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061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网版表面张力稳定机构。



背景技术:

网版印刷被称为万能印刷,它能在各种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比如各种塑料、纺织品、金属、玻璃、陶瓷、硅片等材料,能应用于商业、广告业、装潢业、美术业、建筑业、出版业、印染业、电子业、光伏行业等。总之,任何有形状的物体不论形状、大小、厚薄、质地都可进行网版印刷。网版印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投资少,费用低,技术易掌握,便于推广发展,

随着网版印刷对精度及质量的要求,包括套印技术等不断发展,网版张力的控制对于网版印刷变得尤为重要。印刷的网版包括网框和网布,网布一般为聚脂网及不锈钢丝网材质。网布固定在网框后,网版张力随时间的变化会不断衰减。网版张力变化以后,就会出现网版图形套印不准,寿命降低等现象。普通工艺网版已不能满足这些高要求,容易产生疲劳变形以及塑性变形,使网版难于保持其张力并很难恢复到原始位置,影响了印刷品质,使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以达到有效控制网版张力,提高了网版的印刷强度和寿命,降低网版生产成本,尤其保证了高精度印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所述网版包括网框和网布,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机构、左卡槽、右卡槽、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所述左卡槽和右卡槽均与所述网框的尺寸相配合,所述网框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在所述左卡槽和右卡槽内,所述左卡槽通过左连接杆与所述左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右卡槽通过右连接杆与所述右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调节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的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使所述网框两侧向内收缩,保持所述网框进行张网状态;调节所述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至初始位置,所述网框恢复至初始状态,固定在所述网框上的网布受网框向外形变的作用再次呈绷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左卡槽和右卡槽的宽度尺寸可调,其可调范围为2.5-20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的长度尺寸可调,其可调范围为30-4000cm。

优选的,所述网框的尺寸为900×900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通过使用螺杆机构将网框向内收紧,在张网完成后释放网框,达到网版张力稳定的效果,有效控制了网版的张力及其稳定性,提高了网版的印刷强度和寿命,降低网版生产成本,尤其保证了高精度印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高精度电子器件的印刷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恢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版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网框;2、网布;3、连接机构;4、左卡槽;5、右卡槽;6、左连接螺栓;7、右连接螺栓;8、左连接杆;9、右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如图1-3所示,所述网版包括网框1和网布2,所述网框1的尺寸为900×900cm,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机构3、左卡槽4、右卡槽5、左连接螺栓6和右连接螺栓7,所述左卡槽4和右卡槽5均与所述网框1的尺寸相配合,所述网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在所述左卡槽4和右卡槽5内,所述左卡槽4通过左连接杆8与所述左连接螺栓6相连接,所述右卡槽5通过右连接杆9与所述右连接螺栓7相连接,所述左连接螺栓6和右连接螺栓7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3相连接,所述左卡槽4和右卡槽5的宽度尺寸可调,其可调范围为2.5-20cm,所述连接机构3的长度尺寸可调,其可调范围为30-4000cm。

调节与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的左连接螺栓6和右连接螺栓7,使所述网框1两侧向内收缩,保持所述网框1进行张网的状态;张网完成后,调节所述左连接螺栓6和右连接螺栓7至初始位置,所述网框1恢复至初始状态,固定在所述网框1上的网布2受网框1向外形变的作用下,再次呈绷紧状态,达到网版张力稳定状态。

如图4所示,拆下所述稳定机构,测定网版张力,网版张网完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网版张力稳定机构,通过使用螺杆机构将网框向内收紧,在张网完成后释放网框,达到网版张力稳定的效果,有效控制了网版的张力及其稳定性,提高了网版的印刷强度和寿命,降低网版生产成本,尤其保证了高精度印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高精度电子器件的印刷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