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18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凹印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凹印机采用凹印的形式在软质材料、纸张等上印刷图案,层次丰富、清晰、色彩鲜亮、完整再现原稿效果等的有点。现有技术的凹印机通过人工倾倒的方式添加油墨,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添加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且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利;(2)新加入的油墨会降低原有墨池中的油墨的平均温度,在再次升温至合适的工作温度前,影响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3)倒入的油墨在墨池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引起凹印时油墨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分别有油墨的自动添加装置、油墨的加热装置、油墨气泡消除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未有同时实现三种技术效果的油墨自动添加装置,因为三种装置同时设置在墨池中时,占用过多的墨池空间,降低了墨池有效装载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占用墨池空间小的凹印机的油墨自动添加装置,同时实现凹印机油墨在自动添加时墨池中的油墨粘度、流动性保持稳定、无波动,且无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包括墨池、开设在所述墨池下部的通口、通过所述通口伸入所述墨池内的进油管、连接所述进油管的泵、加热所述进油管的热源、以及用于消除所述热加进油管工作时产生气泡的气泡消除结构;所述进油管“口”字型盘于所述墨池的下部或低部;所述进油管包括加热管道和同轴套设在所述加热管道外的油墨管道,所述热源位于所述加热管道内,所述油墨管道内壁和所述加热管道外壁之间形成油墨通道;所述油墨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口,所述出油口朝向所述墨池的顶部开设。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道内通有加热的导热油,导热油形成用于加热所述墨池内的油墨和/或所述油墨通道内的油墨的所述热源。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道内设有多股电发热丝,多股电发热丝形成用于加热所述墨池内的油墨和/或所述油墨通道内的油墨的所述热源。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储油腔和设置在所述储油腔顶部的出油缝。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缝开设在所述储油腔的顶部,或通过固设在所述储油腔顶部且于所述储油腔贯通的扁缝状方管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气泡消除结构包括消除腔、开设在所述消除腔下壁上的多个进口和开设在所述消除腔上壁上的多个出口;所述消除腔将所述墨池分割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通过所述消除腔贯通连接;所述进油管位于所述下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气泡消除腔的底面面积与高之比为(60~62):1。

作为优选,所述气泡消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消除腔内的多个刺破件。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凹印机的油墨自动添加装置具有:

(1)自动添加油墨,利于操作工人的健康;

(2)印刷均匀度好,补充的油墨经过加热后添加入墨池中,不影响墨池中原有油墨的平均温度和粘度,同时补充的油墨在墨池的下部或底部超上部喷射添加,在墨池中形成多个流体柱,增加了墨池中油墨的流动性;

(3)占用墨池空间小,加热管道复合在油墨管道内,减小了空间占用,且油墨在墨池的下部或底部超上部喷射添加所形成的多个流体柱,省去了墨池搅拌结构,进一步减少了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消除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头的一种示意图;

图中,100-墨池,200-进油管,300-气泡消除结构,400-墨辊,110-上部,120-下部,210-加热管道,220-油墨管道,230-喷头,231-储油腔,232-出油缝,310-消除腔,320-进口,330-出口,340-刺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优选的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包括立方体的墨池100,墨池100的下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焊接有气泡消除结构300,该气泡消除结构300将墨池100分割为上部110和下部120;墨池100一个侧壁的下部上开设有通口,进油管200通过该通口进入墨池100中,并在下部120中呈“口”字型盘管;一个泵和一个热源连接进油管200,用于向进油管200提供输送油墨的动力以及加热进油管200。

进油管200

如图2所示,进油管200包括加热管道210和同轴套设在加热管道210外的油墨管道220,油墨管道220内壁和加热管道210外壁之间形成油墨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道210是与外部热油锅炉连通循环的管道,热源是通经加热管道210的导热油,导热油自B口进入加热管道210中、并从C口离开,当本技术方案的油墨管道220中没有补充油墨通入时,热油加热油墨管道220和加热管道210之间的空气,从而加热墨池100中的油墨;当油墨管道220中有补充油墨通入时,热油作为热源对补充油墨进行预热,以减少补充油墨和墨池100中原有的油墨之间的温度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热源还可以是安装在加热管道中的多股电发热丝。油墨管道220是自B口向墨池100中通入油墨、且在C口附近封闭的单口管道。在油墨管道220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油口,优选的,如图4所示,出油口上设置有喷头230,碰头230朝向墨辊400一侧设置,喷头230包括球形储油腔231和设置在储油腔231顶部的出油缝232,出油缝232可是直接开设在储油腔231顶部的缝隙,也可以通过固设在储油腔231顶部且于储油腔231贯通的扁缝状方管形成。当出油的通口是扁缝状时,在泵的作用下补充油墨朝向墨辊400一侧喷射,从而形成油墨的流体流动,促进油墨温度的均匀加热、避免沉积。

气泡消除结构300

结合图1和图3,气泡消除结构300包括消除腔310、开设在消除腔310下壁(面向下部120的一个壁面)上的多个进口320和开设在消除腔310上壁(面向上部1100的一个壁面)上的多个出口330;上部110和下部120通过消除腔310贯通连接,从油墨管道220中喷射出来的补充油墨首先经过消除腔310的整流后进入上部110。气泡消除腔310的底面面积与高之比为(60~62):1。气泡消除结构3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消除腔310内的多个刺破件,刺破件可以是表面带有尖刺结构的物件,如表面设有尖刺的金属球。

本技术方案的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的工作方式是,当墨池100中的油墨液位处于“加墨液位”和“停止液位”之间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通过液位传感器、开关、阀门和电机等结构控制泵(图中未示出)不工作,此时,热油加热油墨管道220和加热管道210之间的空气,从而加热墨池100中的油墨。当墨池100中的油墨液位处于“加墨液位” 时,泵开始工作,向油墨通道中通入补充油墨,热油作为热源对补充油墨进行预热,以减少补充油墨和墨池100中原有的油墨之间的温度差;补充油墨通过出油缝232向上喷射,并经过气泡消除装置消除气泡后被墨辊400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