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89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墨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墨盒控制负压的方式有:采取海绵控制负压,或者控气阀的控气原理来控制墨盒墨水的打印。但这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当温度升高时,墨水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挤压墨水,使墨水容器内的墨水容易从连通口留入出墨口腔,造成滴墨、打印不良的现象;因此,有结构设置成运用可挠性变形的可变形膜,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膜的弹性变形缓解墨水容器内一定的压强,以此来避免出墨口或者是控气部件的漏墨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当墨水容器内的空气因为极其高温,墨水容器内存在强大的压强,可变形膜在变形到最大程度的时候,已经无法缓解这个压强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墨水容器内的墨水在强大的压强作用下,仍然可以通过连通口或控气部件漏出,直接造成污染,影响正常的打印。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墨水容器、出墨口腔、控水部件以及导气部件,

所述出墨口腔与所述墨水容器通过连通口相通,

所述控水部件包括可变形膜以及连通口密封件,所述可变形膜能够在所述墨水容器内部压强增大时发生形变并扩大所述墨水容器的空间,所述连通口密封件能够在由所述出墨口腔指向所述墨水容器的力的作用下密封所述连通口,

所述导气部件包括墨水容器密封件,所述墨水容器密封件在自然状态下密封所述墨水容器,并能够在所述墨水容器内部压强增大后开启,使所述墨水容器内部的气体排出。

优选地,所述控水部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连通口密封件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变形膜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墨水容器内部压强增大时随所述可变形膜的形变而向由所述出墨口腔指向所述墨水容器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控水部件还包括卡接件,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可变形膜,并通过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可变形膜卡接。

优选地,所述控水部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被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顶端依靠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抵住所述可变形膜。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连杆上。

优选地,所述出墨口腔位于所述墨水容器的下方,所述连杆能够随所述可变形膜的形变而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连杆为弹性连杆。

优选地,所述导气部件还包括开启件,所述开启件与所述可变形膜相连,且能够在所述墨水容器内部压强增大时随所述可变形膜移动并开启所述墨水容器密封件,并使所述墨水容器内部的气体排出。

优选地,所述开启件具备连管,所述连管具备尖端,所述墨水容器密封件为带有封口的弹性密封垫,所述开启件在所述墨水容器内部压强增大时随所述可变形膜移动,并使所述尖端撑开所述封口,所述墨水容器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连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出墨口腔位于所述墨水容器的下方,所述开启件能够随所述可变形膜的形变而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墨水容器具有顶面,所述可变形膜和/或所述墨水容器密封件位于所述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可变形膜位于所述墨水容器的内部,且扣在所述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顶面具有通气口,所述可变形膜的一面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可变形膜位于所述连通口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控气部件,所述墨水容器通过所述控气部件始终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气部件包括导气口、进气通道以及海绵,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通至所述海绵,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气口连通大气,所述海绵与所述墨水容器相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墨盒能够有效避免墨水容器内的墨水在高压强作用下漏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结合实施例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同样的发明目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a/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墨盒的墨水容器密封件关闭/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a/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墨盒的墨水容器密封件关闭/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b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墨盒的墨水容器密封件关闭/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a/b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墨盒的墨水容器密封件关闭/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a1、5a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至三所提供的墨盒中的连通口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至三所提供的墨盒中的连通口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墨盒在未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给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下面仅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对附图进行介绍,图1a/b为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墨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a/b为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墨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a/b为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墨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a/b为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墨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a1、5a2为实施例一至三所提供的墨盒中的连通口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b为实施例一至三所提供的墨盒中的连通口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未使用状态下墨盒100的剖视图。其中:

图a表示的是导气部件中墨水容器密封件03处于关闭的状态,墨水容器内的气体无法由墨水容器密封件03排出。

图b表示的是导气部件中墨水容器密封件03处于打开的状态,墨水容器内的气体可由墨水容器密封件03排出。

图5a1、5a2表示连通口07a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墨水得以由连通口07a留出。

图5b表示连通口07a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墨水无法由连通口07a留出。

下面对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a/b:一种墨盒100,其结构包括:墨水容器100a、出墨口腔07、控水部件、导气部件以及控气部件,出墨口腔07位于墨水容器100a的下方,出墨口腔07与墨水容器100a通过连通口07a相通,在出墨口腔07中可设置有棉芯06。

控水部件主要包括:可变形膜01、连杆02、连通口密封件15,卡接件05a。卡接件05a在可变形膜01的上方位置,连杆02可弹性变形,并且连杆02的顶端穿过可变形膜01与卡接件05a连接,并保证卡接件05a不会掉落到可变形膜01的下方,连杆02的底端穿过连通口07a;可变形膜01通过自身的变形控制连杆02向上运动,连杆02运动后会改变连通口密封件15的受力关系,从而通过连通口密封件15控制出墨腔07的连通口07a关闭。

卡接件05a可以采用质量较大的物体,例如重力小球,重力小球可以依靠自身重力压迫可变形膜01,以帮助可变形膜01恢复原有形状。

连通口密封件15与连杆02密封连通口07a的方式至少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如图5a1所示,连杆02的底端呈倒T形结构,连通口密封件15与倒T形结构的上表面相固定,随着连杆02上下移动,连通口密封件15的上表面与出墨口腔07的顶面07b之间可形成流动通道,墨水可以由连杆02与连通口07a之间的间隙经过连通口密封件15的上表面与顶面07b之间形成的流动通道留出。第二种形式如图5a2所示,连杆02的底端同样呈倒T形结构,连通口密封件15环绕连通口07a并固定在顶面07b上,连杆02同时穿过连通口07a以及连通口密封件15,随着连杆02上下移动,倒T形结构的上表面与连通口密封件15的下表面之间可形成流动通道,墨水可以由连杆02与连通口07a之间的间隙经过连杆02与连通口密封件15之间的间隙以及倒T形结构的上表面与连通口密封件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流动通道留出。

同时,可变形膜01通过自身的变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墨水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墨水容器100a具有顶面100b,在顶面100b上还设置有通气口100c。可变形膜01位于墨水容器100a的内部,且正对连通口07a的上方,扣在顶面100b上,同时,可变形膜01的一面通过通气口100c与大气连通,另一面则面向墨水容器100a的内部。

导气部件包括开启件04以及墨水容器密封件03,开启件04连接连杆02的一端,并可随连杆02的上下运动而运动,同时在开启件04上具备连管04a,连管04a可在墨水容器密封件03中插拔,实现开启/关闭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作用。导管04具备尖端04b,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结构可以采用带有封口03a的弹性密封垫,在压强较小时,封口03a处于自然密封状态,气体无法通过,在开启件04移动后,尖端04b能够插入并撑开封口03a,使连管04a连通墨水容器100a的内部与大气。

控气部件包括:导气口08、进气通道09以及海绵10,进气通道09竖直排布,海绵10位于进气通道09的底端,进气通道09的顶端通过导气口08连通大气,同时,海绵10与墨水容器100a相通。控气部件允许外界的空气补充进来墨盒10的内部墨水容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墨盒100内部的墨水从此处流出(强大的压力情况下不能阻止墨水从此处流出),保证墨盒100内部墨水的正常供应,保证正常的打印。

墨盒100安装至打印机,首先是前端卡合部12b进入到打印机锁定部,操作把手12并施加压力,使得把手卡合部12a与打印机的另一锁定部进行卡合,完成墨盒100对于打印机安装部在空间三个方向上的固定,而在此时的墨盒100安装状态之下,芯片11与打印机的触针进行接触,完成墨盒100与打印机(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实现墨盒100与打印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出墨口墨水容器07的出墨口07b与打印机供墨口进行结合,实现对墨盒100中存储的墨水进行供应至打印机打印头,进行打印。

参见图6,未使用状态下的墨盒剖视图;对于还未需要进行使用的墨盒100,墨盒100的墨水容器100a内部是密封的状态,出墨口07b被保护罩20所密封,连通口07a是在连杆02的弹性作用下,连通口密封件15与连通口07a处于接触的状态:在没有打印机抽吸力的时候,墨水不能流出,在有打印机抽吸力的时候,连通口07a可以被打开,进而补充墨水。

打印过程中,出墨口腔07在打印机抽吸力的作用下处于负压状态,可变形膜01因受自身重力或者出墨口腔07负压的作用力下,连杆02处于无形变或拉伸状态;连杆02不对连通口密封件15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所以墨水容器100a处于与出墨口腔07连通的状态,空气由控气部件导入,墨水可以从墨水容器100a内部流动到出墨口腔07从而补充墨水,保证正常打印状态。

当在高温情况下,墨水容器100a内存在的气体膨胀,气体空间增大,可变形膜01往上鼓起。在可变形膜01的作用下,使连杆02随着可变形膜01向上移动,对出墨口腔07的连通口07a进行密封关闭(参见图5b),连通口密封件15进一步密封该连通口07a,使墨水无法直接从墨水容器100a补充到出墨口腔07,防止滴墨现象。

进一步地,当在此状态打印时,控水部件起主要作用,由于墨水容器100a内部是密封的,当出墨口腔07内的墨水被消耗后,出墨口腔07形成负压,所产生的吸附力比连杆02向上的拉力要大,因此控水部件可以重新打开连通口07a,及时提供墨水以确保在高温状态下打印。

更进一步地,当墨盒100内部的气体极其高温,墨水容器100a内的强大压强使得可变形膜01在最大变形的情况下还不能缓解,此时,导气部件起作用,连管04a连接连杆02的一端,在可变形膜01上鼓最大程度的时候所带动连管04a向上开启墨水容器密封件03,此时墨水容器100a内的气体从连管04a排出,平衡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压强,使得墨水不会从出墨口腔07的连通口07a或者控气部件的进气通道09漏出。

然而,在此时仍然需要进行打印的时候,控水部件起主要作用,由于墨水容器100a内部是密封的,当出墨口腔07的墨水被消耗后,出墨口腔07形成负压,加上空气从墨水容器100a的内部由连管04a排出,进一步降低了可变形膜01的上鼓作用,控水部件可以重新打开连通口07a,及时提供墨水以确保在极其高温状态下打印。

实施例二:

参见图2a/b,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杆02利用弹性件05b的弹性力始终抵住可变形膜01。具体地,弹性件05b为弹簧,套在连杆02上,并且弹性件05b的底端抵接固定在墨水容器的底面100d上,弹性件05b的顶端与连杆02相连,由于开启件04与连杆02相连,因此弹性件05b的顶端也可直接与开启件04抵接固定,弹性件使连杆02的顶端依靠弹性件的弹力可时刻抵住可变形膜01的底部,并随可变形膜01上下移动。

除连杆02与可变形膜01的连接方式不同之外,本实施例二中连通口密封件15以及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参见图3a/b,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三中的控水部件仅包括可变形膜01以及连通口密封件15。此时的连通口密封件15可以依靠自身或其它部件实现连通口07a的开闭,但不会与可变形膜07连动。例如,将连通口密封件15采用与墨水容器密封件03相类似的结构。

导气部件的开启件04直接与可变形膜01相固定,当在高温情况下,墨水容器100a内存在的气体膨胀,气体空间增大,可变形膜01往上鼓起,在一定程度上对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压强进行调节,使墨水不会容易冲开连通口密封件15从墨水容器100a内部经过连通口07a留出,发生出墨口腔07的漏墨问题。

更进一步地,当墨盒100内部的气体极其高温,墨水容器100a内的强大压强使得可变形膜01在最大变形的情况下还不能缓解,此时,导气部件起作用,开启件04在可变形膜01上鼓最大程度的时候带动连管04a向上打开墨水容器密封件03,此时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气体从连管04a排出,平衡墨水容器内部的压强,使得墨水不会从出墨口腔07的连通口07a以及控气部件的进气通道09漏出。

本实施例三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可以保证在可变形膜01达到最大变形程度时墨水容器密封件03能够开启,但由于连通口密封件15未与可变形膜01进行连接,因此,在可变形膜01达到最大变形程度之前连通口密封件15便有可能被先行打开,造成连通口07a漏液。

实施例四:

参见图4a/b,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四中的导气部件仅包括墨水容器密封件03。

当在高温情况下,墨水容器100a内存在的气体膨胀,气体空间增大,可变形膜01往上鼓起,在一定程度上对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压强进行调节,使墨水不会容易冲开连通口密封件15从墨水容器100a内部经过连通口07a留出,发生出墨口腔07的漏墨问题;

更进一步地,当墨盒100内部的气体极其高温,墨水容器100a内的强大压强使得可变形膜01在最大变形的情况下还不能缓解,此时,墨水容器a内部的压强会进一步增大,并依靠气压打开墨水容器密封件03,此时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气体从墨水容器密封件03排出,平衡墨水容器内部的压强,使得墨水不会从出墨口腔07的连通口07a以及控气部件的进气通道09漏出。

本实施例四的机构最为简单,并且可以在可变形膜01达到最大变形程度之后打开墨水容器密封件03来排气降压,但由于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开启是依靠墨水容器100a内部的气压进行控制,而与可变形膜01无关,因此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开启时机较难把握,可能存在连通口07a或者进气通道09先于墨水容器密封件03的开启而漏液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