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单张纸印刷机上在线监测印刷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67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在单张纸印刷机上在线监测印刷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印刷机中印刷过程期间监测印刷质量的装置,该印刷机用于处理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及具有一个检测承印材料的扫描装置以及一个计算机。
在每个印刷过程中将试图达到一个目标,即印刷样品应尽可能地相应于印刷原稿。为此需要在一个印刷企业中通过印刷人员进行费事的质量检查及被印刷好的承印材料的监测。根据现有技术这是通过操作人员的视觉鉴定及通过光学测量装置来实现的,所述光学测量装置进行密度测量或光谱测量。为此在单张纸胶版印刷机的情况下必需由收纸器取出一个页张来,通常该页张被放置到一个页张斜面架上。在该斜面架上用一个标准照明源对页张照射及借助光学测量技术进行测量或视觉的鉴定。但该过程很费时间,由此附加地造成困难,即在质量检查期间印刷机还在继续印刷及如果鉴定的页张还不能符合要求,此时将可能出现废页。因为印刷机在每次中断印刷过程后需要费一定数目的页张才能使印刷过程重新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在承印材料检查期间不能简单地通过印刷机的快速关断来防止废页。此外需要印刷人员来鉴定印刷页张,这些印刷人员在质量检查期间将不能参与其它活动。因为在一个印刷机的调整期间必需应对多个-尤其在输墨装置区域中的-调节可能性,出现的废页通常在150与400页之间。带来的困难还在于,印刷过程通常很难重现,因为印刷结果与许多参数诸如油墨、温度、水分、纸、印刷速度、橡皮布、印版特性等相关。所有这些参数通常以某种方式从一个印刷工作到另一印刷工作发生改变,由此对一个印刷工作的调定值进行存储及对于重复的订单完全相同地调用是不够的,因为例如在此期间空气温度或空气湿度已经改变,以致对于同样的印刷工作必需基于改变的环境条件进行新的调定。并且这里需要进行输墨装置调节的校正,而这些调节应该自动化。
因为在卷筒纸胶版印刷机中被印刷的报纸卷筒纸不能简单地从印刷机中取出,在那里已设有测量系统,这些测量系统试图光谱或密度测量被印好的卷筒纸的质量。由DE 100 23 127 A1公知了一种用于运行光密度测量的扫描装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一个卷筒纸胶版印刷机上离开最后一个印刷装置的被印好的套筒纸通过一个转向辊引导,其中与转向辊平行地安装了一个用于光密度测量、颜色测量或光谱测量的扫描装置。以此方式方法可求得被印好的卷筒纸的质量。在其实施例的描述中表明在该申请中公开的方法也可在印刷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的情况下使用。但从该申请中不能看出,实际上如何来实现它的确切描述,其中尤其未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在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如DE 100 23 127 A1中所述那样通过转向辊来引导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因为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必需至少在一个点上通过抓持装置如刁纸牙或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来抓持。出于该原因,在DE 100 23 127 A1中所公开的装置不适用于在单张纸胶版印刷机中的印刷过程期间对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进行质量鉴定。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监测印刷机中印刷质量的装置,它也能适用在单张纸印刷机中。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来解决。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构型可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得知。本发明的特征首先在于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由至少一个页张导引单元引导使其确定地经过扫描装置。通过页张导引单元可使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固定及这样才能由扫描装置可靠地测量。作为页张导引单元可考虑一个印刷机的导引页张的滚筒上的刁纸牙,也可考虑页张导引滚筒本身之间的间隙。因此,用于承印材料质量检查的扫描装置可被安装在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的附近。在印刷间隙附近对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中的印刷质量的检测给出了一个优点,即这里页张可在前边缘上通过印刷滚筒的刁纸牙及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来导引。在此情况下页张被张紧在滚筒的表面上及由此相对扫描装置具有确定的位置。该导引对于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的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页张与卷筒纸式承印材料不同不能通过转向辊来导引,而至少在一侧上必需通过抓持装置或印刷间隙来导引。扫描装置愈接近印刷间隙地设置,在测量期间承印材料进行颤抖运动及由此测量结果出差错的危险就愈小。作为其它的页张导引单元还考虑具有吹气/吸气喷嘴的页张导引滚筒,因为这里页张借助空气被充分地导引及由此使颤抖运动减到最小。因此,扫描装置原则上可被安装在单张纸印刷机中页张以某种方式被导引的任何位置旁。
在本发明的第一有利构型中提出,扫描装置进行颜色、密度或光谱测量。颜色测量意味着,检测以XYZ-,RGB-或Lab-色彩空间表示的测量值。该颜色测量常常也被称为色度测量。光谱测量提供的优点是,专色及加网印刷块可被单值地测量出来及相应地再调节。由此在扫描装置中借助一个或多个光谱计可作到相继地或同时地测量出一个或多个墨区的值并且将这些值发送给印刷机的计算机单元,以致计算机可将这些实际值与相应的给定值相比较及在需要时可校正印刷机中的调定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构型中提出,在扫描过程期间承印材料在印刷装置中由页张导引滚筒的一个传送刁纸牙及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来抓持。为了在印刷质量检查时不会使测量结果出差错,承印材料应尽可能小地运动,因为尤其是承印材料与扫描装置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在测量过程期间不应改变。如果一个页张离开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则该页张在其后端部上由印刷间隙导引及在其前端部上由导引页张的一个传送滚筒的刁纸牙保持。因此承印材料在该位置中在两个对立的侧上被保持及良好地稳定,以致它可由扫描装置可靠地测量。
此外还可考虑设有一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补偿照射在承印材料上的光的影响。为了得到表现力强的测量,承印材料的照明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对于相同的承印材料当改变承印材料的照明时将产生变化了的测量值,这将妨碍测量过程良好的可重现性。因此需要提供一个环境,该环境可保证该可重现性。出于该原因应防止在测量过程期间变化着的光入射到承印材料上。这可如此地实现,即测量装置及测量页张在测量过程期间被屏蔽以防止受到外界光的散射。但也可以是,在印刷机本身中设有光源,这些光源将随时间波动。它例如为一个连接的紫外线(UV)干燥器的灯,此灯照射到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的最后印刷装置中及可对安装在那里的扫描装置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可通过一个传感器检测这种外界光源的影响,该传感器测出外界光源及将相应的值传送给印刷机的计算机。然后该计算机通过由传感器检测的外来光的值来补偿扫描装置测得的测量值,以便清除外界光的影响。
被证明有利的是,扫描装置也适用于套准测量,套准标记及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识别及求出承印材料的类型。尤其是套准标记的位置识别及颜色测量期间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测定是重要的细节,因为当套准标记或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首先被可靠检测时,套准测量及颜色测量才能可靠地工作。出于该原因,扫描装置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套准标记和/或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检测的传感器,以便可对这种标记的在承印材料上设有的图样进行测量分析。此外可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承印材料表面质量的光泽传感器,因为表面的特性也是用于印刷过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参数,该参数在调节时应是已知的。所有这些传感器可单独地构成,但也可用任意的组合被作成一个唯一的或多个组合传感器。
作为对所述实施形式的补充还可考虑扫描装置被安装在从承印材料传送方向上看印刷机的最后一个印刷装置中或该印刷装置的后面。该安装位置提供了一大优点,即在最后的印刷装置中所有颜色已被施加到承印材料上,由此可检测该承印材料的总体质量。因为承印材料的总体质量最终起决定性作用,又因为只有它需与印刷原稿可靠地相比较,故证实了扫描装置在最后印刷装置中或其后的安装位置是特别有利的。
此外证实有利的是,印刷机具有一个页张翻面装置,并且至少一个扫描装置被设置在页张翻面装置的前面以及一个扫描装置被设置在页张翻面装置的后面。在具有正面及反面印刷装置的单张纸印刷机中在印刷过程期间页张至少被翻面一次,因此为了质量检查在这里一个承印材料的两个面必需被鉴定。由于该原因有意义的是,在具有正面及反面印刷装置的单张纸印刷机中在页张翻面装置的前面安装一个扫描装置及在页张翻面装置的后面安装另一扫描装置。为了在这里可检测承印材料的总体质量,第一扫描装置应安装在翻面前最后的印刷装置与页张翻面装置本身之间及第二扫描装置应安装在印刷机的最后印刷装置中或其后面。这样便可保证当所有油墨或上光漆或其它涂层被施加到承印材料的相应面上后,既可检测承印材料的正面上的状态也可检测其反面的状态。
合乎目的地还提出扫描装置具有一个测量杆的形式。当在单张纸轮转印刷机中在印刷间隙附近使用扫描装置时出现特别是位置问题。出于该原因必需要求扫描装置具有尽可能小的占位需求,这可通过构型为延伸在承印材料整个宽度上的测量杆来达到。因此测量杆平行于印刷滚筒及传送滚筒的轴线延伸及可基于其小的横截面直接地安装在印刷装置的印刷间隙旁。测量杆的横截面应尽可能地小或在其形状上适配位置状况,例如其方式是向着印刷间隙逐渐减小横截面。
此外还提出,测量杆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地被支承。通常在承印材料的整个宽度上分布有多个墨区,其中为了可靠的质量检查,原则上每个墨区必需被分析。当为了检测人们不想在测量杆中对于每个墨区设置一个单独的传感器时,则需要使测量杆在其纵向上被作成可移动的。由此可使传感器从一个墨区移动到另一墨区,以致可用相对少的测量传感器来检测超过承印材料整个宽度的所有墨区。因为测量应自动地进行,测量杆设有一个驱动电动机,该电动机可驱动测量杆使得在其纵向上可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构型的特征在于,扫描装置可转动地被支承和/或可被更换及适合使用在其它印刷装置中。因为该扫描装置设置在印刷间隙附近,存在高的被污染的危险,因为施加在承印材料上的油墨及漆在离开印刷间隙后的短时间上仍是潮湿的因此可能会在安装于印刷间隙附近的扫描装置上留下痕迹。为了能简单地净化扫描装置,该扫描装置应可方便地取下或至少可转动地支承,以致维护人员或印刷人员易于接近扫描装置的向着承印材料的一侧。如果扫描装置可被取下,则它此外例如在一个具有两个扫描装置的、用于正反面印刷的单张纸轮转印刷机中可与另一扫描装置交换。这样例如可以检验这些扫描装置是否正确地工作或者是否一个扫描装置具有故障。此外,当应使用较少的颜色来印刷或安装位置被更换用于其它的应用、如最后印刷装置中可更换的上光装置时,测量杆可被移置到前级印刷装置中。
在实践中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测量杆具有一个在向着承印材料的方向上敞开U形型材件的形状及在U形型材件的内部容纳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测量车。在这种测量杆的结构中测量杆本身不必被作成可移动的,而在承印材料整个宽度上的移动运动将通过位于测量杆中的可运动测量车来实现。为此该车由一个电动机、最好一个直线电动机来驱动,它将允许该车在测量杆中精确且快速的运动。在测量期间该电动机可连续地或步进工作地驱动测量车。在步进工作中在测量期间车停止不动,而在连续工作中在测量过程期间车亦运动。也可以在测量杆中设有多个测量车,其中每个车带有一个或多个测量头。每个车则由自己的电动机驱动,以致这些车可彼此无关地运动。U形型材件同时给予了测量杆稳定性及刚度,这在检测承印材料表面上的测量值时可改善精度。此外该U形型材件还同时从三面保护车以防止外部的环境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构型提出,测量杆具有至少一个可取下的侧壁。为了维护的目的有时需要能将车从测量杆取下,以便可接近车的各个部件。为此目的,测量杆至少在一个端部上具有一个可取下的端壁,由此可无问题地将车由测量杆的侧面取出。为此该端壁例如借助螺钉连接、插接连接或夹紧连接被构造成可易于取下。
此外还提出,测量车具有一个或多个测量组件。如在纵向可移动的测量杆中那样,在可运动的测量车中也不需要对于待测量承印材料的每个墨区设置一个测量头或测量组件。而可用在车中设有的测量头相继地移动到覆盖承印材料整个宽度的所有墨区上,这就足够了。
在本发明的一个扩展的构型中考虑了测量车具有一个或多个套准传感器。除了用于承印材料表面的光谱、密度或颜色测量的测量组件外,在车中可附加地设置套准传感器,它们一方面可首先测量承印材料上套准标记的位置及另一方面可相应地分析套准标记本身,以便可由此校正套准误差。因为套准传感器被设置在可运动的车中,故可通过车的侧向运动也可相应地定位这些套准传感器及由此使它们对准承印材料上设有的套准标记。
有利地,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测量车具有至少一个照明装置。除了外来光源的问题外,为了可靠地测量还需要承印材料用标准化的光源来照明。通过标准化可保证在每次测量时每个承印材料在相同的照明条件下被分析。为了保证该标准化条件,还需要在每次测量时测量头及照明装置具有相同的设置。因此有利的是,无论照明装置还是测量头均被设置在车中,因为这样照明装置及测量头被构造成不能相对运动及由此总是具有恒定的几何条件。测量头与照明装置可被组合成一个测量组件,其中光源本身可位于测量组件的外部。光源最好被构造成闪光灯,它正好在测量时刻上照明承印材料。为了如在频闪观测器上那样可使印刷页张相对测量组件的运动“被冻结住”,测量位置同时地用高亮度照明。闪光灯的触发通过印刷机的控制计算机与测量页张的运动相同步,或在印刷质量控制条前面确定距离上设置一个附加的识别标记,该识别标记被传感器扫描及接着触发闪光灯。因为灯的功率从整个使用寿命上看在下降,因而有意义的是这样来确定灯的参数,即,在开始时它仅需以减小的功率如以其最大功率的50%工作,以产生足够的光。随着不断的老化,灯的功率可被控制直至最大值,以使得光功率从整个使用寿命上看保持恒定。
此外有利的是,扫描装置被构造成在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中同时作为页张导引单元。因为在单张纸轮转印刷机中,与卷筒纸轮转印刷机中不同地,每个页张必需单独被导引,为了页张导引,在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的页张传送路径中在多个位置上安装了页张导板及吸气/吹气喷嘴,它们连同刁纸牙及印刷间隙中的导引部分可实现通过印刷路径的安全及可靠的页张传送。因为扫描装置被安装得非常靠近页张表面,这里总是存在页张与扫描装置形成接触的危险。出于该原因扫描装置可同时构型为页张导板,因为承印材料与扫描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被更简单地控制。例如还可以在横向于页张传送方向上在扫描装置中组合吸气或吹气喷嘴,借助这些喷嘴可控制承印材料与扫描装置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在扫描装置区域中页张的精确导引对于精确的测量结果及由此对于可靠的页张质量检查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另一优点可这样地得到,即借助扫描装置可识别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及可得到用于颜色测量的测量时刻。一个承印材料的墨区可借助一个横向于或沿着页张传送方向印在承印材料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来分析,该印刷质量控制条同样在印刷过程期间被着色及由此允许对承印材料的着色做出质量评估。并且该印刷质量控制条类似于套准标记地必需在对其分析前首先对其位置进行检测,此外当印刷质量控制条位于扫描装置下面时再精确地进行测量。为此目的,扫描装置设有一个传感器,它用于检测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及同时当印刷质量控制条已处于可测量状态时对扫描装置的分析电子电路部分发送一个触发信号。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及套准标记的位置可被这样地设计得易于被检测,其方式是在印刷质量控制条及套准标记的前面设置一个相应编码的位置测量块,该位置测量块包括关于印刷质量控制条或套准标记的位置的信息及它由扫描装置的一个传感器来检测。在印刷过程的起始阶段中扫描装置则可借助电动的移动被置于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当具有偏差时能可靠地识别印刷质量控制条或套准标记。但通常在起始印刷时及以后以较大间隔对位置测量块分析就足够了,因为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位置相对扫描装置在正式印刷期间不再会改变,这里仅是施加一次检查。
对于一个全自动化在线测量系统所必然的是,扫描装置可被连接在一个计算机上。测量头及其它传感器的数据可直接地传送到印刷机的计算机上,该计算机在控制印刷机时可处理这些数据。此外可以在扫描装置本身中省去一个自己的计算机,这可节省结构尺寸及可实现相应小的扫描装置。如果在扫描装置中仍有足够的位置,当然也可在该扫描装置中设置一个计算装置。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提出扫描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测量组件,并且在计算机中可存储用于每个组件的校准数据。为了实现足够精确的测量,测量组件中的测量头必需有时重新进行校准。在校准过程中求得的数据则可存储在一个计算机中用于随后的测量,其中该计算机可以是印刷机的计算机或是在扫描装置本身中具有存储装置的计算机。
此外被证实有利的是,扫描装置具有一个以太网接口或另一标准化计算机接口。在使用标准化计算机接口时可使用市场上通行的计算机的结构,并且也可使用这种标准化计算机接口的所有可能性。尤其可传送程序更新及扫描装置可直接连接到一台个人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的接口上,这在专用接口上无适配器是不可能的。此外可使用在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上所使用的用于数据可靠传输的协议,而无需专门为了该目的做出新的开发。
此外可以是照明装置设有光导体,这些光导体的一个端部被配置给各个测量组件及另一端部以一个掺合在一起的束配置给至少一个光源。因为在扫描装置中并尤其在设有测量车-该测量车位于一个测量杆的内部中-的实施形式中仅具有很少位置,不能对于每个测量组件使用一个独自的光源。而借助光导体可以使一个光源或多个光源的光输送给多个测量组件,其中这些光导体在向着所述一个光源或多个光源的端部上有利地混合在一起,以保证光在所有光导体上的均匀分布。这些光导体例如可为柔性的玻璃纤维,它们可毫无问题地适配扫描装置中的窄小位置状况。因为这些光导体的损耗非常小,因此它们能很好地适于测量头的测量区域的照明。出于发热的原因限制到一个光源上也是有利的,因为否则测量杆的内部被强烈地加热,那么则需要设置相应的冷却装置。
此外,为了改善测量精度,提出在扫描装置中设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借助这些温度传感器一方面可精确测量当前的测量条件,及另一方面可监测系统的正常热状态。由此,当测量到温度在允许范围以外时可中断测量或关断扫描装置。在此情况下可附加地对印刷机的操作人员显示一个警报信号,以促使操作人员检查扫描装置。此外,除温度传感器外在扫描装置中还可设有湿度传感器,借助它们可检测印刷装置中的空气湿度。但温度升高也可借助测量杆上的套准传感器来确定。当测量杆由温度引起膨胀时,套准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改变,尤其是位于梁外端上的各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改变。但是,因为在页张上的套准标记之间的距离不改变,则测量车上的套准传感器必需移动到另一位置上,才能检测到这些标记。该位置的改变由测量电子电路单元检测并且分析,由此可计算出测量杆的纵向膨胀长度。再由此通过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可确定出温度。
此外可设置多种用于处理测量头的信号的电子电路单元的配置,它们各可提供不同的优点。一方面用于处理测量头的信号的电子电路单元可被安装于测量杆的外部。在此情况下可保护电子电路单元防止受到测量杆内部的光源产生热负荷的作用,及可减小测量杆中的位置占用量,因为电子电路单元位于外部。当然用于处理测量头的信号的电子电路单元也可位于测量杆的内部。这虽然需要测量杆内部更多的位置占用量,但由此使扫描装置的测量数据到印刷机的计算机的传送变得容易,因为测量头的信号已在测量杆内部中被处理成适于传送给计算机的数据格式。
并且对于光源的布置具有多种可能性。如果光源位于测量杆的外部,则该布置减小了测量杆结构尺寸。此外可避免由光源引起的测量杆的发热。此外光源也可位于测量杆的内部,但在测量杆的测量车的外部。因为在车上具有敏感的测量头,由此可保护这些测量头以免光源的热辐射。尽管如此,但也可以将光源设置在测量杆的车的内部。在此情况下的一大优点是,光源与车一起运动及由此不需要在光源与车之间设置可运动的光导体,而在另两种情况下则需要可运动的光导体。因为可运动的光导体终归将出现磨损,在车中设置光源将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光源的热问题则需通过该光源相对测量电子电路单元的相应隔热来解决。这需要增大的位置占用量,但可用当前公知的装置来实现。
此外可考虑,光源位于可运动的测量车的外部;这样,具有一个第一光导体束的多个彼此平行定向地位于可运动的测量车上的端面及一个第二光导体束的位于测量杆上的相应端面,并且两个光导体束之间的中间空间可通过光学装置来跨接。除了将光源通过可磨损的光导体与可运动的车耦合的可能性外,该结构还提供了一个优点,即这里可不使用这些可磨损的部件。这里,这些光导体束在它们的端面上相对,其中这些光导体束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与可运动的车的位置相关地变化。光导体之间的不同距离则借助一个所谓的光伸缩管、即一个镜面化的管来跨接。因为,该车仅在一个相对小的区域中运动,所以该方案可无大的问题地被实现,其中在需要时在光导体束之间还可使用一个合适的透镜光学装置。
此外还提出,扫描装置设有一个冷却装置。尤其是在具有位于车中的光源的结构中需要对整个扫描装置冷却,因为否则一方面使测量结果出差错及另一方面使扫描装置的对温度敏感的测量部件受损害。这种冷却装置不一定必然地安装在车本身中,而是可例如设置在测量杆本身中,其方式是该测量杆具有双层壁,冷却液体可在其中循环。当然也可在测量杆上安装一些与测量杆分开构造的冷却通道。
还有利地提出,扫描装置借助一个透明的盖来保护以免被污染。因为扫描装置的测量头由于与承印材料很小的距离而可能与该承印材料形成接触及可能被新印刷的油墨涂抹,因此需要为此防护扫描装置。借助一个透明的盖可以进行这种保护,其中这些测量头仍可透视到承印材料上。为了防止盖的刮蹭被证明有利的是,透明的盖由硬化处理的玻璃制成。
为了保证在线测量装置的可靠工作,有利的是,扫描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检查透明盖的状态的装置。因为透明盖通过与新印刷的承印材料的接触随时间被愈来愈多地涂抹及由此测量结果的质量被迫下降,因此一个检查装置是值得推荐的,它检测污染及从一定的不再能允许的污染度起对印刷机的计算机发送一个警报信号。
此外有利地提出,透明盖可被更换。为了避免更换整个测量杆,透明的盖被构造成分开的及可更换的,其中此盖可通过螺钉连接、夹紧连接或插接连接固定在测量杆上,以此方式方法可简单地作到换下被污染的盖及装上一个干净的盖,由此使盖不必在印刷机中被清洗。
此外还提出,测量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机械遮挡器。该遮挡器不必直接地安装在测量组件上,而是它可被这样地构造,以使得具有测量头的整个扫描装置相对环境的影响被封闭。为此目的,一个遮挡器可运动到测量头或测量组件的下面,由此它可保护测量头及整个测量杆以免受污染。仅当进行真正的测量时才将该遮挡器打开。以此方式方法将使测量杆的污染减小到最小程度。在此情况下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根据印刷机的工作状态来控制该机械的遮挡装置。但遮挡器的运动也可通过测量车或测量杆本身的运动来触发或引起,这时测量车或测量杆向测量位置运动。此外,当测量杆不被使用时,测量杆可被移动到它的被防护环境影响地保护的位置上。为此目的设有一个可使测量杆作为整体运动的装置。
此外还提出,扫描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壳体。为了防止污物及灰尘、尤其是细小油墨颗粒的侵入到扫描装置的内部,该扫描装置设有一个壳体,它例如用IP65技术来实施,以避免安装在扫描装置中的敏感的测量传感器的损坏。当测量杆被构造成U形时,为了保护测量杆的内部免受环境影响,将测量头的透明盖及测量杆的侧面的端壁相应地密封就足以了。也可使用由小压缩机产生的过压来取代测量杆防护外界影响的密封,以致即使当测量杆具有一个间隙或多个开口时亦可作到无污物侵入。
当测量杆向下敞开时,也可这样保护测量车以防污物,即在测量杆中吹入空气,空气将环绕测量车流过及在测量杆的敞开的底侧上离开它。通过在梁底侧向外的空气流防止了污物颗粒侵入梁的内部。同时该空气流作为页张导引单元将承印材料压离测量杆及由此防止承印材料与测量杆相接触。
附加地还提出,扫描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设有拒斥污物的表面。如上所述,至少扫描装置的向着承印材料的一侧有时与承印材料的湿表面相接触及由此被污染。当这些表面涂覆有拒斥污物的涂层时即使没有清洗也可大大地减少污物。这些拒斥污物的表面例如由聚四氟乙烯或ORMOCER构成。并由此使以后的表面清洗变得容易。
此外还拟定,设有清洁工具,这些清洁工具适配于扫描装置的待清洁部分的形状。这些清洁工具尤其适配于待清洁表面的形状,以便例如使透明盖的清洁过程变得容易。通过专门适配的清洁工具同时减小了扫描装置的表面被刮伤的危险。尤其是透明盖必需被保护以免被刮伤,因为否则可形成散射光及此外可使测量头模糊。
此外被证明有利的是,在扫描装置的透明盖的向着承印材料的一侧上设有一些接片。这些接片将防止承印材料与透明盖的直接接触,因为承印材料仅可与这些接片相接触而不与透明盖本身接触。以此方式可靠地保护了透明盖以免其污染及由此可减少清洁过程。因为在此情况下这些接片被迫处于测量头及照明装置的光路径中,故必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这些接片位于测量头及照明装置的光学部分附近时,虽然减小了测量亮度,但这通过相应的校准可以校正。该校准必需相应地对于扫描装置的每个测量位置来进行及可作到对接片引起的干扰的可靠补偿。例如在承印材料的这样的测量部位上,在这些部位上测量结果受到接片影响,进行“纸白度”的测量。由此可通过随后的颜色测量与纸白度测量的比较计算出由接片产生的作用。照明装置将适配于现有的接片或接片产生的作用通过相应的校准来补偿。
下面借助于多个附图详细说明和描述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测量杆,图2用于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印刷机,图3测量杆的内部视图,
图4对图3中的测量杆剖切的横截面,图5图3中的测量杆的从下方看的视图,图6测量杆中的光导体配置,图7a测量杆中的具有光学中间空间的光导体配置,图7b图7a中的光导体配置,具有减小的光学中间空间,图8a测量头及照明装置的交叉布置,图8b在测量杆中的测量头及照明装置的传统布置,图9一个承印材料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图10具有玻璃底面及构造成开缝槽的页张导引装置的盖板的测量杆;图11具有封闭的测量车的一个敞开的测量杆,图12a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刁纸牙与印刷间隙抓持的页张,图12b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两个刁纸牙抓持的页张,图12c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刁纸牙与一个吹气装置抓持的页张,图12d在测量过程期间通过负压保持的页张,及图13测量杆在一个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固定。
图1示出了一个单张纸印刷机1,它具有一个续纸器组件2、一个收纸器组件3以及四个设置在该续纸器组件与收纸器组件之间的印刷装置4、5。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的该构型显然应仅理解为示范例,因为在续纸器2与收纸器3之间的印刷装置4、5的数量对于本发明的实质无关紧要。印刷装置4、5通过传送滚筒9相互连接,由此,堆叠在续纸器2中的印刷页张705可穿过各个印刷装置4、5朝收纸器3输送并且可在印刷装置4、5中被印刷。在页张行进方向上观察的最后的印刷装置5与其它印刷装置4的区别在于,该最后的印刷装置具有一个测量杆6,该测量杆作为用于鉴定印刷好的页张的印刷质量的扫描装置。测量杆6之所以安置在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是因为在这里所有在印刷过程中施加的油墨已经存在于印刷页张705上并且由此处于印刷页张的最终状态。就本发明而论应更宽地理解印刷装置4、5的概念,因为显然这些印刷装置4、5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是上光装置、封装装置或处理页张的其它装置。即使所述其它装置在印刷机1中已存在,有意义的是,测量杆安装在最后的装置5中,以便可检查具有所有上光层的页张705。所有印刷装置4、5都具有压印滚筒7和橡皮布滚筒8,压印滚筒与橡皮布滚筒形成一个印刷装置4、5的印刷间隙100。此外,每个印刷装置4、5装备有一个输墨装置13。滚筒7、8及输墨装置13支承在印刷机1的侧壁14中并且由那里设有的电动机和传动装置驱动。
在图1中的放大视图中可清楚地看到印刷滚筒7、8之间的印刷间隙100。此外,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的印刷间隙100的周围连同测量杆6的放大图还示出了测量杆6的横截面相对于印刷滚筒7、8的直径的大概的大小比例。在压印滚筒7上还安置有一些刁纸牙101,这些刁纸牙绕压印滚筒7引导页张705、从传送滚筒9接收页张并且传送给收纸器3。在通过测量杆6进行的测量过程期间,印刷好的页张705一方面在其后端部上通过印刷间隙100保持,另一方面在其前端部上由刁纸牙101保持。由此保证页张705在测量过程期间仅可最小程度地运动,它在以下方面对于测量过程是有意义的,即,页张705与测量杆6之间的间距在测量期间应尽可能不变化。在图1中测量杆6的横截面的尺寸对于页张规格为102cm以内的印刷机1在其端面处具有102mm的宽度及69mm的高度。此外,测量杆6相对于水平线稍微倾斜,由此,当一个页张705被刁纸牙101及印刷间隙100引导时,则该测量杆平行于该页张的表面延伸。在测量杆6上固定着一个传感器15,但该传感器也可组合在测量杆6中。该传感器15是一个光学传感器,例如是一个可识别页张705上的标记的摄像机。此外,传感器15也可用于观测外部光源800及引起由测量杆6进行的测量过程。为此,传感器15与印刷机1的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及计算机200联网。因此,测量过程可被传感器15这样地控制,使得只有当没有外部光800照射在测量面或直接入射在扫描装置6上时才测量。传感器15可由一个组合的传感器或由多个分开的传感器组成。也可超过测量杆6的总长度分布地设置多个传感器15。这些传感器15在此情况下也可组合在测量杆6中。
图2示出了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与图1中的不同,该单张纸轮转印刷机装备有一个页张翻面装置10,由此,在正反面印刷的情况下可在头四个印刷装置4、5中印刷页张705的一个面,在后四个印刷装置4、5中印刷另一个面。出于这个原因,图2中的印刷机1具有两个印刷装置5,在这两个印刷装置上各安装一个测量杆6,因为不仅页张的正面而且该页张的背面必须各通过一个测量杆6来检查。为了在此也可不仅对于正面而且对于背面鉴定印刷好的页张705的最终状态,测量杆6位于翻面装置10前面的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和收纸器3前面的最后的印刷装置5中。作为一个特点,图2中的单张纸印刷机1具有这样的可能性,即移置测量杆6。这就是说,测量杆6设计得易于取下并且也可安装在另一个印刷装置4中。图2中为此将一些接头安装在位于所述两个印刷装置5之前的印刷装置4上。设计用于接收测量杆6的印刷装置5、4为此设置有一些电接头,这些电接头各连接在一个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上。在测量杆6插入到对应的印刷装置5、4中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的相应编码来自动地报告测量杆6当前位于哪个印刷装置5、4中。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又与印刷机1的控制台及计算机200相连接,由此可在那里向印刷机1的操作人员显示所有测量值。此外,在操作台200上还可改变印刷机1的调定值,以便控制印刷质量。此外,印刷机1的计算机200还通过一个电缆连接或无线的连接装置12并例如也通过互联网连接装置与印前的装置11相连接,这些装置11尤其是用来制造用于胶版印刷机的印版的印版曝光机。通过通到印前11的连接装置12可使源自测量杆6的测量的数据也可用于改变印前11中的制造过程。由此,在印刷过程中可进行比单纯借助于印刷机1的调定值的变化可能实现的变化更大程度的变化。此外,可优化印版的制造。在印刷机1的计算机200上还可连接一个手动测量装置202,该手动测量装置可用于校准测量组件603的目的。
图3中描绘出了测量杆6的内部,其中,测量杆6被这样构造,即该测量杆可固定在印刷装置5、4中,而在测量杆6的内部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测量车605。这里测量杆6延伸在印刷页张的整个宽度上,以便也可以可靠地检查印刷页张的边缘区域。为此测量车605可在测量杆6的内部移动,以便可在页张的整个宽度上进行测量。为了检测印刷页张的表面,图3中的测量车605具有八个测量组件603,这些测量组件具有八个测量头622,其中测量车605可以以多个步长或连续地移动,由此,在四色印刷中在十六次测量之后,越过多个印刷页张705可测量所有32个墨区。为了这种移动过程,测量车605支承在一个导轨606中,其中该测量车被一个直线电动机604驱动。为了简单地维护测量车605,通过移去侧壁601,该测量车可在侧面从测量杆6取出。为此侧壁601被设计得易于拆下,即这些侧壁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测量杆6的壳体上。
测量杆6基本上由U形型材件构成,该U形型材件在朝着印刷页张的侧敞开。为了避免污物以及尤其是印刷油墨渗入,用一个可拆下的底板615封闭U形型材件的敞开的侧,该底板附加地具有用玻璃制成的透明的部分616,由此,测量车605上的测量组件603可透过测量车615的底板616扫描位于其下方的承印材料。除了测量组件603连同它们的电子电路单元之外,在测量车605上还存在其它装置。因为测量组件603除了光谱测量头622之外还具有一些照明组件623,所以测量车605必需设有一个光源610。该光源是一个闪光灯610,该闪光灯由一个位于测量车上的电源装置612供给以电能。该电源装置612以及测量组件603的电子电路单元通过柔性电缆618与测量杆6的壳体相连接。固定在测量杆6的壳体上的、这些柔性的电缆618的端部终止在电插头连接装置619中,测量杆6借助于该电插头连接装置与印刷机1的电压供给装置及测量电子电路单元201相连接。电能及信号传输的连接在此借助可插接的或可转动的组合插头来实现。所有电组件包括测量组件603在内都安装在一个或几个印刷电路板631上,以便保证在窄空间上的短的电流路径及信号路径。
因为在测量车605上仅具有一个闪光灯610,所以该闪光灯的闪光必需借助一个耦合光学装置611及连接在该耦合光学装置上的光导体614传送到各个照明组件623。除了闪光灯610的电源装置612之外,为了提供必需的能量,在测量车605上还存在一些闪光灯电容器607。此外,测量车605还包括一个分配器装置620,用于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电负载并且用于分配测量车605中的彼此联网的部件的电信号。但扫描装置6不仅能够光谱测量印刷页张的表面,而且它还用于检测套准标记以及用于分析这些套准标记。为此,测量车605具有一个右侧的套准传感器608及一个左侧的套准传感器613。由此可检测印刷页张的边缘区域中的套准标记。也可设置另外的套准传感器,例如每个测量组件603都具有一个套准传感器,以便可超越承印材料705的整个宽度地并行检测多个的套准标记。
因为测量车605中的全部电子电路单元都安置在非常小的结构空间中,所以,测量车605的例如百分之七十的容积被组件填满,在相对小的空间上形成很多废热。为了可将废热导出并且为了避免尤其是对测量组件603的损害及影响,测量杆6的内部被液体冷却。通过测量杆6的内部中的及侧壁601中的多个通道621建立一个闭环的冷却循环回路,其中,该冷却循环回路通过侧壁601中的冷却剂通道617闭合。冷却剂通道621、617通过测量杆6的外侧上的一个冷却剂接头602被供给冷却剂。因此,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泵不必安装在测量杆6本身的内部,而是可连接在外部。
在图4中示出的测量杆6的侧视图除了表示出测量杆6的基本上U形的型材件之外还示出在U形型材件中延伸的冷却通道621,这些冷却通道在测量杆6的两个端面上通过侧壁601中的冷却剂通道617连接成闭环的循环回路。此外可看到测量杆底部中的用玻璃制成的盖615,该盖保护测量车605上的敏感的测量组件603免受污染。测量杆6的U形壳体、侧壁601及具有其用玻璃制成的嵌入件616的测量杆底部615通过密封装置相互连接,由此,没有尘屑或液体能到达测量杆6的内部。此外,在底部615的外侧上设有一个拒斥污物的表面628,在该表面上延伸着横向于测量杆的纵向延展的接片629。这些接片(Stege)629将承印材料705在其被测量时保持在一定距离上并由此避免承印材料705与底部615直接接触。而且接片629可被涂覆拒斥污物的层。
图5表示出测量杆6的从下面看的视图,在这里可清楚地看到测量杆底部615。测量车605具有八个测量组件603,这些测量组件各由本身的测量头623及照明组件623组成。为了可测量具有32个墨区的一个印刷页张的总宽度,测量车605在每个测量过程之后向侧面移动一个或多个测量块。因此,测量组件603之间的距离为四个墨区,由此,测量组件603刚好并行地测量每第四个墨区。在四个扫描过程之后,则覆盖了一种油墨的所有32个墨区地测量了页张。如果用四色来印刷,则需要相应的16个扫描过程。此外,在图5中可看到一个可运动的遮挡器627,该遮挡器可遮盖一个测量组件603。遮挡器627可设置在每个组件603上及可由电或机械地驱动,但也可将一个公用的遮挡器627用于所有组件603。遮挡器627在图5中可在页张传送方向上横向于测量杆6地移动并保护测量组件603的光学装置以免测量过程之间的损坏,遮挡器也可在各个测量过程之间遮盖测量杆6的整个底侧。为此,遮挡器627的驱动装置与印刷机的计算机200相耦合。
在一个端侧601上或者也在两个端侧上,在图5中设置有一个校准面801,位于外部的测量组件603可移近该校准面。如果一个测量组件603定位在校准面801上,则该校准面的标准化的表面被测量。该表面涉及与页张的白色相应的白色瓷砖。通过测量瓷砖801可随时在承印材料705上的两个测量之间校准一个测量组件603。不可移近瓷砖801的测量组件603可通过相邻测量组件603的转移校准来校准。为了保护瓷砖801免受污染,该瓷砖也可借助于一个可在侧向移动的盖802来封闭。由此瓷砖801在校准测量之间总是保持被盖802所遮盖。
而且在图5中可看到拒斥污物并且保持页张有一定距离的接片629。这些接片629与测量杆6的盖615相连接。测量杆通过一个位于盖615下方的玻璃层616密封。为了清洁玻璃层616,具有接片629及一些用于测量组件603自由观察到页张705上的空缺部的盖615被设计得可翻开或可取下,由此可容易地全面地清洁玻璃层616。
除了在图3中描述的具有设置在测量车605上的光源610的可能性之外,也可根据图6中的结构将闪光灯610安装在测量车605外部,甚至安装在测量杆6外部。在此情况下必须使用柔性的光导体614,这些柔性的光导体使测量杆6的不可运动的部分与测量车605相连接。但这些柔性的光导体614也可在灯610如图3中那样位于车605上时使用。在此情况下,光导体614可如图6那样分开地通到每个测量组件603,但也可以的是,这些光导体614在一个位置上聚束并且在测量车605内部的较长的行程上通到对应的测量组件603。如果所有测量组件603获得一个唯一的光源610的光,则保证了所有测量组件603在测量时使用相同的光并且因此测量条件对于所有组件603都相同。也可将一个附加的光导体614连接在灯610上,该附加的光导体在另一个侧上通到光参考测量头632中。该光参考测量头632具有这样的任务测量所述灯610的光并且在有改变时发出一个需要维护及检查的信号。由此及时地识别故障的或由老化引起的不再具备足够光亮度的灯610。
作为图6中的柔性光导体614的替换方案,也可如图7a及图7b中所示地使用光学的伸缩管(Posaune)的原理。在此情况下,测量车605及测量杆6的光导体分别终止在该测量车及该测量杆的端面625、626上,由此,它们总是刚好对准地彼此位于对面。在测量车605的光导体的端面626与测量杆6的端面625之间存在一个光学的中间空间624,该中间空间如图7a及图7b中所示根据测量车605的位置而大小不同。光导体之间的该光学的中间空间624可通过它被镜面化来跨接。借助于这种反射镜可使从测量杆6的光导体射出的光束在测量车605的每个位置上耦合到该测量车的光导体中。这样一个光学的伸缩管比柔性的光导体614不易磨损,这考虑到百万次的测量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已经证实,柔性的光导体614在相对少的测量过程之后就期趋于断裂,从而必须更换。
图8a及图8b各表示从下面看到的、具有测量头622及照明组件623的两种不同配置的测量杆6。在根据图8a的配置中,测量头622与照明组件623彼此交叉地定向,以使得由承印材料反射的光不被直接位于对面的测量头622扫描到,而是十字方式地交叉。这种配置允许在窄空间上布置多个测量头,因为这里测量头622与位于对面的照明组件623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根据图8b的配置可得到更小的结果,在根据图8b的配置中,测量头622扫描正好位于对面的照明组件623的被反射的光。图8a中的较小的结构空间由对角的交叉产生,因为照明组件623与所属的测量头622之间的距离不可任意地减小。该距离通过照明组件623到承印材料及返回到测量头622的光路来确定。通过交叉的解决方案可使测量杆6或测量车605的宽度减小。因为在印刷装置4、5的印刷间隙100附近的位置关系变窄的情况下,位置需要量是决定性的判据,所以根据图8a的配置更好地适用于该情况。
图9中表示出印刷页张705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700。印刷质量控制条700以及真正的印刷图像在印刷机1的印刷装置4、5中被印刷在页张705上。在经过最后的印刷装置5之后,页张705和印刷质量控制条700被印好并且可通过测量杆6测量。页张705在此以所谓的中等规格即以74cm的页张宽度出现并且具有23个墨区701、703。每个墨区701、703由6个颜色测量块702及四个另外的测量块704组成。这些墨区701、703由测量杆6的测量组件603测量。通常在一个页张705上通过一个测量组件603仅测量每个分色及墨区701,703的一个测量块702,704。在23个墨区701、703及六个测量组件603以及每个墨区的10个测量块702、704的情况下,在所有测量块701、703被检测一遍以前,在40个印刷页张705上得到40个测量过程。对于几个页张上的多个测量必须设置多个测量组件603。另外,在一个页张上也可设置多个印刷质量控制条700,例如页张起始处一个及页张中间或页张末端一个。作为替换方案,在继续印刷工作期间,即当印刷机1以生产速度运转并且全部测量块702、704达到了它们的期望状态时,测量组件603也可被放置在一些包含关于多个或所有颜色的颜色信息的专门测量块702、704之上。这些测量组件603则或完全不必或需及其罕有地移动,因为这里颜色信息局部紧凑地存在在一个测量区中。在专门的测量块内发生变化时,测量方式于是也被改变,并且所有测量块702、704如在开始阶段中那样地又被测量。
图10表示出与图5类似的实施形式,在两个实施形式中,一个侧向可移动的测量车605位于一个被罩起来的封闭的测量杆6中。但在图10中测量杆具有连贯的玻璃盖634,该玻璃盖封闭测量杆6的下侧。在测量杆6的外侧上,在连续的玻璃盖634上面还具有一个用于页张导向的页张导板633,该页张导板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两个槽缝639。在测量车605中由测量头622和照明组件623组成的测量组件603可穿过这些槽缝639及玻璃盖634测量在页张导向装置633下面经过的承印材料705。附加地具有设置在玻璃盖634外部上及在槽缝639的内部的接片629。接片629可防止承印材料705接触玻璃盖634并由此污染它。因为这些接片629如图10中所画出的那样或许可处于测量组件603的辐射路中,并因为测量车605必须跨越承印材料的整个宽度测量,所以应设置一个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补偿接片629在测量组件603的光路中的影响。这样的补偿装置在本申请的其它地方已经描述。
图11表示出对图10的一个变换实施形式。这里也是一个可移动的测量车605位于测量杆6中,但该测量杆向下敞开,因此测量车605被一个底部635封闭。测量车605为此具有一个由金属板制成的底部635,该底部附加地设置有一些装有玻璃的透视口636。,玻璃口636刚好被定位在测量组件603的光路下面。因此在图11中在测量车605上具有8个测量组件603的情况下在8个测量头622及8个照明组件623下面设置刚好16个用玻璃制成的透视口636。这些用玻璃制成的透视口636可如图11中那样被作成圆形的,但它们也可被设置成椭圆形的、矩形的或其它形状的。除了装有玻璃的透视口636之外,在测量车的底部635中还具有小的鼓风通道637,鼓风空气可通过这些鼓风通道从测量车605的内部逸出。该鼓风空气用于使承印材料705相对于底部635以一定距离被保持,以避免页张705的接触并由此避免污染设有玻璃的口636。同时借助于在测量车605的内部通过鼓风产生的过压来避免杂质从外部侵入到测量车605的内部。鼓风通道637借助于测量车605的内部的鼓风源638、例如小的压缩机或风扇被施加鼓风空气。
图12a、12b、12c及12d表示出在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中在通过测量杆6进行测量过程期间承印材料705的不同的固定可能性。除了图12a中的由图1公知的可能性-即将承印材料705在其一个端部上借助于页张传送刁纸牙101及在其另一个端部上通过压印滚筒7与橡皮布滚筒8之间的印刷间隙100抓持-以外,还具有其它当页张705不处于印刷间隙100中时使该页张固定的可能性。根据图12b,页张705在两个端部上由传送刁纸牙101保持在传送滚筒9上并且因此在测量期间固定在测量杆6下面。取代至少所述在页张传送方向上跟随在后的传送刁纸牙101,也可如图12c中那样将一个吹气装置16安装在传送滚筒9上方,该吹气装置将页张705的未固定在刁纸牙中的自由端部压在并由此固定在传送滚筒9上。此外也可使用根据图12d的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页张705基本上借助于负压固定在传送滚筒9上。为此滚筒9在与页张705接触的表面上具有多个气孔18,这些气孔与滚筒9内部中的负压室17形成连接。由此负压将页张705固定在该滚筒上,这附加地还可通过传送刁纸牙来支持,但并非必须。负压室17可以是滚筒9内部中的抽吸泵的组成部分或者连接到滚筒9外部的抽吸泵。
图13表示出如何进行印刷机1的印刷装置中的测量杆6的安装。在印刷机1中的安装位置的该俯视图中可看到,测量杆6原则上相对页张传送方向19横向地被装入印刷机1的侧壁14之间。因为测量杆6在已有的机器上也应该是可加装的,该装配通过两个侧面的装配板20来实现,所述装配板原则上可被安装在任何印刷机1中,只要存在所需的位置。装配板20也可补偿侧壁14之间的不同的距离,其方式是这些装配板被作成不同厚度。装配板20借助于装配螺钉21被固定在侧壁14上并且承载用于测量杆6的支承装置。测量杆6在其两个端部上各具有盖22,这些盖包围测量杆6并且带有轴承23。这些轴承23相对于装配板20支撑测量杆6并减小印刷机1会传递给测量杆6的振动。这些盖22可这样地设置,使得测量杆6可简单地从盖22取下。
参考标号清单
1印刷机 2续纸器3收纸器 4印刷装置5具有测量杆的印刷装置 6测量杆7压印滚筒 8橡皮布滚筒9传送滚筒 10页张翻面装置11印前12联网装置13输墨装置14侧壁15传感器 16鼓风装置17负压室 18气孔19页张传送方向20装配板21装配螺钉22测量杆的盖23测量杆的轴承100印刷间隙101页张传送刁纸牙 200控制台/计算机201测量电子电路单元 202手动测量装置601测量杆的侧壁 602冷却剂接头603测量组件 604直线电动机605测量车 606用于测量车的导轨607用于闪光灯的电容器 608右套准传感器609参考测量头 610闪光灯611光导耦合光学装置 612用于闪光灯的电源装置613左套准传感器 614光导体615测量杆的盖 616盖中的装有玻璃的区域617侧壁中的冷却剂引导装置618柔性的电连接器619用于测量电子电路单元的接头620电分配器装置 621测量杆中的冷却通道622测量头 623照明组件
624光学的中间空间 625第二光导体束的端面626第一光导体束的端面627可运动的遮挡器628拒斥污物的表面 629接片630第二测量头 631印刷电路板632光参考测量头 633页张导向装置634连贯的玻璃盖 635测量车的底部636装有玻璃的透视口637鼓风通道 638鼓风源700印刷质量控制条 701墨区702颜色测量块 703其它的墨区704其它的测量块 705承印材料800外部光源 801校准面802校准面的盖
权利要求
1.用于在印刷机(1)中印刷过程期间监测印刷质量的装置,该印刷机用于处理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705)及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4,5)、一个检测承印材料(705)的扫描装置(6)以及一个计算机(210,200),其中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705)可由至少一个页张导引单元(100,101)引导使其经过扫描装置(6),其特征在于该扫描装置(6)进行颜色或光谱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页张导引单元(101)是一个页张传送刁纸牙。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页张导引单元(100)是两个滚筒(7,8)之间的一个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页张导引单元(100,101)是一个传送滚筒(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印材料(705)借助吹气和/或吹气来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被安装在印刷机(1)的至少一个印刷装置(5)中,在印刷装置(5)的输出承印材料(705)的侧上并且在印刷间隙(100)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扫描过程期间承印材料(705)在印刷装置(5)中由一个页张引导滚筒(7)的一个传送刁纸牙(101)及印刷装置(5)的印刷间隙(100)来抓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附加地测量密度。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计算机(200,201)相连接的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补偿照射在承印材料上的光的影响。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也适用于套准测量、套准标记的位置识别及求出承印材料(705)的类型。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被安装在沿承印材料传送方向上看印刷机(1)的最后一个印刷装置(5)中或该印刷装置后面。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机(1)具有一个页张翻面装置(10),至少一个扫描装置(6)被设置在页张翻面装置(10)的前面,并且一个扫描装置(6)被设置在页张翻面装置(10)后面。
1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具有一个测量杆的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杆(6)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地被支承。
1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可转动或可拉出地被支承或可被更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杆(6)具有一个在向着承印材料的方向上敞开的U形型材件的形状并且在该U形型材件的内部容纳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测量车(605)。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杆(6)具有至少一个可取下的侧壁(601)。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车(605)具有一个或多个测量组件(603)。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车(605)具有一个或多个套准传感器(608,613)。
2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具有至少一个照明装置(610)。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610)的照明可与扫描装置(6)的测量时刻同步。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车(605)被构造成由一个电动机(604)驱动地可在该U型材件中移动。
2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被构造成在一个单张纸轮转印刷机(1)中同时作为页张导引单元。
2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扫描装置(6)可识别印刷质量控制条(700)的位置及可得到用于颜色测量的测量时刻。
2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可连接在一个计算机(200,201)上。
2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具有一个或多个测量组件(603),并且在计算机(200,201)中可存储用于每个组件(603)的校准数据。
2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具有一个以太网接(619)或另一标准化计算机接(619)。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设有光导体(614),这些光导体的一个端部被配置给各个测量组件(603)及另外的端部以一个混合在一起的束配置给至少一个光源(610)。
2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扫描装置(6)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30.根据权利要求18至29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测量组件(603)的信号的电子电路单元(200,201)位于测量杆之外。
3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9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测量组件(603)的信号的电子电路单元位于测量杆(6)或测量组件(603)的内部。
32.根据权利要求18至31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610)位于测量杆(6)的外部。
33.根据权利要求18至32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610)位于测量车(605)的外部。
34.根据权利要求18至32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610)位于测量车中。
35.根据权利要求18至33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610)位于可运动的测量车(605)的外部;设有第一光导体束的多个彼此平行定向地位于可运动的测量车(605)上的端面(626)及第二光导体束的位于测量杆(6)上的相应端面(625),这两个光导体束之间的中间空间(624)可通过光学装置跨接。
3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设有一个冷却装置(602,617,621)。
3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借助一个透明的盖(615,616)来保护以免被污染。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的盖(616)由硬化处理的玻璃构成。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包括一个用于检查透明盖(616)的状态的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盖(615,616)可被更换。
41.根据权利要求18至40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组件(603)设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机械遮挡器(627)。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组件(603)的机械遮挡装置(627)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驱动器根据印刷机(1)的工作状态来控制。
4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包括一个密封的壳体。
4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设有拒斥污物的表面(628)。
4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清洁工具,这些清洁工具适配于扫描装置(6)的待清洁部分的形状。
46.根据权利要求37至45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扫描装置(6)的透明盖(615,616)的向着承印材料的一侧上设有多个接片(629)。
47.根据权利要求4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接片(629)被构造得可相对盖(615,616)被翻摆开或可被取下。
4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装置(6)可通过由该扫描装置流出的空气来屏蔽以防止杂质的侵入。
49.一种印刷机(1),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印刷机(1)中印刷过程期间监测印刷质量的装置,该印刷机用于处理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705)及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4,5)、一个检测承印材料(705)的扫描装置(6)以及一个计算机(210,20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页张形式的承印材料(705)可由至少一个页张导引单元(100,101)引导使其经过扫描装置(6)。
文档编号B41F33/00GK1950209SQ200580014314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日
发明者沃尔夫冈·盖斯勒, 洛里斯·德弗里斯, 彼得·埃赫贝茨, 罗伯特·朗格, 弗兰克·穆特, 克里斯托弗·里格尔, 弗兰克·舒曼 申请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