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276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棉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



背景技术:

过滤棉主要用于汽车烤漆房、家具烤漆房、汽车喷漆房、家具喷漆房。风机送风系统将室外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烤漆房过滤棉、顶棚烤漆房过滤棉进行除尘后,由风机送入厂房内,迫使厂房内的空气形成正压,确保车间内油漆味的有效排出。

过滤棉通常包括过滤布和贴合在过滤布一侧面的过滤棉层。过滤棉生产的后期工序包括在过滤布上喷印商标标识、生产日期等信息,通过烤箱对喷印有商标标识、生产日期等信息的过滤布进行烘干,以及对烘干后的过滤棉成品进行卷绕成卷的加工。由于在喷印过程以及在烘干喷印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烘干,过滤布需位于上侧而过滤棉层位于下侧,但在卷绕成卷的过程则恰好相反,即需要过滤棉层位于上侧而过滤布需位于下侧,这样卷绕后才能使印有商标标识、生产日期等信息的过滤布位于外侧。目前,烘干后过滤棉成品只是采用人工翻转的方式进行,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为此,需要一种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包括隧道式烘干烤箱,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倾斜输送带,所述倾斜输送带的较低一端位于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的下方,以便承接并翻转隧道式烘干烤箱出料端输出的过滤棉。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具体为:

优选地,所述倾斜输送带为间歇性输送作业的倾斜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倾斜输送带的旁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电控电路,所述电控电路的控制端与倾斜输送带的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自动运行按钮。

优选地,所述倾斜输送带还包括支架,所述倾斜输送带较低一端的支架较矮,所述倾斜输送带较高一端的支架较高。

优选地,为了更快地冷却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输出的过滤棉,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上方还设置有冷却风机。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回收利用车间内其它设备排出的高温热气,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中部还设置有热风进气管,以便对车间内其它设备排出的高温热气进行二次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通过倾斜输送带能够较为轻松地将经过丝印及烘干后的过滤棉翻转,以便后续的卷绕加工,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过滤棉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隧道式烘干烤箱 2-倾斜输送带 3-电控箱 4-支架 5-冷却风机 6-热风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翻料功能的过滤棉丝印烤箱包括隧道式烘干烤箱1,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倾斜输送带2,所述倾斜输送带2的较低一端位于隧道式烘干烤箱1的出料端的下方,以便承接并翻转隧道式烘干烤箱出料端输出的过滤棉。

所述倾斜输送带2为间歇性输送作业的倾斜输送带。

所述倾斜输送带2的旁侧设置有电控箱3。所述电控箱3内设置有电控电路,所述电控电路的控制端与倾斜输送带的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自动运行按钮。

所述倾斜输送带还包括支架4,所述倾斜输送带较低一端的支架较矮,所述倾斜输送带较高一端的支架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快地冷却隧道式烘干烤箱1的出料端输出的过滤棉,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出料端上方还设置有冷却风机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回收利用车间内其它设备排出的高温热气,所述隧道式烘干烤箱的中部还设置有热风进气管6,以便对车间内其它设备排出的高温热气进行二次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使用时,经烘干后的过滤棉从丝印烤箱的出料端输出,过滤棉的起始端先下垂并逐渐触及位于其下方的倾斜输送带2,此时倾斜输送带2未进行输送工作,而过滤棉不断地从丝印烤箱的出料端输出,使得过滤棉逐渐地在倾斜输送带2上进行翻转(同时也进行了始末端调换),待一段过滤棉从丝印烤箱的出料端输出完毕后,工人再协助将过滤棉的末端充分地移到倾斜输送带2的前端(即从图中倾斜输送带2的左端位置已送到右端位置),启动倾斜输送带2,将经过翻转及始末端调换的过滤棉向下一道工序输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