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文档序号:249709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更详细地说,是关于包括孔版印刷装置等的印刷装置及使用该印刷装置的方法。
在通常的上述孔版印刷装置中,设有读取原稿图象用的原稿读取装置。在原稿读取装置中,配置有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辊对(原稿输送单元);在给定的位置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辊对输送的原稿图象的图象读取部;及设在原稿输送辊对和图象读取部之间的、检测由原稿输送辊输送的原稿前端的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原稿检测单元)等。
具有上述构成的孔版印刷装置,在按下自动地起动·设定图象读取动作、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等用的制版开始键(起动单元)后,把原稿输送到图象读取部,把该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对卷装在印版滚筒上的残留的前一版的已使用印版进行剥离并向印版排出箱废弃·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部的印版排出动作、以及对从印版卷抽出的印版根据原稿图象信息以热敏头进行选择性加热·制版并由压印滚筒进行转动·输送的制版动作,在时间上稍有错开,但是并行进行(例如请参阅特开平7-52515号公报(特许第2756224号))。
而且,在进行读取原稿图象前,为了产生原稿图象的位置,在把原稿的前端输送到图象读取部的读取位置的动作、即所谓原稿预供给或原稿进给的动作之中,让上述印版排出动作及上述的制版动作并行进行(以下称“前者技术”)。
另外,例如,如特开平10-181177号公报的

图1至图13等所揭示的那样,为进一步缩短从按下制版开始键后经上述一系列动作到最初的印刷物排出的时间的首次印刷时间(ファ—スト·プリント·タイム)(以下称“FPT”),提议把通过制版动作制成的已制版印版卷装在印版滚筒的外周面上的给版动作、及向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给送纸张的给纸动作(上述公开公报中记载的“向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供给油墨、在纸张上形成印刷图象的印刷动作”),在时间上稍有错开,但并行进行(以下称“后者技术”)。
然而,前者及后者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原稿进给、印版排出动作及制版动作的各动作同时并行进行,所以由于其中的一个动作产生卡住等不良情况时,其恢复是很复杂的。
例如,在原稿图象读取前的原稿进给时,在因原稿设置的错误等造成的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输送卡住(以下有时将这些统称为“原稿进给卡住”)的场合,通常为保护·保存重要的原稿,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指令,自动地停止原稿的输送。原稿不进给及原稿输送卡住的识别是在下述情况下实施的,即在原稿输送辊开始转动后的给定时间内,当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出原稿前端时,控制装置判断为原稿在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的上游侧的原稿输送路径上由于不进给及卡住等正在滞留。
与此同时,为了安全,印版排出中的已使用印版、或进行制版前的制版进给的印版输送也必须中途停止,孔版印刷装置内的控制装置或除操作面板外的大部分的装置驱动部自动地停止,另外,还需要同时进行其卡住显示。
本来仅对发生卡住部位的原稿进行抽出·去除处理或再度设置等的处理(以下有时称“原稿的处理”)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不仅是原稿的处理,使用者还必须进行印版排出中的印版的去除处理(以下有时称“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或制版前的印版去除处理或再度设置处理(以下有时称“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处理作业。另外,进行制版前的印版处理时,还存在浪费印版的问题。
换言之,在现有的孔型印刷装置上,例如起因于原稿进给卡住,使用者就要打开相对自身的操作侧的配置在孔型印刷装置的前面的前盖,使为了其安全而同时停止驱动的印版滚筒的外周部和印版排出装置的主要部分露出,进行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或者敞开为了其安全而停止驱动的制版装置前面的盖子等,或在对于装置本体构成装拆自由的制版单元的场合拉出其制版单元,再进行压印滚筒配置部等的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
进而,后者技术,因为在原稿进给动作进行之中,与上述的印版排出动作及上述的制版动作并行进行的同时,上述的给版动作及上述的给纸动作的一部分也在并行进行,因此实际上使用者不仅要进行原稿的处理,除去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或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以外,还必须进行给版途中的印版去除处理(以下有时称“给版途中的印版处理”)或给纸途中的纸张去除处理(以下有时称“给纸途中的纸张处理”),变为一项非常繁杂的处理作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和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原稿图象读取开始前之前,在原稿进给方面发生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时,通过消除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给版途中的印版处理及给纸途中的纸张处理中的至少一种,不必进行繁杂作业就可实施的印刷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估计到在包括备有上述原稿读取装置的复印机及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中也会存在上述问题,在原稿图象读取开始前之前的原稿进给中发生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时,通过取消给纸途中的纸张处理、不必进行繁杂作业即可的图象形成装置。
本申请发明人,在包括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图象读取部及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读取装置中,作为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发生的原因,发现了起因于使用者向原稿输送辊对(原稿输送单元)的唇部设置位置插入原稿前端进行设置时的设置错误、即起因于在原稿前端部弯曲的原状态下进行设置、或对上述唇部原稿前端的插入量不足或以歪斜状态进行设置的情况占大部分的事实,以此为着眼点产生上述课题,完成本发明。
为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达到上述目的,各权利要求项的发明中采用以下的有特征的单元·构成。
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印刷装置,包括对经过设置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原稿输送单元;对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进行读取的图象读取部;对利用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的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对已制版印版进行卷装的印版滚筒;对该印版滚筒上的已使用印版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单元;对印版进行制版的制版单元;将已制版印版卷装在上述印版滚筒上的给版单元及向上述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送给纸张的给纸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上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利用上述印版排出单元的印版排出动作、利用上述制版单元的制版动作、利用上述给版单元的给版动作、及利用上述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其特征是,具有在上述印版排出动作、上述制版动作、上述给版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控制单元。
这里,通过对已经设置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原稿输送单元、对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进行读取的图象读取部、对利用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的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构成移动·输送原稿、读取其图象的原稿移动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图象读取部具有读取原稿图象用的图象读取单元(参阅权利要求7的前段部分)。作为图象读取单元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作为图象读取元件的例如CIS(压缩图象传感器)或CCD(电荷耦合器件)组成的图象传感器。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固定作为上述图象读取单元的图象读取元件侧、相对于该固定的图象读取元件移动·输送原稿、取得原稿图象的原稿移动方式的所有原稿读取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所谓的仅设置一张原稿时就对其自动进行输送的DF(文件供给器)或设置2张以上(多张)原稿时对其进行连续输送的ADF(自动文件供给器)的任何一种。
与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上述印版排出单元的印版排出动作、上述制版单元的制版动作、上述给版单元的给版动作、及上述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的印刷装置是指,在包括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装置中,以缩短从按下制版开始开关或制版开始键(起动单元)后,经过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给纸动作(印刷动作)的一系列动作到最初的印刷物排出为止的时间的首次印刷时间(以下简称为“FPT”)为目的之一的印刷装置。
在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发明中,起动图象读取动作用的起动单元(参阅权利要求2)不一定是必须的构成。这时因为也包括下述构成在内的缘故,该构成是例如,当把带有应该读取的图象的原稿放置·设置于原稿设置部(原稿放置台等)上时,在具有用于检测设置在该原稿设置部(原稿放置台等)上的原稿的有无的原稿有无检测单元(比如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等组成)的情况下,利用原稿有无检测单元检测原稿的设置有无之后,经过给定时间时(经过使用者利用通常的原稿设置操作完成该原稿的设置所需的时间后)自动输送已经设置的原稿。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还具有起动上述图象读取动作、上述印版排出动作、上述制版动作、上述给版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中至少一个动作用的起动单元。
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对于包括具有上述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的例如具备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的结构,因为该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的纸张输送路径变长,考虑有将给纸进给进行到直到实际实施印刷的印刷部附近的情况这一点,把包括具有上述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的情况作为发明特定事项(参阅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
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还包括报知控制单元,该报知控制单元具有报知信息的报知单元,并且在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使上述原稿检测单元工作并检测原稿前端时,当上述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出原稿前端时,控制上述报知单元,报知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
这里,报知单元包括显示告知的显示单元和以声音或语音告知的单元。作为显示单元的具体例子,有使用后述的实施形式中采用的LCD(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的指南部或辅助显示部;作为以声音或语音告知的单元,有例如蜂鸣器等。因此,作为报知单元,也可以按照其目的·用途从上述显示单元或声音或语音报知单元中适当选择,或者对其进行适当组合来使用。
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4任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原稿输送单元,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仅把原稿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控制所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
权利要求6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在上述图象读取部设定在给定位置读取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读取位置,使原稿输送动作在上述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权利要求7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6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上述图象读取部包括读取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用的图象读取单元;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上述给定时间停止后,控制上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开始,之后,与控制上述图象读取单元的动作联动,在上述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的读取,控制上述制版单元进行上述制版动作。
权利要求8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包括对已经设置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原稿输送单元;对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进行读取的图象读取部;对利用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的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及对已制版印版进行卷装的印版滚筒,与上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对于将上述印版滚筒上的已使用印版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单元的印版排出动作、将印版进行制版的制版单元的制版动作、将已制版印版卷装在上述印版滚筒上的给版单元的给版动作、及向上述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送给纸张的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进行实施,其特征是,在上述印版排出动作、上述制版动作、上述给版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
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8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使用起动上述图象读取动作、上述印版排出动作、上述制版动作、上述给版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用的起动单元。
权利要求8或9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在使用包括具有带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例如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的印刷装置的场合,因为该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上的纸张输送路径变长,考虑有将给纸进给进行到直到实际实施印刷的印刷部附近的情况这一点,把使用具有上述给纸单元的多个的给纸装置的情况作为发明特定事项(参阅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明)。
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8、9或10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使上述原稿检测单元工作并检测原稿前端时,当上述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前端时,使报知信息的报知单元工作,对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进行报知。
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8至11任一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仅把原稿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
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2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在上述图象读取部设定在给定的位置读取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读取位置,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权利要求14记载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3记载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使用读取设置在上述图象读取部上的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用的图象读取单元,使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工作,将原稿的输送动作在上述给定时间停止后,再次开始原稿的输送,之后,与使上述图象读取单元工作、在上述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的读取的动作联动,让上述制版单元工作、进行上述制版动作。
发明的效果说明如下。
综上所述,如果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现有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新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列举各权利要求的效果列如下。
根据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发明,进行制版·印刷时,例如将起动单元接通后,控制单元在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根据来自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位置,所以发生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时,即使不进行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给版途中的印版处理、及给纸途中的印版处理之中至少一项繁杂的处理作业也是可以的。另外,例如在具备设置有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等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的印刷装置中,比如因为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中的纸张输送路径变长,有得到将给纸进给进行到直到实际进行印刷的印刷部附近的情况,所以上述的效果很明显。
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在促动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使原稿检测单元工作、检测原稿前端时,并且当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出原稿前端时,报知控制单元控制报知单元并报知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因此,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确实向使用者报知原稿滞留的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控制单元控制原稿输送单元,根据来自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把原稿仅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控制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所以在权利要求1至4任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在原稿的输送动作的给定时间停止中,进行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给定的动作。
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发明,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由此不是在原稿图象读取动作或制版动作进行之中,所以在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防止原稿的输送停止·再输送时的输送间距不均匀引起的异常图象。
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发明,控制单元控制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后,控制单元控制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开始,其后,与控制图象读取单元、在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读取的动作联动,控制制版单元进行制版动作,所以在权利要求6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与从原稿图象前端读入图象数据的动作联动(并行),开始制版·图象读入动作。
根据权利要求8至10记载的发明,进行制版·印刷时,例如起动单元接通后,在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根据来自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被输送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位置,所以发生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时,即使不进行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给版途中的印版处理,及给纸途中的印版处理之中至少一项繁杂的处理作业也是可以的。另外,例如在使用具有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等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的印刷方法中,比如因为组合给纸装置或多级给纸装置中的纸张输送路径变长,得到有将给纸进给进行到直到实际进行印刷的印刷部附近的情况,所以上述效果很明显。
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明,在促动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使原稿检测单元工作、检测原稿前端时,当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出原稿前端时,使报知信息的报知单元动作,报知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因此,在权利要求8、9或10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确实向使用者报知原稿滞留的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根据来自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使原稿输送单元动作,把原稿仅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所以在权利要求8至11的任一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在原稿的输送动作的给时间的止中,进行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给定的动作。
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明,使稿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由此不是在原稿图象读取动作或版动作进行之中,所以在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防止原稿的输送停止·再输送时的输送间距不均匀引起的异常图象。
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发明,使原稿输送单元动作,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后,再次开始原稿的输送,其后,使图象读取单元动作,在与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读取的动作联动,使制版单元工作,进行制版动作,所以在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与从原稿图象前端读入图象数据的动作联动(并行),开始制版·图象读入动作。
图2是表示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原稿设置时各装置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原稿进给动作后暂时停止时的各装置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原稿进给动作后暂时停止时开始的印版排出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与原稿图象读取开始动作联动·并行进行的制版开始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中原稿图象读取动作结束及已制版印版向印刷滚筒的卷绕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配置在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上的操作面板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孔版印刷装置主要部分的控制构成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并且是表示与原稿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的印版排出动作及制版动作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断面正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孔版印刷装置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12(a)是表示通过从组合上给纸装置给纸,在定位辊近旁的纵向给纸路径上,在A3尺寸的纸张的前端部形成弯曲时从纸张的前端到后端的纸张(粗实线)的纸张输送路径及给纸进给动作状态的简要正视图;(b)是表示从组合下给纸装置给纸,在该A3尺寸纸张的前端部形成弯曲时从纸张的前端到后端的纸张(粗实线)的纸张输送路径及给纸进给动作状态的简要正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1的孔版印刷装置主要部分的控制构成的方框图。
孔版印刷装置1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具有对配置在同图1的右上方并对卷成滚筒状的印版8a进行制版和传送的制版单元4、后述的切断装置5、印版输送单元6及印版送出单元7等的被称为制版·给版装置的制版写入装置3;在配有制版写入装置3、后述的给版·滚筒装置32及印版排出装置62的孔版印刷装置本体的上部配置的、读取从原稿放置台10上自动传送的原稿图象的原稿读取装置9;配置在图1的略中央部的、具有把已制版的印版8b(以下称“已制版印版8b”)卷装于外周面的印版滚筒设在外周部上的印刷滚筒33以及对于该印刷滚筒33的上述印版滚筒外周面(以下仅称“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离接自由的、向该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压住纸张P的作为按压单元的压印滚筒54的给版·滚筒装置32;把配置在制版写入装置3的下方、作为给纸台的给纸托架48上的纸张P向印刷滚筒33和压印滚筒54之间给送的给纸装置47;夹着印刷滚筒33相对制版写入装置3进行配置的、把印刷滚筒33上的已使用印版8c进行剥离·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装置62;配置在该印版排出装置62的下方、把经过印刷的纸张P从印刷滚筒33上剥离再向作为排纸台的排纸托架61排出的排纸装置56;为向上述各装置发出指示、进行所希望的动作而进行操作用的、如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90;以及图9所示的控制装置100。
孔版印刷装置1的构成如下面所详述,除控制装置100外均为众所周知的设备。故而在实施形式1中,仅把现有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构成稍加变更,就能取得后述的效果。因此,除去控制装置100外,取代上述各装置的构成,以迄今为止人们所共知的具有同样功能的装置构成来置换当然是可以的。
制版写入装置3在图1中按照从箭头所示的印版输送方向X1的上游侧到下游侧配置的顺序,包括可以把印版8a向印版输送方向X1抽出并对其进行支持的、作为印版支持单元的印版支持部件21;按照图象信息对抽出的印版8a进行加热制版用的、构成制版单元的热敏头22;把印版8a推压到热敏头22上同时把印版8a转动输送到印版输送方向X1下游侧用的、构成制版单元4的压印滚筒23;设在制版单元4和输送单元6之间、把已制版印版8b或未制版印版8a以给定长度切断的切断装置5;把利用压印滚筒23输送的印版8a赋予适当张力的同时进一步向印版输送方向X1下游侧输送的印版输送单元6;设在印版输送单元6和印版送出单元7之间、把利用印版输送单元6输送的印版8a引导到印版送出单元7的导向板29;把利用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输送的印版8a送出到如后所述的印刷滚筒33上的扩张的夹紧器35的印版送出单元7;及把利用印版送出单元7送出的印版8a的前端引导到后述的印刷滚筒33上的扩张的夹紧器35的一对印版导向板28。
印版8a呈连续片状、例如被卷绕在合成树脂制的滚筒芯8d上形成印版卷8。滚筒芯8d从印版卷8的两端面突出出来,形成比印版8a的宽度还长。印版卷8通过以两端侧的滚筒芯8d被印版支持部件21在逆时针方向转动自由地支持,可相对于印版支持部件21自由地装卸。两端侧的印版支持部件21沿着制版写入装置3的印版输送方向X1安装固定在固设于其两侧的未图示的制版侧板对上。因此,印版8a依靠印版支持部件21支持并可以从印版卷8上向印版输送方向X1抽出。
印版8a形成把例如厚度1~5μm的热可塑性树脂膜与合成纤维组成的多孔质支持体贴合而成的叠层构造。而且,印版不限于此,例如把和纸纤维或和纸纤维及合成纤维混抄的混抄纤维等组成的多孔质支持体与热可塑性树脂膜贴合而成的印版,或仅由所谓的实质性热可塑性树脂膜组成的印版等也都可以使用。
热敏头22平行延伸地设在压印滚筒23的压印滚筒轴与图1的纸面的面前侧及里侧,利用具有未图示的凸轮及作为施力装置的弹簧部件等的接触·分离装置(未图示),隔着印版8a与压印滚筒23自由接触或分离。热敏头22由上述弹簧部件向着与压印滚筒23接触的方向赋予势能。在热敏头22的主扫描方向上,在隔着印版8a接触压印滚筒23的部位设有多个发热元件(未图示)。热敏头22,根据经由均未图示的A/D转换部及图象信号处理部等在制版控制部及热敏头驱动回路(均未图示)上处理后送出的数字图象信号,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选择性的加热,由此对印版8a有选择性地熔融穿孔进行制版,形成已制版印版8b。
压印滚筒23通过例如金属制的芯件与压印滚筒轴一体形成。压印滚筒23以压印滚筒轴的两端部可以转动地支持在上述制版侧板对上,成为沿顺时针方向自由转动的结构。压印滚筒23通过同步皮带或齿轮等旋转传动装置(未图示),与作为驱动单元的例如未图示的第1步进马达连接,被驱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把印版8a压在热敏头22上的同时,向印版输送方向X1的下游侧输送。
如上所述,压印滚筒23经过第1步进马达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将印版8a从印版卷8上引出。
切断装置5由活动刀刃24和固定刀刃25组成。该切断装置5,是以活动刀刃24在与印版输送方向X1正交的印版宽度方向(从图1的纸面的里侧到面前侧)上边转动边移动,把未制版的印版8a或已制版的印版8b切断的活动刀刃转动移动型设备。
而且,切断装置5不限于上述活动刀刃转动移动型设备,也可以使用活动刀刃升降的所谓的闸刀式切断设备等。
印版输送单元6由输送驱动辊30和输送从动辊31构成。输送驱动辊30和输送从动辊31利用弹簧等施力装置给予适当的按压力相互压接地设置,各辊轴的两端部通过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制版侧板对上,互相向相反方向自由转动。输送驱动辊30通过例如同步皮带或齿轮等旋转传动装置(未图示),连接于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第1步进马达,由第1步进马达旋转驱动。输送从动辊31与输送驱动辊30联动转动,进行从动旋转。
输送驱动辊30利用包括第1步进马达在内的上述旋转传动装置,被设定成以比压印滚筒23的圆周速度(输送速度)稍快的圆周速度(输送速度)转动,与印版8a之间边滑动边向印版8a赋予适当的前张力。通过第1步进马达的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周围的驱动系统采用与例如本专利申请人提案的特开平11-77949号公报的图2所示的转动传动机构略相同的机构。
印版送出单元7由送出驱动辊26和送出从动辊27组成。送出驱动辊26和送出从动辊27也与上述各辊30、31一样,利用弹簧等施力装置给予适当的按压力相互压接地设置,各辊轴的两端部通过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制版侧板对上,互相向相反方向自由转动。送出驱动辊26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例如同步皮带或齿轮等的旋转驱动单元(未图示),连接于与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的第1步进马达不同的第2步进马达上,由第2步进马达旋转驱动。送出从动辊27与送出驱动辊26联动转动,进行从动旋转。
印版导向板28及导向板29安装固定在上述制版侧板对上。
在压印滚筒23和印版输送单元6之间、以及印版输送单元6和印版送出单元7之间的印版输送路径上,分别设有检测印版8a的前端等用的印版检测单元。作为这些印版检测单元,与本专利申请人提案的特开平9-226088号公报的图1等中记载的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组成的印版前端检测传感器(63(63B、63C))一样,也具有在上述各印版输送路径上检测因印版输送卡住等而滞留的印版8a的功能。
在图9中,包括利用热敏头驱动回路驱动的热敏头22和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第1步进马达在内的制版写入装置3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成为制版驱动单元76。第2步进马达因为是后述的给版单元及给版装置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所以包含在图9所示的给版·滚筒装置32中。
而且,制版装置不限于制版写入装置3,例如替代作为驱动印版送出单元7的驱动单元的第2步进马达,将第1步进马达通过未图示的旋转传动装置连接于印版送出单元7的同时,把切断·连接第1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作为切断·连接单元的电磁离合器等设在送出驱动辊26的轴部也可以。
原稿读取装置9按从图1中箭头所示的原稿输送方向X2的上游侧到下游侧配置的顺序,包括放置多张原稿20(图1中未图示、参阅图2等)用的原稿放置台10;把放置·设置在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20向原稿输送方向X2输送的构成原稿输送单元的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后述图象读取部19之间、对利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输送的原稿20的前端(以下称“原稿20前端”)进行检测的作为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具有对利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输送的原稿20的图象进行读取用的作为图象读取单元的CIS(压缩图象传感器)14的图象读取部19;夹在原稿输送路径上、配置在CIS14的上方的压板(白基准板)15;将图象读取后的原稿20再向原稿输送方向X2输送·排出的原稿排纸辊16及原稿排纸滚柱17;以及放置和堆放排出的原稿20的原稿承受台18。
在原稿放置台10的纸面的里侧和面前侧,设有将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20的两侧端对齐用的未图示的、能在与原稿输送方向X2正交的原稿宽度方向移动的一对侧挡规。由原稿放置台10、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压接形成的唇部、以及上述侧挡规对构成在上下方向、原稿输送方向X2及上述原稿宽度方向对原稿20进行3元定位、设置用的原稿设置部。
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利用弹簧等施力装置被给予适当的按压力而相互压接地设置,各辊轴的两端部转动自由地支持在原稿读取装置9的沿原稿输送方向X2固定设在其左右两侧的未图示的读取侧板对上,由此相互向相反方向自由转动。原稿输送辊11通过例如同步皮带或齿轮等的旋转传动装置(未图示),连接于原稿输送辊用的步进马达11A上,利用步进马达11A旋转驱动。原稿输送滚柱12与原稿输送辊11联动转动,从动地转动。
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是由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构成。在CIS14中,向上箭头所示位置表示在上述位置开始读取利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输送的原稿20的图象的读取位置14A。压板(白基准板)15具有进行光学性补正的功能。
原稿排纸辊16及原稿排纸滚柱17利用弹簧等施力装置被给予适当的按压力而相互压接地设置着,各辊轴的两端部通过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读取侧板对上,由此可相互沿相反方向自由地转动。原稿排纸辊16通过例如同步皮带或齿轮等的旋转传动装置(未图示),连接于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原稿输送辊用的步进马达11A上,利用步进马达11A旋转驱动。原稿排纸滚柱17与原稿排纸辊16联动转动,从动地转动。
在图9中,包含利用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步进马达11A的原稿读取装置9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成为读取驱动单元74。
给版·滚筒装置32包括上述印刷滚筒33;对利用印版送出单元7送出的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进行夹持·夹紧的作为夹版装置的夹紧器35;配设在印刷滚筒33的内部、从该印刷滚筒33的内周侧向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单元36;及上述压印滚筒54。
印刷滚筒33的外周部,由多孔性圆筒状的又被称为印版滚筒的支持圆筒体以及与覆盖该支持圆筒体的外周的卷绕多层的树脂或金属网体制的网板(未图示)的2层结构构成。印刷滚筒33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的印刷滚筒33的转动方向形成有具有油墨透过性的多个开孔的可以印刷的开口部;及设置夹紧器35等的可以不印刷的非开口部。
印刷滚筒33的上述外周部被卷装·固定在未图示的两侧端板突缘的外周部上,且可围绕后述的兼作油墨管34的支轴34自由转动。支轴34可以拆卸地支持在图1的纸面的里侧及面前侧的固定于孔版印刷装置本体的未图示的一对筐体侧板上。印刷滚筒33通过未图示的齿轮或皮带等驱动传动装置,连接于作为驱动单元的例如未图示的主马达上,利用上述主马达进行沿图1中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作为上述主马达例如可以使用控制用的DC马达。
在印刷滚筒33的内部配置有转动自由地支持在固定于支轴34上未图示的侧板上的、利用未图示的齿轮等驱动传动装置传动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并与印刷滚筒33同步被沿图1中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的、与印刷滚筒33接触的上述支持圆筒体内周面(以下只称“印刷滚筒33的内周面”)来供给油墨的给墨辊37;与给墨辊37仅隔微小间隙平行配置的、与给墨辊37之间形成断面楔形的墨槽39的均墨辊38;以及向墨槽39供给油墨的给墨管34。如上所述,油墨供给单元36主要由给墨辊37、均墨辊38及给墨管34构成。
墨槽39的油墨利用设在印刷滚筒33外部的未图示的油墨组件等以未图示的油墨泵吸引、从油墨管34的供给孔供给后进行混练。墨槽39的油墨由均墨辊38进行计量的同时供给给墨辊37的外周面上形成薄膜状,进而,通过给墨辊37的外周面与印刷滚筒33的内周面接触,供给印刷滚筒33的上述开口部部分。
在印刷滚筒33的上述非开口部外周面上的一部分上,分别设有沿印刷滚筒33的一条母线设置的强磁体制的平台(未图示),和转动自由地安装在设在该平台的两侧端的轴35a上的、具有相对于上述平台的平面部开闭自由的橡胶磁铁的夹紧器35。夹紧器35利用设在孔版印刷装置本体侧的上述筐体侧板上的、具备开闭驱动夹紧器35的未图示的夹紧器马达的开闭单元(均未图示),在印刷滚筒33的给定的转动位置进行开闭。印刷滚筒33在夹紧器35处于图1中所示的略右横位置的状态即在给版待机位置停止。
作为上述开闭单元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在夹紧器35上设有选择性结合的开闭部件(未图示)及驱动该开闭部件的夹紧器马达(18)的、与例如特开平6-247031号公报的图1至图3所示的构成一样的例子。
压印滚筒54是在金属制的压印滚筒轴上一体地固定有耐油性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延伸设在印刷滚筒33的轴向上。压印滚筒54的横向宽度形成与印刷滚筒33的横向宽度略相同的长度。压印滚筒54转动自由地支持在在纸面的面前侧及里侧以略同样的形状及同一相位设置的一对印压臂(未图示)的一端部上。上述印压臂对固定在以给定角度转动自由地支持于上述筐体侧板对上的印压臂轴(未图示)上,以未图示的接触·分离装置摇动。
压印滚筒54利用上述接触·分离装置在压接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印刷位置和离开该印刷位置的非印刷位置之间变位。上述接触·分离装置具有包括与印刷滚筒33的转动同步转动的印压凸轮及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弹簧等(未图示)的众所周知的构成。
综上所述,把已制版印版8b卷装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给版单元,主要由上述的印版送出单元7;对其进行驱动的第2步进马达;备有夹紧器35的印刷滚筒33;对其分别进行驱动的上述夹紧器马达;及上述主马达构成。
在图9中,包括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上述第2步进马达;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上述主马达;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上述夹紧器马达的给版·滚筒装置32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成为给版·滚筒驱动单元79。
给纸装置47包括可以把纸张P抽出来堆放且升降自由的上述的给纸托架48;与给纸托架48上堆放的纸张P接触使之分离成单张向定位辊(レジストロ—ル)对51的唇部给送的给纸单元46;接受利用给纸单元46输送的1张纸张P的前端并在其前端部形成给定的弯曲后,按照计时向印刷滚筒33和压印滚筒54之间给送的作为定位装置的定位辊对51;为在分离辊50和定位辊对51之间形成纸张输送路径设置的、把利用给纸辊49及分离辊50或定位辊对51给送的纸张P引导到纸张输送方向X的上下一对的导向板52,53。
给纸托架48,利用使给纸托架48上下运动的未图示的作为驱动单元的具有给纸托架升降马达及钢丝绳式升降机构等的驱动装置(未图示),使堆放的纸张P的最上位以给定的按压力(可以输送纸张P的按压力)始终与给纸辊49接触,即与纸张P的增减联动,保持纸张P以能够输送的范围的按压力接触的状态进行升降。在给纸托架48上,沿纸张宽度方向Y上自由移动地设有根据纸张尺寸使纸张P的两侧端定位对齐用的一对侧挡规(未图示)。
给纸单元46,由与给纸托架48上最上位的纸张P接触的、把纸张P向定位辊对51的唇部送出的给纸辊49;及利用与分离部件50A的协同动作的作用,把从给纸辊49送出的纸张P分离成单张并向定位辊对51的唇部给送的分离辊50构成。
给纸辊49与给纸辊轴一体形成,该给纸辊轴的一端部转动自由地支持在固设于给纸装置47的纸张输送方向X的左右(图1纸面的里侧和面前侧)的给纸侧板对的一方上。给纸辊49的表面至少由橡胶等高摩擦力部件形成。给纸辊轴的一端部装有带齿的给纸辊皮带轮(未图示)。在上述给纸辊轴和上述给纸辊皮带轮之间,设有使给纸辊49转动、将纸张P只向纸张输送方向X输送的、即只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未图示)。
分离辊50与分离辊轴一体形成,该分离辊轴的一端部转动自由地支持在给纸侧板对的一方上。分离辊50的表面至少由橡胶等高摩擦力部件形成。分离辊轴的一端部装有带齿的分离辊皮带轮(未图示)。在上述分离辊轴和上述分离辊皮带轮之间,设有使使辊49转动、将纸张P只向纸张输送方向X输送用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未图示)。在上述分离辊皮带轮和上述给纸辊皮带轮之间挂有带齿的皮带,分离辊50和给纸辊49存在旋转驱动力传递关系。
分离部件50A由对于纸张P的摩擦系数高的橡胶及树脂形成,具有能够与给纸辊49接触的被称为分离垫片的部件。该分离垫片利用作为施力装置的未图示的压缩弹簧向按压分离辊50的方向施力。
在上述分离辊皮带轮的近旁,在上述给纸侧板上,固定地设有旋转驱动分离辊50和给纸辊49的作为给纸驱动单元的给纸马达(未图示)。上述给纸马达由作为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例如步进马达构成,在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带齿的给纸马达皮带轮(未图示)。在上述分离辊皮带轮和上述给纸马达皮带轮之间挂有带齿的给纸马达皮带(未图示)。由此,分离辊50和给纸辊49及上述给纸马达,通过上述给纸马达皮带、上述皮带及上述各单向超越离合器存在旋转驱动力传动的关系。
上侧及下侧的各定位辊51与各定位辊轴一体形成,各定位辊轴的两端部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给纸侧板对上。下侧定位辊轴的一端部上装有带齿的定位辊皮带轮(未图示)。
下侧定位辊51通过上述定位辊轴不能移动且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给纸侧板上。下侧定位辊51通过未图示的定位辊接触·分离装置可接触或分离自由地设置着,从而可相对于下侧定位辊51以给定定时接触。
在下侧定位辊51的下方,旋转驱动下侧定位辊51的作为定位驱动单元的定位马达(未图示)被固定设在上述给纸侧板上。上述定位马达由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例如步进马达构成,在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带齿的定位马达皮带轮(未图示)。在上述定位辊皮带轮和上述定位马达皮带轮之间挂有带齿的定位马达皮带(未图示)。由此,下侧定位辊51和上述定位马达通过上述定位马达皮带存在旋转驱动力传递关系。
在图9中,包括上述给纸托架升降马达、上述给纸马达、上述定位马达等的给纸装置47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成为给纸驱动单元77。
而且,旋转驱动给纸辊49及分离辊50的给纸驱动单元不限于上述给纸马达等,采用下述结构也是可行的,即,利用齿轮或凸轮等未图示的驱动力传动单元,将来自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给纸辊49,以与印刷滚筒33同步的给定定时进行旋转驱动。同样,旋转驱动定位辊对51的定位驱动单元也不限于上述定位马达等,采用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即,利用齿轮或凸轮等未图示的驱动力传动单元,传递来自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使作为驱动辊的下侧定位辊51以与印刷滚筒33同步的给定定时转动,利用压接在下侧定位辊对51上的作为从动辊的上侧定位辊对51,以给定定时向印刷滚筒33和压印滚筒54之间给送纸张P。
印版排出装置62包括上部印版排出部件63、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印版排出箱65等。
上部印版排出部件63是由作为驱动单元的未图示的印版排出马达旋转驱动的驱动辊67和从动辊68、以及挂在各辊67、68间的环形皮带组成的橡胶皮带69构成。驱动辊67通过由作为印版排出驱动单元的未图示的印版排出马达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使橡胶皮带69沿图1的箭头方向转动移动。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由驱动辊67、利用未图示的齿轮连接的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辊70、从动辊71、及挂各辊70、71间的环形皮带组成的橡胶皮带72构成。驱动辊70通过上述印版排出马达,并利用未图示的齿轮与驱动辊67连接,被旋转驱动,使橡胶皮带72沿图1的箭头方向转动移动。
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以驱动辊67的中心轴为中心可沿左右方向自由地移动,以作为驱动单元的众所周知的移动装置(均未图示)沿上述的左右方向移动。由此,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上的驱动辊70侧的橡胶皮带72,对图1所示的位置和接触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位置作选择性占据。
印版排出箱65是在其内部贮存已使用印版的箱子,可以装拆自由地设置在上述筐体侧板对上。在印版排出箱65上设有把利用上部印版排出部件63和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输送的已使用印版压入印版排出箱65的内部用的众所周知的往复摇动运动型的压缩板(未图示)。上述压缩板利用作为驱动单元的可以正反转动的印版排出压缩马达(均未图示)往复摇动。印版排出压缩马达由例如作为以脉冲输入驱动的马达的步进马达构成。
如上所述,对印刷滚筒33上的已使用印版8c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单元由上部印版排出部件63、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上述移动装置及上述印版排出马达构成。
在图9中,包括上述印版排出马达、上述移动装置、上述印版排出压缩马达的印版排出装置62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为印版排出驱动单元75。
排纸装置56包括接近自由地设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剥离已印刷纸张的剥离爪55、吸引并输送由剥离爪55剥离的已印刷纸张用的排纸输送单元、及上述排纸托架61。
剥离爪55设在利用压印滚筒54压接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所形成的印刷唇部的下流近旁。剥离爪55的结构做成借助于具有与印刷滚筒33的转动同步旋转驱动的凸轮及弹簧等的众所周知的剥离爪变位单元(未图示),在接近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把已印刷纸张从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上强制地剥离的剥离位置;及从该剥离位置离开、避免与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突出的夹紧器35的配置部位接触的非剥离位置之间自由地变位。
上述排纸输送单元主要由从动辊57、驱动辊58、环形皮带59、及吸引风机60等构成。
从动辊57和驱动辊58被转动自由地支持在上述筐体侧板对上,在各辊57、58之间挂有表面上有多个开孔的环形皮带59。驱动辊58以作为驱动单元的未图示的排纸马达旋转驱动,该转动力通过环形皮带59传递到从动辊57上。在各辊57、58间的下方近旁设置的外罩的内部,配设有未图示的内装有风机驱动马达的吸引风机60。吸引风机60利用其转动产生图中向下的空气流,把已印刷纸张吸引在环形皮带的表面上。
在图9中,包括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上述排纸马达、通过马达驱动回路(未图示)驱动的上述排纸输送单元的风机驱动马达等的排纸装置56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综合起来成为排纸驱动单元78。
下面,参照图8对操作面板90进行说明。
操作面板90设在原稿读取装置9的上部的一侧部。如图8所示,在操作面板90上设有起动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到印版排出、制版、给版、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版付け印刷)、排纸的各工序的一系列工序(动作)用的、即起动·设定从原稿读取动作到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或通常的印刷动作、排纸动作之中至少一个动作用的、作为起动单元的制版开始键91;输入·设定印刷张数等用的0~9数字键93;对以该0~9数字键93置数(输入·设定)的印刷张数的印刷动作进行起动·设定等用的印刷开始键92;及显示(报知)各种信息的作为显示单元(报知单元)的液晶显示部95等。
液晶显示部95由LCD(液晶显示装置)构成,通过未图示的液晶驱动回路进行驱动。液晶显示部95包括通知使用者应执行的操作、对其操作结果发出各种警告、对原稿20处于滞留状态或已使用印版8c处于滞留状态或已制版印版8b处于滞留状态的情况等进行适当的文字显示等的指南部95A;把利用该指南部95A进行文字显示的操作内容按顺次用图示显示、对原稿20处于滞留状态或已使用印版8c处于滞留状态或已制版印版8b处于滞留状态的情况等包含其滞留位置具体地用图画显示用的辅助显示部95B。
这里,原稿20处于滞留状态的情况包含原稿的不进给及原稿输送卡住等原稿进给卡住。同样,已使用印版8c处于滞留状态的情况包含已使用印版的不进给或已使用印版输送卡住等。另外,已制版印版8b处于滞留状态的情况包含已制版印版的不进给及已制版印版输送卡住等。
参照图9对孔版印刷装置1的主要的控制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9中,控制装置100具备控制孔版印刷装置1的原稿读取动作、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纸动作、印刷动作及排纸动作的作为控制单元的功能和构成。控制装置100包括CPU101(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未图示的I/O(输入输出)端口、ROM102(只读存储器)、RAM103(随机存取存储器)及未图示的带电池的计时器等,还包括把这些以未图示的信号母线连接构成的微型计算机。
控制装置100设置在孔版印刷装置1内的未图示的控制基板配置部。控制装置100的CPU101(以下为简化说明,有时只称“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操作面板90的各种信号、来自设在孔版印刷装置1内的上述各种传感器等的检测信号以及从ROM102读出的动作程序,对设在操作面板90的液晶显示部95(指南部95A、辅助显示部95B)、制版写入装置3、原稿读取装置9、给版·滚筒装置32、给纸装置47、排纸装置56、印版排出装置62上的成为控制对象的上述的各驱动单元的驱动等进行控制,除了具有控制孔版印刷装置1整体的动作的功能外,还具有本实施形式1的特征的以下控制功能。
第1、控制装置100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作为起动信号的开始信号,在印版排出动作之前,先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促动(旋转驱动)原稿输送辊11,输送原稿20,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原稿20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20前端是否被输送到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的位置的作为控制单元的基本功能。
第2、控制装置100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开始信号,在印版排出动作之前,先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旋转驱动原稿输送辊11,输送原稿20,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动作检测原稿20前端时,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20前端时,通过未图示的液晶驱动回路控制液晶显示部95(指南部95A、辅助显示部95B)来显示原稿20滞留即原稿进给卡住的作为报知控制单元的功能。
与上述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为保护重要的原稿20,通过停止步进马达11A的旋转驱动,使利用原稿输送辊11的原稿20的转动和输送停止。
第3、控制装置100具有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的有原稿20前端的信号,控制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把原稿20只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控制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使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停止的功能。
第4、控制装置100具有在第3控制动作中,控制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使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停止后,控制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使原稿20的输送动作开始,之后,与控制CIS14的动作联动,使原稿20的图象读取在读取位置2 1进行,再控制制版驱动单元76(第1步进马达、上述制版控制部、及上述热敏头驱动回路等),进行制版动作的功能。
在ROM102中预先记忆·储存有孔版印刷装置1全部的动作程序及必要的有关数据,该动作程序及必要的有关数据由CPU101适时调出。作为上述有关数据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的有原稿输送辊11经过原稿输送辊11与原稿输送滚柱12所形成的唇部到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原稿20前端为止的原稿20的输送距离、以及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到后述的CIS14读取位置14A之前的位置为止的原稿20的输送距离,分别输送原稿20用的、通过未图示的上述马达驱动回路给步进马达11A赋予驱动脉冲数的有关数据;通过步进马达11A起动(旋转驱动开始)引起的原稿输送辊11的转动·输送,使原稿20的输送开始之后,到利用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原稿20前端位置的、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上述给定时间;以及停止原稿20的输送动作用的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上述给定时间等。
RAM103具有暂时存储CPU101的计算结果的功能、随机存储操作面板90上的各种键及各种传感器设定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以及ON/OFF信号的功能等。
下面,根据上述的构成,对包括本实施形式1中的孔版印刷装置1的操作顺序的动作,参照图1至图9进行详细说明。
该动作,包括后述的各实施形式,都是在控制装置100(100A、100B)的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对各种马达及各种螺线管等执行机构(控制对象驱动单元)的起动、促动、停止等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时,尽量省略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0(100A、100B)的指令或指令信号这样的表达方式。带括弧表示的控制装置(100A、100B)的各符号是对应后述的实施形式1或2的。在各图中,对于表示各种辊或各种滚柱等的转动方向的箭头标识,主要是以实线表示驱动侧,以虚线表示从动侧。
图1示出了对具备上述各装置等的孔版印刷装置1供电的未图示的电源开关按下·接通后的初期状态。孔版印刷装置1的初期状态如图1所示,在制版写入装置3中,抽出自由的安装·设置在印版支持部件21上的印版卷8的印版8a前端,占据着印版输送方向X1的从输送驱动辊30和输送从动辊31的唇部稍露出的制版待机位置;在给版·滚筒装置32上,印刷滚筒33的夹紧器35占据着图1的左斜位置的印版排出待机位置(静止位置);在给纸装置47上,堆放在给纸托架48上的最上位的纸张P占据着未与给纸辊49接触的下限位置状态。
如图2所示,根据原稿20进行对应原稿20的图象的制版·印刷时,使用者把原稿20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0上,用上述侧挡规对将原稿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准的同时,通过让原稿20的前端碰到原稿输送辊11和原稿输送滚柱12形成的唇部,结束原稿的设置(参照步骤S1)。
接着,操作者按下操作面板90上的制版开始键91,产生开始信号,并输入到控制装置100的CPU101中。由此,首先,通过起动(旋转驱动开始)原稿读取装置9的步进马达11A,至少原稿输送辊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原稿输送滚柱12沿顺时针方向从动地转动,开始原稿20的输送。此时,其他上述各装置部分即印版排出装置62、制版写入装置3、给版·滚筒装置32、给纸装置47等未开始动作,分别处于印版排出待机位置、制版待机位置、下限位置状态。而且,通过原稿输送辊11和原稿输送滚柱12的上述转动,与之处于驱动力传递关系的原稿排纸辊1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原稿排纸滚柱17沿顺时针方向从动地转动。
借助原稿输送辊11和原稿输送滚柱12的上述转动,输送原稿20的前端,如图3所示,原稿20的前端到达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配置位置、即原稿20前端被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的位置,如果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内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接通原稿20前端(检测为有)时,则将该检测为有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0的CPU101中。此时,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检测为有信号,读出预先储存在ROM102中的上述有关数据,控制步进马达11A(通过未图示的上述马达驱动回路向步进马达11A赋予给定的驱动脉冲数),使原稿输送辊11只将原稿20输送基于上述有关数据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的给定量,由此,在将原稿20的前端输送到给定的位置(原稿20前端到达CIS14的读取位置14A之前的位置)之后,参照来自上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并控制步进马达11A,将原稿输送辊11对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参照步骤S3)。
上述给定的位置,在本实施形式1中是原稿20前端被输送到原稿输送方向X2的距CIS14的读取位置14A的上游侧的位置,即为使原稿20前端到达CIS14的读取位置14A的正前的位置,作为赋予步进马达11A的驱动脉冲数已预先设定在ROM102中。
另一方面,在图7的步骤S3中,通过按下制版开始键91生成开始信号后起动的步进马达11A的旋转驱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转动,使原稿20的输送开始之后,当原稿20前端在给定时间内未被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时,控制装置100的CPU101参照来自上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并判断出原稿20处于滞留状态即原稿进给卡住状态,控制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对原稿进给卡住情况进行显示。
与上述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为保护重要的原稿20,停止步进马达11A的旋转驱动,使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的转动停止。
作为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的显示例,例如因为在指南部95A上进行“发生原稿卡住,请只进行原稿卡住处理”的文字显示,或在辅助显示部95B上进行包含原稿读取装置9的上述原稿设置部的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周围的亮灯显示或闪烁显示,由此对其原稿卡住发生部位进行适当的显示,所以使用者能很容易知道原稿进给卡住。因此,在该场合下只进行原稿20的进给输送,即使万一出现原稿20卡住,因为未进行其他的印版排出、制版、给版、给纸动作等,所以因原稿20卡住发生的卡住处理仅通过进行原稿20的处理即可,使用者不必实行原稿以外的卡住处理(参照步骤S7)。
要开始图象读取动作及印版排出、制版动作时,须打开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上配置的未图示的盖子,把卡住的原稿20取出,并按图2所示再次进行原稿的设置。
在图7的步骤S3中,原稿20的输送无问题地进行着,利用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对原稿20前端检测接通后,把原稿20前端输送到给定位置,之后,在原稿输送辊11对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之后,如图4所示,进行印版排出装置62的印版排出动作,对上次印刷使用的印刷滚筒33上的已使用印版8c进行剥离·废弃。
部分说明有前后之分,在按下制版开始键91产生起动信号并在其输入到控制装置100的给定的时机,上述给纸托架升降马达接通使给纸托架48上升,最上位的纸张P与给纸辊49接触,通过未图示的给纸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接通,控制装置100判断出最上位的纸张P已处于可以给纸状态,则给纸装置47成为给纸待机状态。
印版排出装置62的印版排出动作的详细情况如下。即首先驱动给版·滚筒装置79的上述夹紧器马达,使夹紧器35张开·扩张后,印版排出驱动单元75的上述移动装置及给版·滚筒驱动单元79的上述主马达动作,各驱动辊67、70及印刷滚筒33被旋转驱动的同时,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向印刷滚筒33侧移动,位于驱动辊70的外周面上的橡胶皮带72与已使用印版接触。于是,利用印刷滚筒33的图1中的箭头方向的转动及橡胶皮带72的移动,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上掀起的已使用印版8c被下部印版排出部件64和上部印版排出部件63夹持输送,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上剥离下来。被剥离的已使用印版8c废弃到印版排出箱65内之后,用未图示的上述压缩板的往复运动进行压缩。
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上把已使用印版8c完全剥离之后,印刷滚筒33继续转动,借助图5所示,在夹紧器35转动到略右横位置的给定的给版待机位置停止。一旦印刷滚筒33在给版待机位置停止,则促动给版·滚筒单元79的上述夹紧器马达使夹紧器35张开,孔版印刷装置1成为给版待机状态(参照步骤S4)。
在图7的步骤S4的印版排出动作中,控制装置100判断出例如已使用印版8c被咬入各驱动辊67、70或橡胶皮带69、72之间,或被咬入上述压缩板的前端和设在印版排出箱65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中,使上述印版排出马达或上述印版排出压缩马达形成过负荷状态而停止的情况,则控制装置100判断发生印版排出卡住,在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上进行其内容的显示(参照步骤S8)。
在进行上述显示的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使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印刷滚筒33的转动也停止。使用者打开覆盖给版·滚筒装置32及印版排出装置62等而设在面向使用者操作侧的前面的前盖,进行印版排出卡住发生部位的处理。
此后,要开始图象读取动作及印版排出和制版动作,须打开配置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上的未图示的盖子,把夹持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的唇部的原稿20抽出来,并按图2所示再次进行原稿设置。
在图7的步骤S4中的其余的印版排出动作无问题在进行之中,原稿读取装置9的原稿20的图形读取动作及向制版写入装置3的制版位置送入印版8a前端的制版前动作并行进行。
首先,第1步进马达起动(旋转驱动开始),使压印滚筒23转动,然后,在给定时间对第2步进马达进行短时间旋转驱动,印版8b的前端被导向板29引导,同时借助于对印版送出单元7的促动(送出驱动辊26的图5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及送出从动辊27的图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把印版8a输送到占据制版位置。此后,第2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在给定时间停止。把印版8a的前端输送到制版位置完成后的同时,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开始。上述制版位置预先设定在距送出驱动辊26和送出从动辊27的唇部的印版输送方向X1的下游侧稍许突出的位置。
原稿20的图象读取,是在将原稿20的前端输送到给定的位置(原稿20的前端到达CIS14的读取位置14A正前的位置)后、使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的原稿输送辊11再次被步进马达11开始旋转驱动的状况下进行的。即至少在原稿输送辊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原稿输送滚柱12沿顺时针方向从动地转动、原稿20的输送再次开始、而且这样输送的原稿20的图象由CIS14读取的情况下进行。被读取的图象信息(反射光)在CIS14进行光电转换。有关在CIS14进行光电转换的图象信息的电气信号被输入到未图示的上述A/D转换部转换成数字图象信号后,经由未图示的制版控制部(也可以设在控制装置100中)送到未图示的上述热敏头驱动回路。
继上述印版排出动作结束之后,通过制版写入装置3开始制版写入动作(制版动作)。即热敏头22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在主扫描方向得到脉冲状通电进行选择性发热的同时,通过对第1步进马达进行旋转驱动,开始促动压印滚筒23、印版输送单元6,印版8a被从印版卷8上引出并向印版输送方向X1输送,同时对印版8a的上述热可塑性树脂膜部分对应数字图象信号(图象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加热穿孔。
此时,第2步进马达停止驱动,由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向输送方向X1输送的写入图象信息的已制版印版8b,在导向板29的上方形成弯曲并被驻留。
而且,在给定时间停止的第2步进马达再次起动,写入图象信息的已制版印版8b,通过印版送出单元7开始驱动(送出驱动辊26的图5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及送出从动辊27的图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保持上述弯曲的形成的同时被送出,并由印版导向板28引导,插入相对于上述平台扩开的夹紧器35之间。而且,一旦第1步进马达的步数达到某一设定值,判断出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已到达上述平台和夹紧器35之间,则利用上述开闭单元的动作使夹紧器35关闭,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就被吸引·夹持在上述平台和夹紧器35之间。
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被夹紧后,第2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如图6所示,利用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印刷滚筒33以与印版输送速度略为相同的圆周速度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再次开始转动,已制版印版8b被压印滚筒23、印版输送单元6及印版送出单元7输送,向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卷装进行给版。
此时,第2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送出驱动辊26转动停止,送出从动辊27利用向印刷滚筒33的图6中的箭头方向转动的转动力从动地转动,所以卷装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已制版印版8b被赋予适当的张力,不会产生皱纹等来进行给版。
一旦判断出利用第1步进马达的给定的步数的旋转驱动,对印版8a的制版及设定量(1版分)的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完成,则使切断装置5促动,已制版印版8b被切断的同时,第1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停止,使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停止转动。
而且,被切断的已制版印版8b的后端利用印刷滚筒33的转动从制版写入装置3内引出,在完全卷取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阶段,已制版印版8b向印刷滚筒33的卷装结束,由此结束给版动作(参照步骤S6)。
在图7的步骤S6中,例如在制版写入装置3内,在压印滚筒23和热敏头22之间、或在切断装置5的部位或印版输送单元6等中,发生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卡住等时,根据利用上述印版前端检测传感器(63(63B、63C))在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的情况,控制装置100判断出发生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卡住等,并在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进行该内容的显示(在步骤S9中,以包括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卡住等的给版卡住显示来表示)。
另外,在印版进给单元6等中,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卡住等发生时,或夹紧器35对已制版印版8b前端部的夹紧发生错误时,例如与特许第2901082号(特开平3-193351号)公报等公布的技术略相同,检测卷装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上的已制版印版8b或未制版印版8a的有无的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组成的作为印版有无检测单元的印版有无检测传感器(未图示),配设在设置于处于给版待机位置状态的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传感器模式近旁的孔版印刷装置本体侧,利用该印版有无检测传感器对有无发生给版卡住进行检测。因此,给版卡住等发生时,根据利用上述印版有无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出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的情况,控制装置100判断出印版8a或已制版印版8b发生给版卡住等,并在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进行该内容的显示(参照步骤S9)。
一旦已制版印版8b向印刷滚筒33的卷装完成,则印刷滚筒33以给定的圆周速度沿箭头方向开始转动,使过版(版付け)用的给纸·印刷工序开始。印刷滚筒33沿箭头方向以低速转动,到达给定的转动位置的情况被未图示的给纸开始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时,则该给纸开始检测传感器接通,产生给纸开始信号,该信号触发使上述给纸马达起动(旋转驱动开始)。通过上述给纸马的达旋转驱动,分离辊50及给纸辊4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与给纸辊49接触的给纸托架48上的最上位的纸张P被输送的同时,利用分离辊50及分离部件50A的协调作用分离出一张纸,向纸张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一定位辊对51的唇部给送。
然后,印刷滚筒33进一步沿箭头方向转动,到达给定的位置的情况被未图示的定位开始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时,则该定位开始检测传感器接通,产生定位开始信号,该信号触发使上述定位马达(未图示)起动(旋转驱动开始)。
通过上述定位马达的旋转驱动,将与定位辊对51的唇部接触并待机的纸张P的前端向印刷滚筒33和压印滚筒54之间送出。与此同步,压印滚筒54摇动上升,把纸张P按压在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空白部分上,变位到赋予印压的印刷位置的同时,压印滚筒54一边向印刷滚筒33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从动地转动,一边把纸张P连续地按压到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上,由此使已制版印版8b与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进行向其充填油墨用的所谓的过版(版付け)。在进行该过版(版付け)中,油墨从印刷滚筒33的开口部的开孔部分向已制版印版8b的穿孔部分渗出后转移到纸张P的表面,以此进行孔版印刷。
此时,给墨辊37也沿印刷滚筒33的转动方向的同一方向转动。墨槽39的油墨利用给墨辊37的转动附着到给墨辊37的表面,通过给墨辊37和计量辊38的间隙时,其量受到限制,并供给到印刷滚筒33的内周面。
这样对应于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的制版图象的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得以进行,印刷滚筒33进一步转动,在已制版印版8b的制版图象的后端空白部分上,压印滚筒54下降变位到占据非印刷位置,由此压印滚筒54形成的印压赋予状态被解除。
这样进行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的纸张P在压印滚筒54按压的状态下通过印刷滚筒33的沿箭头方向的转动进一步输送,由接近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剥离爪55从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8b上剥离下来,被剥离的印刷的纸张P向下方落下,送往上述排纸输送单元的环形皮带59上,并被吸引风机60的吸引力吸引保持在环形皮带59的上面,同时被输送到纸张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向排纸托架61排出。压印滚筒54恢复并保持在离开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非印刷位置,同时印刷滚筒33转动停止到再此进行印版排出的待机位置(静止位置),结束过版(版付け)动作,孔版印刷装置1变为印刷待机状态。
孔版印刷装置1变为印刷待机状态后,利用操作面板90的未图示的印刷速度设定键及操作面板90上的各种键输入印刷条件后,利用0~9数字键93输入印刷张数之后,按下印刷开始键92,则从给纸装置47连续给送纸张P,在设定的印刷条件下进行印刷动作。并且,设定的印刷张数(给定张数)消耗掉后,印刷滚筒33在印版排出待机位置(静止位置)停止,孔版印刷装置1再次变为印刷待机状态。
通常的印刷动作,与过版(版付け)时的印刷动作相比较,主要的不同点只是如上所述用于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的纸张P的张数未作为正式的通常的印刷张数被计数,并且以使用者希望的对应于设定印刷速度的速度进行给纸、印刷及印版排出的各动作。实施形式2图9及图10表示实施形式2。
实施形式2与实施形式1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为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来缩短制版时间,印版排出动作和制版动作同时进行,并且具有替代控制装置100的控制装置100A。
控制装置100A包括CPU101A、未图示的I/O(输入输出)端口、ROM102A、RAM103及未图示的带电池的计时器等,并具备将其用未图示的信号母线连接起来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100A的CPU101A(以下只称“控制装置100A”)与实施形式1的控制装置100相比较,主要不同是具有以下的控制功能。控制装置100A的第3及第4控制功能与控制装置100的这些项的控制功能相同。
控制装置100A,替代控制装置100的第1功能,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开始信号,在与印版排出动作并行进行的制版动作之前,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对原稿输送辊11促动(旋转驱动)并输送原稿20,而且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原稿20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20前端是否被输送到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的位置的作为控制单元的基本功能。
控制装置100A,替代控制装置100的第2功能,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开始信号,在与印版排出动作并行进行的制版动作之前,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对原稿输送辊11旋转驱动,并输送原稿20,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动作检测原稿20前端时,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在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20前端时,通过未图示的液晶驱动回路控制液晶显示部95(指南部95A、辅助显示部95B),显示原稿20正在滞留即原稿进给卡住的情况的作为报知控制单元的功能。
与上述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A为保护重要的原稿20,通过对步进马达11A停止旋转驱动,使原稿输送辊11对原稿20的转动·输送停止。
ROM102A与ROM102相比较,不同的只是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同时进行印版排出动作及制版动作用的孔版印刷装置1整体的动作程序已事先进行了记忆·储存。
下面,参照图1至图3及图8至图10,并借用和参照图7,对实施形式2的动作以与实施形式1的动作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形式1同样的动作适当地省略其细节来进行简要叙述。
孔版印刷装置1的初始状态与实施形式1同样,通过如图1所示的状态。如图2所示,根据原稿20进行对应原稿20的图象的制版·印刷时,使用者与实施形式1同样,在上述原稿设置部对原稿20进行设置(参照步骤S1)。
然后,使用者按下制版开始键91,则与实施形式1同样,首先,通过让原稿读取装置9的步进马达11A旋转驱动开始,使至少原稿输送辊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让原稿输送滚柱12沿顺时针方向从动地转动,开始输送原稿20。此时,其他的上述各装置部分即印版排出装置62、制版写入装置3、给版·滚筒装置32及给纸装置47等还未开始动作,分别处于占有印版排出待机位置、制版待机位置及下限位置状态。
利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的转动输送原稿20前端,如图3所示,一旦原稿20前端到达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配置位置,且在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内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使原稿20前端接通(检测为有)时,则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检测为有的信号,调出预先存储在ROM102A中的上述有关数据,由此控制步进马达11A(通过未图示的上述马达驱动回路向步进马达11A赋予给定的驱动脉冲数),使原稿输送辊11将原稿20输送根据上述有关数据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的给定量,将原稿20前端输送到给定的位置(原稿20前端到达CIS14的读取位置14A正前的位置)后,参照来自上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并控制步进马达11A,使原稿输送辊11在给定时间停止对原稿20的输送动作(参照步骤S3)。
上述给定位置在该实施形式2中也与实施形式1同样,预先设定在ROM102A中。
另一方面,在图7的步骤S3中,利用按下制版开始键91生成起动信号后起动的步进马达11A的旋转驱动,使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转动,开始输送原稿20之后,当原稿20前端在给定时间内未被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时,控制装置100A参照来自上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并判断出原稿20处于滞留状态即处于原稿进给卡住状态,控制液晶显示部95的指南部95A及辅助显示部95B,对原稿进给卡住情况进行显示。这些显示例与实施形式1同样,利用这些显示,使用者能很容易地知道原稿进给卡住的情况。因此,在此场合下,只进行原稿20的进给输送,原稿20即使万一卡住,因为并未进行其他的印版排出、制版、给版及给纸动作等,故原稿卡住下的卡住处理只处理原稿20即可,使用者不必进行原稿以外的卡住处理(参照步骤S7)。
与上述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A为保护重要的原稿20,通过对步进马达11A停止旋转驱动,使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的转动停止。
要开始图象读取动作及印版排出·制版动作时,须打开配置在原稿输送辊11及原稿输送滚柱12上的未图示的盖子,把卡住的原稿20抽出,按图2所示再次进行原稿的设置。
部分说明有前后之分,按下制版开始键91产生开始信号,在将其输入到控制装置100A的给定的时机,通过将上述给纸托架升降马达接通使给纸托架48上升,最上位的纸张P与给纸辊49接触,通过未图示的给纸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接通,控制装置100A判断出最上位的纸张P已处于可以给纸状态,则给纸装置47成为给纸待机状态。
在图7的步骤S3中,原稿20的输送无问题地进行着,利用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对原稿20前端接通检测后,把原稿20前端输送到给定位置,其后,在原稿输送辊11对原稿20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之后,如图10所示,让印版排出装置62的印版排出动作和制版写入装置3的制版动作同时开始。
印版排出装置62的印版排出动作的细节,与实施形式1同样进行。一方面,利用制版写入装置3对第1步进马达起动(旋转驱动开始),使压印滚筒23转动,然后,在给定时间让第2步进马达进行短时间旋转驱动,借此并通过导向板29对印版8b的前端进行引导,同时使印版送出单元7促动(送出驱动辊26的借助图5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及送出从动辊27的图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把印版8a输送到占据制版位置。其后,使第2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在给定时间停止。
把印版8a的前端输送到制版位置完成后的同时,让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开始。原稿20的图象的读取与实施形式1同样,是在原稿20的前端被输送到给定的位置(原稿20的前端到达CIS14的读取位置14A正前的位置)后、并且在给定时间停止原稿20输送动作的原稿输送辊11再次通过对步进马达11的开始旋转驱动的状况下进行的。即至少在原稿输送辊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原稿输送滚柱12沿顺时针方向从动地转动、原稿20的输送再次开始、并且这样输送的原稿20的图象由CIS14读取的情况下进行的。被读取的图象信息(反射光)在CIS14进行光电转换。有关在CIS14进行光电转换的图象信息的电气信号被输入到未图示的上述A/D转换部,转换成数字图象信号后,经由未图示的制版控制部(也可以设在控制装置100A中)送到未图示的上述热敏头驱动回路。
在上述印版排出动作中,制版写入装置3开始制版写入动作(制版动作)。即与实施形式1同样,热敏头22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在主扫描方向得到脉冲状通电并进行选择性发热的同时,对第1步进马达进行旋转驱动,使压印滚筒23、印版输送单元6的促动开始,印版8a被从印版卷8上引出并向印版输送方向X1输送,同时对印版8a的上述热可塑性树脂膜部分对应数字图象信号(图象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加热穿孔。
此时,第2步进马达的驱动停止,通过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向输送方向X1输送的已制版印版8b在导向板29的上方形成弯曲并被驻留。
在这样进行的过程中,对印刷滚筒33上的已使用印版8c进行印版排出的同时,印刷滚筒33继续转动,借助图10所示,在到达夹紧器35位于略右横的给定的给版待机位置停止转动。一旦印刷滚筒33在给版待机位置停止,则对给版·滚筒驱动单元79的上述夹紧器马达进行促动,使夹紧器35张开,并使孔版印刷装置1成为给版待机状态。
然后,通过在给定时间停止的第2步进马达的再次起动,写入图象信息的已制版印版8b通过印版送出单元7的促动开始(图10所示的送出驱动辊26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及送出从动辊27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保持上述弯曲的形成的同时被送出,并由印版导向板28引导而插入相对于上述平台张开的夹紧器35之间。而且,一旦第1步进马达的步数达到某一设定值,并判断出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已到达上述平台和夹紧器35之间时,则利用上述开闭单元的促动使夹紧器35关闭,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就被吸引·夹持在上述平台和夹紧器35之间。
已制版印版8b的前端部被夹紧后,停止对第2步进马达旋转驱动。如图10所示,利用上述主马达的旋转驱动,印刷滚筒33以与印版输送速度略为相同的圆周速度沿图10中的箭头方向再次开始转动,已制版印版8b被压印滚筒23、印版输送单元6及印版送出单元7输送,向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卷装,进行给版。
此时,停止第2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使送出驱动辊26转动停止,送出从动辊27利用朝向印刷滚筒33的图10中箭头方向转动的转动力从动地转动,所以卷装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上的已制版印版8b被赋予适当的张力,不会产生皱纹等来进行给版。
一旦判断出利用第1步进马达的给定步数的旋转驱动,对印版8a的制版及设定量(1版分)的已制版印版8b的输送结束,则对切断装置5促动,将已制版印版8b切断的同时,停止第1步进马达的旋转驱动,使压印滚筒23及印版输送单元6停止转动。
而且,被切断的已制版印版8b的后端利用印刷滚筒33的旋转从制版写入装置3内引出,在完全卷绕在印刷滚筒33的外周面的阶段,结束已制版印版8b向印刷滚筒33的卷装,由此使给版动作结束。
这以后的给纸·过版印刷(版付け印刷)或通常的印刷·排纸的各动作,与实施形式1同样地进行,因此其说明省略。另外,包括印版排出卡住或制版时的印版输送卡住等的给版卡住等的发生过程或其显示等,在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下也与实施形式1同样地进行,因此其说明省略。实施形式3图11至图13表示实施形式3。
实施形式3与实施形式1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如图11至图13所示,具有替代孔版印刷装置1的孔版印刷装置1B;具备与设在孔版印刷装置1B的下方的给纸单元46有同样构成的给纸单元46-1、46-2的作为多个给纸装置的组合给纸装置200;设有替代控制装置100的控制装置100B;以及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及给纸动作同时进行。
孔版印刷装置1B及组合给纸装置200的构成,与例如本专利申请人提案的特开2000-108482号公报的图1至图33等所示的孔版印刷装置(100)及组合给纸部(200)略相同。
孔版印刷装置1B与实施形式1的孔版印刷装置1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替代给版·滚筒装置32,设置有构成上述特开2000-108482号公报的图1至图33等所示的孔版印刷装置(100)的包括印版滚筒(1)、油墨供给装置(22)、及压印滚筒(20)等的给版·滚筒装置132。
在图11至图13中,给版·滚筒装置132与给版·滚筒装置32相比较,主要的不同点是,具有替代压印滚筒54的作为按压单元的压印滚筒120,还具有替代给版·滚筒驱动单元79的给版·滚筒驱动单元179。
压印滚筒120是备有设在印刷滚筒33下方的、夹持·保持给送的纸张P前端的作为保持单元的纸张夹紧器121、并把纸张P按压在印刷滚筒33上的已制版印版上的众所周知的设备,与印刷滚筒33的外周直径略相同。给版·滚筒驱动单元179与给版·滚筒驱动单元79相比较,主要的不同点是,上述主马达通过旋转驱动压印滚筒120用的驱动力传动单元与压印滚筒120连接。
控制装置100B包括CPU101B、未图示的I/O(输入输出)端口、ROM102B、RAM103及未图示的带电池的计时器等,并具备将其用未图示的信号母线连接起来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100B的CPU101B(以下只称“控制装置100B”)与实施形式1的控制装置100相比较,主要不同是具有以下的控制功能。控制装置100B的第3及第4控制功能与控制装置100的这些项的控制功能相同。
控制装置100B,替代控制装置100的第1功能,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开始信号,在与印版排出动作并行进行的制版动作和给纸动作之前,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使原稿输送辊11促动(旋转驱动),输送原稿20,并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原稿20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20前端是否被输送到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的位置的作为控制单元的基本功能。
控制装置100B,替代控制装置100的第2功能,具有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开始信号,在与印版排出动作并行进行的制版动作和给纸动作之前,通过起动读取驱动单元74(步进马达11A),旋转驱动原稿输送辊11,输送原稿20,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动作检测原稿20前端时,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在利用上述计时器计时的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20前端时,通过未图示的液晶驱动回路控制液晶显示部95(指南部95A、辅助显示部95B),显示原稿20正在滞留即原稿进给卡住的情况的作为报知控制单元的功能。
与上述控制动作的同时,控制装置100B为保护重要的原稿20,通过停止步进马达11A的旋转驱动,使原稿输送辊11对原稿20的转动·输送停止。
ROM102B与ROM102相比较,不同的只是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的同时,进行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和给纸动作用的孔版印刷装置1B及组合给纸装置200整体的动作程序已事先记忆·储存。
综上所述,实施形式3是在上述特开2000-108482号公报的图1至图33等所示的孔版印刷装置(100)及组合给纸装置(200)中具体应用本发明的例子,以下,对图11至图13所示的与实施形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简要的说明。省略与上述特开2000-108482号公报的图1至图33等所示的孔版印刷装置(100)及组合给纸部(200)相同的构成的说明。
如图11至图13所示,符号RX表示把从孔版印刷装置1B侧的给纸装置47给送的纸张P输送到定位辊对51用的横向给纸路径,符号RZ表示把从组合给纸装置200给送的纸张P输送到定位辊对51用的纵向给纸路径。符号151表示设在给纸装置47和定位辊对51之间的横向给纸路径RX上的、检测纸张P的前端的纸张前端传感器151,符号152表示设在压印滚筒120和定位辊对51之间的横向给纸路径RX上的、检测纸张P的前端的作为纸张前端检测单元的定位传感器152。
符号155a、155b表示设在纵向给纸路径RZ上的、把从组合给纸装置200给送的纸张P的前端向定位辊对51送出、并与定位辊对51接触形成弯曲的作为纸张输送单元的一对中间输送辊;符号153表示设在纸张前端传感器151和中间输送辊对155a、155b之间的纵向给纸路径RZ上的、检测纸张P前端的中间传感器上153;符号154表示在中间输送辊对155a、155b与组合给纸装置200侧上所设置的组合定位辊对106a、106b之间的纵向给纸路径RZ上的、检测纸张P前端的中间传感器下154。
组合给纸装置200如图11及图12所示,包括作为上级的给纸部的组合给纸装置201及作为下级的给纸部的组合给纸装置201;在纵向给纸路径RZ上按顺序设置的、一对组合定位辊106a、106b;组合定位传感器135;一对中间辊118a、118b;及组合供给传感器136。
符号143表示在组合上给纸装置201上堆放多张纸张P并可自由升降的托架上;符号144表示将托架上143保持水平状态的同时可升降的托架单元上。
符号145表示在组合给纸装置202上堆放多张纸张P并可自由升降的托架下;符号146表示使托架下145保持水平状态的同时可升降的托架装置下。
符号135表示设置在距组合定位辊对106a、106b上游侧的汇合部的纵向给纸路径RZ上的、具有通过检测纸张P的前端和后端而在给定时间内检测纸张P的前端是否到达组合定位辊对106a、106b的设置部位的功能等的组合定位传感器;符号136表示设置在中间辊对118a、118b近旁的纵向给纸路径RZ上游侧的、具有通过检测纸张P的前端和后端而在给定时间内检测纸张P的前端是否到达中间辊对118a、118b的设置部位的功能等的组合供给传感器。
在图13中,从组合给纸装置200进行给纸用的组合给纸驱动机构,由驱动组合定位辊对106a、106b的组合给纸驱动单元125A、以及切换驱动给纸单元46-1侧的分离辊50及给纸辊49或中间辊对118a、118b、给纸单元46-2侧的分离辊50及给纸辊49的组合上下给纸切换驱动机单元25B构成。组合定位辊驱动单元125A与上述特开2000-108482号公报的图16等所示的组合定位辊驱动机构125A相同,另外,组合上下给纸切换驱动机单元25B与上述该公报的图16等所示的组合上下给纸部切换驱动机构125B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形式3动作的细节,因为从上述的实施形式1、2及3的构成等来看,由于是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实施,所以省略其说明。图12(a)、(b)清楚地表明,例如从组合给纸装置200纵向给送A3尺寸的纸张P时,作为纸张输送路径的纵向给纸路径RZ与横向给纸路径RX相比非常长,所以有时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给纸进给,即需要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和给纸动作需要同时进行。在这样的场合下,应用本发明来解决上述课题对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很容易的。
图12(a)、(b)表明,从托架上143输送A3尺寸的纸张P(以粗实线表示)的图12(a)所示的一方,与从图12(b)所示的从托架下145输送同尺寸的纸张P(以粗实线表示)相比,输送负荷变得更大,定位辊对51送出纸张P的行进中对于定位辊对51的输送负荷变大,容易产生滑动。因此,对于应补偿该输送负荷的中间输送辊对155a、155b进行助力转动,对中间输送辊对155a、155b的纸张输送速度分别进行可变控制。
如上所述,可以说在实施形式1至3中使用的是权利要求8至14记载的印刷方法。
不限于实施形式3,作为与原稿20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同时进行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和给纸动作的技术例子,例如在本专利申请人及本专利发明人提案的特开平10-181177号公报的图1至图13记载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中使用本发明也会取得后述的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
原稿读取装置不限于原稿读取装置9,如特开平7-241974号(特许第2915776号)或特开平8-67061号(特许第2960863号)的图1所示,包括作为图象读取单元例如CCD(电荷耦合元件)组成的图象传感器(89)、把多张原稿20从原稿的最下部按顺序逐张分离进行自动输送的分离辊(81)及分离刀片(84)的原稿读取装置也可以。
从上述情况来看,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印刷装置或印刷方法,一般包括彩色复印装置等的复印装置及打印机等图象形成装置将来也会适用。这是因为在具备形成图象的图形形成单元等的图形形成装置中,例如其图象形成速度提高到现有的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速度程度(现状的最高速度大体为120~150张/分左右)时,比如与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对与原稿图象对应地对像载体(例如感光体滚筒及感光体带)的潜像等的形成动作和给纸动作等同时进行,以缩短所谓的FPT作为目的之一的情况是可以充分想象到的。
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本发明也可以是以下的图象形成装置或图象形成方法。即是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输送经过设置的原稿的原稿输送单元;读取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图象读取部;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检测通过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的原稿检测单元;以及形成对应原稿图象的潜像的像载体的图象形成单元与向上述图象形成单元给送纸张的给纸单元等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并且与上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对应原稿图象向上述像载体的潜像形成动作及上述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等中的至少一个动作,其特征是,还包括在上述潜像形成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等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上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的位置的控制单元。
引用上述图象形成装置,与权利要求2至7记载的印刷装置一样,能够进行图象形成装置的发明。
另外,一种图象形成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图象形成装置,该图象形成装置包括输送经过设置的原稿的原稿输送单元;读取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图象读取部;设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用于检测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前端的原稿检测单元;及具有形成对应原稿图象的像的像载体的图象形成单元,上述图象形成方法在与上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对应原稿图象向上述像载体的潜像形成动作及上述图象形成单元利用给送纸张的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等中的至少一个动作,在上述潜像形成动作及上述给纸动作等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上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根据来自上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上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的位置。
引用上述图象形成方法,与权利要求9至14记载的印刷方法一样,是图象形成方法的发明。
如果利用上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及图象形成方法,进行对应原稿图象的向像载体的潜像形成·图象形成时,例如将起动单元接通后,到原稿图象读取开始前之前发生原稿进给上的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的场合,即使不实行潜像形成途中的处理及给纸途中的纸张处理之中的至少一项繁杂处理作业也是可以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装置,包括对经过设置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原稿输送单元;对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进行读取的图象读取部;对利用设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的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对已制版印版进行卷装的印版滚筒;对该印版滚筒上的已使用印版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单元;对印版进行制版的制版单元;将已制版印版卷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给版单元及向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送给纸张的给纸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所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进行利用所述印版排出单元的印版排出动作、利用所述制版单元的制版动作、利用所述给版单元的给版动作、及利用所述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其特征是,具有在所述印版排出动作、所述制版动作、所述给版动作及所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根据来自所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起动所述图象读取动作、所述印版排出动作、所述制版动作、所述给版动作及所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用的起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具有所述给纸单元的多个的给纸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报知控制单元,该报知控制单元具有报知信息的报知单元,并且在促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使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工作并检测原稿前端时,当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出原稿前端时,控制所述报知单元,报知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原稿输送单元,根据来自所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仅把原稿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控制所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在所述图象读取部设定在给定的位置读取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读取位置,使原稿输送动作在所述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所述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中,其特征是,所述图象读取部包括读取利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用的图象读取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所述给定时间停止后,控制所述原稿输送单元使原稿的输送开始,之后,与控制所述图象读取单元的动作联动,在所述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的读取,控制所述制版单元进行所述制版动作。
8.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包括对已经设置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原稿输送单元;对利用该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进行读取的图象读取部;对利用设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和该图象读取部之间的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前端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及对已制版印版进行卷装的印版滚筒,与所述图象读取部的图象读取动作并行,对于将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已使用印版进行印版排出的印版排出单元的印版排出动作、将印版进行制版的制版单元的制版动作、将已制版印版卷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给版单元的给版动作、及向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已制版印版送给纸张的给纸单元的给纸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进行实施,其特征是,在所述印版排出动作、所述制版动作、所述给版动作及所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促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并根据来自所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前端是否已被输送到利用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方法中,其特征是,使用起动所述图象读取动作、所述印版排出动作、所述制版动作、所述给版动作及所述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用的起动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包括所述给纸单元的多个给纸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是,促动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原稿、使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工作并检测原稿前端时,当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前端时,使报知信息的报知单元工作,对原稿正在滞留的情况进行报知。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来自所述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前端的检测为有的信号,仅把原稿输送预先设定的输送距离后,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方中,其特征是,在所述图象读取部设定在给定的位置读取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的读取位置,使原稿的输送动作在给定时间停止的位置是,原稿前端被输送到距所述读取位置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是,使用读取设置在所述图象读取部上的所述原稿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图象用的图象读取单元,使所述原稿输送单元工作,将原稿的输送动作在所述给定时间停止后,再次开始原稿的输送,之后,与使所述图象读取单元工作、在所述读取位置进行原稿图象的读取的动作联动,让所述制版单元工作、进行所述制版动作。
全文摘要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在发生原稿不进给或原稿进给卡住时,只进行其发生部位的处理即可,但是实际上使用者不仅要进行原稿的处理,还必须进行印版排出途中的印版处理或制版途中的印版处理,这是非常繁杂的处理作业,本发明就是要解决这种非常繁杂的处理作业的问题等。其具有控制装置100,根据来自制版开始键91的起动信号,在印版排出动作、制版动作、给版动作及给纸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之前,通过起动步进马达11A使原稿输送辊11转动来输送原稿20,然后,根据来自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的原稿20前端的检测有无信号,判断原稿20前端是否被输送到原稿前端检测传感器13检测出的位置。
文档编号B41L13/04GK1467091SQ03110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3日
发明者香川英之 申请人: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