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8174阅读:3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许多玻璃装饰的制品中,往往采用带有各种花型的玻璃作为表面装饰。如在白色家电领域,冰箱、冷柜、空调等家电触控板或者面板中往往采用印制花纹图案的玻璃板作为原料。在3C产品领域,手机盖板、后盖等构件中也往往采用带有装饰花纹的玻璃作为原料。

现有技术中在玻璃上印制图案往往采用在玻璃表面直接进行丝网印刷的方法,将预制的图案直接印刷上去,当玻璃基材面积较大时,也有采用UV涂料喷绘的方式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将图案整体贴装于玻璃表面的方式。上述加工方法各有用处,然而存在各自的缺陷:直接丝网印刷,印制精细的花纹时印刷效果差,对印制用玻璃油墨的性能要求高;UV涂料喷绘工艺,行业内也叫作电脑喷绘,因为要对喷绘的图案进行定制,而且喷绘所使用的油墨品质要求高、成分比传统丝印玻璃油墨复杂,故应用成本高,而且涂层在玻璃上的附着力不佳;采用整体图案贴装方式进行玻璃表面加工,一方面该工艺方法仅适用于平面的玻璃制品,另一方面贴装的图案受到原料的限制,得到的都是较为单调的平面图案,无法呈现出印制玻璃表面的立体感和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工艺方法,不仅能够在玻璃表面印制精制的花纹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易行。

热转印是一项新型的印刷工艺,应用于玻璃表面加工时,通过热转印机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的精美图案转印于玻璃基材表面,即形成图案的油墨转至加工的玻璃基材表面,然后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图案的油墨成型,成型后的油墨图案层与玻璃基材表面成为一体。热转印工艺简单易操作,呈现出的图案逼真美观、外观视觉感受档次极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接将热转印工艺应用于玻璃基材上时,由于玻璃表面光滑平整,形成图案的油墨层往往与玻璃基材的粘结力不够,图案成型后易剥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玻璃上印制光油层;

B、待光油层固化干燥以后印制白色底油层;

C、待白色底油层固化干燥以后,用热转印的方式将图案印制于白色底油层上;

其中,步骤A中光油的组分及质量份为:

901环氧树脂 95-99

硅烷偶联剂 1.5-3

有机硅助剂 0.7-1.3

脂环胺固化剂 12-18

步骤B中白色底油的组分及质量份为:

901环氧树脂 55-60

硅烷偶联剂 1.5-3

钛白粉 38-45

有机硅助剂 0.8-1.5

脂环胺固化剂 8-12。

步骤A、B中光油和白色底油的印制方法可选用丝印的工艺方法。

光油及白色底油中使用的有机硅助剂指有机硅流平剂、有机硅消泡剂等有机硅系的添加剂。光油层拥有强的粘附性能,首先在玻璃基体表面形成光油膜层,待光油膜层干燥固化后,再印制一层白色底油层,白色底油中添加了颗粒细密的钛白粉,固化干燥后形成白色膜层。901环氧树脂与脂环胺固化剂配合使用,制成的油墨固化后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与玻璃的粘结强度高、变形收缩率小、硬度高,非常适合用于在玻璃基体面打底,形成的光油层和白色底油层均匀、不易流挂、不收缩,为后续热转印图案的步骤提供良好的印制层。

进一步优选,步骤A中光油的组分及质量份为:

901环氧树脂 97

硅烷偶联剂 2

有机硅助剂 1

脂环胺固化剂 15

步骤B中白色底油的组分及质量份为:

901环氧树脂 57

硅烷偶联剂 2

钛白粉 40

有机硅助剂 1

脂环胺固化剂 10。

利用脂环胺固化剂是因为其适应于加热固化,固化效果好,能够在潮湿条件下固化,同时脂环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配合使用时,固化产物具有高的耐热性和韧性,且固化产物光泽度高、美观。在实际制备光油和白色底油的过程中,如何让901环氧树脂、助剂和添加成分与固化剂均匀融为一体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直接决定了光油和白色底油在印制加工过程中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中提供的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光油的制备方法为:将光油的原料除了固化剂以外按照配比投入搅拌装置中,在4000-10000r/min转速下搅拌直至原料呈均匀液态,然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得。

所述白色底油的制备方法为:将白色底油的原料除了固化剂以外按照配比投入搅拌装置中,在4000-8000r/min转速下搅拌直至原料呈均匀液态,然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得。

利用高转速的搅拌机械或者分散机械将光油或者白色底油组分混合,一方面高转速有助于成分均匀分散,另一方面,高转速匀散可适当提升搅拌过程中的温度,相比于直接升温,利用高转速提升搅拌温度更为均匀,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光油成分中901环氧树脂含量更多,故制备过程中转速略高。

进一步地,光油层固化干燥的条件为在150-160℃条件下烘烤5-8分钟。白色底油层固化干燥的条件为在150-160℃条件下烘烤6-10分钟。两者的烘烤温度都不超过160℃。

进一步地,光油中还可添加质量份为5-20的闪光粉用以在光油层中添加闪亮的外观视觉效果。可根据对玻璃产品外观的设计要求对光油成分进行添加调整。

步骤C中热转印的条件为175-195℃,印制10-12分钟。所述工艺方法适用于超白玻璃表面图案印制工艺中。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提供的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用光油打底增加油墨层与玻璃表面的粘附力,再印制白色底油层提供热转印的附着层,不仅能够通过热转印在玻璃表面印制精制的花纹效果,提升玻璃制品的外观效果,而且整体工艺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使用。

2、本发明中提供的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工艺方法,印制的图案层与玻璃基材粘附力强,视觉效果佳,能够耐高温、耐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1、光油配方及制备方法

按照下表中组分及质量份进行配比制备光油。

光油的制备方法为:将光油的原料除了固化剂以外按照配比投入搅拌装置中,在4500-6000r/min转速下搅拌直至原料呈均匀液态,然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在匀散过程中注意调节转速,保证光油原料在匀散过程中的温度不超过200℃,以免影响光油成分的有效性。

2、白色底油配方及制备方法

按照下表中组分及质量份进行配比制备白色底油。

白色底油的制备方法为:将白色底油的原料除了固化剂以外按照配比投入搅拌装置中,在4000-5500r/min转速下搅拌直至原料呈均匀液态,然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在匀散过程中注意调节转速,保证白色原料在匀散过程中的温度不超过180℃,以免影响白色底油成分的有效性。

光油和白色底油中采用的原料皆为市售产品,并不限定该原料的生产厂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钛白粉为耐候钛白粉,粉体平均粒度不大于5μm。

3、在玻璃基材上印制图案

选用超白玻璃片作为实施例中印制图案的玻璃基材。

制备好光油和白色底油后,对不同编号的产品从流动性、配合使用性上进行评价,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光油配方1+白色底油配方1、光油配方5+白色底油配方6、光油配方7+白色底油配方7这3种配合使用性能最好,将上述3个配方分别设定序号为①、②、③。

利用上述①、②、③号配方进行玻璃基材的印制,步骤如下:

步骤1:在玻璃基材上丝印光油层,印制完毕后在150℃条件下烘烤5分钟固化干燥;

步骤2:待光油层固化干燥以后丝印白色底油层,印制完毕后在155℃条件下烘烤7分钟固化干燥;

步骤3:待白色底油层固化干燥以后,用热转印的方式将图案印制于白色底油层上,热转印条件为180℃、印制10分钟。

4、测试数据

对比例采用在本实施例中的超白玻璃基材上丝印普通市售玻璃油墨,然后烘烤固化后的油墨层进行对比。

对印制好的玻璃试基材上的油墨层进行附着力测试、乙酸盐雾测试(AASS测试)、漆膜硬度测试、耐候性测试,测试方法按照《GB/T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进行,耐候性测试为在户外曝晒30天(选取的时间为南方夏季7月-8月之间的不间断的30天)观察油墨层表面情况。测试结果如下:

注:附着力测试结果合格指7处划痕位置附着力皆为1级。

由测试结果可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油墨层在玻璃基材表面硬度高、附着力好、耐候性佳,比一般市售的玻璃油墨印制形成的涂层更加满足耐久使用的需求。同时,本实施例中印制的图案效果更好,油墨在使用过程中流平性佳,丝印效果细腻,烘干后膜层均匀,膜层表面亮度高、外形美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