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9006发布日期:2019-07-17 05:2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码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体式打码机。



背景技术:

打码机起喷涂标识的作用,当今标识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深入每一个角落,尤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的复杂性大为增加,使得标识成为各种行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打码机大多结构复杂、携带、操作不方便。

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有市场上出现一种喷码机,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938681.0”所述的一种手持喷码机,其具体结构为:包括手柄,手柄上部配合设置壳体,壳体内配合设置主板、墨盒、壳体一侧设置喷头安装口,墨盒的墨盒喷头设置在壳体的喷头安装口内,墨盒喷头的同侧配合设置同步轮,同步轮与固定在壳体上的同步器传动配合,壳体上还设置电源开关,手柄上设置打印开关、墨盒、同步器、电源开关、打印开关均与主板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结果中,墨盒、电池、同步器和主体等一些部件全部集成在壳体内,壳体较重,长时间手持会感觉比较累,还有该同步器传动配合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控制盒体和打码手柄分体制造,大大减轻打码手柄的重量,使用方便的分体式打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体式打码机,包括控制盒体、与控制盒体电连接的打码手柄,所述的控制盒体内设置有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码手柄包括内部装有墨粉盒的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的一端设置有与主板电连接的红外感应器,与红外感应器相临近的的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的墨粉盒连通的喷墨头,所述的喷墨头与所述的主板电连接,所述的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的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使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辅助轮,所述的方形壳体上还设有使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滚动装置。

本分体式打码机主要将控制盒体和打码手柄分体制造,大大减轻打码手柄的重量,使用方便,还有在打码手柄中设置滚动装置,及设置辅助轮,可通过滚动装置、辅助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使用中,该红外感应器的作用是检测打码手柄与打码位置的间距;当红外感应器检测到相应的距离时,发信号给主板,主板对信号解析,发信号给喷墨头,喷墨头开始工作。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滚动装置包括方形壳体的左侧的外侧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机座,处于电机座下方的方形壳体的左侧的外侧壁上还固设有方形支架一,所述的电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主板电连接的电机,所述的方形支架一上还具有延伸至电机主轴处的定位板,所述的电机主轴穿设在所述的定位板上且该电机主轴的穿设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的方形支架一内铰接有能带动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转动棍一,所述的转动棍一和所述的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的方形壳体的右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方形支架二,所述的方形支架二内铰接有与所述的转动棍一平行的转动棍二。电机由主板控制可以通电转动,该滚动装置可以由电机带动自行左右移动。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方形支架一的下端端面与所述的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齐平,所述的转动棍一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所述的方形支架二的下端端面与所述的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齐平,所述的转动棍二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在实际制造时,该转动棍一上套设有橡胶设置的滚动轮一,该滚动轮一摩擦力较大,滚动轮一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转动棍二上套设有橡胶设置的滚动轮二,该滚动轮二摩擦力较大,滚动轮二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转动棍一上设有嵌设槽,所述的传动带一端挂设在所述的皮带轮上,所述的传动带另一端挂设在所述的转动棍一的嵌设槽内。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加传动带的摩擦力,保证传动带使用的有效性。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方形壳体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方形槽,所述的喷墨头固设在所述的方形槽中。在实际制造时,该喷墨头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控制盒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板电连接的电池、及设置在控制盒体上表面的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与所述的主板电连接。在控制盒体上表面设置有开口,该显示屏嵌设在开口中。

在上述的分体式打码机中,所述的方形壳体的后边壁上还具有呈弧形状的凹口部。该凹口部用于手握,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分体式打码机结构简单,该控制盒体和打码手柄分体制造大大减轻了打码手柄的质量,使用方便,在打码手柄上设置滚动装置移动顺畅,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分体式打码机中打码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分体式打码机中控制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盒体;2、方形壳体;3、红外感应器;4、喷墨头;5、辅助轮;6、电机座;7、方形支架一;8、电机;9、定位板;10、皮带轮;11、转动棍一;12、传动带;13、方形支架二;14、转动棍二;15、显示屏;16、凹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分体式打码机主要由控制盒体1、与控制盒体1电连接的打码手柄组成,控制盒体1内设置有主板,打码手柄包括内部装有墨粉盒的方形壳体2,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的一端设置有与主板电连接的红外感应器3,与红外感应器3相临近的的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墨粉盒连通的喷墨头4,喷墨头4与主板电连接,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的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使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辅助轮5,方形壳体2上还设有使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滚动装置。

在实际制造时,该滚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方形壳体2的左侧的外侧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机座6,处于电机座6下方的方形壳体2的左侧的外侧壁上还固设有方形支架一7,电机座6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主板电连接的电机8,方形支架一7上还具有延伸至电机8主轴处的定位板9,电机8主轴穿设在所述的定位板9上且该电机8主轴的穿设端设置有皮带轮10,方形支架一7内铰接有能带动打码手柄左右移动的转动棍一11,转动棍一11和所述的皮带轮10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2,方形壳体2的右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方形支架二13,方形支架二13内铰接有与所述的转动棍一11平行的转动棍二14。

在实际应用时,该方形支架一7的下端端面与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齐平,转动棍一11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方形支架二13的下端端面与所述的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齐平,转动棍二14的轮滚面高出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

该传动带1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转动棍一11上设有嵌设槽,传动带12一端挂设在所述的皮带轮10上,传动带12另一端挂设在所述的转动棍一11的嵌设槽内。

在实际制造时,该喷墨头4的具体安装结构为:方形壳体2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方形槽,喷墨头4固设在所述的方形槽中。

在实际设计时,该控制盒体1内的具体结构为:设置有与主板电连接的电池、及设置在控制盒体1上表面的显示屏15,显示屏15与所述的主板电连接。

为了手握方便、舒适,该方形壳体2的后边壁上还具有呈弧形状的凹口部1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控制盒体1;方形壳体2;红外感应器3;喷墨头4;辅助轮5;电机座6;方形支架一7;电机8;定位板9;皮带轮10;转动棍一11;传动带12;方形支架二13;转动棍二14;显示屏15;凹口部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