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和备有该过滤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02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器和备有该过滤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和备有该过滤器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由供给泵将存储在本体内部的墨容器内的墨压送到打印头内 的喷嘴中。运转中,从喷嘴的喷出孔连续地喷出墨,并使其粒子化。使从喷嘴喷出的墨粒子 中用于打印的墨粒子带电和偏转,到达被打印物形成文字。另一方面,不用于打印的墨粒子 不带电和偏转,从喷嘴的喷出孔进入处于直进方向的沟槽(力1 一)的开口部,由回收泵回 收到墨容器中,进行再利用。当运转中在喷嘴的喷出孔内或其周边附着异物时,来自喷出口的墨的喷出方向发 生变化。因此,不用于打印的墨粒子偏离沟槽的开口部,污染打印头内部、生产设备和生产 物等,或堵塞喷出孔使其不能够喷出墨,从而不能够打印。作为异物,是运转中从大气中吸 引到沟槽的尘埃、或当补给墨时从大气中侵入墨补给部的尘埃等,它们通过墨的路经到达 喷嘴。为了除去这些异物,喷墨记录装置在喷嘴的上游路径内备有过滤器。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的构造例的图。如图1所示,在已有过滤器700 中,通过将具有连接口 711的墨盒部件701和具有连接口 712的墨盒部件702接合起来形成 墨盒(力力 > )。在墨盒中设置着成形成圆筒状的过滤件703,过滤件703的一方的端面 与墨盒部件701接合,另一方的端面与盖部件704接合。而且,2个接合口隔着过滤件703 连通着。在过滤器700中因为2个接合口向着相互相反的方向,所以存在着当在将过滤器 从旧品交换成新品的过滤器交换作业中取出旧品时,由于残留在过滤器内的墨滴下而污染 周围的可能性。作为解决该问题的过滤器,可以考虑2个连接口向着同一方向的过滤器。图2是 表示这种已有过滤器的构造例的图。如图2所示,在过滤器500中,通过接合具有中央连接 口 511和外周侧连接口 512的2个连接口的上墨盒部件501与下墨盒部件502,形成过滤器 墨盒。而且,过滤器墨盒中备有的圆筒状过滤件503的一方的端面与墨盒部件501接合,另 一方的端面与盖部件504接合。因为过滤器500的2个连接口的方向为同一方向,所以具 有当在过滤器500的交换作业中取出旧品时,由于2个连接口的朝向向着上方,能够减少由 于墨滴下而污染周围的可能性的优点。图3是使用过滤器500的墨循环系统的系统图。过滤器500被设置在存在供给泵 611的墨容器601和喷嘴651之间的路径680中。另外,在过滤器500和喷嘴651之间的路 径681中设置着支路641,该支路向着通到回收泵613的吸收口的路径682。当在过滤器交换作业中取出旧品时,为了减少由于过滤器内的残留墨引起的污染 的可能性需要除去旧品中的墨。图4是表示除去墨时的墨流动的图。在图4中,墨容器向 大气开放,通过该流动,将墨容器和墨路径内的墨置换成空气,将墨废弃在装置外部。另外, 图5是表示除去墨时过滤器的设置姿势的图。如图5所示,过滤器500,以中央连接口 511 和外周侧连接口 512的2个连接口朝向水平方向,外周侧连接口 512成为下部那样的姿势进行设置。墨流动的方向是从中央连接口到外周侧连接口 512的方向,当除去墨时,因为从 过滤器内的外周侧连接口 512将上部的墨置换成空气,所以能够排出几乎全部的墨。另一方面,在除去墨,交换了过滤器后,需要除去过滤器内的空气。除去空气是为 了防止在运转中残留空气从过滤器流出到达喷嘴,从喷出部喷出时形成泡沫,污染打印头 内部、生产设备或生产物,或者防止墨粒子不能够对准目标而使打印出现乱字。图6是表示 除去空气时墨流动的图。通过该流动将墨补给容器内的墨充填到墨路径中。另外,图7是 表示除去空气时过滤器的设置姿势的图。如图7所示,以过滤器500的2个连接口朝向水 平方向,外周侧连接口 512成为上部那样的姿势进行设置。当从中央连接口 511流入墨时 从上部的外周侧连接口 512排出空气,所以能够将过滤器内的几乎全部置换成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0321号专利公报但是,在用已有过滤器500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用于交换过滤器500的一系列的 作业中,操作者需要确认过滤器500的设置姿势和适当地变更设置姿势。从而,当忘记变更 或错误地变更了设置姿势时,就存在着在旧品中依然残留着墨的情况下就将其卸下或在新 品中依然残留着空气的情况下就运转新品,从而引起墨污染和打印错乱的可能性。此外,虽 然也可以设置自动地变更姿势的机构,但是那将提高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状况提出的,提供在过滤器交换作业时减少污染周围的可能 性,并且不需要变更过滤器的设置姿势的工作的过滤器和备有该过滤器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基于本发明的过滤器备有墨盒上部件、墨盒下部件和过滤件。 在墨盒上部件中,设置着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在墨盒内部具有从外周侧连接口延 伸到墨盒下部件的底面(最深部)附近的管部。而且,从外周侧连接口经由管部供给的液 体被过滤件所过滤,从中央连接口输出该经过过滤的液体。另外,墨盒上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顶面,在该拱形的顶面的中央部设置 着连接口(中央连接口)。进一步,墨盒下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第1底面部;与管 部的前端部对置的第2底面部(最深部);和作为连接第1底面部和第2底面部的流路、用 于将经过过滤的液体从第1底面部导向第2底面部的流路。墨盒下部件中的流路具有从第 1底面部的中央部分连接到第2底面部的倾斜部。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备有上述过滤器、喷出用于打印的墨的喷嘴、存储墨 的墨容器、将墨压送到喷嘴中的供给泵和将墨回收到上述墨容器的回收泵。另外,在供给泵 和过滤器之间的路径中,设置着通向回收泵的吸收口的路径的支路。从下面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和附图可知,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根据本发明,在交换过滤器的一连串作业中,因为不需要变更过滤器的设置姿势, 所以没有需要操作者确认设置姿势的麻烦,能够进一步减少由旧品中残留墨或新品中残留 空气引起的墨污染或打印错乱的可能性。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的分解立体图和截面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的分解立体图和截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循环系统的系统图。图4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除去墨时墨流动的系统图。图5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除去墨时过滤器的设置姿势 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除去空气时墨流动的系统图。图7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除去空气时过滤器内的设置 姿势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过滤器的分解立体图和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循环系统的系统图。图10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墨时墨 流动的系统图。图11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墨时过 滤器的设置姿势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空气时 墨流动的系统图。图13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空气时 过滤器内的设置姿势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方框图。图17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墨 时的控制工作的操作程序图。图18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过滤器除去空 气时的控制工作的操作程序图。符号说明1 本体部;2 打印头;3 操作显示部;4 导管;15 传送带;16 编码器;17 打印 传感器;100 喷墨记录装置;101 =MPU ;102 =ROM ;103 =RAM ;104 输入装置;105 输出装置; 111 激励电压发生电路;112 带电电压发生电路;113 偏转电压发生电路;114 :电磁阀控 制电路;200 过滤器;201 墨盒部件;202 墨盒部件;203 过滤件;204 盖部件;211 中央 连接口 ;212 外周侧连接口 ;235 顶面部;245 底面部(第1底面部);240 倾斜部;250 最深部;301 墨容器;302 墨补给容器;303 溶剂补给容器;311 供给泵;312 循环泵; 313 回收泵;314 溶剂泵;321 :电磁阀;322 :电磁阀;323 :电磁阀;324 电磁阀;325 :电 磁阀;326 电磁阀;327 电磁阀;328 三方电磁阀;331 减压阀;332 压力计;351 喷嘴; 352 带电电极;353 偏转电极;354 沟槽;360 墨粒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我们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本实施方式不 过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 的结构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
<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和使用状态>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外观的图。喷墨记录 装置100包括在外部具有操作显示部3的本体1和用导管4与本体1连接的打印头(墨 喷出头)2。图15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实际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将喷墨记录装 置100,例如,安放在生产食品或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中,将本体1设置在使用者能够 操作的位置上,将打印头2设置在能够接近在传送带15等的生产线上运送的打印对象物13 的位置上。为了在传送带15等的生产线上与运送速度无关地按相同宽度打印,设置着将与 运送速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编码器16和检测打印对象物13并向喷墨 记录装置100输出指示打印的信号的打印传感器17,它们分别与本体1内的控制部(未图 示)连接着。与来自编码器16和打印传感器17的信号相应地,控制部控制从喷嘴8喷出的墨 粒子10的带电量或带电定时,在打印对象物13通过打印头2近旁期间使带电并偏转了的 墨粒子10附着到打印对象物13上进行打印。<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构成>图16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控制构成的方框图。喷墨记录装置100,作为控 制结构包括具有运算功能并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的MPUlOl ;存储为了通过总线120使 MPUlOl工作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的R0M102暂时存储程序实施中需要的数据的RAM103输 入打印内容和设定值等的输入装置104 ;显示用输入装置104输入的内容和状态等的显示 装置105 ;测定来自某个处理的经过时间的定时器106 ;激励电压发生电路111,为了使从喷 嘴351喷出的墨粒子化而产生给予安装在喷嘴351的激励元件的激励电压;带电电压发生 电路112,产生给予带电电极352的带电电压,该带电电极用于将电荷给予墨粒子360;偏 转电压发生电路113,产生给予偏转电极353的偏转电压,该偏转电极用于使带电的墨粒子 360与打印内容相符地偏转;对开闭墨或溶剂的流动的电磁阀进行控制的电磁阀控制电路 114 ;和用于使驱动全部的泵的电动机以一定速度旋转的泵控制电路115。<过滤器的构造>图8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的构造的图。过滤器200具有通过接 合墨盒部件201和墨盒部件202形成的墨盒。在该墨盒中设置着成形成圆筒状的过滤件 203,过滤件203的一方的端面与墨盒部件201接合,另一方的端面与盖部件204接合。在 墨盒部件201中设置着2个接合口 211和212,这2个接合口经由过滤件203连通着。墨盒部件(力七 >部材)201的中央连接口 211内侧的开口 221处于具有拱形 (穹顶形状)的顶面部235的中央。另一方面,外周侧连接口 212内侧的开口 222处于管形 状部230的前端。墨盒部件202,在它的内侧,具有拱形(穹顶形状)的底面部245、和连接 拱形的底面部245与最深部250的倾斜形状部240。此外,墨盒部件201的开口 222接近墨 盒部件202的最深部250,其距离优选约为1 3mm。<喷墨记录装置的墨循环结构>图9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墨循环系统的系统图。喷墨记录装 置100备有本体部1和打印头2。在本体部1的内部,过滤器200被设置在存在供给泵311的墨容器301和喷嘴351之间的路径380中。另外,在供给泵311和过滤器200之间的路 径381中设置着通到回收泵313的吸收口的路径382的支路341。而且,过滤器200的外周 侧连接口 212与供给泵311侧连接,中央连接口 211与喷嘴351侧连接。在通常的运转工作中,用供给泵311吸引存储在本体部1内部的墨容器301中的 墨并对其加压,经过过滤器200送到打印头2内部的喷嘴351。这时,是使电磁阀321和三 方电磁阀328通电,从墨容器301到喷嘴351的路径打开的状态。另外,在供给泵311和喷 嘴351之间的路径中设置着将墨的压力调整到适当值的减压阀331,在喷嘴351和电磁阀 324之间的路径中设置着测定路径内的墨压力的压力计332。使到达喷嘴351的墨从喷嘴351的喷出孔连续地喷出。喷出的墨,由于安装在喷 嘴351的激励元件的振动而被粒子化,成为墨粒子360。墨粒子360中用于打印的粒子,用 带电电极352使其带电,用偏转电极353使其偏转,到达被打印物而形成文字。墨粒子360 中不用于打印的粒子,不偏转地从喷嘴351的喷出孔进入处于直进方向的沟槽354的开口 部,由回收泵313回收到墨容器301进行再利用。这时,电磁阀325被通电而打开。当由于打印而消耗墨时,为了补给消耗了的墨而使电磁阀322通电而打开,通过 供给泵311、回收泵313经由喷嘴351、沟槽354将墨补给容器302内的墨补给到墨容器301 中。如果在运转中以外进行墨补给,则可以利用存在电磁阀323的路径或存在电磁阀324 的路径进行墨补给。可以直接从外部对墨补给容器302补充墨。当运转中墨的溶剂由于挥发而减少时,为了补充溶剂使电磁阀326通电而打开, 通过溶剂泵314从溶剂补给容器303向墨容器301补给溶剂。可以直接从外部对溶剂补给 容器303补充溶剂。在运转开始动作中,使电磁阀321、电磁阀324和电磁阀328通电而打开,通过供给 泵311和循环泵312经由电磁阀324使墨容器301内的墨在墨容器301中循环着。由此, 当停止时使滞留在过滤器200和三方电磁阀328之间的路径内的墨或空气流动,在路径内 更新。在运转停止动作中,用溶剂泵314将溶剂补给容器303内的溶剂压送到喷嘴351 中,从喷嘴351的喷出孔喷出。由此,能够利用溶剂洗净喷嘴351的喷出孔,能够防止墨残 留和粘着在喷出孔内。这时,电磁阀327通电,而电磁阀328不通电,形成溶剂补给容器303 和喷嘴351之间的路径打开的状态。<除去墨的工作>图10是用于说明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墨时的墨流动的图。当 开始墨除去工作时,电磁阀323和电磁阀328被通电,存在过滤器200和电磁阀323的墨容 器301和喷嘴351之间的路径380打开,墨沿箭头390的方向流动。因为喷嘴351通过喷 出孔向大气开放,所以将路径380内的墨置换成空气。如果除去全部墨,将全部墨都置换成 空气,则除去墨的工作结束。图11是表示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墨时过滤器的设置姿势的图。 在图11中,箭头400表示上方。过滤器200,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以中央连接口 211和 外周侧连接口 212向着上方的方式设置。当除去墨时,通过墨沿箭头390(请参照图10)的 方向流动,在过滤器200中,如箭头410所示,墨沿从中央连接口 211到外周侧连接口 212 的方向流动。当将路径380内的墨置换成空气时,空气从中央连接口 211流入到过滤器200中,从外周侧连接口 212排出墨,最终从开口 222将上部置换成空气,能够排出过滤器200 内的几乎全部的墨。图17是用于说明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墨时的控制动作的操作 流程图。首先,在步骤801,泵控制电路115,对除去墨工作开始的指示作出响应,驱动供给 泵311、循环泵312、回收泵313和溶剂泵314。其次,在步骤802,电磁阀控制电路114,使电 磁阀323和电磁阀328通电,成为开放状态。这时从喷嘴351吸引空气,将路径380内的墨 排出到墨容器301中。接着,在步骤803,当定时器值到达一定值Kl时,在步骤804中泵控制电路115使 供给泵311、循环泵312、回收泵313和溶剂泵314停止。而且,在步骤805,电磁阀控制电路 114停止向电磁阀323、电磁阀328的通电,使它们处于闭锁状态。从而,结束墨除去处理。〈除去空气的动作〉图12是用于说明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空气时墨流动的图。当 开始空气除去动作时,使电磁阀322、电磁阀324和电磁阀328通电。而且,过滤器200、喷 嘴351以及存在电磁阀324的墨补给容器302和墨容器301之间的路径383打开,墨沿箭 头391的方向流动,路径383内的空气被置换成墨。图13是表示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空气时过滤器的设置姿势的 图。在图13中,箭头420表示上方。过滤器200,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与除去墨时同样, 以中央连接口 211和外周侧连接口 212向着上方的方式设置。当除去空气时,通过墨沿箭 头391 (请参照图12)的方向流动,在过滤器200中,如箭头430所示,墨沿从外周侧连接口 212到中央连接口 211的方向流动。当将路径383内的空气置换成墨时,墨从外周侧连接口 212流入到过滤器200中,从中央连接口 211排出空气,最终能够排出过滤器200内的几乎 全部空气。图18是用于说明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过滤器200除去空气时的控制工作的操 作流程图。在步骤851,对除去空气工作开始的指示作出响应,泵控制电路115驱动供给泵 311、循环泵312、回收泵313和溶剂泵314。其次,在步骤852,电磁阀控制电路114使电磁 阀322、电磁阀324和电磁阀328通电,使它们成为开放状态。这时从墨补给容器302吸引 墨,将路径383内的空气排出到墨容器301中。接着,在步骤853中,当定时器值到达一定值K2时,在步骤854中,泵控制电路115 使供给泵311、循环泵312、回收泵313和溶剂泵314停止。而且,在步骤855,电磁阀控制电 路114停止向电磁阀322、电磁阀324和电磁阀328的通电,使它们处于闭锁状态。从而,结 束空气除去处理。〈总结〉在本发明的过滤器的墨盒上部件中,设置着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另外,在 墨盒上部件的内侧设置着从外周侧连接口延伸的管部。当接合墨盒上部件和墨盒下部件形 成1个墨盒时,管部的前端部位于墨盒下部件的底面部(最深部)附近。当过滤并使用液 体时(除去空气时),从外周侧连接口经过管部供给的液体被过滤件所过滤,从中央连接口 输出经过过滤的液体。通过这样做,因为能够完全除去过滤器内的空气,所以能够减少打印 错乱的可能性。另外,当回收液体时(除去液体时),从位于过滤器的最深部附近的管部前 端吸上残留在过滤器内的液体。由此,因为能够尽可能不在过滤器中残留液体地进行回收,所以能够减少交换过滤器时由残留液体泄漏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另外,过滤器的墨盒上部件的中央连接口的内侧的开口位于形成拱形的顶面部的 中央。另外,在墨盒部件的内侧设置着形成为拱形的底面部(第1底面部)和最深部(第 2底面部),进一步设置着连接第1底面部的中央部和最深部的倾斜部。这样,因为具有形 成为拱形的顶面部,所以可以更完全地除去过滤器内的空气。另外,在墨盒下部件中,因为 用倾斜部将拱形的底面部的中央和最深部连接起来,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回收过滤器内的液 体。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过滤器的情形中,将过滤器设置在存在供给泵的墨容器和 喷嘴之间的路径中。另外,在供给泵和过滤器之间的路径中设置着到通过回收泵的吸引孔 的路径的支路。另外,将该过滤器,以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向上的方式,设置在喷墨 记录装置内。通过这样做,当从中央连接口流入空气时,从外周侧连接口排出墨,将过滤器 内的墨置换成空气。由此,能够排出过滤器内的几乎全部的墨。当除去空气时,墨流动方向 成为从外周侧连接口到中央连接口的方向。这时,因为当从外周侧连接口流入墨时从中央 连接口排出空气,所以能够将过滤器内的几乎全部空气置换成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喷墨记录装置说明了过滤器的应用例,但是该过滤器不 仅能够应用于喷墨记录装置而且能够应用于所有需要过滤液体的装置。
权利要求
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的墨盒上部件;与所述墨盒上部件接合的墨盒下部件;和设置在接合所述墨盒上部件和所述墨盒下部件而形成的墨盒内部、用于过滤液体的过滤件;所述墨盒上部件具有在所述墨盒内部从所述外周侧连接口延伸到所述墨盒下部件的底面附近的管部;从所述外周侧连接口经由所述管部供给的所述液体被所述过滤件过滤,从所述中央连接口输出经过过滤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上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顶面,在该拱形的顶面的中央部中设置着所 述中央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下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第1底面部;与所述管部的前端部相对的第 2底面部;和作为连接所述第1底面部和所述第2底面部的流路,用于将所述经过过滤的液 体从所述第1底面部导向所述第2底面部的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下部件中的所述流路具有从所述第1底面部的中央部分连接到所述第2底面 部的倾斜部。
5.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出用于打印的墨的喷嘴;存储所述墨的墨容器;将所述墨压送到喷嘴中的供给泵;将所述墨回收到所述墨容器中的回收泵;和设置在所述喷嘴和所述墨容器之间,过滤所述墨的过滤器,其中,所述过滤器包括具有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的墨盒上部件; 与所述墨盒上部件接合的墨盒下部件;和设置在接合所述墨盒上部件和所述墨盒下部件而形成的墨盒内部、用于过滤所述墨的 过滤件,所述外周侧连接口与所述墨容器侧连接,所述中央连接口与所述喷嘴侧连接, 所述墨盒上部件具有在所述墨盒内部从所述外周侧连接口延伸到所述墨盒下部件的 底面附近的管部,从所述外周侧连接口经由所述管部供给的所述液体被所述过滤件过滤,从所述中央连 接口输出经过过滤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泵和所述过滤器之间的路径中,设置着通向所述回收泵的吸收口的路径的 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上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顶面,在该拱形的顶面的中央部设置着所述 中央连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下部件具有在其内侧形成拱形的第1底面部;与所述管部的前端部相对的第 2底面部;和作为连接所述第1底面部和所述第2底面部的流路,用于将所述经过过滤的液 体从所述第1底面部导向所述第2底面部的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下部件中的所述流路具有从所述第1底面部的中央部分连接到所述第2底面 部的倾斜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按照所述中央连接口和所述外周侧连接口向上的方式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过滤器交换作业中,能够防止残留液体泄漏,不需要变更过滤器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设置姿势的过滤器和备有该过滤器的喷墨记录装置。本发明的过滤器具有墨盒上部件、墨盒下部件和过滤件。在墨盒上部件中,设置着中央连接口和外周侧连接口,在墨盒内部具有从外周侧连接口延伸到墨盒下部件的底面(最深部)附近的管部。而且,从外周侧连接口经由管部供给的液体被过滤件所过滤,从中央连接口输出经过过滤的液体。
文档编号B41J2/01GK101920600SQ20091016538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有马崇博, 松下雄彦, 长岭俊秀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