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414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与流程
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7日、申请号为201210579548.7、发明创造名称为《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喷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是目前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如打印机、复印件和传真机等。成像设备大致包括两部分,即成像设备主体和墨盒;墨盒为易耗品,所以通常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中,以容易更换。并且,为了使得成像设备长时间使用或者适应不同墨盒颜色的需要,现有一台成像设备内可能设置多个墨盒。相应的,为了保证各墨盒在成像设备主体内的安装位置正确,提出了墨盒位置检测技术。现有技术中,墨盒位置检测例如通常采用发光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墨盒上光源的发光来实现,具体的:墨盒上设置光源,成像设备主体中设置光线接收器;墨盒位置检测时包括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两个阶段,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使得待检测墨盒的位置与光线接收器正对,然后控制墨盒的光源发光,由光线接收器接收光线并记录发光量;随后,在相邻光检测阶段,控制与待检测墨盒相邻的墨盒发光,由光线接收器接收光线并记录发光量。如果待检测墨盒在正对位置的发光量大于预设门限值,并且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大于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则成像设备主体可以据此确定待检测墨盒的安装位置正确。然而,上述墨盒位置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制造误差,即成像设备中的各墨盒上光源的发光量不能够严格地保持相等,所以可能会出现相邻光检测阶段的相邻墨盒的发光量,等于或大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从而导致得出墨盒位置不正确的结果,出现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以降低墨盒位置检测过程中的误报率。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所述方法包括: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其中,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并同时启动计时;当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墨盒进行发光控制的墨盒控制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包括:指令识别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指令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其中,所述指令处理单元,包括:光线熄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线熄灭子单元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的同时启动计时;并在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指示所述光线点亮子单元或者光线熄灭子单元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包括: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本发明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还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和至少两个墨盒,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光接收器、字车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字车上,所述字车相对于所述光接收器移动设置;所述墨盒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墨盒;每个所述墨盒的接口单元共线连接至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指令输出端;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移动控制单元,与所述字车连接,用于控制字车移动至待检测墨盒与光接收器正对的位置;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墨盒发送发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第一时段和相邻光检测的第二时段内发光;发光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器连接,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光接收器在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本发明提供的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单元、电路板、墨盒及成像设备的技术效果是:墨盒中的墨盒控制单元通过根据识别到的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从而可以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即使由于制造误差造成各墨盒上光源的发光量不严格地保持相等时,也能够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不会出现相邻墨盒的发光量等于或大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率。附图说明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墨盒装入成像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b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a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b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一;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二;图4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墨盒排序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a-9d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C/M/Y墨盒的位置检测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5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更清楚和容易理解,首先对典型的墨盒及其与成像设备主体的连接结构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该墨盒,但并不限于如下所述的墨盒结构。此外,还对常用的墨盒位置检测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明。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墨盒装入成像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该墨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组成的成像设备以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图1c为图1b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a所示,墨盒10包括采用塑料制备的盒体与盒盖,两者之间通过热熔焊或摩擦焊等方式而连接成一体,内部形成腔室。墨盒10的腔室中利用一隔板106而分割成负压腔103与墨水腔105,两者之间经由隔板106下方的连通孔107而相互连通。其中,墨水腔105中容纳有供应至打印机的墨水,而负压腔103中放置有多孔体等负压产生部件以用于控制墨盒10内部的负压,上述多孔体优选为海绵体10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负压产生部件也可为其余控制墨水流动或控制控气流动的阀体等,可根据墨盒的具体使用特点而进行选择;并且,墨盒内部腔室也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分隔结构。结合图1b所示,该墨盒10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其设有一可绕后侧壁一支点旋转的支撑部件108,该支撑部件108由与墨盒10的外壳整体模制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在墨盒10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上还分别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分109和第二配合部分108a,它们可分别与喷墨打印机20上的锁定结构202a、202b相配合以将墨盒10牢固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且上述第二配合部分108a与支撑部件108为一体结构。另外,如图1a所示,墨盒10的底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向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出墨口101,如图1b所示,当墨盒10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时,其与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头205相连接;以及在墨盒10的负压腔103上方还设有一将墨盒10内部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进气孔102。此外,如图中所示,墨水腔105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墨盒10的墨水剩余量的棱镜110,此为本领域常见技术,在此不作赘述。而该喷墨打印机除了包括上述多个墨盒外,还包括以下部件:容纳上述墨盒10的喷墨打印机20上设有沿着纸张记录方向来回移动的字车、固定在字车上容纳多个上述墨盒1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与多个上述墨盒20分别对应的数个设备电触点203、可接收光线的光接收器204、与上述数个设备电触点203经由一条线路连接的电路(图中未显示)以及根据上述光接收器204的接收结果而判断墨盒10是否安装在正确位置的控制电路(图中未显示)。显然,上述数个设备电触点203之间是通过一条线路共线连接的,当多个墨盒10均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后,多个墨盒10处于总线连接状态。另外,如图1a及2b所示,墨盒10的底壁与后侧壁相交的拐角处设有一芯片30。图2a和2b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30上包括:电路板301,用于装载以下描述的各种元器件:墨盒侧电触点302、发光单元303、存储单元和墨盒控制单元304,其中,墨盒控制单元304可以一控制器,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控制器中或独立设置。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形成在上述电路板301上,可与上述相应的设备电触点203相对应连接而在喷墨打印机20与墨盒10之间建立电连接以进行信息交换,即墨盒侧电触点302相当于接收打印机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具体的,上述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包括将打印机侧施加的电压施加至芯片30的电源触点、与喷墨打印机20之间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数据触点等。发光单元303,如图1c所示,其朝向上述光接收器204发光,优选地,在以下实施例中,其为LED灯;此外,该发光单元303也可以不是设置在电路板301上,如设置在墨盒外壳上,只要其能够代表墨盒所在的位置且接收墨盒控制单元304的发光控制即可。存储单元设置在上述电路板301上,存储与墨盒10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墨水量、墨盒类型、墨水颜色、墨盒制造日期等,其中包括墨盒识别信息,其可根据需要而选择为EEPROM、RAM等各种存储器。墨盒控制单元304在本实施例中其为控制器,如图2b所示,主要用于根据通过上述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输入的打印机的发光控制指令而对上述发光单元303进行控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发光单元也可设置成白炽灯或其它可以发出光线的元器件;上述LED灯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如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给用户一定的提示作用,优选地,上述LED灯发出可见光。另外,墨盒10上还粘贴有标签(图中未示出),标签上设有墨盒型号以及颜色的标识,而喷墨打印机2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上各个墨盒的容纳腔上都粘贴有相应的颜色标签,为此,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墨盒标签的颜色标识与喷墨打印机2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的颜色标签相比对,即可将适当的墨盒装入正确的位置上。以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为例,描述如下典型的墨盒位置检测方案:为了保证喷墨打印机的正常打印,防止出现因墨盒安装在错误的位置而出现打印偏差,通常需要在墨盒装入打印机后检测墨盒是否正确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适当位置。图3a及3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3a所示,假设喷墨打印机设置有四个墨盒,为区分清楚,以颜色标记区分墨盒,记为黑色墨盒BK、黄色墨盒Y、靛青色墨盒C和洋红色墨盒M。每个墨盒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墨盒安装位置上,其各自的正确位置如图3a所示,分别为位置A、位置B、位置C和位置D。喷墨打印机上设置有光接收器,其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字车来移动墨盒位置,从而改变墨盒上的发光单元与打印机上光接收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位置检测主要包括对当前的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墨盒的相邻光检测两部分,需要将成像设备中的每个墨盒逐一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检测。其中,正对位置检测是指打印机驱动与光接收器位置正对的待检测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并检测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量是否大于预设值的过程,而相邻光检测是指使上述待检测墨盒维持在与光接收器相对的位置上,打印机驱动与上述待检测墨盒相邻的任一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并检测光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光量是否小于上述正对位置检测时接收到的光量的过程。如图3a所示,对于待检测墨盒Y,会移动墨盒Y使其与光接收器处于正对位置,控制待检测墨盒Y的发光单元发光,光接收器接收光线,获取第一光量S1,判断所述第一光量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若是,则该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正确,反之,则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错误。如图3b所示,保持待检测墨盒Y位置不变,控制待检测墨盒Y的相邻墨盒BK的发光单元发光,光接收器接收光线,获取第二光量S2,判断第一光量是否大于第二光量,若是,则该待检测墨盒Y的相邻光检测正确。只有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才能视为该墨盒的位置正确。其中,上述描述中,待检测墨盒应理解为将要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墨盒,而相邻墨盒则应理解为与上述待检测墨盒相邻的任一墨盒。此外,如下对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的组成进行说明,参见如下的表1所示:表1发光控制指令的组成如表1所示,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墨盒识别信息与光线控制信息。其中,墨盒识别信息是用于区分不同墨盒的代码,在本实施例中,以“墨盒颜色信息”作为墨盒识别信息,然而,也可以选择其他信息作为墨盒识别信息,只要能够起到区分墨盒的作用即可;而光线控制信息则是用于对上述发光单元进行开关控制的代码,即点亮/熄灭(ON/OFF)动作。如表1所示,100表示ON动作,即驱动发光单元发光,000表示OFF动作,即熄灭发光单元,也可采用其它代码对其进行表示,只要能够起到区分两动作的作用即可。或者说,光线控制信息也是作为区分发光控制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光线熄灭指令的依据。每个墨盒识别信息与每个光线控制信息的代码两两组合即可组成一条对不同颜色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熄灭的控制信号。如000100表示驱动BK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100000则表示熄灭C墨盒的发光单元等。实施例一图4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由墨盒上的墨盒控制单元执行,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4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是如表1所示的形式;墨盒控制单元与墨盒上的接口单元是连接的,能够从所述接口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表1中所示的发光控制指令的结构,识别该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ON)还是光线熄灭指令(OFF)。402、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指的是为了使得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所对应的控制信息。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是: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点亮指令,则启动点亮延迟计时,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熄灭指令,则启动熄灭延迟计时,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发光单元熄灭;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第三时段是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又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是: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点亮指令,则只有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1时,才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熄灭指令,则控制发光单元熄灭并同时启动计时;当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控制信息,对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只要能够使得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即可,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从而降低了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率。如下描述几种根据不同的控制信息,对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的可选方式: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墨盒控制单元具体是采用将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都进行延迟的方式;具体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5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502、墨盒控制单元识别接收的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其中,墨盒控制单元是根据前述表1中的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来识别该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的。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则继续执行503-504;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则继续执行505-506。503、墨盒控制单元启动点亮延迟计时;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将不会立即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而是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所以启动点亮延迟计时。504、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本实施例将墨盒控制单元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的延迟时间,称为第一延迟门限值,该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成像设备主体对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1表示;所述第二时段是成像设备主体对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2表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T2,且小于第一时段T1。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设计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即大于第二时段T2且小于第一时段T1,是基于如下考虑:由于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T2,则相当于在进行相邻光检测的时段内,发光单元由于延迟而不发光;同时,由于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T1,则相当于在正对位置检测的时段内,延迟一定时间后还至少会有T1-t1时长的发光时间(t1表示第一延迟门限值),以供检测,从而可以保证正对位置检测时的光量必然大于相邻光检测时的光量。此外,墨盒对所接收到的光线点亮指令延迟设定的第一延迟门限值t1才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若延迟时间未达到t1,就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直接控制不发光,若延迟时间已达到t1,未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控制发光。505、墨盒控制单元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启动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可以是首次启动的,也可以是针对已启动过的计时器进行复位后重新启动。506、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第三时段T3是指当前光线熄灭指令与下一条发出的光线点亮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当于是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本实施例中,墨盒对所接收到的光线熄灭指令延迟所述预设时间段,才控制发光单元停止发光,由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T3,则相当于在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并发光单元还维持预设时间段时长的发光后再控制发光单元停止发光,还能保证有T3-预设时间段时长的停止发光时间,所以能保证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本实施例的预设时间段是第二延迟门限值t2。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选择与光接收器灵敏度相关,光接收器的灵敏度越高,则预设时间段应选择较小值;光接收器的灵敏度越低,则预设时间段可选择稍大的值,但是,不管如何选择,其必须满足预设时间段<T3的条件。即,如果延迟一定时间再熄灭光线时,光接收器是否会识别出发光单元已熄灭与光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时间反应程度相关;若数据传输较快、反应较快,则延迟时间就设置地较短;若数据传输慢、反应慢,则延迟时间相对而言可设置得较长些。墨盒的发光控制方式可能有多种,例如,进行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时对相应的墨盒先后发送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控制该墨盒发光单元发光一定的时间,且每个墨盒并不区分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是用于进行正对位置检测还是相邻光检测;或者,也可以对某个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控制指令进行合并处理。在不同的发光控制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的划分方式有所区别;例如如下的两种可选的方式: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对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时段独立发送成对的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进行控制,在发光控制过程中控制墨盒移动到正对位置。则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时段T1是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时,光线点亮指令以及光线熄灭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而第二时段T2则是上述待检测墨盒的相邻光检测时,光线点亮指令以及光线熄灭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而第三时段T3则为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比如,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熄灭指令与相邻光检测阶段(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另外,由于成像设备主体对于待检测墨盒在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发光控制指令独立,则每个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先后顺序不限。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是,若某个墨盒需要作为其他墨盒的相邻墨盒而发光,又要作为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而发光,并且上述两次发光控制是连续地,则可以仅发送一组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让该墨盒始终发光,即相当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控制指令合并。该时段时长至少为第一时段T1和第二时段T2之和。对于这种情况,上述第一时段T1是指从光线点亮指令开始至光接收器接收正对位置检测的光量为止,第二时段T2是指从光接收器接收相邻光检测的光量开始至光线熄灭指令为止。或者,上述第二时段T2是指从光线点亮指令开始至光接收器接收正对位置检测的光量为止,第一时段T1是指从光接收器接收相邻光检测的光量开始至光线熄灭指令为止。另外,若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作为相邻光发光的发光控制指令合并,则本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相邻光检测在位置检测之后或之前执行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预设熄灭延迟计时为第二延迟门限值,而预设时间段即为第二延迟门限值。此外,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t1和第二延迟门限值t2的具体取值优选地根据自身作为待检测墨盒时所对应的第一时段、第二时段以及第三时段进行设定。而且,由于一个成像设备中会安装多个墨盒,则不同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对应的第三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相同。若为相同的情况,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优选是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并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而所配置的第二延迟门限值优选是小于最小的第三时段。若为不同的情况下,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满足上述“大于第二时段,小于第一时段”、第二延迟门限值满足上述“小于第三时段”的规定即可。进一步地,不同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延迟门限值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后,在成像设备主体侧的光接收器检测结果是,在T1时段内,仍然会接收到光线,具有第一光量,据此检测到正对位置检测正确;在T2时段内,不会接收到光线,光量为零,必然小于第一光量,据此也可判断出相邻光检测正确。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成像设备特定的位置检测要求,又能克服墨盒发光单元的制造误差造成的误判率缺陷。并且,成像设备主体可能已经销售并处于使用中,采用该方案无需对已有的大量成像设备主体进行改动,仅需对易耗品墨盒进行改进即可,因而易于推广实现。为更清楚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发光控制方法进行介绍,下面基于图6a与6b为例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四个装载不同颜色墨水、具有相同外形的墨盒,如BK墨盒、C墨盒、M墨盒、Y墨盒,被装载在打印机(成像设备)上,且墨盒上均设有LED灯(发光单元),且通过对成像设备主体中墨盒位置检测过程的观察及测量,可以得到在位置检测过程中的多个墨盒的移动和检测顺序如下所示:移动移动移动图6a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墨盒排序示意图,四个墨盒在字车201的带动下移动;结合上述墨盒运动顺序可知,C墨盒由于作为BK墨盒的相邻光检测与C墨盒自身作为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两个阶段是连续的,所以本实施例是将相邻光检测与正对位置检测合并,仅包括一次光线点亮指令和一次光线熄灭指令,即CON与COFF。具体地,上述各个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时打印机发出的各个发光控制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该检测信号所进行的检测类型如表2所示。其中,时间间隔Δt表示上一指令与下一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如BKON与BKOFF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00ms,而检测类型N则表示相邻光检测,P表示正对位置检测,N+P则表示包括相邻光检测和正对位置检测的合并,如C墨盒处。表2发光控制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检测类型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对于打印机(成像设备)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直接以“颜色ID+发光控制信息”进行表示,如指令BKON表示驱动黑色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指令BKOFF表示控制黑色墨盒的发光单元熄灭。按照表2中所示的Δt以及检测类型以及上述墨盒的检测顺序可知,墨盒在进行正对位置检测时,控制LED灯点亮的指令与控制LED灯熄灭的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大,均大于300ms;而进行相邻光检测时,光线点亮指令与光线熄灭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小,基本上均小于100ms左右,而每个光线熄灭指令与下一个光线点亮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基本上都不小于7ms。为此,在本实例中,优选地,将上述第一延迟门限值设置为200ms,第二延迟门限值设置为3ms,如此,当多个墨盒进行上述检测过程时,既能保证正对位置检测部分的顺利进行,又能够避免进行相邻光检测,从而保证即使LED灯(发光单元)亮度稍弱、功能正常的墨盒也可以正常使用。图6b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如图6b所示,当打印机发出BKON指令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该指令时均启动点亮延迟计时,直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控制其上的LED灯发光。待发光单元维持一段时间的发光后,打印机发出BKOFF指令,此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在检测到该指令时均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则此时四个墨盒的LED灯尚维持发光状态,直到熄灭延时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控制其上的LED灯熄灭。此时,BK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已完成。如此类推,当打印机依次发出如表2所示的各个控制指令时,各个墨盒均按照上述方案进行执行。此外,本实施例中,当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或第二延迟门限值时,停止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或将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复位,墨盒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若采用停止上述点亮延迟计时的方式时,则在墨盒控制单元再次接收到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时先将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复位后再启动计时。当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启动后的计时过程中,当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任一发光控制指令时,即停止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时计时,并在再次接收到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后,再将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清零或复位,以重新启动开始计时;或者,直接将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清零或复位,以使其在再次接收到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后即可直接启动以重新计时。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预设的熄灭延迟计时是第二延迟门限值,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二延迟门限值,且小于第三时段,且第二延迟门限值取值大于第三时段,小于第一时段T1,墨盒控制单元在上述熄灭延时计时开始计时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段后,可自动控制发光单元熄灭。具体的,当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发光控制指令是光线熄灭指令时,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当墨盒控制单元监测到上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所述预设时间段时,自动控制发光单元熄灭;当墨盒控制单元元监测到上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控制上述发光单元停止发光。而且,在上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过程中,墨盒控制单元不执行在该计时过程中接收到的发光控制指令,上述熄灭延迟计时也无需停止或复位而是继续进行计时。其余步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为更清楚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发光控制方案进行介绍,下面基于图7,以BK墨盒为例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7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打印机发出BKON指令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启动点亮延迟计时,直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控制其上的LED灯发光。待发光单元维持一段时间的发光后,打印机发出BKOFF指令,此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则此时四个墨盒的LED灯尚维持发光状态,直到熄灭延时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特定值即预设时间段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其上的LED灯熄灭,熄灭延时计时继续进行计时。当熄灭延时计时的计时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并且期间并未接收到新的发光控制指令时,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再次控制其上的LED灯熄灭,即四个LED灯均维持熄灭状态。此时,BK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已完成。如此类推,当打印机依次发出如表2所示的各个控制指令时,各个墨盒均按照上述方案进行执行。此外,与实施例一相同,当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或第二延迟门限值时,停止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或将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复位,墨盒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然而,在上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期间,若接收到新的发光控制指令,墨盒控制单元不执行上述新的发光控制指令,也无需停止计时并复位或清零,直到达到预设的计时值,如第一延迟门限值及第二延迟门限值后再停止计时或直接复位或清零。实施例四图8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墨盒控制单元具体是采用以光线熄灭指令为计时起点的方式;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8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802、墨盒控制单元识别接收的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其中,墨盒控制单元是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来识别该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则继续执行803;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则继续执行804-805。803、墨盒控制单元根据发光控制指令的接收次数确定是否执行;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1,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大于1,则不执行所述光线点亮指令。804、墨盒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并同时启动计时;805、墨盒控制单元当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由于一个打印机中会安装多个墨盒,则不同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对应的第三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相同。若为不同的情况,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门限值优选是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与第三时段之和,并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若为相同的情况下,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门限值满足上述“大于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小于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的规定即可。进一步地,不同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门限值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根据表2中各个控制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知,各个墨盒的第一时段都不相同,但均大于300ms,各个墨盒的第二时段也都不相同,但均小于100ms,而以OFF指令为节点,每个OFF指令至下一个ON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即第三时段)也都互不相同,大致在7ms—90.2ms,为此,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取值规定,优选地,预设门限值t设置为195ms。此外,若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打印机发出的光线熄灭指令,则上述计时将清零或复位后重新计时;若接收到打印机发出的光线点亮指令,则不执行上述指令,也不停止计时。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相邻光检测过程中墨盒控制单元进行延时操作而致使发光单元未被控制发光,使得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量为0,小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光量,从而保证各个墨盒能够顺利通过上述位置检测过程。图9a-9d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C/M/Y墨盒的位置检测示意图,以下参照图9a-9d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解析,其中图中的A所示的箭头方向表示墨盒检测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以下描述中,以喷墨打印机作为成像设备的实例)。如图9a所示,打印机首次发出“BKON”的控制指令,且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该BKON指令时,首先根据光线控制信息ON而识别该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并且由于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次数为1,则此时墨盒控制单元直接执行上述BKON的控制指令,即四个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均控制LED灯发光。接着,四个墨盒的LED灯维持一段时间发光后,打印机发出“BKOFF”控制指令,当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该指令时,其判断为光线熄灭指令,则四个墨盒的控制单元直接熄灭LED灯,并开始启动计时。如图9b所示,如前所述的,计时门限值为195ms,故根据表2可知,在计时过程中,打印机发出CON指令,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该指令后,识别为光线点亮指令,且统计到该光线点亮指令已出现2次,>1,故不执行上述控制指令,继续进行计时。当墨盒控制单元监测到上述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即195ms时,停止计时,并执行在计时期间最后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或者说执行距离预设门限值最近收到的前一指令,即执行CON指令,则此时LED灯被驱动发光,此时即为C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而C墨盒作为BK墨盒的相邻光检测阶段已在前述延时期间消耗过去。同样地,当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COFF指令后,其熄灭LED灯,并开始计时,并且,不执行在计时过程中接收的BKON指令,而在接收到BKOFF指令时,停止计时并将计时器清零或复位,重新开始计时。如图9c和9d所示,与上述相同的原理,在BKOFF之后的计时过程中,同样不执行接收到的MON指令;当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则执行其在前接收到的MON指令,即驱动LED灯发光。如此类推,其余墨盒的检测方式也如上类似,在此不做赘述。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是以“OFF指令”为节点,通过计时操作以不执行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控制指令,从而使相邻光检测阶段发光单元不进行发光,以保证墨盒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发光量总是大于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量,保证墨盒位置检测过程的顺利通过,避免出现“墨盒装载在正确的位置上却被认为装载在错误的位置”的情况。进一步的说明如下情况:由于各墨盒上发光单元的发光量存在误差,则可能会造成在位置检测过程中墨盒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发光量不足而致使无法通过检测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时多个墨盒的发光单元同时发光或熄灭,以确保各墨盒能够顺利通过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前面的实施例也描述过这种多个墨盒同时发光或熄灭的情况)。具体的,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中包括:墨盒识别信息和光线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可以设计为仅根据所述光线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熄灭。本实施例中,多个墨盒为共线连接,所以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任一发光控制指令,每个墨盒都能够接收到,每接收到一个控制指令,则每个墨盒都会根据上述的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对发光单元执行一次控制,从而保证多个发光单元被同时点亮或被熄灭,以保证各个墨盒顺利通过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即,本实施例的墨盒控制单元仅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对发光单元进行控制,忽略上述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墨盒在进行位置检测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墨盒与该墨盒同时点亮或熄灭,只要能保证墨盒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能够通过即可;且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墨盒之间既可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也可采用单线连接的方式,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如表1所示,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优选包括至少两位逻辑值,故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式而控制至少两个墨盒的发光单元同时发光:墨盒控制单元通过丢弃上述墨盒识别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位的逻辑值,并将剩余位的逻辑值与其所在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中对应位的逻辑值进行对比,而确定接收到的上述墨盒识别信息为所在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墨盒会同时被点亮。若丢弃全部位的逻辑值,则不存在剩余位的逻辑值,则此时可认为发光控制指令是发送至所有墨盒的。在这种情况下,若多个墨盒控制单元采用的第一和第二延迟门限值都是相同时,就会出现多个墨盒的发光单元同时点亮或熄灭的情况。举例说明如下:假设成像设备中的各墨盒对应的墨盒识别信息分别是:BK-000,C-100,M-010,Y-110,若丢弃上述各墨盒识别信息的最后二位逻辑值,即相当于丢弃部分逻辑值,则此时变为BK-0,C-1,M-0,Y-1,则此时BK与M的剩余位或称对应位的逻辑值与发光控制指令BKON中的相同均为0(比如接收到的BKON指令中的“BK-000”中的第一位“0”,与BK-0是相同的,与M-0也是相同的),则此时就会将BKON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识别为BK-0和M-0,即该指令是用于控制BK和M的,则BK及M墨盒同时点亮;其余墨盒不被点亮;若丢弃全部逻辑值,即相当于忽略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仅根据其中的发光控制信息控制发光部发光。此外,本实施例中,墨盒上的接口单元为与打印机触针相接触以交换信息的电触点,故上述逻辑值可通过电触点形式收发;且优选地,上述逻辑值的丢弃与否可以通过电触点的开关切换或断开的方式实现,比如,在断开时实现该位逻辑值的丢弃,或者,该逻辑值的丢弃也可以预先设定。在所述计时启动后,当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另一发光控制指令,且所述另一发光控制指令识别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停止所述计时,或将所述计时复位。例如,打印机发出指令的顺序是BKON/OFF、CON/OFF、BKON/OFF,墨盒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第一个BKOFF指令时,开始启动计时,当其收到第二个BKOFF指令时,则上述计时器停止,或复位,再重新启动计时。实施例五图10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墨盒控制单元用于对墨盒进行发光控制,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墨盒发光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仅对该单元的结构简单介绍,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参见方法实施例。并且具体实施中,墨盒控制单元的单元结构划分并不局限于如下所述。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如图10所示,该墨盒控制单元包括:指令识别单元1001和指令处理单元1002。其中,指令识别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指令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图11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的墨盒控制单元是用于执行ON和OFF指令都延迟的方式,指令处理单元1002具体包括:点亮延迟计时子单元1101、光线点亮子单元1102、熄灭延迟计时子单元1103和光线熄灭子单元1104;其中,点亮延迟计时子单元1101,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点亮延迟计时;光线点亮子单元1102,用于在所述点亮延迟计时子单元监测到所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熄灭延迟计时子单元1103,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光线熄灭子单元1104,用于在所述熄灭延迟计时子单元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图12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的墨盒控制单元是用于执行以OFF指令为计时起点的方式,指令处理单元1002具体包括:光线点亮子单元1201、光线熄灭子单元1202和计时子单元1203;,光线点亮子单元1201,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1,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大于1,则不执行光线点亮指令;光线熄灭子单元1202,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计时子单元1203,用于在所述光线熄灭子单元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的同时启动计时;并在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指示所述光线点亮子单元或者光线熄灭子单元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时段是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实施例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实施例七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还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墨盒中的接口单元除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电触点等有线连接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另外,墨盒还包括发光单元,其可朝向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光接收器发光,且与墨盒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墨盒主体上或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上。实施例八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和至少两个墨盒,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光接收器、字车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字车上,所述字车相对于所述光接收器移动设置。其中,所述墨盒采用实施例七所述的墨盒,每个所述墨盒的接口单元共线连接至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指令输出端。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移动控制单元、发光控制单元和发光量检测单元;所述移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字车移动至待检测墨盒与光接收器正对的位置;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向所述墨盒发送发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第一时段和相邻光检测的第二时段内发光;所述发光量检测单元,用于当识别到光接收器在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可选的,所述发光量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当识别到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和第二设定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可选的,所述成像设备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墨盒,各自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也分别彼此不同,每个墨盒中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而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小于最小的第三时段。可选的,不同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和预设时间段彼此相同或不同。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与所述光接收器直接相对的位置;或者,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与所述光接收器相偏离的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和光接收器之间设置光学引导部件,所述光学引导部件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各个墨盒与所述光接收器相对的位置。可选的,该成像设备还包括:转接架;所述转接架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转接架上;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转接架上,且与装入所述转接架的各个墨盒一一对应。具体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墨盒的发光单元既可设置在与光接收器直接相对的位置,也可设置在相偏离的位置,而利用光学引导部件将光线引导至光接收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墨盒控制单元控制多个发光单元的方式。具体地,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3所示,上述墨盒控制单元及多个发光单元3100可设置在一转接架3000上(其中,墨盒控制单元未显示在图中,其可以是设置在转接架3000上或者是设置在某一个墨盒上等方式,并且该墨盒控制单元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3100连接),而该转接架3000设置在上述墨盒与成像设备主体之间,且转接架3000上设有容纳多个墨盒的空间3200,即该转接架3000先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然后再将多个墨盒装在转接架上3000,此时,各个发光单元3100与装入的多个墨盒一一对应。这样,墨盒上无需设置墨盒控制单元及发光单元,只需要设置一存储墨盒相关信息的存储单元,以与成像设备主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或读写操作即可。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发光单元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墨盒上,这时,设置在转接架上的墨盒控制单元与多个墨盒之间只需经由墨盒上的接口单元相互连接,即可根据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对发光单元进行控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多个墨盒中,可以仅在一个墨盒上设置墨盒控制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其余墨盒上不设置,则此时,可通过设置光传输器3300,以在发光单元发光时将光线引导至各个墨盒与光接收器相对应的位置处,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实施例九图15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墨盒控制单元具体是采用以光线点亮指令为计时起点、并结合对光线点亮指令的计数的方式。如图15所示,该控制方法可包括:9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902、墨盒控制单元识别接收的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其中,墨盒控制单元是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来识别该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则继续执行903;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则继续执行906。903、墨盒控制单元根据发光控制指令是否等于预定值而确定是否执行;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累计为预定值时,不执行所述光线点亮指令;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累计不等于所述预定值时,执行904-905。904、墨盒控制单元启动延迟计时;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累计次数不等于预定值时,不会立即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而是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故启动延迟计时。905、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上述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906、墨盒控制单元确定延迟计时是否已启动或是否已计时完成,若延迟计时已启动和/或计时未完成,则不执行所接收的光线熄灭指令;若延迟计时未启动和/或计时已完成,则执行所接收的光线熄灭指令。本实施例中,墨盒控制单元在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延迟门限值后才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延迟计时已启动且延迟时间未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就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此时忽略所接收到的光线熄灭指令,不执行该指令。若在延迟时间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后,再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此时直接执行所接收到的光线熄灭指令,即控制发光单元熄灭。若延迟时间未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就接收到光线点亮指令,则此时停止计时或复位,并根据上述控制原则延时执行或不执行该光线点亮指令。其中,本实施例将墨盒控制单元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的延迟时间,称为延迟门限值,该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成像设备主体对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如前所述,每个墨盒都需要进行正对位置检测和相对位置检测,而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和相对位置检测阶段时,成像设备主体均分别发出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为此,墨盒控制单元对所接收的光线点亮指令进行统计时,可将上述预定值设定为墨盒控制单元所接收的全部光线点亮指令中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在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如表3所示,仅以一部分发光控制指令为例来说明预定值的设定。例如,该预定值可为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依照顺序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的累计数量。如表3所示,按照发出顺序可知,BKON作为C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发出顺序为5,但是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的累计数量为3,则此时可将预定值设定为3,则当墨盒控制单元统计所接收的光线点亮指令数目为3时,则不执行该光线点亮指令BKON,则相邻光检测阶段发光单元处于熄灭状态;而MON出现时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为4,不等于3,则此时执行该光线点亮指令,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前所述,由于C墨盒作为BK墨盒的相邻墨盒发光以及作为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发光是连续的动作,则此时仅发送一组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故此时在CON与COFF中包括相邻光检测阶段和正对位置检测阶段,若直接将CON指令不执行,则可能导致C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阶段时光接收器无法收集到足够的光量,为此,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延迟点亮发光单元的方式。为此,预定值可设定为墨盒控制单元所接收的全部光线点亮指令中需要避免发光单元发光的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所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的累计数量。每个墨盒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定值,具体数量及数值可根据具体情况或需要而选定。表3光线控制指令的累计数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预定值也可设定为墨盒控制单元所接收的全部发光控制指令中需要避免发光单元发光的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所对应的发光控制指令的累计数量。如表3所述,作为C墨盒的相邻光检测阶段的BKON指令,其出现时对应的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为5,故预定值可设定为5。具体地,图16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墨盒控制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的墨盒控制方法。,该墨盒控制单元包括:指令识别单元1301和指令处理单元1302。其中,指令处理单元1302具体包括:延迟计时子单元1401、光线点亮子单元1402和光线熄灭子单元1403;延迟计时子单元1401,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1301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不等于预定值时,启动延迟计时;光线点亮子单元1402,用于在所述延迟计时子单元1401监测到所述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等于预定值时,则不执行光线点亮指令;光线熄灭子单元1403,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1301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若此时延迟计时子单元1401尚在计时中,则不执行光线熄灭指令;若此时延迟计时子单元1401未启动计时或计时已完成,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所述延迟计时的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另外,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中的光线点亮子单元1402,具体还用于对成像设备主体向至少两个墨盒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或光线点亮指令进行计数,以得到上述累计数量。另外,本实施例中,墨盒控制单元可仅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控制发光单元发光,也可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选定相关墨盒后,再利用光线控制信息控制发光单元发光。此外,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延迟门限值的具体取值优选地根据自身作为待检测墨盒时所对应的第一时段进行设定。而且,由于一个成像设备中会安装多个墨盒,则不同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若为相同的情况,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门限值优选是小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小的所述第一时段。进一步地,不同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延迟门限值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的墨盒控制单元也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中的单元,例如,该电路板包括: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本实施例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还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以及上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另外,上述预定值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可独立设置,也可集成在墨盒控制单元中。同理,上述的墨盒、以及成像设备也可以包括上述的墨盒控制单元。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多个墨盒同时发光或熄灭”除采用上述仅根据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对发光单元进行控制的方式外,也可采用在每个墨盒的存储单元中存储多个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如前所述,由于多个墨盒总线(共线)连接,则此时喷墨打印机每发出一发光控制指令后,每个墨盒的控制单元接收到上述发光控制指令后,获取上述发光控制指令的墨盒识别信息以及光线控制信息,并将上述发光控制指令的墨盒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的多个墨盒识别信息对比,若预先存储的多个墨盒识别信息包括上述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则每个墨盒的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光线控制信息而控制每个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墨盒控制单元不仅可以采用控制多个墨盒同时点亮或熄灭的方式,也可采用在每接收到一条发光控制指令后,选定特定墨盒后再控制其发光单元发光的方式。具体的,墨盒控制单元获取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墨盒识别信息与光线控制信息,并将其中的墨盒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的墨盒识别信息相对比,若一致,则控制该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若不一致,则不执行上述发光控制指令;如此,即可控制各个墨盒依次点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