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042发布日期:2018-09-11 22:4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板打印机。



背景技术:

平板打印机主要用于玻璃、木板、金属、瓷砖、皮革、PVC以及亚克力等材料印刷,现有技术中,平板打印机占用空间较大,移动不便,且外观不够规整美观,还会出现飞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打印机,包括:具有相对前端面及后端面的机壳,其内设置有一滑行腔体,滑行腔体由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

底板框架,其一端设置于后端面,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向远离前端面的方向延伸;

底架传动组件,其平行设置于底板框架内;

底架升降组件,其设置于底架传动组件上;

工作平台,其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上,并于滑行腔体内滑动;

机体传动组件,其位于机壳内部,其横设于工作平台上方并与工作平台平行;

墨车,其位于机壳内部,并设置于机体传动组件上;

与墨车连通的墨盒,其固定于机壳的内壁,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一端的下方;以及

保湿清洁部,其固定于机壳的内壁,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另一端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机壳还包废墨盒;废墨盒设置于机壳外壁;废墨盒与保湿清洁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主动轮、第一被动轮、第一同步带以及第一从动轮;

第一驱动部固定于底板框架一端;第一主动轮连接于第一驱动部输出端;第一被动轮同轴连接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固定于底板框架的另一端;第一被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架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条滑向导轨;滑向导轨沿滑行腔体平行固定于底板框架内;底架升降组件滑动连接滑向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架升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主动轮、第二被动轮、第二同步带以及与第二被动轮相对应的丝杆;

第二主动轮连接于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被动轮连动连接;第二被动轮啮合连接丝杆;丝杆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架升降组件还包括调节轮以及支撑架;调节轮设于第二被动轮以及第二主动轮之间,并且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被动轮以及第二主动轮连动;支撑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机体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部、第三主动轮、第三被动轮、第三同步带以及第二从动轮;

第三驱动部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的一端,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第三主动轮连接于第三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三被动轮同轴连接第三主动轮;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三同步带与第三被动轮连动连接;墨车设于第三同步带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墨车包括喷头、吸风扇、风冷UV灯;吸风扇以及风冷UV灯设于喷头的一侧;风冷UV灯设于吸风扇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墨盒包括存墨盒、第一蠕动泵以及墨管;第一蠕动泵一端连接存墨盒,其另一端连接墨管的一端;墨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保湿清洁部包括第四驱动部、摆杆、刮片、吸墨垫以及第二蠕动泵;

摆杆设于保湿清洁部远离机壳内壁的一端,并与第四驱动部输出端连接;刮片设于摆杆的端部;吸墨垫设于保湿清洁部靠机壳内壁的一端;第二蠕动泵设置于保湿清洁部侧壁上,其一端连通吸墨垫,另一端连通废墨盒。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平台打印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机壳包裹着平板打印机主体部分,使得平板打印机的外形规整美观,飞墨不易飞出;机壳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紧凑,使得平板打印机整体占用空间小,易于搬运及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后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机体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墨车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保湿清洁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11、前端面;12、后端面;13、滑行腔体;14、废墨盒;2、底板框架;3、底架传动组件;31、第一驱动部;32、第一主动轮;33、第一被动轮;34、第一同步带;35、第一从动轮;36、滑向导轨;4、底架升价组件; 41、第二驱动部;42、第二主动轮;43、第二被动轮;44、第二同步带;45、丝杆;46、上固定板;47、下固定板;48、调节轮;49、支撑杆;5、工作平台;6、机体传动组件;61、第三驱动部;62、第三主动轮;63、第三被动轮; 64、第三同步带;65、第二从动轮;66、吸墨扇;7、墨车;71、喷头;72、吸风扇;73、风冷UV灯;8、墨盒;81、存墨盒;82、第一蠕动泵;83、墨管;9、保湿清洁部;91、第四驱动部;92、摆杆;93、刮片;94、吸墨垫; 95、第二蠕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2和3,图1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后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平板打印机包括机壳1、底板框架2、底架传动组件3、底架升降组件4、工作平台5、机体传动组件6、墨车7、墨盒8、保湿清洁部9。本实施例中会引入方向坐标概念以便更好的理解;使用者正对机壳1前端面 11进行操作时,墨车7平行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X轴所在方向,工作平台5平行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Z轴所在方向,工作平台5 垂直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Y轴所在方向。

机壳1包括前端面11、后端面12以及滑行腔体13;机壳1近似于矩形,前端面11以及后端面12相对,且为大小、形状相同矩形;滑行腔体13由前端面11延伸至后端面12;机壳1外壁还设有操作显示台,操作显示台设于前端面11;操作显示台用于控制平板打印机的所有动作,比如:墨车的7的X 轴平移动作;工作平台5的Z轴升降动作以及Y轴的平移动作;平板打印机的喷墨打印以及清洗保湿动作等等。底板框架2,其一端设置于后端面12,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13向远离前端面11的方向延伸;底板框架2沿着滑行腔体 13设有凹槽,其凹槽面向上;底板框架2垂直于前端面11以及后端面12,底板框架2与前端面11以及后端面12的横截面均为T型;底板框架2的宽度小于滑行腔体13的宽度。底架传动组件3,其平行设置于底板框架2凹槽内;底架传动组件3驱动工作平台5沿Y轴运动。底架升降组件4,其设置于底架传动组件3上;底架升降组件4竖截面为U型,其U型口正对卡于底架升价组件4,其U型口宽度小于底架框板2凹槽的宽度,且设于底架框板2凹槽内;底架升降组件4驱动工作平台5沿Z轴运动。工作平台5,主要是承载打印基材,如玻璃、木板、金属、瓷砖、皮革、PVC以及亚克力等等,一般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尺寸大小可以根据上述常用打印基材的尺寸大小适当设置;工作平台5固定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4上方,并与底架传动组件3平行。机体传动组件6,其位于机壳1内部,其横设于工作平台5上方并与工作平台5平行。墨车7,其位于机壳1内部,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6上;机体传动组件6驱动墨车7沿X轴运动。墨盒8,其位于机壳1内部,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6一端的下方并固定于机壳1的内壁;墨盒8与墨车7连通,为墨车7提供打印用的白墨以及彩墨。保湿清洁部9,其位于机壳1内部,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6另一端的下方并固定于机壳1的内壁;保湿清洁部9对墨车7进行清洗、保湿以及废墨的收集。

复参照图1,进一步,机壳1还包括废墨盒14;废墨盒14设置于机壳1 的外壁,废墨盒14设于前端面11操作显示台的下方;废墨盒14与保湿清洁部9连通,进行废墨收集;而废墨盒14外置在机壳1外面,方便安装与卸下,对里面的废墨进行清除以及自身的清洗。

继续参照图4和5,图4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底架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部31、第一主动轮32、第一被动轮33、第一同步带 34以及第一从动轮35;第一驱动部31固定于底板框架2一端;第一主动轮 32与第一驱动部31的输出端啮合连接;第一被动轮33与第一主动轮32同轴连接;第一从动轮35固定于底板框架2的另一端;第一被动轮33与第一从动轮35通过第一同步带34连动;其中,当第一主动轮32在第一驱动部31带动下转动时,其同步带动第一被动轮33转动,同时,第一从动轮35在第一同步带34带动下同步第一被动轮33转动;如此,第一同步带34根据第一驱动部31输出端的转向沿Y轴往复运动,与第一同步带34连接的底架升降组件4 以及设于底架升降组件4上的工作平台5同步第一同步带34沿Y轴往复运动;第一驱动部31具体为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32具体为齿动轮。

复参照图4,更进一步,底架传动组件3还包括两条滑向导轨36;两条滑向导轨36设于底架传动组件3的两侧,并沿Y轴方向固定于底板框架2凹槽内;底架升降组件4的U型端与两条导向滑轨36滑动连接;两条滑向导轨36 使得底架升降组件4以及设于底架升降组件4上的工作平台5更为平稳准确的在Y轴方向往复运动。

继续参照图6和7,图6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底架升降组件4包括第二驱动部41、第二主动轮42、第二被动轮43、第二同步带 44以及与第二被动轮43相对应的丝杆45;第二主动轮42同轴连接于第二驱动部41的输出端;第二主动轮42通过第二同步带44与第二被动轮43连动连接;第二被动轮43同轴啮合连接丝杆45;丝杆45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4的上固定板46和下固定板47;其中,当第二驱动部41启动时带动第二主动轮42转动,与第二主动轮42通过第二同步带44连动的第二被动轮43开始转动,第二被动轮43与丝杆45啮合连接,丝杆45跟随一起连动;通过丝杆45使得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此时通过第二驱动部41就可以控制底架升降组件4在Z轴进行往返运动,设于底架升降组件4上的工作平台5也同步在Z轴进行往返运动;丝杆45为两个,与之同轴啮合的第二被动轮43也为两个,两者与主动轮42通过第二同步带44连动,此时,第二同步带44连动线为三角形;第二驱动部41具体为第二电机。

复参照6和7,更进一步,底架升降组件4还包括调节轮48以及支撑架 49;调节轮48设于第二被动轮43以及第二从动轮45之间,并且通过第二同步带44与两者连动;第二驱动部41驱动第二主动轮42转动时,带动第二同步带44转动,调节轮48以及第二被动轮43通过第二同步带44一起连动;通过调整第二主动轮42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二同步带44的松紧,多层力的传递也使得第二驱动部41的力传动更为平稳;支撑架49设于上固定板46以及下固定板47之间,两者成对角设立,使得底架升降组件4更为稳固。

继续参照图8,图8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机体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机体传动组件6包括第三驱动部61、第三主动轮62、第三被动轮 63、第三同步带64以及第二从动轮65;第三驱动部61具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6的一端,第二从动轮65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6的另一端;第三主动轮62啮合连接于第三驱动部61的输出端;第三被动轮63同轴连接第三主动轮62;第二从动轮65通过第三同步带64与第三被动轮63连动连接;当第三电机启动时,第三主动轮62开始转动,与其同轴连接的第三被动轮63开始转动,同时第三同步带64带动第二从动轮65一起连动,这样第三同步带64可以在X轴方向做往复运动;墨车7连接在第三同步带64上,其随着第三同步带64同步沿X轴运动,实现打印;机体传动组件6还包括吸墨扇66,其固定于机体传动组件6上,可吸收打印过程中的飞墨;第三驱动部61具体为第三电机。

继续参照图9,图9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墨车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墨车7包括喷头71、吸风扇72以及风冷UV灯73;吸风扇72以及风冷UV 灯73设于喷头71的一侧;风冷UV灯73设于吸风扇72下方;喷头71采用爱普生XP600,其与存有白墨以及彩墨的墨囊连接,当开始打印时,吸风扇 72可以把飞溅的墨雾给吸走,而风冷UV灯73可以让打印的图案即打即干并增加墨水的附着力。

复参照图3和8;更进一步,墨盒8包括存墨盒81、第一蠕动泵82以及墨管83;存墨盒81存有白墨以及彩墨;第一蠕动泵82一端连接存墨盒81,其另一端连接墨管83的一端;墨管83的另一端与喷头71的墨囊连通,完成墨水的输送;蠕动泵82可以使得墨管83内的墨水一直处于蠕动状态,以免凝固影响打印效果。

继续参照图10,图10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保湿清洁部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保湿清洁部9包括第四驱动部91、摆杆92、刮片93、吸墨垫94 以及第二蠕动泵95;

摆杆(92)设于保湿清洁部9远离机壳1内壁的一端,并与第四驱动部 91输出端连接;刮片93设于摆杆92的端部,并与摆杆92连动;吸墨垫94 设于保湿清洁部9靠近机壳1内壁的一端;当第四驱动部91启动后,其带动摆杆92沿X轴运动,摆杆带动刮片93同步沿X轴运动;当喷头71过来时通过刮片93先进行刮墨处理,喷头71后到达吸墨垫94进行吸墨处理;第二蠕动泵95设置于保湿清洁部9侧壁上,其一端连通吸墨垫94,另一端连通废墨盒14,使得保湿清洁部9产生的废墨进入到废墨盒14里面;第四驱动部91 具体为第四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平板打印机具体运作方式如下:工作时,根据打印基材的厚度,通过操作显示台控制底架传动组件3、底架升降组件4以及机体传动组件 6调整喷头与打印基材的距离;底架传动组件3驱动底架升降组件4以及工作平台5沿着Y轴运动,工作平台5上的打印基材随工作平台5同步沿着Y轴运动;在底架传动组件3驱动工作平台5沿着Y轴运动的同时,底架升降组件4驱动工作平台5同步沿着Z轴运动,与此同时,机体传动组件6驱动墨车4沿着X轴运动,最终调整至喷头71与打印基材的对应;下面再通过操作显示台控制进行打印工作,喷头可采用爱普生XP600,其在打完白墨后,彩墨紧跟打印,然后用位于喷头71一侧的风冷UV灯73照射,使得打印的图案即打即干并增加墨水的附着力,吸风扇72同时可以把飞溅的墨雾给吸走;此时第一蠕动泵82一直处于蠕动状态,可以避免凝墨水凝固,流畅供给。当墨车7上的喷头71出现轻微堵塞时,操作显示台控制墨车7向设有保湿清洁部 9的一端沿X轴移动,此时第四电机驱动摆杆92也带动刮片93沿X轴运动,当喷头71过来时先进行刮墨处理,而后到达吸墨垫94进行吸墨处理;第二蠕动泵95一端与废墨盒14连通,另一与吸墨垫94连通,使得吸收的废墨及时进入到废墨盒14里面。不工作时,喷头71还可以放置在吸墨垫94上,防尘、防堵塞,还可以保持喷头处于微气压,在不工作时也时刻保持湿润,不容易断线。

机壳1包裹着平板打印机主体部分,使得平板打印机的外形规整美观,飞墨不易飞出;机壳1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紧凑,使得平板打印机整体占用空间小,易于搬运及使用。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