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265发布日期:2019-05-15 23:0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打印装置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对管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利用该打印装置打印后的管主要以避免弄错接线源与接线目标的方式安装在将装置的端子间进行接线的线缆的两端。

专利文献1记载的打印装置连接有终端装置。在使用者经由终端装置侧的操作部而输入例如“a01/b95”作为打印内容时,终端装置生成“a01/b95”的打印数据,并生成将“/”的前后的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b95/a01”的打印数据,并向打印装置发送。通常,“a01/b95”的“/”前的“a91”表示接线源,“/”后的“b95”表示接线目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74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打印有“a01/b95”的管和打印有“b95/a01”的管从打印装置排出。因此,使用者在将打印完的管向线缆安装时,将各个管向线缆的两端插入,所以花费劳力和时间。而且,在向线缆安装时,在线缆的两端分别需要确认安装的管的打印内容,因此花费劳力和时间。此外,也存在安装错误的管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向线缆安装打印后的管时的劳力和时间并能够减少管的安装错误的发生的打印装置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部,对管进行打印;运送部,运送所述管;切断部,设置于运送所述管的运送路径,并执行将所述管的周向的一部分保留的切断即部分切割;以及受理部,受理包含打印于所述管的第一打印部分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打印内容的输入,所述打印装置具备: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受理部所受理的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包含打印所述一侧的一侧数据及打印所述另一侧的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第一打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对所述管进行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打印;第二打印控制单元,在打印了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所述管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基于所述第二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进行第二打印部分的打印;以及部分切割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运送部来运送所述管,控制所述切断部来在所述第一打印部分与所述第二打印部分之间执行所述部分切割。

上述打印装置中,受理部受理包含第一打印部分的一侧及另一侧的打印内容的输入,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将第一打印数据包含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不需要输入第二打印部分的打印内容,节省用于作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打印装置在打印了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的管的上游侧,打印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而且,打印装置使管运送,对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之间进行部分切割。因此,打印装置能够作成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下来,将一组打印后的管一下子向线缆插入,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切离,向线缆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所述一侧数据和所述另一侧数据成为将所述一侧与所述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在上述打印装置中,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来作成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成为将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上下反转)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节省用于作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第二打印部分以使第一打印部分进行了上下反转的状态被打印。因此,对于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线源的信息分别始终处于接线源侧。因而,能够抑制安装错误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将所述第一打印部分所包含的指定的连续的记号即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将所述第二打印部分的所述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所述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直至到达指定的次数为止分别生成向所述连续记号的所述下一顺序前进或后退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和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上述打印装置能够按照连续记号的指定的顺序来打印第一打印数据与第二打印数据的组,因此能够节省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而,打印装置的生产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中,可以是,所述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是跳过了指定的个数的所述连续记号而得到的连续记号。打印装置能够进行跳过了指定的个数的连续记号的连号打印,使用者节省打印内容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打印装置具备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变换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第一变换模式是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的模式,所述第二变换模式是如下模式: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所述一侧数据和所述另一侧数据成为将所述一侧与所述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上述打印装置具备变换模式设定单元,因此使用者能够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打印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打印装置具备至少显示功能的显示部,所述打印装置具备显示控制单元,在处于所述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部来进行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在处于所述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显示部进行将所述规定的字符旋转了180°的显示。上述打印装置在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和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的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形态不同。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使用者能够在执行打印前发现错误。因而,打印装置的生产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部,对管进行打印;运送部,运送所述管;切断部,设置于运送所述管的运送路径,并执行将所述管的周向的一部分保留的切断即部分切割;以及通信部,受理从所连接的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包含在所述管上打印于第一打印部分的一侧的一侧数据及打印于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另一侧的另一侧数据,所述第二打印数据是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打印数据,所述打印装置具备:第一打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对所述管进行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打印;第二打印控制单元,在打印了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所述管的上游侧,基于所述第二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进行第二打印部分的打印;以及部分切割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运送部来运送所述管,控制所述切断部来在所述第一打印部分与所述第二打印部分之间执行所述部分切割。

上述打印装置的通信部受理从终端装置发送的、包含一侧数据及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和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并且,打印装置在打印了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的管的上游侧,打印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而且,打印装置使管运送,对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之间进行部分切割。因此,打印装置能够作成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下来,将一组打印后的管一下子向线缆插入,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切离,向线缆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终端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部分切割命令作成步骤以及发送步骤,所述终端装置连接于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具备:打印部,对管进行打印;运送部,运送所述管;以及切断部,设置于运送所述管的运送路径,并执行将所述管的周向的一部分保留的切断即部分切割,所述终端装置具备:受理部,受理打印于所述管的第一打印部分的包含一侧和另一侧的打印内容的输入;和第二通信部,能够与所述打印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受理部所受理的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包含打印所述一侧的一侧数据及打印所述另一侧的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在所述部分切割命令作成步骤中,作成部分切割命令,所述部分切割命令是控制所述运送部来运送所述管、并控制所述切断部来在所述第一打印部分与基于所述第二打印数据而通过所述打印部打印于所述管的第二打印部分之间执行所述部分切割的命令,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将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以及所述部分切割命令从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打印装置发送。

上述程序由终端装置的计算机执行,通过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及部分切割命令,从而打印装置在打印了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的管的上游侧,打印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而且,打印装置使管运送,对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之间进行部分切割。因此,打印装置能够作成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下来,将一组打印后的管一下子向线缆插入,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切离,向线缆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程序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所述一侧数据和所述另一侧数据成为将所述一侧与所述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在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来作成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在向管打印的打印状态下成为将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节省用于作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第二打印部分以使第一打印部分将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的状态被打印。因此,对于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线源的信息分别始终处于接线源侧。因而,能够抑制安装错误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程序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生成将所述第一打印部分所包含的指定的连续的记号即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生成将所述第二打印部分的所述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所述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上述终端装置按照连续记号的指定的顺序,生成第一打印数据与第二打印数据的组,向打印装置发送,因此能够节省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而,打印装置的生产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程序中,可以是,所述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是跳过了指定的个数的所述连续记号而得到的连续记号。打印装置能够进行跳过了指定的个数的连续记号的连号打印,使用者节省打印内容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程序中,可以是,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变换模式设定步骤,所述第一变换模式是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的模式,所述第二变换模式是如下模式: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作成所述一侧数据和所述另一侧数据成为将所述一侧与所述另一侧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所述第二打印数据,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程序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显示部,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模式显示控制步骤,所述模式显示控制步骤在处于所述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来进行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在处于所述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显示部来进行将所述规定的字符旋转了180°的显示。在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和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的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形态不同。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使用者能够在执行打印之前发现错误。因而,打印装置的生产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四形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打印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第一打印控制步骤、第二打印控制步骤以及部分切割控制步骤,所述打印装置具备:打印部,对管进行打印;运送部,运送所述管;切断部,设置于运送所述管的运送路径,并执行将所述管的周向的一部分保留的切断即部分切割;以及受理部,受理打印于所述管的第一打印部分的包含一侧和另一侧的打印内容的输入,在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受理部所受理的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包含打印所述一侧的一侧数据及打印所述另一侧的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在所述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或所述打印内容,来生成将所述一侧数据与所述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在所述第一打印控制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对所述管进行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打印;在所述第二打印控制步骤中,在打印了所述第一打印部分的所述管的上游侧,基于所述第二打印数据,控制所述打印部来进行第二打印部分的打印,在所述部分切割控制步骤中,控制所述运送部来运送所述管,控制所述切断部来在所述第一打印部分与所述第二打印部分之间执行所述部分切割。

上述程序由打印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打印装置的受理部受理第一打印部分的包含一侧及另一侧的打印内容的输入,在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在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中,生成将第一打印数据所包含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不需要输入第二打印部分的打印内容,节省第二打印数据作成的劳力和时间。而且,打印装置在打印了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的管的上游侧,打印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而且,打印装置使管运送,对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之间进行部分切割。因此,能够作成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和第二打印部分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接下来,将一组打印后的管一下子向线缆插入,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切离,向线缆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前上方观察打印装置1a的立体图。

图2是主体壳体51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打印装置1a的电气性结构的框图。

图4(1)是表示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一例的图,图4(2)是表示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一例的图。

图5(1)是表示off模式时的打印结果的一例的图,图5(2)是表示变换模式131m为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的一例的图,图5(3)是表示变换模式131m为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打印装置1b和终端装置2的电气性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其余的一部分。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1)是表示打印后的管9的图,图14(2)~(4)是表示打印后的一组管80的使用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打印装置

2终端装置

9管

9a~9e第一打印部分与第二打印部分之间

13a输入部

13b、26显示部

19、27通信部

21、41cpu

25操作部

61打印头

64切割器

65~69运送辊

80a第一打印部分

80b第二打印部分

98运送电动机

n个数。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a进行说明。以下,将图1的上方、下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及左上方分别定义为打印装置1a的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右方及左方进行说明。打印装置1a不过基于打印数据,向长条状的打印介质打印字符。打印介质是例如筒状的管9。字符是记号、记号串、图形、注解等的至少一个。记号是包含文字、数字的概念。

<打印装置1a的概略>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1a具备外壳5。外壳5包括主体壳体51及罩52。在图1的例子中,主体壳体51是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箱状构件。罩52是配置在主体壳体51的上侧的板状构件。在罩52的上表面设有键盘13。键盘13经由usb(universalserialbus:注册商标)线缆79而与主体壳体51连接。键盘13具备输入部13a和显示部13b。输入部13a具有多个按键,根据使用者的按键的操作,向打印装置1a输入各种信息。显示部13b是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各种设定画面或各种信息等。罩52的后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主体壳体51的后端部上侧。在罩52相对于主体壳体51关闭时,罩52将装配面51a(参照图2)覆盖(参照图1)。在罩52相对于主体壳体51打开时,装配面51a向上方露出(参照图2)。

在外壳5的侧面设有管插入口15、管排出口16(参照图2)及操作部17(参照图1)。管插入口15设置于外壳5的右表面。管插入口15是用于将管9向外壳5的内部引导的开口。管排出口16设置于外壳5的左表面。管排出口16是用于将管9向外壳5的外部排出的开口。操作部17包括表示打印装置1a的动作状态的多个led和电源按钮、启动按钮等多个操作按钮。

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51的装配面51a侧设有色带装配部30、管装配部40、切割器64等。色带装配部30处于装配面51a的左部。色带装配部30是向上方开口的凹部。在色带装配部30能够装卸色带盒90。色带盒90是收容有未使用的墨带90a、卷绕使用后的色带的色带卷绕卷轴91等的箱状体。在打开了罩52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将色带盒90相对于色带装配部30从上方装卸。

管装配部40大致在左右方向上从管插入口15延伸设置至管排出口16。以下,将管装配部40从管插入口15朝向管排出口16延伸的方向称为运送方向。管装配部40通过色带装配部30的后侧并与色带装配部30的后端部连通。管装配部40是向上方开口的槽。在管装配部40能够装卸管9。在打开了罩52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将管9相对于管装配部40从上方装卸。管9以从管插入口15延伸至管排出口16的方式装配于管装配部40。

切割器64设置于管排出口16的右侧。切割器64能够将打印完的管9沿其径向切断。而且,切割器64通过cpu41(参照图3)的控制,能够进行以将径向的一部分不切断而保留的方式进行切断的部分切割。

在色带装配部30设有色带卷绕轴63、打印头61及多个运送辊65~69。色带卷绕轴63与带卷绕卷轴91的中心的贯通孔(图示省略)卡合。打印头61是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多个发热元件与管9的运送方向正交而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对应于打印数据表示的多个点。打印头61按照多个发热元件所排列的打印行进行打印。

打印头61通过头电动机97(参照图3)的驱动而在打印位置与非打印位置之间移动。在图2中,处于非打印位置的打印头61由实线表示,处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61由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61与运送辊65之间夹入管9。处于非打印位置的打印头61从运送辊65向前侧分离。

各运送辊65~69将装配于管装配部40的管9在运送方向上运送。运送辊65设置于打印头61的后侧。运送辊65隔着管装配部40而与打印头61相对。运送辊66设置在管装配部40的后侧且比运送辊65靠运送方向上游侧。运送辊67设置在管装配部40的后侧且比运送辊65靠运送方向下游侧。各运送辊65~67在俯视观察下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运送辊68设置在运送辊66的前侧。运送辊68隔着管装配部40而与运送辊66相对。运送辊69设置在运送辊67的前侧。运送辊69隔着管装配部40而与运送辊67相对。各运送辊68、69在俯视观察下能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运送辊68、69分别能够在打印位置与非打印位置之间移动。在图2中,处于非打印位置的运送辊68、69由实线表示,处于打印位置的运送辊68、69由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打印位置的运送辊68、69分别隔着装配于管装配部40的管9而被向接近运送辊66、67的方向施力。处于非打印位置的运送辊68、69分别从运送辊66、67向前侧分离。使用者通过对设置在装配面51a的后部的释放杆70进行操作而能够将运送辊68、69切换为打印位置与非打印位置。

<打印装置1a的电气性结构>

参照图3,对打印装置1a的电气性结构进行说明。打印装置1a具备控制基板20。控制基板20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4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42、cgrom(charactergraphicreadonlymemory:字符图形只读存储器)43、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4、闪存45及输入输出接口49等。cpu41对打印装置1a整体进行控制,经由总线46而与rom42、cgrom43、ram44、闪存45及输入输出接口49等连接。rom42存储有为了cpu41控制打印装置1a整体而执行的程序。cgrom43存储有用于打印字符的打印用点图案数据。ram44暂时存储有打印数据、各种标志等。闪存45存储有各种设定画面数据(参照图4)等。

在输入输出接口49连接有操作部17、输入部13a、显示部13b、驱动电路73、74、75、76及内置电池18等。关于操作部17、输入部13a、显示部13b,由于在上文叙述,因此此处的说明省略。驱动电路73是用于驱动打印头61的电子电路。驱动电路74是用于驱动头电动机97的电子电路。驱动电路75是用于驱动运送电动机98的电子电路。运送电动机98是步进电动机。通过运送电动机98的驱动,使运送辊65~69及色带卷绕轴63旋转。驱动电路76是用于驱动切割电动机99的电子电路。通过切割电动机99的驱动而切割器64动作。内置电池18是例如锂电池等,向打印装置1a整体供给电力。

<打印动作的一例>

参照图2,对打印装置1a进行的打印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打开了罩52的状态下,使用者向色带装配部30装配带盒90。当向色带装配部30装配带盒90时,色带卷绕轴63被插入带卷绕卷轴91的贯通孔。使用者在打印头61及运送辊68、69处于非打印位置的状态下,将管9向管装配部40装配。使用者对释放杆70进行操作而使运送辊68、69向打印位置移动,将罩52关闭。使用者对输入部13a进行操作,将开始打印的打印指示向打印装置1a输入。

cpu41在取得打印指示时,驱动头电动机97,使打印头61从非打印位置向打印位置移动。打印头61配置在管装配部40的内侧,接近运送辊65。此时,打印头61将装配于管装配部40的管9与墨带90a重叠,朝向运送辊65施力。由此,打印装置1a成为能够使用墨带90a向管9打印字符的状态。

打印装置1a以一定周期向运送电动机98发送脉冲信号,从而以转速α[r/sec]来驱动运送电动机98。由此,各运送辊65~69旋转而运送管9,且色带卷绕轴63旋转而带卷绕卷轴91旋转。伴随带卷绕卷轴91的旋转而处于带盒90内的未使用的墨带90a被拉出。被拉出的墨带90a向打印头61与运送辊65之间运送。

以下,在未特定运送辊65~69中的某一个的情况下,称为运送辊。将运送辊旋转而运送管9时的速度定义为运送速度v。运送速度v通过运送辊的转速来求出。

例如,在运送电动机98以转速α[r/sec]旋转的情况下,运送辊以转速β[r/sec]旋转。运送辊对管9的运送速度v[mm/sec]通过将运送辊的转速β[r/sec]乘以运送辊的圆周2πr[mm]来算出。其中,r[mm]是运送辊的半径。

严格来说,运送辊65、66、67的转速设定为分别稍有不同。具体而言,一对运送辊66、68的运送速度v3、运送辊65的运送速度v2、一对运送辊67、69的运送速度v1分别稍有不同,运送辊65、66、67的转速设定为v1>v2>v3。这样,使配置在运送方向下游侧的运送辊的运送速度比配置在运送方向上游侧的运送辊的运送速度快,由此打印装置1a一边向管9施加适度的张力一边运送管9。由此,一对运送辊67、69的运送速度v1成为管9的运送速度v。

cpu41控制打印头61,按照由多个发热元件构成的打印行进行打印。具体而言,cpu41基于在cgrom43中存储的打印用点图案数据,将打印数据中的与作为打印对象的打印行的第j(j=1、2、3…)打印行对应的影像数据存储于ram44。cpu41读出存储于ram44的与第j打印行对应的影像数据。打印头61基于从ram44读出的与第j打印行对应的影像数据,使用墨带90a向管9打印字符。反复进行该处理而将与打印数据对应的打印对象打印于管9。

使用完的墨带90a由带卷绕卷轴91卷绕。打印完的管9由运送辊65向打印头61的下游侧运送。打印完的管9由切割器64切断。切断后的打印完的管9从管排出口16排出,打印结束。

<设定画面和变换模式131m>

参照图4、图5,分别对管打印设定画面131和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进行说明。而且,对变换模式131m进行说明。管打印设定画面131是在选择了管打印时显示于显示部13b的设定画面。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中,如图4(1)所示,能够进行管径131d的设定、管长131l的设定、变换模式131m的设定、连号功能131c的设定等。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中设定的内容在cpu41的控制下,作为参数信息而存储于ram44。在管径131d中,使用者设定向管装配部40装配的管9的直径。在管长131l中,使用者设定打印详情后述的打印内容132a的管9的长度。基于管长131l,来设定切割器64的切断位置或部分切割位置。在变换模式131m中,使用者设定所希望的变换模式131m。作为变换模式131m,存在第一变换模式、第二变换模式这两个种类。作为其他的模式,存在“off模式”。off模式是未适用变换模式131m的打印模式,打印装置1a是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向管9依次打印的模式(参照图5(1))。图5(1)的例子对应于后述的图4(2)所示的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打印内容132a是经由输入部13a通过使用者输入的想要使打印装置1a打印的内容。

第一变换模式是例如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时,将作为第一打印部分80a的“a11/b11”向管9打印,之后立即打印将“/”前侧的“a11”与“/”后侧的“b11”的前后进行了调换的作为第二打印部分80b的“b11/a11”的模式(参照图5(2))。即,在将打印内容132a“a11/b11”以第一变换模式打印的情况下,向管9打印“a11/b11”,之后立即打印“b11/a11”。图5(2)的例子对应于图4(2)所示的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在此,将打印“/”前侧的打印内容(在本例中,“a11”)即一侧打印内容的数据称为“一侧数据”,将打印“/”后侧的打印内容(在本例中,“b11”)即另一侧打印内容的数据称为“另一侧数据”。

更具体而言,cpu41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打印结果成为a11/b11的打印数据。以下,将打印结果成为与打印内容132a相同的打印数据称为“第一打印数据”。而且,以下,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打印结果为第一打印部分80a。并且,cpu41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打印数据。即,cpu41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打印结果与打印内容132a不同的打印数据。以下,将打印结果与打印内容132a不同的打印数据称为“第二打印数据”。而且,以下,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打印结果为第二打印部分80b。并且,cpu41驱动运送电动机98,运送管9,基于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对打印头61进行控制,依次向管9上打印a11/b11和b11/a11。打印完的管9在cpu41的控制下,向比打印头61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运送,在a11/b11与b11/a11之间,通过切割器64进行部分切割。即,cpu41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使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为部分切割。图5中的双点划线9c示出部分切割的位置。

第二变换模式是如下模式:例如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的情况下,将作为第一打印部分80a的“a11/b11”向管9打印,在之后立即进行将“a11/b11”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的前后进行调换进而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的打印(参照图5(3))。图5(3)的例子对应于图4(2)所示的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在此,为了简便起见,使文字或记号等字符,例如,“a11”旋转了180°的状态由|a11|表示。即,将打印内容132a“a11/b11”以第二变换模式打印的情况下,向管9打印“a11/b11”,之后立即打印“|a11|/|b11|”。

更具体而言,cpu41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一打印部分80a成为“a11/b11”的第一打印数据。并且,cpu41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与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且,cpu41驱动运送电动机98,运送管9,基于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对打印头61进行控制,依次在管9上打印“a11/b11”和“|a11|/|b11|”。打印完的管9在cpu41的控制下,向比打印头61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运送,在“a11/b11”与“|a11|/|b11|”之间,通过切割器64进行部分切割。即,cpu41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使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进行部分切割。

连号功能131c是将由使用者指定的连续的记号即连续记号依次往前进或往后退指定的次数量而进行打印的功能。参照图5(2),例如,在以第一变换模式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指定的连续记号为右侧的数字,指定的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a将a11/b11、b11/a11、a12/b12、b12/a12、a13/b13、b13/a13依次向管9打印。即,cpu41按照连号功能131c,基于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一打印部分80a与a11/b11、a12/b12、a13/a13分别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且,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二打印部分80b与b11/a11、b12/a12、b13/a13分别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

参照图5(3),例如,在以第二变换模式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指定的连续记号为右侧的数字,指定的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a将a11/b11、|a11|/|b11|、a12/b12、|a12|/|b12|、a13/b13、|a13|/|b13|依次向管9打印。即,cpu41按照连号功能131c,基于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一打印部分80a与a11/b11、a12/b12、a13/b13分别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且,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二打印部分80b与|a11|/|b11|、|a12|/|b12|、|a13|/|b13|分别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

另外,连号功能131c具有跳过功能。跳过功能是以由使用者指定的个数n(n为“1”以上的整数)跳过连续记号而往前进或往后退指定的次数量而进行打印的功能。例如,在连续记号为数字且最初的数字为“1”,指定的次数为4次,由使用者作出往前进的指定的情况下,成为“1”、“2+n”、“3+2n”、“4+3n”。而且,例如,在连续记号为字母且最初的字母为“z”,n=2,指定的次数为4次,通过使用者作出往后退的指定的情况下,成为“z”、“w”、“t”、“q”。

对在变换模式131m中使连号功能131c的跳过功能有效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设为指定第一变换模式,指定的连续记号为从右起的第一个数字,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n=2,指定的次数为3次,由使用者指定了往前进。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1a将a11/b11、b11/a11、a14/b14、b14/a14、a17/b17、b17/a17依次向管9打印。即,cpu41按照连号功能131c的跳过功能,基于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一打印部分80a与a11/b11、a14/b14、a17/b17分别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且,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二打印部分80b与b11/a11、b14/a14、b17/a17分别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

另外,例如,设为指定第二变换模式,指定的连续记号为从右起的第一个数字,打印内容132a为“a11/b11”,n=2,指定的次数为3次,由使用者指定了往前进。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1a将a11/b11、|a11|/|b11|、a14/b14、|a14|/|b14|、a17/b17、|a17|/|b17|依次向管9打印。即,cpu41按照连号功能131c的跳过功能,基于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一打印部分80a与a11/b11、a14/b14、a17/b17分别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且,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a11/b11”,生成第二打印部分80b与|a11|/|b11|、|a14|/|b14|、|a17|/|b17|分别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

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是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后,显示于显示部13b的画面。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将使用者经由输入部13a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览按照输入顺序显示。输入的表示各打印内容132a的信息在cpu41的控制下存储于ram44。与打印内容132a对应的数字表示输入的顺序。在设定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显示cross132b。cpu41在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时,对显示部13b进行控制,显示为“cross”,在设定第二变换模式时,显示为将“cross”旋转了180°的“|cross|”。即,在第一变换模式和第二变换模式下,“cross”的显示方式不同。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中的132c表示管9的直径和供打印各打印内容132a的管9的长度。

<变换模式设定处理>

参照图6,对cpu41进行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变换模式设定处理以输入了打印装置1a的电源为触发而开始。具体而言,cpu41从rom42读出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41判定变换模式设定是否经由输入部13a通过使用者进行了指定(s1)。cpu4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1:否),判定是否指定了其他的设定(s2)。cpu41在判定为指定了其他的设定的情况下(s2:是),按照指定的设定执行处理(s3)。cpu41在执行了s3的处理的情况下,或者在s2的判定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返回s1。cpu4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1: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s5)。具体而言,cpu41在通过使用者指定了off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在通过使用者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

cpu4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5:否),进入s2,执行off模式时的处理(s3)。cpu41返回s1。cpu4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5: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7)。cpu4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7:是),将第一变换标志变更为“1”(s8)。第一变换标志是表示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标志,在标志的值为“1”时,表示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第一变换标志的初始值为“0”。cpu41对显示部13b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9)。cpu41进入s13。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2)所示,“cross”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下侧。

cpu4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7:否),将第二变换标志变更为“1”(s10)。第二变换标志是表示是否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的标志,在标志的值为“1”时,表示指定第二变换模式。第二变换标志的初始值为“0”。cpu41对显示部13b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旋转180°,并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11)。

cpu41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判定连号功能131c是否有效(s13)。具体而言,在图4(2)所示的管打印设定画面131中,在由使用者经由输入部13a将连号功能131c设为on的情况下,cpu41判定连号功能131c有效,在由使用者将连号功能131c设为off的情况下,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无效。cpu41在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无效的情况下(s13:否),进入s19。

cpu41在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有效的情况下(s13:是),将存储于ram44的连号标志变更为“1”(s15)。连号标志的初始值为“0”。cpu41将由使用者经由输入部13a指定的连号的记号和连号的次数存储于ram44(s17)。cpu41返回s1。

<变换模式打印处理>

参照图7,对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本变换模式打印处理以输入了电源为触发而开始。具体而言,cpu41从rom42读出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41判定是否存在由使用者经由输入部13a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s41)。更具体而言,cpu41通过判定在ram44是否存储有表示打印内容132a的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cpu4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41:否),返回s41,重复进行s41。cpu41在判定为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41:是),判定是否存在打印指令(s42)。更具体而言,cpu41判定是否由使用者经由输入部13a作出了打印指示。由于打印指示被输入到cpu41,因此cpu41能够判定使用者是否作出了打印指示。

cpu4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s42:否),重复进行s42。cpu41在判定为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s42:是),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第一打印数据(s43)。更具体而言,cpu41生成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44。

cpu41参照存储于ram44的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的值,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45)。更具体而言,cpu41在第一变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在第二变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即,这种情况下,cpu41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cpu4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45:是),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s47)。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4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44。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4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调换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存储于ram44。

cpu4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45:否),即,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成为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的第二打印数据(s49)。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4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cpu41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44。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4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调换,分别生成成为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的打印结果旋转了180°而得到的打印结果的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由此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44。

cpu41判定存储于ram44的连号标志的值是否为“1”(s51)。cpu41在判定为连号标志的值不为“1”的情况下(s51:否),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设定为“1”(s53)。cpu41在判定为连号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51:是),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设定为指定的次数(s55)。cpu41将计数器cnt重置(s57)。

cpu41使运送电动机98驱动,开始管9的运送(s59)。cpu41对打印头61等进行控制,执行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打印(s61),执行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打印(s63)。cpu41判定打印完的管9的规定位置(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s65)。运送电动机98如上所述为步进电动机,因此例如能够基于步数来检测规定位置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

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未到达切割器64的情况下(s65:否),重复进行s65。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到达了切割器64时(s65:是),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在规定位置进行部分切割(s67)。例如,参照图5(2),cpu41对第一打印部分80a(a11/b11)与第二打印部分80b(b11/a11)之间,即,图5(2)所示的双点划线9a的位置进行部分切割。cpu41使计数器cnt计数(s69)。cpu41判定计数后的计数器cnt的值是否超过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s71)。cpu41在判定为超过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的情况下(s71:是),将连号标志重置(s73)。cpu41将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重置(s75)。cpu41返回s41,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

cpu41在判定为未超过计数器cnt的上限值的情况下(s71:否),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基于之前刚处理了的第一打印数据和指定为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一打印数据(s75)。cpu41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基于之前刚处理了的第二打印数据和指定为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二打印数据(s79)。cpu41返回s59。

<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和效果>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具备:对管9进行打印的打印头61;对管9进行运送的运送电动机98和运送辊65等;以及被运送管9的管装配部40。而且,打印装置1a具备:对管9实施部分切割的切割器64;和受理包含打印于管9的一侧打印内容和另一侧打印内容的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输入部13a。打印装置1a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包含打印一侧打印内容的一侧数据及打印另一侧打印内容的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打印装置1a基于第一打印数据,对打印头61进行控制,对管9进行第一打印部分80a的打印,在打印有第一打印部分80a的管9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基于第二打印数据,进行第二打印部分80b的打印。打印装置1a对运送电动机98进行控制来运送管9,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而对管9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实施部分切割。

因此,打印装置1a的输入部13a受理包含第一打印部分80a的一侧及另一侧的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基于打印内容132a,生成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将第一打印数据包含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因而,不需要输入第二打印部分80b的打印内容132a,节省用于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如图14(1)所示,打印装置1a在打印有第一打印部分80a的管9的上游侧打印第二打印部分80b。而且,打印装置1a运送管9,对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图14(1)的双点划线9a、9c、9e)进行部分切割。因此,打印装置1a能够作成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80a和第二打印部分80b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80,如图14(2)所示,例如,由第一打印部分80a(a11/b11)和第二打印部分80b(b11/a11)构成的管80。接下来,如图14(2)、(3)所示,将一组打印后的管80一下子向线缆85插入。接下来,如图14(4)所示,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切离而分别安装于线缆85的两端,因此能够减少线缆85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9的可能性。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作成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成为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节省用于作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第二打印部分80b以使第一打印部分80a上下反转的状态被打印。因此,对于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80a和第二打印部分80b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80,接线源的信息分别始终处于接线源侧。因而,能够抑制安装错误的发生。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生成将第一打印部分80a所包含的指定的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将第二打印部分80b的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打印装置1a生成向连续记号的下一顺序前进或后退而得到的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直至到达指定的次数为止。打印装置1a能够按照连续记号的指定的顺序而打印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的组,因此能够节省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而,打印装置1a的生产性提高。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是跳过了指定的个数n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连续记号。能够进行跳过了指定的个数n的连续记号的连号打印,节省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能够使管打印设定画面131显示于显示部13b,该管打印设定画面131能够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该第一变换模式是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而作成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的模式,该第二变换模式是如下模式: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而作成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成为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使用者能够经由管打印设定画面131来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具备显示部13b,在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将规定的字符显示于显示部13b,在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将规定的字符旋转了180°的显示在显示部13b上显示。打印装置1a在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和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部13b显示的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形态不同。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在执行打印之前,使用者能够发现错误。因而,打印装置1a的生产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打印装置1b经由网络3而连接于终端装置2,在终端装置2侧生成打印数据,并将生成的打印数据发送。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b的电气性结构在基本的结构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a相同。但是,打印装置1b还具备通信部19,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a不同。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而且,打印装置1b的外观、内部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a相同。网络3是内部网、互联网这样的各种网络。

通信部19连接于输入输出接口49,由cpu41控制。通信部19具备无线或有线通信模块等,经由网络3而与一或多个终端装置2连接。通信部19接收从终端装置2发送的打印数据等,并向cpu41输出。

<终端装置2的电气性结构>

如图8所示,终端装置2具备cpu21、rom22、ram23、hdd(harddiscdrive:硬盘驱动器)24、操作部25、显示部26及通信部27等。cpu21、rom22、ram23、hdd24、操作部25、显示部26、通信部27经由总线28而相互连接。终端装置2是例如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高性能手机等。

cpu21对终端装置2整体进行控制。rom22存储有为了cpu21控制终端装置2整体而执行的程序。ram23暂时存储有标志等各种数据。hdd24存储有各种设定画面数据(参照图4)等。操作部25具备各种按键或按钮等。使用者能够经由操作部25来输入所希望的指示等。显示部26是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各种设定画面等(参照图4)。而且,显示部26可以具有触摸面板,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25发挥功能。通信部27具备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等,发送打印数据等。

<变换模式设定处理>

参照图9、图10,对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变换模式设定处理以安装于终端装置2的包含变换模式功能的打印软件的起动为触发,由终端装置2执行。具体而言,cpu21从rom22读出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21判定是否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部25指定了变换模式设定(s101)。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101:否),按照指定的设定来生成打印数据(s103)。cpu21将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部27向打印装置1b发送(s105)。cpu21返回s101。

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101: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s107)。具体而言,cpu21在由使用者指定了off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在由使用者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107:否),进入s103,生成off模式时的打印数据(s103),并将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部27向打印装置1b发送(s105)。cpu21返回s101。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107: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109)。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109:是),将第一变换标志变更为“1”(s110)。cpu21对显示部26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111)。cpu21进入s115。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2)所示,“cross”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下侧。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109:否),将第二变换标志变更为“1”(s112)。cpu21对显示部26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旋转180°,并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113)。

cpu21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判定连号功能131c是否有效(s115)。具体而言,在图4(2)所示的管打印设定画面131中,在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部25将连号功能131c设为on的情况下,cpu21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有效,在由使用者将连号功能131c设为off的情况下,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无效。cpu21在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有效的情况下(s115:是),设定作为计数器cnt的上限值而指定的连号的次数(s117)。cpu21进入s121。cpu21在判定为连号功能131c无效的情况下(s115:否),设定“1”作为计数器cnt的上限值(s119)。

cpu21判定是否存在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部25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s123)。cpu2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123:否),返回s123,重复进行s123。cpu21在判定为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123:是),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第一打印数据(s125)。更具体而言,cpu21生成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此时,cpu21在第一打印数据中包含变换模式信息。变换模式信息是指示变换模式131m下的打印的信息。

cpu21参照存储于ram23的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127)。更具体而言,cpu21在第一变换标志的值为“1”时,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在第二变换标志的值为“1”时,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即,这种情况下,cpu21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127:是),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s129)。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cpu21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调换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时(s127:否),即,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成为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的第二打印数据(s131)。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cpu21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调换,分别生成成为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的打印结果旋转180°而得到的打印结果的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由此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存储于ram23。

cpu21生成用于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对管9进行部分切割的控制命令即部分切割命令(s133)。cpu21经由通信部27,将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部分切割命令向打印装置1b发送(s135)。cpu21使计数器cnt计数(s137)。

cpu21判定计数后的计数器cnt的值是否超过上限值(s139)。cpu21在判定为未超过上限值时(s139:否),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基于之前刚发送的第一打印数据和指定了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一打印数据(s141)。

cpu21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基于之前刚发送的第二打印数据和指定了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二打印数据(s143)。cpu21返回s133,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cpu21在判定为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s139:是),将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重置(s145)。cpu21返回s101。

<变换模式打印处理>

参照图11,对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本变换模式打印处理以输入了电源为触发而由打印装置1b执行。具体而言,cpu41从rom42读出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41判定是否经由通信部19接收到打印数据(s201)。cpu41在判定为未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201:否),返回s201,重复进行s201。cpu41在判定为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201:是),判定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是否包含变换模式信息(s203)。cpu41在判定为不包含变换模式信息时(s203:否),对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s205)。cpu41返回s201。

cpu41在判定为包含变换模式信息时(s203:是),使运送电动机98驱动,开始管9的运送(s207)。cpu41对打印头61等进行控制,执行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打印(s209),执行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打印(s211)。cpu41判定打印完的管9的规定位置(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s213)。运送电动机98如上所述为步进电动机,因此例如能够基于步数来检测规定位置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

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未到达切割器64的情况下(s213:否),重复进行s213。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到达了切割器64的情况下(s213:是),按照部分切割命令,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在规定位置进行部分切割(s215)。cpu41返回s201,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和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经由网络3而连接于打印装置1b。终端装置2具备操作部25,操作部25受理包含打印于管9的第一打印部分80a的一侧打印内容和另一侧打印内容的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终端装置2基于打印内容132a,生成包含打印一侧打印内容的一侧数据及打印另一侧打印内容的另一侧数据的第一打印数据,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终端装置2作成对打印装置1b的运送电动机98进行控制来运送管9并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而在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执行部分切割的部分切割命令,并将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以及部分切割命令向打印装置1b发送。

通过终端装置2发送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及部分切割命令,从而打印装置1b如图14(1)所示,在打印了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的管9的上游侧,打印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而且,打印装置1b运送管9,对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双点划线9a、9c、9e)进行部分切割。因此,如图14(2)所示,打印装置1b能够作成例如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80a(a11/b11)和第二打印部分80b(b11/a11)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80。接下来,如图14(2)、(3)所示,将一组打印后的管80一下子向线缆85插入。接下来,如图14(4)所示,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切离,向线缆85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85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9的可能性。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基于第一打印数据,作成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成为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节省用于作成第二打印数据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而且,第二打印部分80b以使第一打印部分80a上下反转的状态被打印。因此,对于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80a和第二打印部分80b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80,接线源的信息分别始终处于接线源侧。因而,能够抑制安装错误的发生。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生成将第一打印部分80a所包含的指定的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将第二打印部分80b的连续记号往前进或往后退成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终端装置2按照连续记号的指定的顺序,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的组,并向打印装置1b发送,因此能够节省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而,打印装置1b的生产性提高。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下一顺序的连续记号是跳过了指定的个数n的连续记号而得到的连续记号。打印装置1b能够进行跳过了指定的个数n的连续记号的连号打印,使用者节省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将管打印设定画面131显示于显示部26,管打印设定画面131能够设定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该第一变换模式是基于第一打印数据和打印内容132a,作成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的模式,该第二变换模式是如下模式: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打印内容132a,作成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成为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了180°后的打印状态的第二打印数据。因此,使用者能够经由管打印设定画面131来进行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设定,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具备显示部26,在处于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将规定的字符显示于显示部26,在处于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将规定的字符旋转了180°的显示在显示部26显示。在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和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26的规定的字符的显示形态不同。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在执行打印之前,使用者能够发现错误。因而,打印装置1b的生产性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图13,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b和终端装置2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b和终端装置2的结构相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各结构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2侧的cpu21生成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部分切割命令,并经由通信部27向打印装置1b发送。此时,cpu21除了变换模式信息之外,在连号功能131c有效的情况下,将连号信息也包含于第一打印数据。连号信息至少包括由使用者指定的连号的记号、连号的次数、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个数n(仅跳过功能有效时)。并且,打印装置1b侧的cpu41在接收到的第一打印数据包含连号信息的情况下,cpu41基于连号信息和接收到的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依次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和部分切割。

<变换模式设定处理>

参照图12,对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变换模式设定处理以安装于终端装置2的包含变换模式功能的打印软件的起动为触发,由终端装置2执行。具体而言,cpu21从rom22读出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21判定是否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部25指定了变换模式设定(s301)。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301:否),cpu21按照指定的设定而生成打印数据(s303)。cpu21将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部27向打印装置1b发送(s305)。cpu21返回s301。

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设定的情况下(s301: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s307)。具体而言,cpu21在由使用者指定了off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在由使用者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或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307:否),进入s303,生成off模式时的打印数据(s303),并将生成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部27向打印装置1b发送(s305)。cpu21返回s301。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s307:是),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309)。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309:是),将第一变换标志变更为“1”(s310)。cpu21对显示部26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311)。cpu21进入s315。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4(2)所示,“cross”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下侧。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309:否),将第二变换标志变更为“1”(s312)。cpu21对显示部26进行控制,使规定的字符旋转180°,并显示于打印内容设定画面132的规定的位置(s313)。

cpu21判定是否存在由使用者经由操作部25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s315)。cpu21在判定为不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315:否),返回s315,重复进行s315。cpu21在判定为存在打印内容132a的输入的情况下(s315:是),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第一打印数据(s317)。更具体而言,cpu21生成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此时,cpu21在第一打印数据中包含变换模式信息,并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在连号功能131c有效的情况下,也包含连号信息。

cpu21参照存储于ram23的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判定是否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s319)。更具体而言,cpu21在第一变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在第二变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即,这种情况下,cpu21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cpu21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319:是),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生成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s321)。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cpu21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

cpu21在判定为未指定第一变换模式的情况下(s319:否),即,在判定为指定了第二变换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打印数据或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来生成成为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将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进行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部分80b的第二打印数据(s323)。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基于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生成将输入的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调换并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二打印内容。并且,cpu21生成与第二打印内容对应的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而且,例如,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21将第一打印数据的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分别生成成为了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的打印结果旋转180°而得到的打印结果的一侧数据和另一侧数据,由此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并存储于ram23。

cpu21生成用于在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对管9进行部分切割的控制命令即部分切割命令(s325)。此时,cpu21在第一打印数据包含连号信息的情况下,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23的参数信息,生成指定的连号的次数量的、部分切割命令成为有效的部分切割命令。cpu21经由通信部27,将第一打印数据、第二打印数据、部分切割命令向打印装置1b发送(s327),将第一变换标志和第二变换标志重置(s329)。cpu21返回s301,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

<变换模式打印处理>

参照图13,对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本变换模式打印处理以输入了电源为触发而由打印装置1b执行。具体而言,cpu41从rom42读出变换模式打印处理的程序并执行。

cpu41判定是否经由通信部19接收到打印数据(s401)。cpu41在判定为未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401:否),返回s401,重复进行s401。cpu41在判定为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401:是),判定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是否包含变换模式信息(s403)。cpu41在判定为不包含变换模式信息的情况下(s403:否),对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s405)。cpu41返回s401。

cpu41在判定为包含变换模式信息的情况下(s403:是),判定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是否包含连号信息(s407)。cpu41在判定为不包含连号信息的情况下(s407:否),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设定为“1”(s409)。cpu41在判定为包含连号信息的情况下(s407:是),将计数器cnt的上限值设定为指定的连号的次数(s411)。

cpu41将计数器cnt重置(cnt=1)(s413)。cpu41使运送电动机98驱动,开始管9的运送(s415)。cpu41对打印头61等进行控制,执行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打印(s417),执行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打印(s419)。cpu41判定打印完的管9的规定位置(基于第一打印数据的第一打印部分80a与基于第二打印数据的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s421)。运送电动机98如上所述为步进电动机,因此例如能够基于步数来检测规定位置是否到达了切割器64。

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未到达切割器64的情况下(s421:否),重复进行s421。cpu41在判定为打印完管9的规定位置到达了切割器64的情况下(s421:是),按照部分切割命令,对切割器64进行控制,在规定位置进行部分切割(s423)。cpu41使计数器cnt计数(s425)。

cpu41判定计数后的计数器cnt的值是否超过上限值(s427)。cpu41在判定为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s427:是),返回s401,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cpu41在判定为未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s427:否),参照连号信息,基于之前刚处理了的第一打印数据和指定为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一打印数据(s429)。

cpu41参照连号信息,基于之前刚处理了的第二打印数据和指定为往前进指定或往后退指定的个数n,生成下一顺序的第二打印数据(s431)。cpu41返回s415,重复进行前述的处理。

<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作用和效果>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b具备:对管9进行打印的打印头61;对管9进行运送的运送电动机98和运送辊65等;以及被运送管9的管装配部40。而且,打印装置1b具备:对管9实施部分切割的切割器64;和受理从所连接的终端装置2发送的第一打印数据和将一侧数据与另一侧数据进行调换而得到的第二打印数据的通信部19。打印装置1b基于第一打印数据,进行第一打印部分80a的打印,在打印有第一打印部分80a的管9的上游侧,基于第二打印数据进行第二打印部分80b的打印。打印装置1b对运送电动机98进行控制来运送管9,对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实施部分切割。

因此,如图14(2)所示,打印装置1b能够作成例如由通过部分切割而相连的第一打印部分80a(a11/b11)和第二打印部分80b(b11/a11)构成的一组打印后的管80。接下来,如图14(2)、(3)所示,将一组打印后的管80一下子向线缆85插入。接下来,如图14(4)所示,在插入后将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切离,向线缆85的两端分别安装,因此能够减少线缆85的作成作业的工时。而且,能够降低插入错误的打印后的管9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b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a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

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1a、1b对打印完的管9进行部分切割。即,在比打印头61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实施部分切割的切割器64。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比打印头61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部分切割专用的切割器,在指定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在打印前通过该切割器对管9实施部分切割。

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打印内容132a的一侧打印内容与另一侧打印内容由“/”分隔。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等其他的记号。

在终端装置2经由网络3连接于打印装置1b的情况下,可以取代终端装置2生成打印数据并向打印装置1b发送,而将输入的表示打印内容132a的信息和表示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上设定的内容的参数信息向打印装置1b发送。打印装置1b能够基于接收到的表示打印内容132a的信息和参数信息,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和第二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

在由使用者指定了变换模式131m的情况下,第一打印部分80a与第二打印部分80b之间实施部分切割。然而,在其他之间、即第二打印部分80b与第一打印部分80a之间也可以实施部分切割,也可以切断,还可以既不进行部分切割也不进行切断。

各流程图的各步骤只要不产生处理中的矛盾,则就可以调换步骤的顺序,也可以进行步骤的追加或删除。例如,可以没有图6的s15及图7的s51。能够通过参照在管打印设定画面131的设定时存储于ram44的参数信息,来判定连号功能131c是否有效。

也可以的用于执行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等的程序等存储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装置具有的盘装置等中,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对各种程序进行下载等。

根据实施方式,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也可以利用rom、ram以外的其他的种类的存储装置。例如,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可以具有cam(contentaddressablememory:内容寻址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存储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的电气性结构可以与图3、图8不同,图3、图8例示的规格、种类以外的其他的硬件能够适用于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

例如,图3、图8所示的打印装置1a、1b、终端装置2的各控制部可以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具体而言,可以取代cpu41、cpu21中的至少一方,而通过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可重构电路或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各控制部。还可以通过cpu41、cpu21中的至少一方和硬件电路这双方来实现各控制部。

<其他>

打印头61是本发明的“打印部”的一例。运送电动机98、运送辊65~69是本发明的“运送部”的一例。切割器64是本发明的“切断部”的一例。输入部13a是本发明的“受理部”的一例。cpu41是本发明的“第一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第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第一打印控制单元”、“第二打印控制单元”、“部分切割控制单元”、“变换模式设定单元”、“显示控制单元”的一例。一侧打印内容是本发明的“一侧”的一例。另一侧打印内容是本发明的“另一侧”的一例。操作部25是本发明的“受理部”的一例。cpu41、21是本发明的“计算机”的一例。图7所示的s43的处理或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25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一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的一例。图7所示的s47的处理或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29、s131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二打印数据生成步骤”的一例。图7所示的s67的处理或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33的处理是本发明的“部分切割命令作成步骤”的一例。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35的处理是本发明的“发送步骤”的一例。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09的处理是本发明的“变换模式设定步骤”的一例。图9所示的变换模式设定处理的s111、s113的处理是本发明的“模式显示控制步骤”的一例。图7所示的s61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一打印控制步骤”的一例。图7所示的s63的处理是本发明的“第二打印控制步骤”的一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