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以及颜色样本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5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以及颜色样本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以及颜色样本表。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使用被称为光亮性油墨的光亮性油墨,在纸等介质上记录具有金属光泽的图像的记录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用于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光亮性油墨。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56565号公报认为通过将使用光亮性油墨形成的图像(以下,称为光亮性图像)与使用彩色油墨形成的图像(以下,称为彩色图像)重叠,可在介质上记录具有光泽性的彩色图像。但是,当输出颜色浓的部分时,由于多打入彩色油墨,有时光亮性油墨的光泽也会发生变化而降低。即,会产生不能输出兼具欲输出的颜色和光泽的双方的颜色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使用彩色油墨来进行光泽度的调整的记录装置以及颜色样本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光亮性油墨用喷嘴,其可以向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第一彩色油墨喷嘴,其可以向所述介质喷出第一彩色油墨;以及第二彩色油墨喷嘴,其可以向所述介质喷出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该记录装置将喷出所述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与喷出所述第一彩色油墨和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来进行记录,从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该记录装置记录颜色样本表,该颜色样本表具有第一图案,其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与所述彩色图像;以及第二图案,其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实质上为相同的颜色、且所述第一彩色油墨或者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所述彩色图像,并与所述第一图案的光泽度不同。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来明确。


图I是光亮性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图2是使用了浓青色油墨时的光亮性彩色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图3是使用了含有与图2中所使用的浓青色油墨相同的色料的淡青色油墨时的光亮性彩色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图4是使用了含有与图2、图3中所使用的青色油墨不同的色料的青色油墨时的光亮性彩色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图5是从图2以及图3的测量结果中提取的5组具体例(具体例I 5)。图6是从图2或者图3与图4的测量结果中提取的6组具体例(具体例6 11)。图7是青色油墨的色相角差的测量结果。
图8是具体例I 11的判定结果的表。图9是打印机I的整体构成框图。图10中,图IOA为打印机I的概要剖视图,图IOB是打印机I的概要俯视图。图11是滑架的下表面的说明图。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表的说明图。图13是用户在计算机110的绘画程序上制成的原图像的说明图。图14中,图14A以及图14B是用户希望的原图像的打印物的说明图。图14A是从上观察时的说明图。图14B是从反射光源的光的角度观察打印物时的说明图。
图15是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浓淡变换处理的说明图。图18是在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以明确以下的事项。可以明确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光亮性油墨用喷嘴,其可以向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第一彩色油墨喷嘴,其可以向所述介质喷出第一彩色油墨;以及第二彩色油墨喷嘴,其可以向所述介质喷出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该记录装置将喷出所述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与喷出所述第一彩色油墨和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并进行记录,从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该记录装置记录颜色样本表,该颜色样本表具有第一图案,其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和所述彩色图像;以及第二图案,其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实质上为相同的颜色、且所述第一彩色油墨或者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所述彩色图像,并与所述第一图案的光泽度不同。根据这样的记录装置,能够使用彩色油墨来进行光泽度的调整。优选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与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具有色相角差与色度的和在10以内的关系。由此,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被识别为实质上相同的颜色。优选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与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关系为色相角差在35°以下的关系。由此,能够形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优选使为了形成所述第一图案中的所述光亮性图像的所述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与为了形成所述第二图案中的所述光亮性图像的所述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相互不同。或者,优选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的Jis Z 8741(1997)中的60°光泽度差在15以上。由此,能够形成光泽度不同的2个图案。优选具备用于变换颜色空间的第一查找表和与所述第一查找表不同的第二查找表,根据共同的颜色信息,使用所述第一查找表来确定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并且使用所述第二查找表来确定用于记录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由此,能够形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优选输入用户从所述颜色样本表之中选择出的图案,使用与被输入的所述图案对应的查找表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并在所述介质上进行记录。由此,符合用户希望的图像在介质上被记录。明确了一种颜色样本表,其具有多幅将由光亮性油墨形成的光亮性图像、和由第一彩色油墨以及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而记录的图案,该颜色样本表具有第一图案,其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为规定量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所述彩色图像;以及第二图案,其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为所述规定量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与所述第一样品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实质上为相同颜色且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所述彩色图像。根据这样的颜色样本表,能够使用彩色油墨来进行光泽 度的调整。明确了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亮性油墨用喷嘴,其能够向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第一彩色油墨喷嘴,其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第一彩色油墨;以及第二彩色油墨喷嘴,其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该记录装置将喷出所述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与喷出所述第一彩色油墨和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而进行记录,从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根据共同的像素的颜色信息,使用用于变换颜色空间的第一查找表来确定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查找表不同的第二查找表来确定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在共同的介质上,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为规定量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以成为根据所述第一查找表而确定的油墨量的方式所形成的所述彩色图像重叠,从而形成第一图案,并且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为所述规定量的方式而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以成为根据所述第二查找表确定的油墨量的方式所形成的所述彩色图像重叠,从而形成第二图案。根据这样的记录装置,能够使用彩色油墨来进行光泽度的调整。图I是光亮性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这里,测量了光亮性图案的L * a* b*颜色空间上的坐标值、色相角度(H[deg])、色度(C*)、光泽度。使用照片纸张(光泽)(精工爱普生公司制)作为介质,在介质上记录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3个种类的光亮性图案(将所有像素中形成大的点时的油墨量设为涂布率(duty) 100%时,分别以涂布率60%、涂布率50%以及涂布率40 %涂布了光亮性油墨的光亮性图案),对各个光亮性图案进行了测量。此外,L * a * b *颜色空间上的坐标值是Gretag Macbeth公司制的Spectrolino中的测量结果(以下相同)。表中的色相角度(H[deg])以及色度(C*)是根据的测量结果算出的(以下相同)。光泽度是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的光泽度计MULTI GL0SS268以JIS Z 8741(1997)为标准的60°光泽度的测量结果(以下相同)。根据涂布率60 %与涂布率50%的测量结果可知,当在涂布率50 %到涂布率60%之间,使光亮性油墨的油墨量变化时,色调几乎不发生变化而仅光泽度发生变化。但是,根据涂布率40%的测量结果可知,当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变少时,随着光亮性油墨的油墨量的变化,不仅光泽度会发生变化,色相角度、色度等也会发生变化。这意味在重叠光亮性图像与彩色图像来记录具有光泽性的彩色图像之时,若欲使光亮性油墨的油墨量变化来调整光泽度,则导致色相、色度也会变化。另外,相反地若为了表现浓的颜色的光亮性而增加彩色油墨的油墨量来调制色调时,则光泽度大幅度降低。
另一方面,本申 请的发明者根据以下的测量结果发现,通过使彩色油墨的油墨量变化,能够调整光泽度。图2 图4是重叠了光亮性图像与青色油墨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的光亮性彩色图案的测量结果的表。图2是使用了浓青色油墨时的测量结果的表。图3是使用以不同的浓度含有与图2中所使用的浓青色油墨相同的色料的淡青色油墨时的测量结果的表。图4是使用含有与在图2、图3中所使用的青色油墨不同的色料的青色油墨时的测量结果的表。在这些表中包含颜色空间上的坐标值、色相角度(H[deg])、色度(C*)、光泽度的测量结果,并且也包含色差(E*)的测量结果。此外,构成光亮性彩色图案的光亮性图像是在任意的图案中都以涂布率60%涂布了光亮性油墨的图像。另外,图2的浓青色油墨是用于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型号IC9CL3337的9色油墨盒组的青色油墨(型号ICC37),图3的淡青色油墨是用于该油墨组的淡青色油墨(型号ICLC37)。图4的青色油墨是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型号ICC33的青色油墨。图5是从图2以及图3的测量结果中提取的5组具体例(具体例I 5)。图6是从图2或者图3与图4的测量结果中提取的6组具体例(具体例6 11)。图8是具体例I 11的判定结果的表。在图8中,以色相角度差(Λ H)与色度差(Λ C)的和(Λ H+ Λ C)为指标来判定2个图案的颜色的差异。该指标是考虑了若色相角差小则即使存在少许色度差也难以辨别2种颜色,相反地若色度差小则即使存在少许色相角差也难以辨别2种颜色这样的人的眼睛的特性的指标。若ΛΗ+AC在10以内,优选在8以内,则实质上色相角与色度相同。因为只要在该范围内,则用目视难以辨别2种颜色。进而,若Λ H+AC在6以内,特别是在4以内,贝U用目视辨别2种颜色很困难。另外,若ΛΗ+AC在2以内,则极难用目视辨别2种颜色,当ΛΗ+AC在I以内时,熟练者也难以用目视辨别2种颜色。于是,在图8中,实质上色相角与色度都相同,但是当ΛΗ+AC小于I时判定为“S”,当为I以上小于2时判定为“Α”,当为2以上小于4时判定为“B”,当为4以上小于6时判定为“C”。这里,色相角度差Λ H用以颜色空间中的a*轴为0° ,从O。向b *轴的正向的方向到360°的值来表示。此外,作为2个图案的颜色的差异的指标,也可以不采用图8那样的ΛΗ+AC,而采用一般使用的色差 Λ E * ab ( = ( Λ L~2+ Λ a~2+ Λ b~2)~ (1/2))。若 AE*ab 在 6.5 以内,则是作为实质上相同的颜色而通常被容许的范围。SAE* ab在3. 15以内,则是当不比较2个图案时就被识别为相同颜色的范围。SAE* ab在1.6以内,则是即使比较2个图案也被识别为相同颜色的范围。SAE* ab在0.8以内,则为目视判定的再现性的极限范围。另外,优选2个图案的60°光泽度相差15以上。用户希望的光泽度差虽然存在无法一样地被确定的部分,但更优选在60°光泽度小于200的图案的情况下为相差20以上,而在60°光泽度为200以上的图案的情况下为相差40以上。因为在光泽度低的区域中,即使小的光泽度差也会使人的眼睛感到大的差异。作为与光泽度相关的标准,例如有JIS Z8741(1997)。此外,当形成作为2个图案的基础的光亮性图像时,也可以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不同。通过如图I所示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不同来改变光泽度,因此能够利用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来进行光泽度的调整,从而容易形成符合用户希望的图案。比较具体例I 11的每一个的2个图案的测量结果可知,能够使用不同的青色油墨,制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当以△!!+△(为指标时,实质上色相角度和色度相同的图案)。例如,具体例2的2个图案的ΛΗ+AC小于1,成为熟练者目视也难以辨别2个图案的程度的实质上相同的颜色。对于具体例I 11的每一个的2个图案的测量结果,尽管是实质上相同的颜色,但光泽度差异较大。例如,在具体例I中,将由淡青色油墨构成的彩色图像重叠于光亮性图像时,光泽度为“347”,将由浓青色油墨构成的彩色图像重叠于光亮性图像时,光泽度为“ 267 ”,尽管为实质上相同的 颜色,光泽度也相差“ 80 ”。此外,可以通过使2个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来保持实质上相同的颜色地调整光泽度。例如,在具体例I中,虽然仅由淡青色油墨或者仅由浓青色油墨构成彩色图像,但是也能够通过使淡青色油墨所产生的点(淡点)与浓青色油墨所产生的点(浓点)混合来构成彩色图像,从而在267 347之间任意地调整光泽度。具体地,按照淡青色油墨的涂布率为14%,而浓青色油墨的涂布率为9. 5%来构成彩色图像,由此能够保持与具体例I的2个图案实质上相同的颜色,并将光泽度调整为307(347与267的中间值)。根据这样的测量结果可以理解能够通过使彩色油墨的油墨量变化来调整光泽度。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了包含多幅实质上为相同颜色而光泽度不同的图案的颜色样本。此外,为了形成实质上相同的颜色,可以如具体例I 5所示那样使用色料相同的浓油墨与淡油墨,也可以如具体例6 11所示那样,使用色料不同的2个种类的油墨。总之,只要至少能够使2个种类的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来形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就能够形成多幅实质上为相同颜色而光泽度不同的图案。记录装置的构成图9是打印机I的整体构成框图,图IOA是打印机I的概要剖视图,图IOB是打印机I的概要俯视图。下面,举出打印机I与计算机110连接的记录装置为例来说明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具有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检测器组50以及控制器60。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了打印数据的打印机I利用控制器60控制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控制器60根据从计算机110接收的打印数据来控制各单元,从而在纸上打印图像。打印机I内的状况由检测器组50监视,检测器组50向控制器60输出检测结果。控制器60根据由检测器组50输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各单元。输送单元20是用于使介质(例如,纸S等)朝规定的方向(以下,称为输送方向)输送的单元。该输送单元20具有供纸辊21、输送电机22 (也称为PF电机)、输送辊23、压印平板24、以及排纸辊25。供纸辊21是用于向打印机内供给被插入到纸插入口的纸的辊。输送辊23是将由供纸辊21供给的纸S输送至可以打印的区域的辊,其被输送电机22驱动。压印平板24支承打印中的纸S。排纸辊25是将纸S排出打印机的外部的辊,相对于可以打印的区域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滑架单元30是用于使头朝规定的方向(以下,称为移动方向)移动(也称为“扫描”)的单元。滑架单元30具有滑架31和滑架电机32 (也称为CR电机)。滑架31可以在移动方向上往复移动,其被滑架电机32驱动。另外,滑架31可装卸地保持有收纳油墨的油墨盒。头单元40是用于向纸喷出油墨的单元。头单元40具备头41,该头41具有多个喷嘴。由于该头41设置于滑架31,因此当滑架3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时,头41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而且,头41在沿着移动方向移动时间断地喷出油墨,从而在纸上形成沿着移动方向的点线(光栅线)。
在检测器组50中包括线性式编码器51、旋转式编码器52、纸检测传感器53、以及光学传感器54等。线性式编码器51检测滑架31的移动方向的位置。旋转式编码器52检测输送辊23的旋转量。纸检测传感器53检测供纸中的纸的前端的位置。光学传感器54通过安装于滑架31的发光部和受光部来检测纸的有无。而且,光学传感器54能够一边利用滑架31进行移动,一边检测纸的端部的位置,从而能够检测纸的宽度。另外,光学传感器54也可以根据状况检测纸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上端) 后端(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下端)。控制器6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以及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与打印机I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CPU62是用于进行打印机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用于确保存储CPU62的程序的区域、作业区域等,具有RAM、EEPROM等存储元件。CPU62根据在存储器63中存储的程序,经由单元控制电路64控制各单元。滑架的下表面的构成图11是滑架的下表面的说明图。在滑架3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头41。头41具备7个喷嘴列。7个喷嘴列是用于喷出黑色油墨的黑色喷嘴列(K)、用于喷出浓青色油墨的浓青色喷嘴列(DC)、用于喷出淡青色油墨的淡青色喷嘴列(LC)、用于喷出浓洋红色油墨的浓洋红色喷嘴列(DM)、用于喷出淡洋红色油墨的淡洋红色喷嘴列(LM)、用于喷出黄色油墨的黄色喷嘴列(Y)以及用于喷出光亮性油墨的光亮性喷嘴列(Me)。黑色喷嘴列、浓青色喷嘴列、淡青色喷嘴列、浓洋红色喷嘴列、淡洋红色喷嘴列以及黄色喷嘴列是喷出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彩色喷嘴列)。光亮性喷嘴列是喷出用于形成光亮性图像的光亮性油墨的喷嘴列。各喷嘴列分别由180个喷嘴构成。各喷嘴列的180个喷嘴以规定的喷嘴间距沿着输送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以1/180英寸的间隔排列(即,图中的L为I英寸)。因此,通过从各喷嘴列间断地喷出油墨,滑架31每在移动方向上移动I次(每I次通过)就会沿着输送方向以1/180英寸的间隔形成点列。浓青色喷嘴列(DC)与淡青色喷嘴列(LC)分别喷出青色油墨,但各个油墨的青色的浓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型号ICC37和ICC33的青色油墨作为浓青色油墨,并且采用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型号ICLC37的淡青色油墨作为淡青色油墨。但是,如已述那样,不限于浓油墨、淡油墨的组合,例如也可以采用精工爱普生公司制的型号ICC37作为一种青色油墨,而另一种采用ICLC33。如后所述,只要能够使2个种类的青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来形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则两种青色油墨可以是任意的油墨。为了能够形成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案,优选2个种类的青色油墨的色相角差在35°以下,更优选色相角差在30°以下,进一步优选色相角差在2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色相角差在20°以下,最优选色相角差在15°以下的关系。另外,也可以是以不同的浓度含有相同色料的关系。若具有色相角差在35°以下、且以不同浓度含有相同色料的关系则更好。“相同色料”是指例如C. I.号码相同。色料可以是染料也可以是颜料。此外,如图7所示,ICC37与ICC33、以及ICC37与ICLC37的关系为,在相同记录密度(实质上相同喷出量)下,色相角差为35°以内。图7是使用PX-G930的打印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向照片纸张(光泽)(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喷出各油墨来测量的结果。作为黄色颜料,可以举出C. I.颜料黄 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55、167、172、180、185、213 等。作为洋红色颜料,可以举出C. I.颜料红 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 (Ca)、48 (Mn)、57 (Ca)、57:1、88、
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254、264 或者 C. I.颜料紫 19、23、32、33、36、38、43、50 等。作为青色颜料,可以举出C. I.颜料蓝 1、2、3、15、15:1、15:2、15:3、15:4、15:6、15:34、16、18、22、25、60、65、66、C. I.还原蓝 4、60 等。作为黄色系染料,可以举出C. I.酸性黄1、3、11、17、19、23、25、29、36、38、40、42、44、49、59、61、70、72、75、76、78、79、98、99、110、111、127、131、135、142、162、164、165、C. I.直接黄 1、8、11、12、24、26、27、33、39、44、50、58、85、86、87、88、89、98、110、132、142、144、C. I.活性黄 1、2、3、4、6、7、11、12、13、14、15、16、17、18、22、23、24、25、26、27、37、42、C. I.食品黄 3、4、C. I.溶剂黄 15、19、21、30、109 等。作为具体的洋红色系的染料,例如可以举出C. I.酸性红1、6、8、9、13、14、18、26、27、32、35、37、42、51、52、57、75、77、80、82、85、87、88、89、92、94、97、106、111、114、115、I17、I18、I19、129、130、131、133、134、138、143、145、154、155、158、168、180、183、184、186、194、198、209、211、215、219、249、252、254、262、265、274、282、289、303、317、320、321、322、C. I.直接红 1、2、4、9、11、13、17、20、23、24、28、31、33、37、39、44、46、62、63、75、79、80、81、83、84、89、95、99、113、197、201、218、220、224、225、226、227、228、229、230、231、C. I.活性红
1、2、3、4、5、6、7、8、11、12、13、15、16、17、19、20、21、22、23、24、28、29、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5、46、49、50、58、59、63、64、C. I.可溶性红 UC. I.食品红 7、9、14
坐寸ο作为具体的青色系的染料,例如可以举出C. I.酸性蓝1、7、9、15、22、23、25、27、29、40、41、43、45、54、59、60、62、72、74、78、80、82、83、90、92、93、100、102、103、104、112、
113、117、120、126、127、129、130、131、138、140、142、143、151、154、158、161、166、167、168、170、171、182、183、184、187、192、199、203、204、205、229、234、236、249、C. I.直接蓝 I、
2、6、15、22、25、41、71、76、77、78、80、86、87、90、98、106、108、120、123、158、160、163、165、168、192、193、194、195、196、199、200、201、202、203、207、225、226、236、237、246、248、249、C. I.活性蓝 1、2、3、4、5、7、8、9、13、14、15、17、18、19、20、21、25、26、27、28、29、31、32、33、 34、37、38、39、40、41、43、44、46、C. I.可溶性还原蓝 1、5、41、C. I.还原蓝 4、29、60、C. I.食品蓝 1、2、C. I.碱性蓝 9、25、28、29、44 等。
浓洋红色喷嘴列(DM)与淡洋红色喷嘴列(LC)喷出的各种洋红色油墨也具有与已说明的2个种类的青色油墨几乎同样的关系。这里,省略对洋红色油墨的说明。光亮性油墨含有银粒子、铝(薄片状铝、鳞片状铝)等作为金属粒子。当将铝作为色料使用时,铝在打印媒介上几乎平行地排列,但由于各个片的重叠,实际上并不平行。因此,将铝作为色料使用时的光泽不是光泽度高的镜面光泽,多为亚光色调的光泽。与此相对,含有银粒子的光亮性油墨能够形成比含铝的光亮性油墨光泽度高的光亮性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彩色图像调整光泽度时光泽会降低,因此原来的光亮性图像的光泽度高的较有利,从而使用合有银粒子的光亮性油墨。当然,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使用银作为光亮性油墨的色料,也可以应用于含有铝、其他的金属作为色料的情况。作为光亮性油墨的溶剂,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水、超过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者超纯水。只要在不会妨碍金属粒子的散开的程度内,水中也可以存在离子等。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界面活性剂、保湿剂、增粘剂、PH调整剂、防腐剂、树脂类等。 银粒子是以银为主成分的粒子。银粒子也可以含有例如其他金属、氧、碳等作为副成分。银粒子也可以是银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另外,油墨组成物中的银粒子可以以胶体(粒子胶体)的状态存在。当银粒子以胶体状态散开时,散开性会变得更加良好,例如可以有助于油墨组成物的保存稳定性的提闻。光亮性油墨通过下述的制造方法制成。在70°C的条件下加热聚乙烯吡咯烷酮(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0) 15个小时,其后在室温下进行冷却。将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IOOOg添加于乙二醇溶液500ml中来调制PVP溶液。在另一容器中注入乙二醇500ml并加入硝酸银128g,用电磁搅拌器充分地搅拌来调制硝酸银溶液。在120°C的条件下,一边使用顶置式搅拌器搅拌PVP溶液,一边添加硝酸银溶液,加热约80分钟使其进行反应。然后,随即在室温下使其冷却。使用离心分离机在2200rpm的条件下对得到的溶液进行10分钟的离心分离。随后,取出分离出的银粒子,为了除去多余的PVP,添加乙醇溶液500ml。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来取出银粒子。进而,用真空干燥机在35°C、1. 3Pa的条件下使取出的银粒子干燥。将上述那样得到的银粒子设为10质量%、1、2_己二醇设为3质量%、三羟甲基丙烷设为10质量%、作为界面活性剂的OLFINE E1010(日信化学公司制)设为I质量%、三乙醇胺设为I质量%、离子交换水设为其余成分来进行混合,从而得到光亮性油墨。此外,使用PX-G930打印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记录介质是照片纸张(光泽)(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第一实施方式用户在计算机110的绘画程序上制成图像。但是,在计算机110的显示器上的图像与实际地使打印机I记录的图像之间,有时会产生颜色、光泽感等的差异。当制成有光泽感的图像时,两者的差异特别显著。于是,可以考虑使打印机I记录颜色样本表,用户从颜色样本表中选择希望的颜色、光泽感的补丁图案,从而由打印机I输出如用户所希望的颜色、光泽感的图像。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表的说明图。颜色样本表是记录了多个补丁图案的颜色样品。各补丁图案由前述的打印机I记录,各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的组合分别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各补丁图案通过在光亮性图像之上重叠地形成彩色图像而构成,形成具有光泽性的彩色补丁图案。这里,在任意一个补丁图案中,光亮性图像都是通过以涂布率(duty) 60 %涂布光亮性油墨来形成的。在通常的颜色样本表中不记录实质上相同颜色的补丁图案。这是因为记录多幅实质上相同颜色的补丁图案也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表中记录有多幅实质上相同颜色的补丁图案。例如,对于图中的3个补丁图案,在光亮性图像之上形成的彩色图像实质上为相同颜色。但是,如从前述的图5的具体例I可以了解到的那样,以涂布率19%在光亮性图像上涂布了浓青色油墨的补丁图案的光泽度比以涂布率28 %在光亮性图像上涂布了淡青色油墨的补丁图案的光泽度小。另外,使浓青色油墨所产生的点与淡青色油墨所产生的点混合而构成的补丁图案具有中间的光泽度。因此,3个补丁图案即使实质上是相同颜色,也被识别为光泽度不同的补丁图案。由此,用户不仅能够从颜色样本表之中选择符合希望的颜色的补丁图案,还能够 选择对于光泽度也符合希望的补丁图案。第二实施方式关于原图像图13是用户在计算机110的绘画程序上制成的原图像的说明图。原图像具有光泽图像层和彩色图像层。在光泽图像层上描绘有用户设定了光泽度的光泽图像。该光泽图像由利用多灰度来表示光泽度的像素构成。但是,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使说明简略化,在光泽图像上设定了光泽度高与低的2个种类。在图中的光泽图像中,高光泽度的区域用黑色表示。即,在该光泽图像中,构成图像ABC的像素是光泽度高的像素。在彩色图像层上描绘了 RGB颜色空间的256灰度的彩色图像。但是,这里为了使说明简略化,彩色图像为相同灰度的一种青色。图14A以及图14B是用户希望的原图像的打印物的说明图。图14A是从上观察时的说明图。图14B是从反射光源的光的角度观察打印物时的说明图。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希望的是当从上观察时仅是全部涂成青色的图像,而当使光反射时图像ABC浮起那样的打印物。调整处理图15是调整处理的流程图。首先,用户指定原图像的任意的像素(SlOl)。计算机110对于由用户指定的像素取得在彩色图像层中所设定的灰度值(RGB值)作为颜色信息。接下来,计算机110进行将取得的RGB值(256灰度)变换为CMYK颜色空间的CMYK值(256灰度)的颜色变换处理(S102)。这里,由于原图像的彩色图像是青色一种颜色,因此仅青色的灰度值(C值)具有规定的值(C值以外的M值、Y值以及K值为零,因此这里省略说明)。在该颜色变换处理中,使用将RGB颜色空间的坐标值变换为CMYK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用的公知的查找表(LUT)。接下来,计算机110进行将青色的256灰度的灰度值(C值)变换为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256灰度的灰度值(DC值、LC值)的浓淡变换处理(S103)。打印机I对具备浓油墨与淡油墨的青色、洋红色的灰度值也需要进行这样的变换处理。计算机110预先具备有将C值变换为DC值以及LC值用的青色用查找表(CLUT)。换言之,青色用查找表(CLUT)是用于将C颜色空间的坐标值变换为DC-LC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表。这里,计算机110具备3个CLUT (CLUT1 CLUT3)。而且,青色的灰度值(C值)被CLUTl变换为(DCl、LCl),被CLUT2变换为(DC2、LC2),被CLUT3变换为(DC3、LC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I个C值生成3个种类的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组合。若进一步追溯,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由用户指定的共同的像素的颜色信息(RGB值)生成3个种类的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组合。此外,CLUTl是优先使浓青色的浓度(灰度值)变浓来设定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查找表(换言之,CLUTl 是优先使淡青色的浓度变淡来设定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查找表)。CLUT3是优先使淡青色的浓度变浓来设定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查找表。CLUT2是具有CLUTl与CLUT3的中间的性质的查找表。浓青色的灰度值变为表示在形成补丁图案时的浓青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的信息。另外,淡青色的灰度值变为表示在形成补丁图案时的淡青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的信息。接下来,计算机110根据3个种类的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的组合,使打印机I记录由3个补丁图案构成的颜色样本表(S104)。打印机I根据从计算机110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在介质上形成光亮性图像,并且在该光亮性图像之上形成彩色图像。这里,光亮性图像通过以涂布率60%在介质上涂布光亮性油墨而形成。另外,以对应于浓青色的灰度值(DC值)的涂布率在介质上涂布浓青色油墨,并且以对应于淡青色的灰度值(LC值)的涂布率在介质上涂布淡青色油墨从而形成彩色图像。此外,与CLUTl对应的补丁图案的浓青色油墨的涂布率较多,与CLUT3对应的补丁图案的淡青色油墨的涂布率较多。3个补丁图案成为与共同的RGB值对应的图像。因此,3个补丁图案实质上为相同颜色。但是,如已说明的那样,3个补丁图案的光泽度分别不同。接下来,用户从3个补丁图案之中选择希望的图案,将选择出的图案编号输入计算机 110(S105)。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光泽度低的青色(图像ABC以外的区域)与光泽度高的青色(图像ABC的区域)的2个位置进行上述的调整处理。这里,对于前者选择与CLUTl对应的补丁图案,对于后者选择与CLUT3对应的补丁图案。打印处理图16是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在上述的调整处理之后,进行原图像的打印处理。首先,计算机110进行将原图像变换为在介质上记录时的分辨率(打印分辨率)的分辨率变换处理(S201)。例如当打印分辨率被指定为720X720dpi时,计算机110将原图像变换为720X720dpi的分辨率的位图(bit map)形式的图像数据。此外,分辨率变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为RGB颜色空间的256灰度的数据。接下来,计算机110进行将RGB颜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变换为CMYK颜色空间的图像数据的颜色变换处理(S202)。该颜色变换处理根据公知的查找表(LUT)来进行。接下来,计算机110对青色与洋红色进行浓淡变换处理(S203)。图17是浓淡变换处理的说明图。由于原图像的彩色图像是青色一种颜色,因此这里仅对青色的图像数据(C图像数据)进行说明。计算机110根据光泽图像层(参照图13)的光泽度的设定来分离C图像数据。这里,C图像数据被分离为光泽度低的区域(图像ABC以外的区域)和光泽度高的区域(图像ABC的区域)2个区域。接下来,计算机110根据分离出的各个C图像数据,使用青色用查找表生成浓青色与淡青色的图像数据。换言之,计算机110使用青色用查找表将构成C图像数据的各像素 的灰度值(C值)变换为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灰度值(DC值、LC值)。这时,对光泽度低的区域的C图像数据使用CLUT1,对光泽度高的区域的C图像数据使用CLUT3来分别生成浓青色与淡青色的图像数据。此外,CLUTl以及CLUT3是利用前述的调整处理来选择补丁图案从而被确定的青色用查找表。并且,计算机110结合光泽度低的区域的浓青色的图像数据与光泽度高的区域的浓青色的图像数据生成I个浓青色的图像数据。另外,计算机110结合光泽度低的区域的淡青色的图像数据与光泽度高的区域的淡青色的图像数据生成I个淡青色的图像数据。通过进行图17所示的浓淡变换处理,由青色的图像数据生成浓青色以及淡青色的图像数据。在S203的浓淡变换处理之后,计算机110进行半色调处理(S204)。通过半色调处理,256灰度的图像数据被变换为打印机I可以形成的灰度数(2灰度或者4灰度)的图像数据。在半色调处理中,抖动法· Y补正 误差扩散法等被利用。在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每个像素对应I比特或者2比特的像素数据,该像素数据变为表示各像素中的点的形成状况(点的有无、点的大小)的数据。接下来,计算机110进行光栅化处理,其根据打印时的点形成顺序将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数据进行重新排列(S205)。例如,当打印时分成数次进行点形成处理时,分别提取与各点形成处理对应的像素数据,根据点形成处理的顺序来重新排列。此外,若打印方式不同,则打印时的点形成顺序不同,因此要根据打印方式进行光栅化处理。最后,计算机110在进行了光栅化处理后的数据上附加与打印方式对应的指令数据(例如表示输送量的输送数据等)来生成打印数据,并将打印数据传送至打印机I。打印机I根据从计算机110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在介质上打印图像。图18是在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打印机I以涂布率60%在介质上涂布光亮性油墨,从而在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图像。在原图像中,光泽度根据区域而不同,但记录在介质上的光亮性图像在所有区域中的涂布率都为60%。并且,打印机I在光亮性图像之上记录彩色图像。这里,浓青色油墨所产生的浓青色图像与淡青色油墨所产生的淡青色图像几乎同时在光亮性图像之上重叠地形成。此外,按照在光泽度低的区域(图像ABC以外的区域)中,浓青色油墨的涂布率较高,在光泽度高的区域(图像ABC的区域)中,淡青色油墨的涂布率较高的方式记录彩色图像。但是,在任意一个区域中,都形成实质上相同的颜色。通过以上的调整处理以及打印处理,得到如用户所希望的图14A以及图14B所示的打印物。即,得到当从上观察时仅是全部涂成青色的图像(实质上相同颜色的图像),而当使光反射时图像ABC浮起那样的打印物。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光亮性图像的涂布率保持一定地调整彩色油墨的涂布从而能够得到调整了光泽度的打印物。即,可以得到相同颜色但光泽度不同的打印物。此外,为了说明的简略化,原图像的光泽图像的光泽度为2个种类,彩色图像为相同灰度的青色一种颜色,但当然原图像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主要对打印机进行了记载,但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存储了程序的存储介质等的公开。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便于理解的例示,不是用来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其宗旨地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当然也包含其等价物。特别是,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中。关于补丁图案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 3个实质上相同颜色的补丁图案。但也不限于此,至少形成2个实质上相同颜色的补丁图案即可。但是,优选数量多的,因为用户的选择范围增大,光泽度的调整也可以较细致地进行。另外,也可以根据颜色变更补丁图案的数量。例如,在与图5的具体例I对应的颜色中,光泽度的调整范围扩展为267 347,在与具体例2对应的颜色中,光泽度可以调整的范围缩窄为335 364,因此也可以在调整范围宽的颜色(参照图8)中多设定补丁图案,在调整范围窄的颜色中少设定补丁图案。关于光亮性图像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的涂布率设为60%而一致地形成了光亮性图像。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改变光亮性图像的油墨量。特别是,只要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在涂布率50 % 60%的范围内变化,颜色就几乎不发生变化(参照图I)。因此,也可以在该范围内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发生变化。而且,若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变化,则颜色也变化的状况下,需要调整光泽度,此时,也可以如前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调整彩色图像来调整光泽度。关于计算机110的处理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110进行了颜色变换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但不限于此。计算机110所进行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打印机I进行。关于喷嘴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压电元件来喷出油墨。但是当然,喷出液体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热在喷嘴内产生泡的方式等其他的方式。符号说明I…打印机;20…输送单兀;30…滑架单兀;40…头单兀;41…头;50…检测器组;60···控制器;110…计算机。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亮性油墨用喷嘴,该光亮性油墨用喷嘴能够向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 第一彩色油墨喷嘴,该第一彩色油墨喷嘴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第一彩色油墨;以及第二彩色油墨喷嘴,该第二彩色油墨喷嘴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 该记录装置将喷出所述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和喷出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与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来进行记录,从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 该记录装置记录颜色样本表,该颜色样本表具有 第一图案,该第一图案通过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和所述彩色图像而成;以及第二图案,该第二图案通过重叠了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实质上颜色相同、且所述第一彩色油墨或者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所述彩色图像而成,并且其光泽度与所述第一图案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与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具有色相角差与色度差之和在10以内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与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关系为色相角差在35°以下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I 3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的在JIS Z 8741(1997)中规定的60°光泽度差为1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I 4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图案中的所述光亮性图像的所述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与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图案中的所述光亮性图像的所述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喷出量相互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I 5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变换颜色空间的第一查找表和与所述第一查找表不同的第二查找表, 根据共同的颜色信息,使用所述第一查找表来确定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并且使用所述第二查找表来确定用于记录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输入用户从所述颜色样本表中选择出的图案, 使用与被输入的所述图案对应的查找表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并在所述介质上进行记录。
8.一种颜色样本表,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将由光亮性油墨形成的光亮性图像、和由第一彩色油墨以及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而记录的图案, 该颜色样本表具有第一图案,该第一图案通过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规定量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所述彩色图像而成;以及 第二图案,该第二图案通过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所述规定量的方式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与所述第一图案的所述彩色图像实质上颜色相同且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所述彩色图像而成。
9.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光亮性油墨用喷嘴列,该光亮性油墨用喷嘴列能够向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 第一彩色油墨喷嘴列,该第一彩色油墨喷嘴列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第一彩色油墨;以及 第二彩色油墨喷嘴列,该第二彩色油墨喷嘴列能够向所述介质喷出与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不同的第二彩色油墨, 该记录装置将喷出所述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与喷出所述第一彩色油墨和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来进行记录,从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 根据共同的像素的颜色信息,使用用于变换颜色空间的第一查找表来确定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查找表不同的第二查找表来确定所述第一彩色油墨以及所述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 在共同的介质上,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规定量的方式而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以成为根据所述第一查找表而确定的油墨量的方式所形成的所述彩色图像重叠,从而形成第一图案,并且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所述规定量的方式而形成的所述光亮性图像、和以成为根据所述第二查找表确定的油墨量的方式所形成的所述彩色图像重叠,从而形成第二图案。
全文摘要
若欲通过使光亮性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变化来调整光泽度,则颜色也会变化。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将喷出光亮性油墨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与喷出第一彩色油墨和第二彩色油墨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的彩色图像重叠而进行记录,从而在介质上记录光亮性彩色图像,该记录装置记录颜色样本表,该颜色样本表具有第一图案,其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规定量的方式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和彩色图像;以及第二图案,其重叠了以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成为所述规定量的方式而形成的光亮性图像、和与第一样本图案的彩色图像实质上为相同颜色且第一彩色油墨以及第二彩色油墨的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不同的彩色图像。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642407SQ201210035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佐野强, 平田志贵, 笠原奖骑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