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5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压板侧吸引并输送记录纸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
背景技术
在向记录纸喷出墨滴而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中,为了高精度地进行打印,重要的是防止记录纸从压板面的浮起并使纸面的位置稳定化。因此,已知有一种利用风扇对输送到压板面上的记录纸进行空气吸引,由此向压板侧吸引而使记录纸紧贴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3)。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364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7088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第00/34049号小册子例如,在业务用的打印机中,在打印结束后,使设置于压板的记录纸吸引用的风扇的运转停止,抑制噪音和消耗电力。然而,若在该停止状态下要求打印,则需要使记录纸吸引用的风扇再次起动,在实际开始打印之前要等待数秒。在连续产生打印要求时,不使风扇的运转停止而进行连续运转,因此不会产生该等待时间,但在间歇产生打印要求时等,每次反复进行记录纸吸引用的风扇的停止和再起动,因此无法提高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进行打印而能够提高业务的效率,而且能够高精度地打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从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用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将被进行打印的用纸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压板侧吸引,基于来自外部的输入,来设定从打印结束后到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打印机的运转状况而自由地设定吸引风扇的停止等待时间。由此,使用者能够对应于自己的业务等而缩短停止等待时间,从而抑制吸引风扇产生的噪音及消耗电力。而且,若延长停止等待时间,则能够省去打印开始时的吸引风扇的再起动所花费的准备时间而提高生产率。如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而大幅提高业务的效率,而且,在打印时能够将用纸向压板侧吸引而高精度地打印。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从主计算机接收到打印要求时,不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而进行打印。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省去打印开始时的吸引风扇的再起动所花费的准备时间而
提闻生广率。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优选的是,使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强度比打印时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强度弱。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极力抑制停止等待时间中的吸引风扇的噪音及消耗电力。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驱动程序,其特征在于,进行打印机的设定,所述打印机在将从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用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将被进行打印的用纸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压板侧吸引,所述打印机驱动程序能够对所述打印机设定从打印结束后到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打印的业务状况来自由地设定吸引风扇的停止等待时间。由此,使用者能够对应于自己的业务等而缩短停止等待时间,从而抑制吸引风扇产生的噪音及消耗电力。而且,若延长停止等待时间,则能够省去打印开始时的吸引风扇的再起动所 花费的准备时间而提高生产率。 如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而大幅提高业务的效率,而且,能够将用纸向压板侧吸引而高精度地打印。


图I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的打印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将图I的打印机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I的打印机的简要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I的打印机中的吸引压板及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图I的打印机中的记录纸通过的状态的吸引压板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I的打印机的头清洁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I的打印机的头清洁机构的喷嘴检查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图I的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简要框图。图9是表示在主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的选择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不停止模式下的控制的时间图。图11是表示默认模式下的控制的时间图。图12是表示任意停止模式下的控制的时间图。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任意停止模式下的控制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是对作为记录纸的卷筒纸9进行打印的卷筒纸打印机。打印机I具有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 ;在该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安装的开闭盖3。在打印机主体2的外包装壳体2a的前表面形成有规定宽度的记录纸排出口 4。在记录纸排出口 4的下侧,排纸引导件5向前方突出,在该排纸引导件5的侧方配置有盖开闭杆6。在外包装壳体2a中的排纸引导件5及盖开闭杆6的下侧形成有卷筒纸放入取出用的矩形的开口部2b (参照图2),该开口部2b由开闭盖3密闭。当对盖开闭杆6进行操作时,将开闭盖3的锁定解除。然后,将排纸引导件5向前方拉拽时,如图2所示,开闭盖3以下端部为中心而向前方打开至成为大致水平为止。当开闭盖3打开时,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形成的卷筒纸收纳部7成为开放状态。同时,对打印位置进行限定的吸引压板(压板)8与开闭盖3 —起移动,从卷筒纸收纳部7到记录纸排出口 4的记录纸输送路径成为开放状态,因此能够从打印机主体2的前方进行卷筒纸9的更换作业。卷筒纸9以其轴朝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的横置状态被收纳在卷筒纸收纳部7内。卷筒纸收纳部7具备限定其收纳宽度的左右的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能够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滑动,以便于收纳不同的用纸宽度的卷筒纸9。在第一侧壁11装入有锁定机构和卷筒纸施力构件13,该锁定机构将第一侧壁11锁定为不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移动,在第一侧壁11的前侧的上端部分,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露出。卷筒纸施力构件13的前端部从形成在第一侧壁11的内侧的表面Ila上的开口朝向卷筒纸收纳部7内突出。卷筒纸施力构件13构成为在图2所示的突出位置和其前端部的前端面与第一侧壁11的表面Ila—致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利用规定的弹性力始终向突出位置施 力。当利用手动操作将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压入时,第一侧壁11的锁定被解除,因此能够使第一侧壁11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定位成接下来要收纳的卷筒纸9的用纸宽度。然后,当解除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的压入时,返回第一侧壁11的移动被阻止的锁定状态。在调整了收纳宽度后对卷筒纸9进行收纳时,成为卷筒纸施力构件13朝向第二侧壁12侧对卷筒纸9按压的状态,因此收纳的卷筒纸9不会松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开闭盖3的盖壳体3a及盖开闭杆6。如图3所示,在打印机I的内部,在打印机主体框架1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卷筒纸收纳部7。在卷筒纸收纳部7的上侧且在打印机主体框架15的上端处水平地安装有头单元框架16。在头单元框架16配置有喷墨头17、用于检测喷墨头17的位置的线性刻度尺18及编码器传感器19、搭载有喷墨头17及编码器传感器19的滑架20、对滑架20的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滑架引导轴21。喷墨头17以喷嘴面17a向下的方式搭载于滑架20。滑架引导轴21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架设。而且,在头单元框架16配置有滑架输送机构,该滑架输送机构具备用于使滑架20沿着滑架引导轴21往复移动的滑架电动机22及同步带23。在喷墨头17的下侧隔开恒定的间隔配置有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吸引压板8。在从卷筒纸9抽出的记录纸(用纸)10通过打印位置时,吸引压板8将该记录纸10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表面8a吸引。在吸引压板8及打印机主体2构成有记录纸吸引机构。在吸引压板8的后端安装有向下方弯曲的张力引导件24。张力引导件24被弹簧力向上方施力,从收纳在卷筒纸收纳部7内的卷筒纸9拉出的记录纸10以被张力弓丨导件24施加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沿着经过打印位置的记录纸输送路径被拉出。后侧送纸辊25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架设在吸引压板8的后侧。规定宽度的后侧压纸辊26隔着记录纸10以规定的按压力按压后侧送纸辊25。在吸引压板8的前端侧的部位配置有前侧送纸辊27。前侧压纸辊28从上侧隔着记录纸10按压前侧送纸辊27。后侧送纸辊25及前侧送纸辊27由搭载于打印机主体框架15的送纸电动机29驱动。而且,在记录纸排出口 4设有用纸刀具53,通过前侧送纸辊27及前侧压纸辊28从记录纸排出口4送出的记录纸10由用纸刀具53切断。在对开闭盖3进行开闭时,吸引压板8、张力引导件24、后侧送纸辊25、前侧送纸辊27与开闭盖3 —起移动。如图4及图5所示,吸引压板8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呈长且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在吸引压板8的侧方,与该吸引压板8—体地形成有对从喷墨头17喷出的墨滴引起的墨雾进行回收的墨雾回收部31。吸引压板8的表面8a由多个纵向肋32分隔成槽状的多个划分室33。记录纸吸引机构包括这多个划分室33;在多个划分室33的各自的底面形成的吸引孔
34;在打印机主体框架15的背面板安装的吸引风扇35 ;经由各吸引孔34而与各划分室33连通,且经由吸引风扇35而与形成在打印机主体2的背面侧的排气口 36连通的空气通路37。吸引压板8与空气通路37能够连接或切断。当打开开闭盖3时,吸引压板8与开 闭盖3 —起向前方移动,因此被从空气通路37切断。当关闭开闭盖3时,吸引压板8向原来的位置复位,因此成为与空气通路37连接的状态。在连接状态下使吸引风扇35工作时,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因此在吸引压板8的表面8a上输送的记录纸10被吸引。需要说明的是,吸引压板8的宽度方向是打印机宽度方向,各划分室33的上表面开口是吸引压板8的吸引区域Sb。如图5所示,吸引压板8的宽度方向上的吸引区域Sb的宽度A是指从吸引压板8的左端的划分室33 (a)的上表面开口的左端到右端的划分室33(b)的上表面开口的右端的宽度。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是指吸引压板8的宽度方向上的记录纸10的宽度。在打印时,打印机I使吸引风扇35工作,将从卷筒纸9抽出的记录纸10向吸引压板8的吸引区域Sb吸引。而且,打印机I反复进行打印的动作和输送的动作,该打印的动作是通过使滑架20沿着滑架引导轴21移动,而使喷墨头17沿着吸引压板8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进行打印的动作,该输送的动作是通过驱动后侧送纸辊25及前侧送纸辊27旋转,而沿着与吸引压板8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以规定间距输送记录纸10的动作。当打印所使用的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比吸引压板8的吸引区域8b的宽度A窄时,如图5所示,吸引区域Sb的一部分向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方向的第一及第二纸端IOaUOb的外侧露出,因此,因该露出部分的空气的吸引而在第一及第二纸端10a、10b附近产生气流。该气流使纸粉或尘埃等向第一及第二纸端10a、10b的上方飞散。记录纸10的端部是纸的纤维的切断面,因此容易产生纸粉。而且,在本例中,由于具备从两侧夹持被投入到卷筒纸收纳部7内的卷筒纸9而防止松动的第一及第二侧壁11、12,因此每当输送记录纸10时,卷筒纸9的两侧面与第一及第二侧壁11、12都摩擦而产生纸粉。该纸粉有时会与记录纸10 —起从卷筒纸收纳部7被搬运到吸引压板8。因此,在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比吸引压板8的吸引区域8b的宽度A窄时,为了避免从卷筒纸收纳部7被搬运到打印位置的纸粉等飞散而附着于喷嘴面17a,对打印机I进行驱动控制,使得在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处于从第一及第二纸端10a、IOb离开了规定的距离的位置时,进行记录纸10的输送。如图6所示,打印机I具备头清洁机构40,该头清洁机构40配置在喷墨头17的待机位置的下方。该头清洁机构40具备用于对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进行密封的头帽41 ;用于对附着于喷嘴面17a的墨、异物等进行拂拭的擦拭器42 ;用于对残留或堵塞在喷墨头17的喷嘴内的墨进行吸引的墨吸引部43。头帽41、擦拭器42及墨吸引部43安装在头清洁机构40的框架44。框架44固定在对滑架引导轴21、吸引压板8等进行支承的打印机主体框架15。头帽41配置在待机位置上的喷嘴面17a的正下方,且具备与喷嘴面17a正相对的向上的密封面41a。通过使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工作,头帽41能够沿着与喷嘴面17a垂直的方向、即与滑架引导轴21正交的方向进行上下滑动。由此,头帽41向密封面41a相对于喷嘴面17a接近的方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头帽41是密封面41a的缘部41b垂直立起的箱形形状,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原材料形成。头帽41是能够利用缘部41b来包围覆盖喷嘴面17a的喷嘴形成部分并同时紧贴于喷嘴面17a的尺寸及形状。在由密封面41a及缘部41b包围的凹部41c内连接有从墨吸引部43所具备的未图示的泵电动机延伸的吸引用管。在缘部41b紧贴于喷嘴面17a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工作时,通过泵电动机的吸引力使由凹部41c和喷嘴面17a围成的密闭空间减压,吸引残留在喷墨头17的各喷嘴中的墨而向凹部41c内喷出。 擦拭器42是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板状的构件,由固定在头清洁机构40的框架44上的未图示的引导构件保持为能够上下滑动。通过使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工作,擦拭器42与头帽41同样地能够沿着与喷嘴面17a垂直的方向移动。在利用擦拭器42来拂拭喷嘴面17a时,以使喷嘴面17a从擦拭器42的正上方向横向偏移的状态使擦拭器42上升,使擦拭器42的前端比喷嘴面17a的高度稍向上突出,在该状态下使喷墨头17沿着滑架引导轴21移动,而使擦拭器42的前端与喷嘴面17a滑动接触。由此,附着于喷嘴面17a的异物、墨被擦拭器42的前端刮除。在打印工作结束而使喷墨头17待机在待机位置上时,头帽41移动到缘部41b与喷嘴面17a的周围紧贴的位置为止而将喷嘴密闭。由此,能够使待机时的喷嘴内的墨不易增粘而不易发生堵眼等。而且,与使喷墨头17向待机位置侧或打印位置侧移动的时刻同步地使擦拭器42上升,从而能够进行利用擦拭器42拂拭喷嘴面17a的擦拭处理。由于喷嘴的堵眼等而需要进行头清洁时,在使头帽41移动到将喷嘴密闭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工作,对由凹部41c和喷嘴面17a围成的密闭空间内进行吸引,从而能够执行从各墨喷嘴喷出墨的墨吸引处理。另外,为了适当地保持墨喷嘴内的墨滴的状态,在使喷墨头17与头帽41对置的状态下,与打印动作无关地,从喷墨头17的全部墨喷嘴定期地进行将规定量的墨喷出到头帽41的凹部41c内的冲洗处理。而且,也可以在所希望的时刻执行将比该定期冲洗处理所喷出的墨滴更多量的墨滴一起喷出的冲洗处理,由此,进行头清洁来恢复喷嘴的堵眼等。作为清洁处理,可以进行上述擦拭处理、墨吸引处理、冲洗处理中的任一个或将这些处理适当组合进行。在实际进行这些清洁处理之前,进行检查来自墨喷嘴的墨的喷出状态的喷嘴检查处理。然后,基于喷嘴检查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喷嘴清洁,在必要时进行喷嘴清洁处理。为了进行该喷嘴检查处理,头清洁机构40具备用于检测不良喷嘴的喷嘴检查机构。即,在凹部41c内配置有用于吸收被喷出的废墨的吸收材料41d,并且为了与吸收材料41d电导通而安装有导电材料41e。在导电材料41e中流动的电信号由配线等取出。根据该结构,从喷墨头17的各喷嘴喷出带电的墨滴,且能够将带电的墨滴喷落在吸收材料41d时产生的电流变化的信号取出。在虽然喷出了墨滴但该信号为规定的阈值以下时,能够判断为喷嘴的喷出不良。此外,作为不良喷嘴的检测方法,还有利用激光等光学性机构来检测所喷出的墨滴的方法。具体而言,喷嘴检查处理是从喷墨头17的喷嘴喷出带电的墨滴,基于该墨滴喷落在凹部41c内的吸收材料41d时的电流变化的信号,来检查来自喷嘴的墨滴的喷出状态。在喷嘴检查处理时,以喷嘴面17a与头帽41的缘部41b的上端之间的间隙LI、及喷嘴面17a与吸收材料41d的表面之间的间隙L2成为规定尺寸的方式对头帽41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为了使喷墨头17与头帽41成为规定的电位差,而将喷墨头17侧接地,并对头帽41侧施加电压而形成为规定的电场状态。从喷墨头17喷出的墨滴由于该电场而在喷落之前带有规定量的电荷。当墨滴喷落时,带有的电荷向导电材料41e流动。如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查墨滴的喷出状态。如图8所示,打印机I的控制系统以具备CPU、ROM、RAM的控制部50为中心构成。 来自主计算机80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接口 51及通信缓冲器52而向控制部50输入。而且,在控制部50连接有快闪ROM等非挥发性存储器54,该非挥发性存储器54作为缓冲器而存储保持打印用的展开数据和各种设定值等。在控制部50的输出侧分别经由驱动器55 59而连接有喷墨头17、滑架电动机22、送纸电动机29、吸引风扇35及用纸刀具53。控制部50具有打印部60、喷嘴检查部62、喷嘴恢复处理部66、用纸切割部67、用纸吸引部68及压盖部69。打印部60对滑架电动机22、送纸电动机29进行驱动控制而对记录纸10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喷嘴检查部62基于从构成喷嘴检查机构的导电材料41e取出的电流变化的信号,来进行是否从各墨喷嘴正常地喷出墨滴的喷嘴检查处理。在从各墨喷嘴未正常地喷出墨滴时,喷嘴恢复处理部66进行用于使各墨喷嘴的墨滴的喷出状态恢复成正常状态的喷嘴恢复处理。即,对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进行从各墨喷嘴吸引墨的动作。而且,对滑架电动机22及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而利用擦拭器42来拂拭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用纸切割部67对设置于记录纸排出口 4的用纸刀具53进行驱动,将从记录纸排出口 4排出的打印完等的记录纸10切断。用纸吸引部68通过使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工作,而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从而吸引在吸引压板8的表面8a上输送的记录纸10。在打印工作结束而喷墨头17在待机位置上待机时,压盖部69对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使头帽41移动至缘部41b紧贴在喷嘴面17a的周围的位置为止而将喷嘴密闭。由此,待机时的喷嘴内的墨不易增粘而不易发生堵眼等。主计算机80是与打印机I连接的上位设备,其控制部(打印机驱动器)81由CPU、ROM、RAM等构成。从该主计算机80经由命令生成部82及通信接口 83而向打印机I发送打印数据。控制部81具有打印数据作成部85、打印设定部86及打印机设定部87。打印数据作成部85根据输入的图像、文字而作成打印数据。打印设定部86进行打印张数、打印品质等的各种设定。打印机设定部87进行打印机I的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的停止状态等的各种设定。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构成主计算机80的显示器的画面上显示⑶I的选择图像G,使用者能够从选择图像G所显示的“不停止”、“默认”、“任意”中选择吸引风扇35的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在默认下,成为将直到吸引风扇35停止的时间设为0.5秒等的初始设定。如此,使用者能够在构成主计算机80的显示器的画面上确认并进行这些设定。并且,当通过设置在该主计算机80的控制部81上的打印机设定部87来选择“不停止”时,打印机I被设定为不停止模式,当选择“默认”时,打印机I被设定为默认模式,当选择“任意”时,打印机I被设定为任意停止模式。在选择图像G中,在“任意”的选择部位设有小时(H)、分(M)、秒(S)的设定部Ga,使用者可以选择“任意”,而且,能够通过设定部Ga来设定直到吸引风扇35停止的停止等待时间。在上述的打印机I中,当从主计算机80与打印指令一起接收到打印数据时,通过用纸吸引部68使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工作,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从而吸引在吸引压板8的表面8a上输送的记录纸10。然后,对于如此由吸引压板8吸附的记录纸10,通过打印部60从喷墨头17的墨喷嘴喷出墨滴而进行打印。打印后的记录纸10从记录纸 排出口 4排出,通过用纸切割部67而由用纸刀具53切断。当指定的张数(例如,10张)的打印结束时,打印机I在由主计算机80的打印机设定部87设定的各设定的模式下待机。接下来,说明各模式下的待机时的控制部50的控制。(不停止模式)如图10所示,在不停止模式下,即使指定的张数的打印结束,吸引风扇35也不停止而是继续工作。另外,在打印结束后,在等待了规定时间(约3秒)的打印数据是否被发送的打印数据待机时间后,通过喷嘴检查部62进行喷嘴检查处理,之后,通过压盖部69进行利用头帽41来覆盖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压盖。并且,当从主计算机80对成为待机状态的打印机I发送打印数据而指示打印时,开始进行打印部60对记录纸10的打印。如此,在不停止模式下,即使打印机I成为待机状态,吸引风扇35也继续工作,因此能够省去使停止状态的吸引风扇35工作来将记录纸10可靠地向吸引压板8吸附而能够开始打印之前的几秒钟的准备时间。可是,由于在下一个的打印指令之前吸引风扇35始终工作,因此,始终产生由吸引风扇35的工作音构成的噪音,而且,吸引风扇35的消耗电力高涨。(默认模式)如图11所示,在默认模式下,在指定的张数的打印刚结束后(约0.5秒后),吸引风扇35停止。而且,在打印结束后,在等待了规定时间(约3秒)的打印数据是否被发送的打印数据待机时间后,通过喷嘴检查部62进行喷嘴检查处理,之后,通过压盖部69进行利用头帽41来覆盖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压盖。并且,当从主计算机80对成为待机状态的打印机I发送打印数据而指示打印时,首先,通过用纸吸引部68使吸引风扇35工作,利用该吸引风扇35将记录纸10可靠地向吸引压板8吸附,然后开始进行打印部60对记录纸10的打印。如此,在默认模式下,在打印机I刚成为待机状态后就使吸引风扇35停止,因此能够抑制吸引风扇35的噪音及消耗电力。可是,在待机状态的打印机I开始打印时,需要使吸引风扇35工作而到记录纸10的吸引结束后的能够开始打印为止的几秒钟的准备时间,因此在作出打印指令后,打印开始发生延迟,生产率下降。(任意停止模式)如图12所示,在任意停止模式下,即使指定的张数的打印结束,吸引风扇35在到达选择图像G的设定部Ga所设定的吸引风扇35的停止之前的停止等待时间中,也不停止而是进行工作。另外,在打印结束后,在等待了规定时间(约3秒)的打印数据是否被发送的打印数据待机时间后,通过喷嘴检查部62进行喷嘴检查处理,之后,通过压盖部69进行利用头帽41来覆盖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压盖。并且,在停止等待时间中的吸引风扇35的工作中,当从主计算机80对打印机I发送打印数据而指示打印时,开始进行打印部60对记录纸10的打印。 如此,在任意停止模式下,当在设定部Ga所设定的停止等待时间中发送打印数据时,不使吸引风扇35停止,而是在打印数据的刚发送后立即开始打印。因此,能够省去使停止状态的吸引风扇35工作来将记录纸10可靠地向吸引压板8吸附而能够开始打印之前的几秒钟的准备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到达吸引风扇35的停止之前的停止等待时间中不发送打印数据时,吸引风扇35停止。由此,能节约之后的消耗电力。因此,之后发送了打印数据时,与默认模式时同样地,首先,通过用纸吸引部68使吸引风扇35工作,在该吸引风扇35对记录纸10的吸引结束后,开始进行打印部60对记录纸10的打印。如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打印机I的运转状况来自由地设定吸引风扇35的停止等待时间。使用者若对应于自己的业务等缩短停止等待时间,则能够抑制吸引风扇35产生的噪音及消耗电力。而且,若使用者延长停止等待时间,则能够省去打印开始时的吸引风扇35的再起动所花费的准备时间而提高生产率。如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而大幅提高业务的效率,而且,能够将记录纸10向吸引压板8侧吸引而高精度地打印。S卩,即使在从主计算机80间歇性地产生打印要求的状况下,也能防止吸引风扇35的停止及再起动反复发生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业务的生产率。而且,通过选择图像G的设定部Ga在例如I秒 43200秒(=12小时)期间内能够以I秒为单位来设定任意的值,提高设定的自由度,由此,能够同时实现业务效率和对环境的考虑(噪音及消耗电力的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任意停止模式下的停止等待时间中,使吸引风扇35与打印处理中同样地工作,但也可以如图13所示,使停止等待时间中的吸引风扇35的运转强度比打印处理中的运转强度弱。如此,能够极力抑制停止等待时间中的吸引风扇
35的噪音及消耗电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将从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用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将被进行打印的用纸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压板侧吸引, 基于来自所述主计算机的输入数据,来设定从打印结束后到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从所述主计算机接收到打印要求时,不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而进行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干, 使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强度比打印时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強度弱。
4.一种记录有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打印机在将从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用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将被进行打印的用纸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压板侧吸引,所述打印机驱动程序能够对所述打印机设定从打印结束后到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
5.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干, 在将从主计算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用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将被进行打印的用纸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压板侧吸引, 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在从所述主计算机接收到打印指令以及打印数据时,通过所述吸引风扇将用纸向压板侧吸引而执行打印,并且在打印结束后能够控制直到使所述吸引风扇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从所述主计算机接收到打印要求时,所述控制部执行不使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停止而进行打印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控制部执行使所述停止等待时间中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强度比打印时的所述吸引风扇的运转强度弱的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地进行打印而能够提高业务的效率,而且能够高精度地打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一种打印机(1)的控制方法,在将从主计算机(80)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记录纸打印时,利用吸引风扇(35)将记录纸的被进行打印的被打印面的背侧向吸引压板侧吸引,其中,基于来自主计算机(80)的打印机驱动器即控制部(81)的输入数据,来设定从打印结束后到使吸引风扇(35)的运转停止为止的停止等待时间。
文档编号B41J15/00GK102673188SQ201210035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杉本季之, 汤田坂新吾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