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965发布日期:2019-04-09 21:5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连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现代办公室必备的一种设备,喷墨打印机是将液体油墨经喷嘴变成细小微粒喷到印纸上,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打印噪音低、使用专用纸张时可以打出和照片相媲美的图片等优点。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内的墨水用尽后,通常直接更换墨盒,或者通过供墨墨盒为其添加新墨。但现有的技术中,对墨盒内的墨水无自动检测装置,无法智能、及时的实现墨水自动添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进行智能加墨的连续供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供墨墨盒、连接管、控制器、电控孔塞;所述供墨墨盒上设有加墨开关孔及通气孔,所述电控孔塞设置于所述通气孔正上方,所述电控孔塞由弹性孔塞和继电器连接构成,所述墨盒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电极,所述墨盒的侧壁预设位置设有第二触发电极及第三触发电极,所述第二触发电极及所述第三触发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橡胶圆环,所述橡胶圆环设置于所述通气孔位置。

优选地:所述电控孔塞包括、第一电磁板、第二电磁板、弹簧及弹性孔塞;所述第一电磁板与所述第二电磁板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板与所述弹性孔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板上缠绕有电磁线圈。

优选地:所述弹性孔塞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孔塞为圆台形。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二触发器及控制芯片,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第一触发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二触发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控孔塞的受控端连接。

优选地:加墨开关孔带有密封开关孔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墨盒、供墨墨盒、连接管、控制器、电控孔塞,形成了一种连续供墨系统。通过墨盒内的电极板检测墨盒墨量,并通过电控的孔塞的插拔控制供墨墨盒内的气压,进而控制供墨墨盒的供墨。本技术方案简单有效,能够智能的控制墨盒的自动加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通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系统一实施例的电控孔塞原理图。

图中,100-供墨墨盒,200-墨盒,300-连接管,500-控制器,600-电磁线圈,110-加墨开关孔,120-通气孔,130-电控孔塞,131-第一电磁板,132-弹簧,133-第二电磁板,134-弹性孔塞,210-第一电极,220-第一触发电极,230-第二触发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200、供墨墨盒100、连接管300、控制器500、电控孔塞130;供墨墨盒100上设有加墨开关孔110及通气孔120,电控孔塞130设置于通气孔120正上方,电控孔塞130由弹性孔塞134和继电器连接构成,墨盒200的内腔底部设有第一电极210,墨盒200的侧壁预设位置设有第二触发电极230及第三触发电极,第二触发电极230及第三触发电极分别与控制器500的两个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橡胶圆环,橡胶圆环设置于通气孔120位置。

具体地:电控孔塞130包括、第一电磁板131、第二电磁板133、弹簧132及弹性孔塞134;第一电磁板131与第二电磁板133通过弹簧132连接,第二电磁板133与弹性孔塞134固定连接,第一电磁板131上缠绕有电磁线圈600。

具体地:弹性孔塞134由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地:弹性孔塞134为圆台形。

具体地:控制器500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二触发器及控制芯片,第一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第一触发电极220连接,第一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触发器的触发端与第二触发电极230连接,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控孔塞130的受控端连接。

具体地:加墨开关孔110带有密封开关孔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墨盒200、供墨墨盒100、连接管300、控制器500、电控孔塞130,形成了一种连续供墨系统。通过墨盒200内的电极板检测墨盒墨量,并通过电控的孔塞的插拔控制供墨墨盒100内的气压,进而控制供墨墨盒100的供墨。本技术方案简单有效,能够智能的控制墨盒200的自动加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