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466发布日期:2019-06-26 01:0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



背景技术:

随之人们对产品质量跟踪和溯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防伪技术和溯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产品的印刷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相关设备,例如印刷设备和打印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印刷制作防伪条形码、二维码或其他防伪标识或图形的印刷机,目前还比较少,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或印刷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从目前市场上墨盒的组成结构上来看,总的来说可分为分体式墨盒和一体式墨盒,现阶段印刷机常用的墨盒为一体式墨盒,即将喷头集成在墨盒上,当墨水用完更换一个新的墨盒之后,也就意味着同时更换了一个新的打印头,由于喷头随着墨盒更换,因此不会因为喷墨头的磨损而使打印质量下降,但这种墨盒设计结构增加了使用成本,且拆装不方便,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分体式墨盒的产品普遍没有状态显示的功能,墨盒中的油墨量以及当前墨盒的温度不能直观的展现出来,不利于后期维护及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通过设置感应装置和状态指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包括:油墨存储装置、油墨注射装置、油墨排放装置、状态指示装置和感应装置。

其中,油墨存储装置包括: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内部插入一块隔板,所述油墨盒的一侧下端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油墨盒上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通气阀;

油墨注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油墨盒一侧的带有内螺纹的注墨孔,所述注墨孔内旋入固定有第一注墨管和第二注墨管;

油墨排放装置包括:固定在油墨盒另一侧的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连接有出墨管;

状态指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盖板上的显示屏以及设置在前述油墨盒一侧的刻度表;

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油墨盒一侧的热敏电阻器。显示屏、刻度表和热敏电阻与印刷机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两侧设有导轨,导轨的末端安装有电机,用于控制隔板沿导轨上下滑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气阀为自动通气阀,由阀盖、阀体、单盘板、阀杆和灌底板组成,用于自动通气与闭气,保障油墨盒内部压力平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墨管和第二注墨管的接头处尺寸分别为6毫米和8毫米,用于同时适应两种不同尺寸的油墨注射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墨管和第二注墨管包括固定螺栓、O型密封圈和外六角衬套,用于对油墨盒和墨管之间密封与锁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出墨管由一根略大于它本身的弹簧包围,用于保护出墨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刻度表设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用于直观的展现加入油墨盒中的油墨的临界值。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电阻器为直热式热敏电阻器,用于直接感应当前油墨盒内油墨的温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将传统的分体式墨盒中加入状态指示装置和感应装置,包括液面刻度表、显示屏和热敏电阻器,使得可以在印刷机工作时实时监控油墨盒中油墨的工作温度和油墨液面,且通过设置6毫米和8毫米口径的第一注墨管和第二注墨管以及隔板,使得换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阀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注墨管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盖板1、通气阀2、阀盖2-1、阀体2-2、单盘板2-3、阀杆2-4、灌底板2-5、显示屏3、出墨管接头4、弹簧5、出墨管6、软管接头7、固定支架8、刻度表9、热敏电阻器10、第一注墨管11、第二注墨管12、外六角衬套13、O型密封圈13-1、固定螺栓13-2、油墨盒14、导轨15、电机16、隔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一种带有状态指示功能的印刷机用墨盒,包括油墨存储装置、油墨注射装置、油墨排放装置、状态指示装置和感应装置。其中墨存储装置包括油墨盒14、插入所述油墨盒14的隔板17、固定在所述油墨盒14下端一侧的固定支架8、设置在所述油墨盒14上的盖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1上的通气阀2;油墨注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油墨盒14一侧的带有内螺纹的注墨孔,所述注墨孔内旋入固定有第一注墨管11和第二注墨管12;油墨排放装置包括:固定在油墨盒14另一侧的软管接头7,所述软管接头7连接有出墨管6;状态指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盖板1上的显示屏3以及设置在前述油墨盒14一侧的刻度表9;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述油墨盒14一侧的热敏电阻器10。

感应装置、状态显示装置、油墨存储装置、油墨注射装置、油墨排放装置等与印刷机控制单元的电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详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MCU等进行控制,将热敏电阻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在发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热敏电阻一般采用NTC热敏电阻,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型。

当印刷机缺墨时,首先将第一注墨管11和第二注墨管12的接头接入外部供墨系统,针对供墨系统接头的不同尺寸,分别为6毫米和8毫米,可单个接入也可两个同时接入,提高供墨速度;当注射适量墨水后即停止,此时已注射的墨水在被隔板17分隔的一侧,处于备用状态,电机16驱动隔板17沿导轨15抬起,此时处于备用状态的油墨流向隔板17的另一侧,根据刻度表9上的示数指示确定油墨量的液面高度,此时流入隔板17另一侧的油墨即为当前打印机优先使用的油墨。隔板17将油墨盒14分隔成备用区和使用区,每次从外部加油墨时默认先加入到备用区,当印刷机缺油墨时,电机16驱动隔板17抬起,使得原本在备用区的油墨流入使用区内,供印刷机使用。

所述油墨盒14上设有盖板1,盖板1上设有显示屏3和通气阀2,所述通气阀2为自动通气阀2,由阀盖2-1、阀体2-2、单盘板2-3、阀杆2-4和灌底板2-5组成,用于自动通气与闭气,保障油墨盒14内部压力平衡;阀体2-2与单盘板2-3焊接在一起,阀杆2-4与阀盖2-1相连,阀杆2-4在阀体2-2内的套管内上下导向移动。所述显示屏3用于显示当前油墨盒14内油墨的温度,当前油墨盒14内油墨的温度由设置在油墨盒14一侧的热敏电阻器10感应得出结果。

出墨管6由一根直径略大于它本身的弹簧5包围,一端连接在软管接头7上,并由软管接头7连入油墨盒14内,另一端设有出墨管6接头4,用于连接印刷机的打印头。第一注墨管11和第二注墨管12结构相同,接头处尺寸分别为6毫米和8毫米,用于同时适应两种不同尺寸的油墨注射器,所述第一注墨管11和第二注墨管12包括固定螺栓13-2、O型密封圈13-1和外六角衬套13,其中固定螺栓13-2设置在油墨盒14内壁,O型密封圈13-1设置在固定螺栓13-2和外六角衬套13之间,起密封作用。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