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翻转机构和导引机构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1105发布日期:2019-04-17 04:4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具有翻转机构和导引机构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其包括具有存储滚筒和翻转滚筒的翻转机构以及包括在翻转机构旁侧设置的用于导引页张的导引机构,其中,在存储滚筒与翻转滚筒之间设有楔形部(zwickel)。



背景技术:

这种印刷机称为双面印刷机(perfektor)并且能够在一次通行中(ineinemdurchlauf)实现正面及反面印刷。在此,页张在翻转机构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印刷机组中被印刷其正面,而在翻转机构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印刷机组中被印刷其反面。翻转机构根据所谓的后棱边翻转(hinterkantenwendung)的原理工作。

在文献de10143098b4中描述一种用于引导及传递页张的装置,其中,保持元件由引导装置引导,该引导装置保持在第一和第二转筒之外。

在文献de10340171b4中描述一种页张导引机构,用于翻转机构的区域中的页张,该页张导引机构设置在共同切线的这边,该切线从传递滚筒延伸直至翻转滚筒,其中,页张导引机构在存储滚筒下方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机构。

在文献de4030070a1中描述一种在页张轮转式印刷机上的页张存储单元,该页张轮转式印刷机以可选择的方式可用于正面印刷或者用于正面及反面印刷。为了在翻转过程期间引导页张,承接页张的抽吸器以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环形轨道上。

在文献de102006032922b3中描述一种用于在印刷机中支持页张引导的机构,该印刷机以可选择的方式可用于正面印刷或者用于正面及反面印刷。在此,在转筒的外围区域中,设有页张刮拭机构,该页张刮拭机构将已翻转的页张从转筒的外围远离地挤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翻转机构和导引机构的印刷机,通过该印刷机使得页张有效地平静(beruhigt)并且保持在其额定轨道上。

该任务通过一种印刷机解决,该印刷机包括:具有存储滚筒和翻转滚筒的翻转机构;和在翻转机构旁侧设置的用于导引页张的导引机构,其中,楔形部位于存储滚筒与翻转滚筒之间,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特征在于,导引机构具有这样的支撑器件:如果页张在翻转时已经由翻转滚筒抓取(ergriffen),那么这些支撑器件将页张在该页张指向楔形部的那个页面侧(bogenseite)上进行支撑,其中,这些支撑器件在楔形部内部支撑页张。

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优点在于,这些支撑器件可以触及到页张其还未印刷的页面侧并且由此进行支撑,其中,这些支撑器件构成高度止挡部的类型,该高度止挡部防止页张在翻转时从其额定轨道向上偏离。

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特别良好地适用于处理具有小克重的薄页张(例如薄印刷纸),因为这种页张在翻转时容易发生页张不平静地运行(例如抖动)并且借助常规措施难以使其稳定。

在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改进方案中,这些支撑器件能够以周期(periodisch)的方式运动到楔形部中。

这些支撑器件可以在激活位置中搭接(überlappen)指向楔形部的那个页面侧,而在这些支撑器件的解除位置/被动位置(passivposition)中与该页面侧不搭接。

这些支撑器件可以在激活位置中从页张的两个侧棱边伸入到楔形部中。

这些支撑器件可以具有支撑面,受支撑的页张在这些支撑面上滑移。

这些支撑面可以构造成抽吸面,例如具有喷嘴。由此,这些支撑器件可以将页张借助真空进行气动保持。为此,这些支撑器件可以附接至抽气机。

在此,相应抽吸面的侧向靠外的喷嘴在流动横截面方面能够小于靠内的(即更接近于页张中心的)喷嘴,从而这些侧向靠外的喷嘴具有更强的节流作用。由于页张在其中心(参照页张宽度)通常不可避免地松弛(durchhang),因而这些靠外的喷嘴可能会与页面侧边缘不重合,其中,在没有对应措施的情况下会存在过量错误空气抽吸的危险。

通过将这些外部喷嘴构造成节流喷嘴能够有效地应对这种危险。

这些支撑面可以构造成楔形面在此,这些支撑面可以沿着支撑器件的运动方向渐渐陡峭(ansteigen)。

这些支撑器件可以构造成支撑滑块、支撑翻盖或者支撑转子。

附图说明

有利的改进方案也由实施例和所属附图的以下描述产生,附图示出:

图1:页张轮转式印刷机的翻转机构;

图2:具有所配属的页张支撑器件的、图1的翻转机构的总侧视图,这些页张支撑器件构造成支撑翻盖;

图3:图2的支撑翻盖的单个前视图;

图4:具有所配属的备选的页张支撑器件的、图1的翻转机构的总侧视图,这些页张支撑器件构造成支撑转子;

图5:图4的支撑转子的单个俯视图;

图6:具有所配属的备选的页张支撑器件的、图1的翻转机构的总侧视图,这些页张支撑器件构造成支撑滑块;以及

图7:图6的支撑滑块的改型,其中,这些支撑滑块被延长用于以规格宽度的方式进行页张支撑。

在图1至图7中相互对应的元件或构件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印刷机的翻转机构1。翻转机构1包括存储滚筒2和翻转滚筒3,该存储滚筒2和该翻转滚筒3设置在传递滚筒4与对应印刷转筒5之间。印刷机是双面印刷机并且借助翻转机构1可从正面印刷模式调整为正面及反面印刷模式。翻转滚筒3是存储滚筒2的一半那么大,并且在页张输送方向上后置于该存储滚筒2。翻转滚筒3的抓具6在页张7翻转时通过夹紧而将该页张在后棱边处保持。翻转机构1在正面及反面印刷模式中根据所谓的后棱边翻转的原理工作。

抓具6可从第一位置6.1相对于翻转滚筒3摆动到第二位置6.2。在第一位置6.1中,该翻转滚筒3抓取住存储滚筒2上的页张7的后棱边。在第二位置6.2中,该翻转滚筒3沿着这些滚筒2、3的连接切线将页张7张紧,该页张7的对置的那个页张棱边在此还位于存储滚筒2上。页张7在这些位置6.1、6.2之间的运动阶段在附图中一同示出。为了将没有被张紧的页张区段进行稳定,设有导引机构,该导引机构在附图1中没有一同示出。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导引机构的第一变型。此外示出了设置在这些滚筒2、3下方的、用于借助喷吹空气对页张7进行导引的鼓风机8,以及示出了存储滚筒2的抽吸器9,该抽吸器9用于将页张7在该页张7的靠置在该抽吸器9上的页张棱边的区域中进行保持。鼓风机8和抽吸器9也在所有其他实施例中存在。

导引机构在印刷机的驱动侧和操作侧上(即在输送方向上在页张(7)之右和之左)包括各一支撑翻盖10。每个支撑翻盖10绕着具有几何轴线12的铰接部11是可摆动的,该几何轴线12平行于要稳定的页张区段的侧棱边15取向。这些支撑翻盖10通过这些铰接部11固定在机器座架的侧壁13上。每个支撑翻盖10具有支撑面14,该支撑面14构造成具有喷嘴的抽吸面。这些支撑翻盖10通过各自的驱动器或者通过共同的驱动器以页张传送节拍以周期的方式可摆动到激活位置10.1和解除位置10.2。在此,这些支撑翻盖10相互同步地、然而相互反向地往复倾翻,如这在图3中以双箭头标明。相应的支撑面14在激活位置10.1中与页张7对置,而在解除位置10.2中与之不对置。

在激活位置10.1中,相应的支撑翻盖10配合到呈例如三角形的楔形部16中,该楔形部16被这些滚筒2、3和页张7包围形成,并且支撑面14与页张7在该页张7的未印刷的那侧上接触,该侧朝向楔形部10的内部。页张7在该页张7在这些滚筒2、3之间通常自由延伸的区段的区域中通过支撑翻盖10支撑。在此,页张7在支撑面14上滑移,这些支撑面14吸住该页张7,由此,使得页张7逆着其输送方向被拉紧。为此,这些支撑翻盖10通过管线附接至抽气机。

这些鼓风机8中的至少一个鼓风机8如此定向,以使得其喷吹空气将页张7抵着支撑翻盖10压,用以使得页张7与支撑翻盖10之间对于页张拉紧所需要的摩擦从另一页面侧得以加强。

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导引机构的第二变型,其中,在驱动侧和操作侧上设置各一支撑转子17。每个支撑转子17绕着具有几何轴线19的旋转轴承18旋转,几何轴线19横向于或正交于要稳定的页张区段的侧棱边15取向。这两个支撑转子17由各自的自身驱动器或者由共同的驱动器来驱动并且相互反向地旋转:一个沿着顺时针而另一个沿着逆时针。在印刷速度恒定的情况下,每个支撑转子17以恒定的转速旋转。通过相应驱控一个或多个驱动器,使这些支撑转子17的转速相对于印刷速度的变化成比例地变化。

这些支撑转子17的旋转角位置与页张传送节拍同步,从而,这些支撑转子17的支撑面20总是当楔形部16被页张7跨过(überspannt)时从两侧沉入到楔形部16中,如在图4中可见。根据图5的上支撑转子17示出激活位置17.1,根据下支撑转子17示出解除位置17.2,其中,这两个支撑转子17在印刷运行期间同时处于其相应的激活位置17.1以及同时处于其相应的解除位置17.2,而不存在按照图5的假设情形,该假设情形仅仅用于解释。

在激活位置17.1中,相应的支撑面20与页张7对置并且与其还未印刷的那侧(反面印刷侧)滑移接触。支撑面20位于相应的支撑转子17的扇形翼上。

支撑面20并不是正交于轴线19绕着该轴线19延伸,而是具有类似于螺距的升程(anstieg),从而支撑面20是楔形面。由于支撑面20的升程,因而使得支撑转子17的前棱边21薄于后棱边22。由此,随着在支撑转子17的旋转的过程中页张7被支撑转子17搭接的增加,支撑面20与未印刷的页面侧之间的间隔不断减小。前棱边21碰撞到页张的侧棱边15这样的危险即使在要支撑的页张区段的抖动及振动的情况下也不存在,这是因为:当前棱边21运动越过侧棱边15与页张7搭接时,前棱边21由于这种楔形面而处于侧棱边15的可能的振动区域之外。

相应的支撑转子17的支撑面20构造成抽吸面并且具有一列抽吸喷嘴23。当页张7在支撑面20上滑移时,抽吸喷嘴23将页张7保持在支撑面20上。在此,页张7沿着其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被拉紧。这种纵向拉紧是由页张7与支撑转子17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在此,这种相对运动一方面是通过页张7沿着输送方向24输送经过位置固定地支承的支撑转子17旁而另一方面是通过将页张7气动地固定保持的各支撑转子17的旋转运动的逆着输送方向24取向的分量所引起。页张7的横向拉紧是由支撑转子17的其他运动分量所产生,这些其他运动分量正交于输送方向24朝向页张7的这样的侧棱边15指向:该侧棱边15配属于相应的支撑转子17。在横向拉紧的情况下,这两个支撑转子17沿着相反的方向将页张7从内向外拉紧。在导引机构的第二变型中,页张7也不只是被抽吸到支撑面20上,而是通过一个或多个鼓风机8的喷吹空气朝向该支撑面20推挤。

在图6和图7中示出如下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代替于支撑翻盖10(参见图2和图3)或者支撑转子17(参见图4和图5),设置支撑滑块25。这两个支撑滑块25实施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以页张传送节拍的、周期方式的往复运动。在这种往复运动中,这些支撑滑块25达到楔形部16中并且在该处将页张7在该页张7指向楔形部16的那个页面侧上进行支撑。这些支撑滑块25的线性往复运动沿着相对于滚筒2、3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进而正交于页张7的输送方向24实现。通过这种往复运动,这两个支撑滑块25同时到达其激活位置在楔形部16内部与页张7搭接。在图6和图7中示出这些支撑滑块25的激活位置而未示出没有搭接的解除位置。

这些支撑滑块25具有各一支撑面26,被其支撑的页张7在该支撑面26上滑移。支撑面26朝向页张的反面印刷侧并且构造成抽吸面。在附图中未一同示出用于引导支撑轨25的线性引导件和用于移动支撑滑块25的一个或多个驱动器。

这些支撑滑块25在其激活位置中在图6中的示例中仅仅搭接页张7的侧向边缘区域而在图7中的示例中搭接页张7的规格宽度(formatbreite)的大部分。这些支撑面26可以在支撑滑块25的指向页张7的那个端部上具有倒棱,或者可以构造成楔形面,以便在推入到楔形部16中时避免与页张7的侧棱边15碰撞。

附图标记列表:

1翻转机构

2存储滚筒

3翻转滚筒

4传递滚筒

5对应印刷转筒

6抓具

6.1第一位置

6.2第二位置

7页张

8鼓风机

9抽吸器

10支撑翻盖

10.1激活位置

10.2解除位置

11铰接部

12轴线

13侧壁

14支撑面

15侧棱边

16楔形部

17支撑转子

17.1激活位置

17.2解除位置

18旋转轴承

19轴线

20支撑面

21前棱边

22后棱边

23抽吸喷嘴

24输送方向

25支撑滑块

26支撑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