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263发布日期:2018-12-08 08:5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设备主要是印刷机,即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海德堡公司的cp2000自动控制系统除了对全机从给纸、输纸及导纸、输墨、输水、换版、套准、清洗、干燥、上光涂布、喷粉及收纸等每个工作环节进行预置、调控及故障诊断之外,还具有实现印刷企业全部生产工序网络化、在线传输印前图像处理数据(cip3/ppf或cip4/jdf数据)等功能。进入新世纪,多数胶印机制造厂家都开发了相应的di数字印刷机。

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而且技术日臻成熟,该类型印刷机已经开始挤占原本属于卷筒纸印刷机的一部分市场。

在印刷设备进行印刷时,大部分是在纸张上完成印刷的,在纸张完成印刷之后,需要对印刷纸张进行烘干。

但是,现有的印刷纸张烘干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一般的烘干设备都是通过单一的热风烘干方式对纸张的进行单面烘干,使得纸张很容易出现烘干不彻底的情况,影响印刷成型质量;

(2)同时,在完成烘干之后,由于纸张中携带的水汽被蒸发出来,停留在设备内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后续的烘干工作,而且影响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通过双重烘干提高烘干效果,及时处理产生的水汽,避免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一侧通过送纸口安装有送纸机构,所述烘干箱内部安装有上下式烘干机构,所述烘干箱外部安装有用于收集蒸发的水汽的回收组件;

所述上下式烘干机构包括安装在烘干箱内部的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外端通过转动轴与金属框内壁连接,所述加热辊内部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片,所述加热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内壁通过导热陶瓷片与加热片连接,所述金属框顶端安装有上热网盖,所述上热网盖两端均安装有循环座,所述循环座内壁安装有进风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热网盖内部均匀安装有若干个热电阻柱,且相邻的热电阻柱之间安装有红外加热管,所述烘干箱内部顶端安装有与上热网盖正相对的离心风机,且所述上热网盖表面涂有一层用于隔绝热量的隔热涂层,且金属框表面设置有一层气凝胶毡隔热垫。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侧的循环座内部的回收筒,所述回收筒顶端通过分支斗与进风槽连接,所述分支斗和回收筒的连接处安装有冷凝组件,所述分支斗表面顶端安装有循环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安装在回收筒内部的冷凝铜环,所述冷凝铜环内壁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流动铜管,且冷凝铜环外端通过倾斜管连接有冷却座。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座内部设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内壁均匀连接有若干个铝翅片,所述铝翅片贯穿空心腔内壁,且铝翅片采用连续弯曲状结构,且铝翅片内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顶端连接有连续弯曲管,且连续弯曲管末端连接有排气斗。

进一步地,所述送纸机构包括安装在烘干箱一端的送纸座,所述送纸座内部设置有运输槽,且运输槽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限位板,且两侧的固定限位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运输辊。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另一端安装有出纸槽,所述出纸槽表面设置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硅脂底端通过若干个石墨片与空心板内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上下式烘干机构对印刷纸张进行双面同步烘干,不仅提高了烘干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面烘干不彻底的问题;

(2)本发明利用回收组件对烘干之后滞留的水汽进行回收处理,为后续的烘干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对设备本身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烘干箱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热辊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凝铜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烘干箱;2-送纸口;3-送纸机构;4-上下式烘干机构;5-回收组件;6-连续弯曲管;7-排气斗;8-气凝胶毡隔热垫;

301-送纸座;302-运输槽;303-固定限位板;304-运输辊;305-出纸槽;306-空心板;307-导热硅脂;308-石墨片;

401-金属框;402-加热辊;403-转动轴;404-中心柱;405-加热片;406-导热槽;407-导热陶瓷片;408-上热网盖;409-循环座;410-进风槽;411-热电阻柱;412-红外加热管;413-离心风机;

501-回收筒;502-分支斗;503-冷凝组件;504-铝翅片;505-空心腔;506-循环管;507-冷凝铜环;508-流动铜管;509-倾斜管;510-冷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自动干燥设备,包括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一侧通过送纸口2安装有送纸机构3,通过送纸机构3将印刷完成之后需要烘干的纸张送入到烘干箱1内部进行烘干处理,便于实现自动化处理。

如图2所示,所述送纸机构3包括安装在烘干箱1一端的送纸座301,所述送纸座301内部设置有运输槽302,且运输槽302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限位板303,且两侧的固定限位板303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运输辊304,外部的印刷纸张通过送纸座301的运输槽302进入,之后在多个运输辊304的作用下,将纸张送入到烘干箱1的送纸口2,从而进入到烘干箱1内部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整体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烘干箱1另一端安装有出纸槽305,所述出纸槽305表面设置有空心板306,所述空心板306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脂307,所述导热硅脂307底端通过若干个石墨片308与空心板306内部连接,另一方面,在烘干箱1对纸张完成烘干之后,纸张具有一定的热量,直接收集的话容易导致纸张之间产生较大的热磨损,导致纸张容易损坏,此时通过出纸槽305的空心板306烘干之后的纸张进行冷却处理,降低烘干纸张表面温度,对印刷纸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纸张完成烘干之后,通过出纸槽305排出,在经过空心板306的时候,通过导热硅脂307将纸张表面的热量吸收,通过多个石墨片308传输到空心板306内部,由于空心板306内部装有一定冷却液体,通过水冷方式吸收热量,达到降温散热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烘干箱1内部安装有上下式烘干机构4,通过上下式烘干机构4对纸张表面进行烘干,使得印刷之后的纸张的两个表面均可以被快速烘干,提高整体的烘干效果,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烘干方式存在局部烘干不彻底的情况。

所述上下式烘干机构4包括安装在烘干箱1内部的金属框401,所述金属框401内壁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辊402,所述加热辊402外端通过转动轴403与金属框401内壁连接,所述加热辊402内部安装有中心柱404,所述中心柱404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片405,所述加热辊402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槽406,所述导热槽406内壁通过导热陶瓷片407与加热片405连接,所述金属框401顶端安装有上热网盖408,所述上热网盖408两端均安装有循环座409,所述循环座409内壁安装有进风槽410,当纸张进入到烘干箱1之后,由于金属框401的高度和送纸口2相同,使得送入烘干箱1内部的纸张运送到金属框401表面,在转动轴403的作用下,多个加热辊402不断转动,使得纸张在加热辊402上不断移动,首先通过加热辊402内部的多个加热片405同时通电加热,热量通过导热陶瓷片407传输到加热辊402表面的导热槽406,使得热量均匀分布在加热辊402的表面,使得整个加热辊402均可以对纸张底面进行热烘干,同时随着加热辊402的不断转动,使得加热辊402表面的热量可以均匀传输到纸张上,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进一步的,在进行底部烘干的同时,金属框401上的上热网盖408可以对纸张的上表面进行热烘干,配合底部的金属框401,实现纸张双面烘干,加快烘干速度。

所述上热网盖408内部均匀安装有若干个热电阻柱411,且相邻的热电阻柱411之间安装有红外加热管412,所述烘干箱1内部顶端安装有与上热网盖408正相对的离心风机413,且所述上热网盖408表面涂有一层用于隔绝热量的隔热涂层,且金属框401表面设置有一层气凝胶毡隔热垫8,具体使用时,上热网盖408通过内部的热电阻柱411和红外加热管412同步加热,双重加热方式提高加热效果,在离心风机413的作用下,热电阻柱411和红外加热管412周围的加热空气被向下吹动,从而使得热空气直接和纸张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完成上表面的烘干工作,配合底部的金属框401,实现纸张的全面热烘干。

同时金属框401表面设置的一层气凝胶毡隔热垫8,可以有效减少传输到金属框401的热量,使得加热辊402产生的热量利用率更高。

所述烘干箱1外部安装有用于收集蒸发的水汽的回收组件5,同时,由于印刷纸张在烘干之后,油墨中存在的一些水分子会被蒸发,通过回收组件5及时回收处理,从而避免水汽残留在烘干箱1内部,对设备整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烘干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回收组件5包括安装在两侧的循环座409内部的回收筒501,所述回收筒501顶端通过分支斗502与进风槽410连接,所述分支斗502和回收筒501的连接处安装有冷凝组件503,所述分支斗502表面顶端安装有循环管506,通过离心风机413吹出的空气向下流动,在对纸张烘干之后,由于纸张的阻挡作用,完成烘干之后的热气向两侧的循环座409流动,携带水汽的热气通过分支斗502进入到循环座409内部,之后通过冷凝组件503进行冷凝处理,除去热气中的水汽,并通过循环管506实现热气的循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冷凝组件503包括安装在回收筒501内部的冷凝铜环507,所述冷凝铜环507内壁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流动铜管508,且冷凝铜环507外端通过倾斜管509连接有冷却座510,所述冷却座510内部设置有空心腔505,所述空心腔505内壁均匀连接有若干个铝翅片504,所述铝翅片504贯穿空心腔505内壁,且铝翅片504采用连续弯曲状结构,且铝翅片504内部为空心结构,首先在热气进入到回收筒501之前,先通过冷凝铜环507,在冷凝铜环507和流动铜管508的作用下,热蒸汽的热量被吸收,使得热的水汽液化为液态并滴落在回收筒501内部,另一方面,冷凝铜环507和流动铜管508内部的冷却液体吸收热量之后受热蒸发,并沿着倾斜管509流入到冷却座510内部,通过多个铝翅片504和外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热蒸汽进行快速散热,失去热量的热蒸汽在冷却座510内部液化,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倾斜管510重新回流进入到冷凝铜环507和流动铜管508内部,实现循环冷凝工作。

而且铝翅片504采用连续弯曲状结构,有效增大了和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铝翅片504的散热效果。

所述循环管506顶端连接有连续弯曲管6,且连续弯曲管6末端连接有排气斗7,通过连续弯曲管6将失去水汽的热气重新排入到烘干箱1内部,通过排气斗7排入到烘干箱1内部空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