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545发布日期:2019-09-29 14:22阅读:1985来源:国知局
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



背景技术:

烫金印刷、凹凸压印技术作为印刷行业的传统工艺,均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包装物表面,作为修饰并为包装物整体带来美感。目前行业内有将两项技术结合,通过将烫金版表面设置浮雕,将烫金版安装到蜂窝板上,对蜂窝板加热间接加热烫金版,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向将电化铝转印至承印物上。

目前行业内装版的方式是首先把拼好烫金位置的菲林用胶带贴在蜂窝板上,用菲林来确定每块烫金版的位置,然后用锁定锁紧,这种方式全靠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每调整一次位置就先要用菲林对一下位置,把菲林移开后再调整,导致装版效率较低,准确度也不高。

此外,由于对应不同材质承印物的印制,不同承印物在放卷或者受热状态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而为了确保烫金印制或凹凸成型位置的准确度,需要对各个烫金版进行微调,而对于常规蜂窝板的安装方法而言,一旦拆卸时,烫金版会沿定位销出现旋转偏移,这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调节过程的不便性。

此外,由于蜂窝板成本较高,通常在中小型印刷企业仅配备适合使用的数量,当蜂窝板被占用时难以扩大生产,而购进新的蜂窝板则耗费成本相对较大,并且随着蜂窝板板面面积幅度以及孔位的增加,造价成本更加高昂;而单独采用金属类蜂窝板作为的承载板加热时,其温度传导过快,温度过高,对于花纹复杂、需要高精度体现的烫金图案,会出现烫印的图文发虚、发晕,字迹模糊、糊版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位便捷,调节方便的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且该调节版成本较低,传热幅度均匀,适合于各类版型承印物的烫金印刷、凹凸成型工艺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包括若干烫金版、设置有烫金版安装位的金属承载板,其烫金版的配合安装于隔热基座内,烫金版的浮雕面外露出隔热基座,隔热基座和承载板之间设置有传热腔体;烫金版外周至少各设置有一对贯穿隔热基座的烫金版对位孔和烫金版调节孔;金属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印制位置对应的烫金版安装位,烫金版安装位设置有承载板对位孔和承载板锁定孔,螺栓经调节孔与烫金版安装位的锁定孔相互旋合锁定,且螺栓头部不突出过浮雕面;所述的承载板对位孔与烫金版对位孔共心设置且孔径相同,所述的承载板锁定孔与烫金版调节孔共心设置。

进一步的,调节孔内壁与螺栓栓部外壁之间最大距离0.5-1.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栓头部呈圆形平面状,所述的烫金版对位孔的入口端呈一圆形平面状的凹陷接孔,且凹陷接孔内沿与螺栓头部外沿之间最大距离为0.5-1.2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基座的材质为玻纤或电木。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任意一对烫金版调节孔之间连线,至少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之间的连线与之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烫金版为矩形或异形,烫金版外周的一对对角上设置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另一对对角上设置有一对烫金版调节孔。

进一步的,当烫金版的烫金部位面积较大时,可设置所述的烫金版为矩形,烫金版外周一侧两角设置有一对烫金版调节孔,并且中间设置有一烫金版对位孔;其相对侧两角设置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并且中间设置有一烫金版调节孔;三个烫金版对位孔的连线、三个烫金版调节孔的连线均呈三角形,优选的,设置三个烫金版对位孔的连线、三个烫金版调节孔的连线均呈等腰三角形,安装于隔热基座的烫金版与金属承载板相对锁合时,锁定受力面更为稳定,并且调节烫金版和金属调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视觉上的变化程度更易感知。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所述的传热腔体边沿外延形成切口位,并且切口位超过隔热基座外沿3-5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进一步的,切口位设置于传热腔体各边沿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依据承印物对应的印制位置,对金属承载板设置有多个与印制位置对应的烫金版安装位,并且通过隔热基座、烫金版与金属承载板的预安装,在调节过程中可根据凹陷接孔内沿与螺栓头部外沿之间距离的偏移幅度,对安装在隔热基座的烫金版与金属承载板进行位置微调幅度进行初步判断,提高操作的准确度;

2.通过隔热基座和烫金版的配合,金属承载板传递的热量得到削减,能避免温度传导过快,温度过高,导致烫印的图文发虚、发晕,字迹模糊、糊版现象的发生;

3.在承印物更换为不同材料,可依据纸张的张力不同,合理的对隔热基座、烫金版和金属承载板的位置进行微调,调节过程继续将螺栓松至预锁定状态,而后重复上述调节方式,过程简单,无需繁复的拆版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3是图1 A-A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烫金版一种优选样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凹凸烫金整体调节版,包括若干烫金版2、设置有烫金版2安装位的金属承载板1,其烫金版2的配合安装于玻纤或电木材质的隔热基座3内,烫金版2的浮雕面外露出隔热基座3,隔热基座3和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传热腔体11;烫金版2外周设置有一对贯穿隔热基座3的烫金版对位孔22,和一对贯穿隔热基座3的烫金版调节孔21;

金属承载板1上设置有多个与印制位置对应的烫金版2安装位,烫金版2安装位设置有一对承载板对位孔112和一对承载板锁定孔111;螺栓经调节孔与烫金版2安装位的锁定孔相互旋合锁定,且螺栓头部241不突出过浮雕面,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螺栓头部241呈圆形平面状,所述的烫金版对位孔22的入口端呈一圆形平面状的凹陷接孔23,且凹陷接孔23内沿与螺栓头部241外沿之间最大距离X为0.5-1.25mm;

承载板对位孔112与烫金版对位孔22共心设置且孔径相同,并且承载板锁定孔111与烫金版调节孔21共心设置,调节孔内壁与螺栓栓部242外壁之间最大距离 Y 为0.5-1.25mm。

如图2-3所示,由于金属承载板1板件上,已经按承印物的印制位设定了对应的烫金版2安装位,故可将隔热基座3、烫金版2依次安装于烫金版2安装位上,将螺栓栓部242经烫金版对位孔22与承载板对位孔112相互旋合预锁定(不锁死,使烫金版2连通隔热基座3能相对于承载板1安装位带一定摩擦力地滑移),此时可以采用细小的调节杆4插入烫金版对位孔22和承载板对位孔112,并左右扳动调节其活动幅度,在调节并对位完毕后,可将螺栓与承载板1相互锁紧。

相对于蜂窝板对位的设置方案,该调节方法能够节约烫金版2和蜂窝板的预对位时间,在菲林对位前,还可根据凹陷接孔23内沿与螺栓头部241外沿之间距离的偏移幅度,对安装在隔热基座3的烫金版2与金属承载板1进行位置微调幅度进行初步判断,提高操作的准确度;

此外,在承印物更换为不同材料,如铜版纸更换为胶版纸时,需要可依据纸张的张力不同,合理的对隔热基座3、烫金版2和金属承载板1的位置进行微调,调节过程继续将螺栓松至预锁定状态,而后重复上述调节方式,过程简单,无需繁复的拆版工序。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设置任意一对烫金版调节孔21之间连线,至少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22之间的连线与之相交。合理设置烫金版调节孔21、烫金版对位孔22(对应的,承载板锁定孔111、承载板对位孔112需同步调节)的位置,能够使隔热基座3、烫金版2与金属承载板1之间的预锁定、锁定过程的稳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烫金版2为矩形,烫金版2外周的一对对角上设置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22,另一对对角上设置有一对烫金版调节孔21,该方式适合于烫金面积较小,图案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烫金图案、或凹凸图案的直接印制。

此外,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有效的实施例,当烫金版的烫金部位面积较大时,可设置所述的烫金版2为矩形,烫金版2外周一侧两角设置有一对烫金版调节孔21,并且中间设置有一烫金版对位孔22;其相对侧两角设置有一对烫金版对位孔22,并且中间设置有一烫金版调节孔21;三个烫金版对位孔22的连线、三个烫金版调节孔21的连线均呈等腰三角形,该方式适合于烫金面积较大,图案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烫金图案、或凹凸图案的直接印制,在加热金属承印板至100±10℃时,通过隔热基座3的隔热作用,能够维持烫金版2的温度在75±10℃,适合于电化铝的对承印物的烫印,或直接采用烫金版2的凹凸印版对承印物的压力印制,当然,还可以设置所述的烫金版为异形,烫金版2以上述的烫金版调节孔21、烫金版对位孔22的设置方式排布,即可对安装于隔热基座3的烫金版2与金属承载板1之间,维持预锁定相对稳固的状态下进行调节。

此外,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还可在所述的传热腔体11边沿外延形成切口位113,并且切口位113超过隔热基座3外沿3-5mm,通过切口为的设置,可采用较细的,并且宽度呈比例档位的调节栓5(如每一档的调节栓比上一档宽度少0.01mm)插入至切口位113作为调节件,而在需要调节时,仅需要将预锁定状态的隔热基座3和烫金版2拨动并压合调节栓5,即可完成调节动作,调节过程可大大提速,优选的,设置切口位113于传热腔体11各边沿的中间,能够使对位过程的目测的视觉效果的偏差较小。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