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2958发布日期:2018-12-01 02:34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

背景技术

干燥烘箱是印刷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同色组的印制间隙保证油墨的迅速干燥,使不同色组之间印制完成后图像清晰无染色。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检查力度的加大,各印刷企业不得不对凹印油墨进行换代,目前干燥难度更大的水性油墨的使用逐渐成为趋势,这对烘箱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以往印刷机所配置的传统干燥烘箱的吹风嘴开口小,且出风口排布集中印膜无法实现由表及里的彻底干燥,还不能实现水墨高速印刷的干燥,尤其是在高速印刷的状态下,印品很难干燥,造成产值效益的的大幅下降,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速水墨印刷中印刷品难以快速干燥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包括烘箱外壳,烘箱外壳的下底面设置有下排风网,烘箱外壳的正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干燥面板,干燥面板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导料辊,导料辊两端固定连接在干燥面板的上,导料辊与干燥面板之间设有间隙,在干燥面板上与导料辊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嘴,大吹风嘴的末端均连接有大吹风口匀风罩,每两个相邻的导料辊之间设置有若干排风管,每两排相邻吹风嘴之间均设置有内排风管,所述烘箱外壳的侧壁设置有上出风口和进风口,上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的上方,在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下出风管,所述烘箱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防爆口,防爆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爆口盖板,烘箱外壳与干燥面板内部中空的内部空间上部分为上排风腔,中部为进风腔,下部为下排风腔,所述进风腔与下排风腔之间设置有下排风腔分隔板。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下排风腔分隔板设置在箱体的下1/4处。

小吹风嘴采取了向干燥面板中间倾斜的设置。

内排风管相邻的两排均交错设置。

在干燥面板中间的位置设置的为大吹风嘴,靠两侧的位置设置的是小吹风嘴,

小吹风嘴设置有5个,所述排风管设置有58个,所述导料辊设置有10个,所述大吹风嘴设置有5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干燥箱风嘴的出口设置成圆弧角,吹风口大小并第次分布,提高了干燥时的风速,增强了干燥效果。干燥箱在初级最大浓度段,加装了分隔板,并增加了下排风口,高浓度溶剂气体的提早排出,为后续吹风后实现快速干燥,提供了低湿度的环境条件使得干燥效率更高小吹风嘴采取了向内倾斜的设置,对整个烘箱内部形成了气体密封网,防止热风外泄及排风时吸入箱外杂质,本发明在没有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加强了烘箱的烘干效果,使其更能满足现下水性油墨的风干需求,成本低廉,效果喜人,省时省力,十分适合在印刷机械领域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剖视图。

图中,1.下排风网,2.小吹风嘴,3.上出风口,4.进风口,5.排风管,6.下出风管,7.下排风腔,8.进风腔,9.导料辊,10.烘箱外壳,11.防爆口,12.防爆口盖板,13.上排风腔,14.大吹风嘴,15.料膜,16.内排风管,17.大吹风口匀风罩,18.大吹风口匀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如图1所示,包括烘箱外壳10,烘箱外壳10的下底面设置有下排风网1,烘箱外壳10的正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干燥面板,干燥面板上水平设置有若干导料辊9,导料辊9两端固定连接在干燥面板的上,导料辊9与干燥面板之间设有间隙,导料辊9与干燥面板之间固定有料膜15,在干燥面板上与导料辊9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嘴,大吹风嘴14的末端均连接有大吹风口匀风罩17,每两个相邻的导料辊9之间设置有若干排风管5,每两排相邻吹风嘴之间均设置有内排风管16,所述烘箱外壳10的侧壁设置有上出风口3和进风口4,上出风口3设置在进风口4的上方,在进风口4的下方设置有下出风管6,所述烘箱外壳10的顶部设置有防爆口11,防爆口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爆口盖板12,烘箱外壳10与干燥面板内部中空的内部空间上部分为上排风腔13,中部为进风腔8,下部为下排风腔7,所述进风腔8与下排风腔7之间设置有下排风腔分隔板18。

下排风腔分隔板18设置在箱体的下1/4处。

小吹风嘴2采取了向干燥面板中间倾斜的设置。

在干燥面板中间的位置设置的为大吹风嘴14,靠两侧的位置设置的是小吹风嘴2,

内排风管16相邻的两排均交错设置以实现排风力度均匀,在工作时整个排风面不会引起15料膜的抖动;每个吹风嘴中心部位都对应着一根09导料辊,这样吹出的风不会使15料膜上下滑动。

小吹风嘴2设置有5个,所述排风管5设置有58个,所述导料辊9设置有10个,所述大吹风嘴14设置有5个。

本发明的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的工作原理为:工作中,当干燥空气由进风口4进入箱体后,经过进风腔8后由小吹风嘴2和大吹风嘴14吹出,直接吹到贴附在导料辊9的料膜15上,然后带走料膜15上的油墨溶剂反射后,被设置的排风管5吸入,经16内排风管返回到上下排风腔后,被排出;

上述方案中,为保证吹到印膜上的干燥风能迅速使印膜干燥,烘干箱在设计时,对吹风口的出风结构进行了调整,如图2所示,在烘箱的上半部设置了开口较大的5个大吹风嘴14并在大吹风嘴外面加装了溶风网17,以便使用时,吹出来的热风强劲有力,并且能均匀的在对应的料15上形成风膜,加速油墨内水性溶剂的挥发,在烘箱的下半部分和烘箱的两端,依然采用开口小的吹风嘴,进行常规干燥。

为了解决初级干燥排风中的溶剂浓度大的问题,干燥箱在初级最大浓度段,加装了下排风腔分隔板18,并增加了下排风腔7,高浓度溶剂气体的提早排出,为后续吹风后实现快速干燥,提供了低湿度的环境条件使得干燥效率更高。

本发明对吹风口的排布位置也进行了调整,不仅吹风嘴由小变大,而且排布方式也是由密变疏,实现了印膜由表及里的彻底干燥,由于干燥箱风嘴的出口设置成圆弧角,吹风口大小依次分布,使风速可以提高3-5m/s,同步干燥效果提高70%。

如图3所示,上下两个02小吹风嘴采取了向内倾斜的设置,对整个烘箱内部形成了气体密封网,防止热风外泄及排风时吸入箱外杂质内排风管16相邻的两排均交错设置以实现排风力度均匀,在工作时整个排风面不会引起15料膜的抖动;每个吹风嘴中心部位都对应着一根09导料辊,这样吹出的风不会使15料膜上下滑动,

使用该干燥箱,风速可以提高3--5m/s,干燥效果可以提高70%,可以完美实现高速水墨印刷烘干的要求。

本发明一种凹印机水墨印刷大风量干燥烘箱,由于干燥箱风嘴的出口设置成圆弧角,吹风口大小并第次分布,提高了干燥时的风速,增强了干燥效果。干燥箱在初级最大浓度段,加装了分隔板,并增加了下排风口,高浓度溶剂气体的提早排出,为后续吹风后实现快速干燥,提供了低湿度的环境条件使得干燥效率更高,小吹风嘴采取了向内倾斜的设置,对整个烘箱内部形成了气体密封网,防止热风外泄及排风时吸入箱外杂质,本发明在没有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加强了烘箱的烘干效果,使其更能满足现下水性油墨的风干需求,成本低廉,效果喜人,省时省力,十分适合在印刷机械领域进行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