二印版滚筒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根据印刷机的实际的或预计的或计算的振动来确定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所需的侧向位置;及相对第二印版滚筒转动第一印版滚筒,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被改变。
此外还提出,确定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
在改变或调节两个匀墨辊中的至少一个期间使第一和/或第二印版滚筒处于一个脱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下列方法步骤当达到第一匀墨辊的第一侧向参考位置时将第一计数器复位到零值;当达到第二匀墨辊的第二侧向参考位置时将第二计数器复位到零值;
第一印版滚筒每转一圈第一计数器增加一个单位;第二印版滚筒每转一圈第二计数器增加一个单位;同时地读出第一及第二计数器;相对第二印版滚筒转动第一印版滚筒和/或相对第一印版滚筒转动第二印版滚筒,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的侧向位置相对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用第一和/或第二印版滚筒的最小转圈数被调节到所需值上。
由此可以用假定的方式通过对第一及第二印版滚筒的计数及通过同时地读出计数值,用第一和/或第二印版滚筒最少的校正转圈数来调整第一及第二匀墨辊之间的相位移。因为当达到各个匀墨辊的侧向参考位置时计数器被复位到零及对相应印版滚筒的转圈数重新开始计数,通过将同一时刻计数的转圈数的比较及两个匀墨辊之间预给定的所需相位可用简单方式及转动最小圈数来调节相位。
可在计数器第一次复位前使第一及第二印版滚筒处于所需的圆周对版校准位置上。
另一优点是,在两个计数器第一次复位前使两个印版滚筒处于所需的圆周对版校准位置上,这例如是最后的圆周对版校准,通过该校准可达到由各个印刷滚筒(印版滚筒及橡皮布滚筒)在纸带上先后印刷出的优良印刷图象。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包括第一印版滚筒;至少一个第一匀墨辊,它与第一印版滚筒作用连接及为一个输墨装置或一个润版装置的一部分,及它在第一印版滚筒每转一圈时在侧向移动一个确定区段;一个与第一印版滚筒无关的可在圆周方向调节对版校准位置的第二印版滚筒;至少一个第二匀墨辊,它与第二印版滚筒作用连接及为另一输墨装置或一个润版装置的一部分,及它在第二印版滚筒每转一圈时在侧向移动一个确定区段;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匀墨辊相对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和/或印刷机或印刷机框架的振动;及一个控制器,它接收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及使第一印版滚筒相对第二印版滚筒转动,其方式是,根据该输入改变第一匀墨辊及第二匀墨辊的相位。
此外,可设有与第一印版滚筒相连接的第一橡皮布滚筒及与第二印版滚筒相连接的第二橡皮布滚筒。
另外,该印刷机可具有至少驱动第一印版滚筒及第一匀墨辊的第一电动机及至少驱动第二印版滚筒及第二匀墨辊的第二电动机。
另外可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匀墨辊,它与第一印版滚筒作用连接。
可设有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匀墨辊的侧向位置;及另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匀墨辊的侧向位置。
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振动的加速度测量装置。
此外,第一计数器可与配置给第一印版滚筒的第一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配合作用对第一印版滚筒的转圈计数,第二计数器与配置给第二印版滚筒的第二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配合作用对第二印版滚筒的转圈计数。
在此情况下,编码器或编码器的一部分可设置在相应印版滚筒的轴上,及例如通过光学测量一个计数模型或借助设在轴上的磁铁磁性地经过一个测量器进行计数来工作。但也可以在印版滚筒或印版滚筒轴上设置角度传感器,及通过印版滚筒的角度调节来达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提供印版滚筒的转圈数。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附图为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胶版印刷机的侧视图;
图2在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胶版印刷机中通过该图1剖切线A-A及B-B的一个剖视图,其中由于简明起见未表示出一些不振荡的辊;及图3调节匀墨辊相对相位的优选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一个胶版印刷机,它具有第一印刷单元6的第一印刷装置滚筒对10及第二印刷装置滚筒对20。一个材料带5在印刷装置滚筒对10及20之间运行穿过并被双面印刷。第一印刷装置滚筒对10包括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一橡皮布滚筒(Gummituchzylinder)14。在第一印版滚筒12上最好设置固定在第一印版滚筒12的轴向延伸间隔中的平胶版印板。但也可以是另外结构的、例如可数字成象的印版滚筒。在第一橡皮布滚筒14上最好设置可轴向装上及取下的套筒形式的橡胶布。第二印刷装置滚筒对20以类似的方式包括第二印版滚筒22及第二橡皮布滚筒24。第二印版滚筒22与第一印版滚筒12无关地被驱动。
材料带5接着向具有印版滚筒112及114的第二印刷单元7移动,其中印刷单元7与印刷单元6一样可以设有分别用于印刷材料带的确定印墨。
图2表示沿图1中所示剖切线A-A及B-B的剖视图,其中由于简明起见仅表示出输墨装置及润版装置的匀墨辊。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一橡皮布滚筒14可由第一电动机31及第一传动装置33驱动,而第二印版滚筒22、第二传动装置34及第二橡皮布滚筒24可由一个单独的第二电动机32驱动。以此方式,印版滚筒12,22通过各自的电动机31,32彼此无关地在圆周方向上例如被调节用来进行圆周对版定位调节。也可设想替代该公开的两电动机结构的替换实施形式,其中第一印版滚筒12可与第二印版滚筒22无关地调节,例如一种三电动机结构,其中第一印版滚筒12由第一电动机驱动,两个橡皮布滚筒14,24由第二电动机驱动及第二印版滚筒22由第三电动机驱动。并且单电动机结构也是可能的,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使用斜齿传动装置来改变印版滚筒12及22的相位。
如图1所示,印刷机1包括一个配置给第一印版滚筒12的第一输墨装置40及一个配置给第一印版滚筒12的第一润版装置60,及一个配置给第二印版滚筒22的第二输墨装置50及一个配置给第二印版滚筒22的第二润版装置70。输墨装置40及50将墨从墨盒中引导到相应的印版滚筒12,22上,而润版装置60,70将湿润剂输送到相应的印版滚筒12,22上。当胶版印刷时,在被印版滚筒12,22支承的印板上所形成的图象被转移到各个对应的橡皮布滚筒14,24上及接着被分别印到材料带5的面上。
第一输墨装置40包括第一匀墨辊42及第二匀墨辊44,当印版滚筒12转动时,它们可转动及侧向移动。第一输墨装置40由第一电动机31驱动,由此第一印版滚筒12通过第一传动装置33与匀墨辊42,44相连接。匀墨辊42,44例如以这样的方式耦合,即当第一印版滚筒12转一圈时它们在侧向(轴向)上移动0.154的摆动量。一个摆动量被定义为匀墨辊的一个完整的侧向往复移动。一个摆动长度被定义为从零位置到最大移动的距离。一个摆动量亦意味着在圆周方向上360°的运动。在给出的例子中,当第一印版滚筒12转6.5圈时,匀墨辊42,44进行完整的侧向或侧向摆动并回到原始位置。在第一印版滚筒12转一圈期间,第一匀墨辊42最好通常在侧向移动一个量ND,其中360除以ND不会得到整数。以此方式在第一匀墨辊42及第二匀墨辊52之间的相位角可达到无限的数目。但当360除以ND得到整数时,该整数最好大于2。
第一输墨装置40包括另外的输墨装置辊,它们不侧向移动而仅转动。第一及第三匀墨辊42,44的侧向摆动有利于在印版滚筒12上形成一个均匀的墨层。
匀墨辊42,44最好具有相同的质量(例如约60kg),约19mm的摆动长度,彼此及相对第一润版装置60的第一湿润剂匀墨辊62相位移120°。匀墨辊42,44及湿润剂匀墨辊62部分地以不同方向移动,如箭头242,244及246所示。但因为这些匀墨辊42,44及46被设在不同高度上及可能具有不同重量和/或不同摆动距离,通过三个匀墨辊的移动以较高概率形成一种纯摆动。
第一印版滚筒12的第一润版装置60包括单个匀墨辊62,它用来支持在第一印版滚筒12上均匀分配湿润剂(如水)。第一润版装置可包括其它的湿润剂匀墨辊(Feuchtmittelreiberwalzen)和/或其它的不侧向移动的辊。第一湿润剂匀墨辊62同样与驱动第一印版滚筒12的第一电动机31耦合及相对各个匀墨辊42,44的侧向移动错开120°。湿润剂匀墨辊62的摆动长度及重量可不同于匀墨辊42,44的摆动长度及重量。湿润剂匀墨辊62例如可为61kg重及具有预定摆动长度为19mm,而匀墨辊42,44的摆动长度可变化。
第二印版滚筒22的第二输墨装置50及第二润版装置70也包括各个匀墨辊52,54或72。这些匀墨辊52,54及72通过传动装置34与印版滚筒22的第二驱动电动机32耦合。辊52,54及72最好彼此相位错开120°。
第二匀墨辊52最好相对第一匀墨辊42相位错开180°,以使得第四匀墨辊54相对第三匀墨辊44相位错开180°及第一湿润剂匀墨辊62相对第二湿润剂匀墨辊72相位错开180°。因为第二匀墨辊52及第一匀墨辊42,第四匀墨辊54及第三匀墨辊44以及第二湿润剂匀墨辊72及第一湿润剂匀墨辊62位于各个相似高度上,所以该反相布置根据数学模型使振动减小或甚至消除。辊52,54,72相对辊42,44,62在相反方向上移动。
可以设置传感器142,144,152,162及172,它们检测相应辊42,44,52,54,62,72的侧向位置。这些传感器最好构成接近式传感器,例如最好作成磁接近式传感器,它们可检测匀墨辊的确定位置,如匀墨辊的最大偏移,其中该位置可用作参考位置。当匀墨辊52,54及72彼此耦合时,可设置单个传感器172用于第二输墨装置50及第二润版装置70。当匀墨辊42,44及62彼此耦合时,单个传感器就足以检测辊42,44及62的侧向位置。
设在印版滚筒12及22上的增量编码器82及182可各用于确定每个印版滚筒12及22的转数。高速计数器81,181各连续地对印版滚筒持续转动期间编码器82及182产生的脉冲计数,其中编码器最好每滚筒圈产生1000个信号。此外,印版滚筒的精确位置可被确定,由此就可以确定匀墨辊的精确侧向位置,因为印版滚筒与匀墨辊在驱动上相耦合,及匀墨辊的参考位置、例如其最大偏移可通过上述传感器确定。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方法步骤401中,用一个固定的处理速度、如每分钟10转15米驱动印刷机,及当以下方法步骤期间该速度相对印刷机常规连续印刷速度被降低。
在第二方法步骤402中印刷被中断,这就是说,橡皮布滚筒与待加工的材料带脱开。同时印版滚筒也可与橡皮布滚筒脱开。滚筒的该脱开可至少涉及印刷单元6及7,典型地,在一个印刷装置塔中至少上下依次地设置了四个这样的印刷单元。对于材料带的继续传送至少要有一个印刷单元保持在印刷状态,即该印刷单元的橡皮布滚筒不与材料带脱开及由此该材料带可继续由印刷机带动。
在下一方法步骤403中,对控制器80发送一个信号(见图2)及使处于不接触状态的印版滚筒进入一个圆周对版位置,在该位置中最后得到一个所需的圆周对版定位的校准位置,即在该位置上可产生所需的印刷质量。由此参与印刷的印版滚筒的印板根据圆周对版定位被规则地调节。
在下一方法步骤404中,对于每个譬如与脱开的印版滚筒形成连接的匀墨辊确定这些匀墨辊的侧向位置。在此时刻,因为匀墨辊的侧向偏移达到其相应的参考位置、如最大偏移,相应的高速计数器82及182复位到零值。相应印版滚筒12或22的随后每转一圈使计数器的值增加一个单位。
在一个可以由时钟发送器预定的确定时刻,相关印刷滚筒、如一个印刷单元对置的印版滚筒的计数器值被“冻结”,即例如被读出及中间储存并可提供给其它的方法步骤。匀墨辊、如辊62及72的相位的精确位置可根据该计数器值来确定。
在检测了譬如对置的匀墨辊的侧向偏移后,将在下一方法步骤405中确定及执行最佳调节。由此譬如一个印版滚筒12或22可在确定方向上转动360°,因为这引起与印版滚筒形成连接的匀墨辊、如匀墨辊62或72可被接近地导致一个状态,方式是被移动到相位错开180°,而不影响圆周对版定位的校准位置。如果对置的匀墨辊62及72离开所需的相位差大于对应的印版滚筒的两圈,则可以使印版滚筒12在一个确定的方向上(例如向前)及另一印版滚筒22在相反方向(向后)转动。
但也可以,当对置的匀墨辊彼此离开所需的相位差小于对应的印版滚筒的一圈时,不考虑这种调节。而当要进行印版滚筒的一或多圈调节时才有必要进行相位调节,因为偏差仅是印版滚筒的一圈时由匀墨辊仅引起很小的干扰、如摆动形式的干扰及可由此节省所需的调节时间。
一旦对脱开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印刷单元的调节执行后,它们可回到接触状态,即对材料带印刷的状态。其它的直到这时未被调节的印刷单元、例如为了材料带的继续传送而在接触位置上的印刷单元现在则可以被引导到脱开状态及运行方法步骤401至405。
根据印刷机的结构及位置,譬如匀墨辊42,44,52,54,62,72的高度,可取得第一印刷装置10的匀墨辊42,44及62与第二印刷装置20的匀墨辊52,54及72之间所需的相位移,这将使印刷机的振动减小。该确定可借助数学计算或测试结果来实现。当例如第一印刷装置10的匀墨辊42,44及62与第二印刷装置20的匀墨辊52,54及72具有相似的位置、相似的质量及相似的摆动长度时,则预计辊的相位移为180°时导致振动最小,因为辊42在与辊52相反的方向上,辊44在与辊54相反的方向上及辊62在与辊72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当辊处于不同高度时,也可使用数学模型来确定辊42及52的所需相位移。对于一个8级印刷装置塔的24个匀墨辊所产生的力矩M可如下地计算M是式w2*si*di*mi*sin(w*t+fi)i=1至24的和,其中w是匀墨辊的频率,fi是匀墨辊i相对一个参考值的相位,mi是匀墨辊i的质量,di是匀墨辊i的重心至边缘(Boden)的距离及si是匀墨辊摆动的幅值。因为一个确定的印版滚筒的匀墨辊组的匀墨辊的相位fi彼此形成一个关系及一个匀墨辊组的相位与第二个匀墨辊组的相位的区别在于一个常数系数df,所以可确定一个最佳的相位移df,在该相位移时产生的力矩最小。
另一方式是,可使用加速度测量仪、最好为零频率加速度测量仪,以使在印刷机1中产生的振动实际值根据辊42及52的相位移来得到。为了测量振动可在印刷机1的框架301上设置一个振动传感器300。以此方式可在印刷机1中确定与所需相位移相应的一个最小振动。
如图2中表示,印刷机1还包括一个控制器80,它接收传感器142,144,152,154,162,172及计数器81和181的输入及控制印刷机驱动装置及电动机31和32。该控制器80可包括一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英特尔-奔腾(Intel Pentium)处理器及其新系列。第一电动机31驱动第一印版滚筒12。因此控制器80可通过电动机31引起第一印版滚筒的圆周对版定位的调节。第二印版滚筒22的圆周对版定位的调节将通过电动机32及控制器80来实现。为了改变辊42及52之间的相位移,一个印版滚筒21或22在不改变其圆周对版定位的情况下在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上转动,例如,如图3方法步骤405所示转过整个一圈360°。
第一印版滚筒12譬如可转动360°。根据辊42的摆动长度与印版滚筒12的转动之间的关系,辊42(及辊44及62)向侧向移动一定距离,例如一个摆动长度的0.154。在第二印版滚筒22停止时第一印版滚筒12每转一圈引起辊42相对辊52的相位侧向移动一个相位角55.44°(一个摆动长度=360°,即0.154摆动长度=55.44°)。在印刷开始前控制器80使滚筒12转动多圈,而滚筒22停止,以使得辊42及52之间达到所需的相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的实施形式,可至少在印刷机1的框架上设置作为加速度测量仪构成的振动传感器300。印刷机1被投入工作及测量印刷机或框架部件的振动度。如果振动超过一个所需的阈值,则改变辊24及52的相位,以便达到最小振动或使振动小于一个确定的阈值。接着可开始印刷机的生产运行。
这里使用的名称“印版滚筒”包括所有类型的图象滚筒,以下例如也包括无印版的可数字成象的滚筒。
所需的相位移可为一个使印刷机低于最大工作摆动的近似值。因此所需相位移可设置成在例如误差容限为6°以内的一个值。
往复移动的辊42,44,52,62,72的侧向移动在图2中为清楚起见被夸大地表示。
在图1中仅详细地说明了一个印刷装置,但借助附图可清楚看到,在第一印刷装置上面可设有另一个印刷装置。通过该结构虽然可节省机器的位置,但由于印刷装置的高度使匀墨辊的振动效应增高。因此本发明特别适于印刷装置上下布置的印刷机。
尤其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是,由上下布置的印刷装置的匀墨辊引起的印刷装置塔的摆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减小或消除,其中在一个用于减小或消除振动的一个所需相位角的数学计算中,将要考虑待考虑的匀墨辊在印刷装置塔中底板上不同高度上的布置。
权利要求
1.减小印刷机(1)中振动的方法,该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二印版滚筒(22),它们可彼此无关地对版套准调节,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一匀墨辊(42)的第一印版滚筒(12)及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二匀墨辊(52)的第二印版滚筒(22)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确定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及相对第二印版滚筒(22)转动第一印版滚筒(12),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被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12,22)的转动不改变相应印版滚筒(12,22)的圆周对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12,22)被转动多个360°的圈。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确定第一及第二匀墨辊(42,52)之间所需的相位移,其中为了达到所需相位移,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12,22)被转动多个360°的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一个控制器(80)输入第一匀墨辊(42)的侧向位置,该控制器控制印版滚筒(12,22)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一个数学模型来确定所需的相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对至少一个框架(301)实际振动的测量来确定所需相位移。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印版滚筒(12,22)转动后使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错开180°相位。
9.减小印刷机(1)中振动的方法,该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二印版滚筒(22),它们可彼此无关地对版套准调节,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一匀墨辊(42)的第一印版滚筒(12)及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二匀墨辊(52)的第二印版滚筒(22)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根据印刷机的实际的或预计的或计算的振动来确定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所需的侧向位置;及相对第二印版滚筒(22)转动第一印版滚筒(12),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所希望的侧向位置被调节。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改变或调节两个匀墨辊(42,52)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向位置期间使第一和/或第二印版滚筒(12,22)处于一个脱开位置。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下列方法步骤当达到第一匀墨辊(42)的第一侧向参考位置时将第一计数器(81)复位到零值;当达到第二匀墨辊(52)的第二侧向参考位置时将第二计数器(181)复位到零值;第一印版滚筒(12)每转一圈第一计数器(81)增加一个单位;第二印版滚筒(22)每转一圈第二计数器(181)增加一个单位;同时地读出第一及第二计数器(81,181);相对第二印版滚筒(22)转动第一印版滚筒(12)和/或相对第一印版滚筒(12)转动第二印版滚筒(22),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12)的侧向位置相对第二匀墨辊(22)的侧向位置用第一和/或第二印版滚筒(12,22)的最小转圈数被调节到所需值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数器(81,181)第一次复位前使第一及第二印版滚筒(12,22)处于所需的圆周对版校准位置上。
14.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12);至少一个第一匀墨辊(42),它与第一印版滚筒(12)作用连接及为一个输墨装置(40,60)或一个润版装置(50,70)的一部分,及它在第一印版滚筒(12)每转一圈时在侧向移动一个确定区段;一个与第一印版滚筒(12)无关的可在圆周方向调节对版校准位置的第二印版滚筒(22);至少一个第二匀墨辊(52),它与第二印版滚筒(22)作用连接及为另一输墨装置(40,60)或一个润版装置(50,70)的一部分,及它在第二印版滚筒(22)每转一圈时在侧向移动一个确定区段;至少一个传感器(142,144,152,154,162,172,300,81,181,182),用于检测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和/或印刷机或印刷机框架的振动;及一个控制器(80),它接收至少一个传感器(142,144,152,154,162,172,300,81,181,182)的输入及使第一印版滚筒(12)相对第二印版滚筒(22)转动,其方式是,根据该输入改变第一匀墨辊(42)及第二匀墨辊(52)的相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与第一印版滚筒(12)相连接的第一橡皮布滚筒(14)及与第二印版滚筒(22)相连接的第二橡皮布滚筒(24)。
16.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驱动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一匀墨辊(42)的第一电动机(31)及至少驱动第二印版滚筒(22)及第二匀墨辊(52)的第二电动机(32)。
17.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匀墨辊(44),它与第一印版滚筒(12)作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一项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传感器(142),用于检测第一匀墨辊(42)的侧向位置;及另一传感器(152),用于检测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振动的加速度测量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计数器(81)与配置给第一印版滚筒(12)的第一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82)配合作用对第一印版滚筒(12)的转圈计数,第二计数器(181)与配置给第二印版滚筒(22)的第二编码器或角度传感器(182)配合作用对第二印版滚筒(22)的转圈计数。
全文摘要
一种减小印刷机(1)中振动的方法,该印刷机具有第一印版滚筒(12)及第二印版滚筒(22),它们可彼此无关地对版套准调节,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一匀墨辊(42)的第一印版滚筒(12)及具有至少一个侧向振荡的第二匀墨辊(52)的第二印版滚筒(22)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确定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及相对第二印版滚筒(22)转动第一印版滚筒(12),其方式是,第一匀墨辊(42)相对第二匀墨辊(52)的侧向位置被改变。
文档编号B41F13/08GK1359796SQ01134588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日
发明者杰拉尔德·罗杰·杜亚尔, 马克·伯纳德·迪迈, 迈克尔·托马斯·沃罗涅克, 约翰·A·曼利, 约翰·安东尼·潘泰莱奥斯, 查尔斯·弗朗西斯·斯文森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