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的润湿剂的第一和第二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润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63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的润湿剂的第一和第二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润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的润湿剂的第一和第二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前序部分所述的润湿装置。
在US3168037A中披露了一种润湿装置,其中由一个可控制的驱动装置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槽的润湿剂的浸入辊或对一个在浸入辊上滚动的传水辊进行驱动,从而使这两个辊的转速虽然是可变的,但这两个辊的转速始终是相同的。
在US3986452A中披露了一种润湿装置,其中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槽的润湿剂的浸入辊和至少另一个与浸入辊滚动接触的辊分别具有相互独立控制的驱动装置,其中后者的辊与一个与印版滚筒贴合的着水辊滚动接触,其中往复运动的桥辊与着水辊贴合。
在EP0893251A2中披露了一种具有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槽的润湿剂的浸入辊和一个在浸入辊上滚动的转差辊的润湿装置,其中两个辊在必要时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但其中两个辊始终具有相同的表面速度。
在EP0462490A1中披露了一种用于轮转印刷机的水膜润湿装置,其中在一个从润湿剂槽到印版滚筒由三个或四个辊构成的辊组中,由第一电机对浸入辊和定量辊共同进行驱动,其中一个设置在辊组中定量辊后面的匀水辊被一机构附加进行轴向往复移动和其中一个桥辊与一与匀水辊和印版滚筒贴合的着水辊贴合。
在DE2932105C2中披露了一种轮转胶印机的润湿装置,其中润湿装置从接受润湿剂开始到印版滚筒具有一个由三个辊构成的辊组和三个辊中的每个辊相互独立地被一优选无级调节控制的电机驱动。
在DE3832527C2中披露了一种胶印机的润湿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具有一个同时与着水辊和着墨辊贴合的往复运动的桥辊,其中桥辊被气动驱动,其中通过气动压力的变化控制其转速。
在DE29900216U1中披露了一种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其中具有用于接受润湿剂的第一辊和一个与第一辊进行润湿剂传递连接的第二辊,其中两个辊被旋转驱动和其中在润湿装置工作时在两个辊之间存在一个被控制机构调整的转差。
在WO03/039873A1中披露了一种印刷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一个辊的旋转驱动装置和往复运动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辊的两相对端。
在JP-A-01232045中披露了一种轮转胶印机的润湿装置,其中润湿装置从接受润湿剂到印版滚筒具有一个由三个辊构成的辊组和其中浸入辊(第一辊)以及传水辊(第二辊)相互独立地被一可调整的电机驱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的润湿剂的第一辊和第二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润湿装置。
根据本发明采用权利要求1、2、4、6、8、24、26、29、31或87的特征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对浸入辊和与之相邻的传水辊相互完全独立地进行驱动。为实现涂布在辊上的润湿剂的正确的定量,根据所需要的其表面速度的差对两者之间形成的转差进行适配调整,以便满足需要。特别是根据印版滚筒的表面速度的变化对转差进行适配调整。
下面将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与印版滚筒配合的具有四辊辊组的润湿装置;图2为与印版滚筒配合的具有三辊辊组的润湿装置。
在图1和2中分别示意示出一种润湿装置01,优选一种水膜润湿装置01,具有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例如润湿剂容器03,特别是润湿剂盒和充注有润湿剂02的槽03的润湿剂02,例如水02或乙醇/水混合物02,其中第一辊04至少部分地直接将润湿剂02传递给一个与第一辊04相邻设置的第二辊06。因此第一辊04优选是浸入辊04或水斗辊04。另外润湿剂源03例如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将润湿剂02喷涂在第一辊04上的喷嘴03的喷雾梁03,其中润湿剂02以均匀的液滴的形式涂布在第一辊04上。根据另一种设计,润湿装置01是毛刷润湿装置或离心润湿装置,其中润湿剂02同样无接触地被涂布在第一辊04上。第二辊06可以是定量辊06、传水辊06或匀水辊06,所述辊优选具有镀铬的或具有陶瓷覆层的表面。第一辊04是辊组中多个辊中的第一辊,通过所述辊组润湿剂02从润湿剂容器03开始被传递给胶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润湿装置01与所述印版滚筒配合。在图1和2中的区别主要在于在辊组中设置的辊的数量不同。
印刷机例如是一种零件印刷机。其印刷装置例如具有至少一个印版滚筒09和一个转印滚筒(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的两个滚筒相互滚动。在此所指的零件印刷机,优选采用胶印工艺工作的零件印刷机系指具有一个印版滚筒09的印刷机,其中在其印版滚筒09的轴向上仅设置唯一一块印版,其中印版在印版滚筒的09的轴向上优选具有多个印刷图像位置,其中印刷图像位置不受预定的格式的限制,即特别是在印版滚筒09的轴向上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具有任意的宽度。
润湿装置01采用润湿剂02,例如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降低其成本,对润湿剂优选根本不添加或至少仅添加少许的乙醇,特别是异丙醇(IPA),其添加量少于润湿剂02添加物的总容积的5%,因此要求在印刷机生产时,即在其印刷作业时为了实现良好的印刷效果对输送给印版滚筒09的润湿剂量进行非常精确的与生产速度适配的调整。对此的问题是,实现的印刷机的生产速度越来越高。目前的印刷机的印刷装置滚筒的生产速度为70000至80000转/小时。当相互有效连接的转印滚筒和印版滚筒09的直径相同时,印刷机的生产速度等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具有下面将加以描述的特征的润湿装置01针对这种高的生产速度可以可靠地传递充足的和精确定量的润湿剂02。
另外,为实现良好的印刷效果在印版滚筒09上所需的润湿剂02量还取决于所采用的油墨的乳化特性和制备印刷产品所需要的油墨量。油墨和润湿剂02构成混合物,其中分别根据油墨的特性为油墨添加起容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变的润湿剂02分量。被分离进入润湿装置01内的油墨例如可对其分量在15%和25%之间的润湿剂进行吸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越高,则该分量也就越大。但也可以为被油墨乳化的润湿剂02的分量设定一个较高的极限值,因此当承印材料通过一个接在印刷装置后面的干燥器,例如一个热干燥器时必须对印刷在承印材料上,例如纸带上的油墨进行可靠的干燥。由于力求实现等于或大于12m/s的高的生产速度,因此承印材料在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将很短。
印刷产品具有的有色的印刷图像位置越多,则在印版滚筒09上需要采用的油墨就越多。因此,当用印刷机生产一种油墨需要量较大的产品时,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对印刷必要的油墨和润湿剂02之间的平衡必须为印版滚筒09提供较多的润湿剂02。为了实现良好的印刷效果,具有下面将描述的特征的润湿装置01还可以根据油墨的特性以及制备印刷产品时对油墨的需要量对向印版滚筒09提供的润湿剂02的量度进行适配调整。
为了根据印刷机的生产速度和设定的油墨与润湿剂的平衡实现为印版滚筒09提供的润湿剂02量的满足需要的适配调整,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具有各自的,即相互独立的可控制的驱动装置07;08。用于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的相互独立的可控制的驱动装置07;08的优点在于,由驱动装置07产生的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和由驱动装置08产生的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并不一成不变地完全根据影响润湿剂02量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为实现对输送的润湿剂02量进行适配调整,还可以对表面速度v04;v06的相互比例可变地和满足需要地进行调整,从而对润湿装置01输送的润湿剂02的定量明显地施加影响。根据实时的印刷过程,在印板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保持相同的值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和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的各种调整。
通常由驱动装置07产生的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和由驱动装置08产生的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是不同的。优选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小于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表面速度v04;v06相互独立并可对其进行变化调整。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例如是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的2-4倍,特别是大致为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的3倍。由于第一辊04辊面必须可靠地接受润湿剂容器03的润湿剂,此要求势必构成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的制约。根据经验,当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大于2m/s时,则不能保证对润湿剂02的充分接受,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大量的润湿剂02将会从第一辊04的表面上被抛离出。因此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优选被调整在其上限速度下面,例如被调整到最高1.5m/s的值上。与此相反,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例如在12m/s至15m/s之间。
通常将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调整到大于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在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存在一个转差,这是由于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落后于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的缘故。该由于两个辊04;06的表面速度v04;v06的比例构成的转差是采用相互独立的分别用于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的驱动装置07;08的可变的调整实现的。
根据由另一个驱动装置18驱动的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的变化,例如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例如从印刷机的装调速度提升到生产速度时,必须对由润湿装置01的辊组输送的润湿剂02的量度进行适配调整。印刷机的装调转速例如在1.7m/s至3.4m/s之间,优选在2m/s至2.6m/s之间,因此是印刷机的生产速度或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的11%至最高25%。为了实现生产速度,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以装调速度为基准例如提高四倍至九倍。对应于这样大的速度变化,就需要一个快速反应的对输送的润湿剂02量度进行满足需要的适配调整的润湿装置01。同样,在印刷机从停机状态开始启动时和在降低生产速度时也必须对输送的润湿剂02量度进行适配调整。另外对润湿剂02的实时需要量(如上所述)取决于制备的印刷产品所需要的油墨量。采用一成不变的耦合,例如在许多应用情况下的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传动耦合,特别是在速度变化大的印刷机中并不能充分地对该适配需求做出反应。
为了实现所需要的适配调整,润湿装置01的辊04;06的转速是可以控制的,优选是无级控制的,特别是电子控制的。可以进行遥控,例如由印刷机的控制台进行控制。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的驱动装置07;08优选是发动机07;08,例如是交流或直流电机07;08或变频三相交流电机07;08。而且印版滚筒09的驱动装置18也可以是一个发动机18,例如是交流或直流电机18或变频三相交流电机18,并且与用于辊04;06的驱动装置07;08相同也是可控制的。印版滚筒09的驱动装置18特别是独立于润湿装置01的辊04;06的驱动装置07;08的,即在辊04;06的驱动装置07;08与印版滚筒09的驱动装置18之间不存在形式上的配合。印版滚筒09的驱动装置18不必仅对印版滚筒09进行驱动,而且该驱动装置18既可以至少将由其产生的转矩传递给印版滚筒09,必要时还可以将由其产生的转矩传递给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转印滚筒(图中未示出)。
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个对实际值进行采集的反馈装置和一个对反馈的信号进行评价的评价装置将对驱动装置07;08;18的控制扩展到调整,其中优选采用例如一个产生电气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对辊04;06或印版滚筒09的转速的实际值进行采集。优选借助一个计算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调整值预先给定出有利的调整值的范围,实现对驱动装置的控制或调整。
润湿装置01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是滚组中的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版滚筒09的前两个辊,其中对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和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相互独立地和不一成不变的取决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地进行调整。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和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通常小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
在润湿装置0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与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相互具有第一比例,反之在润湿装置0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表面速度v06;v09相互具有第二比例。在润湿装置01处于两个工作状态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具有相同的值或取相互不同的值。
对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辊组可以扩展增加一个第三辊11或也可以增加一个第四辊13,其中第三辊11设置在第二辊06的后面和第四辊13设置在第三辊11的后面。第三辊11例如通过一个传动装置12,例如通过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2或齿带传动装置12与第二辊06耦合。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三辊11例如在第二辊06上的摩擦或在印版滚筒09上的摩擦实现对第三辊11的驱动。对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辊组中的辊的表面速度的调整应使第二辊06与第三辊11之间或第三辊11与第四辊13之间存在转差。在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例如为1∶3时,其中第一辊04比第二辊转得慢。可以将第二辊06与第三辊11之间的转差选得较大,其中第三辊11的旋转比第二辊06快得多。
为实现润湿剂在设置在辊组中的辊06;11;13的表面的均匀的分布和为了避免所述的调整一成不变,至少这些辊06;11;13中的一个在第一辊04后面的辊是可往复运动的。最好为此设置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19不与辊06;11;13的转动的驱动装置07;08耦合和是相互独立控制的。特别是可以对往复运动的频率进行任意的选择。往复运动的行程例如为±8mm。但往复运动的行程也可以在0mm至16mm范围内进行变化调整。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19例如是一个发动机19,例如是一个线性电机19。特别是通过与印版滚筒09的摩擦实现对用于将润湿剂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驱动。
具有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09贴合的着墨辊17的输墨装置16与印版滚筒09配合,其中输墨装置16采用着墨辊17对安装在印版滚筒09表面上的印版(图中未示出)上墨。用于将润湿剂02在先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即分别根据辊组的设计是第二辊06、第三辊11或第四辊13,优选同时与印版滚筒09和着墨辊17或与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输墨装置16的匀墨辊贴合。因此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例如一个也作为匀墨辊14构成的桥辊14实现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在着墨辊17上的贴合。特别是在辊组中具有四个辊04;06;11;13的润湿装置01中还可以设置有另外一个第二桥辊23,所述第二桥辊23在第一桥辊14的前面(图1中虚线示出),其中设置在前面的桥辊23位于第一桥辊14和第三辊11之间,即在辊组中设置在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印版滚筒09上的第四辊13的前面。第一桥辊14优选设置在一个机架(图中未示出)上和通过至少一个伺服机构,例如一个遥控的工作缸,特别是一个气动缸(图中未示出)移动,从而例如由控制台可有选择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下面将描述的工作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工作位置。在一个工作位置时,其与着墨辊17贴合和不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贴合。在另一工作位置时,桥辊14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贴合和不与着墨辊17贴合,上述两种工作位置构成其正常的工作位置,其中必要时桥辊14也可以被移动到另外其它的工作位置。另外,桥辊14可以同时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和着墨辊17离合。只有当桥辊14与一个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9上的辊06;11;13和/或着墨辊17接触或至少为输送油墨或润湿剂02有效连接时,桥辊14才被贴合,与此相反,当其表面不与所述辊06;11;13;17中的任何一个辊接触或所述绲06;11;13;17的表面用于输送油墨或润湿剂02至少未有效连接时,桥辊14被离合。而且设置在前面的桥辊23也可以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其中桥辊23与第一桥辊14或与第三辊11贴合或与至少一个辊11;14离合,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伺服机构(图中未示出),例如一个工作缸,特别是一个气动缸,其中伺服机构将设置在前面的桥辊23从一个工作位置移动到另一工作位置,优选对伺服机构的动作同样进行遥控,特别是由控制台实现控制。
在辊04;06;11;13之间接触时,在其表面优选在轴向上形成一个宽度为3mm至8mm之间,优选在5mm至6mm之间的压力变形带。在用于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版滚筒09的辊06;11;13或着墨辊17与印版滚筒09之间的压力变形带的宽度为8mm-10mm。例如可以手动采用调整轴优选通过位移对辊04;06;11;13;17或印版滚筒09之间的接触进行调整,其中在印刷过程中的带的宽度保持不变。当印刷过程中必须改变带的宽度时,最好用一个辊锁实现对辊04;06;11;13;17的调整,例如可对辊锁进行遥控,优选从控制台实现控制。对带的宽度的调整通常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无关。
桥辊14优选是可往复运动的和例如由一个可控制的发动机21,例如线性电机21构成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21优选独立于桥辊14的转动对桥辊进行驱动,其中设置有另一个独立于其它的驱动装置07;08;18的驱动装置22,例如一个发动机22,优选一个交流或直流电机22或一个变频三相交流电机,特别是一个遥控的电机22。
在采用摩擦实现用于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版滚筒09的辊11;13的驱动时,可以将这些辊11;13设置在机架上,使其可以实现例如为3mm-4mm的轴向偏移,其中所述偏移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即所述偏移与桥辊14的往复运动同步。在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与印版滚筒09之间优选没有或仅有很小的转差,所述转差小于2%,优选小于1%。但在特殊的应用情况下,替代对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转动的摩擦驱动,也可以设置一个独立于其它的驱动装置07;08;18;22的自己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一个发动机,优选一个交流或直流电机或一个变频三相交流电机。
为实现润湿装置01在“直接润湿”和“间接润湿”工作状况之间的调整,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与桥辊14贴合或与桥辊14离合。在图2中为此示出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在两个工作位置上的辊11;13,在此为辊13。用虚线示出辊13与桥辊14的离合。为了将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移动到其所需的工作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优选遥控的,例如从控制台控制的伺服机构(图中未示出),例如一个工作缸,优选一个气动缸,所述伺服机构将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以桥辊14为基准置于两个工作位置中的一个工作位置或与印版滚筒09离合。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辊11;13例如可以设置在一个偏心轴套上,采用伺服机构将在所述偏心轴套上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移动到其所需的工作位置。在选择“直接润湿”工作方式时,使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与印版滚筒09贴合和与桥辊14离合。在该工作方式时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仅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在选择“间接润湿”工作方式时,使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同时与印版滚筒09和桥辊14贴合。在“间接润湿”工作方式时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还将不太大的量的来自输墨装置的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09。
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也可以一起被移动离开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为此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可以设置在一个共同的支架上,其中支架具有例如一个旋转点,支架围绕所述旋转点旋转,从而使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一起被旋转离开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
第一辊04的表面例如由弹性体材料,优选由橡胶,特别是由其硬度为20-30肖氏A级硬度的,优选25肖氏A级硬度的材料构成。第二辊06的表面例如由含有陶瓷或铬的材料构成,其中例如在金属材料构成的辊芯上涂覆有一层含有铬的材料。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同样也由弹性体材料,优选由橡胶,特别是由其硬度为25-40肖氏A级硬度的,优选35肖氏A级硬度的材料构成。因此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表面的硬度大于第一辊04的表面。第二辊06的表面优选更硬,例如是第一辊04的表面或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的辊11;13表面的硬度的十倍。桥辊14的表面例如由塑料,优选由耐纶构成。而设置在前面的桥辊23的表面由弹性体材料,优选由橡胶构成。
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3的表面速度或与第三辊11的表面速度、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的比为1比(1至0.98)比(0.4至0.98)比(0.25至0.4)比(0.08至0.18),优选1比0.99比0.96比0.33比0.1。在印版滚筒09与润湿剂容器03之间的辊组中仅采用三个辊的情况下则不需要针对第三辊的上述的转差比,这是因为第三辊11本身就是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的缘故。
附图标记对照表01润湿装置,水膜润湿装置02润湿剂,水,乙醇/水混合物03润湿剂源,润湿剂容器,润湿剂盒,槽,喷雾横梁,喷嘴04第一辊;浸入辊,水斗辊05-06第二辊,定量辊,传水辊,匀水辊07驱动装置,发动机,交流或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08驱动装置,发动机,交流或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09印版滚筒10-11第三辊12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13第四辊14桥辊;匀墨辊15-16输墨装置17着墨辊18驱动装置;发动机;三相交流电机19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发动机;线性电机20-21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发动机;线性电机22驱动装置,发动机,交流或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23设置在前面的桥辊v04 表面速度(04)v06 表面速度(06)v09 表面速度(09)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辊(04;06)属于润湿装置(01)的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的辊组,在所述润湿装置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被一个发动机(07)驱动和第二辊(06)被另一个发动机(08)驱动和两个辊(04;06)相互独立地被调整到分别由相应的电机(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其特征在于,根据印版滚筒(09)表面速度(v09)的变化改变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
2.一种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辊(04;06)属于润湿装置(01)的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的辊组,在所述润湿装置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被一个发动机(07)驱动和第二辊(06)被另一个发动机(08)驱动和两个辊(04;06)相互独立地被调整到分别由相应的发动机(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其特征在于,根据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的特性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进行调整,其中油墨和润湿剂(02)构成混合物,其中油墨特性在于掺入油墨中的润湿剂(02)的分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的特性对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进行调整。
4.一种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辊(04;06)属于润湿装置(01)的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的辊组,在所述润湿装置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被一个发动机(07)驱动和第二辊(06)被另一个发动机(08)驱动和两个辊(04;06)相互独立地被调整到分别由相应的发动机(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其特征在于,根据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的特性对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进行调整,其中油墨和润湿剂(02)构成混合物,其中油墨特性在于掺入油墨中的润湿剂(02)的分量。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的特性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之间的表面速度(v04;v06)进行调整。
6.一种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辊(04;06)属于润湿装置(01)的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的辊组,在所述润湿装置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被一个发动机(07)驱动和第二辊(06)被另一个发动机(08)驱动和两个辊(04;06)相互独立地被调整到分别由相应的发动机(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其特征在于,根据为制造印刷品所需的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量调整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的特性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进行调整。
8.一种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辊(04;06)属于润湿装置(01)的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的辊组,在所述润湿装置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被一个发动机(07)和第二辊(06)被另一个发动机(08)驱动和两个辊(04;06)相互独立地被调整到分别由相应的发动机(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其特征在于,根据印制印刷产品所需要的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量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进行调整。
9.按照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印制印刷产品所需要的被印版滚筒(09)压印的油墨量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4;v06)进行调整。
10.按照权利要求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对第一辊(04)和/或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4;v06)进行调整。
11.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无关地对两个辊(04;06)进行控制。
12.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辊(06)进行往复运动地驱动。
13.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动机(07;08)进行无级控制。
14.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动机(07;08)进行电子控制。
15.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台对发动机(07;08)进行控制。
16.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调整到小于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
17.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或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小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
18.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调整到小于2m/s的值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属于印版滚筒(09)的辊组中的第二辊(06)后面设置有一个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通过一个传动装置(12)与第二辊(06)耦合。
20.按照权利要求1、2、5、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属于印版滚筒(09)的辊组中的第二辊(06)后面设置有一个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通过在第二辊(06)上的摩擦被驱动。
21.按照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属于印版滚筒(09)的辊组中在第三辊(11)后面设置有一个第四辊(13)。
22.按照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辊(06)与第三辊(11)或第三辊(11)与第四辊(13)之间的转差进行调整。
23.按照权利要求1、2、4、6、9、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同时与印版滚筒(09)和间接通过桥辊(14)或直接与一个与印版滚筒配合的输墨装置(16)的着墨辊(17)接触。
24.一种润湿装置(01),具有一个用于接受从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02)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具有用于各自的转动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属于一个辊组,所述辊组用于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刷机的被另一驱动装置(18)驱动的印版滚筒(09),其中在印版滚筒(09)方向上辊组中的第二辊(06)的后面设置有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用于将润湿剂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往复运动。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润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桥辊(14),所述桥辊与与第三辊(11)和与印版滚筒(09)接触的着墨辊(17)接触。
26.一种润湿装置(01),具有一个用于接受从润湿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02)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具有用于各自的转动的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属于一个辊组,所述辊组用于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刷机的被另一驱动装置(18)驱动的印版滚筒(09),其中在印版滚筒(09)方向上辊组中的第二辊(06)的后面设置有第三辊(11)和在第三辊(11)后面设置有第四辊(13),其中第四辊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其中设置有一个桥辊(14),所述桥辊与第四辊(13)和与一与印版滚筒(09)接触的着墨辊(17)接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另一个桥辊(23),其中所述的另一桥辊(23)在工作位置与与着墨辊(17)接触的桥辊(14)和与第三辊(11)接触。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往复运动。
28.按照权利要求24或2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具有相互不同的分别由其各自的驱动装置(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
29.一种润湿装置(01),具有一个用于接受从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02)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二辊(06)往复运动,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属于一个辊组,所述辊组用于将润湿剂(02)输送给印刷机的由另一驱动装置(18)驱动的印版滚筒(09),其中在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辊组中的第二辊(06)的后面设置有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分别具有用于其各自的转动的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桥辊(14),所述桥辊与与第三辊(11)和与一与印版滚筒(09)接触的着墨辊(17)接触。
31.一种润湿装置(01),具有一个用于接受从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02)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属于一个辊组,所述辊组用于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9),其在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辊组中的第二辊(06)的后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11)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其中设置有一个桥辊(14),所述桥辊与第三辊(11)和与一与印版滚筒(09)接触的着墨辊(17)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辊(23)具有用于其转动的发动机(22)。
32.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和第二滚(06)分别具有用于其转动的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
33.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往复运动。
34.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09)具有一个独立于第一辊(04)、第二辊(06)和桥辊(14)的驱动装置(07;08;22)的另外的驱动装置(18)。
35.按照权利要求24、27、29或33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独立于其转动的用于实现第二辊(06)的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驱动装置(19),。
36.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辊(06)后面的的第三辊(11)通过一传动装置(12)与第二辊(06)耦合。
37.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二辊(06)上的摩擦实现对第三辊(11)的驱动。
38.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二辊(06)上的摩擦实现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驱动。
39.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通过另一独立的驱动装置实现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驱动。
40.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具有一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表面。
41.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具有由铬或陶瓷构成的表面。
42.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具有一个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表面。
43.按照权利要求40或4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弹性体材料是橡胶。
44.按照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弹性体材料的硬度为20至30肖氏A级硬度。
45.按照权利要求4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弹性体材料的硬度为25至40肖氏A级硬度。
46.按照权利要求40或4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表面的硬度大于第一辊(04)的表面的硬度。
47.按照权利要求40或4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表面的硬度大于第一辊(04)表面的硬度或大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表面的硬度。
48.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是浸入辊(04)或是水斗辊(04)。
49.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具有相互不同的分别由其驱动装置(07;08)产生的表面速度(v04;v06)。
50.按照权利要求24、26、4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调整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使其小于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
51.按照权利要求24、26、4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调整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v04)或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使其小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
52.按照权利要求24、29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辊组中,在第三辊(11)和印版滚筒(09)之间设置有第四辊(13),其中用第四辊(13)替代第三辊(11)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
53.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调整第二辊(06)与第三辊(11)和/或第三辊(11)与第四辊(13)之间的转差。
54.按照权利要求24、26、29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3)的表面速度或与第三辊(11)的表面速度、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的比为1比(1至0.98)比(0.4至0.98)或比(0.25至0.4)比(0.08至0.18)。
55.按照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3)的表面速度或与第三辊(11)的表面速度、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第一辊(04)的表面速度的比为1比0.99比0.96或比0.33比0.1。
56.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在工作位置时与着墨辊(17)接触和不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
57.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在另一工作位置时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和不与着墨辊(17)接触。
58.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在再一工作位置时同时既不与着墨辊(17)接触,也不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
59.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往复运动。
60.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的表面由耐纶构成。
61.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利用至少一个伺服机构将桥辊(14;23)有选择地移动到不同的工作位置。
62.按照权利要求6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的移动应实现桥辊(14)有选择地与着墨辊(17)接触和不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桥辊(14)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和不与着墨辊(17)接触,桥辊(14)同时与着墨辊(17)和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06;11;13)接触或桥辊(14)同时既不与着墨辊(17)接触,也不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的辊(06;11;13)接触。
63.按照权利要求6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台对伺服机构进行控制。
64.按照权利要求25、26、29或3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一辊(04)的驱动装置(08)和第二辊(06)的驱动装置(08)分别是一个发动机(07;08)。
65.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4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09)的驱动装置(18)是一个发动机(18)。
66.按照权利要求31或33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19)是一个发动机(19)。
67.按照权利要求6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06)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19)独立于其转动的驱动装置(08)。
68.按照权利要求26、31或6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具有一个独立于转动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21)。
69.按照权利要求68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桥辊(14)的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21)是一个发动机(21)。
70.按照权利要求31、64、65、66或6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7;08;18;19;21;22)是电机(07;08;18;19;21;22)。
71.按照权利要求31、64、65、66或6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7;08;18;19;21;22)是无级控制的。
72.按照权利要求31、64、65、66或6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07;08;18;19;21;22)是电子控制的。
73.按照权利要求31、64、65、66或6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台对所述发动机(07;08;18;19;21;22)进行控制。
74.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在一工作位置时与印版滚筒(09)接触和不与桥辊(14)接触。
75.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在另一工作位置时同时与印版滚筒(09)和桥辊(14)接触。
76.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在再一工作位置时不与印版滚筒(09)接触。
77.按照权利要求74、75或7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有一个伺服机构,其中伺服机构把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置于其中的一个工作位置。
78.按照权利要求7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伺服机构是一个气动缸。
79.按照权利要求7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设置在一个偏心轴套上,其中伺服机构用于对在偏心轴套上的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进行摆动。
80.按照权利要求7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对伺服机构进行遥控。
81.按照权利要求80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台对伺服机构进行控制。
82.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和59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通过与往复运动的桥辊(14)同步实现轴向位移。
83.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对桥辊(14)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可以任意进行选择。
84.按照权利要求25、26、30或31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预定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对桥辊(14)的位移进行选择。
85.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可以对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往复运动的频率任意进行选择。
86.按照权利要求25、26、30、31或52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可以对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的辊(11;13)的位移任意进行选择。
87.一种润湿装置(01),具有用于接受从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02)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分别具有各自转动的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属于一个辊组,所述辊组用于将润湿剂(02)传递给印刷机的被另一驱动装置(18)驱动的印版滚筒(09),其特征在于,在润湿装置(0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和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处于相互的第一比例和在润湿装置(0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辊(06)的表面速度(v06)和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处于相互的第二比例。
88.按照权利要求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润湿装置(01)处于两个工作位置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具有相同的值。
89.按照权利要求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润湿装置(01)处于两个工作位置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v09)具有相互不同的值。
90.按照权利要求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与印版滚筒(09)配合的辊组中的第二辊(06)后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三辊(11),所述第三辊用于将润湿剂(02)涂布在印版滚筒(09)上。
91.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以添加给润湿剂(02)的材料的总容积为基准,为润湿剂(02)添加少于5%的异丙醇(IPA)。
92.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对润湿剂(02)不添加异丙醇(IPA)。
93.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在润湿装置(01)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时,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等于和大于12m/s。
94.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配备有润湿装置(01)的印刷机的装调速度是印刷机生产速度或印版滚筒(09)的表面速度的11%至最高25%。
95.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用于胶印印刷机。
96.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7所述的润湿装置(01),用于零件印刷机。
97.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润湿剂源(03)是润湿剂槽(03),所述第一辊(04)浸入所述润湿剂槽(03)内。
98.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润湿剂源(03)是具有至少一个将润湿剂(02)喷涂在第一辊(04)上的喷嘴(03)的喷雾梁(03)。
99.按照权利要求24、26、29、31或86所述的润湿装置(01),其特征在于,润湿装置(01)是毛刷润湿装置或离心润湿装置。
100.按照权利要求1、2、4、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接受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浸入润湿剂槽(03)内。
101.按照权利要求1、2、4、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湿剂(02)以均匀的液滴的形式涂布在第一辊(0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03)的润湿剂(02)的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第一辊(04)将润湿剂传递给第二辊(06),其中第一辊(04)和第二辊(06)分别具有单独的驱动装置(07,08)和其中两个辊分别具有不同的由其驱动装置产生的表面速度,其中根据印版滚筒(09)表面速度的变化改变第一辊(04)与第二辊(06)之间的转差。本发明另外还涉及润湿装置。
文档编号B41F7/26GK1723124SQ200380105565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克劳斯·奥古斯特·博尔查-许内曼 申请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