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196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商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其可以在销售给客户之后,根据实际需要刻出实际的热转印商标,自适应性大大提高。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对诸如服装和箱包等物品的贴标效率,人们开发出了热转印商标,如此服装和箱包生产厂家可以将商标生产厂商制造的商标购买进来,然后直接在自己工厂利用一台热转印机即可实现快速贴标,大大提高了成品服装和箱包的制造效率。

目前市场上的热转印商标大部分都是工厂预先提供好图案给商标加工厂加工,然后直接购买回来进行热转印即可,这样一旦工厂对商标样式更换频率较高的话,就需要经常下单,而且由于经常需要对物料进行核对,也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率。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其可以由诸如服装或箱包厂用数码刻字设备自行加工所需的商标图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降低了彼此之间的对接成本,提高了个性化服务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其中,包括底膜层、硅胶离型剂层、硅胶层、硅胶处理剂层以及热熔胶层,所述硅胶离型剂层位于底膜层和硅胶层的一侧之间,所述硅胶层另一侧则通过硅胶处理剂层而与热熔胶层相连。

进一步,所述底膜层为PET膜。

进一步,所述底膜层为带纹路的PP层,所述PP层上的纹路在硅胶数码刻字膜生产中转移印至硅胶层上。

进一步,所述硅胶数码刻字膜还包括贯穿所述底膜层、硅胶离型剂层、硅胶层、硅胶处理剂层和热熔胶层的雕刻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在使用的时候,诸如服装或箱包厂只需要用数码刻字设备加工出雕刻线,然后按照刚形成或已经有的雕刻线将商标图案从硅胶数码刻字膜中取出,由于硅胶离型剂层的存在,撕下底膜层之后,利用热转印机将热熔胶层粘贴在服装或箱包厂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服装厂或箱包厂自行配备数码刻字设备,商标加工厂可以直接出售硅胶数码刻字膜即可,如此不仅大大提高了商标加工厂的生产效率,而且还由于服装厂或箱包厂可以个性化加工商标图案,对商标存货等方面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小,在面对日益激励和个性化市场竞争时,表现地更加从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底膜层-1;硅胶离型剂层-2;硅胶层-3;

硅胶处理剂层-4;热熔胶层-5;雕刻线-6;

玻璃珠-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数码刻字膜,包括底膜层1、硅胶离型剂层2、硅胶层3、硅胶处理剂层4以及热熔胶层5,所述硅胶离型剂层2位于底膜层1和硅胶层3的一侧之间,所述硅胶层3另一侧则通过硅胶处理剂层4而与热熔胶层5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硅胶层3可以实际情况需要所需要的厚度,即具有厚度可调的特点,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1为PET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让整个商标可以有更好的手感,即在被触摸时可以感受到纹路,从而具有更佳的立体感,所述底膜层1为带纹路的PP层,所述PP层上的纹路在硅胶数码刻字膜生产中转移印至硅胶层3上。

对于一些已经提供好商标图案的客户来说,所述硅胶数码刻字膜还包括贯穿所述底膜层1、硅胶离型剂层2、硅胶层3、硅胶处理剂层4和热熔胶层5的雕刻线6。工人可以直接根据雕刻线6将实际所需要的商标从整个硅胶数码刻字膜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诸如服装或箱包厂只需要用数码刻字设备加工出雕刻线6,然后按照刚形成或已经有的雕刻线6(由商标加工厂形成)将商标图案从硅胶数码刻字膜中取出,由于硅胶离型剂层2的存在,撕下底膜层1之后,利用热转印机将热熔胶层5粘贴在服装或箱包厂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服装厂或箱包厂自行配备数码刻字设备,商标加工厂可以直接出售硅胶数码刻字膜即可,如此不仅大大提高了商标加工厂的生产效率(这样让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可以起到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而且还由于服装厂或箱包厂可以个性化加工商标图案,对商标存货等方面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小,在面对日益激励和个性化市场竞争时,表现地更加从容。

如图2所示,所述硅胶离型剂层2和硅胶层3之间还形成有呈离散状的若干个玻璃珠7,每一玻璃珠7与硅胶层3之间均形成有胶粘剂并均嵌入硅胶层3中,每一玻璃珠7在远离硅胶层3一侧形成有至少两个表面区域,每个表面区域都可以采用3D激光打印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商标图案层。如此人们在不同的角度查看此商标时可以显示不同的图案,显示效果很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