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104发布日期:2019-11-05 21:5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传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喷绘布种类繁多,选择好的喷绘布有助于完美体现喷绘承载对象的作品,加工后的喷绘布上的图案或者广告普遍具有高分辨率和饱满的色彩鲜艳度。喷绘布的使用寿命受环境影响很大,地区日照、湿度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喷绘布的寿命,喷绘布的材料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常见的喷绘布是手工覆膜,效率较低且可靠性差,不能适应大批量连续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能够连续完成喷绘布烘干、冷却、涂胶、复合及收卷工序、工作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喷绘布覆膜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包括喷绘机(1)、干燥装置(2)、冷却装置(3)、覆膜装置(4)、收卷装置(5)、喷绘布(6)和薄膜(7),所述喷绘机(1)的出料端设置有干燥装置(2),干燥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有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3)的出料端设置有覆膜装置(4),覆膜装置(4)的出料端设置有收卷装置(5);所述喷绘布(6)依次经过喷绘机(1)、干燥装置(2)、冷却装置(3)、覆膜装置(4)和收卷装置(5);薄膜(7)依次经过覆膜装置(4)和收卷装置(5);所述覆膜装置(4)顶部还设置有点胶装置(8)。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2)包括第一导向辊(21)、干燥箱体(22)、若干输送辊(23)、加热器(24)、若干风机(25)和第二导向辊(26),干燥箱体(22)进料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1),干燥箱体(22)内设置有若干输送辊(23),输送辊(23)沿水平方向分布,输送辊(23)底部的干燥箱体(22)上固定设置有加热器(24),加热器(24)底部的干燥箱体(22)内设置有若干风机(25),在干燥箱体(22)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辊(26),第一导向辊(21)、输送辊(23)和第二导向辊(26)均与干燥箱体(22)铰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台架(31)、冷却滚筒(32)、第三导向辊(33)和第四导向辊(34),台架(31)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三导向辊(33),台架(3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滚筒(32),台架(3)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四导向辊(34),冷却滚筒(32)、第三导向辊(33)和第四导向辊(34)均与台架(31)铰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覆膜装置(4)包括底座(40)、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薄膜卷(44)、第三张紧轮(45)、第二动力辊(46)、第一驱动电机(47)和第二驱动电机(48);覆膜装置(4)的进料端底座(40)上设置有第一张紧轮(41),底座(4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和第二动力辊(46),第二动力辊(46)右侧底座(40)上设置有第三张紧轮(45),第三张紧轮(45)右侧设置有薄膜卷(44),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薄膜卷(44)、第三张紧轮(45)和第二动力辊(46)均与底座(40)铰连接;第一动力辊(43)的端部还与第一驱动电机(47)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动力辊(46)还与第二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5)包括第一整理辊(51)、第二整理辊(52)、收卷辊(53)和第三驱动电机(54);第一整理辊(51)和第二整理辊(52)设置在第一动力辊(43)底部,并与底座(40)铰接,收卷辊(53)固定设置在第二整理辊(52)的右下方的底座(40)上,收卷辊(53)的端部与第三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7)、第二驱动电机(48)和第三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转速相同。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点胶装置(8)包括胶筒(81)和若干雾化喷头(82),胶筒(81)设置在第二张紧轮(42)和第一动力辊(43)之间的底座(40)顶部,胶筒(81)底部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82),雾化喷头(82)沿着垂直于底座(40)顶部的方向向下延伸。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覆膜装置(4)还包括张力调整辊(49),张力调整辊(49)设置在第一张紧轮(41)与第二张紧轮(42)之间,且张力调整辊(49)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连续完成喷绘布印刷、油墨烘干、喷绘布冷却、喷绘布涂胶、薄膜复合及覆膜喷绘布收卷工序,直接得到成品覆膜后的喷绘布;

(2)薄膜具有防水、透气功能,可增强喷绘布的耐候性和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3)覆膜后的喷绘布性能更强,可扩大应用场景,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干燥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冷却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的覆膜装置、收卷装置和点胶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绘布覆膜设备,包括喷绘机1、干燥装置2、冷却装置3、覆膜装置4、收卷装置5、喷绘布6和薄膜7和点胶装置8。

喷绘机1的出料端设置有干燥装置2,干燥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有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3的出料端设置有覆膜装置4,覆膜装置4的出料端设置有收卷装置5;覆膜装置4顶部还设置有点胶装置8。喷绘布6依次经过喷绘机1、干燥装置2、冷却装置3、覆膜装置4和收卷装置5;完成喷绘打印、油墨干燥、喷绘布冷却、喷绘布涂胶和复合工序;薄膜7依次经过覆膜装置4和收卷装置5,薄膜7与喷绘布6在覆膜装置4处完成复合工序后送至收卷装置5收卷得到成品。

由图2可知,干燥装置2包括第一导向辊21、干燥箱体22、若干输送辊23、加热器24、若干风机25和第二导向辊26,干燥箱体22进料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1,干燥箱体22内设置有若干输送辊23,输送辊23沿水平方向分布,输送辊23底部的干燥箱体22上固定设置有加热器24,加热器24底部的干燥箱体22内设置有若干风机25,在干燥箱体22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辊26,第一导向辊21、输送辊22和第二导向辊26均与干燥箱体22铰连接。喷绘布6从第一导向辊21进入干燥箱体22内,由干燥箱体22内的加热器24和风机25进行热交换,使喷绘布6上的颜料牢固的附着在喷绘布6上,烘干后的喷绘布6经第二导向辊26送至冷却装置3。

由图3可知,冷却装置3包括台架31、冷却滚筒32、第三导向辊33和第四导向辊34,台架31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三导向辊33,台架3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滚筒32,台架3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四导向辊34,冷却滚筒32、第三导向辊33和第四导向辊34均与台架31铰连接。冷却滚筒32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烘干后的喷绘布6在冷却滚筒32上进行空冷散热,降温后经第四导向辊34送入覆膜装置4中。

由图4客可知,覆膜装置4包括底座40、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薄膜卷44、第三张紧轮45、第二动力辊46、第一驱动电机47、第二驱动电机48和张力调整辊49。覆膜装置4的进料端底座40上设置有第一张紧轮41,底座4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和第二动力辊46,第二动力辊46右侧底座40上设置有第三张紧轮45,第三张紧轮45右侧设置有薄膜卷44,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第一动力辊43、薄膜卷44、第三张紧轮45和第二动力辊46均与底座40铰连接;第一动力辊43的端部还与第一驱动电机47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动力辊46还与第二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连接。张力调整辊49设置在第一张紧轮41与第二张紧轮42之间,且张力调整辊49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第一驱动电机47可带动第一动力辊43转动,进而带动喷绘布6沿着干燥装置2、冷却装置3进入覆膜装置4,张力调整辊49调整喷绘布6的轴张力,使得喷绘布6紧绷,并经由点胶装置8点胶后,喷绘布6送入第一动力辊43与第二动力辊46之间;第二驱动电机48驱动第二动力辊46转动,使得薄膜7经过薄膜卷44和第三张紧轮45,送入第一动力辊43与第二动力辊46之间进行压紧复合,复合后的喷绘布6送入收卷装置5。

收卷装置5包括第一整理辊51、第二整理辊52、收卷辊53和第三驱动电机54。第一整理辊51和第二整理辊52设置在第一动力辊43底部,并与底座40铰接,收卷辊53固定设置在第二整理辊52的右下方的底座40上,收卷辊53的端部与第三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连接。在第三驱动电机54的驱动下,复合后的喷绘布6依次经过第一整理辊51、第二整理辊52和收卷辊53,得到成品。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电机47、第二驱动电机48和第三驱动电机54,可分别与减速器连接,保证各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相同,使得喷绘布6与薄膜7的复合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点胶装置8包括胶筒81和若干雾化喷头82,胶筒81设置在第二张紧轮42和第一动力辊43之间的底座40顶部,胶筒81底部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82,雾化喷头82沿着垂直于底座40顶部的方向向下延伸。点胶装置8可使喷绘布6在经过第二张紧轮42和第一动力辊43之间时,均匀喷上胶水,利用后续复合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