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79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液体容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容纳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采用了向墨水室内导入大气的墨水罐的各种打印机。专利文献1、2的打印机为在使印刷头移动的托架的支架上搭载墨水罐的“托架装载型”打印机,专利文献3的打印机为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墨水罐而不在托架上搭载墨水罐的“非托架装载型”打印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0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40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807115号

在这些各种打印机中,存在从墨水罐供给的墨水中混入气泡的可能性。另外,当气泡流入印刷头时,有时会发生印字不良的情况。特别是,在像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那样的托架装载型打印机上安装的墨水罐中,因托架的往复移动而导致墨水波动,墨水室内的墨水与大气相互混合而容易产生气泡,使得该问题容易突显。另外,即便不是向墨水室内导入大气的墨水罐,只要在墨水室内存在一定量的空气,便会产生这种问题。另外,该问题在墨水室的尺寸较大的墨水罐中特别容易产生。另外,这种问题不限于打印机,也是容纳其他种类的液体的液体容纳体及使用该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共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设置成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构成为安装在沿x方向往复移动的托架上的液体容纳体。该液体容纳体包括:上壁以及底壁,该上壁以及底壁在与所述x方向相交的z方向上对置;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在与所述x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相交的y方向上对置;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在所述x方向上对置;液体供给口,其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第一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二容纳室,其容纳液体,且至少具有一个副容纳室,该副容纳室的所述x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容纳室的所述x方向的尺寸;分隔壁,其将所述第一容纳室与所述第二容纳室分隔;以及连通口,其使所述第一容纳室与所述第二容纳室连通。所述第二容纳室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所述第一容纳室经由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二容纳室而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所述第一容纳室内的液体从所述连通口流入所述第二容纳室后,经由所述副容纳室向所述液体供给口导出。

根据该液体容纳体,液体经由x方向的尺寸较小的副容纳室向液体供给口供给。由于副容纳室的x方向的尺寸较小,从而能够抑制液体的波动,因此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另外,由于形成为液体经由副容纳室到达液体供给口的流路结构,因此具有使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的效果。

(2)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容纳室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容纳室的外部向所述第一容纳室内导入大气的大气导入口。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第一容纳室内产生气泡,由于第一容纳室未与液体供给口直接连通,因此该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

(3)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第二容纳室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副容纳室,所述两个以上的所述副容纳室在所述x方向上排列。

根据该结构,由于副容纳室在托架的往复移动方向上排列,因此在第二容纳室内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的波动,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

(4)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在所述两个以上的所述副容纳室中彼此相邻的所述副容纳室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z方向延伸的肋。

根据该结构,在液体具有沉降成分(例如颜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肋拦截该沉降成分的浓度过高的液体,从而能够使从液体供给口供给的液体的浓度稳定化。

(5)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第二容纳室构成为,具有三个以上的所述副容纳室,并且所述三个以上的所述副容纳室中最靠近所述连通口的副容纳室中的液体最先被消耗,最靠近所述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出口的副容纳室中的液体最后被消耗。

根据该结构,即使产生气泡,由于构成为最靠近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出口的副容纳室中的液体最后被消耗,因此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

(6)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在所述x方向上,所述连通口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中一方的侧壁比距离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在所述x方向上,所述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出口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中另一方的侧壁比距离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作为向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入口的连通口与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出口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长。由于能够将第一容纳室至液体供给口的流路设置得较长,因此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

(7)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容纳室的液体的出口与所述液体供给口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出口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的连接流路。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接流路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加长第一容纳室至液体供给口的流路,因此气泡更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另外,优选连接流路设置为从所述另一方的侧壁侧向所述一方的侧壁侧延伸。在该结构中,由于以使连通口至第二容纳室的出口的流路折返的方式设置连接流路,因此能够进一步加长流路。

(8)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液体的流出口设置在距离所述底壁比距离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z方向的高度的1/2的高度位置更近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不易妨碍液体的流动的结构。

(9)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y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x方向的尺寸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副容纳室内的液体的波动并且能够在副容纳室内容纳更多的液体。

(10)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z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x方向的尺寸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副容纳室内的液体的波动并且能够在副容纳室内容纳更多的液体。

(11)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z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副容纳室的所述x方向的尺寸小。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副容纳室作为气泡的拦截流路而发挥功能。

(12)在上述液体容纳体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向所述副容纳室的液体的流入口的位置与所述副容纳室的液体的流出口的位置在所述x方向、所述y方向以及所述z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不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副容纳室的流入口至流出口的流路作为气泡的拦截流路(迷宫流路)而发挥功能。

(13)上述液体容纳体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液体供给口,从所述第二容纳室流出的液体经由分支流路向所述两个以上的所述液体供给口导出。

根据该结构,液体在快要到达液体供给口之前分配给分支流路,因此能够降低在从各液体供给口供给的液体中产生浓度差的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通过上述液体容纳体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通过液体供给系统或容器、液体喷射装置、印刷装置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体供给系统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4是支架的俯视图。

图5是安装有大尺寸容器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6是安装有小尺寸容器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大尺寸容器的立体图。

图8是大尺寸容器的立体图。

图9是大尺寸容器的主视图。

图10是大尺寸容器的后视图。

图11是大尺寸容器的左视图。

图12是大尺寸容器的右视图。

图13是大尺寸容器的俯视图。

图14是大尺寸容器的仰视图。

图15是大尺寸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大尺寸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大尺寸容器的主体部件的主视图。

图18是大尺寸容器的主体部件的后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7的剖面19-19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7的剖面20-20的剖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大气阀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大气阀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大气阀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容纳室内的液面变化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第二容纳室内的液面变化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当制造大尺寸容器时填充液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当制造大尺寸容器时填充液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在大尺寸容器上安装有保护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大尺寸容器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30是大尺寸容器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31是小尺寸容器的立体图。

图32是小尺寸容器的立体图。

图33是小尺寸容器的主视图。

图34是小尺寸容器的后视图。

图35是小尺寸容器的左视图。

图36是小尺寸容器的右视图。

图37是小尺寸容器的俯视图。

图38是小尺寸容器的仰视图。

图39是小尺寸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0是小尺寸容器的主体部件的主视图。

图41是表示图40的剖面41-41的剖视图。

图42是表示在小尺寸容器上安装有保护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3是小尺寸容器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44是小尺寸容器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4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第二容纳室的说明图。

图4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第二容纳室的说明图。

图4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第二容纳室的说明图。

图4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第二容纳室的说明图。

图4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第二容纳室的说明图。

图5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51是图50的支架的侧视图。

图52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容器的仰视图。

图53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液体供给系统;115、115s:基板;116:接触部;118、118s:存储装置;120、120a~120d、120l、120s:容器;125、125s:标签;130a、130b、130s:定位部;132a、132b、132s:连通口;134、134s:多孔质部件;135、135s:板簧;136、136s:容器侧过滤件;140、140s:大气阀;142:螺旋弹簧;143:阀体部;144:阀体部件;146:阀座;147:大气导入口;149:手柄部;150:打印机;200、200s:外壳;201、201s:第一壁部(底壁);202、202s:第二壁部(上壁);203、203s:第三壁部(第三侧壁);204、204s:第四壁部(第四侧壁);205、205s:第五壁部(第一侧壁);206、206s:第六壁部(第二侧壁);207、207s:第七壁部(倾斜壁);210a、210b、210s: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21a、221b、221c、221s:第二容器侧限制部;241:空气室;250:槽部;280、280a、280b、280s:液体供给口;288a、288b、288s:外周壁;290、290s:大气导入口;291、291s:第一片部件;292:第二片部件;293、293s:受压板;294、294s:螺旋弹簧;296、296s:贯通孔;301、301s:主体部件;305、305s:第一盖部件;306:第二盖部件;310:第一容纳室;310s:液体容纳室;311:底面壁部;320、320d:第二容纳室;322a~322b:副容纳室;323a~323c:副容纳室;330:分隔壁;332:凹部;340:周壁;341:侧壁;342:上壁;343:侧壁;344:底面壁部;346、346a、346c:副分隔壁;346r:肋;347:突起;348a、348b:流入流出部;349:连通路径;361:连通口;362:连通口(液体的出口);370a、370b:分支流路;371、371s:供给口连通路径;371a、371b:供给口连通路径;372a、372b:供给口连通路径;510:控制部;517:柔性电缆;520:托架;540:液体喷射头;560、560a:支架;601、603、604、605、606:壁部;602:容器容纳室(容器安装部);607:分隔壁;610:定位突起;620:装置侧限制部;640:液体导入部;642:顶端部;643:装置侧过滤件;645:基端部;648:片部件;650:液体填充口;661:电极部;680:手柄;690:盖部;700、700s:保护盖;701~704、701s~704s:侧壁部;706、706s:手柄式卡合部;720a、720b、720s:密封部;730、730s:底壁部;740、740s:盖主体部;800:液体供给单元;810:液体瓶;820:容器;830:液体供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以下的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的结构

b.大尺寸容器的结构

c.小尺寸容器的结构

d.其他实施方式

e.变形例

a.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系统100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1中描绘出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图1的x轴、y轴以及z轴也与其他图的x轴、y轴以及z轴对应。液体供给系统100具备作为液体容纳体的容器120、120s以及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50。在液体供给系统100中,使用者能够在打印机150的托架520上安装容器120、120s。在该示例中,安装有大尺寸容器120与小尺寸容器120s。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是指墨水。

液体供给系统100的容器120、120s在内部容纳作为印刷材料(液体)的墨水。容器120、120s内容纳的墨水经由后述的液体供给口以及液体导入部向液体喷射头540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150的支架560上,能够装卸地安装有一个大尺寸容器120与四个小尺寸容器120s。各容器120、120s容纳种类相互不同的墨水。另外,能够任意变更容纳的墨水的种类以及容器的数量。例如,可以在支架560上仅安装小尺寸容器120s,也可以仅安装大尺寸容器120。

打印机150是面向个人的小型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50具备控制部510与托架520。托架520具备液体喷射头540与支架560。在打印机150中,墨水从支架560上安装的容器120、120s经由后述的液体导入部向液体喷射头540流通,从而从液体喷射头540对纸或标签等印刷介质喷出(供给)墨水。由此,利用液体喷射头540在印刷介质上印刷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等。

打印机150的控制部510控制打印机150的各部。打印机150的托架520构成为使液体喷射头540能够相对于印刷介质移动。打印机150的液体喷射头540具备将容纳在容器120、120s内的液体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液体喷出机构。控制部510与托架520之间经由柔性电缆517电连接,液体喷射头540的液体喷出机构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560与液体喷射头540一同设置在托架520上。这样一来,在使液体喷射头540移动的托架520上的支架560上安装有容器120、120s的打印机150的类型亦称为“托架装载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与托架520不同的部位处构成固定型的不动的支架560,来自安装在支架560上的容器120、120s的墨水经由柔性管向托架520的液体喷射头540供给。这种打印机的类型亦称为“非托架装载型”。

打印机150具备主扫描输送机构和副扫描输送机构,它们用于使托架520与印刷介质相对移动并实现对印刷介质的印刷。打印机150的主扫描输送机构具备托架电机和驱动带,通过驱动带将托架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托架520,从而使托架520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打印机150的副扫描输送机构具备输送电机和压纸卷筒,通过将输送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压纸卷筒,从而沿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输送印刷介质。主扫描输送机构的托架电机和副扫描输送机构的输送电机基于来自控制部510的控制信号而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体供给系统100的使用状态(亦称作“使用姿态”)下,将沿着使托架520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的轴设为x轴,将沿输送印刷介质的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的轴设为y轴,将沿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设为z轴。此处,液体供给系统100的使用状态是指设置在水平的面上的液体供给系统100的状态,水平的面为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面(xy平面)。副扫描方向(前方向)是+y方向,其相反方向(后方向)是-y方向,从重力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是+z方向,其相反方向(下方向)是-z方向。另外,+y方向侧(前侧)成为液体供给系统100的正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液体供给系统100的左侧面朝向右侧面的方向作为+x方向(右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作为-x方向(左方向)。沿着x轴的方向(左右方向)亦称为“x方向”,沿着z轴的方向(上下方向)亦称为“z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架560上安装的容器120、120s的排列方向是y方向。即,在托架520中,容器120、120s在与托架520移动的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上排列。

图2以及图3是支架560的立体图,图4是从+z方向侧观察支架560的俯视图。图5是安装有一个大尺寸容器120的状态的支架560的俯视图,图6是安装有一个小尺寸容器120s的状态的支架560的俯视图。

支架560具有五个壁部601、603、604、605、606。由这五个壁部形成的凹部成为容器容纳室602(亦称为“容器安装部602”)。以下,壁部601亦称为底壁601。容器容纳室602由分隔壁607分割为多个插槽(安装空间),各插槽能够分别接受一个小尺寸容器120s。在两个插槽中容纳一个大尺寸容器120。分隔壁607作为向插槽中插入容器120、120s时的引导件而发挥功能。在各插槽上设置有液体导入部640、片部件648、电极部661、手柄680、定位突起610以及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装置侧限制部620是形成在支架560的侧壁604上的孔。各插槽的一侧面(+z方向侧面;上表面)开口,经由该被开口的一侧面(上表面)相对于支架560装卸容器120、120s。液体导入部640以被两个分隔壁607夹着的方式设置。

定位突起610是从底壁601朝向+z方向突出的大致长方体的部件。定位突起610插入容器120、120s上设置的定位部(后述)中。为了便于向容器120、120s的定位部插入,定位突起610的顶端部分的+x方向侧的面与-x方向侧的面以越靠顶端越接近的方式相互倾斜。

容器120、120s在被手柄680与装置侧限制部620卡止、且后述的液体供给口与液体导入部640连接的状态下安装在支架560上。该状态亦称为“容器安装在支架560上的状态”或“安装状态”。在安装状态下,容器120、120s的电路基板(后述)上设置的端子群与电极部661电连接,从而能够在容器120、120s与打印机15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

在安装状态下,液体导入部640(图3)与容器120、120s的液体供给口连接,使容器120、120s内容纳的液体向与液体导入部640连通的液体喷射头540流通。液体导入部640呈大致筒状,具有位于+z方向侧的顶端部642与位于-z方向侧的基端部645。基端部645设置在底壁601上。顶端部642与容器120、120s的液体供给口连接。在顶端部642上设置有装置侧过滤件643。液体从容器120、120s的液体供给口通过装置侧过滤件643流入液体导入部640内。装置侧过滤件643由例如金属网或金属无纺布、树脂过滤件等多孔部件形成。液体导入部640的中心轴c与z轴平行。沿着中心轴c从基端部645朝向顶端部642的方向为+z方向。

在液体导入部640的基端部645的周围设置有将液体导入部640包围的片部件648。片部件648由例如弹性橡胶形成。在安装状态下,片部件648将容器120、120s的液体供给口的周围密闭。由此,片部件648防止液体从液体供给口向周围漏出。在安装状态下,片部件648对容器120、120s施加包含+z方向的成分的作用力。

由图5以及图6可以得知,大尺寸容器120具有小尺寸容器120s的约2倍的宽度(y方向的尺寸)。如后文所述,大尺寸容器120具有与支架560的两个液体导入部640相适应的两个液体供给口。

b.大尺寸容器120的结构:

图7以及图8是大尺寸容器120的立体图,图9~图14是其六面图(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容器120是随着液体的消耗而间歇地将外部的空气导入液体容纳室(后述)的、所谓的半密闭型的容器。

容器120具有七个壁部201~207。这些壁部构成容器120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壳200。七个壁部由第一壁部201(底壁201)、第二壁部202(上壁202)、第三壁部203(第三侧壁203)、第四壁部204(第四侧壁204)、第五壁部205(第一侧壁205)、第六壁部206(第二侧壁206)以及第七壁部207(倾斜壁207)构成。这七个壁部201~207构成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后述)的外壳200。

在以下的说明中,两个壁部“相交”或者“交叉”是指,两个壁部相互连接而相交的状态、在使一方的壁部延长的情况下与另一方的壁部相交的状态、在使各个壁部延长的情况下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另外,两个壁部“对置”包含在两个壁部之间不存在其他的物品的情况与存在其他的物品的情况这两种情况。

各壁部201~207的外表面为大致平面。大致平面包括面整个区域完全平坦的情况和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的情况。即,包含即便在面的一部分存在略微的凹凸,也能够把握构成容器120的外壳200的面或壁那样的情况。俯视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从各壁部的法线方向观察各壁部的状态)时的外形,除第五壁部205与第六壁部206以外,均为长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也可以是将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组装体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是板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的一部分也可以由膜状(薄膜状)或片状的部件形成。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由例如聚甲醛(pom)等合成树脂形成。

第一壁部201(底壁)以及第二壁部202(上壁)是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壁部,且在z方向上对置。第一壁部201位于-z方向侧,第二壁部202位于+z方向侧。第一壁部201以及第二壁部202处于与第三壁部203、第四壁部204、第五壁部205以及第六壁部206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120安装在支架560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一壁部201构成容器120的底面,第二壁部202构成容器120的上表面。在第一壁部201(图14)上设置有两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它们的两个外周壁288a、288b以及两个定位部130a、130b。两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与支架560的两个液体导入部640(图4)连接。两个定位部130a、130b具有通过分别与支架560的定位突起610(图4)卡合从而进行容器120的y方向的定位的功能。在外周壁288a、288b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空气用的连通口132a、132b。连通口132a、132b用于使外周壁288a、288b内的封闭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在安装状态下,通过连通口132a、132b将外周壁288a、288b内的封闭空间与外部(外部空气)连通,从而使封闭空间与外部的压力差维持为大致恒定。因此,可以抑制随着封闭空间内的压力变动而导致液体从液体供给口280a、280b泄漏。

在第一壁部201的两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的外周壁288a、288b之间,在与支架560的分隔壁607(图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槽部250。槽部250从第一壁部201的表面向+z方向侧凹陷设置,且构成为在液体供给口280a、280b与液体导入部640连接的状态下能够接受分隔壁607。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像“液体供给口280a、280b”、“外周壁288a、288b”那样,各部件的参照符号的末尾的小写附图标记“a”、“b”是为了区别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与功能的部件而标注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相互区分相同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省略参照符号末尾的附图标记a、b的情况,例如将“液体供给口280a、280b”标记为“液体供给口280”。其他的部件也同样。

第三壁部203(第三侧壁)以及第四壁部204(第四侧壁)是与y轴以及z轴平行的壁部,且在x方向上对置。第三壁部203位于-x方向侧,第四壁部204位于+x方向侧。第三壁部203与第一壁部201以及第二壁部202交叉。第四壁部204与第一壁部201以及第二壁部202交叉且与第三壁部203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容器120安装在托架520上的状态下,托架520的移动方向x沿着从第三壁部203朝向第四壁部204的方向。在第四壁部204(图12)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10。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10被手柄680卡止。另外,如图5所示,大尺寸容器120以跨越两个手柄680的范围的方式插入,然而安装时的固定中使用的仅是其中的一方的手柄680。因此,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10也设置在与该一方的手柄680对应的位置。在第三壁部203(图11)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二容器侧限制部221a、221b。第二容器侧限制部221a、221b是从第三壁部203向-x方向突出而能够与托架520的两个装置侧限制部620(图3)卡合的突起。另外,装置侧限制部620是形成在支架560的侧壁604上的孔。在安装状态下,第二容器侧限制部221a、221b被插入并卡止在装置侧限制部620。即,在安装状态下,通过支架560的手柄680与装置侧限制部620在x方向的两侧卡止容器120,从而将容器120固定在支架560上。

第五壁部205(第一侧壁)以及第六壁部206(第二侧壁)是与x轴以及z轴平行的壁部,且在y方向上对置。第五壁部205与第一壁部201、第二壁部202、第三壁部203以及第四壁部204交叉。第六壁部206与第一壁部201、第二壁部202、第三壁部203以及第四壁部204交叉,且与第五壁部205对置。在第五壁部205(图9)上形成有用于向容器120的内部导入空气的大气导入口290。

第七壁部207(图9)是将第一壁部201与第四壁部204连接的倾斜壁。第七壁部207与第五壁部205以及第六壁部206交叉,且位于第一壁部201与第四壁部204之间。在第七壁部207(图8)上形成有能够与打印机150的电极部661接触的接触部11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接触部116形成在第七壁部207上设置的基板115上。即,基板115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与支架560上设置的电极部661接触的多个接触部116。更具体地讲,接触部116是基板115的表面上设置的电极用端子中与电极部661接触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z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多个接触部116形成分别沿着y方向排列且在x方向上空出预定间隔的两个列。在基板115的背面设置有存储容器120的各种信息的存储装置(后述)。例如,在该存储装置中存储有表示墨水的余量状态或墨水的颜色的信息。当支架560上设置的电极部661与接触部116接触时,打印机150所具备的控制部510能够通过柔性电缆517从容器120所具备的存储装置中读取各种信息。

图15以及图16是容器120的分解立体图。容器120具备主体部件301、第一盖部件305以及第二盖部件306。容器120还具备作为与主体部件301一起构成液体容纳室的部件的、具有挠性的第一片部件291以及第二片部件292。主体部件301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筒状部件。主体部件301在y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并具有在y方向的宽度的大致中央处设置的分隔壁330。该分隔壁330是将主体部件301内的液体容纳空间划分为+y方向侧的第一容纳室310与-y方向侧的第二容纳室320的壁。如后文所述,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经由分隔壁330上设置的连通口而连通。在主体部件301的比分隔壁330靠-y方向侧(图16)形成有将第二容纳室320的周围包围的周壁340。在周壁340的内侧形成有将第二容纳室320分隔成多个副容纳室(后述)的副分隔壁346。这些周壁340与副分隔壁346是从分隔壁330(图15)向-y方向延伸的壁部件。

片部件291、292是具有不透液性、气密性以及挠性的薄膜。片部件291、292通过粘接或焊接与主体部件301接合,从而与主体部件301一起划分形成液体容纳室310、320。即,为了划分第一容纳室310而使用与主体部件301的+y方向侧的端面接合的片部件291(图15)。第一片部件291设置成能够覆盖第一容纳室310以及形成在第一容纳室310的下方的流体流路(连接流路)的尺寸。另外,为了划分第二容纳室320而使用与主体部件301的-y方向侧的端面接合的片部件292(图16)。第二片部件292设置成能够覆盖第二容纳室320的周壁340以及形成在第二容纳室320的下方的液体流路(连接流路)的尺寸。像这样,液体容纳室310、320的外壁的一部分通过片部件291、292而形成。

第一盖部件305以覆盖第一片部件291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件301上。第二盖部件306以覆盖第二片部件292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件301上。主体部件301与盖部件305、306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片部件291、292由包含尼龙与聚丙烯的复合材料等的合成树脂形成。

在第一容纳室310(图15)的内部配置有作为板状部件的受压板293。受压板293的一侧的面与第一片部件291接触。在受压板293的另一侧的面(-y方向侧的面)与分隔壁330之间配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294。在分隔壁330的中央形成有接受螺旋弹簧294的凹部332。螺旋弹簧294从分隔壁330朝向第五壁部205对受压板293施力。即,螺旋弹簧294在使第一容纳室310的容积扩大的方向上经由受压板293对第一片部件291施力。通过该螺旋弹簧294的作用力,将第一容纳室310内的压力维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压力(负压)。螺旋弹簧294具有圆锥台状的外形,然而也可以使用具有圆筒状外形的螺旋弹簧。

在第一容纳室310的内部还配置有用于向第一容纳室310导入大气的大气阀140。大气阀140具备阀座146、阀体部件144以及螺旋弹簧142。阀体部件144被螺旋弹簧142压在阀座146上,从而堵塞阀座146上形成的贯通孔即大气导入口147。阀体部件144具备:能够使大气导入口147开闭的阀体部143、通过与受压板293抵接而使阀体部143可动的手柄部149。阀座146容纳在主体部件301中的、第二壁部202与第四壁部204相交的角部分中从而安装在主体部件301上。阀座146具有凹部,片部件291气密性地粘贴在形成凹部的开口的端面上。阀座146的凹部与片部件291的贯通孔296连通。另外,在阀座146的凹部的底部形成有贯通至阀座146的背侧的大气导入口147。阀体部件144的阀体部143被螺旋弹簧142压在阀座146上,从而将大气导入口147堵塞。当受压板293向-y方向移动时,阀体部件144的手柄部149被受压板293按压。如后文所述,当手柄部149被受压板293按压时,与之对应地阀体部143与阀座146的状态从闭阀状态变为开阀状态。

在设置在主体部件301的底面上的两个液体供给口280(图15)中依次嵌入有板簧135、透液性的多孔质部件134(例如树脂发泡体)以及容器侧过滤件136。容器侧过滤件136在与支架560的液体导入部640(图4)接触的状态下,向液体导入部640供给液体。

在主体部件301的第七壁部207上固定有具有存储装置118的基板115。有时会在主体部件301的第二壁部202的外表面上粘贴标签125。在标签125上表示有例如容器120的制造商以及产品型号。另外,粘贴标签125的位置是任意的。例如,可以粘贴在第二壁部202、第三壁部203、第四壁部204、第五壁部205、第六壁部206中的任意的一个壁部,也可以跨过两个以上的壁部进行粘贴。

图17~图20示出了主体部件301的结构。图17是主体部件301的主视图,图18是主体部件301的后视图,图19是图17的剖面19-19的剖视图,图20是图17的剖面20-20的剖视图。在图17、图18以及图20中,粗的单点划线箭头示出了液体流动的路径。

在主体部件301的分隔壁330的+y方向侧形成有第一容纳室310。在图17中描绘出在第一容纳室310的内部容纳有图15中说明的阀体部件144的状态。第一容纳室310是由第二壁部202(上壁)的内表面、第三壁部203(第三侧壁)的内表面、第四壁部204(第四侧壁)的内表面以及底面壁部311的上表面围成的剖面大致矩形的空间。第一容纳室310的+y方向侧被第一片部件291(图15)密封。在第一容纳室310的底部中、距离第三壁部203比距离第四壁部204更近的位置处设置有将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连通的连通口361。该连通口361是设置在分隔壁330上的开口。液体从第一容纳室310经由连通口361向位于第一容纳室310的背侧的第二容纳室320移动。

第二容纳室320(图18)被周壁340包围。该周壁340由在x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侧壁341、343与在z方向上对置的上壁342以及底面壁部344构成。在周壁340的内侧形成有将第二容纳室320分隔成多个副容纳室322a~322h的副分隔壁346。这些副分隔壁346是在yz平面上延伸的壁部件,多个副容纳室322a~322h以沿着x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式排列。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区分各个副容纳室322a~322h的情况下,将末尾的附图标记a~h省略而仅称为“副容纳室322”。副分隔壁346的下端形成为一部分被切除了的形状,从而构成为液体的流入流出部348。即,多个副容纳室322中的在x方向上相邻的副容纳室322彼此经由该流入流出部348连接。例如,液体经由位于第一副容纳室322a与第二副容纳室322b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流入第二副容纳室322b中。另外,液体从第二副容纳室322b经由位于第二副容纳室322b与第三副容纳室322c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流出。优选这些流入流出部348设置在距离底壁201的位置比距离副容纳室322的z方向的高度lz322的1/2的高度位置更近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得到不易妨碍通过多个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动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副容纳室322的上游侧的流入流出部348作为向该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入口而发挥功能,该副容纳室322的下游侧的流入流出部348作为从该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出口而发挥功能。即,在x方向上,向各个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入口的位置与从该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出口的位置不同,然而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的位置相同。但是,也可以使向各个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入口的位置与从该副容纳室322的液体的流出口的位置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不同。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使多个副容纳室322作为气泡的拦截流路(迷宫流路)而发挥功能。

副容纳室322的x方向的尺寸lx322设定为小于第一容纳室310的x方向的尺寸lx310(图17)。根据该结构,当托架520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时,能够抑制副容纳室322内的液体的波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副容纳室322内产生气泡。另外,由于形成为液体经由副容纳室322而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流路结构,因此也具有使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优点。副容纳室322的y方向的尺寸ly322(图19)设定为大于副容纳室322的x方向的尺寸lx322。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副容纳室322内的液体的波动并且能够在副容纳室322内容纳更多的液体。另外,副容纳室322的z方向的尺寸lz322(图18)设定为大于副容纳室322的x方向的尺寸lx322。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副容纳室322内的液体的波动并且能够在副容纳室322内容纳更多的液体。

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多个副容纳室322具有设置在它们的下端部的作为连通路径的流入流出部348,但在它们的上端部未设置有连通路径。因此,假设在任一个副容纳室322中产生或滞留有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气泡向更下游侧的其他的副容纳室322移动。

在位于第二容纳室320的最下游部的副容纳室322h的下方设置有作为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的连通口362。该连通口362是设置在分隔壁330上的开口,另外,第二容纳室320的底面壁部344形成为不堵塞该连通口362的上方那样的形状。在x方向上,连通口362设置在距离第四侧壁204比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x方向上,作为向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入口的连通口361设置在距离第三侧壁203比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将作为向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入口的连通口361与作为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的连通口362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长。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一容纳室310至液体供给口280的流路的长度设置得较长,因此具有使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优点。另外,也可以使两个连通口361、362的x方向的位置关系相反。即,可以设置成:在x方向上,将作为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入口的连通口361设置在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中一方的侧壁比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x方向上,将作为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的连通口362设置在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中另一方的侧壁比距离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的中间位置更近的位置处。另外,以下“连通口362”亦称为“液体的出口362”,或简称为“出口362”。

从第二容纳室320流出的液体在出口362处分支成两条流路即流路370a、370b而流动(图20)。第一分支流路370a(图17)隔着第一容纳室310的底面壁部311而形成在第一容纳室310的下方。第二分支流路370b(图18)隔着第二容纳室320的底面壁部344而形成在第二容纳室320的下方。像这样,向设置在容器120的底部的两个液体供给口280流出的液体在快要到达两个液体供给口280之前被分配给两个分支流路370a、370b。因此,能够降低在从各液体供给口280向液体导入部640(图4)供给的液体中产生浓度差的可能性。

另外,也可以形成将两个分支流路370a、370b合并成一个流路而取代形成两个分支流路370a、370b。这样的合并成的流路或分支流路370a、370b作为将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与液体供给口280连接的连接流路而发挥功能。若设置这样的连接流路,则能够进一步加长第一容纳室310至液体供给口280的流路,因此具有使气泡更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优点。优选这样的连接流路设置为:从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中更靠近出口362的侧壁204的一侧向更靠近连通口361的侧壁203的一侧延伸。根据该结构,由于以使连通口361至第二容纳室320的出口362的流路(即,将多个流入流出部348连接的流路)折返的方式,在其下方形成连接流路,因此能够进一步加长流路。

在第一分支流路370a的底部形成有与液体供给口280a连通的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a、372a(图17)。同样地,在第二分支流路370b的底部形成有与液体供给口280b连通的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b、372b(图18)。像这样,若相对于一个液体供给口280设置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372,则在液体供给口280与液体导入部640(图4)的连接部分存在气体的状态下液体从液体供给口280向液体导入部640流出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所谓的气液交换现象,液体从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372的一方流出,气体从另一方流入容器120内。因此,能够在不会使气泡向液体导入部640过度地流出的情况下,向液体导入部640供给液体。然而,相对于一个液体供给口28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供给口连通路径。

在图17、图18以及图20中,用粗的单点划线箭头描绘出液体的流动路径。首先,容纳在第一容纳室310内的液体经由位于第一容纳室310的底部的连通口361(图17)向第二容纳室320(图18)流动,并在经由第二容纳室320的多个副容纳室322后,到达设置在连通口361的相反侧(+x方向侧)的其他连通口362(出口362),在从该连通口362分成两个分支流路370a、370b(图20)后,经由各个分支流路370a、370b的供给口连通路径371a、372a、371b、372b向两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流动。该液体从液体供给口280a、280b到达设置在支架560(图4)上的两个液体导入部640。如上所述,在第一容纳室310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容纳室320,该第二容纳室320具有x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容纳室310的副容纳室322。因此,具有即使托架520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也不易在副容纳室322内产生气泡的优点。

图21~图23是用于对设置在容器120的第一容纳室310内的大气阀14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在第一盖部件305上设置有大气导入口290。第一容纳室310由主体部件301与第一片部件291划分。另外,在第一盖部件305与第一片部件291之间形成有空气室241。空气室241通过设置在第一盖部件305上的大气导入口290而与外部的大气连通。另外,设置在容器120的底壁201上的连通口132a、132b(图14)与空气室241连通。在第一片部件291的内侧配置有受压板293与螺旋弹簧294。螺旋弹簧294在使第一容纳室310的容积扩大的方向上对受压板293以及第一片部件291施力。通过该螺旋弹簧294的作用力,将第一容纳室310内的压力维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压力(负压)。

在预定的时间经由大气导入口290、空气室241以及大气导入口147向第一容纳室310内导入大气。大气导入口147是将第一容纳室310与空气室241连通的连通孔。大气阀140是用于进行该大气导入口147的开闭的阀机构。大气阀140具备阀座146、阀体部件144以及螺旋弹簧142。阀体部件144被螺旋弹簧142压在阀座146上,从而将形成在阀座146上的贯通孔即大气导入口147堵塞。阀体部件144具备:能够开闭大气导入口147的阀体部143和通过与受压板293抵接而使阀体部143可动的手柄部149。

在容器120的初始状态(未使用状态)下,在第一容纳室310中填充有液体。此时,如图21所示,受压板293位于最靠近第一盖部件305的位置。如图22所示,当第一容纳室310的液体被消耗,受压板293向分隔壁330侧靠近时,受压板293向分隔壁330侧按压手柄部149。由此,阀体部143从大气导入口147分离。即,阀体部件144成为开阀状态。然后,外部的空气通过大气导入口290、空气室241以及大气导入口147流入第一容纳室310。由此,如图23所示,第一容纳室310的容积增大,增大的量为导入的空气的份量。同时,第一容纳室310内的负压变小而接近大气压。然后,当向第一容纳室310中导入一定程度的空气时,则受压板293从手柄部149分离。由此,阀体部143再次堵塞大气导入口147。即,阀体部件144成为闭阀状态。像这样,当随着液体的消耗而导致第一容纳室310内的负压变大时,通过暂时使阀体部件144成为开阀状态而能够将第一容纳室310内的压力维持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因此,例如,能够抑制第一容纳室310内的负压变得过大而导致无法从液体供给口280供给液体。

另外,也可以省略大气阀14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大气导入口290设置在上壁202(图17)而非设置在第一盖部件305上,从而从大气导入口290向第一容纳室310直接导入大气。并且,也可以连大气导入口290都省略,而采用不向第一容纳室310中导入大气那样的结构。然而,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采用从大气导入口290向第一容纳室310导入大气但不直接向第二容纳室320导入大气的结构,则由于从大气导入口290至液体供给口280的流路较长,因此即使假设在第一容纳室310中产生了气泡,也具有使该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优点。

图24以及图25是表示液面随着第二容纳室320内的液体消耗而变化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容器120的初始状态(未使用状态)下,在第二容纳室320中也填充有液体,多个副容纳室322的液面ll处于各个副容纳室322的上端附近的位置。理想的初始状态是液体填充至副容纳室322的上端,在副容纳室322内完全不存在空气的状态,然而副容纳室322内可以存在少量的空气。当第一容纳室310内的液体几乎被消耗而导致第一容纳室310内的液面下降至使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连通的连通口361附近时,则与液体的消耗相应地,空气会经由连通口361从第一容纳室310向第二容纳室320流入。

图25示出了空气从第一容纳室310流入第二容纳室320内的副容纳室322的状态。当起始的副容纳室322a内滞留有空气,其液面ll下降至副容纳室322a与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的上端位置时,则与液体的消耗相对应地,来自第一容纳室310的空气(气泡)会流入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基于上述说明可以得知,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副容纳室322a~322h中最上游侧的副容纳室322a内的液体量最早减少,最下游侧的副容纳室322h内的液体量最后减少。由于各个副容纳室322的x方向的尺寸lx322小于第一容纳室310的x方向的尺寸lx310(图17),因此能够抑制液体随着托架520的移动在各个副容纳室322内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能够抑制在副容纳室322内产生气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副容纳室322在x方向(托架520的往复移动方向)上排列。因此,在第二容纳室320内,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随着托架520的移动而波动,能够进一步抑制气泡的产生。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副容纳室322在其上端附近不连通,因此即使在任一个副容纳室322中产生或滞留有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气泡向更下游侧的其他副容纳室322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副容纳室322设置有八个,然而副容纳室322的个数是任意的,以至少具有一个副容纳室322的方式形成第二容纳室320。但是,若在第二容纳室320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副容纳室322,则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从液体供给口280向液体导入部640供给的液体中混入气泡的可能性。

图26以及图27是表示制造容器120时填充液体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6示出了取下容器120的背面侧的第二盖部件306并上下翻转了的状态。在两个液体供给口280上连接有制造装置的液体填充口650。在主体部件301的背面侧的壁部接合有第二片部件292(标注阴影线地示出),从而将包含第二容纳室320与第二分支流路370b的液体容纳空间密闭。另外,在主体部件301的正面侧的壁部也接合有第一片部件291(图15),从而将包含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一分支流路370a(图17)的液体容纳空间密闭,此处省略图示。

图27是表示在图26的状态下的第二片部件292与副分隔壁346之间的接合状态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在副分隔壁346上形成有多个突起347,在突起347的附近,副分隔壁346与第二片部件292之间的空间成为流体的连通路径。

当填充液体时,在将大气导入口290(图7)堵塞的状态下,从液体填充口650(图26)将容器120内的液体容纳空间抽吸成真空后,从液体填充口650填充液体。此时,液体通过突起347附近的连通路径流通,因此能够容易地向容器120内填充液体。在完成了液体填充时,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以压扁突起347,并将第二片部件292焊接在副分隔壁346上。像这样完成了液体填充后,将保护盖覆盖在容器120上,进行必要的包装并发货。

图28是表示在大尺寸容器120上安装有保护盖7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9以及图30是保护盖700单独的立体图。保护盖700具有:大致覆盖容器120的包含第一壁部201的下端部整体的盖主体部740;以及手柄式卡合部706。盖主体部740具备底壁部730与四个侧壁部701、702、703、704。

底壁部730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其底面形成为格子状。底壁部730与容器120的第一壁部201(底壁)对置。底壁部730的上表面侧的凹部中配置有两个密封部720a、720b。容器120的液体供给口280a、280b被这些密封部720a、720b覆盖。

手柄式卡合部706设置在比第四侧壁部704靠-x方向侧的位置。手柄式卡合部706在用户从容器120取下保护盖700时使用。用户通过将手指把着手柄式卡合部706并使其旋转,从而能够从容器120取下保护盖700。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手柄式卡合部706略微向斜上方倾斜。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容纳室310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容纳室320,该第二容纳室320具有x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容纳室310的副容纳室322。因此,即使托架520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也不易在副容纳室322中产生气泡。另外,即使假设在第一容纳室310内产生了气泡,副容纳室322也可以作为气泡拦截流路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向支架560的液体导入部640供给的液体中混入气泡的现象。

c.小尺寸容器120s的结构:

图31以及图32是表示小尺寸容器120s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3~图38是其六面图(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以及仰视图)。在小尺寸容器120s的说明中,对于与大尺寸容器120的结构相同或对应的结构,使用在表示容器120的部件的附图标记后标注有“s”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一部分说明。

小尺寸容器120s具有七个壁部201s~207s。这些七个壁部201s~207s构成了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310s的外壳200s。在第一壁部201s(图32)上设置有液体供给口280s、液体供给口280s的外周壁288s以及定位部130s。在小尺寸容器120s上仅设置有一个液体供给口280s。在外周壁288s的内侧形成有空气用的连通口132s(图38)。在第四壁部204s(图32)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10s。在第三壁部203s(图35)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二容器侧限制部221s。在第五壁部205s(图31)上形成有用于向容器120s的内部导入空气的大气导入口290s。在第七壁部207s(图32)上设置有基板115s。该基板115s与大尺寸容器120中使用的基板115相同。

图39是小尺寸容器120s的分解立体图。容器120s具备主体部件301s、正面侧的盖部件305s以及片部件291s。主体部件301s是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且有底的部件。即,与盖部件305s在y方向上对置的壁部206s成为主体部件301s的一部分。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不存在第二容纳室,因此也未设置分隔壁330(图15)。盖部件305s以覆盖片部件291s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件301s上。在片部件291s上设置有与大气阀140s连通的贯通孔296s。在图39的示例中,片部件291s描绘成其中央部分延伸而成为凹状的形状,然而当组装容器120s时,与图15所示的片部件291同样是平坦的薄膜状的部件。

在液体容纳室310s的内部配置有受压板293s、螺旋弹簧294s以及大气阀140s。该大气阀140s具有与图21~图23中说明的大气阀140相同的功能。在设置在主体部件301s的底面上的液体供给口280s中依次嵌入有板簧135s、透液性的多孔质部件134s以及容器侧过滤件136s。在主体部件301s的第七壁部207s(图32)上固定有具有存储装置118s的基板115s。在主体部件301s的第二壁部202s的外表面粘贴有标签125s。

图40以及图41示出了主体部件301s的结构。图40是主体部件301s的主视图,图41是图40的剖面41-41的剖视图。在主体部件301s的第六壁部206s的+y方向侧形成有液体容纳室310s。该液体容纳室310s相当于大尺寸容器120的第一容纳室310。液体容纳室310s的x方向的尺寸lx310s和y方向的尺寸ly310s分别与大尺寸容器120的第一容纳室310的x方向的尺寸lx310(图19)和y方向的尺寸ly310大致相等。另外,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不存在相当于大尺寸容器120的第二容纳室320的容纳室。液体容纳室310s的+y方向侧被片部件291s密封。在液体容纳室310s的底部形成有与液体供给口280s连通的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s、372s(图40)。

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设置有相当于大尺寸容器120的第一容纳室310的液体容纳室310s,但未设置相当于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容纳室。液体容纳室310s内的液体从液体容纳室310s经由两个供给口连通路径371s、372s到达液体供给口280s,再从液体供给口280s向支架560的液体导入部640流出。

由于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不存在具有副容纳室322的第二容纳室320,因此与大尺寸容器120相比,在液体容纳室310s内产生气泡的可能性会略高一些。然而,在液体容纳室310s内,设置有具备与图21~图23中说明的大气阀140相同功能的大气阀140s,从而在液体容纳室310s内的液体被消耗时,受压板293s以及片部件291s会向第六壁部206s(图41)靠近,而使得液体容纳室310s的实质的y方向尺寸变小。像这样,当液体减少时,小尺寸容器120s的液体容纳室310s的尺寸变小,因此与具有尺寸不随着液体减少而变化的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当容器120s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时在液体容纳室310s内产生的气泡抑制在相当少的程度。因此,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关于气泡产生的实际的问题并不发生。另外,在前述的大尺寸容器120中,在位于第一容纳室310的下游侧的第二容纳室320中不包含像大气阀140那样的机构。因此,优选通过在第二容纳室320内设置比第一容纳室310尺寸小的副容纳室322来抑制气泡的产生。

图42是表示在小尺寸容器120s上安装有保护盖700s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3以及图44是保护盖700s单独的立体图。保护盖700s具有:大致覆盖容器120s的包含第一壁部201s的下端部整体的盖主体部740s;以及手柄式卡合部706s。盖主体部740s具备底壁部730s与四个侧壁部701s、702s、703s、704s。

底壁部730s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其底面形成为平板状。在底壁部730s的上表面侧的凹部内配置有密封部720s。容器120s的液体供给口280s被该密封部720s覆盖。手柄式卡合部706s设置在比第四侧壁部704s靠-x方向侧的位置。手柄式卡合部706s在用户从容器120s取下保护盖700s时使用。

如前述的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在打印机150的支架560上能够同时安装大尺寸容器120与小尺寸容器120s。何种容器各安装几个则能够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d.其他实施方式:

图45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a的第二容纳室320的结构,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5。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120a在以下的两个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之间的连通口361设置在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的底部。

(2)起始的两个副容纳室322a、322b之间的副分隔壁346a的z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副分隔壁346短,位于该副分隔壁346a的下侧的流入流出部348a的z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流入流出部348长。

图45中示出了空气从第一容纳室310向第二容纳室320内的副容纳室322流入的状态。当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内滞留有空气,其液面ll下降至起始的两个副容纳室322a、322b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a的上端位置时,则与液体的消耗相对应地,来自第一容纳室310的空气流入第一个副容纳室322a。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副容纳室322a~322h中,从上游侧起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内的液体量最早减少。然而,之后的液体量的变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三副容纳室322c至第八副容纳室322h的液体量依次减少。根据该示例可以得知,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之间的连通口361无需设置在最上游侧的副容纳室322a,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副容纳室。然而,优选将两个连通口361、362设置在不同的副容纳室322而不是设置在相同的副容纳室322(例如最下游的副容纳室322h)。这样一来,由于两个连通口361、362设置在x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容纳室310至液体供给口280的流路的长度设置得较长,从而使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

图46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b的第二容纳室320的结构。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120b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在副分隔壁346的下方,设置有从第二容纳室320的底面壁部344向上方(+z方向)延伸的肋346r,并且位于副分隔壁346与肋346r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b的z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流入流出部348短。

另外,也可以认为该肋346r设置在相邻的副容纳室322的底部之间。与副分隔壁346相同,肋346r的y方向的端面与第二片部件292(图16)接合。

在该容器120b中,在副容纳室322的下方,相邻的肋346r之间形成凹部。因此,当第二容纳室320内的液体减少时,液体会被相邻的肋346r之间的凹部拦截。例如,在液体含有颜料等沉降成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肋346r拦截该成分的浓度过高的液体。因此,能够使从容器120b的液体供给口280供给的液体的浓度稳定化。另外,无需在全部的副分隔壁346的下方设置肋346r,也可以在彼此相邻的至少一对副容纳室322的底部之间设置肋346r。

图47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c的第二容纳室320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的容器120c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起始的两个副容纳室322a、322b之间的副分隔壁346c的上端设置成被切除了的形状而形成连通路径349。

在该容器120c中,当第二容纳室320内的液体减少时,起始的两个副容纳室322a、322b的液面ll以相同的高度减少,而之后的液体量的变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该示例可以得知,也可以在相邻的副容纳室322的上端附近设置使副容纳室322彼此连通的连通路径349。这样的连通路径349也可以设置在全部的副分隔壁346的上端附近,但是从防止气泡产生的角度出发,优选不设置连通路径349。另外,从使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角度出发,优选为,在最下游侧的两个副容纳室322g、322h之间,在两个副容纳室322g、322h的上端附近不设置连通路径349。

图48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d的第二容纳室320的结构。第五实施方式的容器120d在以下三个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之间的连通口361设置在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的底部。

(2)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设置在第一个副容纳室322a的下方。

(3)起始的两个副容纳室322a、322b之间的副分隔壁346d的z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副分隔壁346长,位于该副分隔壁346d的下侧的流入流出部348d的z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流入流出部348短。

在图48中示出了空气从第一容纳室310流入第二容纳室320内的副容纳室322的状态。此处,示出了位于连通口361的上方的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的液体最先被消耗,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的液面ll下降至第二个副容纳室322b与第三个副容纳室322c之间的流入流出部348的上端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空气流入第二容纳室320时,空气流入第三个副容纳室322c而使其液面降低。之后,在第三个以后的副容纳室322c~322h的液体依次被消耗后,位于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的上方的第一个副容纳室322a中的液体最后被消耗。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副容纳室322的液体被消耗”这句话意味着该副容纳室322的液面降低。

像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如下的结构:多个副容纳室322中最靠近使第一容纳室310和第二容纳室320连通的连通口361的副容纳室322b中的液体最先被消耗,最靠近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的副容纳室322a中的液体最后被消耗。根据该结构,由于构成为即使将连通口361与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设置在物理上靠近的位置的情况下,最靠近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的副容纳室322a中的液体也会最后被消耗,因此气泡变得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另外,“多个副容纳室322中最靠近使第一容纳室310和第二容纳室320连通的连通口361的副容纳室322b中的液体最先被消耗,最靠近第二容纳室320的液体的出口362的副容纳室322的液体最后被消耗”的结构是前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也同样具有的结构。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副容纳室322的个数为三个以上。

图49示出了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e的第二容纳室320e的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的容器120e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第二容纳室320e的多个副容纳室323a~323c分别构成为在x方向上较长的空间且沿着z方向排列,连通口361、362之间的流路形成为由多个副容纳室323a~323c的直线流路与它们两端的折返部构成的折返流路(蜿蜒流路)。

该第二容纳室320e的x方向的尺寸lx320e与副容纳室323的x方向的尺寸lx323相等,且比第一容纳室310的x方向的尺寸lx310(图17)小。另外,副容纳室323的z方向的尺寸lz323比副容纳室323的x方向的尺寸lx323小。像这样,z方向的尺寸lz323比x方向的尺寸lx323小的副容纳室323能够作为气泡的拦截流路发挥功能。因此,即使假设产生了气泡,也能够使该气泡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优选副容纳室323的y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副容纳室323的x方向的尺寸lx323。这样一来,能够抑制液体的波动,并且能够容纳更多的液体。

另外,在将连通口361、362之间的流路形成为这样的折返流路的情况下,优选折返流路的整体的流路剖面积大致恒定地(例如平均值±20%的范围内)形成。此外,由于连通口361、362之间的流路形成在第二容纳室320e的下端附近,这样一来,由于气泡聚集在第二容纳室320e的上端附近而不易向下方流动,因此具有使气泡更难以到达液体供给口280的优点。

图50是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支架560a的俯视图,图51是其侧视图。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将供大尺寸容器120安装的插槽位置(图5)上存在的两个手柄680中的一方以及两个电极部661中的一方从支架560a取下,并且,以将取下了手柄680和电极部661的支架部分覆盖的方式安装有盖部690。另外,在图50、图51中,在盖部690上描绘有阴影线。取下手柄680与电极部661的理由是:在大尺寸容器120(图8)中,仅设置有一个与手柄680卡合的第一容器侧限制部210,另外,也仅设置有一个与电极部661电连接的基板115。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由于取下了不必要的手柄680,因此在从支架560a上取下容器120时,用户能够容易按压用于解除容器120的卡合的手柄680而无需犹豫。另外,由于电极部661被盖部690覆盖,因此能够降低在不使用的电极部661上发生不希望发生的短路的可能性。

图52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容器120l的结构的仰视图。第八实施方式的容器120l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

(1)容器120l的y方向的尺寸大约是小尺寸容器120s的三倍。

(2)具备三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280c,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有两个槽部250。

(3)在第三壁部203上形成有三个容器侧限制部221a、221b、221c。

在支架560的三个插槽中容纳一个该容器120l。虽然省略了容器120l的内部结构的说明,然而优选在靠近第五壁部205(第一侧壁205)的一侧设置第一容纳室310(图17),在靠近第六壁部206(第二侧壁206)的一侧设置第二容纳室320(图18)。另外,优选三个液体供给口280a、280b、280c构成为均与第二容纳室320的下游侧连通。

另外,也可以制成具有四个以上液体供给口280的容器。根据该示例可以得知,大尺寸容器能够形成为具有两个以上液体供给口280。

另外,作为具有一个液体供给口280的小尺寸容器120s(图31)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具有与大尺寸容器120相同的内部结构。具体而言,可以构成为:利用分隔壁330将小尺寸容器120s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使第一容纳室310内的液体从第一容纳室310与第二容纳室320之间的连通口361流入第二容纳室320后,经由第二容纳室320的副容纳室322向液体供给口280导出。这样一来,在小尺寸容器120s中也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

图53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液体供给单元800的结构的示意图。该液体供给单元800包括液体瓶810、容器820以及液体供给管830。容器820除连接有液体供给管830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尺寸容器120相同的构造。

液体供给管830将液体瓶810与容器820内的第一容纳室310(图17)连接。在液体瓶810内容纳有液体(墨水)。能够适当地向液体瓶810内补充液体。液体瓶810设置在打印机150的外部。液体瓶810内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管830向容器820内的第一容纳室310供给。可以认为这样的液体供给单元800的结构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大尺寸容器120的液体容纳室向外部扩大了的结构。在这样的液体供给单元800中,容器820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20相同,因此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e.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能够进行如下的变形。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01~第七壁部207的各壁部只要能够构成容器120即可,面向外侧的部分的形状及面向内侧的部分的形状无需是平坦的,也可以是包含凹凸的构造。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器120由七个壁部201~207构成,然而只要形成能够在内部容纳墨水的空间,则构成容器120的壁部的个数不限定于七个。例如,可以由六个以下的壁部构成,也可以由八个以上的壁部构成。另外,例如,也可以由球状或者曲面状的一个以上的壁部构成。除此以外,也可以使曲面状的壁部与板状的壁部组合而构成。

·变形例2:

也可以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容器(液体容纳体)的构造变更为使液体容纳部件与转接器分离的构造。转接器构成为如下部件:具备用于进行容器与支架的卡合的各种卡合部件,并且在转接器内可分离地容纳液体容纳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构成为,例如,液体容纳部件具备液体容纳室与液体容纳口,转接器具备具有存储装置的基板。

·变形例3:

本发明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及其墨盒,还能够适用于消耗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这些液体喷射装置中使用的容器(液体容纳体)。例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如下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使用的容器。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对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状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其他的具备喷出任意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消耗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丝状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也包括在“液体”中。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也包括在“液体”中。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