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73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盒之类的墨水容器提供墨源,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 打印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到由数据调制的电脉冲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挤压喷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点。若干记录点集合成所需图像。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页面上。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无论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还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墨水容器或喷墨墨盒来储备墨水。作为喷墨打印机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如使用的喷墨墨盒主要是消耗性墨盒。消耗性墨盒只有在工作状态下才被配置于喷墨打印机内部,即打印机的字车上;在非工作状态下其一般与喷墨打印机保持相互分离的状态。参见图1、2,示出一种当前墨盒生产厂商较为普遍出产的墨盒100。这种墨盒100在构成上主要包括盒盖101和盒体102。在盒体102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 107。该出墨口 107是喷墨打印机获取墨水的通道。盒盖101覆盖于盒体102的敞口 106上,以便在盒体102的内部形成前述储墨腔以及其他封闭的内部腔室等。在盒体102的一个较窄的侧壁109上,于其接近盒体102底部的部位形成支撑台108。在此支撑台108上配设了集成电路芯片103。盒盖101对应于侧壁109的部位延伸出手柄110。在墨盒100装入喷墨打印机字车内的状态下,手柄110在侧壁109和字车之间产生类似于弹簧或者楔子一样的撑持效应,将墨盒100固持于字车内部。当墨盒100装入喷墨打印机字车上之后,集成电路芯片103上的电路与喷墨打印机上的电源接通,集成电路芯片103上的发光二极管受激发出的光线被导入设置于侧壁109上的导光柱104中。光线进入导光柱104后,通过多次全反射后传播至导光柱104被手柄Iio覆盖的末端,在此末端部位光线由导光柱104内的最终反射面反射后经由手柄110上设置的窗口 105透出,并被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光接收器所接收,从而辨识和确认墨盒100已被正确安装。然而,在墨盒100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由于材料的差异而往往导致导光柱104的反射效果不良,以至从窗口 105透出的光线较弱,或者使用过程中因导光柱104受污染,以及运输过程中导光柱104受损破裂等情形,都会造成导光柱104失去光线传播功能,致使喷墨打印机不能辨识和确认墨盒100是否已被正确安装至字车内,形成墨盒的安装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该墨盒结构简单,它可以为喷墨打印机提供准确、可靠的安装识别功能。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盖、盒体和发光器。盒体上配设有集成电路芯片。发光器与集成电路芯片电连通。
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发光器是发光二极管。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发光器固定于托架上。托架固定于盒盖上。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盒盖上设置有伸出到盒体之外的手柄。发光器由手柄覆盖。手柄对应于发光器的部位开设有允许发光器发出的光线透出至手柄之外的窗口。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窗口中设置有聚光片。本发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针对现有墨盒因其导光柱失去光线传播功能致使喷墨打印机不能辨识和确认墨盒是否已被正确安装的问题,在自身盒体上设置了发光器。此发光器与盒体上的集成电路芯片电连通。在此构造方式下,当墨盒装入到喷墨打印机后,集成电路芯片接通喷墨打印机内部的电源,进而对发光器供电将其点亮。发光器发出的光线射入喷墨打印机内部,被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光接收器所接收,进而做出墨盒被正确安装的判断。这种构造方式,因直接采用发光器所发光线作为喷墨打印机的信号源,相比现有墨盒以经过传导的光线作为喷墨打印机信号源的方式,其信号因减少了传导环节而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且无现有墨盒的光线传导部件受损之虞,因此本发明墨盒不仅结构简单,还可以为喷墨打印机提供准确、可靠的墨盒安装识别功能。


图I现有墨盒透视图。图2现有墨盒结构分解透视图。图3本发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透视图。图4本发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结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参见图3、4,示出本发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在不同组装状态和不同视角下的透视图。该墨盒200在构成上主要包括盒盖201和盒体202。在盒体202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储墨腔(图中未示出)和外部环境的出墨口 207。出墨口 207是喷墨打印机获取墨水的门户。盒盖201覆盖于盒体202的敞口 206上,以便在盒体202的内部形成前述未示出的储墨腔以及其他封闭的内部腔室。在盒体202的一个较窄的侧壁212上,于其接近盒体202底部的部位形成支撑台211。在此支撑台211上配设了集成电路芯片203。盒盖201对应于侧壁212的部位延伸出手柄213。手柄213伸出到盒体202的外部。在墨盒200装入喷墨打印机字车内的状态下,手柄213在侧壁212和字车之间产生类似于弹簧或者楔子一样的撑持效应,将墨盒200固持于字车内部。在盒盖201接近于手柄213的部位开设了容纳孔214。托架209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容纳孔214中。发光二极管208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托架209上。发光二极管208位于侧壁212的外部并被手柄213覆盖。在手柄213对应于发光二极管208的部位开设有允许发光二极管208发出的光线透出至手柄213之外的窗口 205。在窗口 205中可以另外增加设置凸透镜之类的聚光片(图中未示出),以增强发光二极管208所发出光线的汇聚程度。发光二极管208与集成电路芯片203之间通过导线204连接后保持电连通。导线 204嵌入在侧壁212上开设的导线槽210中。当墨盒200装入喷墨打印机字车内部之后,集成电路芯片203上的电路与喷墨打印机上的电源接通,集成电路芯片203随即通过导线204为发光二极管208提供电源。发光二极管208通电点亮后发出的可见光线例如红色光线或者不可见光线例如红外线光经由手柄213上设置的窗口 205透出,并被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光接收器所接收,经喷墨打印机辨识和确认后,得出墨盒200已被正确地装入喷墨打印机字车内部的判断。
权利要求
1.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体上配设有集成电路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器,所述发光器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是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固定于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盒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置有伸出到所述盒体之外的手柄,所述发光器由所述手柄覆盖,所述手柄对应于所述发光器的部位开设有允许所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透出至所述手柄之外的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中设置有聚光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盖、盒体和发光器。盒体上配设有集成电路芯片。发光器与集成电路芯片电连通。本发明墨盒结构简单,可以为喷墨打印机提供准确、可靠的墨盒安装识别功能。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2950900SQ20111025403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管玉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