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33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容纳打印材料的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 路板,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布置在这些部件上的多个端子的布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常会在用于喷墨打印机或其它打印设备中的墨盒上装备例如用于储存 与墨水相关的信息的存储器之类的装置。此外布置在这种墨盒上的是例如其上施加有比存 储器的驱动电压更高的电压的高压电路(例如使用压电元件的剩余墨水水平传感器)之类 的其它装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墨盒和打印设备通过端子电连接的情况。已经提出了 一种结构,用于防止由于液滴落在连接打印设备与为墨盒配备的存储介质的端子上而引起 的信息储存介质短路并被损坏。 但是,上述的技术没有考虑装备有多个装置(例如存储器和高压电路,具有用于 一个装置的多个端子和用于另一个装置的多个端子)的墨盒。对于这种墨盒,存在在用于 一个装置的端子和用于另一个装置的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危险。这样的短路引起可能损坏 墨盒或安装了墨盒的打印设备的问题。该问题不限于墨盒,而是与包含其它打印材料(例 如调色剂)的容器共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优点是提供了具有多个装置的打印材料容器,其中可以防止 或减少由于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引起的对打印材料容器和打印设备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 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相关的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 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 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 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 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包括用 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 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一行或多行。所述至 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所述一行或多行中的某一行的端部处。 根据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连接至第二装置的第二端子的第 二接触部分布置在端部处,由此邻近第二接触部分的其它接触部分的数量较少,由此第二 端子短接至包括其它接触部分的端子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以防止或减少由这种短路引起的对打印材料容器或打印设备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关的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用于连接至所述设备侧端子的一组端子,并且所述一组端子包含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没有所述第一端子。 根据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布置,而在它们之间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没有所述第一端子。由此,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短路相比,更可能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一部分之间发生短路。由此,在由于墨滴或杂物而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一部分之间很可能也发生短路,并且被检测为异常。结果,可以防止或减少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引起的对打印材料容器或打印设备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
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相关的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
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用于连接至所述设备侧端子的一组端子,并且所述一组端子包括
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
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
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
一部分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定位。 根据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一部分
靠近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定位。由此,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短路相比,
更可能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一部分之间发生短路。由此,
在由于墨滴或杂物而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
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一部分之间很可能也发生短路,并且被检测为异常。结果,
可以防止或减少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引起的对打印材料容器或打印设备
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设备侧端子组的打印设备。所述设备侧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设备侧端子、多个第二设备侧端子、和多个第三设备侧端子。所述设备侧端子组中的端子布置为形成第一行和第二行。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侧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行的各个端部处,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行的各个端部处。所述第二设备侧端子中的每个靠近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中的任意一个。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相关的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一组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一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
8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 间的短路,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 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能够提供与相关于本发明第一方面的 打印材料容器类似的工作效果。以与相关于第一方面的打印材料容器相同的方式,与本发 明的第四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可以变化为以各种形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 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相关的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 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 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 至所述第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 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所述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外周边缘,所述第三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 分面对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面 对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周边缘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三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长 于所述一个第一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 根据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第三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部分
的长度长于一个第一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部分的长度。由此,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
发生短路的趋势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趋势更大。由此,在由于墨滴或杂
物而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一部分和至少
一个第二端子的一部分之间很可能也发生短路,并且被检测为异常。结果,可以防止或减少
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引起的对打印材料容器或打印设备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
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
置。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
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
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至
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
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
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
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
布置为形成一行或多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所述一行或多行中的某一行的
端部处。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 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 置。与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用于连接至所述设备侧端 子的一组端子,并且所述一组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 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 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布 置,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而在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没有所述第一端子。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置。与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用于连接至所述设备侧端子的一组端子,并且所述一组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的至少一部分定位。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设备侧端子组的打印设备,所述设备侧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设备侧端子、多个第二设备侧端子、和多个第三设备侧端子。所述设备侧端子组中的端子布置为形成第一行和第二行。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侧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行的各个端部处,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行的各个端部处。所述第二设备侧端子中的每个靠近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置。与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一组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一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分别可连接至所述第三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置。与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所述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外周边缘,所述第三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面对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并且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面对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周边缘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三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长于所述一个第一端子的外周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置。与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至少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切口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安装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上的各个第二端子可以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分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当安装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上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 二接触部分定位。当安装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上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 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一行或多行。当安装在所述打印材 料容器上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所述一行或多行中某一行的端部处。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连接至打印设备的电路板,所述打印设备具有 多个设备侧端子。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相关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 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第一装 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 二接触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 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 形成一行或多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所述一行或多行中某一行的端部处。
与本发明的第六至第十二方面相关的电路板分别可以提供与相关于第一至第五 方面的打印材料容器类似的工作效果。以与相关于第一至第五方面的打印材料容器相同的 方式,与本发明的第六至第十一方面相关的电路板分别可以变化为以各种形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和附 图中变得清楚。


图1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打印设备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示出与实施例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A-3B示出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构造的立体图;图4示出墨盒在支架中的安装的图示;图5示出安装至支架的墨盒的图示;图6A-6B示出接触机构的构造的示意图;图7示出墨盒和打印设备的电气布置的简要视图;图8示出电气布置的简要视图,着重于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图9示出描述盒确定过程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0A-10C示出描述电路板上的三种类型端子线的图示;图11示出描述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2A-12C示出在执行剩余墨水水平检测的过程中,描述短路检测使能信号和传
感器电压的瞬时变化的时序图13示出短路场景的图示;图14A-14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一图示;图15A-15C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二图示;图16A-16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三图示;图17A-17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电路板周围构造的示意图;图18A-18D示出图17中的截面A-A禾P D-D ;
图19A-19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四图示; 图20示出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1示出安装至打印机的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图; 图22示出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第一图示; 图23示出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第二图示; 图24示出与变化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第三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A.实施例 打印设备和墨盒的布置 图1示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打印设备的构造的立体图。打印设备1000具有副扫描进给机构、主扫描进给机构和头驱动机构。副扫描进给机构使用由纸进给马达(未示出)驱动的纸进给辊10来在副扫描方向上运送打印纸P。主扫描进给机构使用盒马达2的动力以在主扫描方向上使连接至驱动带的盒3往复运动。头驱动机构驱动安装在盒3上的打印头5,以喷射墨水并形成墨点。打印设备1000另外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的各种机构的主控制电路40。主控制电路40经由柔性电缆37连接至盒3。 盒3包括支架4、上述的打印头5以及下述的盒电路。设计支架4用于下述的多个墨盒的安装,并且支架4位于打印头5的上表面上。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支架4被设计用于四个墨盒的安装,即容纳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墨水的四种类似墨盒的各个安装。四个可打开且可关闭的封盖11安装至支架4,用于每个安装的墨盒。此外布置在打印头5的上表面上的是供墨针6,供墨针6用于从墨盒供应墨水至打印头5。 现在将参考图2-5描述与实施例相关的墨盒的构造。图2示出与实施例相关的墨盒构造的立体图。图3A-3B示出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构造的示意图。图4示出墨盒在支架中的安装的图示。图5示出安装至支架的墨盒的图示。安装至支架4的墨盒100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101、对壳体101的开口提供关闭的盖102、电路板200和传感器104。在壳体101的底面上形成供墨孔110,当墨盒100安装至支架4时,前述供墨针6插入到供墨孔110中。在壳体IOI的前表面FR的上边缘处形成扩口部分103。在壳体IOI的前表面FR的中心的下侧上形成由上、下肋107、106界定的凹口 105。前述电路板200配合到此凹口 105中。传感器104位于电路板200背面的区域中。传感器104用于检测剩余墨水水平,如下所述。 图3A描述电路板200的表面上的布置。该表面是当电路板200安装至墨盒100时暴露至外侧的表面。图3B描述从侧面观察时的电路板200。凸起槽201形成在电路板200的上边缘处,凸起孔202形成在电路板200的下边缘处。如图1所示,对于安装至壳体101的凹口 105的电路板200,形成在凹口 105的下表面上的凸起108和109分别与凸起槽201和凸起孔202配合。挤压凸起108和109的末端以实现压紧。由此电路板200固定在凹口 105中。 墨盒100的安装的以下描述参考图4和图5。如图4所示,封盖11被设计成可以绕转轴9旋转。对于向上旋转至打开位置的封盖11,当墨盒100安装至支架时,墨盒的扩口部分103由封盖11的突起14接收。当封盖11从此位置关闭时,突起14向下旋转,并且墨 盒100下降(在图4所示的Z方向上)。当封盖11完全关闭时,封盖11的钩18与支架4 的钩16互锁。对于完全关闭的封盖11,墨盒100通过弹性构件20压靠支架4来紧固。此 外,对于完全关闭的封盖11 ,供墨针6插入到墨盒100的供墨孔110中,并且容纳在墨盒100 中的墨水经由供墨针6供应至打印设备1000。如前所述,墨盒100通过插入以在图4和图 5的Z轴正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到支架4。图4和图5中的Z轴正向也可以表示墨盒100 的插入方向。 返回图3,将进一步描述电路板200。图3(a)中的箭头R表示上述墨盒100的插入 方向。如图3所示,电路板100包括布置在其背面上的存储器203和由布置在其前表面上 的九个端子210-290组成的端子组。存储器203储存与容纳在墨盒100中的墨水相关的信 息。端子210-290通常是矩形形状,并在与插入方向R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布置为两行。对 于这两行,插入方向R侧上的行(即位于图3(a)中的下侧上的行)被称作下侧行,而与插 入方向R相对的侧上的行(即位于图3(a)中上侧上的行)被称为上侧行。布置为形成上 侧行的端子在图3(a)中从左侧依次由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接地端子220、电源端子230 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组成。布置为形成下侧行的端子在图(a)中从左侧依次由第一传 感器驱动端子250、复位端子260、时钟端子270、数据端子28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 组成。如图3所示,端子210-290中的每个在其中心部分包含接触部分CP,接触部分CP用 于接触多个设备侧端子中对应的端子,如下所述。 形成上侧行的端子210-240和形成下侧行的端子250-290彼此不同地布置,构 成所谓的交错布置,使得端子中心在插入方向R上不彼此对齐。结果,形成上侧行的端子 210-240的接触部分CP和形成下侧行的端子250-290的接触部分CP类似地彼此不同地布 置,构成所谓的交错布置。 如从图3A可以理解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靠近另外两个端子(复位端子 26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定位,并且对于这些端子,用于检测短路的第一短路检测端 子210定位为最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类似地,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靠近另外 两个端子(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和数据端子280)定位,并且对于这些端子,用于检测短 路的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定位为最靠近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 关于这些接触部分CP之间的关系,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接触部分CP靠近 另外两个端子(复位端子26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接触部分CP定位。类似地,第 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接触部分CP靠近另外两个端子(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和数据 端子280)的接触部分CP定位。 如从图3A可以理解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位于 下侧行的端部,即在下侧行的最靠外位置。下侧行由比上侧行多的端子组成,并且在与插入 方向R垂直的方向上,下侧行的长度大于上侧行的长度,由此对于容纳在上侧行和下侧行 中的所有端子210-290,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在与插入方向 R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位于最靠外的位置。 对于接触部分CP之间的关系,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接触部分CP和第二传 感器驱动端子290的接触部分CP分别位于由端子的接触部分CP形成的下侧行的端部处, 即位于下侧行的最靠外位置。在容纳在上侧行和下侧行中的所有端子210-290的接触部分
13中,在与插入方向R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接触部分CP和第二 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接触部分CP位于最靠外的位置。 如从图3A可以理解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分别位于 上侧行的端部,即在上侧行的最靠外位置。结果,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接触部分CP和 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接触部分CP类似地位于由端子的接触部分CP形成的上侧行的端 部处,即在上侧行的最靠外位置。结果,如下所述,连接至存储器203的端子220、230、260、 270和280位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与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 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之间,位于任一侧上。 在实施例中,电路板200在插入方向R上具有大约12. 8mm的宽度,在与插入方向 R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大约10. 1mm的宽度,以及大约O. 71mm的厚度。端子210-290每个在 插入方向R上具有大约1.8mm的宽度,在与插入方向R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大约1. 05mm的宽 度。这里给出的尺寸值仅是示例性的,例如士0.5mm的差异都是可接受的。给出的行(上 侧行和下侧行)中相邻端子之间的间距(例如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接地端子220之间 的间隔K)例如为lmm。对于这些端子之间的间距,例如士0.5mm的差异都是可接受的。上 侧行和下侧行之间的间隔J为大约0. 2mm。对于行之间的间距,例如±0. 3mm的差异都是可 接受的。 如图5所示,随着墨盒100完全安装在支架4中,电路板200的端子210-290经由 布置在支架4上的接触机构400电连接至盒电路500。将参考图6A-6B简要描述接触机构 400。 图6A-6B示出接触机构400的构造的示意图。接触机构400具有深度不同的两 种类型的多个狭缝401、402,多个狭缝401、402以交替的方式以与电路板200上的端子 210-290相对应的大致恒定的间距形成。在每个狭缝401、402中,安装具有导电性和阻抗 的接触形成构件403、404。对于每个接触形成构件403、404的两个端部,暴露至支架内侧 的端部布置为与电路板200上的端子210-290中相应的端子弹性接触。在图6A中,示出接 触形成构件403、404的与端子210-290接触的部分410-490。具体而言,接触端子210-290 的部分410-490起设备侧端子的作用,用于电连接打印设备1000和端子210-290。接触端 子210-290的部分410-490以下将称作设备侧端子410-490。随着墨盒100安装至支架4, 设备侧端子410-490分别接触端子210-290的接触部分CP,如上所述(图3A)。
另一方面,对于每个接触形成构件403和404的两个端部,暴露至支架4外部的端 部布置为与装备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10-590中相应的端子弹性接触。
现在将参考图7和图8描述墨盒100和打印设备的电气布置,集中于与墨盒100 相关的部分。图7示出墨盒和打印设备的电气布置的简要视图。图8示出电气布置的简要 视图,集中于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 首先,将描述墨盒100的电气布置。对于参考图3所描述的电路板200的端子, 接地端子220、电源端子230、复位端子260、时钟端子270和数据端子280电连接至存储器 203。存储器203例如是EEPROM,其包含串行存取存储器单元,并与时钟信号同步进行数据 读/写操作。接地端子220经由打印设备1000侧上的端子520接地。复位端子260电连 接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60,并用于从盒电路500供应复位信号RST至存储器203。时钟端 子270电连接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70,并用于从盒电路500供应时钟信号CLK至存储器203。数据端子280电连接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80,并用于在盒电路500和存储器203之 间交换数据信号SDA。 对于参考图3所描述的电路板200的端子,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第二短路检测 端子240或者两者与接地端子220电连接。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清楚的是第一短路检测 端子210电连接至接地端子220。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分别电 连接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10、540,并用于盒检测和短路检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中,压电元件用作传感器104。可以通过施加驱动电压至压电元件以引起 压电元件通过逆压电效应产生振动,并通过测量由剩余振动的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压的振动 频率,可以检测剩余墨水水平。具体而言,该振动频率表示与压电元件一起振动的周围结构 (例如壳体101和墨水)的特征频率。特征频率根据剩余在墨盒中的墨水量而改变,因此通 过测量该振动频率可以检测剩余墨水水平。对于参考图3所描述的电路板200的端子,第 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电连接至用作传感器104的压电元件的一个电极,第一传感器驱动 端子250电连接至另一个电极。这些端子250、290用于在盒电路500和传感器204之间交 换传感器驱动电压和来自传感器104的输出信号。 盒电路500包括存储器控制电路501、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和传感器驱动电 路503。存储器控制电路501是连接至上述盒电路500的端子530 、560 、570和580并用于 控制墨盒100的存储器203以进行数据读/写操作的电路。存储器控制电路501和存储器 203是以相对低的电压(在实施例中最大为大约3.3V)驱动的低压电路。存储器控制电路 501可以使用已知的设计,因此不需要在这里详细描述。 传感器驱动电路503是连接至盒电路500的端子590和550并用于控制从这些端 子590和550输出的驱动电压来驱动传感器104以引起传感器104检测剩余墨水水平的电 路。如下所述,驱动电压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并包含相对高的电压(在实施例中为大约 36V)。具体而言,传感器驱动电路503和传感器504是经由端子590和550使用相对高电 压的高压电路。传感器驱动电路503例如由逻辑电路组成,但是不需要在这里详细描述。
类似于存储器控制电路501 ,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是使用相对低的低压(在 实施例中最大为大约3. 3V)来驱动的低压电路。如图8所示,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 包含第一检测电路5021和第二检测电路5022。第一检测电路5021连接至盒电路500的 端子510。第一检测电路5021具有盒检测功能和短路检测功能,盒检测功能用于检测端子 510和电路板200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是否存在接触,短路检测功能用于检测端子 510和输出高压的端子550、590之间的短路。 以更加具体的术语来描述,第一检测电路5021具有参考电压V—refl,参考电压V— refl施加至两个串连电阻R2、R3的一端,而另一端接地,由此分别将图4中的点Pl和P2处 的电势保持为V_refl和V_ref2。这里,V_refl将被称为短路检测电压,V_ref2将被称为 盒检测电压。在实施例中,短路检测电压V_refl被设定为6. 5V,盒检测电压V_ref2被设定 为2. 5V。这些值是通过电路来确定的,而不限于这里给出的值。 如图8所示,短路检测电压V_refl (6. 5V)被输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0P1的负输入 管脚,而盒检测电压V—ref2(2.5V)被输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负输入管脚。端子510 的电势输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0P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正输入管脚。这两个运算放大 器起比较器的作用,当输入至负输入管脚的电势高于输入至正输入管脚的电势时输出"高"
15信号,相反,当输入至负输入管脚的电势低于输入至正输入管脚的电势时示出"低"信号。
如图8所示,端子510经由晶体管TR1连接至3. 3V的电源VDD3. 3。通过这种布 置,如果端子510自由,例如不存在与端子510的接触,则端子510的电势将被设定为大约 3V。注意,当安装墨盒100时,端子510与前述电路板200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接触。 这里,如图7所示,由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接地端子220在电路板200中电连接(短 路),当端子510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接触(这里称作接触)时,端子510与接地端子 520电连接,端子510的电势降为0V。 由此,由于端子510自由,来自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高"信号被输出作为盒检 测信号CS1。当端子510接触时,来自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低"信号被输出作为盒检测 信号CS1。 另一方面,如果端子510与相邻端子550短路,存在传感器驱动电压(最大45V) 施加至端子510的情况。如图8所示,当大于短路检测电压V_refl (6. 5V)的电压由于短路 而施加至端子510时,来自运算放大器0P1的"高"信号将被输出至AND电路AA。
如图8所示,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从主控制电路40输入至AND电路AA的另一个 输入管脚。结果,仅在"高"信号被输出作为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的时间间隔中,第一检测 电路5021从运算放大器0P1输出"高"信号作为短路检测信号AB1。就是说,第一检测电路 5021的短路检测功能的执行由主控制电路40的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控制。来自AND电路 AA的短路检测信号AB1输出至主控制电路40,并经由电阻Rl输出至晶体管TR1的基极管 脚。结果,通过晶体管TR1,当检测到短路时(当短路检测信号AB1为"高"时),可以防止 高压经由端子510施加至电源VDD3. 3。 第二检测电路5022具有盒检测功能和短路检测功能,盒检测功能用于检测端子 540和电路板的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之间是否存在接触,短路检测功能用于检测端子540 与输出高压的端子550、590之间的短路。因为第二检测电路5022具有与第一检测电路5021 相同的布置,这里将不再提供其详细图示和描述。以下,由第二检测电路5022输出的盒检 测信号将被标为CS2,短路检测信号将被标为AB2。 以上已经描述了与单个墨盒100相对应的盒电路500的布置。在实施例中,因为 安装四个墨盒IOO,所以四个上述的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将设置在用于四个墨盒100 的各个安装位置处。尽管仅设置了单个传感器驱动电路503,但是单个传感器驱动电路503 可通过开关(未示出)连接至安装在四个安装位置处的各个墨盒100的传感器104。存储 器控制电路501是负责与四个墨盒相关的处理的单个电路。 主控制电路40是已知设计的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注意,主控制电路40控制整个打印机;但是在图8中,仅选择性 地示出了实施例的描述所需的那些元件,以下的描述指图示的布置。主控制电路40包括盒 确定模块M50和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基于接收到的盒检测信号CS1、CS2,盒确定模 块M50执行盒确定过程,如下所述。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控制传感器驱动电路503, 并执行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如下所述。
盒确定过程 将参考图9和图10描述通过主控制电路40的盒确定模块M50执行的盒确定过程。 图9是描述盒确定过程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图10A-10C示出描述电路板200上三种类型的端子线的图示。 在转到盒确定过程之前,将参考图10进一步描述电路板200。前述的电路板200 根据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和接地端子220的布线图案可以具有三 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被标为A型、B型和C型。如图10A所示,A型电路板200布置为 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接地端子220通过导线207电连接,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和 接地端子220没有电连接。如图10B所示,B型电路板200布置为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 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两者都通过导线207与接地端子220电连接。如图10C所示,C型 电路板200布置为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与接地端子220通过导线207电连接,而第一短 路检测端子210与接地端子220没有电连接。例如参考墨水类型或墨水量选择的预定类型 的电路板200布置在墨盒100上。具体而言,根据容纳在墨盒100中的墨水的量,A型电路 板200可以布置在容纳大量墨水的L尺寸盒上;B型电路板200可以布置在容纳标准量墨 水的M尺寸盒上;而C型电路板200可以布置在容纳少量墨水的S尺寸盒上。
主控制电路40的盒确定模块M50 —直从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接收用于支 架4的四个安装位置中的每个的盒检测信号CS1、 CS2,并使用这些信号来执行用于各个安 装位置的盒确定过程。 当盒确定模块M50对于选择的安装位置进行盒确定过程时,盒确定模块M50首先 确定来自选择的安装位置中的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的盒检测信号CS1是否为"低"信 号(步骤S102)。接下来,盒确定模块M50确定选择的安装位置中的盒检测信号CS2是否为 "低"信号(步骤S104和S106)。如果盒检测信号CS1和CS2的结果都是"低"信号(步骤 S102 :是,并且步骤S104 :是),则盒确定模块M50判定安装至选择的安装位置的墨盒100装 备有B型电路板200 (步骤S108)。 类似地,在盒检测信号CS1是"低"信号而盒检测信号CS2是"高"信号(步骤S102 : 是,并且步骤S104 :否)的情况下,盒确定模块M50判定墨盒装备有A型电路板200 (步骤 S110);或者在盒检测信号CS1是"高"信号而盒检测信号CS2是"低"信号(步骤S102: 否,并且步骤S104 :是)的情况下,盒确定模块M50判定墨盒装备有C型电路板200 (步骤 S112),如上所述。 在盒检测信号CS1和CS2都是"高"信号(步骤S102 :否,并且步骤S104 :否)的 情况下,盒确定模块M50判定没有盒安装至选择的安装位置(步骤S114)。以此方式,盒确 定模块M50对四个安装位置中的每个确定是否安装了墨盒IOO,并且如果安装了的话是哪 种类型。 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 现在将参考图11和图12A-12C描述由主控制电路40的剩余墨水水平检测模块 M60所执行的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图ll示出描述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的处理程序的 流程图。图12A-12C示出在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的执行中,用于描述短路检测使能信号 和传感器电压的瞬时改变的时序图。 在将要检测安装在支架4的任何安装位置处的墨盒100中的剩余墨水水平的情况 下,主控制电路40的剩余墨水水平检测模块M60首先将所有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的 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设定为"高"(步骤S202)。结果,能够在所有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 502中进行短路检测功能,并且如果参考电压V_refl (6. 5V)以上的电压施加至前述的端子520和端子540,则能够将短路检测信号AB1、AB2输出为"高"信号。换言之,其中短路检测 使能信号EN为"高"信号的状态就是监测端子510或端子540与端子550或端子590的状态。 接下来,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指令传感器驱动电路503从端子550或端子 590输出驱动电压至传感器104,并检测剩余墨水水平输出(步骤S204)。以更具体的术语 来描述,当传感器驱动电路503接收到来自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的指令信号时,传感 器驱动电路503从端子550或端子590输出驱动电压,该电压施加至构成墨盒100的传感 器104的压电元件,为压电元件供电并使其通过逆压电效应而变形。接下来传感器驱动电 路503降低施加的电压,于是压电元件上聚集的电荷被释放,引起压电元件振动。在图12 中,驱动电压是在时间间隔T1中所示的电压。如图12中所示,驱动电压以描述为梯形形状 的方式在参考电压和最大电压Vs之间波动。最大电压Vs被设定为相对高的电压(例如大 约36V)。经由端子550或端子590,传感器驱动电路503检测由于压电元件的振动而引起 的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压(图12中描述为时间间隔T1中的电压),并通过测量其振动频率 来检测剩余墨水水平。具体而言,该振动频率表示与压电元件一起振动的周围结构(壳体 101和墨水)的特征频率,并且该振动频率随着墨盒100中剩余墨水的量而改变,因此通过 测量该振动频率可以检测剩余墨水水平。传感器驱动电路503输出检测结果至主控制电路 40的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 当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从传感器驱动电路503收到检测结果时,剩余墨水 水平确定模块M60使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其在步骤S202被预先设定为"高"信号)返回 至"低"信号(步骤S206),过程结束。在该过程中,检测剩余墨水水平的时段是其中短路检 测使能信号EN被设定为"高"信号以使能短路检测的状态。换言之,当通过盒检测/短路 检测电路502监测短路的发生时,检测剩余墨水水平。
检测短路时的过程 在执行剩余墨水水平检测(步骤S204)的过程中,在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 接收到作为短路检测信号AB1或AB2的"高"信号(例如这里将描述的检测到短路)的情 况下进行该过程。在图11中,还示出了当检测到短路时中断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当端子 510或端子540短接至端子550和端子590的正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子时,传感器驱动 电压将施加至短路端子510或端子540。于是,因为在传感器驱动电压在短路检测电压V_ ref 1 (6. 5V)之上的情况下,当前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被设定为"高",所以"高"信号将从盒 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输出作为短路检测信号AB1、 AB2。当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 接收到这些短路检测信号AB1、 AB2中的任一个时,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中止剩余墨 水水平的检测,并在检测到短路时执行中断处理。 当开始中断处理时,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立即指令传感器驱动电路503中 止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步骤S208)。 接下来,在没有将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执行到其最后的情况下,剩余墨水水平 确定模块M60使短路检测使能信号EN返回至"低"信号(步骤S206)以终止过程。例如, 主控制电路40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通知用户发生短路。 图12A描述检测使能信号EN随着时间的变化。图12B描述如下情况下的传感器 电压端子510或端子540都没有短接至端子550和590的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子,
18使得正在正常执行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图12C描述在端子510或端子540短接至端子 550和590中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子的情况下的传感器电压。 如图12A所示,在剩余墨水水平检测过程的执行中,检测使能信号EN是"高"信号。 如图12B所示,在正常状态下(没有短路),在高电压Vs施加至传感器104之后,施加的电 压下降,并且随后通过压电效应产生振动电压。在实施例中,Vs设定为36V。
如图12C所示,另一方面,在异常状态下(短路),传感器电压在其到达短路检 测电压V—refl(6.5V)之上的情况下下降。这是由于在传感器电压到达短路检测电压V_ refl (6. 5V)之上的情况下,从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输出作为短路检测信号AB1或 AB2的"高"信号至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块M60,并且接收到该信号的剩余墨水水平确定模 块M60立即降低该传感器驱动电压。 图13示出短路场景的示例。这里,通过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子550和590短 接至其它端子的可能场景例如图13所示的情况,其中导电墨滴Sl或通过冷凝形成的水滴 S2沉积在墨盒100的电路板200上,桥接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或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 290与电路板200上的其它一个或多个端子,从而产生短路。例如,已经粘附至盒3或供墨 针6的表面的墨滴Sl通过墨盒100的安装或拆卸的运动而如图13所示分散并粘附。在这 种情况下,当安装墨盒100时,例如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子550将经由第一传感器驱 动端子250和通过墨滴Sl桥接至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其它端子(图13 :端子210、220、 260)短接至盒电路500的其它端子510、520或560。或者,例如,输出传感器驱动电压的端 子590将经由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通过水滴S2桥接至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 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短接至盒电路500的另一个端子540。这样的短路是由于各种因素 以及墨滴的粘附而引起的。例如,短路可以通过捕获导电物体(例如盒3上的曲别针)而 引起。短路还可以通过粘附至导电材料的端子(例如使用者的肤油)而引起。
如前参考图3所述,在与实施例相关的墨盒100中,施加驱动电压至传感器的第一 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布置在端子组的两端处,因此相邻端子的 数量较少。结果,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短接至其它端子的 可能性较低。 在电路板200上,如果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短接至相邻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 210,则将通过前述的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检测到短路。例如,由于从第一传感器驱 动端子250侧渗入的墨滴Sl而引起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与其它端子的短路将被立 即检测到,并且传感器驱动电压的输出将中止,防止或减少由于短路而引起的对存储器203 和打印设备1000的电路(存储器控制电路501和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的损坏。
此外,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邻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并且定位为最靠近第 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由此,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由于墨滴Sl或水滴S2而短接至 其它端子(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也存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短接至第一短路检测 端子210的很高可能性。由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与其它端子的 短路。 除了检测短路,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还用于通过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来 判定是否安装了墨盒100,以及判定安装的墨盒100的类型。结果,可以减少电路板200上 端子的数量,并可以减少电路板200的制造步骤的数量和用于电路板200的部件的数量。
类似地,如果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短接至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则通过盒检 测/短路检测电路502来检测短路。由此,由于从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侧渗入的墨滴 Sl或水滴S2所引起的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与其它端子的短路可以被立即检测到。结 果,可以防止或减少由短路引起的对存储器203和打印设备1000的电路的损坏。类似地, 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是最靠近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定位的端子。由此,在第二传感 器驱动端子290由于墨滴S1或水滴S2而短接至其它端子(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也存 在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短接至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很高可能性。由此,可以更可 靠地检测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与其它端子的短路。 —侧上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及另一侧上的第二 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位于端子组的端部,使得其它端子(220、230、 260-270)位于它们之间。由此,如果杂物(墨滴Sl、水滴S2等)从图13中的箭头所示的 任一侧渗入,在该渗入到达其它端子(220、230、260-270)之前,可以检测到渗入。由此,可 以防止或减少由于杂物的渗入而引起的对存储器203或打印设备1000的电路的损坏。
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布置在插入方向R侧上的行 (下侧行)中。结果,因为包含高压的传感器驱动电压施加至其上的端子250、290位于插入 方向上靠后的位置,因此墨滴或杂物(例如曲别针)进入这些端子250、290的位置的可能 性较小。结果,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杂物的进入而引起的对存储器203和打印设备1000的 电路的损坏。 电路板200的端子组以交错形式布置。结果,可以防止或减少安装操作中墨盒100 的端子与打印设备1000的端子(前述的接触形成构件403、404)之间不需要的接触。
B.变化将参考图14A-16B描述安装在墨盒100上的电路板200的变化。图14A-14D示出 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一视图。15A-15C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二视图。 16A-16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第三视图。
变化l: 在图14A所示的电路板200b上,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类似于实施例的电路板 200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但是在其下端处具有大约到达下侧行的下边缘的延伸部分。 延伸部分位于下侧行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复位端子260之间。结果,例如,即使在 图14(a)所示的粘附了墨滴S3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与第一 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短路。与此类似,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 子210以外的端子短路时,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短路并 且中止传感器驱动电压的可能性较高。由此,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 至其它端子(在图14A的示例中为复位端子260)的短路所引起的问题。
如图14A所示,电路板200b的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形状类似于前述第一短路 检测端子210的形状,并且也可以更可靠地检测到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与其它端子的 短路。 变化2: 除了上述电路板200b的布置,图14B所示的电路板200c还具有位于第一传感器 驱动端子250的上侧并到达上侧行的上边缘附近的延伸部分。结果,即使在图14(b)所示
20的粘附了墨滴S4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短路检测端子210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延 伸部分的短路。与此类似,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与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 端子短路时,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短路并且中止传感器 驱动电压的可能性较高。由此,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至其它端子 的短路所引起的问题。 如图14B所示,电路板200c的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形状类似于前述第一传 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形状,并且可以立即检测到墨滴从定位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端 部处的渗入。
变化3: 图14C所示的电路板200d与实施例的电路板200的不同在于没有第二短路检测 端子240。在图10A所示的A型电路板200的情况下,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不通过盒检测 /短路检测电路502进行接触的检测(因为没有与接地端子220的短接)。由此,在A型电 路板200的情况下,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仅用于短路检测,并且由此可以省略。在这种情 况下,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短接时,因为第一 短路检测端子210在最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位置处,所以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 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短路并且中止传感器驱动电压的可能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检测墨滴至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侧的渗入。在图14C中,符号CP表示在存在第 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情况下与将接触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接触形成构件403 (也就 是与盒电路500的端子540相对应的接触形成构件403)进行接触的位置。即使在没有第 二短路检测端子240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与盒电路500的端子540 相对应的接触形成构件403之间由于墨滴S5而发生短路,则可以检测到墨滴S5的渗入。类 似地,在C型电路板200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
变化4: 在图14D所示的电路板200e上,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 210具有从上侧行的上边缘附近到达下侧行的下边缘附近的延长形状。因为图14D中的符 号CP所示的接触位置,此形状的端子可以接触以交错形式布置的相应接触形成部分403。 在电路板200e的情况下,类似于前述的电路板200c,即使例如沉积了墨滴S6,可以检测到 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和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之间的短路。类似于此,第一 短路检测端子210位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之 间。由此,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短路时,第一 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短路且中止传感器驱动电压的可能性较高。
电路板200e的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与前述的第一 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类似的形状。由此,当第二传感器驱动 端子290和除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以外的端子短接时,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第二 短路检测端子240短接的可能性较高。结果,防止或减少由传感器驱动端子250、290至其 它端子的短接而引起的问题的可能性变大。
变化5 在图15A所示的电路板200f上,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中与第一短路检测端 子210和接地端子220相对应的端子是一体的端子215,其中这两个端子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构件。该电路板200f可以用于替换A型或B型电路板200(图10),A型或B型电路板200 中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接地端子220短接。对于电路板200f ,消除了第一短路检测端 子210和接地端子220之间需要的线,这在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的情况下是需要的, 因此电路板200需要更少的加工步骤和更少的部件。
变化6: 在图15B所示的电路板200g上,上侧行的端子210-240每个具有与前述电路板 200b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类似的形状。具体而言,端子210-240中的每个具有位于与 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的相应端子的下边缘处并到达下侧行的下边缘附近的延伸部分。 电路板200g的下侧行的端子250-290在形状上与前述的电路板200c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 子250类似。具体而言,端子250-290中的每个具有位于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的相 应端子的上边缘处并到达上侧行的上边缘附近的延伸部分。 结果,电路板200g的端子210-290布置为形成端子组,该端子组由彼此不同布置 的大致桨状的单行端子组成,而不是布置为两行。施加高压传感器驱动电压至其上的第一 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定位在端子组的单行的两端处,其中第一 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分别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 器驱动端子290布置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内侧。
对于电路板200g,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或者在第 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之间发生短路的时间点处,可以立即检测 到从任一端进入的墨滴或杂物。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或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短 接至其它端子的情况下,如果是由于墨滴等引起的短接,则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 短路检测端子210或者在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之间同时发生 短路的可能性非常高。由此,可以可靠地检测到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或第二传感器驱 动端子290与其它端子的短接。结果,可以防止或最小化由于短路而引起的对存储器203 和打印设备1000的电路(存储器控制电路501和盒检测/短路检测电路502)的损坏。
变化7: 在图15C所示的电路板200h上,以与前述的电路板200e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 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类似的方式,端子210-290具有在与相关于实施例的电路板 200的两行相等的距离上延伸的延长部分。由于图15C中的符号cp所示的接触位置,此形 状的端子可以接触以交错形式布置的相应接触形成部分403。 在电路板200h中,以与前述电路板200g类似的方式,端子210-290布置为在与插 入方向R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单行。此外,类似于电路板200g,高压传感器驱动电压施加至其 上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位于端子的单行的两端处,其中 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分别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 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布置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内侧。结 果,电路板200h提供了与前述电路板200g类似的优点。
变化8: 图16A所示的电路板200i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这样的形状与相关于实 施例的电路板200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相比,在图中的左侧上其具有较长的形状。此 外,电路板200i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从左边缘部分到达下侧行的下边缘附近的延伸部分。延伸部分位于下侧行中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左侧。换言之,在与插入方 向R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部分布置为比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更远离端子组的中间。在 这种情况下,尽管将端子考虑为整体来观察,但是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位于第一传感器 驱动端子250的外侧(左侧),当观察端子的接触部分CP时,对于所有端子210-290的接触 部分CP,以与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接触部分CP位于最靠外的位 置(左侧)。此外,检测到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的短接, 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包括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接触部分CP相邻的接触部分CP。 由此,与此变化相关的电路板200i提供了与相关于实施例的电路板200类似的优点。具 体而言,可以立即检测到从边缘渗入的墨滴,并且可以防止或最小化对存储器203和打印 设备1000的电路的损坏。此外,因为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延伸部分,所以第一部分 的长度变长,其中第一部分是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外周边缘中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 210的外周部分相邻的部分。如图16B所示,第一部分的长度长于第二部分的长度,其中第 二部分是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外周边缘中与复位端子260的外周边缘相邻的部分。 结果,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例如复位端子 260)短接时,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短接的可能性较高。由此, 传感器驱动电压被中止,并且由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题 可以以更高的可能性被防止或减小。 图16C中的电路板200p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比电路板200i的第一短路 检测端子210更长的延伸部分。如图16C所示,电路板200p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 伸部分沿着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外周边缘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左上侧延伸 至右下侧。结果,电路板200p中第一部分的长度长于电路板200i中第一部分的长度。由 此,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短接时,传感器驱动 电压被中止并且由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题可以被防止 或减小的可能性较高。 图16D中的电路板200q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具有比电路板200i和200p的 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更长的延伸部分。如图16D所示,电路板200q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 210的延伸部分沿着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外周边缘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左 上侧通过下侧延伸至右上侧。换言之,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形成为完全围绕第一传感器 驱动端子250。结果,电路板200q中第一部分的长度长于电路板200i和200p中的第一部 分的长度。由此,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短接 时,传感器驱动电压被中止并且由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 题可以被防止或减小的可能性较高。 如图16A-16C所示,通过设置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电路板200i、 200p和200q增加了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一部分邻近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一部分定 位的倾向。关于电路板200i,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左 边界定位的延伸部分在横向上朝向墨盒100的边缘,并且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自身在与 插入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上边界定位。同时,关于电路板 200p,除了上述的两个方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在插入方向R上靠近第一传 感器驱动端子250的下边界定位。此外,关于电路板200q,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在横向上远离墨盒100的边缘、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右边界定位。换言之,关 于电路板200q,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有方向上靠近第一传感器驱动端 子250定位。 当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除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以外的端子通过墨滴或其 它物体短接时,其中墨滴或其它物体是从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部分靠近第一传感器驱 动端子250的部分定位的方向上渗入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 短路的可能性很大。由此,由于从这样的方向上渗入的墨滴或其它物体造成的第一传感器 驱动端子250至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题可以以较大的可能性被防止或减少。在本变 化中,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延伸部分增加了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第一传感器驱动 端子250彼此相邻的倾向,并以较大的可能性防止或减少了由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至 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题。 在与此变化相关的电路板200i、200p和200q中,仅左侧上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 210装备有具有上述延伸部分的结构,但是除了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或代替第一短路检 测端子210,也可以用具有延伸部分的结构来装备右侧上的第二短路检测端子240。在这种 情况下,提供了与相关于本变化的电路板200i、200p和200q类似的优点。
变化9: 类似于前述变化5中描述的电路板200f,图16B中描述的电路板200j具有一体的 端子215,其中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中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和接地端子220 —体 地形成为单个构件。电路板200j的一体端子215在形状上不同于前述电路板200f的一体 端子215。具体而言,类似于变化8中所述的电路板200i的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电路板 200j的一体端子215具有在左侧上延长的形状,并具有从左边缘部分到达下侧行的下边缘 附近的延伸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与变化8相关的电路板200i类似的优点,同时 减少电路板所需的生产步骤和部件的数量。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化中,所有端子都位于电路板200上,但是不需要所有端子 都位于电路板200上。例如,可以接受的是一些端子位于墨盒100的壳体101上。作为具 体的示例,以下将参考图17A-18D描述变化10和变化11。图17A-17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 的墨盒的电路板周围结构的视图。图18A-18D示出图17中的截面A-A至D-D。
变化10 : 图17A所示的电路板200k装备有七个端子210-240和260-280,而不是实施例的 装备至电路板200的九个端子210-290。脱离了实施例的装备至电路板200的九个端子 210-290,电路板200k缺少了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与此变 化相关的电路板200k装备有凹口 NT1或NT2,凹口 NT1或NT2位于包括第一传感器驱动端 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布置在与实施例相关的电路板200上的位置的区域中。 凹口可以具有由图17A中的实线NT1所示的形状,或者由图17A中的虚线NT2所示的形状。 与实施例中的电路板200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具有类似 功能的端子150和190布置在位于电路板200k后方的壳体101上。自然地,对于安装至支 架4的墨盒IOO,这些端子150和190位于接触相应的设备侧端子450和490的位置。
图17A中观察的A-A截面示于图18A中。如图18A所示,由电路板200k的凹口 NT1 和端子150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凹陷部分DE位于端子150和相邻的端子260、210(图18A中示出复位端子260)之间。尽管图中省略了,但是类似的凹陷部分DE位于端子190和相邻 的端子280、240之间。 根据此变化,除了那些与相关于实施例的电路板200类似的优点,提供了如下优 点。如果墨滴或杂物从与本变化相关的墨盒100的端部进入,则其可能被捕获在围绕端子 150或端子190布置的凹陷部分DE中,由此可以进一步防止或最小化由于进入的墨滴或杂 物而引起的端子150或端子190与其它端子的短接。
变化ll: 除了具有与变化IO相关的凹口 NT1或NT2,图17B所示的电路板200m代替装备有 通孔HL,通孔HL位于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位于相关于实 施例的电路板200上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图17B中观察的B-B截面示出在图18B中。 与变化11相关的墨盒100的其它布置和与变化10相关的墨盒100的那些相同。在此变化 中,凹陷部分ED位于端子150、190和相邻的端子之间。由此,与此变化相关的墨盒100提 供了与变化10相关的墨盒100类似的优点。
变化12 : 在与实施例和变化相关的电路板中,所有端子连接至存储器203和传感器104中 的一个。但是,电路板可以包括不连接至任何装置的虚端子。这种类型电路板的示例将参 考图19A-19D来描述成变化12。图19A-19D示出描述与变化相关的电路板的四个示意图。
电路板200r包括由四个端子形成的上侧行和由五个端子形成的下侧行,与根据 实施例的电路板200相同。形成电路板200r的上侧行和下侧行的端子210-290的布置和 功能与实施例中的电路板200的端子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9A所示的电路板200r具有位于上侧行和下侧行之间以及位于下侧行的下侧 (插入方向侧)上的虚端子DT。虚端子DT例如由与其它端子210-290相同的材料制成。图 19C示出包括虚端子DT的E-E截面。虚端子DT与其它端子210-290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
虚端子DT用于在安装或拆卸墨盒100时去除粘附在接触形成构件403上的杂物 (例如灰尘)。这能够在安装或拆卸墨盒100时防止杂物被带到将与接触形成构件403接 触的端子(例如图19C中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并防止端子和接触形成构件403之 间的接触失效。 图19A所示的电路板200r具有位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短路检测端子210 之间的虚端子DT,因此不能说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靠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定位。 但是,虚端子DT未连接至存储器203,也未连接至打印设备1000上的设备侧端子510-590。 因此,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虚端子DT之间的短路不会引起任何问题。由此,电路板 200r可以提供与相关于实施例的电路板200类似的工作效果。就是说,对于电路板200r, 即使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没有靠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精确地定位,第一短路检测 端子21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用于第一传感 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之间的短路的检测,而它们之间在至少一个方向 上没有连接至存储器203的端子(端子220、230、260-28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传感器驱 动端子250基本上靠近第一短路检测端子210定位。由此,在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由 于墨滴或水滴而短接至其它端子(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250短接 至短路检测端子210的可能性较高。结果,传感器驱动电压的输出被中止,并且由于短路引
25起的对存储器203和打印设备1000的损坏可以被防止或减少。
变化13 :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和变化相关的电路板被描述为安装在用于"开滑架(on carriage)"式打印机的墨盒100上的电路板。但是,与实施例和变化相关的电路板也可以 安装在用于"关滑架(off carriage)"式打印机的墨盒上。以下将参考图20和图21描述 用于"关滑架"式打印机的墨盒。图20示出与变化13相关的墨盒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1 示出安装至打印机的与变化13相关的墨盒的图像。 与变化13相关的墨盒100b被构造为用于安装在"关滑架"式打印机中,即墨盒没 有安装在滑架上。"关滑架"式打印机通常是大尺寸的打印机;用在这种大尺寸打印机中的 墨盒在尺寸上通常比用在"开滑架"式打印机中的墨盒大。 墨盒100b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1001 、用于安装电路板200的电路板安装部分 1050、用于从壳体1001供应墨水至打印机的供墨孔1020、允许空气进入到墨盒100b中以允 许墨水的平缓流动的进气孔1020、和用于安装在打印机中的导向部分1040。墨盒100b的 外部尺寸使得垂直于导向部分1040等形成于其上的侧面(也就是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 (也就是深度方向)长于宽度方向。电路板200的深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关系以两者的比 例来表达例如为15 : 1或更大。 在前述实施例的情况下,电路板200通过凸起孔202和凸起槽201来定位,并紧固 在墨盒100b的电路板安装部分1050上。 如图21所示,当在打印机中安装墨盒100b时,墨盒100b的导向部分1040引导打 印机上的导向销2040,使得电路板安装部分1050、供墨孔1020、进气孔1030与打印机上的 接触销2050、供墨孔2020和进气孔2030适当地接触/耦合。墨盒100b的插入方向由图 21中的箭头R表示。此变化中电路板200上的插入方向R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
用于与此变化相关的"关滑架"式打印机的墨盒100b可以防止或减少由第一传感 器驱动端子250至其它端子的短接所引起的问题,如上述实施例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
变化14: 用于图2所示的"开滑架"式打印机的墨盒的构造仅是多个示例中的一种。用于 "开滑架"式打印机的墨盒的构造不限于此。参考图22-24将用于"开滑架"式打印机的墨 盒的其它构造描述为变化14。图22示出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构造的第一视图。图23示 出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构造的第二视图。图24示出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构造的第三视 图。 如图22和23所示,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100b包括壳体101b、电路板200和传感 器104b。如实施例中的墨盒100,在壳体101b的底面上形成供墨孔110b,当墨盒100b安 装至支架4b时,供墨针插入供墨孔110b中。电路板200安装在壳体101的前表面(Y轴正 方向侧表面)的下侧上(Z轴正方向侧),如实施例中的墨盒IOO。电路板200的构造与实 施例中电路板200的构造相同。传感器104b嵌入在壳体101b的侧壁中,并用于检测剩余 墨水水平。当墨盒100b安装至支架4b时与支架4b的啮合部分接合的钩120b安装在壳体 101b的前表面的上侧上。钩120b将墨盒100b固定至支架4b。当墨盒100b安装至支架4b 时的插入方向是图22中箭头R的方向(Z轴正方向),与实施例中的墨盒100相同。
壳体10lb在壳体10lb的靠近电路板200的侧面部分(X轴方向侧)上具有移位防止装置P01-P04。当墨盒100b安装至支架4b时,移位防止装置P01-P04接触或靠近支 架4b的侧壁的相应部分。这防止了墨盒100b在X轴方向上从支架4b上的理想位置移动。 具体而言,移位防止装置P01和P02位于电路板200的上侧并防止墨盒100b的上侧以供 墨孔110b作为转轴在X轴方向上摆动。移位防止装置P03和P04在电路板200上的端子 210-290的横向上(图3),并保持端子210-290的正确位置,以正确地接触相应的设备侧端 子410-490。 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100b的电气布置和与参考图7的上述实施例相关的墨盒 IOO的那些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除了与相关于实施例的墨盒100相同的工作效果,与变化14相关的墨盒100b还 提供了以下工作效果。因为墨盒100b具有移位防止装置P01-P04,所以其可以防止墨盒 100b安装至支架4b时的位置移动。特别地,因为移位防止装置P03和P04在电路板200上 的端子210-290的横向上,所以可以提供端子210-290相对于相应设备侧端子的位置精度。 此外,如参考图3所述,在电路板200中,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布 置在端子210-290的各个端部处,就是说,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 分别最靠近移位防止装置P03和P04。这导致提高了传感器驱动端子250和第二传感器驱 动端子290的定位精度。因此,可以防止或减少高压施加至其上的端子250、290与非对应 的设备侧端子中的一个之间的错误接触。 作为实施例中的电路板200的代替,图14-19所示的电路板200b-200s中的一个 可以安装在图22-24所示的墨盒100b上。
其它变化 如图17C-17D和图18C-18D中所示,多孔元件PO可以布置在上述的变化10和变 化11中的凹陷部分DE中,也就是在端子150、190和电路板之间。通过这样做,可以容易地 引起端子150、190与其它端子的短接的墨滴或冷凝水可以被多孔元件P0有效地吸收。由 此,该设计进一步提供了与上述的变化10和变化11类似的优点。 在这里的实施例中,墨盒100装备有传感器104(压电元件)和存储器203作为多 个装置;但是,多个装置不限于传感器104和存储器203。例如,传感器104可以是如下类 型的传感器其通过施加电压至墨盒100中的墨水来检测墨水的性质或水平,并测量其阻 抗。在实施例中,在多个装置中,传感器104安装在壳体101上,存储器203安装在电路板 200上。但是,多个装置的布置不限于实施例中的那些。例如,存储器203和电路板200可 以分离,并且存储器203和电路板200可以单独安装在壳体101上。多个装置可以集成到 电路板中或形成单个模块。电路板或单个模块可以安装在壳体101或电路板200上。优选 的是连接至多个装置中具有相对高电压的装置的端子布置在上述的第一传感器驱动端子 250和第二传感器驱动端子290的位置,而连接至多个装置中具有相对低电压的装置的端 子布置在端子220、230、260-28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连接至具有 相对高电压的装置的端子和连接至具有相对低电压的端子之间的短接而引起的对墨盒100 和打印设备1000的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存储器203使用了五个端子(220、230、260-280),对传感器 104使用了两个端子(250、290),但是,根据装置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其它数量的端子。例 如,连接至具有相对高电压的装置的端子可以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端子可以布置在上述端子250 、290中的任一个的位置。 尽管本发明这里的实施例实现为墨盒100,但是其实现方式不限于墨盒,对包含其它类型打印材料(例如调色剂)的容器以类似方式执行也是可以的。 关于打印设备中的主控制电路40和盒电路500的布置,通过硬件实现的这些布置
的部分也可以代替通过软件来实现,通过软件来实现的部分也可以代替通过硬件来实现。 尽管已经基于实施例和变化示出并描述了与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材料容器和电路
板,但是这里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仅意图辅助本发明的理解,而不是对其的限制。在不脱
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并且这些将
自然地被包含作为本发明的等同物。
权利要求
一种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打印设备中,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并包括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被附装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印材料容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接地端子,并且 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材料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多个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所述多个行的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并且 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在所述行方向上位于次外侧。
4. 一种能够安装到打印材料容器的电路板,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打 印设备中,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并包括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 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能够连接至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 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电路 板被安装到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并且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被附装到所述打印设备时 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路板,其中,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具有第二装置。
6. —种电路板,能够连接到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电路板 包括第一装置;禾口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 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能够连接至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 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电路 板被连接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 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7. —种电路板,能够连接到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电路板 包括第一装置; 第二装置;禾口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 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 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电路 板被连接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 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接地端子,并且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多个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所述多个行的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并且 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在所述行方向上位于次外侧。
10. —种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打印设备中,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 侧端子,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
11. 一种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打印设备中,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并包括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 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打印 材料容器被附装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所述多个第一端子接收用于第一装置的信号; 所述第二端子接收用于第二装置的信号;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 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打印材料容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接地端子,并且 所述打印材料容器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打印材料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多个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所述多个行的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并且 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在所述行方向上位于次外侧。
14. 一种能够连接到打印设备的电路板,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所述电路 板包括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并包括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 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电路 板被连接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所述多个第一端子接收用于第一装置的信号, 所述第二端子接收用于第二装置的信号,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 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接地端子,并且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以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多个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在所述多个行的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并且 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在所述行方向上位于次外侧。
17. —种打印材料容器,能够可拆卸地附装到打印设备中,所述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 侧端子,所述打印材料容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
18. —种打印系统,包括 打印设备,具有多个设备侧端子;禾口根据权利要求1至3、 10至13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材料容器,所述打印材料容器 被插入所述打印设备中,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 与所述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
19. 一种电路板,能够通过被沿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到打印设备中而连接到所述打印 设备的设备侧端子,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装置;禾口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二端子能够连接至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所述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三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 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位置邻近所述第三接触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被布置为形成第一行, 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分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被布置为形成第二行, 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行的末端, 所述第三接触部分被布置在所述第二行的末端,并且 所述第一行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置比所述第二行更远,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电路 板被连接到所述打印设备时施加到所述第二装置的电压高于施加到所述第一装置的电压; 接地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三端子;并且所述第三端子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端子与相应的设备侧端子之间的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打印材料容器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和端子组,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多个第一端子连接至第一装置并分别包括用于与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连接至第二装置并包括用于与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用于检测至少一个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三端子之间的短路并包括用于与多个设备侧端子中相应的端子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多个第一接触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三接触部分布置为形成一或多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分布置在一或多行中的某一行的端部处。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712238SQ200910224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朝内升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