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54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液体喷射装置将从内部容纳了液体的液体容器导出的液体从液体喷头进行喷射,排出到与该液体喷头相对的目标上。这种液体喷射装置例如有喷墨式记录装置。喷墨式记录装置在进行往复移动的托架上装载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从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然后,记录头向作为目标的纸张等排出作为液体的墨水来进行印刷。
在这样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之中,具有如下记录装置即,所述记录装置为了减轻托架的负荷,或者为了使装置变小、变薄而采用不将墨盒装载在托架上的结构(所谓的离架式)(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所述墨盒可装卸地设置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上,并经由供应流路向记录头那侧供应墨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979号公报然而,在将所安装的墨盒从喷墨式记录装置卸下来的状态下,在墨盒与记录头之间的供应流路等中会滞留墨水。因此,滞留于供应流路等中的墨水,可能会从所述流路的开口漏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液体容器的装卸,可开关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液体流路的液体容器。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是一种在内部容纳液体并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器在连接面上设有接触面,所述连接面形成有向外部供应所述液体的液体供应口,所述接触面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而打开所述流路阀。
根据上述,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容器在连接面上具有液体供应口。并且,在该连接面上具有与设置于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通过与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而打开流路阀。因此,可通过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来打开设有流路阀的流路。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容器形成有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所述接触面被设置在所述各液体供应口中的一个所述液体供应口和与其邻接设置的所述液体供应口之间。
根据上述,接触面被设置在所述各液体导出部分中的一个液体导出部分和其附近的液体导出部分之间。即,由于接触面被设置在与液体喷射装置那侧相连的液体导出部分之间,因此,在液体容器被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时,能够使接触面的位置比较正确。因此,可以防止接触面与流路阀的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偏移,从而可提高接触面与流路阀一部分的接触动作的可靠性。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供应口形成为可在其中插入所述液体喷射装置那侧所形成的连通部分的结构,所述接触面是与所述连通部分向所述液体供应口插入的方向垂直的面。
根据上述,接触面由与所述连通部分向所述液体供应口插入的方向垂直的面构成。因此,能够使流路阀的一部分与接触面可靠接触。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是一种在内部容纳液体并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器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形成有液体供应口,在所述液体供应口中可插入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那侧的连通部分,并且,在所述连接面的相对于形成了所述液体供应口的位置的一个端部侧形成有液体导入口,在所述液体导入口中可插入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一侧的导入侧连通部分,在所述连接面的另一端部侧设置接触面,这样所述液体供应口位于所述导入口和所述接触面之间,所述接触面通过与设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而打开所述流路阀。
根据上述,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容器在连接面上具有液体供应口。并且,液体容器在所述连接面上,在相对于所述液体供应口的一个端部侧具有液体导入口。而且,在连接面的与液体导入口的相反侧,具有与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相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通过与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而打开流路阀。因此,可通过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装卸所述液体容器来打开流路。而且,将液体容器向液体喷射装置那侧插入时,向液体供应口和液体导入口分别插入连通部分和导入侧连通部分,使流路阀的一部分与设置于其相反侧的接触面相接触。因此,在插入液体容器时,由于液体供应口、液体导入口及接触面的支撑,从而可防止产生作用在使液体容器的姿态发生倾斜的方向上的力。由此,可防止在连通部分及液体供应口等上产生无用的力。即,减少了在与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产生力,从而可平稳地连接液体容器,所述插入方向是指与液体容器的连接面有关的方向。而且,只要将液体容器朝一个方向插入,就可以利用相同的操作来进行液体供应口及液体导入口与连通部分及导入侧连通部分之间的连接,以及流路阀的打开。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所述连接面上排列设置了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同时所述液体导入口及所述接触面分别配置在所述排列设置的液体供应口的两侧。
根据上述,液体导入口及接触面被配置于液体供应口的两侧。因此,在插入液体容器时,向导入侧连通部分插入液体导入口,并使流路阀的一部分与设置于其相反侧的接触面接触。从而,在插入液体容器时,由于液体容器至少在其两侧受支撑,所以可抑制作用在使液体容器姿态发生倾斜的方向上的力的产生。并且,可防止无用的力施加被到导入侧连通部分上。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所述连接面上排列设置了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同时所述液体导入口被配置在所述排列设置的液体供应口的外侧,所述接触面被配置在位于与所述液体导入口相反侧的所述液体供应口附近。
根据上述,液体导入口被配置在液体供应口的外侧。并且,接触面被配置在位于与液体导入口相反侧的液体供应口附近。因此,在插入液体容器时,向导入侧连通部分插入液体导入口,并使流路阀的一部分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导入口相反侧的接触面接触。从而,在插入液体容器时,由于至少可在液体供应口的外侧和液体供应口附近支撑液体容器,所以可更加可靠地抑制作用在使液体容器姿态发生倾斜的方向上的力的产生。并且,可防止无用的力被施加到导入侧连通部分上。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接触面和所述液体导入口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两者处于相同的高度。
根据上述,接触面和液体导入口形成在当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那侧上时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因此,在插入液体容器时,可更加可靠地抑制作用在使液体容器姿态发生倾斜的方向上的力的产生。并且,可防止无用的力被施加到导入侧连通部分上。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液体供应口或液体导入口的前表面比所述接触面更突出。
根据所述,由于液体供应口或液体导入口的前表面比接触面更突出,所以,在向液体喷射装置安装液体容器时,先于接触面而被插入液体喷射装置那侧。即,通过向液体喷射装置那侧先插入液体供应口或液体导入口来进行液体容器的定位,或者在连接面上形成支点,由此稳定液体容器的姿态。从而,可在使液体容器稳定的状态下,使接触面与所述流路阀的一部分相接触。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所述连接面上形成有定位孔,用于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凸起部分啮合,该定位孔形成于所述接触面的附近。
根据上述,在液体容器的连接面上形成有用于分别与设置于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凸起部分啮合的定位孔,并且定位孔设置于接触面的附近。即,在安装液体容器时,通过使定位凸起部分与定位孔啮合来进行液体容器的定位,因此可精确地进行定位。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所述接触面附近设置了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与该液体容器相关的信息。所述电路板形成有触点,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触点被连接到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那侧的端子上。
根据上述,在液体容器的接触面的附近设置了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与该液体容器相关的信息,所述电路板与设置于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连接。从而可向液体喷射装置发送与液体容器相关的信息。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上形成有基板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所述基板容纳部分在所述连接面的那侧和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的那侧呈开口状态,同时设置于所述基板容纳部分上的所述电路板在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的那侧设有触点。
根据上述,在液体容器中,形成了基板容纳部分,所述基板容纳部分在所述连接面那侧和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那侧呈开口状态,同时设置于所述基板容纳部分上的所述电路板在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那侧形成有触点。因此,只要从各个开口插入用于连接触点的端子,将所述端子连接到电路板的触点上即可,从而可将电路板容易地连接到液体喷射装置那侧的端子上。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电路板被形成为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接触面的下方。
根据上述,在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电路板被配置在液体容器接触面的下方。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示意图;图2是所述打印机所具有的墨盒的立体图;图3是所述墨盒的立体图;
图4是所述墨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所述墨盒的盖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连接所述墨盒之前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所述墨盒被安装到连接部分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所述连接部分的平面图;图9是所述连接部分的后视图;图10是安装了所述墨盒的连接部分的平面图;图11是所述连接部分的后视图;图12是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分的流路阀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立体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分立体图;图15是所述连接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6是安装所述墨盒之前的连接部分的平面图;图17是安装了所述墨盒的连接部分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8是安装了另一例子的墨盒的连接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12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以下称为打印机)的示意图。打印机在图中未示出的盒体内具有打印机主体11,打印机主体11具有框架12。在所述框架12内设置有墨盒容纳部分13,在所述墨盒容纳部分13中可装卸地设置有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14,所述墨盒14在其内部容纳了作为液体的墨水。所述墨盒14经供应流路19向装载于托架16上的副罐(sub-tank)18供应墨水。此外,在打印机上设置有一个墨盒14,并相对于该墨盒14设置有与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的种类相同数目的供应流路19及副罐18。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六个供应流路19和六个副罐18,但是在图1中为了简便只示出了一个供应流路19和一个副罐18。
托架16可滑动地支撑在导向部件15上,所述导向部件15架设于框架12的左侧板12a及框架12的右侧板12b之间。装载于所述托架16上的副罐18将从墨盒14供应的墨水临时存储在其内部,以稳定墨水向记录头17的供应。
记录头17装载在托架16的下表面上。记录头17具有图中未示出的多个喷嘴,所述喷嘴在记录头17的下表面呈开口状态。记录头17从喷嘴开口将作为液体的墨滴向图中未示出的作为目标的纸张喷出。
此外,在框架12内设置有原始位置,用于在打印机主体11处于非印刷状态时配置托架16。在所述原始位置上设置有头维护机构21,用于防止记录头17的喷嘴的堵塞。所述头维护机构21具有封罩(cap)22和管道泵24,封罩22和管道泵24通过管道23相连。
在打印机主体11处于非印刷状态时,所述头维护机构21利用封罩22封住记录头17的下表面,以防止喷嘴内墨水粘度的上升。此外,为了防止喷嘴堵塞,进行从喷嘴强制吸引墨水的吸引清理(suction cleaning)。在所述吸引清理中,在利用封罩22封住记录头17的下表面的状态下,通过驱动管道泵24来使封罩22内产生负压。然后通过所产生的负压使喷嘴内的墨水排出到封罩22内。
通过吸引清理而被排出到封罩22内的墨水穿过管道23的内部而被容纳到墨盒14内所具有的废墨容纳部分27。所述废墨容纳部分27被设置在墨盒14内。
(墨盒)下面,详细描述墨盒14。图2及图3是墨盒14的立体图,图4是墨盒14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墨盒14的盖部分26b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墨盒14由多个作为液体存储袋的墨水包25和容纳这些墨水包25的容纳盒26构成。墨水包25由袋部分28和墨水导出部件29构成。袋部分28例如通过热熔敷两张层压薄膜的四边而构成,其中所述层压薄膜例如是在具有气密性的聚乙烯薄膜上蒸镀铝而形成的。即,袋部分28是熔敷重叠着的两张层压薄膜的三边,并对于余下的一边,在将墨水导出部件29配置成从其中央突出的状态下熔敷起来而形成袋形的。在所述袋部分28内填充有墨水,其可从墨水导出部件29被导出。
容纳盒26由盒主体26a和盖部分26b构成,其中,所述盒主体26a在其上部具有开口并呈近似箱体形状,所述盖部分26b呈近似板状,用于覆盖所述盒主体26a的开口。如图2及图3所示,在作为容纳盒26的连接面的前表面26c上设置了与所容纳的墨水包25的个数相同的六个支撑部分30。构成液体供应口的各支撑部分30从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突出而形成。这些支撑部分30用于支撑上述各墨水包25的墨水导出部件29,被设置在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的大致中央部分。此外,支撑部分30具有构成液体供应口的导出侧插孔30a。
此外,如图4所示,这些支撑部分30中,构成其下半部分的下侧支撑部分30b被设置在盒主体26a上,构成其上半部分的上侧支撑部分30c被设置在盖部分26b上。组装时,在将墨水包25的墨水导出部件29由盒主体26a的下侧支撑部分30b支撑着的状态下,安装盖部分26b。然后,通过啮合下侧支撑部分30b和上侧支撑部分30c来固定墨水导出部件29。
如图2所示,在盒主体26a的前表面26c,且在形成于最边上的支撑部件30的附近形成有一个构成液体导入口的导入侧支撑部分31。所述导入侧支撑部分31在比支撑部分30更靠近容纳盒26的上表面那侧的位置上,从前表面26c突出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导入侧支撑部分31在形成于最右侧的支撑部分30的右侧,靠近盖部分26b凸起设置。在所述导入侧支撑部分31中贯穿形成有构成液体导入口的导入侧插孔31a。导入侧插孔31a与设置在盖部分26b内的废墨容纳部分27相连通。
如图5所示,废墨容纳部分27被设置在盖部分26b上。即,通过利用热熔敷将密封薄膜32的四边固定到盖部分26b上,从而将废墨容纳部分27设置在盖部分26b和密封薄膜32之间。密封薄膜32在角落形成有孔32a,废墨容纳部分27通过孔32a与大气连通。在热熔敷密封薄膜32时,将废墨吸收材料33夹在密封薄膜32和盖部分26b之间,对密封薄膜32的边缘进行热熔敷,其中,所述废墨吸收部件33由多孔件等构成并可吸收墨水。此外,在盖部分26b中形成有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其具有与废墨容纳部分27连通的流路。当使盖部分26b与盒主体26a相啮合时,所述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与上述导入侧支撑部分31相啮合。由此,从导入侧支撑部分31导入的废墨经由导入侧插孔31a及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的流路被导入到废墨容纳部分27中,被废墨吸收材料33吸收。
此外,在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的内部设置有阀。所述阀由密封橡胶31c、阀体31d以及压缩弹簧31e构成。当阀体31d不受来自外部的压力时,压缩弹簧31e将阀体31d压向密封橡胶31c那侧,由此阀体31d被配合在密封橡胶31c内,从而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成为关闭状态。当阀体31d被压向盖部分26b那侧时,阀体31d向盖部分26b那侧移动,与密封橡胶31c分离。进而,墨水可从密封橡胶31c和阀体31d之间的空隙流入盖部分那侧的连通部分31b内。
此外,如图2所示,在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上,且在比所述导入侧支撑部分31更靠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作为定位孔的第一配合孔3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孔34形成在比导入侧支撑部分31更靠右侧的位置。此外,在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上,且在形成了所述第一配合孔34那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作为定位孔的第二配合孔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孔35形成在从容纳盒26的一端仅离开预定间隔长度L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第二配合孔35的下方,在盒主体26a的下表面26d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路板37的基板容纳部分38。基板容纳部分38凹入设置在盒主体26a的下表面26d上,并在下表面26d那侧和盒主体26a的前表面26c那侧呈开口状态。在基板容纳部分38的上表面上配置了电路板37。
电路板37具有电极触点和半导体存储装置(均没有图示),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装置是可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的存储部件。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墨水种类、墨水余量、序列号或者有效期等数据。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的比第二配合孔35更靠端部的那侧设置有接触面36。即,由从第二配合孔35至容纳盒26端部的长度为L的面构成接触面36。所述接触面36作为与墨盒14的插入方向(连通部分43被插入墨水导出部件29的方向)垂直的面而平滑地形成,同时当墨盒14被安装到墨盒容纳部分13上时,其高度与导入侧支撑部分31相等。因此,导入侧插孔31a的中心高度大致与接触面36在图2中X方向上的中心高度相等。
(连接部分41及设置于连接部分41上的流路阀42)下面,说明与墨盒14相连的连接部分41。所述连接部分41被设置在墨盒容纳部分13上,用于在将墨盒14配置在墨盒容纳部分131时固定墨盒14的前表面26c。图6是安装墨盒14之前的连接部分41的立体图,图7是安装了墨盒14的连接部分41的立体图。此外,图8是没有安装墨盒14的连接部分41的平面图,图9是其后视图。图10是安装了墨盒14的连接部分41的平面图,图11是其后视图。此外,图12是设置于连接部分41内的流路阀42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连接部分41形成为近似长方体形状,并被设置在墨盒容纳部分13上,使得在将墨盒14插入墨盒容纳部分13时,其连接面41c与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相对。而且,如图7所示,在墨盒14被安装到墨盒容纳部分13上的状态下,固定墨盒14的盒主体26a的前表面26c。此外,图6及图7所示的连接部分41仅示出了主要部分,而对插入连接部分41中的部件则省略了图示。
在图6及图7中的连接部分41的右端,形成有端子设置部分41b。在所述端子设置部分41b上,设置有端子机构41d(参见图8)。而且,在将墨盒14向连接部分41上安装时,端子设置部分41b从盒主体26a的基板容纳部分38的开口滑入,从而端子机构41d被电连接到电路板37上。
如图6及图8所示,在连接部分41中,在用于固定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的连接面41c上凸起设置有与墨盒14的支撑部分30的个数相同的六个连通部分43。连通部分43分别被设置于当墨盒14被固定到连接部分41上时可与支撑部分3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其顶端呈针状,以便可经由支撑部分30的导出侧插孔30a插入墨水导出部件29内。所述连通部分43在其顶端的面上贯穿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导出孔,所述导出孔用于向外部导出来自墨盒14的墨水。
此外,如图8所示,在连接部分41的连接面41c上的连通部分43的两个端部,形成有可分别与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相配合的第一突起44a和第二突起44b。通过使作为定位凸起部分的第一突起44a和第二突起44b分别与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相配合,来进行墨盒14的定位。此外,在配合到第一配合孔34中的第一突起44a与连通部分43之间,凸起设置有用于配合到导入侧支撑部分31中的导入侧连通部分45。导入侧连通部分45被设置在与导入侧支撑部分31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其顶端形成为针状。
如图9所示,在与连接部分41的连接面41c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墨水流路46,通过连通部分43从墨盒14被导出的墨水流入所述墨水流路46。所述墨水流路46对应于墨水的种类数而形成了6条。每个墨水流路46的一面呈开口状态,并且,在与连接面41c相反侧的侧面上通过热熔敷来粘合具有气密性的薄膜55,从而密封所述开口面。
在墨水流路46的起始端形成有圆形凹入部分46a,在所述圆形凹入部分46a的底面,贯穿形成在各连通部分43上的导出孔的一端呈开口状态。从该圆形凹入部分46a延伸设置的墨水流路46沿着连接部分41的长度方向而延伸,并在连接部分41的端部汇聚。而且,墨水流路46在其端部向连接面41c那侧弯曲,并在形成于连接面41c一侧的各导出部分39(参见图12)的上端面呈开口状态。因此,从各连通部分43流入的墨水经由各墨水流路46从相应的各导出部分39分别被导出到外部。所述导出部分39与各墨水流路46对应地形成有6个,各导出部分39经由各供应流路19而连通在相应的各副罐18上。
如图12所示,在所述墨水流路46中,在从向连接面41c那侧弯曲的位置到导出部分39为止的流路内,设置有流路阀42。流路阀42在每个墨水流路46中分别设置一个。
如图12所示,流路阀42分别具有流路形成部件50、密封部分51、可动部件52以及支撑部件53。流路形成部件50由聚丙稀、聚乙烯等树脂制成,并被配置在连接部分41内。在流路形成部件50中形成有小径孔50a和大径孔50b,这些小径孔50a和大径孔50b构成墨水流路46及导出部分39。小径孔50a贯穿形成于导出部分39内。在大径孔50b中,沿着壁面压入有筒状的支撑部件53,在所述支撑部件53上可往复移动地插着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可动部件52是磁体,其形成为棒形,在外周面上具有凸缘52a。
在比所述凸缘52a更靠顶端的那侧配合有密封部分51。所述密封部分51由人造橡胶、CR橡胶、硅酮橡胶、NBR等挠性材料形成,并在一个侧面上形成了圆环形状的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大致呈上端缘越来越细的形状,压接时容易被压入。使所述凸起部分朝向小径孔50a那侧地配置所述密封部分51。然后,通过可动部件52向小径孔50a那侧的移动,使得密封部分51与由小径孔50a开口的接触面50c接触,从而关闭小径孔50a,使得墨水流路46成关闭状态。
此外,在凸缘52a和支撑部件53之间设置有将可动部件52压向小径孔50a那侧的螺旋弹簧56。因此,可动部件52受到朝向小径孔50a那侧的偏置力。即,可动部件52在使得墨水流路46成为关闭状态的方向上被施加了弹力。
若设置于下述转动部件48上的多个磁铁48e分别被配置到与相应的各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相对的位置上,则可动部件52通过磁力抵抗螺旋弹簧56的偏置力而向磁铁48e那侧移动。若可动部件52向磁铁48e那侧移动,则密封部分51和接触面50c分离,从而,墨水从密封部分51和接触面50c间的空隙流入,墨水流路46变成打开状态。若转动部件48上的各个磁铁48e分别被配置在从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离开的位置上,则可动部件52通过螺旋弹簧56的偏置力而向小径孔50a那侧移动,从而墨水流路46成为关闭状态。这里,图12示出了流路阀42变成关闭状态的情况。
如图9所示,转动部件48包括呈近似长方体形状的磁铁支撑部分48a和从磁铁支撑部分48a延伸的臂部分48b。在所述臂部分48b的端部安装有作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轴48c,转动轴48c可转动地支撑着转动部件48。在磁铁支撑部分48a中,与所述可动部件52对应地嵌入了六个磁铁48e(参见图12),在所述磁铁48e的上部设置有磁体的板形部件48d。当转动部件48被配置到图11所示的位置上时,所述磁铁48e被配置成通过薄膜材料55与各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相对。由此,利用转动部件48的转动,在从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离开的位置和与底端部分相对的位置之间改变各磁铁48e的位置,从而使可动部件52往复移动。
此外,在所述转动部件48的磁铁支撑部分48a中设置有偏置弹簧48f。对于偏置弹簧48f,其一个螺旋端被固定在转动部件48上,另一个螺旋端被固定在连接部分41那侧,将转动部件48偏置在图11所示的压迫解除位置上。
此外,在连接部分41中,具有使所述转动部件48转动的控制杆40。如图8所示,控制杆40设置在比连接部分41的第二突起44b更靠端部的位置。控制杆40包括致动片40a、从动片40b以及作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轴40c,其中所述转动轴40c连接固定所述致动片40a和从动片40b。所述控制杆40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偏置弹簧而被偏置在图8所示的转动开始位置。被偏置在转动开始位置上的控制杆40处于略倾向端部附近的状态。
致动片40a被形成为板状,并在顶端设置有突起40d。突起40d被形成为比致动片40a的边更突出,并且其顶端呈越来越细的形状。当向连接部分41固定墨盒14时,通过所述突起40d与墨盒14的接触面36接触,控制杆40以转动轴40c为转动中心在图8中顺时针(图中箭头方向)转动。
从动片40b被形成为棒形,并使其长度方向成为与致动片40a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而延伸。因此,致动片40a与从动片40b所成角度大约为90°。从动片40b的底端由转动轴40c所固定,顶端那侧的端部40e贯穿在形成于连接部分41上的椭圆形的孔41a中(参见图9)。并且,从动片40b的端部40e可以与所述转动部件48的一个侧面啮合。
当墨盒14没有被安装到连接部分41上时,由于突起40d不受压力,所以控制杆40通过所述偏置弹簧而被偏置在转动开始位置。此时,如图9所示,从动片40b的端部40e抵抗设置于转动部件48上的偏置弹簧48f的弹力而被配置在转动部件48那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配置在图9中的孔41a的右侧。将所述位置作为端部40e的作用位置。配置在作用位置上的端部40e通过压迫转动部件48的一边而将转动部件48压向墨水流路46那侧。将此时的转动部件48的位置作为受压位置。
配置在受压位置上的转动部件48的各个磁铁48e分别被配置到从相应的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离开的位置。因此,流路阀42的可动部件52通过螺旋弹簧56的偏置力而被向小径孔50a那侧移动,密封部分51关闭小径孔50a。从而,当没有安装墨盒14时,墨水流路46被关闭。因此,在没有安装墨盒14时,可以防止墨水流路46内的墨水从连通部分43漏出。
当向连接部分41安装墨盒14时,通过将第一突起44a和第二突起44b分别配合到墨盒14的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中来进行墨盒14的定位。接着,将连通部分43等插入到支撑部分30中,同时将导入侧连通部分45插入到导入侧支撑部分31中。此时,将墨盒14压入连接部分41的连接面41c那侧,从而将从容纳盒26的前表面26c突出的支撑部分30和导入侧支撑部分31插入连接部分41那侧。于是,突起40d和墨盒14的接触面36接触,突起40d被压向连接部分41那侧。当突起40d受压时,致动片40a抵抗所述偏置弹簧的偏置力而以转动轴40c为中心在图8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致动片40a的转动,从动片40b在图8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然后,如图10所示,在墨盒14被固定到连接部分41上后,控制杆40被配置在转动结束位置。此时,如图11所示,从动片40b的端部40e在孔41a中向与转动部件48的相反侧移动。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40e在图11中位于孔41a的左侧。因此,转动部件48通过偏置弹簧48f的弹力而转动,从而被配置到压迫解除位置上。
配置到压迫解除位置上的转动部件48的各个磁铁48e被分别配置到与相应的可动部件52的底端部分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可动部件52通过磁铁48e的磁力而向转动部件48那侧移动。从而,密封部分51和接触面50c分开,墨水流入小径孔50a内,流路成为打开状态。即,只要将墨盒14向一个方向插入,就可以使流路成为打开状态。
此外,所安装的墨盒14,由于被连接在连接部分41侧的支持部分30、导入侧支撑部分31及接触面36所支撑,故减少了在倾斜方向产生作用于墨盒的力,从而墨盒被以稳定的姿态固定着。并且,此时不会向连接部分41的连通部分43及导入侧连通部分45施加无用的力。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获得如下效果。
(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1上的墨盒14的前表面26c上,形成有支撑墨水包25的墨水导出部件29的支撑部分30。并且,在相对于支撑部分30的一个端部侧形成了导入侧支撑部分31,用于将墨水导入废墨容纳部分27中。而且,在与设置了导入侧支撑部分31的端部相反那侧的端部上形成了与控制杆40接触的接触面36,所述控制杆40用于对应墨盒14的装卸来开关墨水流路46。并且,在安装墨盒14时,所述接触面36和控制杆40接触,从而流路阀42成为打开状态,由此使墨水流路46成为打开状态。此外,在卸下墨盒14时,由于接触面36和控制杆40分离,使得墨水流路46成为关闭状态。
即,由于在墨盒14上设置了与控制杆40接触的接触面36,所以只要通过所述墨盒14的装卸,就可以开关墨水流路46。因此,在墨盒14没有被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1上时,由于墨水流路46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可防止墨水从连通部分43漏出。并且,在卸下墨盒14时,虽然墨水流路46内滞留有墨水,但由于此时流路阀42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可防止墨水流路46内墨水溶剂的挥发。
此外,固定于连接部分41上的墨盒14,由于被支撑部分30、导入侧支撑部分31及接触面36所支撑,所以,能够以在连接部分41整个范围内不会产生无用的力的稳定姿态来固定。而且,还可以防止在连接部分41的连通部分43及导入侧连通部分45上施加无用的力。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将墨盒14固定到连接部分41上时,使得接触面36和导入侧支撑部分31处于大致相等的高度,如此形成连接面36和导入侧支撑部分31。因此,在安装墨盒14时,使接触面36与控制杆40相接触,从而使得使控制杆40转动的力的方向和使导入侧连通部分45插入导入侧支撑部分31上的力的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当安装墨盒14时,只向一个方向施加力即可,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
(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墨盒14上设置了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并且,将这些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形成在当安装墨盒14时可分别插入设置于连接部分41上的第一突起44a和第二突起44b的位置上。因此,在安装墨盒14时,由于通过第一配合孔34和第二配合孔35进行相对于打印机主体11的定位,因而可进行高精度的定位。此外,由于第二配合孔35被设置在接触面36的附近,所以可准确地进行接触面36的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接触面36和控制杆40相接触的动作,从而可提高流路阀42的开关动作的可靠性。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墨盒14的形成了接触面36的端部的下表面26d,设置了在下表面26d侧和前表面26c侧开口的基板容纳部分38。并且,在所述基板容纳部分38上设置了具有半导体存储装置的电路板37,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装置存储与墨盒14相关的信息。从而,打印机可在安装墨盒14时获取所述墨盒14的信息,因此,可高效地进行墨盒14或墨水的管理。此外,由于基板容纳部分38在下表面26d侧和前表面26c侧呈开口状态,所以能够容易地插入连接部分41的端子设置部分41d。
(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支撑部分30和导入侧支撑部分31的前表面比盒主体26a的前表面26c更突出。因此,可将连通部分43和导入侧连通部分45分别插入到支撑部分30和导入侧支撑部分31中,从而在墨盒14的姿态稳定之后,使连接面36与控制杆40的突起40d相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3~图17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二实施方式。此外,由于第二实施方式是仅改变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墨盒14的接触面36及连接部分41的一部分而构成的,所以,对于相同部分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60的立体图。此外,图14和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分70的整体立体图和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6是安装墨盒60之前的连接部分70的平面图,图17是安装了墨盒60的连接部分70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如图13所示,在构成墨盒60的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设置有构成液体供应口的六个支撑部分S1~S6。此外,在前表面61a中,在图13中右端的支撑部分S1的端部侧形成有构成液体导入口的导入侧支撑部分62。此外,在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中,在比导入侧支撑部分62更靠近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作为定位孔的第一配合孔63。此外,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构成了与打印机主体11那侧相连的连接面。
另外,在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的图13中左端的支撑部分S6附近形成有作为定位孔的第二配合孔64。在所述第二配合孔64的下方且在容纳盒61的下表面61b上,凹入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路板37(参见图3)的基板容纳部分65。
而且,在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且在位于所述前表面61a左端的支撑部分S6和与其邻接设置的支撑部分S5之间设置有接触面66。即,接触面66是容纳盒61的前表面61a中支撑部分S6和与与其邻接设置的支撑部分S5之间的面。
接着,根据图14~图17来说明连接部分70。如图14所示,在连接部分70中,在固定墨盒60的前表面61a的连接面70a上形成有导入侧连通部分71。所述导入侧连通部分71被插入墨盒60的导入侧支撑部分62中。此外,在所述连接面70a上形成有作为定位突起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突起72、73,所述的第一及第二突起72、73分别与墨盒60的第一及第二配合孔63、64相对应。而且,在第二突起73的下方设置有端子设置部分74。这里,在图14中只示出了连接部分70的主要部分。
此外,在第一突起72和第二突起73之间分别凸起设置有六个连通部分R1~R6。各连通部分R1~R6与墨盒60的各支撑部分S1~S6分别对应,并在墨盒60被安装到连接部分70上时,被分别插入各支撑部分S1~S6中。而且,在连接面70a的端部形成有六个导出部分75。各导出部分75呈中空状,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墨水流路而与连通部分R1~R6的孔相连通。
在连通各连通部分R1~R6和各导出部分75的所述各墨水流路具有流路阀42(参见图12)。在连接部分70上安装有使所述流路阀42开关的转动部件48和控制杆80。控制杆80被设置在连接部分70的图14中右端。
如图15所示,控制杆80由轴部分81、致动片82以及从动片83构成。轴部分81由圆柱部分81a和形成于所述圆柱部分81a的端部上的平板部分81b构成。平板部分81b由两个圆盘部分构成。在所述轴部分81上连接着致动片82。致动片82呈近似L字形,并且其弯曲的顶端构成接触部分84。在接触部分84的顶端形成有突起85。
此外,在轴部分81上连接有从动片83。所述从动片83如图16所示呈近似圆柱形。此外,如图16及图17所示,从动片83的长度方向与致动片82的长度方向大致成90°的角度,如此连接在轴部分81上。而且,如图15所示,在连接部分70上设置有一对轴支撑部分86,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轴部分81。其结果是,控制杆80的致动片82被配置成其长度方向大致与连接部分7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此外,设置于致动片82顶端上的接触部分84被配置在右端(轴支撑部分86那侧)的连通部分R6和与其邻接设置的连通部分R5之间。此外,从动片83被配置在与连接面70a相反的那侧。
此外,在致动片82上安装了由压缩弹簧等构成的偏置弹簧87(参见图15及图16)。当不从外部向控制杆80施加力时,如图16所示,所述偏置弹簧87使致动片82向与连接部分70的连接面70a相反的方向偏置,从而将控制杆80配置到转动开始位置上。此外,由于控制杆80被配置在转动开始位置,因此,从动片83抵抗偏置弹簧48f(参见图9)的偏置力而压迫转动部件48的一边。其结果如上所述,流路阀42成为关闭状态。
若墨盒60被插入墨盒容纳部分13中,则通过接触面66和控制杆80的突起85的接触,控制杆80转动。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控制杆80的突起85与容纳盒61的接触面66接触。此外,若将墨盒60进一步压入连接部分70那侧,则控制杆80的突起85被压在连接面70a那侧。若突起85被压入,则致动片82抵抗偏置弹簧87的偏置力而向图15及图16中箭头方向转动。此外,从动片83通过轴部分81的转动而向图16中箭头方向转动。此时,由于致动片82比较长,所以能够以很小的压力使控制杆80转动。
若墨盒60移动到连接部分70那侧,则第一及第二突起72、73被插入到墨盒60的第一及第二配合孔63、64内。接着,墨盒插入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及第二突起72、73短且长度相同的各连通部分R1~R6及导入侧连通部分71分别被插入墨盒60的各支撑部分S1~S6及导入侧支撑部分62中,之后,控制杆80的突起85与墨盒的接触面66接触。由此,控制杆80被配置到转动结束位置,构成从动片83不压迫转动部件48的状态(参见图11)。其结果是,如上所述流路阀42成为打开状态,墨盒60内的墨水经由连通部分R1~R6等可从导出部分75被导出。
由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除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3)~(5)的效果外,还可获得如下效果。
(6)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墨盒60的前表面61a设置了六个支撑部分S1~S6。并且,在支撑部分S6和其附近的支撑部分S5之间设置了接触面66,当墨盒60被安装到连接部分70上时,所述接触面66与控制杆80接触,其中,所述支撑部分S6被配置在控制杆80的转动轴(轴部分81)那侧。即,由于将接触面66的位置设置在支撑部分S6、S5之间,而不是设置在墨盒60的端部,因此也能够接触到具有较长致动片82的控制杆80。从而,在压入墨盒16时,能够以较小的压力来使控制杆80转动,从而使流路阀42成为打开状态。此外,当卸下墨盒60时,通过接触面66和控制杆80分离,可使流路阀42成为关闭状态。因此,在墨盒60没有被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1上时,可防止墨水从各连通部分R1~R6漏出。此外,在卸下了墨盒60时,虽然在连接部分70中的墨水流路46内滞留有墨水,但由于此时流路阀42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可防止墨水流路46内墨水溶剂的挥发。而且,通过使接触面66为平滑而不是凹凸的面,可提高控制杆80的转动动作的可靠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可以作如下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在框架12内设置了墨盒容纳部分13,但也可以将其设置在其它位置。例如,可以安装在所述外盒之内框架以外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安装在外盒的外侧。此外,也可以设置墨盒容纳部分13,使得墨盒14的盖部分26b被安装在垂直方向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被设置于容纳盒61中最端部上的支撑部分S6和其附近的支撑部分S5之间设置了接触面66。除此之外,即使在其它的各支撑部分S1~S5之间设置接触面,也能够进行液体流路的开关。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基板容纳部分65设置在容纳盒61的下表面61b的、除第二配合孔64的下方以外的位置上,例如接触面66的下方的位置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支撑部分30、S1~S6以及导入侧支撑部分31、62的前表面比容纳盒26、61的前表面26c、61a更突出,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分30、S1~S6的前表面与前表面26c、61a高度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为了维持与墨盒的连接状态而例如从与连接面相对的面向连接面方向施压的部件,或者,也可以如图18所示的那样设置在连接状态下与固定墨盒的部件啮合的啮合凹入部分K。此时,如果将上述部件或部分分别设置在与连接面相交的相对侧壁上,并且分别位于与液体导入口和接触面靠近的位置,而且离开连接面的距离相同,那么在插入后也可以实现平衡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装置说明了排出墨水的打印机,但也可以是其它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以是包括传真机、复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在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喷射电极材料或色料等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喷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此外,流体(液体)不仅限于墨水,也可以应用其它流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壳体包括液体供应口,设置在连接面上,用于向外部供应液体;和接触面,位于所述连接面上,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相接触而打开所述流路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上形成有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所述接触面被设置在所述多个液体供应口中的一个所述液体供应口和与其邻接设置的一个所述液体供应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口形成为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形成的连通部分可插入于其中,所述接触面是与所述连通部分向所述液体供应口插入的方向垂直的面。
4.如权利要求1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口的前表面比所述接触面突出。
5.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可装卸地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包括液体供应口,该液体供应口位于连接面上,在所述液体供应口中可插入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连通部分;液体导入口,所述液体导入口能接收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导入连通部分,并且所述液体导入口位于所述连接面的相对于形成了所述液体供应口的位置的一个端部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相接触而打开所述流路阀,所述接触面位于所述连接面的另一端部处,这样所述液体供应口位于所述液体导入口和所述接触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面上排列设置了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所述液体导入口及所述接触面分别配置在所述排列设置的液体供应口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面上排列设置了多个所述液体供应口;所述液体导入口被配置在所述排列设置的液体供应口的外侧;并且所述接触面被配置在位于与所述液体导入口相反侧的所述液体供应口附近。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和所述液体导入口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当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两者处于相同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口或液体导入口的前表面比所述接触面突出。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面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定位凸起部分啮合,并且,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接触面的附近。
11.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触面附近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存储装置和触点,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触点被连接到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中,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基板容纳部分,所述基板容纳部分位于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上,所述基板容纳部分在所述连接面那侧和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那侧呈开口状态,并且,设置于所述基板容纳部分中的所述电路板的所述触点位于与所述连接面相交的面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中,在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的所述接触面的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与该液体容器相关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液体容器的壳体,其中,还包括靠近所述接触面而设置的触点,当所述液体容器的壳体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时,所述触点和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端子相连。
16.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中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内部容纳液体并可装卸地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具有向外部供应所述液体的液体供应口,该液体供应口被设置于连接面上,并且,还具有接触面,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流路阀的一部分接触而打开所述流路阀,该接触面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028764SQ20071009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木村仁俊, 石泽卓, 野泽泉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