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文档序号:249173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包含色材的有色墨和无色材的透明墨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强烈希望喷墨打印装置在各种打印介质上形成高质量图像。甚至要求喷墨打印装置产生具有照片图像质量的图像,并广泛使用能够产生图像质量和纹理与卤化银照片相同的光泽纸。对于在光泽纸上打印的图像存在各种要求。例如,对于海报等,有时用文本和图形来装饰照片。常规上,在装饰时,文字和图形作为前景,而文本和图形下面的照片部分被填充并且不能被看到。即使广告尝试强调商品和宣传文句两者,插入的文本和图形也遮住了商品的一部分。为了插入照片而不与文本和图形重叠,需要缩小照片的尺寸,从而商品不能吸引顾客。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在单个打印介质上既形成高光泽区域也形成较低光泽区域,来打印具有利用光泽度差别的特殊效果的图像。例如,在部分区域中以低的光泽度打印文本图像,而在整个表面上以高的光泽度打印照片图像。当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打印材料时,这种打印材料具有文本看起来像是浮凸起来的效果。该效果经常用在目录和图形艺术的“装饰打印”的排出用途中。USP 6193361和日本专利公开No. 2004-12M96描述了为了实现上述的排出目的而使用无色透明墨以控制光泽。在USP 6193361和日本专利公开No. 2004-12M96中,对打印透明墨时的扫描次数或每次扫描的剔除数据(thinned data)进行改变以使表面粗糙并且控制光泽度,由此在打印材料上呈现多种光泽。在USP 6193361和日本专利公开No. 2004-12M96中公开的方法均通过使图像表面变粗糙来改变光泽度。这些方法降低了由光反射限定的光泽度,但是使雾影(haze)(图像清晰度(image clarity))变差。在装饰的部分处,照片表面变得模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要解决常规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打印光泽图像同时通过使用透明墨来抑制装饰打印中的雾影下降的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使用用于排出包含色材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有色墨和不含色材的透明墨的打印头来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第一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与要用有色墨和透明墨打印的图像相对应地产生表示有色墨和透明墨的排出量的第一打印数据;第二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用于指定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的第二打印数据;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打印数据改变第一打印数据中的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和打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基于改变的第一打印数据多次扫描打印头以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执行透明墨的打印扫描,来进行打印。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使用用于排出包含色材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有色墨和不含色材的透明墨的打印头来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产生步骤, 与要用有色墨和透明墨打印的图像相对应地产生表示有色墨和透明墨的排出量的第一打印数据;第二产生步骤,产生用于指定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的第二打印数据;改变步骤,基于第二打印数据改变第一打印数据中的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和打印步骤,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基于改变的第一打印数据多次扫描打印头以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执行透明墨的打印扫描,来进行打印。本发明可以打印光泽图像同时通过使用透明墨来抑制装饰打印中的雾影下降。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十分明显。


图1是用于解释图像数据处理的顺序的框图;图2是例示打印数据的结构的示图;图3是表示与在点布局图案处理中被转换的输入级0 8对应的输出图案的示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头和打印图案的示图;图5是例示适用的掩模图案的示图;图6是表示喷墨打印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7是表示喷墨打印装置的内部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配置的框图;图9A 9D是用于解释光泽度和雾影的示图;图IOA IOC是表示取决于有色墨和透明墨的重叠的差异,打印表面的状态的差异的示图;图IlA IlD是表示光泽度和雾影的变化的图;图12A 12C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查找表(LUT)的表;图13A和图13B是例示通过六遍完成打印的掩模的示图;图14A 14C是用于解释装饰打印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总体装饰打印处理的概念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的实施例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并且,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未必需要根据以下的实施例描述的方面的所有组合。注意,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它们的重复描述。[1.基本配置][1. 1打印系统的概要]图1是用于解释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中的图像数据处理的顺序的框图。打印系统 J0011包括诸如PC的主机装置J0012和打印装置J0013。主机装置J0012产生表示要被打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设置用于数据产生的UI (用户界面)。打印装置J0013基于由主机装置J0012产生的图像数据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打印装置利用10种有色墨进行打印,这10种有色墨包括青色(C)、浅青色(Lc)、 品红色(M)、浅品红色(Lm)、黄色(Y)、红色(R)、第一黑色(Kl)、第二黑色(K2)、灰色(Gray) 和透明(CL)中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有色墨。出于这种目的,打印装置使用排出总共10种有色墨的打印头H1001。这10种有色墨是分别包含一种颜料作为色材的颜料墨。在主机装置J0012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包括应用和打印机驱动程序。应用 J0001执行用于在打印装置中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创建处理(第一产生的例子)。主机装置J0012通过各种介质接收图像数据或编辑之前的数据等。主机装置J0012通过例如CF卡接收由数字相机捕捉的JPEG图像数据。主机装置J0012接收由扫描仪读取的TIFF图像数据和存储在⑶-ROM中的图像数据。并且,主机装置J0012通过因特网接收网站上的数据。 这些接收的数据被显示在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并且通过应用J0001被编辑和处理, 以创建例如sRGB图像数据R、G和B。在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显示的UI屏幕上,用户设置用于打印的打印介质的类型、打印质量等,并且发出打印指令。根据打印指令,图像数据R、G和B被传送到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中的处理包括预处理J0002、后处理J0003、Y校正处理J0004、 半色调处理J0005和打印数据创建处理J0006。将简要解释由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的处理 J0002 J0006。(A)预处理 J0002预处理J0002执行色域(gamut)映射。在实施例中,执行数据转换以在由打印装置J0013再现的色域中映射由sRGB图像数据R、G和B再现的色域。更具体地,由8位表示的分别具有256色调级的图像数据R、G和B通过使用3D LUT被转换成打印装置J0013的色域中的分别具有8位的数据R、G和B。(B)后处理 J0003基于经历了色域映射的分别具有8位的数据R、G和B,后处理J0003获得与用于再现由这些数据表示的颜色的墨组合相对应的分别具有8位的10种颜色的颜色分离数据 Y、M、Lm、C、Lc、Kl、K2、R、Gray和CL0 CL是透明墨。在该实施例中,与预处理J0002类似, 在3D LUT以外还使用内插计算来获得颜色分离数据。(C) γ 校正处理 J0004γ校正处理J0004将由后处理J0003获得的颜色分离数据的各颜色数据转换成浓度值(色调值)。更具体地,通过使用与打印装置J0013中的各有色墨的色调特性对应的 ID LUT,颜色分离数据被转换以与打印机的色调特性线性对应。(D)半色调处理J0005半色调处理J0005执行量化,以将经历了、校正处理J0004的分别具有8位的颜色分离数据Y、M、Lm、C、LC、Kl、K2、R、Gray和CL(透明墨)中的每一个转换成4位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具有256色调级的8位数据通过使用误差扩散法被转换成具有9个色调级的4 位数据。这4位数据在打印装置中的点布局图案处理中用作表示布局图案的指数(index)。(E)打印数据创建处理J0006作为由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的最终处理,打印数据创建处理J0006通过向内容为4位指数数据的打印图像数据添加打印控制信息而创建打印数据。图2是例示打印数据的结构的示图。由用于控制打印的打印控制信息和表示要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图像信息(上述的4位指数数据)形成打印数据。打印控制信息包括 “打印介质信息”、“打印质量信息”和诸如进纸方法的“其它控制信息”。打印介质信息描述要被打印的打印介质的类型,并且限定普通纸、光泽纸、明信片、可打印盘等等中的任一种类型的打印介质。打印质量信息描述打印质量,并且限定“精细”、“标准”、“快速”等等中的任一种类型的质量。这些打印控制信息是基于由用户在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显示的 UI屏幕上指定的内容而产生的。打印图像信息描述由半色调处理J0005产生的图像数据。 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打印数据从主机装置J0012被供给到打印装置J0013。打印装置J0013针对从主机装置J0012供给的打印数据执行点布局图案处理 J0007和掩模数据转换处理J0008 (后面描述)。(F)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半色调处理J0005将256色调级的多值浓度信息(8位数据)减小到9色调级的色调值信息G位数据)。但是,实际可由打印装置J0013打印的数据是表示是否要打印墨点的二进制数据(1位数据)。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将与每个像素的色调值(级0 8 之一)对应的点布局图案分配给由作为来自半色调处理J0005的输出值的色调级0 8之一的4位数据表示的像素。以这种方式,在一个像素内的多个区块中的每一个中限定是否要打印墨点(点的0N/0FF),并且,在一个像素内的每个区块中布置1位二进制数据“1”或 “ 0 ”。“ 1,,是表示打印点的二进制数据,而“ 0 ”是表示不打印点的二进制数据。图3表示与在本例子的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中被转换的输入级0 8对应的输出图案。图3左侧所示的级值与作为来自主机装置J0012中的半色调处理J0005的输出值的级0 8对应。右侧的2X4区块构成的一个区域对应于从半色调处理J0005输出的一个像素的区域。一个像素内的每个区块对应于为其限定点的0N/0FF的最小单元。在本说明书中,“像素”是能够进行色调表现的最小单元,并且是经历针对具有多个位的多值数据的图像处理(例如,预处理J0002到半色调处理J00(^)的最小单元。参照图3,由〇表示的区块是要打印点的区块。随着级数上升,要打印的点数逐个增加。在该实施例中,最终以这种形式反映原始图像的浓度信息。在图3中,通过将1或更大的整数代入n,“ (4n) ” “ Gn+3) ”表示从要被打印的图像数据的左端开始在横向上的像素位置。“ Gn) ” “ Gn+3) ”下面的各图案意味着,即使在相同的输入级,也为各像素位置准备了不同的图案。即,即使当输入相同的级时,也在打印介质上循环地分配由‘14η)” “ (4η+3) ”表示的四种类型的点布局图案。在图3中,纵向是打印头的孔排列的方向,而横向是打印头扫描方向。即使对于同一级也使用不同的点布局进行打印的配置具有在点布局图案的上段处的喷嘴和下段处的喷嘴之间分散墨排出计数的效果。并且,该配置具有分散打印装置J0013特有的各种噪声分量的效果。在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的最后,用于打印介质的所有点布局图案被确定。(G)掩模数据转换处理J0008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确定打印介质上的各区块中的点的有/无。表示点布局的二进制数据被输入到打印头Η1001的驱动电路J0009,从而打印希望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一次扫描完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单个扫描区域中的打印,从而执行所谓的1遍打印。但是,以下将例示所谓的多遍打印,其中,通过多次扫描而完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单个扫描区域中的打印。图4示意性地表示打印头和打印图案,以解释多遍打印方法。本实施例中的打印头H1001实际上具有包含768个喷嘴的喷嘴阵列。但是,为了简化,假定打印头H1001具有 16个喷嘴。如图4所示,喷嘴被分成四个组,即第一到第四喷嘴组,每个喷嘴组包括四个喷嘴。由第一到第四掩模图案POOOh P0002d形成掩模图案P0002。第一到第四掩模图案 POOOh P0002d限定可由第一到第四喷嘴组打印的区块。掩模图案中的实心区块是打印允许区块,而空白区块是打印禁止区块。第一到第四掩模图案POOOh P0002d彼此互补。 这四个掩模图案重叠,以完成在与4X4区块对应的区域中的打印。图案P0003 P0006表示通过重复打印扫描来完成图像的各状态。每次打印扫描结束时,就沿由图4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将打印介质传输喷嘴组的宽度(图4中为四个喷嘴)。通过四次打印扫描完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单个区域(与每个喷嘴组的宽度对应的区域) 中的图像。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多个喷嘴组进行多次扫描来形成打印介质上的单个区域, 可以减少喷嘴特有的变动、打印介质传输精度的变动,等等。图5例示在本实施例中实际适用的掩模图案。在本例子中应用的打印头H1001具有768个喷嘴,四个喷嘴组中的每一个包括192个喷嘴。掩模图案尺寸由纵向的等于喷嘴数量的768个区块和横向的256个区块限定。分别与四个喷嘴组对应的四个掩模图案彼此互补。已知的是,当以高频率从喷墨打印头排出许多小的液滴时,在打印操作中在打印单元附近产生气流,该气流影响特别是来自位于打印头端部的喷嘴的墨的排出方向。从图5 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实施例中的掩模图案使各喷嘴组之间或者甚至单个喷嘴组中的区域之间的打印允许率(printing permission ratio)的分布局部化。通过应用将端部的喷嘴的打印允许率设为比中央的喷嘴的打印允许率低的掩模图案,可以使得由从端部的喷嘴排出的墨滴的着陆位置偏移所导致的不利效果较不明显,如图5所示。由掩模图案限定的打印允许率由打印允许区块(图4的掩模图案P0002中的实心区块)和打印禁止区块(图4的掩模图案P0002中的空白区块)给出。即,打印允许率是打印允许区块的数量与形成掩模图案的打印允许区块和打印禁止区块的数量和之比的百分比表达形式。假设M为掩模图案的打印允许区块的数量,N为打印禁止区块的数量,那么掩模图案的打印允许率(% )为M+ (M+N) X 100。在该实施例中,打印装置主体中的存储器存储图5所示的掩模数据。掩模数据转换处理J0008对掩模数据和通过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获得的二进制数据进行AND运算, 从而确定每次打印扫描要打印的二进制数据。该二进制数据被传送到头驱动处理J0009。 然后,打印头HlOO 1被驱动以根据二进制数据排出墨。在图1中,主机装置J0012执行预处理J0002、后处理J0003、γ校正处理J0004、 半色调处理J0005和打印数据创建处理J0006。打印装置J0013执行点布局图案处理J0007 和掩模数据转换处理J0008。但是,打印装置J0013可执行在主机装置J0012中执行的处理J0002 J0005中的一些,或者,主机装置J0012可执行所有这些处理。作为替代方案, 打印装置J0013可执行处理J0002 J0008。[1.2装置配置]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7是表示喷墨打印装置的内部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打印介质沿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从进纸托盘12被插入,间歇地被传送以形成图像,然后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2上。参照图7,安装在滑架5上的打印头1在沿箭头Al和A2所示的方向沿导轨4往复移动的同时从喷嘴排出墨,由此在打印介质S2上形成图像。打印头1具有例如与不同颜色的墨和图像质量改善液体对应的多个喷嘴阵列。一个例子是用于排出青色(C)、品红色 (M)、黄色(Y)、黑色1 (Kl)、黑色2 (K2)、浅青色(LC)、浅品红色(LM)、红色(R)、灰色(Gray) 和透明(CL)的墨的一组喷嘴阵列。这些有色墨和图像质量改善液体被存储于墨槽(未示出)中并且从墨槽被供给到打印头1。在该实施例中,墨槽和打印头1 一体化以形成头滑架6,并且,头滑架6被安装在滑架5上。定时带17向滑架5传送滑架马达11的驱动力以使滑架5在由箭头Al和A2表示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沿导轴3和导轨4往复移动。当滑架移动时,附接到滑架5的编码器传感器21读取沿滑架移动方向设置的线性标尺19,从而检测滑架位置。通过往复移动,开始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此时,打印介质S2从进纸托盘12被供给,被夹在传输辊16和压紧辊15之间,并且被传输到台板2。在滑架5沿方向Al通过一次扫描进行打印之后,传输马达13通过线性轮20驱动传输辊16。然后,打印介质S2沿用作副扫描方向的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被传输预定的量。当滑架5沿方向A2扫描时,在打印介质S2上完成打印。在原点位置,根据需要,头帽子(head cap) 10和恢复单元14被配置为根据需要,间歇地对打印头1执行恢复处理。通过重复该操作,一个打印介质的打印结束。然后,打印介质被排出,这完成一个打印介质的打印。图8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配置的框图。控制器100是主控制单元,并且包括例如ASIC 101、ROM 103和RAM 105,以配置微计算机。ROM 103存储点布局图案、掩模图案和其它的永久数据。RAM 105具有用于将图像数据光栅化的区域、工作区域,等等。ASIC 101执行一系列处理以从ROM 103读出程序并且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数据。更具体地,从与墨排出量对应的信息中选择掩模图案以分割图像数据,从而产生用于每一遍的打印数据。主机装置110是后面待描述的图像数据供给源,并且,除了采取例如创建和处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计算机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取图像读取器等的形式。主机装置110通过接口(I/F) 112向/从控制器100发送/接收图像数据、其它命令、状态信号,等等。头驱动器140根据打印数据等驱动打印头141。马达驱动器150驱动滑架马达152,并且,马达驱动器160驱动传输马达162。[1. 3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将解释打印介质表面上的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作为用于评价图像内的光泽度均勻性的准则。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是用于评价打印介质或图像的光泽的指标。下面将解释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图9A 9D是用于解释光泽度和雾影的示图。如图9A所示,可通过用一般的检测器检测由打印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光,获得20°镜面光泽度(以下简称为光泽度)和雾影的值。反射光以镜面反射光的轴为中心在给定的角度上分布。如图9D所示,在例如检测器中心的1.8°的开口宽度处检测光泽度,并且,在开口外面士2. 7°的范围内检测雾影。更具体地,当观察反射光时,充当分布的中心轴的镜面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反射率被定义为光泽度。测量在反射光分布中在镜面反射光附近产生的散射光并将其定义为雾影或雾影值。由检测器测量的光泽度和雾影的单位是无量纲的。光泽度符合JIS K 5600,并且雾影符合 ISO DIS 13803。通过使用例如 JIS H 8686 "Test methods for image clarity of anodic oxide coatings on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或 JIS K 7105 "Testing methods for optical properties of plastics”来测量图像清晰度。图像清晰度表示在打印介质上反射的图像的锐度(sharpness)。例如,当在打印介质中反射的照明图像朦胧时,图像清晰度值较小。图9B和图9C是表示反射光的量和方向随打印图像的表面粗糙度而改变的示图。 如图9B和图9C所示,更粗糙的表面一般使反射光漫射得更多,从而减少了镜面反射光的量,并且,图像清晰度和光泽度被测量为更小。在该实施例中,比目标图像清晰度小的测得的图像清晰度的测量值将被表达为低图像清晰度。同样,比目标光泽度小的测得的光泽度的测量值将被表达为低光泽度。<光泽度和图像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当与彩色墨或非彩色墨同时地打印透明墨时,图像清晰度和光泽度进一步根据它们的重叠而改变。图10A 10C是表示根据透明墨的重叠的差异,打印表面的状态的差异的示图。图10A表示在不打印透明墨的情况下仅打印彩色墨的情况。图10B和图10C分别表示通过同时打印和加涂打印(overcoat printing)(后面描述)来打印透明墨的情况。在相对随机的打印方法(称为同时打印)中,彩色墨和透明墨被同时打印。由于随机的打印定时,在一些情况下在彩色墨上打印透明墨,而在其它情况下在透明墨上打印彩色墨,使得打印表面变粗糙。结果,光散射、图像清晰度和光泽度趋于降低(图10B)。在以不同的定时打印彩色和无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打印方法中,图像清晰度几乎不下降,只有光泽度趋于根据透明墨量而大大改变(图10C)。特别是在晚些时候排出透明墨的打印方法(称为加涂打印)中,图像光泽度有效地降低。更具体地,在低光泽度区域中打印的透明墨根据透明墨的量而降低光泽度。图IlA表示通过使用一般的检测器测量光泽度与他墨打印占空比(duty)的关系的结果。在该例子中,当在600dpi X 600dpi的一个像素中打印约3. 5pl的8个墨滴时获得的打印占空比被定义为100%,将在后面描述其细节。如图IlA所示,在他墨打印占空比高的部分,光泽度高。图IlB表示这样的状态随着透明墨排出量增大(0%、10%和20%), 该区域中的透明墨的加涂打印降低了光泽度。这是由于,加涂折射率比他墨低的透明墨会在他墨层上形成透明墨层,从而减少最上层表面上的光反射,如图10C所示。在实际中,与图10A 10C不同,最上层表面不需要完全被透明墨覆盖。此时,如图IlC所示,不管透明墨排出量如何,雾影都不会大大改变。但是,在同时打印中,随着墨排出量增加,雾影变差并且表面变得模糊,如图IlD所示。可以认为,同时打印使表面粗糙,如图10C所示。为了防止这一点,通过加涂打印排出透明墨,以在有色墨上排出透明墨。[第一实施例]
[装饰打印数据的产生和保存]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装置中的装饰打印处理的顺序。图15是表示总体装饰打印处理的概念的示图。图14B是表示产生用于执行装饰打印的装饰打印数据(也称为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第二产生的例子)的顺序的流程图。用户指定要使用任意的排出来装饰的部分,并且在该部分呈现文本和图形。用户在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所显示的UI 屏幕上选择装饰打印数据创建处理,并且开始第二打印数据创建处理(步骤S1511)。在步骤S1512,在第二打印数据中写入页头部。页头部包含页ID、打印设置、页尺寸、宽度和高度、页数据位置,等等。页ID被用于唯一地标识页。打印设置是当在形式文件创建模式下执行打印时所使用的各种打印设置。打印设置包括关于页尺寸和打印取向的信息。对于页尺寸,用字节数给出将由页头部参照的页尺寸。对于宽度和高度,用像素的数量给出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装饰部分)的宽度和高度。对于页数据位置,存储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中从第二打印数据的起点的偏移位置。在步骤S1512中在第二打印数据中写入页头部之后,在步骤S1513,第二打印数据基于当前页的打印作业被光栅化,从而创建多值光栅数据。在步骤S1514,创建的多值光栅数据被二值化。在二值化中,多值光栅数据被二值化为用于纯白色区域的“1”和用于其它区域的“0”。二进制光栅数据表示当前页中的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信息。在该实施例中, 在二值化时被赋予“0”的区域中的透明墨排出量在后面描述的装饰打印中被改变。在步骤 S1515,在原始的第二打印数据中写入二进制光栅数据,并且,在步骤S1516,在诸如PC的外部存储设备(未示出)的预定存储区域中保存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装饰打印处理的顺序]图14A是表示该实施例中装饰打印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用户在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所显示的UI屏幕上选择装饰打印处理,选择事先产生的第二打印数据(装饰打印数据),并且开始对原始图像的第一打印数据进行装饰打印处理。在步骤S1501 S1503中,对于第一打印数据执行预处理J0002、后处理J0003和 Y校正处理J0004。这些处理与参照图1描述的那些处理相同。第一打印数据在步骤S1503 中被转换成8位多值数据。此时,透明墨CL在第一打印数据的整个打印范围内具有预定的值作为8位多值数据。透明墨CL的值可以是在整个打印范围内恒定的预定值,或者,可以根据有色墨的多值数据的值(色调值)而改变。在步骤S1504中加载事先保存的第二打印数据,并且在步骤S1505中参照在第二打印数据中写入的页头部。在步骤S1506中,区域信息从页头部被加载到RAM 105中,以指定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用于指定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的区域信息是在图14B中的二值化中被赋予“0”的区域(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的信息。在步骤S1507中,步骤S1503中的、校正处理之后的透明墨面信息(透明墨数据) 从第一打印数据被加载。基于从第二打印数据获得的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信息,第一打印数据中的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排出量被改变为在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中设置的排出量。更具体地,与在二值化中被赋予“0”的区域的像素相对应的在γ校正处理之后的透明墨面的像素值被改变为事先指定的排出量(被减小)。对于在二值化时被赋予“1”的区域或没有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的区域,透明墨排出量不改变。在步骤S1508中,执行半色调处理以将第一打印数据传送到喷墨打印装置。在步骤S1509中,执行打印处理,从而完成装饰打印处理。为了在执行装饰打印时在保持光泽度的同时实现装饰效果,通过加涂打印来打印透明墨。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加涂打印几乎不使图像清晰度劣化。透明墨和有色墨的同时打印进一步地使表面粗糙,并且,表面漫反射光并且看起来是模糊的。为了防止这一点,该实施例通过加涂打印来打印透明墨,其中加涂打印能够根据有色墨和透明墨的量仅大大改变光泽度,而不使图像清晰度劣化。为了实现透明墨的加涂打印,例如,该实施例采用基本上通过图13A和图1 所示的六遍而完成打印的掩模。墨被分成有色墨的墨组和包括透明墨的墨组。为各墨组选择图 13A或图13B中的掩模。图13A示出为有色墨的墨组使用的并且通过六遍中前一半的三遍来完成打印的掩模。后一半的空白部分由于不存在掩模(打印允许像素)因而不被打印。 图1 示出为包括透明墨的墨组使用的并且用于执行加涂打印的掩模。与图13A中的掩模相反,图13B中的掩模通过六遍中后一半的三遍来完成打印。前一半的空白部分由于不存在掩模(打印允许像素)因而不被打印。如图13A和图1 所示,透明墨的打印扫描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被执行。因此可如图IOC所示的那样完成透明墨的加涂打印。在该实施例中,在有色墨打印完成之后打印透明墨。但是,在一些遍中可以打印有色墨和透明墨二者。虽然例示了 6遍掩模,但是,用于有色墨和透明墨的遍的数量是任意的。该实施例可通过根据图像中要被装饰的部分改变透明墨排出量,而不同地改变光泽度并且赋予装饰效果。透明墨的加涂打印可抑制打印材料表面的粗糙化并且防止打印材料表面上的漫反射。因此,该实施例可抑制图像清晰度的劣化,并且实现装饰效果和有光泽的照片二者。[第二实施例]图14C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装饰打印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当执行用于表现装饰的装饰打印时,用户在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J0012的监视器上所显示的UI屏幕上选择装饰打印处理,选择事先创建的第二打印数据,并且针对原始图像的第一打印数据开始装饰打印处理。在步骤S1521 S1523,执行预处理J0002、后处理J0003和γ校正处理J0004。 这些处理与参照图1描述的那些相同。第一打印数据在步骤S1523中被转换成8位多值数据。此时,透明墨CL在整个打印范围中具有预定值。在步骤S1524,加载事先保存的第二打印数据,在步骤S1525,参照写在第二打印数据中的页头部。在步骤S1526,区域信息从页头部被加载到RAM 105中,以指定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在步骤S1527,基于页头部的打印设置信息确定是否已经指定了装饰图案。装饰图案是表示被重复排出到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的图案的图像。与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类似,装饰图案由二进制值“0”和“1”形成。装饰图案由图案类型(诸如“无图案”、“圆形”、 “方形”或“菱形”)和尺寸(诸如“大”、“中”和“小”)指定。打印机驱动程序事先具有与相应的组合对应的多个图案图像。如果在步骤S1527中确定装饰图案已被指定,那么处理前进到步骤S1528以将装饰图案图像加载到RAM 105中。处理然后前进到步骤S1529以在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信息中重复合成在RAM 105中加载的装饰图案图像。通过对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重复OR 运算而完成该合成。作为结果,图案图像在二进制值为“0”的区域(透明墨排出量被改变的区域)中被重叠。图15表示提示用户为要经历装饰打印的特定部分选择多种类型的准备好的装饰图案(例如,没有图案、圆形、正方形和菱形)中的一种并且将透明墨排出量被改变的区域图案化的结果的例子。在图15中,透明墨排出量被改变的区域是要被装饰的部分处的黑色部分。在图15的c)中,为要被赋予装饰效果的部分(心形部分)选择方格图案。在要被赋予装饰效果的部分(心形部分)中,高光泽度部分和低光泽度部分彼此相邻,从而提供使心形图像闪亮的效果。将装饰图案尺寸变为“大”、“中”和“小”会以不同的光泽度实现该效果。例如,基于装饰图案尺寸,装饰图案一边2 3mm的尺寸可使装饰效果最大化。重新参照步骤S1527,如果在步骤S1527中确定没有指定装饰图案,那么,处理前进到步骤S1530。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选择了“无图案”,并且,要经历装饰打印的部分(心形部分)处的透明墨排出量被均勻改变,如图15的b)所示。在步骤S1530,步骤S1523中的Y校正处理之后的透明墨面从第一打印数据被加载。基于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信息, 第一打印数据中的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排出量被均勻地改变为事先指定的排出量。更具体地,执行对透明墨面中与二进制值为“0”的区域中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值进行改变的处理。与此相对,对于二进制值为“1”的区域中的像素或对于没有透明墨排出量改变区域的区域,透明墨面的值不变。在步骤S1531,执行半色调处理以将第一打印数据传送到喷墨打印装置。在步骤S1532,执行打印,从而完成装饰打印处理。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在执行装饰打印时在保持光泽度的同时获得装饰效果,通过加涂打印来打印透明墨。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加涂打印几乎不使图像清晰度劣化。作为对照,透明墨和有色墨的同时打印进一步地使表面粗糙,并且,表面漫反射光并且看起来是模糊的。为了防止这一点,通过加涂打印来打印透明墨,其中加涂打印能够根据有色墨和透明墨的量仅大大改变光泽度,而不使图像清晰度劣化。为了实现透明墨的加涂打印,例如,该实施例采用基本上通过图13A和图1 所示的六遍而完成打印的掩模。墨被分成有色墨的墨组和包括透明墨的墨组。为各墨组选择图 13A或图1 所示的掩模。图13A示出为有色墨的墨组使用的并且通过六遍中前一半的三遍来完成打印的掩模。后一半的空白部分由于不存在掩模因而不被打印。图1 示出为包括透明墨的墨组使用的并且用于执行加涂打印的掩模。与图13A中的掩模相反,图13B中的掩模通过六遍中后一半的三遍来完成打印。如图13A和图1 所示,透明墨的打印扫描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被执行。由此,可以如图IOC所示的那样完成透明墨的加涂打印。 虽然例示了 6遍掩模,但是,用于有色墨和透明墨的遍的数量是任意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第一打印数据的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排出量被改变为事先指定的排出量。与原始第一打印数据中的透明墨排出量相比,改变后的透明墨排出量可以是“更小的值”,或者可以是0。如图IlB所示,使透明墨排出量变得更小或为 0可仅增加要装饰的部分处的光泽度。结果,光泽度可以不同地改变以实现装饰效果,并且文本和图像看起来浮凸起来。用户可确定透明墨排出量。例如,用户界面屏幕被显示为将第一打印数据的透明墨面中的透明墨排出量变为排出量"50130110%和0%”中的任一个。用户界面屏幕提示用户选择一个排出量,由此改变光泽度。当原始第一打印数据的透明墨面中的透明墨排出量为“100”时,要被赋予装饰效果的区域中的透明墨排出量为“50”、“30”、“10”或“0”。进一步地,透明墨排出量可以从原始第一打印数据的透明墨面中的透明墨排出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图IlB所示,光泽度减小。由于透明墨已被排出,因此,过大的透明墨排出量会导致起泡(beading)或渗色(bleeding)。因此,排出量需要被仔细地设置。[第四实施例]图12A 12C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颜色转换处理中使用的查找表(LUT)的表。作为LUT的例子,将解释透明墨在给定色相(hue)中的White-Col-Bk 线(Col是C、M、Y和R当中的任意色相)的表中的使用。横坐标表示图像数据的RGB色调值。最左边的值表示白色点055,255,255),最右边的值表示黑色点(0,0,0)。纵坐标表示关于每个信号值的墨排出量(打印占空比)。在实际中,为图像数据的每个RGB值采用多种颜色的Col墨,并且颜色的使用更复杂。为了便于描述,在实施例中将例示仅仅一种颜色的Col墨,但是,墨的使用不限于此。一般地,在White-Col线上,Col墨排出量(打印占空比)增大到最大饱和度。在该实施例中,当在600dpi X 600dpi的一个像素中打印约3. 5pl 的8个墨滴时获得的打印占空比被定义为100%。明度需要降低以连接Col与Bk,并且一般主要使用包含碳黑墨的墨(例如,Gray和m0。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开始使用黑色时的颗粒感,首先使用灰色墨,然后使用他以减小明度。如图12A 12C所示,透明墨排出量根据打印材料的目的而改变。例如,如图12A 所示,不在白色点(255,255,25幻处排出透明墨,而在有色打印的部分处排出大量透明墨。 图12A表示通过降低有色墨打印部分处的光泽度来消除与低光泽度白色点的光泽度差别的情况。与图12A对照,如图12B所示,在白色点(255,255,255)处排出大量透明墨,而在打印材料的几乎所有白色背景被有色墨覆盖的部分处排出少量透明墨。图12B表示通过增加打印介质的白色背景上的光泽度来消除与有色墨打印部分的光泽度差别的情况。作为替代方案,如图12C所示,不管输入的RGB值如何,都均勻地排出透明墨。图12C表示通过抑制有色墨打印部分处的过高光泽度而甚至增加打印介质的白色背景上的光泽度,来消除光泽度差别的情况。在通常的打印中,为了使光泽均勻,如图12A或12B所示的那样使用透明墨。当然,可以如图12C所示的那样使用透明墨。但是,考虑到透明墨消耗量,优选在通常的打印中优化透明墨排出量,因此,常常如图12A或12B所示的那样使用透明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不使用透明墨的部分处无法获得在实施例中描述的装饰打印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点,可通过双重馈送(双重打印)来仅排出透明墨。如果在第二打印之前定影颜料墨,那么在打印介质中几乎不会吸收第二打印所打印的透明墨,并且,可能会出现诸如起泡或渗色之类的图像误差。并且,双重馈送使打印时间加倍。因此,为了在打印介质上的所有部分获得透明墨的装饰效果,优选在装饰打印模式下在白色点(255,255,25幻处(如图12C所示)以及还在无图像的可打印区域中排出透明墨。这可以使得不再需要双重馈送,从而防止上面提到的在打印介质中几乎不吸收透明墨的问题。出于这种原因,在根据实施例的装饰打印模式的使用中,透明墨被排出到打印介质的整个可打印区域。装饰效果可被添加到具有任何输入值的图像的部分,诸如打印介质的白色背景。
〈其它的实施例〉也可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的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的实施例的功能来执行其各个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出于这种目的,例如通过网络或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变更方式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使用用于排出包含色材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有色墨和不含色材的透明墨的打印头来打印图像,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第一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与要用有色墨和透明墨打印的图像相对应地产生表示有色墨和透明墨的排出量的第一打印数据;第二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用于指定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的第二打印数据;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二打印数据改变第一打印数据中的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和打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基于改变的第一打印数据多次扫描打印头以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执行透明墨的打印扫描,来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选择单元,被配置为从多个预定的装饰图案中选择至少一个图案;和合成单元,被配置为将选择单元选择的装饰图案与第二打印数据中用于指定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的信息进行合成。
3.—种喷墨打印方法,该喷墨打印方法使用用于排出包含色材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有色墨和不含色材的透明墨的打印头来打印图像,该喷墨打印方法包括第一产生步骤,与要用有色墨和透明墨打印的图像相对应地产生表示有色墨和透明墨的排出量的第一打印数据;第二产生步骤,产生用于指定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的第二打印数据;改变步骤,基于第二打印数据改变第一打印数据中的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和打印步骤,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基于改变的第一打印数据多次扫描打印头以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执行透明墨的打印扫描,来进行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选择步骤,从多个预定的装饰图案中选择至少一个图案;和合成步骤,将在选择步骤中选择的装饰图案与第二打印数据中用于指定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的信息进行合成。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改变步骤中,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被改变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改变步骤中,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被改变为小于第一打印数据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改变步骤中,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被改变为任意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要经历装饰打印的区域是要以与要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打印的图像的光泽度不同的光泽度打印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透明墨被排出到整个打印区域。
全文摘要
本公开涉及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与要用有色墨和透明墨打印的图像相对应地产生表示有色墨和透明墨的排出量的第一打印数据。产生用于指定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的第二打印数据。基于第二打印数据改变第一打印数据中的用于表现装饰的区域中的透明墨的排出量。通过基于改变的第一打印数据多次扫描打印头以在有色墨的打印扫描之后执行透明墨的打印扫描,来完成打印。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431288SQ201110254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关聪, 田鹿博司, 矢泽刚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