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印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00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印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尤其是用于管材印字的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管材成型后,通常需要在管材上印刷反应管材信息的文字,如管材名称、管材型号、管材批次以及生产厂家等内容。

最原始的管材印字,是使用印刷辊蘸取油墨,然后使印刷辊与管材相对转动,从而使得印刷辊上的油墨图案印于管材上,但是基本上都是人工处理,耗费较多人力。

现有的管材印字设备基本都采用滚轮配合色带的方式对管材进行印字。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3月11日公告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CN 204196428 U———《塑料管材的印字机构》就介绍了这样一种管材印字设备,气缸带动滚轮沿着调整槽下压与管材接触,同时色带轮上的色带通过导向轮进入至滚轮与管材之间,滚轮圆周表面的凹槽中的字块通过电加热块受热,从而将与之接触的色带上的涂料软化在管材表面上,形成管材信息文字。这样的管材印字结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提升,但是设备成本增加很多,耗材成本也有所增加;经过多个转动机构组合,某一个转动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管材印字的效率和最终印字效果;而且不便于在一些较粗的管材上印刷较大的字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高的新型管材印字设备。

一种管材印字设备,包括水平架设的印字板,所述印字板上设有激光镂空字,所述印字板上方架设有墨刷,所述墨刷与所述印字板相抵;所述印字板下方设有管材滑动机构,待印字管材设置于所述管材滑动机构上,并在所述管材滑动机构的带动下从所述印字板外侧边贴合所述印字板下表面滚动至所述印字板内侧;待印字管材在贴合所述印字板滚动的过程中,接触到所述激光镂空字,所述墨刷中的油墨通过所述激光镂空字印于所述待印字管材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材滑动机构主要包括设置于印字板下方的矩形平台,设置于所述矩形平台上的滑台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台组件上的管材夹件,所述管材夹件从两侧夹住管材,限制管材的水平和垂直移动,管材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围绕其自身中心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台组件主要由设置于两侧的直线滑轨,设置于所述直线滑轨上的管材夹件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管材夹件固定板下方的滚珠丝杆,所述管材夹件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螺母上,所述滚珠丝杆由丝杆电机带动。

进一步的,所述管材夹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台组件上的长矩形底板,所述长矩形底板上设有多个自夹紧管夹;所述自夹紧管夹主要由底座和一对相对设置的夹臂构成,所述夹臂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两侧,其顶部自然状态下相靠近,与所述底座形成三角结构;所述夹臂顶部固定有顶部滚轮,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底部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平台底部设有上顶气缸,用于顶起所述矩形平台及所述矩形平台上的管材滑动机构,使得管材贴合所述印字板下表面;所述矩形平台四周设有导向支柱。

进一步的,所述印字板设有印字板框,所述印字板框配套有方位调节支架,用于调节与所述墨刷的相对位置,以及其自身的垂直高度。

进一步的,包括水平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水平固定架上并相对于所述水平固定架横向移动的一对高度调节杆,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纵向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杆内设有高度调节槽,所述纵向调节架一端插入所述高度调节槽并相对固定,所述水平固定架、所述高度调节杆和所述纵向调节架两两垂直;所述印字板框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纵向调节架之间,通过调整在所述纵向调节架上固定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所述印字板与所述墨刷的相对位置以及与所述管材滑动机构初始位置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墨刷上端设有气动压紧装置,所述墨刷顶部四周设有导向杆。

进一步的,所述墨刷连接有油墨罐,在管材印字过程中,所述油墨罐持续向所述墨刷灌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材印字设备及工艺,不仅可以在一些较粗的管材上印刷较大的字体,而且设备成本和耗材成本均相对降低,管材印字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印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管材夹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印字板方位调节支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印字板方位调节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高度调节杆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纵向调节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改进后的管材夹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改进后的印字板方位调节支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改进后印字板方位调节支架中印字板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印字板,101-激光镂空字,102-印字板框,103-方位调节支架,

1031-水平固定架,10311-矩形杆,10312-细圆杆,10313-细圆杆固定件,

1032-高度调节杆,10321-高度调节槽,10322-凸出挂耳,1033-纵向调节架,10331-固定板,10332-滑片,1034-印字板挂件;

20-墨刷,201-导向杆;

30-管材滑动机构,301-矩形平台,302-滑台组件,3021-直线滑轨,3022-管材夹件固定板,3023-滚珠丝杆,303-管材夹件,3031-长矩形底板,3032-自夹紧管夹,30321-底座,30322-夹臂,30323-顶部滚轮,30324-底部滚轮;

40-待印字管材;50-上顶气缸;60-导向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管材印字设备,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水平架设的印字板10,所述印字板上设有激光镂空字101,所述印字板上方架设有墨刷20,所述墨刷20与所述印字板10相抵;所述印字板10下方设有管材滑动机构30,待印字管材40设置于所述管材滑动机构上,并在所述管材滑动机构的带动下从所述印字板外侧边贴合所述印字板下表面滚动至所述印字板内侧;待印字管材在贴合所述印字板滚动的过程中,接触到所述激光镂空字,所述墨刷中的油墨通过所述激光镂空字印于所述待印字管材上。

所述矩形平台301底部设有上顶气缸50,用于顶起所述矩形平台及所述矩形平台上的管材滑动机构,使得管材贴合所述印字板下表面;所述矩形平台四周设有导向支柱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材滑动机构30主要包括设置于印字板下方的矩形平台301,设置于所述矩形平台上的滑台组件302,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台组件上的管材夹件303,所述管材夹件从两侧夹住管材40,限制管材的水平和垂直移动,管材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围绕其自身中心轴转动。

具体的,所述滑台组件302主要由设置于两侧的直线滑轨3021,设置于所述直线滑轨上的管材夹件固定板3022,设置于所述管材夹件固定板下方的滚珠丝杆3023,所述管材夹件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螺母上,所述滚珠丝杆由丝杆电机带动;所述管材夹件303,如图4所示,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台组件上的长矩形底板3031,所述长矩形底板3031上设有多个自夹紧管夹3032;所述自夹紧管夹3032主要由底座30321和一对相对设置的夹臂30322构成,所述夹臂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两侧,其顶部自然状态下相靠近,与所述底座形成三角结构;所述夹臂顶部固定有顶部滚轮30323,所述底座中间设有底部滚轮30324。

滑台组件带动管材夹件从印字板外侧边向内侧边滑动,在上顶气缸的作用下,管材夹件内夹紧的管材与印字板底面相接触,从而管材顶部受到径向的摩擦力;夹臂自然状态是彼此靠近的,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将管材向下压入一对夹臂之间,在回位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两边夹臂夹紧管材,使其不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但是由于夹臂顶部滚轮的存在,当管材顶部收到径向的摩擦力时,会沿其自身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管材印字。

所述印字板10设有印字板框102,所述印字板框102配套有方位调节支架103,用于调节与所述墨刷的相对位置,以及其自身的垂直高度;具体的,所述方位调节支架103,如图5、图6所示,包括水平固定架1031,设置于所述水平固定架上并相对于所述水平固定架横向移动的一对高度调节杆1032,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纵向调节架1033;所述高度调节杆1032内设有高度调节槽10321,所述纵向调节架一端插入所述高度调节槽并相对固定,所述水平固定架、所述高度调节杆和所述纵向调节架两两垂直;所述印字板框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纵向调节架之间,通过调整在所述纵向调节架上固定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所述印字板与所述墨刷的相对位置以及与所述管材滑动机构初始位置的相对距离。

更具体的,所述水平固定架1031主要由一根水平固定于平台上的矩形杆10311和一根相对固定于所述矩形杆的细圆杆10312组成,所述矩形杆两端向上伸出细圆杆固定件10313,所述细圆杆两端均伸出所述细圆杆固定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杆一侧设有高度调节槽,用于固定所述纵向调节架,另一侧顶部设有凸出挂耳10322,如图7所示,用于将高度调节杆挂设于所述水平固定架上;所述纵向调节架与所述高度调节杆固定一端设有固定板10331,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嵌入所述高度调节槽的滑片10332,如图8所示;所述高度调节槽内间隔设有多个螺纹孔,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板旋入所述螺纹孔,对所述纵向调节架和所述高度调节槽进行相对固定。

所述墨刷20上端设有气动压紧装置,所述墨刷顶部四周设有导向杆201。

所述墨刷20连接有油墨罐,在管材印字过程中,所述油墨罐持续向所述墨刷灌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自夹紧管夹3032与所述长矩形底板3031滑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长矩形底板3031两侧设有侧滑槽30312,所述底座两侧设有与所述侧滑槽相匹配的侧卡件30324;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顶部滑槽30313,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与所述顶部滑槽相匹配的竖直卡件30325。

一般管材都是几米长,需要间隔印上相应管材信息。当一截管材印字完毕后,可以通过移动自夹紧管夹,将下一截需要待印字管材移动至印字区域。

为了防止自夹紧管夹在印字过程中滑动,所述顶部滑槽3013底部垫有防滑垫30314,当所述底座自然放置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竖直卡件30325与所述防滑垫30314相抵。当需要调整自夹紧管夹位置时,将自夹紧管夹相对抬起,使竖直卡件与防滑垫相脱离,然后再移动自夹紧管夹,当然,此时侧滑槽要相对留有一定的余量,才能使得自夹紧管夹有一定的抬升空间。

相邻自夹紧管夹可以刚性连接,以实现多个自夹紧管夹的联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印字板框102两侧设有印字板挂钩104,所述纵向调节支架1033上固定有印字板挂件1034,所述印字板挂钩104挂设于所述印字板挂件1034上,使得所述印字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得到稳定地悬空固定,如图10所示。

所述印字板挂件1034由一块中间局部矩形挖空的矩形钣金10341和将所述矩形钣金固定于所述纵向调节支架上的U型固定件10342组成,如图11所示;所述印字板挂钩与所述矩形钣金中间的矩形挖空同宽,其头部形成向内弯折形成挂件卡槽1041,牢牢卡住所述印字板挂件。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