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控在印刷装置的旋转体之间构成的压制条带的宽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30466发布日期:2019-03-16 01:0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用于监控在印刷装置的旋转体之间构成的压制条带的宽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制条带在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加以监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de4427967b4已知一种用于预调整印刷机的引导油墨的滚筒之间的压紧度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滚筒得到输墨,在印刷机的停机状态下,在第二滚筒上产生接触条带,方式为:第一滚筒贴合到静止的第二滚筒上以及再次移开,其中,接触条带得到测量,并且借助在接触条带上的测量,对滚筒之间的压紧度加以调整,在将滚筒彼此移开分离之后,在承印材料上产生印记,接触条带在承印材料上的宽度通过光电子扫描来测量。

通过de10211870a1已知一种带有用于测量条带、特别是需要调校的辊的油墨条带的测量装置,其中,测量装置借助以光电方式工作的装置来测量条带,测量装置特别是设有ccd的行或激光器的行。

通过de102007008392a1已知一种用于准备和控制带有印刷装置的印刷机中的印刷委托的方法,其中,印刷装置设有输墨装置、输水装置、印板滚筒、橡皮布/印刷布滚筒和套准调整装置,输墨装置具有墨盒、油墨配量装置、墨斗辊和升降辊、输墨装置辊、串墨辊和着墨辊,输水装置具有水斗辊、配量辊和着水辊,印板滚筒承载印板,借助光学检测单元测定印刷单张纸的质量测量值,和/或借助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检测单元测定确定印刷质量的机器元件的尺寸和/或力的作用,将测量的数据输送给一个或多个评估和调节装置,借助评估和调节装置能够对输墨辊和/或输水辊和/或印板滚筒和/或橡皮布/印刷布滚筒的运行状态或运动过程的调整方案根据印刷单张纸上的质量测量值和/或机器元件上的尺寸或力的作用的测量值来加以改变。

通过de102007022079a1已知一种用于自动调校印刷机中的旋转体压紧度的方法,其中,在承印材料上进行压制条带成像测量,第一压制条带的由第一旋转体连同第二旋转体共同形成的成像和第二压制条带的由第二旋转体连同第三旋转体共同形成的成像得到测定,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根据用于测量两个压制条带的成像宽度的测量装置的测量信号来操控第一伺服马达和第二伺服马达,以便调整压制条带。

通过de102008006192a1已知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也就是用于对印刷装置的印版滚筒与至少一个在运行中在印版滚筒上滚动的着墨辊(也就是至少一个着墨辊和/或着水辊)之间的接触区域进行检查以及必要时加以调整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的、优选自动化运行的步骤:a)首先提供具备印刷宽度的输墨装置的印刷装置,但其中,印刷装置的印刷油墨-润湿介质的平衡以如下方式受到干扰,所述或每个定位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连续地接收或引导印刷油墨;b)接下来,至少一个其与印版滚筒的接触区域应当受到检查的着墨辊对应规定的时间间隔贴靠到印版滚筒上并且再次移开;c)既而,承印材料在印刷装置中由此以至少一个接触条带印刷,使得承印材料运动通过在印版滚筒上滚动的转印滚筒与在转印滚筒上滚动的压印滚筒之间构成的印刷缝隙或者通过在印版滚筒与在印版滚筒上滚动的压印滚筒之间构成的印刷缝隙;d)接下来,所述或每个在承印材料上印刷的接触条带得到测量,其中,在此获得的测量值提供出关于所述或每个需要测量的接触区域的实际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制条带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加以监控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的是所找到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构成方案和/或改进方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详细介绍。其中:

图1示出单张纸加工机械;

图2示出单张纸推纸器和单张纸挡靠件;

图3示出印刷装置的下部结构模块;

图4示出印刷装置的上部结构模块;

图5示出涂漆装置;

图6示出翻面装置;

图7示出单张纸输出装置;

图8示出印板识别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对单张纸状的基材b进行加工的机器、例如加工单张纸的机器包括:例如被称为单张纸推纸器01的基材输入装置01、例如被称为单张纸挡靠件03的挡靠装置03以及例如被称为单张纸输出装置08的基材送出装置08。在基材输入装置01与基材送出装置08之间优选布置有多个、也被称为装置的加工级,这些加工级特别是被构造为印刷装置05;06,也构造为涂漆装置07、干燥装置、砑光装置或薄膜传送装置或者以适当的方式构造。在单张纸加工机械构造为印刷机、特别是单张纸印刷机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装置中的多个分别通过印刷装置05;06、特别是平版印刷装置05;06来形成,在印刷装置后面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涂漆装置07。对于多个印刷装置05;06的情况,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涂漆装置07布置在印刷装置05;06之间的方案。

只要没有具体区分,在这里,单张纸状基材b、特别是承印材料b、特别是单张纸b的概念原则上应当包括各种扁平而且分段存在的基材b、也就是块状或板状存在的基材b、也就是还有块(tafel)或板(platte)。这样限定的单张纸状的基材b或单张纸b在这里优选由纸张或纸板、也就是单张纸张或单张纸板构成,但是原则上也可以由合成材料、硬纸、玻璃或金属的块或板形成。

下面,对单张纸印刷机械上的单张纸加工机械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参见图1至图8)。

例如在图2中可见那样,设计为单张纸推纸器01的基材输入装置01带有例如设计为带式台面02的给送区段02和通过例如单张纸堆垛10形成的承印材料集合体09地示出,单张纸堆垛布置在容纳装置10上,例如安放在堆垛板10上。堆垛板10与传送机构11连接,传送机构确保:单张纸堆垛09的上侧保持在限定的位置中。

优选构造为单张纸推纸器01的基材输入装置01优选包括单张纸分拣机构12和单张纸传送机构13。单张纸分拣机构12例如设计为分离吸取器12,传送机构13例如设计为传送吸取器13,优选共同被分离装置14所包括,例如容纳在所谓的单张纸分离器14中。单张纸分离器14的驱动以如下方式构成,使得分离吸取器12执行主要沿竖向的运动,传送吸取器13执行沿着或逆着单张纸传送方向15主要沿水平的运动。在此,在针对分离吸取器12和传送吸取器13的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单个驱动装置。对于单个驱动装置,在这里认为是可操控的驱动装置,其对应于一个或一组作业机构(单张纸分拣机构12和/或单张纸传送机构13),用以对其驱动,特别是独立于(优选所有)其他作业机构或作业机构的组的驱动装置地对其进行驱动,特别是无需通过机械的和/或型面锁合的驱动连接件与其他、单个或同样以一个或多个组得到驱动的作业机构的驱动装置相联接。

单张纸堆垛09的单张纸b定位在止挡元件16上,特别是以单张纸前边沿定位在前部止挡16的止挡面上。单张纸瓣板17可以在单张纸堆垛09的上部区域中,形成前部止挡16的止挡面的大致沿竖向的前伸部。单张纸瓣板17例如通过单张纸瓣板与之抗扭连接的瓣板轴18与驱动装置、优选单个驱动装置保持驱动连接。由此,单张纸瓣板17可以从形成止挡面的直线前伸部的位置中枢转出来,并且然后被送入对单张纸b引导至布置在后面的带式台面02起辅助作用的位置中。在单张纸堆垛09的背侧上,优选定位有吹送装置,例如所谓的吹风机,用于使平放在单张纸堆垛09的上部区域中的单张纸b预先松动,并且用于构成在沿单张纸传送方向15给送期间承载单张纸b的空气柱。为此,也可以在单张纸堆垛09的侧面设置其他吹送装置或吹风机和/或导板。

为了在单张纸堆垛09所谓的“换垛”时,也就是在以新的承印材料集合体09后续装载基材输入装置01时,避免单张纸印刷机停住,单张纸推纸器01配备有这里未示出的无停顿装置。这种无停顿装置特别是具有能够驶入印刷机的堆垛区域中的、布置在推入单元上的辅助堆垛载体,辅助堆垛载体特别是构造为格栅、卷帘或板。辅助堆垛载体接收静置在传送底板76上、特别是板76上的剩余堆垛,并且优选连续抬升剩余堆垛,以便确保剩余堆垛的相应最上方的单张纸b不受干扰的分离和送出。在这时,新的、布置在其他托板76上的堆垛驶入并且接下来,剩余堆垛与新堆垛合为一体。

布置在单张纸堆垛09后面的带式台面02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吸取带式台面02。吸取带式台面优选包括两个辊20;21,例如驱动辊20和转向辊21,在驱动辊与转向辊之间可以设置例如单件式或多件式的给送面22;23,给送面例如通过单件式或多件式的台面板22或通过构成台面板22的吸取盒23来形成。驱动辊20和转向辊21由至少一个传送带24包绕,传送带对于吸取带式台面02设计为吸取带04。带例如借助张紧辊77张紧并且优选通过例如作用于驱动辊20的带独立驱动装置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依照速度曲线驱动。在这里,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相对于驱动辊20得到控制的周期辊25与驱动辊20相对应。

例如被称为单张纸挡靠件03的挡靠装置03优选包括挡靠台面26,监控装置对应于挡靠台面。挡靠台面26可以实施为挡靠板26。在工作周期中例如被称为所谓的前部标记27的止挡27、特别是前部止挡27引导到挡靠台面26进而还进入单张纸b的轨迹内。单张纸b以其前边沿在前部标记27上挡靠和排齐。在前部标记27后面布置有单张纸加速机构04,单张纸加速机构特别是设计为摆动抓手04,摆动抓手将在前边沿后面以及必要时在侧边沿后面排齐的单张纸b输送给设计为挡靠转筒29的传送转筒29,传送转筒将从给送区段02到来的单张纸b转交给后面的印刷装置05的印刷滚筒34。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特别是单张纸b在挡靠台面26上的位置在测量技术上得到检测。于是,单张纸b在其运动方面转交给摆动抓手04。优选在摆动抓手04运动期间,单张纸b于是被送入其正确的位置中并且排齐地转交给挡靠转筒29。

在图3至图5中可以看到装置的设计为下部结构模块31的下部结构31的结构,在这里为印刷装置05;06。在印刷装置05;06中,仅示出印刷滚筒34;36和传递印刷图的转印滚筒33,转印滚筒与也称为压印滚筒34的印刷滚筒34;36一起形成也称为印刷部位55或印刷缝隙55的印刷区55。转印滚筒33也称为橡皮滚筒33或橡皮布滚筒33。印刷滚筒34;36具有除了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滚筒沟道56之外连贯的滚筒壳面。在滚筒沟道56中,优选布置用于以抓手锁合接收和转交单张纸b的抓手系统57。因此,双倍大的印刷滚筒33具有两个布置在各一个滚筒沟道56中的抓手系统57。在印刷滚筒34;36之间通常布置有设计为转交转筒35的传送转筒35,其带有相对于转动轴同中心地布置的而且弯曲的单张纸承载元件58,例如所谓的转筒罩58。可替换地,转交转筒35也可以无需转筒罩58地设计为所谓的传送件35。为了从在前布置的印刷滚筒34接收单张纸b以及为了转交给后续布置的印刷滚筒36,转交滚筒35优选具有抓手系统59。当单张纸在转交转筒59的转筒罩58上传送时,单张纸b可以特别是受到布置在转交转筒35下方的空气柱引导件60的保护,并且于是平整地放置到转筒罩58上。布置在印刷滚筒34之间的转交转筒35、传送转筒35或传送件35可以单倍大或多倍大地实施,但是优选也双倍大地实施。单倍大的滚筒可以在圆周侧面上接收一张单张纸b,双倍大的滚筒可以在圆周侧面上接收两张单张纸b。

每个印刷装置05;06例如在所谓的印刷装置上部结构30的区域中包括特别是实施为印版滚筒32、例如实施为印板滚筒32的印刷装置滚筒32,并且在对应平版印刷方法的构造方案中,也具有特别是实施为转印滚筒33、例如实施为橡皮滚筒33的印刷装置滚筒32。另外,印刷装置05;06例如在所谓的印刷装置下部结构31的区域中包括设计为印刷滚筒34或压印滚筒34的印刷装置滚筒34以及也被称为转交转筒35的传送转筒35。

印刷装置05;06例如也在图1中的印刷装置05;06的示意示出的结构上能够看到,优选模块式地构造,方式为,印刷装置上部结构30通过第一模块30、例如所谓的上部结构模块30给出,印刷装置下部结构31通过第二模块31、例如所谓的下部结构模块31给出。在模块式地实施方案中,上部结构模块30在此例如包括印版滚筒32,在针对平版印刷方法的构造方案中,也包括转印滚筒33。下部结构模块31特别是具有印刷滚筒34,并且例如具有传送转筒35。在本文中,“模块式”或模块可以被认为是如下的结构单元,这种结构单元以其主要组成部分或者至少是其连接元件已经在机架中预装配地作为整体送入机器中并且必要时可以再次拆卸,其中,机架设计为能够从剩余的机器机架上拆下的机架。

对于模块式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上部结构模块30与下部结构模块31之间的水平分度(即水平划分)优选在橡皮滚筒33与印刷滚筒34之间分布。下部结构模块31之间或印刷装置05;06之间的竖向分离线在单张纸传送方向15上来看主要在印刷装置05的转交转筒35与后面的印刷装置06的印刷滚筒36之间安置。

上面提到的、例如实施为橡皮滚筒33的转交滚筒3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其带有用于保持和/或张紧橡皮布的固定机构38。例如可以设置被称为夹紧和/或张紧沟道37的沟道37,在所述沟道中布置有夹紧和/或张紧机构38,特别是用于张紧橡皮布。

橡皮滚筒33关于有效的墨流方向而言,布置在例如设计为印板滚筒32的印版滚筒32前面,印版滚筒例如同样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其带有用于保持和/或张紧至少一个印版的固定机构40。印板滚筒32可以具有也被称为夹紧和/或张紧沟道39的沟道39,例如至少一个用于将印板张紧到印板滚筒32的壳面上的张紧和/或夹紧装置40处在沟道中。在印板滚筒32的壳面上可以在其周向上彼此先后地也布置多个印版或印板。为印刷装置05;06可以在印刷装置上部结构30或上部结构模块30的区域中分配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印板更换装置41。

为了给相关的、例如设计为印板的印版输墨,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墨装置42。输墨装置42可以设计为短输墨装置42、升降输墨装置42、成膜输墨装置42或者以其他适当方式构造。在这里优选的构造为升降输墨装置42的情况下,输墨装置42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储器43,油墨储器例如可以设计为刮刀或墨盒43;至少一个需要借助油墨储器43输墨的、例如设计为墨斗辊或者优选为墨盒辊44的收墨辊44;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输墨装置辊45;以及优选在设计为墨盒辊44的收墨辊44与第一输墨装置辊46之间摆动的升降辊47,例如所谓的油墨升降器47。输墨装置辊45区分为例如强制驱动的串墨辊48(在图4中打阴影示出)和例如仅通过摩擦由串墨辊48驱动的输墨装置辊49。为了将由输墨装置辊45准备的油墨施加到印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大多为多个、在实施例中优选为四个着墨辊50。

在印板滚筒32的在运行中存在的转动方向53上,在着墨辊50的前面选择性地布置至少一个着水辊52。着水辊对应于输水装置51,输水装置被确定用于将润湿液体施加到印板的表面上。在沿印板滚筒32的转动方向53的第一着墨辊50与接下来一个着水辊52之间可以设置优选可接通的桥接辊54。由此,在功能上可以实现输水装置51与输墨装置42之间的连接。针对可接通的实施方案的情况,实现了多种用于优化润湿液体输入的运行方案。

单张纸印刷机可以包括用于翻转需要印刷的单张纸b的翻转装置78。翻转装置78优选布置在机器的印刷装置05;06之间,特别是印刷滚筒34之间。翻转装置78优选以如下方式构型,使得其能够正面印刷改换为反面印刷,使得机器要么以正面印刷的运行方案工作,要么以正面-反面印刷的运行方案工作。对于反面印刷可以认为是,单张纸b在通过一定数量的印刷装置05;06印刷之后被翻转,以便以后续的印刷装置05;06印刷其背面。

翻转通常根据后边沿翻转的原理实现(例如参见图6)。翻转装置78例如可以设计为三转筒翻转或单转筒翻转的方案。在三转筒翻转的方案中,布置有三个单张纸引导滚筒79;80;81。在此,在单张纸传送方向15上,例如布置有单倍大或双倍大的转交转筒79、优选双倍大的储存转筒80和优选单倍大的翻转转筒81。单倍大的滚筒在此可以在圆周侧面上接收最大规格的单张纸b。单倍大的滚筒于是关于例如设计为印板滚筒32的印版滚筒32的直径,具有相同的直径,双倍大的滚筒具有双倍大的直径。

翻转转筒81特别是配备有翻转抓手系统82,储存转筒80则对于每个承载单张纸的壳面分别配备有至少一个单张纸保持系统83。单张纸保持系统83优选设计为针对单张纸前边沿的抓手系统83。优选的是,固定元件也设置用于单张纸b的后部区域,固定元件优选设计为吸取系统84。吸取系统84优选与可调整的后部壳分段连接,并且在圆周方向上能够相对地相对于抓手系统83在前部壳分段上移位,使得单张纸b能够从最大规格到最小规格、以正面印刷的运行方案和/或以正面和反面印刷的运行方案、在前部和后部区域中保持在储存转筒80上。在储存转筒80和/或翻转转筒81的下方,能够布置有用于引导单张纸b的单张纸引导元件。按照改进方式,为翻转装置78对应有用于在储存转筒80与翻转转筒81之间引导单张纸b的导向刮刀。

在最后的印刷装置06后面布置有例如涂漆装置07。例如在附图中所示那样,设计为印刷滚筒61或压印滚筒34的滚筒布置在下部结构31中,例如布置在下部结构模块31中。印刷滚筒61优选与印刷装置05;06的印刷滚筒34;36结构相同。

涂漆装置07的例如设计为上部结构模块62的涂漆装置上部结构62的区域与印刷装置05;06的印刷装置上部结构30或上部结构模块30不同。在涂漆装置上部结构62内部,布置有例如设计为涂漆印版滚筒63的涂漆装置滚筒63,在涂漆装置滚筒上,通过固定系统64、例如夹紧和/或张紧系统64固定、例如张紧例如设计为涂漆布或涂漆板的转印机构。为了将漆料涂覆到例如呈橡皮布的类型构成的涂漆布或涂漆板上,应用这里优选设计为腔室刮刀系统65的着墨系统65,优选包括包含壳面上的小碗结构的输墨装置辊66,特别是刮刀辊66以及腔室刮刀67。腔室刮刀67在这里包含两个与刮刀辊66相配合的刮刀。

在最后的印刷装置05;06的下游或者如果设置的话在涂漆装置07后面,优选设置干燥区段。为了形成干燥区段,在承印材料行程中,在最后的设计为印刷或涂漆装置05;06;07的装置05;06;07与例如通过输出堆垛71形成的产品集合体71之间布置一个或多个干燥装置68。优选的是,在单张纸输出装置08中将一个或多个干燥装置68布置在单张纸行程的上方或下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最后的涂漆或印刷装置05;06;07与单张纸输出装置08之间的行程特别是可以通过在中间接入干燥装置得到延长,以便于是获得用于布置其他干燥装置68的空间。在需要时,也可以在机器中通过对应于滚筒的干燥装置68来进行中间干燥。中间干燥也可以通过布置在机器中的干燥装置来实现。

加工单张纸的机器、在这里特别是单张纸印刷机、特定为单张纸平版轮转印刷机的单张纸输出装置08包含布置在单张纸引导系统(这里作为单张纸引导滚筒、特指印刷滚筒34)后面的单张纸给送系统,单张纸给送系统特别是设计为链式给送系统69。单张纸给送系统包含借助驱动和转向机构驱动的牵引机构,其驱动用于给送单张纸的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单张纸b的固定机构。能够用作固定机构的特别是可以使用用于抓取单张纸边沿的夹紧和/或吸取抓手。在未示出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有针对单张纸后边沿的额外的抓取装置。

这里设计为链式给送系统69的单张纸给送系统包含通过链轮72设置的并且由其驱动的、在沿侧向布置的未示出的导轨中引导的链条73,在链条上布置有用于传送单张纸b的抓手小车70。由抓手小车70将单张纸b沿单张纸传送方向15给送至在例如托板76或不同类型的传送垫板上支承的输出堆垛71。抓手小车70优选包含前边沿夹紧抓手,前边沿夹紧抓手具有与抓手安放部相配合的抓手指,抓手指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抓手轴上并且能够由抓手轴控制。

为了可靠地传送由抓手小车70保持的单张纸b,在单张纸输出装置08中,设置有单张纸导引装置,例如干燥器。单张纸导引装置具有面向抓手小车70的单张纸导引板,单张纸导引板设有吹送空气喷嘴,并且在机器宽度上延伸。在单张纸导引板下方布置有吹送盒,借助吹送盒能够对吹送空气喷嘴供给吹送空气,使得在单张纸导引板与由抓手小车70传送的单张纸b之间构成承载空气柱。为了能够在干燥器的区域中调节单张纸导引板的加温,可以集成冷却介质回路。为了避免输出堆垛71上的单张纸b粘在一起,在单张纸输出装置08的区域中,优选设置有未进一步绘出的分离介质施加装置,特别是粉末施加装置,优选与用于吸走粉末的装置相组合地设置。

在输出堆垛71的前面布置有未进一步绘出的、用于减缓由抓手小车70释放的单张纸b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可以包含旋转的吸取环和/或绕转的吸取带,或者设计为后抓手系统。由制动装置减缓的单张纸b贴靠在前部止挡上并且于是排齐地搁放在输出堆垛71上。输出堆垛71优选由堆垛升降驱动装置以相应搁放的单张纸厚度降下,使得堆垛表面占据始终近似恒定不变的水平高度。

为了在更换例如实施为托板76的传送垫板76时,避免单张纸印刷机停住,单张纸输出装置08可以配备有未示出的无停顿装置。无停顿装置主要包括辅助堆垛载体,例如呈能够卷绕的板条台面的形式,特别是也称为卷帘。卷帘具有可运动地相互连接的棒。在其静止位置中,卷帘在输出堆垛71前面卷绕地布置,并且为了在单张纸印刷机运行时换垛,而沿单张纸传送方向15在两张单张纸b之间开卷进入平行于输出堆垛71表面而置的工作位置。在该高于输出堆垛71的位置中,板条台面暂时接受到来的单张纸b,从而形成辅助堆垛。主堆垛可以在此期间被取出,并且换成新的传送垫板76、特别是托板76。在堆垛变换过程结束时,卷帘拉回到其静止位置中并且在此搁放在新的托板76上。

为单张纸印刷机对应至少一个未示出的驱动马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驱动马达例如设计为主马达,并且例如驱动闭合的、形成驱动关联体的齿轮列。在此,驱动关联体特别是包括印刷滚筒34;36、转交转筒35、橡皮滚筒33、印板滚筒32和输墨装置42。

单张纸印刷机的各个功能单元,例如基材输入装置01、特别是单张纸推纸器01、收墨辊44和/或必要时设置的输水装置51能够优选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特别是单独驱动装置、也就是无需与其他功能单元的驱动装置或包括主马达的驱动关联体的机械的和/或型面锁合的驱动连接地驱动。在对第一实施方式加以改进的实施方案中,至少是印板滚筒32从驱动关联体中划出来并且仅通过对应于相应的印板滚筒32的独立的驱动装置、特别是单独驱动装置、也就是无需与其他印板滚筒32的驱动装置和与包括主马达的驱动关联体和与其他功能单元(例如基材输入装置01、特别是单张纸推纸器01、收墨辊44和/或输水装置51)机械的和/或型面锁合的驱动连接地旋转运动。印版滚筒32的单个驱动装置特别是可以通过所谓的直接驱动装置形成,其中,对于直接驱动装置被认为是上面提到的单个驱动装置,其中,驱动马达或其转子优选在无需中间设置传动元件的情况下,直接或必要时通过联接件以彼此同轴的结构与驱动轴、特别是印版滚筒32的轴颈连接。驱动马达优选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能够取消传动装置的中间接入。在此,印板滚筒32的圆周速度与同印板滚筒32相配合的滚筒的圆周速度相匹配。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装置中的多个、优选为装置中的每一个具有自己的、对相关的装置的驱动关联体加以驱动的驱动马达,但是无需通过机械的和/或型面锁合的驱动连接件与其他装置的驱动装置相联接。

单张纸b在例如设计为单张纸堆垛09的承印材料集合体09中提供。通过单张纸分离器14来检测单张纸堆垛09的最上面的单张纸b,并且输送给其他加工过程。这例如以如下方式发生:

单张纸分拣机构12朝向单张纸堆垛09的上侧引导,并且检测相应最上面的单张纸b,并且将单张纸从下方放置的单张纸b上抬离,方式为,单张纸分拣机构运动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吹风机在下方吹动由单张纸分拣机构12保持的单张纸b,并且由此将其整面地从位于下方的单张纸b上分离。由单张纸分拣机构12保持的而且整面地分离的单张纸b由单张纸传送机构13检测并且由单张纸分拣机构12释放。单张纸传送机构13沿单张纸传送方向15给送所检测的单张纸b,其中,随着单张纸传送的开始,单张纸瓣板17可以朝向下方枢转,使得单张纸b能够以单张纸前边沿传送至例如设计为带式台面02的给送区段02。周期滚轮25在开始时从驱动辊20上抬离并且放置到相应的单张纸b上,这时,该单张纸处在周期滚轮25与驱动辊20之间的缝隙中。接下来,相应的单张纸b由单张纸传送机构13释放。由单张纸传送机构13沿单张纸传送方向15给送的单张纸b在遵守规定的搭接间距的情况下,定位在例如设计为带式台面02的给送区段02上并且由其在单张纸印刷机的工作周期中朝向前标记27引导,并且能够接下来通过例如设计为摆动抓手04的单张纸加速机构04拉出。

例如摆动抓手04的抓手将单张纸b转交给挡靠转筒29的抓手,通过挡靠抓手将单张纸b转交给第一印刷装置05的印刷滚筒34的抓手系统57。

这时处在印刷滚筒34上的单张纸b通过输墨装置42经由印版滚筒32和在实施为平版印刷装置的方案中经由转印滚筒33输墨。这例如以如下方式发生:

在例如储存于设计为墨盒43的油墨储器43中的印刷油墨分区域地、配量地送到收墨辊44上、例如墨盒辊44上,并且优选由周期性往复运动的油墨升降器47作为油墨刮擦件涂擦到例如设计为串墨辊48的第一输墨装置辊46上。第一输墨装置辊将油墨借助通过摩擦驱动的输墨装置辊49转印到串墨辊48上。通过其他输墨装置辊45将油墨转印到着墨辊50上并且由此到达至少一个在印版滚筒32上张紧的印版,其中,在印版滚筒32的转动方向上来看,在通过着墨辊50施加油墨之前,可以通过着水辊52来实现润湿液体的施加。

涂擦到相关的印版上的油墨符合主题地转印到橡皮滚筒33上,并且由橡皮滚筒传送到通过印刷滚筒34引导的单张纸b上。

单张纸b这时从第一印刷装置05传递到后续的印刷装置06,并且必要时传递到后面的其他印刷装置05;06。这例如以如下方式发生:

单张纸b由印刷滚筒34的抓手系统57转交给转交转筒35的抓手系统59,并且于是继续引导通过整个单张纸印刷机。在各个印刷装置05;06中,然后通过相关的转印滚筒33将油墨施加到单张纸b上。

在单张纸b通过单张纸印刷机的行程上,如果存在翻面装置78的话,可以将单张纸b翻面,并且在其背面进行印刷。在本实施例中介绍的单张纸保持系统的、呈正面和背面印刷的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例如如下所述:

处在储存转筒80上的、以正面印刷来印刷的单张纸b由单张纸保持系统83在单张纸前边沿的区域中引导,并且额外地由设计为吸取系统84的吸取抓手的单张纸保持系统84在单张纸后边沿的区域中固定。在单张纸前边沿已经经过储存转筒80与后续的翻面转筒81之间的切点之后,单张纸后边沿被单张纸保持系统83释放。单张纸后边沿经过储存转筒80与翻面转筒81之间的切点,而单张纸后边沿被翻面转筒81的翻面抓手系统82接收并且由储存转筒80的单张纸保持系统84释放,使得单张纸后边沿于是变成单张纸前边沿。

在单张纸b已经经过印刷装置05;06之后,单张纸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涂漆装置07中通过涂漆印版滚筒63被设有漆层。于是,印刷滚筒61的抓手系统将单张纸b转交给例如单张纸输出装置08的链式传送系统69。

在前边沿被抓持的单张纸b由抓手小车70在被印刷滚筒61接收并且通过转向区域之后,例如在指向上方的带上引导。在此,单张纸b通过所设置的干燥装置68干燥,并且例如被设有粉末。单张纸b由抓手小车70直至传送到输出堆垛71的高度并且在那里被搁放到输出堆垛上。

单张纸加工机械的在线检查系统用于,对例如彩色印刷和/或涂漆的单张纸b的质量在机器中(也就是“在线”)进行监控并且向机器操纵人员展示监控的结果(图1)。为此,在线检查系统产生相应的需要检查的印刷图的至少一个照相成像。在线检查系统能够优选对整个印刷涂覆部以直至根据机器达到20000张/小时的印刷速度执行100%的检查。在此,每个单张纸b在多个、例如达到超过1200万个像点上得到成像。在此,根据所用的单张纸b的规格,获得了在大约0.25qmm/每个像点至大约0.5qmm/每个像点的范围内的位置解析度。在线检查系统在理论上例如大约1670万个分级的色域中,识别出印刷图中的最小色差和/或亮度差异。在线检查系统既识别出短时存在的印刷差错(例如墨滴、水痕、纸张缺陷、凸起等),也识别出持久的印刷偏差(例如各种颜色的着色过度/不足、颜色缺陷、染色等)并且优选借助显示装置91例如在显示器图像中逐张单张纸b地显示出识别到的差错。在线检查系统例如实现了,对需要检查的单张纸b的印刷质量的容差边界加以设定。当容差边界被超出或不足时,在线检查系统例如在显示装置91上发出警告。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线检查系统在显示于显示器上的印刷图中表明了呈例如大网目点的形式的缺陷位置,其中,网目点例如以在印刷图中未出现的颜色表现。在轮转印刷机中布置的在线检查系统由此在相关的光电装置的几百万个像点上对被印刷的单张纸b成像,并且为了监控布置在相关的单张纸b上的印刷图的质量而识别出与相应规定的额定值的色差和/或亮度差异,其中,监控的结果被呈现给机器操纵人员。

属于在线检查系统的有至少一个在单张纸加工机械中例如布置在印刷装置05;06上或者布置在涂漆装置07上或者布置在单张纸输出装置08上的照相机86,其分别带有所属的照明装置87,属于在线检查系统的还有评估装置88,特别是计算装置88。照相机86优选设计为半导体照相机,例如设计为ccd照相机或者cmos照相机,例如呈行照相机或面照相机的形式。例如通过相应的照相机86的例如由光学物镜确定的检测区域89分别沿径向优选指向压印滚筒34中的一个。照明装置87优选布置在相关的模块的下部结构31中。照明装置87优选设计为led照明件。照明装置87朝向需要检查的印刷图的方向优选发射白光。

特别是与印板更换装置41相关联地(图4),设置有印板识别系统,其是针对需要布置在印板滚筒32上的印板的全自动工作的在线读取系统。印板识别系统借助指向印板滚筒32的照相机92确认:印板是否处在张紧和/或夹紧装置40中。印板识别系统还监控:印板是否足够深地处在张紧和/或夹紧装置40中(图4)。在完成监控之后,相关的印板被自动张紧。印板识别系统以例如三个对版标记93工作,其中,例如两个对版标记在印刷预备阶段已经曝光到印板上,并且一个对版标记例如布置在对印板加以套准的对版销上(图8)。由此,印板识别系统通过检测对版标记93来监控:布置在印版滚筒32上的印版是否由布置在印版滚筒32上的张紧和/或夹紧装置40正确保持,其中,至少一个对版标记93布置在印版上,另一对版标记93特别是位置固定地布置在印版滚筒32上。

只要印板额外地还具有印板编码部96,例如呈优选二维码、特别是数据矩阵码的形式,印板识别系统就对印板编码部96加以评估,并且由此监控:印板是否对应于印刷任务地处在正确的印刷装置05;06中。接下来,由印板识别系统或者由与之连接的评估装置88来激活针对印刷装置特定的预调整方案。由此,数据矩阵编码是针对委托特定的数据的信息载体。印板编码部96例如用于自动化地加载整个委托(连同预调整数据)到机器的设定存储器中(油墨轮廓、墨斗转速、面积覆盖率、头数据)。在此,例如实现了在所有印板与委托、子委托、正面和背面以及印刷装置05;06中的印刷油墨的归属性方面的印版方案的比较。当印板识别系统中的委托未被找到或者数据矩阵编码例如由于损伤不能读取或缺失时,印板识别系统例如输出报错。

在相应的印刷区55(图3)中,还有在相应的印版滚筒32与贴靠到印版滚筒32上的着墨辊50和/或至少一个贴靠的着水辊52之间以及在着墨辊50中的至少一个与串墨辊48之间或者在沿印版滚筒50的转动方向第一着墨辊50与布置在第一着墨辊50与紧邻下一个着水辊52之间的桥接辊54之间,通过旋转体中的各两个的相应的相对调整方案,分别构成分别在旋转体的纵向上延伸的接触条带或压制条带。为了确保尽可能高的印刷质量,具体来讲在相应的印刷过程的整个时长中,相应的分别沿相应的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条带宽度由至少一个、大多为多个接触条带或压制条带优选能够至少同时得到监控,并且在存在修正需求时,进行后续调校。为了简便起见,在下面仅还应用压制条带的表述。在着墨辊50与串墨辊48之间构成的压制条带在相关的在印版滚筒32的壳面上开卷的着墨辊50的印刷图中得到监控。

用于监控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压制条带由两个彼此相对贴靠的、布置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05;06中的旋转体构成。在此,两个彼此相对贴靠的旋转体之一在其壳面上例如整个圆周地引导一种印刷油墨,其中,引导油墨的旋转体在压制条带的区域中在朝向其贴靠的旋转体的壳面上构成油墨条带。通常,在设计为印刷装置05;06的印板滚筒32的旋转体上和/或在设计为印刷装置05;06的转印滚筒33的旋转体上分别构成油墨条带。有利地设置为,利用布置在轮转印刷机中的光电装置来产生油墨条带的成像,其中,构造在印板滚筒32上的油墨条带有利地由设计为印板识别系统的照相机92的光电装置照相成像。相对于通过印板识别系统的照相机92对相关的油墨条带的检测可替换地或也额外地,由转印滚筒33构造在承印材料b上的油墨条带由设计为在线检查系统的照相机86的光电装置照相成像。对相应的油墨条带的照相成像在相关的照相机86;92中优选分别以数字图像数据的形式构成。就此而言,在设计为在线检查系统的照相机86的光电装置和/或还有设计为印板识别系统的照相机92的光电装置中,功能范围分别以如下方式扩展,在两种光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中,附加于其原有的确定的用途,分别还有添加如下功能,其实现了:分别对至少一个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加以监控。至少一个布置在轮转印刷机中的光电装置的多重利用或者说多重应用极为经济并且由此是有利的。至少一个已经存在的光电装置的通过扩展相应的功能范围实现的多重利用省去了在轮转印刷机中为否则需要安装的其他装置的额外的结构空间。

对相应的油墨条带的相应的照相成像的优选数字的图像数据分别从相关的照相机86;92传输到评估装置88或计算装置88,其中,计算装置88从相应的油墨条带的照相成像的图像数据分别获取有关相应的在两个彼此相对贴靠的旋转体之间构造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信息,优选计算出关于相关的条带宽度的数值。相对于针对相关的条带宽度所计算得到的数值额外地,计算装置88可以表达出有关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由其获得的信息,还有作为具有多个类中的一个类的评估系统,例如以分别与一个类相对应的区域,如“好”、“足够”以及“有缺陷”或者以不同颜色的形式,例如通过借助事先确定的标准将绿色、黄色和红色对应于相应的所获得的关于条带宽度的信息来表达,其中,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个类。有利的是,计算装置88在于计算装置88以数据技术连接或至少能够连接的显示装置91上输出有关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所获得的信息,例如相关的类或作为数值输出,由此,所获得的或算得的有关条带宽度的信息可视化。用作显示装置91的优选是属于轮转印刷机的控制台的显示器。计算装置88检查:所获得的、有关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信息在考虑到至少一个事先确定的极限值的情况下,是否对应于针对相关的压制条带给出的额定值或者处在规定的额定值范围内。显示装置91显示出:所获得的关于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信息处在至少一个事先确定的极限值之上还是之下。

对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监控以如下方式实现,至少一个通过输墨装置42以印刷油墨特别是均匀地以及完全输墨的着墨辊50贴靠到无油墨的、优选静止的印版滚筒32上,并且在几秒钟的作用时间之后,例如在直至15秒、特别是10秒的作用时间之后,再次从印版滚筒32上抬离。之后,至少一个由印版滚筒32承载的油墨条带在着墨辊50抬离的情况下或者在着墨辊50从印版滚筒32上抬离的情况下,例如借助事先清洁去掉印刷油墨的转印滚筒33成像到承印材料b上,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前面提到的光电装置得到检测并且一般情况下接下来在评估装置88或计算装置88中加以评估。

由此,获得了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制条带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加以监控的方法,其中,相关的压制条带分别由两个布置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05;06中的、彼此相对贴靠的旋转体构成,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旋转体朝向第二旋转体贴靠,其中,至少是至少一个第一旋转体在其壳面上引导一种印刷油墨,相应的引导油墨的第一旋转体在相关的第二旋转体静止期间,在相应的压制条带的区域中,在第二旋转体的壳面上分别构成油墨条带,每个第一旋转体从相关的第二旋转体的壳面上抬离,并且第二旋转体发生旋转,凭借布置在轮转印刷机中的光电装置,产生相应的油墨条带的成像,相应的油墨条带的成像以如下方式产生,a)相应的构造在第二旋转体的壳面上的油墨条带分别由指向第二旋转体的壳面的、设计为印板识别系统的照相机92的光电装置照相成像,或者b)相应的构造在第二旋转体的壳面上的、借助贴靠到第二旋转体上的第三旋转体转印到承印材料b上的油墨条带分别由指向承印材料b的、设计为在线检查系统的照相机86的光电装置照相成像。

用作相应第一旋转体的例如分别是被输墨的着墨辊50。附加于至少一个分别设计为着墨辊50的第一旋转体例如还应用至少一个分别设计为着水辊52的第一旋转体,分别用于贴靠同一第二旋转体。通常,多个第一旋转体贴靠同一第二旋转体。用作相应第二旋转体的优选分别是承载至少一个印版的印版滚筒32。在印版滚筒32上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旋转体贴靠之后无油墨的印版,特别是新的未经使用的印版。印版有利地在对至少一个压制条带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进行监控之前借助全自动地或者至少半自动地工作的印板更换装置41输送给印版滚筒32。用作朝向第二旋转体贴靠的第三旋转体的特别是印刷装置05;06的转印滚筒33。在重复对压制条带的相应的条带宽度的监控之前,相关的印版在相应的印版滚筒32上或相关的印刷布在相应的转印滚筒33上分别得到干净的印制或清洗。在相应的第一旋转体的壳面上施加的印刷油墨在相关的第一旋转体朝向第二旋转体贴靠之前,由串墨辊48例如进行串墨。

在很多应用情况下,在轮转印刷机的不同的印刷装置05;06中的压制条带得到监控。在出自多个印刷装置05;06的压制条带的相应的条带宽度被监控的情况下,相应的第二旋转体在其相应的转角位置方面分别定位成,相应的第一旋转体就关于承印材料b有意设定的印刷起始部和/或有意设定的印刷末端而言分别以不同间距贴靠到相应的第二旋转体。所介绍的方法特别是跟在印版更换之后在相应的印刷装置05;06中执行。

当在多个印刷装置05;06中需要对压制条带的相应的条带宽度加以监控时,相应的印版滚筒32或印板滚筒32在其相应的转角位置方面定位成,使得由压制条带产生的、需要成像到承印材料b上的油墨条带不重叠。这以如下方式实现,相应的着墨辊50就关于承印材料b有意设定的印刷起始部和/或有意设定的印刷末端而言分别以不同间距贴靠到相关的印版滚筒32或印板滚筒32上。

为了监控相应的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例如限定数目的多个单张纸b、例如至少三张单张纸b被传送通过印刷机,其中,为了评估,要么全部单张纸、要么仅确定选出的也就是一部分单张纸b以对相应的油墨条带的质量上最佳的成像使用。构造在单张纸b的油墨条带的评估由此以如下方式实现,确定各个油墨条带的、在印刷机中现有的压制条带例如借助虚拟的模型对应和/或在显示装置91上优选在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的显示器上可视化。

为了重复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的监控,如已经提到地,所述或相关的印版滚筒32或印板滚筒32和必要时的转印滚筒33事先分别干净地印制和/或清洗。可替换地,更新相关的印版滚筒32上的印版和/或相关的转印滚筒33上的印刷布。

用于对多个压制条带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进行监控的方法的出发点在于,每个压制条带分别由两个彼此相对贴靠的旋转体构成,其中,相关的旋转体分别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05;06中彼此相对贴靠,在轮转印刷机的至少两个印刷装置05;06中,特别是在轮转印刷机的所有印刷装置05;06中,各两个旋转体彼此相对贴靠。在印刷装置05;06中的每一个中,彼此相对贴靠的旋转体中的一个设计为承载至少一个印版的印版滚筒32,另一旋转体设计为输墨装置42的输墨装置辊46;50。在至少两个印刷装置05;06中,相应的印版滚筒32分别转动到如下的转角位置中:使得至少是其相应的第一输墨装置辊46分别距至少一个需要由印刷装置05;06共同印刷的单张纸b的有意设定的印刷起始部以彼此不同的间距而置。相应的输墨装置42的至少是相应第一输墨装置辊46;50分别在轮转印刷机的静止状态下,与相应的印版滚筒32以如下方式贴靠,使得在至少两个印刷装置05;06中,在相应的至少一个事先无油墨的、布置在相应的印版滚筒32上的印版通过贴靠相应的输墨装置42的至少相应的第一输墨装置辊46;50,而分别构成油墨条带。在几秒钟的限定的作用时间之后,例如在直至15秒钟、特别是10秒钟的作用时间之后,至少一个贴靠到相应的印版滚筒32上的相应的印版上的输墨装置辊46;50从相应的印版滚筒32上的相关的印版上再次抬离。这时,轮转印刷机进入其连续印刷的运行状态中,其中,限定数目的需要印刷的单张纸b、例如三张单张纸b被输送给具有带油墨条带的印版的印刷装置05;06。在相应的其他无油墨的印版上构成的油墨条带在相应的至少一个输墨装置辊46;50抬离的运行状态下,转印到输送给印刷装置05;06的单张纸b。一旦分别以油墨条带印刷的单张纸b以及给送到轮转印刷机的单张纸输出装置08中,轮转印刷机的连续印刷的运行状态就结束。接下来,相应的在每张单张纸b上印刷的油墨条带被输送给相应的印刷装置05;06,为了执行对压制条带的监控,获知油墨条带的相应的条带宽度。按照这种方式,多个压制条带在其相应的条带宽度方面、在轮转印刷机的同一连续印刷中,至少几乎同时受到监控。这种方法特别是跟在例如在应用印板更换装置41的情况下优选自动化地实施的印版更换之后在相关的印刷装置05;06中执行。

与至少一个输墨装置辊46;50相关联地,在相关的印刷装置05;06中,在需要时,分别也将输水装置51的着水辊52贴靠到相应的印版上,并且在相关的印版上构成相应的油墨条带之后,从那里再次移开。当在相关的印刷装置05;06中,承载至少一个印版的印版滚筒32分别与无油墨地构造的转印滚筒33相配合时,相应的构成于相关的印版上的油墨条带分别首先从相关的印版上转印到相关的直至那时都无油墨的转印滚筒33上,并且从转印滚筒33上转印到输送给相关的印刷装置05;06的单张纸b。在对压制条带的条带宽度重复监控之前,相关的印板滚筒32以及如果存在的话还有转印滚筒33分别得到干净地印制和/或清洗,以便使其再次变为无油墨状态。

如已经在前面介绍那样,相应的印刷到单张纸b上的油墨条带例如借助模式图或模板输送给相应的印刷装置05;06。同样地,可以利用布置在轮转印刷机中的光电装置来产生油墨条带的成像,其中,对相应的油墨条带的照相成像分别优选呈数字图像数据的形式构成。在非常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多个压制条带的相应的条带宽度通过在利用计算装置88的情况下对油墨条带的检测和评估而自动化地获知。于是,多个压制条带的相应的由计算装置88获知的条带宽度可以在显示装置91上可视化,其中,用作显示装置91的优选是属于轮转印刷机的控制台的显示器。评估优选如前面介绍那样实现。此外,有利的是,计算装置88基于针对相应的条带宽度的所获知的数值生成用于调整参与相关的压制条带的旋转体的压紧程度的调校建议并且例如在显示装置91上示出。

附图标记列表

01基材输入装置、单张纸推纸器

02给送区段、带式台面、吸取带式台面

03贴靠装置、单张纸贴靠件

04单张纸加速机构、摆动抓手

05加工阶段、印刷装置,第一

06加工阶段、印刷装置

07加工阶段、涂漆装置

08基材送出装置、单张纸输出装置

09承印材料集合体、单张纸堆垛

10接收装置、堆垛板

11传送机构

12单张纸分拣机构、分离吸取器

13单张纸传送机构、传送吸取器

14分离装置、单张纸分离器

15单张纸传送装置

16止挡元件、前部止挡

17单张纸瓣板

18瓣板轴

19-

20辊、驱动辊

21辊、转向辊

22给送面、台面板

23给送面、吸取盒

24传送带、吸取带

25周期滚轮

26挡靠台面、挡靠板

27止挡、前部止挡、前部标记

28-

29传送转筒、挡靠转筒

30印刷装置上部结构、模块,第一,上部结构模块

31印刷装置下部结构、模块,第二,下部结构模块、下部结构

32印刷装置滚筒、印版滚筒、印板滚筒

33印刷装置滚筒、转印滚筒、橡皮滚筒

34印刷装置滚筒、印刷滚筒、压印滚筒

35传送转筒、转交转筒、传送件

36印刷装置滚筒、印刷滚筒、压印滚筒

37沟道、夹紧和/或张紧沟道

38固定机构、张紧和/或夹紧装置

39沟道、夹紧和/或张紧沟道

40固定机构、张紧和/或夹紧装置

41印板更换装置

42输墨装置、升降输墨装置、短输墨装置、成膜输墨装置

43油墨储器、墨盒

44收墨辊、墨盒辊

45输墨装置辊

46第一输墨装置辊

47升降辊、油墨升降器

48串墨辊,强制驱动式

49输墨装置辊,通过摩擦驱动

50着墨辊

51输水装置

52着水辊

53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

54桥接辊

55印刷区、印刷部位、印刷缝隙

56滚筒沟道

57印刷滚筒34的抓手系统、

58单张纸承载元件、转筒罩

59转交转筒35的抓手系统

60空气柱引导件

61印刷装置滚筒、印刷滚筒、压印滚筒

62涂漆装置上部结构、涂漆装置的上部结构模块

63涂漆装置滚筒、涂漆印版滚筒

64固定系统、夹紧和/或张紧系统

65着墨系统、腔室刮刀系统

66输墨装置辊、网纹辊

67刮刀、腔室刮刀

68干燥装置

69链式给送系统

70抓取装置、抓手小车

71输出装置堆垛、产品集合体、

72链轮

73链条

74-

75引导带

76传送垫板、托板

77张紧滚轮

78翻面装置

79单张纸引导滚筒、转交转筒

80单张纸引导滚筒、储存转筒

81单张纸引导滚筒、翻面转筒

82翻面抓手系统

83单张纸保持系统、抓手系统

84单张纸保持系统、吸取器系统

85-

86照相机

87照明装置

88评估装置、计算装置

89检测区域

90-

91显示装置

92照相机

93对版标记

94对版销

95-

96印板编码部

b基材、承印材料、单张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