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987发布日期:2019-02-01 20: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贴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套贴标包括升降装置、热印装置和手套模板,升降装置驱动热印装置作升降运动,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将手套套在手套模板上,再将标签放置于手套上,然后启东驱动装置,驱动热印装置下降,将标签上的LOGO热印在手套上,再升起热印装置,将标签膜扔到垃圾桶内,并手动取下手套,至此完成一个手套的贴标工作。全程自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热印装置和标签膜收集装置;标签膜收集装置包括吹气管、收集漏斗和收集桶;收集漏斗设置于机架,收集漏斗位于热印装置下方,吹气管设置于热印装置上能够升降运动的第一滑块,吹气管的吹气方向朝向收集漏斗,收集桶设置于收集漏斗出口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热印装置完成热印工作时,热印装置的第一滑块上升,吹气管吹气,将标签膜吹向收集漏斗中进行收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袋管,布袋管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布袋管一端连通收集漏斗的出口,另一端伸入收集桶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旋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旋转平台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热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标签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标签放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标签吸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标签膜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一种手套贴标热转印系统的标签膜收集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的手模板旋转装置2、热印装置3、标签放置装置4、标签吸取装置5、取手套装置6和标签膜收集装置7;手模板旋转装置2能够将手套在至少三个工位中循环旋转,工位包括套手套工位、热印工位和取手套工位;热印装置3位于热印工位,能够将标签热印于套装在手模板旋转装置2上的手套;标签放置装置4用于放置标签;标签吸取装置5能够吸取标签放置装置4内的标签供热印装置3进行热印;标签膜收集装置7能够对热印完成的标签膜进行收集;取手套装置6能够取下套装在手模板旋转装置2上的手套。

手模板旋转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凸轮分割器22和旋转平台23,旋转平台23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1,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为电机,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通过齿轮或皮带驱动凸轮分割器22旋转,旋转平台23设置于凸轮分割器22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凸轮分割器22每个循环旋转三个工位。旋转平台23边缘设置有手模板24,具体来说,旋转平台23边缘挖设有安装槽231,手模板24包括安装板241和一体成型于安装板241一侧的手模部242,安装槽231供安装板241放置,安装板241通过第一连接件25安装于安装槽231,手模部242供手套套装。第一连接件25包括螺栓251和弹簧252,安装槽231内侧边开设有与螺栓251配合的螺孔232,安装板241侧边开设有供螺栓251穿过的第一穿孔243,螺栓251先依次穿过弹簧252和第一穿孔243,再与螺孔232螺纹连接;螺栓251底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53,螺栓251的底部为螺栓未与螺孔232连接的一端。在手模部和旋转平台之间设置弹簧,当热印装置对手模部上的手套施加压力进行热印时,手模部能够小幅度摆动,防止被热印装置施加压力时损坏

热印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第一导轨32、第一滑块33和热印板34;第一导轨32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机架1,第一滑块33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32,第二驱动装置31能够驱动第一滑块33在第一导轨32上往复移动,热印板34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33底部。还包括托板装置35,托板装置35包括托板351和第三驱动装置352,托板351位于热印板34正下方,第三驱动装置352能够驱动托板351作升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31为油缸或气缸;第三驱动装352置为油缸或气缸。第二驱动装置31和第三驱动装置352均固定安装于机架1。

标签放置装置4包括标签放置盒8和标签放置盒驱动结构9;标签放置盒8包括盒体81、第一移动底座82和压靠装置,盒体81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盒体8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机架1,盒体81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滑槽83,滑槽8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移动底座82的侧边固定安装或一体成型有与滑槽83配合的第二滑块84,第一移动底座82贴靠于盒体81设有滑槽83的两个侧壁,第一移动底座82用于放置标签,具体来说,盒体81内部为放置标签的空腔,标签可以放置于第一移动底座82上,第一移动底座82可以带动标签升降。压靠装置能够调节盒体81内空间的大小,具体来说,压靠装置包括压靠板85、孔座86、第一调节螺母87和第一调节螺杆88,压靠板85设置于盒体81内,压靠板85与盒体81的一个侧壁平行,该侧壁为未设置滑槽83的侧壁,孔座86通过轴承安装于盒体81外侧壁,孔座86中间开设有供第一调节螺杆88穿设的第一孔,第一调节螺母87活动设置于孔座86,第一调节螺母87与第一调节螺杆88螺纹配合,第一调节螺杆88端部与压靠板85固定连接。由此,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母87,将压靠版85调节到压靠在标签的一侧,将标签压靠在盒体81的侧壁上,使得标签的放置位置能够准确,不会造成热印标签时,出现歪斜的情况。

标签放置盒驱动结构9包括标签盒放置座91、顶杆92和第四驱动装置93,标签盒放置座91固定安装于机架1,标签盒放置座91用于放置标签放置盒8,标签盒放置座91设有供顶杆92穿过的第二穿孔94,顶杆92位于标签盒放置座91正下方,第四驱动装置93能够驱动顶杆92升降,顶杆92穿设于第二穿孔94。由此,顶杆92上升时能够推动第二滑块84,进而推动标签提升。

第四驱动装置93包括第一电机931、第一螺杆932和第一螺母933,第一螺母933与第一螺杆93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932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1,顶杆92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母933侧壁,第一电机931驱动第一螺杆932旋转。由此,能够驱动顶杆92升降。

标签盒放置座91设有用于固定标签放置盒8的一对固定装置95,两个固定装置95对称设置,固定装置95包括螺杆座951、第二调节螺杆952、第二调节螺母953和固定块954,螺杆座951固定安装于标签盒放置座91,螺杆座951开设有供第二调节螺杆952穿设的第二孔,第二调节螺母953通过轴承活动设置于螺杆座951,第二调节螺母953与第二调节螺杆952螺纹配合,第二调节螺杆952端部固定连接固定块954,标签放置盒8设置于两个固定块954之间。由此,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母953来调节两个固定块954之间的距离,进而固定住标签放置盒8。

标签吸取装置5包括第五驱动装置51、第一杆体52、第二杆体53、第三杆体54、第六驱动装置55和吸盘56;第一杆体52、第二杆体53和第三杆体54一次通过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杆体52和第三杆体54均与第二杆体53垂直设置,第一杆体52和第三杆体54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五驱动装置51为电机,第五驱动装置51的输出端键连接与第一杆体52的端部,第五驱动装置51驱动第一杆体52绕第一杆体52的轴线旋转。吸盘56设置于第三杆体54的一端,第六驱动装置55驱动吸盘56沿第三杆体54的轴线作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装置55为气缸或油缸,第六驱动装置55底部固定安装于第三杆体54,第六驱动装置55输出轴固定沿竖直方向设置,吸盘56固定安装于第六驱动装置55的输出端。吸盘56中间处一体成型有褶皱部57。褶皱部57能够缓冲吸盘吸持标签时的压力,也能够增加对标签的压力。

取手套装置6包括架体61、第七驱动装置62、第二移动底座63和夹取装置64,架体61为横杆,架体61固定安装于机架1,第七驱动装置62固定安装于架体61,第七驱动装置62为气缸或油缸,第七驱动装置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底座63;第七驱动装置62能够驱动第二移动底座63朝手模板旋转装置2的旋转平台往复移动,夹取装置64设置于第二移动底座63,夹取装置64能够夹取手模板旋转装置2上的手套。夹取装置64包括夹爪气缸65和分别设置于夹爪气缸65两个输出端的夹板66,夹爪气缸65固定安装于第二移动底座63,夹爪气缸65能够驱动两个夹板66开合。架体61固定安装有用于缓冲第二移动底座63的缓冲气缸67,缓冲气缸67的缓冲端朝向第二移动底座63设置。两个夹板66相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气囊袋68。由此,气囊袋68能够增大夹取手套时,与手套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抱枕能够夹取手套。

标签膜收集装置7包括吹气管71、收集漏斗72和收集桶73;收集漏斗72固定安装于机架1,收集漏斗72位于热印装置3的热印版34正下方,吹气管71固定安装于热印装置3上能够升降运动的第一滑块33一侧,吹气管71的吹气方向朝向收集漏斗72,收集桶73摆放于收集漏斗72出口的正下方。由此,热印装置完成热印工作时,热印装置的第一滑块上升,吹气管吹气,将标签膜吹向收集漏斗中进行收集。

还包括布袋管74,布袋管74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布袋管74一端连通收集漏斗72的出口,布袋管74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漏斗72的出口,另一端伸入收集桶73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工作人员在套手套工位将手套套装在手模板旋转装置既可以,之后手模板旋转装置将手套旋转至热印工位,标签吸取装置将标签放置装置中的标签吸取放置到手套上,热印装置将标签热印到手套上,热印完成后标签膜收集装置将标签膜进行收集,之后手模板旋转装置将手套旋转至取手套工位,取手套装置将手套去下,以此进行循环,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套装手套的工作即可,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手套贴标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