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89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中,如果对附着于打印头的墨水或滞留在打印头内的 墨水放置不管,则墨水会凝固,凝固了的墨水将堵塞喷嘴孔。因此,提 出了一种在打印头上安装盖,来防止墨水的凝固,并具有对打印头进行 清扫的维护机构(清扫机构)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喷墨打印机中,在打印位置(与压板上的打印 介质对置的位置)与维护位置(清扫位置、利用维护机构清扫打印头的 位置)之间,移送打印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0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结构中,当在打印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移送打 印头时,垂直移送机构上下移送打印头,水平移送机构水平移送打印头。 垂直移送机构被安装成与水平移送机构正交,打印头被安装成与垂直移 送机构平行。垂直移送机构可滑动地被安装在水平移送机构的导向轴, 打印头可滑动地被安装在垂直移送机构的导向轴。
不过,例如因为用于输送打印介质的马达、旋转的压板辊和输送辊、 切断打印介质的切割器等,会使得打印机振动。由于水平移送机构和打 印头分别可滑动地被安装在垂直移送机构和水平移送机构上,所以,当 打印机振动时,存在着打印头振动、导致打印质量劣化之虞。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因打印 头的振动而引起打印质量劣化的打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具备保持打印介质的压板;
打印头,其通过在规定的打印位置处,从喷嘴孔朝向被保持在上述 压板上的打印介质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支承上述打印头的支承部件;和
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到上述支承部件上的按压机构。
例如,上述支承部件被配置在与上述打印头的两端部对置的位置, 上述按压机构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在上述支承部件上,以使上述打印头的 两端部与上述支承部件抵接。
例如,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打印位置处支承上述打印头,上述按压 机构在上述打印位置处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到上述支承部件上。
上述按压机构通过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到上述支承部件上,来抑制上 述打印头的振动。
例如,还可以配置下述部件喷出墨水收容部,其为了防止滞留于 上述打印头的墨水凝固,被配置在规定的喷出位置,对从上述打印头喷 出而废弃的墨水进行吸收保持;和在上述打印位置与上述喷出位置之间 移送上述打印头的移送机构。该情况下,上述支承部件由在上述打印位 置和上述喷出位置之间延伸的平坦的导向件构成,在上述打印位置和上 述喷出位置之间支承上述打印头,上述按压机构在上述打印位置和上述 喷出位置之间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到上述支承部件上。
上述移送机构在上述打印位置和上述喷出位置之间移送上述打印 头和上述按压机构,上述按压机构当被上述移送机构在上述打印位置和 上述喷出位置之间移送时,将上述打印头按压到上述支承部件上。
例如,具备清扫上述打印头的清扫机构,上述移送机构在上述打印 位置、上述喷出位置、和利用上述清扫机构清扫上述打印头的清扫位置 之间移送上述打印头。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打印头的振动而引起打印质量 劣化的打印机。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部的剖面图,是 表示打印头位于打印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部的剖面图,是 表示打印头位于喷出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A是表示将打印头向打印头滑架安装的安装结构的图,是表示 打印头与支承部件抵接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5B是表示将打印头向打印头滑架安装的安装结构的图,是表示 打印头与支承部件抵接的状态的侧面剖面图。
图5C是表示将打印头向打印头滑架安装的安装结构的图,是表示 打印头不与支承部件抵接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5D是表示将打印头向打印头滑架安装的安装结构的图,是表示 打印头不与支承部件抵接的状态的侧面剖面图。
图6是喷出墨水收容部的剖面图。
图7A是表示打印头和支承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打印头和支承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1-喷墨打印机,10-打印部,11-框体,12-打印头, 12a-滑动孔,12b-大径部,13 -维护机构(清扫机构),131-盖单元, 132-擦拭单元,133-清洁单元,14-喷嘴面,15-打印头滑架,15a -轴(滑动销),15b-螺旋弹簧,15c-大径部,16-水平移送机构, 17-垂直移送机构,18-支承部件,19-喷出墨水收容部,20-搬送部, 21-输送辊,22-压板辊,40-控制部,50-打印介质,60-打印头装 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进行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打印机l的部分立体图,图2 是喷墨打印机l的剖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由打印部10、搬送部20、加热 部30和控制部40构成。
打印部10具有打印头装置60、保持器61和保持器导向件62。
打印头装置60在框体11的内部收容打印头12和维护机构(清扫机 构)13等,从打印头12向打印介质50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框体部11是收容打印头12、维护机构13等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 部件。框体部11在其下表面具有露出打印头12的喷嘴面14的未图示 的开口部。
保持器61可装拆地保持打印头装置60。保持器60构成为,与被未 图示的马达驱动的皮带(未图示)连结,沿着形成于保持器导向件62 的导轨62a可向X方向(压板辊22的延伸方向)移动。
保持器导向件62是沿X方向延伸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在 保持器导向件62的上表面(Z方向(使打印头12与压板辊22靠近分 离的方向)),沿着长度方向(X方向)形成有导轨62a。保持器导向件 62贯通底板24的窗部24a,两端被固定于底板23及支承板25。
搬送部20具有输送辊21和压板辊22,将打印介质50从A端搬入, 搬出到B端。
输送辊21具有轴21a和圆筒状的旋转部21b。轴21a与X方向大 致水平地配置,两端分别被固定于底板23、 24。旋转部21b可旋转地 配置在被固定的轴21a的周围。
压板辊22具有轴22a和圆筒状的旋转部22b。轴22a与X方向大 致水平地配置,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底板23、 24上。底板23、 24以与轴21a、 22a正交的方式相互平行地配置。
加热部30被配置成在打印介质50的搬送路径的B端侧与打印介质 50对置,将涂敷有墨水的打印介质50加热干燥。
控制部40由MPU (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 )、 ROM (只 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 RAM (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或闪存等各种存储器构成。
图3及图4是图1和图2所示的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头装置60的 剖面图。图3是表示了打印头12位于打印位置的状态。
而图4表示了打印头12位于喷出位置的状态。喷出位置是在打印 暂时停止的情况下,滞留于打印头内的墨水被喷出废弃的位置。
例如,当打印停止30秒以上时,滞留于打印头内的墨水有可能凝 固而堵塞喷嘴孔。当暂时停止打印时,控制部40使打印头移动到喷出 位置,周期性地将滞留于打印头内的墨水喷出到喷出墨水收容部19而 将其废弃。将该动作称作喷出动作。
如图3及图4所示,打印头装置60除了上述的框体11和打印头12 以外,还具有打印头滑架15、水平移送机构16、垂直移送机构17、 支承部件18和喷出墨水收容部19。
打印头12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在其下表面(喷嘴面14)沿着喷嘴 面14的长度方向(与压板辊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以规定的间 隔形成有多个喷嘴孔(未图示),该喷嘴孔喷出从未图示的墨盒供给的 墨水。
维护机构13具备盖单元131、擦拭单元132和清洁单元133。盖 单元131、擦拭单元132和清洁单元133在Y方向(与打印头12和压 板辊22靠近分离的方向正交且与压板辊2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串接配置。
盖单元131覆盖打印头12的喷嘴面14,保持用于防止喷嘴孔干燥 的盖。盖单元131在如打印内容发生变化时那样,喷墨打印机l停止的 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用盖来覆盖打印头12的喷嘴面14,防止墨水凝固。并且,在打印结束时或打印开始时,盖单元131通过利用未图示的 泵抽取盖内的空气,形成减压状态,对打印头12的喷嘴孔内的墨水进 行吸引而将其排出。
擦拭单元132在盖单元131对打印头12的喷嘴孔内的墨水进行吸 引并将其排出后,刮去残留在喷嘴面14上的墨水。擦拭单元132具备 刮具(scraper )。
清洁单元133在擦拭单元132刮去墨水后,使残留在喷嘴面14上 的墨水溶解并对其进行清扫。清洁单元133由浸渍了溶解墨水的清洗液 (溶剂)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等可压缩的多孔质体、和收容多孔质 体的盒体构成。
打印头滑架15是按照喷嘴面14与压板辊22对置的方式保持打印 头12的部件。
如图5A和图5B所示,从打印头滑架15向垂直方向(Z轴方向、 使打印头12与压板辊22分离靠近的方向)延伸出多个轴(滑动销)15a。 在轴15a上巻绕设置有螺旋弹簧15b,其一端通过大径部15c被固定。
轴15a被插入到形成于打印头12的滑动孔12a中,螺旋弹簧15b 和大径部15c被配置在形成于滑动孔12a的大径部12b内。
通过这种结构,从打印头滑架15延伸的轴15a,能够在打印头12 的滑动孔12a内滑动。打印头12处于被螺旋弹簧15b总是向下方施力 的状态。
水平移送机构16及垂直移送机构17通过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 及垂直方向(Z轴方向)移送打印头12,将其移送至打印位置、盖单元 131、擦拭单元132、清洁单元133或喷出墨水收容部19。
水平移送机构16被固定于框体11,对垂直移送机构17进行支承, 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送垂直移送机构17。
垂直移送机构17支承打印头滑架15,将打印头滑架15沿垂直方向 (Z轴方向)移送。如图3和图4所示,支承部件18被配置成与框体11的两侧平行地 从压板辊22的侧部延伸至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侧部。支承部件18通 过与打印头12下端部的两端部(没有配置喷嘴的部分)抵接,被调整 垂直方向的位置,以使打印头12位于对压板辊22上的打印介质进行打 印的打印位置,或向喷出墨水收容部19喷出墨水而将其废弃的喷出位 置上。
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打印头滑架15下降时,打印头12的垂直 方向(Z轴方向)位置被支承部件18限制而保持该位置。打印头滑架 15在打印头12与支承部件18抵接后还下降规定量。随着打印头滑架 15与支承部件18抵接后继续下降,螺旋弹簧15b在轴15a和打印头12 之间被压缩,从而产生将打印头12压向支承部件18的方向的力。打印 头滑架15在下降到得到了规定的按压力之后停止。
图5C和图5D是表示打印头12上升时的图。
当打印头滑架15上升时,支承部件18和打印头12的下端部的两 端部的抵接状态被解除。其中,由于如上所述,打印头滑架15在打印 头12与支承部件18抵接后还继续下降规定量,所以,打印头滑架15 的上升量和打印头12的上升量不相同。
支承部件18从由尼龙树脂等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构成的滑动等级 (低摩擦磨耗等级)中选择适当等级而构成,被固定在框体ll上。
喷出墨水收容部19用于承接从打印头12喷出而被废弃的墨水、对 其进行贮存,具有能够废弃所贮存的墨水的构成。优选如图6所示,喷 出墨水收容部19由托盘19a和被收容在托盘19a的海绵状(多孔质体) 的吸收垫19b构成。托盘19a的周侧壁的上端向内侧水平方向弯曲,作 为限制吸收垫19b的限制部19c发挥作用。通过从限制部19c之间拉出 吸收垫19b,并从限制部19c之间将其插入,可更换吸收垫19b。其中, 吸收垫19b不限于多孔质体,也可以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吸收体,例如高 分子吸收体。
在打印机暂时停止的情况下,打印头12通过喷出动作将墨水喷出 而废弃到喷出墨水收容部19中。在喷出动作中,打印头12的喷嘴孔内的墨水不被吸引排出。因此,在喷出墨水收容部19中不需要如盖单元 131那样通过抽取盖内的空气来减压的泵等。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结构 简单,由此可将喷出墨水收容部19制作得较薄。
喷出墨水收容部19在隔着压板辊22而与维护机构13对置的一侧, 配置在压板辊22的附近。而且,喷出墨水收容部19被配置在当打印头 12向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上表面不与打 印头12的下表面(喷嘴面14)发生干涉的位置即可。喷出墨水收容部 19例如被配置成位于比压板辊22上表面稍低的位置,即比支承部件18 的上表面(打印头12的下表面(喷嘴面14))稍低的位置。通过这样配 置,当使打印头12向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配置到喷出墨水收 容部19的上方时,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上表面不与打印头12的下表 面(喷嘴面14)接触。即,仅通过利用水平移动机构16的水平方向(Y 轴方向)的移动,就可使打印头12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喷出位置。同样, 打印头12仅通过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即可从喷出位置返回 到打印位置。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1)打印动作
在对打印介质50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控制部40在打印位置上控制 垂直移送机构17,使打印头12下降,让打印头12的下端部的两端部如 图5A和图5B所示那样与支承部件18抵接。由此,打印头12的垂直 方向的位置被支承部件18限制在打印位置。然后,使打印头12进一步 下降规定量、例如5mm左右。但是,由于打印头12的垂直方向的位置 被支承部件18限制在打印位置,所以实际上代替打印头12下降,使得 螺旋弹簧15b被压缩,从而产生按压力。这样,打印头12以规定按压 力被按压在支承部件18上。其中,由于是基于螺旋弹簧15b的弹力的 按压,所以打印头12按压支承部件18的力不会过大。
紧接着,控制部40例如根据安装在压板辊22上的旋转编码器的输 出,判断开始传送打印介质50的情况、以及打印介质50的搬送量,并 通过同步驱动打印头12,由此对打印介质50进行打印。在打印动作的期间,打印头12被以规定按压力按压在支承部件18 而减振,难以引起振动,从而不易引起因振动而使打印质量劣化。
(2)喷出动作
当因为前后工序的情况等而停止打印介质50的搬送时,控制部40 例如根据安装在压板辊22上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判断打印介质50的 搬送被停止的情况。控制部40响应该判断,暂时停止喷墨打印机1的 运转,使打印头12在打印位置待机(维持图3的状态)。控制部40在 使喷墨打印机l的运转停止的同时,起动未图示的定时器、例如内部的 软件定时器。
在停止了打印的状态下,当定时器检测出经过规定时间(打印头12 的墨水喷嘴内的墨水没有凝固程度的时间,例如20 30秒)时,控制 部40驱动水平移送机构16,将打印头12移动至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 正上方(喷出位置),成为图4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喷出墨水收容 部19的上表面的高度比压板辊22的上表面低,所以打印位置和喷出位 置成为相同高度。因此,仅通过基于水平移送机构16的水平方向(Y 轴方向)的移动,就能使打印头12从打印位置向喷出位置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承部件18被配置成与框 体11的两侧平行地从压板辊22的侧部延伸至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侧 部。
因此,控制部40即使不驱动垂直移送机构17,而通过驱动水平移 送机构16,也能够使打印头12在与支承部件18抵接的状态下滑动,使 打印头12从打印位置向喷出位置移动。在水平移动中,打印头12也被 按压在支承部件12上而减振。
当打印头12移动到喷出位置时,控制部40进行喷出动作。即,控 制部40驱动打印头12,将滞留在打印头12内的墨水朝向喷出墨水收容 部19排出。并且,喷出墨水收容部19利用吸收垫19b承接被排出的旧 墨水、对其进行保持。由于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吸收垫19b能够吸收 保持的墨水量有限,所以,用户要根据需要或定期更换吸收垫19b。
当旧墨水的排出(喷出)结束时,控制部40再次驱动水平移动机打印位置,成为图3的状态。打印头12在水 平移动中也被按压在支承部件18上而减振。
当打印头12返回到打印位置时,控制部40将定时器复位使其重新 起动,反复进行上述动作,直到喷墨打印机l的运转重新开始为止。
其中,由于打印头12以减振状态被水平移动,所以如有必要,则 可以返回到打印位置后立即开始打印动作。
(3)维护动作
在起动时(或打印动作长时间停止后),控制部40使打印头12移 动,并安装盖单元131,接着对盖单元131内进行减压,来吸收打印头 12内凝固了的墨水。
而且,控制部40恰当地将打印头12向擦拭单元132搬送,并驱动 擦拭单元132,擦去打印头12的喷嘴面上附着的墨水。
并且,控制部40恰当地将打印头12向清洁单元133移动,通过4吏 喷嘴面14与清洁单元133内的清洁衬垫接触,对喷嘴面14进行清洁。
控制部40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动作,来进行高质量的打印。
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1中,在将打印头12按压到支承部件18的 状态(即减振状态)下进行打印(墨水的喷出)。因此,难以产生打印 头12的振动等,能够防止打印头12的振动所引起的打印絮乱,可进行 高质量的打印。
而且,由于即使在为了进行喷出动作(喷出墨水而将其废弃的动作) 而将打印头12沿水平方向移送时,也将打印头12按压到支承部件18 上、以低磨耗滑动,所以可防止打印头12振动,能够实现移动结束后 的迅速动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置了喷出墨水收容部19,但不是必须设置。 该情况下,支承部件18只要配置成与位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12抵接即 可。用于将打印头12向支承部件18按压的结构不限于图5A 图5D所 示的结构,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例如,不限于螺旋弹簧15,可通过板簧、 橡胶等其他弹性部件施加按压力。另外,也可以由垂直移送机构17直 接施加压力。
而且,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支承部件18配置成与打印头12 的下端部的两端部抵接而进行支承,但在不成为打印障碍的范围内,能 够在任意部位进行抵接及支承。例如也可以如图7A所示那样,构成为 在打印头12的两端部配置突起部112,用支承部件18对其进行支承。 另外,也可以如图7B所示那样,构成为用支承部件18支承打印头12 下表面(喷嘴面14)的两端部。
作为支承部件18,例示了剖面为长方形的棒状部件,但也可以如图 7A和图7B所示,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等。
并且,由低摩擦性材料构成了支承部件18,但也可以如图7A和图 7B所示那样,在打印头12的抵接部位配置或涂敷低摩擦性材料12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压板辊22的顶点与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上 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大致水平地配置了支承部件18,但本发明中的高 度不意味着重力方向的高度,而意味着以利用水平移动机构16使打印 头12移动的水平方向(Y方向)为基准的高度。在图3及图4中,意 味着Z轴方向的高度,在喷墨打印机l自身被倾斜配置的情况下,水平 线也同样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托盘19a、吸收垫19b及限制部19c构成了 喷出墨水收容部19,但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结构只要能够承接喷出而 被废弃的墨水、将其贮存,并可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废弃即可,能够采 用任意结构。例如可由具有承接被喷出而废弃的墨水的承接口,对墨水 进行收容的容器(罐)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吸收垫19b构成为从托盘19a的限制 部19c之间拉出,但也可以构成为按每个托盘19a将吸收垫19b拉出。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由盖单元131和喷出墨水收容部19 夹持压板辊22的方式进行了配置,但喷出墨水收容部19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喷出墨水收容部19配置成,夹持在压板辊22 和盖单元131之间。
并且,吸收垫19b不必与压板辊22维持成大致相同的高度,也可 以配置在向Z轴方向偏离的位置。该情况下,可将支承部件划分为打印 位置用和喷出位置用来进行配置,或形成为斜面状。但是,由于在移动 打印头12时,不仅发生Y轴方向的移动,还发生向Z轴方向的移动, 所以,优选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而且,也可以形成在喷出位置不设置支承部件,而仅在打印位置的 周边配置支承部件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打印位置处,打印头12以螺旋弹簧15b被压缩而产 生的规定的按压力,被按压在支承部件上。当支承部件只设置在打印位 置的周边,在打印头12通过水平移送机构16向喷出位置移送的中途, 解除了打印头12与支承部件之间的抵接状态(支承部件断裂)时,将 导致打印头12只下降相当于为了压缩螺旋弹簧15b而下降的量的量(例 如5mm )。
该情况下,当打印头12欲从喷出位置返回到打印位置时,打印头 12有时因下降的量而无法顺利地返回到支承部件上,导致打印头12和 支承部件碰撞。因此,为了使其顺利地返回到支承部件上,需要将支承 部件的端部形状形成为倾斜状,或根据情况而利用垂直移送机构17使 打印头12上升。
另外,维护机构13的结构是任意的,可进行适当变更。
进行喷出动作的定时也是任意的,只要根据各打印机的工作环境适 当地选择即可。
其中,压板是指将打印介质保持在正规位置的部件,不限于如压板 辊22那样的辊状物,也可以是平板状物。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根据安装在压板辊22上的旋 转编码器的输出,来判断打印介质50的搬送的开始和停止、以及打印 介质50的搬送量,当也可以构成为,喷墨打印机1具有用于使压板辊22旋转的马达,控制部40通过控制该马达,来控制打印介质50的搬送 的开始和停止、以及打印介质50的搬送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旧墨水的排出结束时,控制部40再 次使用水平移动机构16,使打印头12返回到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但 在旧墨水的排出结束时,控制部40也可以不必一定使打印头12返回到 打印位置。可以是在旧墨水的排出结束时,控制部40将打印头12保持 在图4所示的喷出位置,每经过规定时间,将滞留在打印头12内的墨 水排出到喷出墨水收容部19。控制部40在重新开始打印之前也将墨水 喷出而废弃,然后利用水平移动机构16使打印头12返回到图3所示的 打印位置,由此可提高打印的质量。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因设计情况或其他原因 而必要的各种修改、组合,应理解为包含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或 与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例对应的发明范围内。
并且,本申请基于2007年7月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 2007-178941号。在本说明书中参照并援引其整个说明书、技术方案的 范围和附图。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在打印机中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打印介质的压板;打印头,其通过在规定的打印位置处从喷嘴孔朝向被保持在所述压板上的打印介质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支承所述打印头的支承部件;和将所述打印头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的按压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被配置在与所述打印头的两端部对置的位置, 所述按压机构将所述打印头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上,以使所述打印头的两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打印位置支承所述打印头, 所述按压机构在所述打印位置将所述打印头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机构通过将所述打印头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上,来抑制所述打印头的振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出墨水收容部,其为了防止滞留于所述打印头的墨水凝固, 被配置在规定的喷出位置,对从所述打印头喷出而废弃的墨水进行吸收 保持;和移送机构,其在所述打印位置与所述喷出位置之间移送所述打印头;所述支承部件由在所述打印位置和所述喷出位置之间延伸的平坦 的导向件构成,在所述打印位置与所述喷出位置之间支承所述打印头,所述按压机构在所述打印位置与所述喷出位置之间将所述打印头 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机构在所述打印位置与所述喷出位置之间移送所述打印头和所述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当被所述移送机构在所述打印位置与所述喷出位置 之间移送时,将所述打印头按压到所述支承部件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清扫所述打印头的清扫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在所述打印位置、所述喷出位置、和利用所述清扫机 构清扫所述打印头的清扫位置之间移送所述打印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具备保持打印介质(50)的压板辊(22);打印头(12),通过在打印位置处从喷嘴孔朝向被保持在压板辊(22)上的打印介质(50)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支承打印头(12)的支承部件(18);和将打印头(12)按压到支承部件(18)上的按压机构。支承部件(18)被配置在与打印头(12)的两端对置的位置。在打印时,通过打印头(12)被按压到支承部件(18)上,从而抑制了打印头(12)的振动。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605661SQ20088000430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
发明者中垣祐二 申请人:精工精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