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949发布日期:2019-08-17 02:5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输送的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打印设备,其利用多个驱动辊连续输送多个打印介质,并且在这样输送的打印介质上连续进行打印。在这类打印设备中,打印介质在输送时有时发生卡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诸如移除发生卡纸的打印介质等的、用于解决卡纸的处理(卡纸处理)。日本特开2000-289886号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为了缩短这类卡纸处理所需的时间,将在输送方向上发生卡纸的打印介质下游的任何打印介质(薄片)排出到设备外部。

这里,这类打印设备在发生卡纸时,将打印介质或者介质排出到设备外部,使得打印部处于待机状态,并然后提示用户进行卡纸处理。因此,从发生卡纸后到用户开始执行卡纸处理需要很长时间。这使得用户不可能迅速处理卡纸。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从发生诸如卡纸等的打印介质的输送故障后到用户开始执行用于解决输送故障的处理所需的时间的打印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输送单元,其被配置成输送打印介质;打印头,其被配置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所述打印头从所述第一位置退避至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打印头对通过所述输送单元所输送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操作;排出单元,将通过所述输送单元所输送的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感测单元,其被配置成感测通过所述输送单元所输送的打印介质的输送故障;以及输送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利用所述打印头的打印操作期间通过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输送故障时,控制所述输送单元停止发生所述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的输送、并且继续用于将位于发生所述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下游的打印介质输送到所述排出单元的排出操作,其中,如果所述感测单元在所述打印操作期间感测到输送故障,则与利用所述输送单元的排出操作并行地、所述打印头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缩短从发生输送故障后到用户开始执行用于解决输送故障的处理所需的时间。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的视图;

图2是打印设备的控制结构的图;

图3是处于打印状态的打印设备的视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从第一纸盒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视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从第二纸盒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视图;

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在打印介质背面上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输送路径的视图;

图7是处于维护状态下的打印设备的视图;

图8是示出驱动辊和电动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a和9b是示出感测处理的详细处理内容的流程图;以及

图10a和10b是示出由于打印介质的卡纸位置的不同而导致的操作的不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喷墨打印设备1(以下称为“打印设备1”)的内部结构图。在该图中,x方向是水平方向,y方向(与纸张垂直的方向)是在稍后所述的打印头8中排列喷射口的方向,并且z方向是垂直方向。

打印设备1是包括打印机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的多功能打印机。打印设备1可以分别或者同步使用打印机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以进行与打印操作和扫描操作有关的各种处理。扫描器单元3包括自动原稿进给器(adf)和平板扫描器(fbs),并且能够扫描通过adf自动进给的原稿、以及能够扫描用户置于fbs的原稿台上的原稿。本实施例旨在包括打印机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两者的多功能打印机,但是可以省略扫描器单元3。图1示出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其中,在待机状态下,既不进行打印操作也不进行扫描操作。

在打印机单元2中,用于容纳打印介质(裁切薄片)s的第一纸盒5a和第二纸盒5b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4在垂直方向上的底部。高达a4大小的相对小的打印介质被堆叠并容纳在第一纸盒5a中,并且高达a3大小的相对大的打印介质被堆叠并容纳在第二纸盒5b中。用于逐张进给所容纳的打印介质的第一进给单元6a被设置在第一纸盒5a附近。类似地,第二进给单元6b被设置在第二纸盒5b附近。在打印操作中,选择性地从这两个纸盒中的任一个进给打印介质s。

输送辊7、排出辊12、夹紧辊7a、棘轮7b、引导件18、内部引导件19和挡板11是用于在预定方向上引导打印介质s的输送机构。输送辊7是位于打印头8的上游和下游、并且通过输送电动机(未示出)来驱动的驱动辊。夹紧辊7a是在与输送辊7一起夹持打印介质s的同时被转动的从动辊。排出辊12是位于输送辊7的下游、并且通过输送电动机(未示出)来驱动的驱动辊。棘轮7b与位于打印头8下游的输送辊7和排出辊12一起来夹持和输送打印介质s。

打印设备1具有用于驱动上述驱动辊的多个电动机,并且每一驱动辊都被连接至这些电动机中的一个。稍后将详细说明电动机和驱动辊之间的关系。

引导件18被设置在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中以在预定方向上引导打印介质s。内部引导件19是在y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内部引导件19具有弯曲的侧面,并且沿该侧面引导打印介质s。挡板11是用于在双面打印操作中改变打印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构件。排出托盘13是用于堆叠并容纳经过了打印操作且由排出辊12排出的打印介质s的托盘。

本实施例的打印头8是全幅式彩色喷墨打印头。在打印头8中,被配置成基于打印数据来喷射墨的多个喷射口被排列在与打印介质s的宽度相对应的图1中的y方向上。也就是说,该打印头被配置成喷射多种颜色的墨。当打印头8处于待机位置时,如图1所示,打印头8的喷射口面8a垂直朝下并利用帽单元10覆盖。在打印操作中,通过稍后所述的打印控制器202改变打印头8的朝向,从而使得喷射口面8a与压板9相对。压板9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并且从背面支持正在经历通过打印头8进行的打印操作的打印介质s。稍后将详细说明打印头8从待机位置向打印位置的移动。

储墨器单元14分别存储要提供给打印头8的四种颜色的墨。供墨单元15被设置在用于将储墨器单元14连接到打印头8的流路的中游以在适当范围内调整打印头8中的墨的压力和流速。本实施例采用循环型供墨系统,其中,供墨单元15在适当范围内调整提供给打印头8的墨的压力和从打印头8所收集的墨的流速。

维护单元16包括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并且在预定定时启动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以对打印头8进行维护操作。稍后将详细说明维护操作。

图2是示出打印设备1中的控制结构的框图。该控制结构主要包括对打印机单元2进行控制的打印引擎单元200、对扫描器单元3进行控制的扫描器引擎单元300和对整个打印设备1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单元100。打印控制器202在来自控制器单元100的主控制器101的指示下,控制打印引擎单元200的各种机构。通过控制器单元100的主控制器101控制扫描器引擎单元300的各种机构。下面将详细说明控制结构。

在控制器单元100中,包括cpu的主控制器101根据存储在rom107中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106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整个打印设备1。例如,当从主设备400经由主i/f102或者无线i/f103输入打印作业时,图像处理单元108在来自主控制器101的指示下对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图像处理。主控制器101将经过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引擎i/f105发送给打印引擎单元200。

打印设备1可以经由无线或者有线通信从主设备400获取图像数据,或者可以从被连接至打印设备1的外部存储单元(诸如usb存储器等)获取图像数据。对于无线或者有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系统没有限制。例如,作为无线通信所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注册商标)和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作为有线通信所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等。例如,当从主设备400输入扫描命令时,主控制器101经由扫描器引擎i/f109将该命令发送给扫描器单元3。

操作面板104是用于使得用户对打印设备1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机构。用户可以经由操作面板104给出用于进行诸如复制和扫描等的操作的指示、设置打印模式、以及识别与打印设备1有关的信息。

在打印引擎单元200中,包括cpu的打印控制器202根据存储在rom203中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204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打印机单元2的各种机构。当经由控制器i/f201接收到各种命令和图像数据时,打印控制器202临时将其存储在ram204中。打印控制器202使得图像处理控制器205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从而使得打印头8能够将其用于打印操作。在生成打印数据之后,打印控制器202经由头i/f206使得打印头8基于打印数据进行打印操作。此时,打印控制器202通过经由输送控制单元207来驱动图1所示的进给单元6a和6b、输送辊7、排出辊12和挡板11来输送打印介质s。打印头8在来自打印控制器202的指示下,与打印介质s的输送操作同步进行打印操作,从而进行打印。

连接至用于检测打印介质s的输送状态的检测单元212和用于驱动驱动辊的驱动单元211的输送控制单元207,基于从检测单元212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来使用驱动单元211控制打印介质s的输送。检测单元212具有用于检测打印介质s的检测构件20和用于检测驱动辊的转动量的编码器21。

在通过输送控制单元207输送打印介质s的过程中,通过打印头8在来自打印控制器202的指示下进行打印操作来进行打印。

头滑架控制单元208根据诸如维护状态或者打印状态等的打印设备1的操作状态,改变打印头8的方向和位置。供墨控制单元209控制供墨单元15,从而使得提供给打印头8的墨的压力在适当范围内。维护控制单元210在对打印头8进行维护操作时,控制维护单元16中的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的操作。

在扫描器引擎单元300中,主控制器101根据存储在rom107中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106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扫描器控制器302的硬件资源,从而控制扫描器单元3的各种机构。例如,主控制器101经由控制器i/f301控制扫描器控制器302中的硬件资源,以使得输送控制单元304输送被用户置于adf上的原稿、并且使得传感器305扫描该原稿。扫描器控制器302将所扫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303中。打印控制器202可以将如上所述获取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以使得打印头8能够基于通过扫描器控制器302所扫描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打印操作。

图3示出打印状态下的打印设备1。与图1所示的待机状态相比,帽单元10与打印头8的喷射口面8a分离,并且喷射口面8a与压板9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压板9的平面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约45°。处于打印位置处的打印头8的喷射口面8a以与压板9保持恒定距离的方式也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约45°。

在将打印头8从图1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到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使用维护控制单元210将帽单元10向下移动到图3所示的退避位置,从而使得帽构件10a与打印头8的喷射口面8a分离。然后,打印控制器202在调整打印头8的垂直高度的同时使用头滑架控制单元208将打印头8转动45°,从而使得喷射口面8a与压板9相对。在完成打印操作之后,打印控制器202使上述过程反转以将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

接着,说明打印机单元2中的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当输入了打印命令时,打印控制器202首先使用维护控制单元210和头滑架控制单元208将打印头8移动到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然后,打印控制器202使用输送控制单元207来根据打印命令驱动第一进给单元6a或者第二进给单元6b,并且进给打印介质s。

图4a~4c是示出从第一纸盒5a进给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的图。第一纸盒5a中的打印介质的堆叠顶部的打印介质s通过第一进给单元6a被与该堆叠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在被夹持在输送辊7和夹紧辊7a之间的同时被向着压板9和打印头8之间的打印区域p输送。图4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将要到达打印区域p的输送状态。在通过第一进给单元6a被进给到达打印区域p的同时,打印介质s的移动方向被从水平方向(x方向)改变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约45°的方向。

在打印区域p中,设置在打印头8中的多个喷射口向打印介质s喷射墨。在墨被施加至打印介质s的区域中,通过压板9支持打印介质s的背面以在喷射口面8a和打印介质s之间保持恒定距离。在墨被施加至打印介质s之后,输送辊7和棘轮7b引导打印介质s,从而使得打印介质s以其前端向右倾斜地通过挡板11的左侧、并且沿引导件18在打印设备1的垂直向上的方向上输送。图4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了打印区域p、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垂直向上输送的状态。输送辊7和棘轮7b将打印介质s的移动方向从打印区域p中的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约45°的方向改变成垂直向上方向。

在被垂直向上输送时,打印介质s通过排出辊12和棘轮7b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图4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所排出的打印介质s以通过打印头8打印了图像的一面向下的状态保持在排出托盘13中。

图5a~5c是示出从第二纸盒5b进给a3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的图。第二纸盒5b中的打印介质的堆叠顶部的打印介质s通过第二进给单元6b被与该堆叠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在被夹持在输送辊7和夹紧辊7a之间的同时被向压板9和打印头8之间的打印区域p输送。

图5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将要到达打印区域p的输送状态。在通过第二进给单元6b向打印区域p进给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中,设置多个输送辊7、多个夹紧辊7a和内部引导件19,从而使得打印介质s在被弯曲成s形状的同时被输送到压板9。

输送路径的其余部分与图4b和4c所示的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相同。图5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打印区域p、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垂直向上输送的状态。图5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

图6a~6d示出对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背面(第二面)进行打印操作(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首先对第一面(正面)进行打印操作,并然后对第二面(背面)进行打印操作。对于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输送程序与图4a~4c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下面说明图4c之后的输送程序。

在打印头8完成对于第一面的打印操作、并且打印介质s的后端经过挡板11之后,打印控制器202向后转动输送辊7以将打印介质s输送到打印设备1中。此时,由于通过致动器(未示出)控制挡板11从而使得挡板11的前端向左倾斜,因而打印介质s的前端(对应于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后端)通过挡板11的右侧并被垂直向下输送。图6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对应于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后端)正通过挡板11的右侧的状态。

然后,沿内部引导件19的弯曲外表面输送打印介质s,并然后被再次输送到打印头8和压板9之间的打印区域p。此时,打印介质s的第二面与打印头8的喷射口面8a相对。图6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将要到达打印区域p以进行第二面的打印操作的输送状态。

输送路径的其余部分与图4b和4c所示的第一面的打印操作的情况相同。图6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了打印区域p、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垂直向上输送的状态。此时,通过致动器(未示出)控制挡板11,从而使得挡板11的前端向右倾斜。图6d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已经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

接着,说明打印头8的维护操作。如参考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维护单元16包括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并且在预定定时启动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以进行维护操作。

图7是示出处于维护状态的打印设备1的图。在将打印头8从图1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维护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垂直向上移动打印头8,并且垂直向下移动帽单元10。然后,打印控制器202将擦拭单元17从退避位置向图7中的右侧移动。此后,打印控制器202将打印头8垂直向下移动到能够进行维护操作的维护位置。

另一方面,在将打印头8从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维护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将打印头8转动45°的同时将其垂直向上移动。然后,打印控制器202将擦拭单元17从退避位置向右移动。随后,打印控制器202将打印头8垂直向下移动到能够进行维护操作的维护位置。

图8是示出打印设备1中的多个电动机和驱动辊(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图。第一进给电动机22驱动从第一纸盒5a进给打印介质s的第一进给单元6a的第一进给辊6a-1。第二进给电动机23驱动从第二纸盒5b进给打印介质s的第二进给单元6b的第二进给辊6b-1。第一输送电动机24驱动作为用于输送从第一进给单元6a所进给的打印介质s的第一辊的第一中间辊71a。第二输送电动机25驱动作为用于输送从第二进给单元6b所进给的打印介质s的第一辊的第二中间辊71b。

主输送电动机26驱动被设置在压板9的上游、并且主要输送正被打印的打印介质s的主输送辊70。主输送电动机26还驱动被设置在压板9的下游、并且进一步向下游输送通过主输送辊70所输送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c和7d。

第三输送电动机27驱动向下输送已在第一面上进行了打印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g和7h。第三输送电动机27还驱动沿内部引导件19所设置的、并且向打印头8输送通过第二中间辊71b所输送的打印介质s或者已在第一面上进行了打印并被上下翻转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a和7b。

第四输送电动机28驱动向上或者向下输送已完成了其打印操作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e和7f。排出电动机29驱动将已打印的打印介质s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排出辊12。如上所述,2个进给电动机22和23、5个输送电动机24~28和排出电动机29各自与一个以上个驱动辊相关联。

另一方面,在沿输送路径的8个位置处设置感测是否存在打印介质s的感测构件20(感测构件20a~20h)。每一感测构件20均包括传感器和设置在输送路径的相对侧的镜。包括发光部和光接收部的传感器设置在输送路径的一侧,而镜设置在输送路径的另一侧与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处。基于从传感器的发光部所发射的光是否被镜反射、以及是否被光接收部接收到来判断是否存在打印介质s,即判断打印介质的前边缘或者后边缘是否正在通过。

输送控制器207通过基于这多个感测构件20的感测结果和检测各个驱动辊的转动量的编码器的输出值分别驱动进给电动机22和23、输送电动机24~28和排出电动机29来控制整个设备中的输送。

如上所述,打印设备1包括感测单元212(参见图2),并且利用这些感测单元212感测打印操作期间的打印介质s的输送故障。注意,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例如,将诸如打印介质s在任何输送路径上发生的卡纸和任何输送辊在打印介质s上的打滑等的、没有恰当输送要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的任何状态都称为输送故障。

在打印设备1中,沿输送路径设置8个感测构件20,即感测构件20a~20h。注意,感测构件20的设置数量不局限于8个。这些感测构件20中的每一个与编码器21(检测构件)一起构成感测单元212(感测单元)。

编码器21(图8中未示出)沿三个输送路径被设置在与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驱动辊上,并且检测各个驱动辊的转动量。例如,每一编码器21都是包括码盘和编码器传感器的旋转编码器。码盘为圆盘形,被固定到驱动辊,并且与驱动辊一起转动。码盘包括径向延伸且被环形配置的狭缝,编码器传感器感应通过这些狭缝的光。然后,将光通过狭缝的次数计算为狭缝计数,并基于所测量的狭缝计数来检测驱动辊(输送单元)的转动量(通过驱动辊的输送量)。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设备1包括下面三个输送路径。具体地,第一路径是诸如图4a、4b和4c所示的、使容纳在第一纸盒5a中的打印介质s通过的、用以打印打印介质的第一面(正面)的输送路径(以下适当地称为“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路径是诸如图5a、5b和5c所示的、使容纳在第二纸盒5b中的打印介质s通过的、用以打印打印介质s的第一面的输送路径(以下适当地称为“第二输送路径”)。第三路径是诸如图6a、6b、6c和6d所示的、使打印介质s通过的、用以打印打印介质s的第二面(背面)的输送路径(以下适当地称为“第三输送路径”)。

沿第一输送路径,从打印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将其适当称为“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感测构件20a、感测构件20d、感测构件20e、感测构件20f和感测构件20g。编码器21设置在例如第一进给辊6a-1、第一中间辊71a、主输送辊70、输送辊7c和输送辊7d的每个上。每一编码器21与设置了编码器21的驱动辊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将其适当称为“下游侧”)的最近的感测构件20相关联。因此,沿第一输送路径,5个感测单元212感测打印介质s的输送状态。

沿第二输送路径,从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感测构件20b、感测构件20c、感测构件20d、感测构件20e、感测构件20f和感测构件20g。编码器21设置在例如第二进给辊6b-1、输送辊7a、输送辊7b、主输送辊70、输送辊7d和输送辊7f的每个上。每一编码器21与设置了编码器21的驱动辊的下游侧的最近的感测构件20相关联。因此,沿第二输送路径,6个感测单元212感测打印介质s的输送状态。

沿第三输送路径,从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感测构件20h、感测构件20c、感测构件20d、感测构件20e、感测构件20f和感测构件20g。编码器21设置在例如输送辊7g、输送辊7a、输送辊7b、主输送辊70、输送辊7d和输送辊7f的每个上。每一编码器21与设置了编码器21的驱动辊下游侧的最近的感测构件20相关联。因此,沿第三输送路径,6个感测单元212感测打印介质s的输送状态。

利用这一结构,输送控制器207能够基于每一感测构件20感测到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时间以及通过相应编码器21所检测到的输送辊的转动量(狭缝计数),判断打印介质s是否正被恰当输送。

在上述结构中,在从主设备400输入打印作业时,打印设备1开始基于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以及感测在打印处理期间所要输送的任何打印介质s的输送故障的感测处理。换句话说,打印设备1与基于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并行执行感测处理。现参考图9a和9b详细说明该感测处理。图9a和9b是示出感测处理的详细处理内容的流程图。一旦开始感测处理,首先判断当前正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是否发生了输送故障(s902)。

具体地,在s902,通过输送控制器207基于通过各感测构件20的感测结果和通过与该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编码器21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了输送故障。更具体地,例如,当感测构件20d检测到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或者后边缘时,参考通过设置在第一中间辊71a上的编码器21所检测到的狭缝计数。然后,在感测构件20检测到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时,如果通过与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编码器21所检测到的狭缝计数没有达到第一设置值或者狭缝计数超过了第一设置值,则判断为发生了输送故障。另外,在感测构件20检测到打印介质s的后边缘时,如果通过与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编码器21所检测到的狭缝计数超过了第二设置值,则判断为发生了输送故障。注意,考虑到可能输送在输送方向上具有短长度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如果狭缝计数没有达到第二设置值,则判断为没有发生输送故障。

第一设置值和第二设置值是对于每一感测单元212分别设置的值。第一设置值是在被恰当输送的打印介质的前边缘通过感测构件20时可以获得的编码器21的狭缝计数。另外,第二设置值是在被恰当输送的打印介质的后边缘通过感测构件20时可以获得的编码器21的狭缝计数。

如果在s902判断为没有发生输送故障,则判断是否完成了打印处理(s904)。如果在s904判断为没有完成打印处理,则处理返回到s902的处理,并且执行随后的处理。然而,如果在s904判断为完成了打印处理,则终止感测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s902判断为发生了输送故障,则识别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的位置(s906)。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s适当称为“卡纸薄片sj”。具体地,在s906,根据例如在发生输送故障之前通过感测构件20所感测的正常时间信息以及在发生输送故障之前通过与该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编码器21所检测到的转动量(狭缝计数),识别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例如,基于检测到输送故障的感测单元212上游的最近的感测单元212的信息,识别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

然后,判断在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识别位置的下游是否存在任何先前的打印介质或者介质s(s908)。换句话说,s908是用于基于感测构件20的感测结果进行判断、并且判断卡纸薄片sj是否是打印作业中的第一个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的步骤。如果在s908判断为存在先前的打印介质或者介质s,也就是说,如果判断为卡纸薄片sj不是打印作业中的第一个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则处理进入s910。在s910,判断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是否位于通过主输送电动机26来驱动的驱动辊所在的区域的上游。注意,通过主输送电动机26来驱动的驱动辊是主输送辊70以及输送辊7c和7d。打印头8(压板9)位于这些驱动辊所在的区域中。因此,如果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位于该区域中,则卡纸薄片sj被判断为处于打印头8可以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位置处,即判断为当前要对卡纸薄片sj进行打印。简而言之,在s910,判断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是否位于打印头8可以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位置的上游。

如果在s910中判断为在s906所识别的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位于上游,则停止对位于该位置上游的驱动辊的驱动(s912)。注意,在s912,继续对位于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下游的驱动辊的驱动。停止对位于该前边缘的位置上游的驱动辊的驱动使如下驱动辊停止,在这些驱动辊与其从动辊之间保持有卡纸薄片sj。注意,即使对前边缘的位置上游的驱动辊的驱动进行控制的电动机控制包括前边缘的位置下游的驱动辊的多个驱动辊,也停止该电动机的驱动,从而使通过该电动机驱动的所有驱动辊停止。

这里,图10a是示意性示出响应于感测到输送故障而进行的操作的图。图10a示出下面状况:在通过第一输送路径所输送的打印介质s1~s3中,打印介质s3在第一中间辊71a附近发生卡纸。注意,为了便于理解,该输送路径在图10a中是直的。

例如,假定通过包括感测构件20d和设置在第一中间辊71a上的编码器21的感测单元212在第一输送路径上感测到输送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s912,在继续驱动主输送电动机26和第四输送电动机28(和排出电动机29)的同时(在图10a中通过(1)表示),使第一输送电动机24(和第一进给电动机22)的驱动停止。结果,在继续输送位于打印介质s3(卡纸薄片sj)下游的打印介质s2和s1(以及位于它们下游的任何打印介质)的同时,使发生了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s3(以及位于其上游的任何打印介质)的输送停止。具体地,继续进行当前所打印的打印介质s2的打印,同时已完成了打印的打印介质s1经历排出操作。

回到参考图9b所示的流程图,在s914,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位于卡纸薄片sj下游的打印介质s的打印。在步骤s912的处理之后,打印头8打印位于卡纸薄片sj下游的打印介质s中仍未完成打印的打印介质s。仍未完成打印的打印介质s是至少部分位于通过主输送电动机26来驱动的驱动辊所在的区域中的打印介质s。因此,在s914,判断打印头8是否完成了存在于卡纸薄片sj下游的、并且仍未完成打印的打印介质s的打印。例如,基于感测构件20e(或者感测构件20f)是否感测到了打印介质s的后边缘来进行s914的判断。

如果在s914判断为打印仍未完成,即如果判断为感测构件20e没有感测到打印介质s的后端,则处理返回到s914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s914判断为完成了打印,即如果判断为感测构件20e感测到了打印介质s的后边缘,则将打印位置(第一位置)处的打印头8移动到待机位置(第二位置)(s916)。这里,通过保持被驱动的输送辊,将完成了打印的打印介质s向下输送到排出托盘13。简而言之,在s916,与用于将打印介质s向下输送到排出托盘13(排出单元)的排出操作并行地,将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在图10a中通过(2)表示)。注意,打印头8被配置成可通过头滑架控制器208在打印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打印头8在排出打印介质s的操作期间开始从打印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

可以在紧接着通过打印头8对打印介质s的打印结束之后,立即就开始打印头8的这一移动,或者在打印结束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时开始该移动,并且可以在任意定时开始该移动,只要是在排出操作结束之前即可。注意,优选在排出打印介质s的操作期间完成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例如,这一定时可以被设置成根据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而变化,或者可被设置成不管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如何都保持恒定。待机位置是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退避的位置,并且如本实施例中所述,位于待机位置的打印头8可以利用帽单元10覆盖。

然后,判断在s906所识别的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下游的输送路径的部分是否仍然存在打印介质s(s918)。换句话说,在s918,判断是否完成了打印介质s向排出托盘13的排出。例如,基于相应感测构件20的感测结果来进行该判断。如果在s918判断为存在打印介质s,即如果判断为没有完成打印介质s的排出,则处理返回到s918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s918判断为不存在打印介质s,即如果判断为完成了打印介质s的排出,则停止直到该时点被驱动的驱动辊(s920)。然后,向用户给出用于提示用户执行用于处理输送故障的处理的通知(s922),并且终止该感测处理。注意,例如,将该通知显示在设置在操作面板104上的显示单元(未示出)上。这样做,可以同时显示例如诸如发生输送故障的位置等的、用户进行用于处理输送故障的处理所需的各种信息。

此外,如果在s910判断为在s906所识别的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不是位于上游,则停止打印操作,并且将打印头8移动到待机位置,并且停止驱动辊(s924),而且处理进入s918。注意,当判断为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不是位于上游,则意味着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被判断为位于通过主输送电动机26驱动的主输送辊70以及输送辊7c和7d所在的区域中、或者该区域的下游。另外,在s924中停止的驱动辊,是位于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上游的驱动辊。

简而言之,在s924,停止通过打印头8的打印操作,并且将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另外,与该操作并行,停止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上游的驱动辊,而继续该前边缘的位置下游的驱动辊的驱动。可以在紧接着停止打印之后立即就开始打印头8的移动,或者可以在停止打印之后过去预定时间段时开始该移动。换句话说,可以在任意定时开始打印头8的移动,只要是在正保持被驱动的驱动辊完成向排出托盘13排出打印介质s之前即可(即在排出操作结束之前)。注意,优选在排出打印介质s的操作期间完成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例如,这一定时可以设置成根据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而变化,或者可以设置成不管卡纸薄片sj的前边缘的位置如何都保持恒定。

这里,图10b是示意性示出响应于感测到输送故障而进行的操作的图。图10b示出下面的状况:在通过第一输送路径所输送的打印介质s1~s3中,打印介质s2在输送辊7d附近发生卡纸。注意,如图10a一样,在图10b中,输送路径是直的。

例如,假定通过包括感测构件20e和设置在主输送辊70上的编码器21的感测单元212,在第一输送路径上感测到了输送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在s924,停止通过打印头8对打印介质s2(卡纸薄片sj)的打印,并且将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另外,与打印头8的移动并行地,停止第一输送电动机24和主输送电动机26(和第一进给电动机22),而继续第四输送电动机28(和排出电动机29)的驱动(在图10b中通过(1)表示)。结果,在停止发生输送故障的打印介质s2和位于打印介质s2上游的打印介质s3(和位于打印介质s3上游的任何打印介质)的输送的同时,将打印头8移动到待机位置,使得该打印头8停止打印处于可打印位置处的打印介质s。此外,继续打印介质s1(和位于打印介质s1下游的任何打印介质)的输送以进行其排出操作。

另外,如果在s908判断为不存在打印介质s,即如果判断为卡纸薄片sj是第一个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则停止所有驱动辊的驱动并将打印头8移动到待机位置(s926)。然后,处理进入s922的处理,其中,给出提示用户执行处理输送故障的处理的通知,并且终止感测处理。

如上所述,与排出打印介质s的操作并行地,打印设备1将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因此,利用打印设备1,与在排出打印介质s的操作结束之后将打印头移动到待机位置的传统技术相比,缩短了在发生输送故障之后提示用户执行处理输送故障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因此,用户能够在发生输送故障之后迅速执行处理输送故障的处理。

另外,用于感测输送故障的模式不局限于上述模式。例如,可选地,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在通过位于主输送辊70上游的感测构件20d(第一感测构件)感测到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时,使得相应的编码器21开始测量狭缝计数。然后,在通过感测构件20d感测到打印介质s的后边缘时,使得编码器21停止测量狭缝计数。这里,如果所测量出的狭缝计数在预定范围内,则判断为输送恰当进行,但是如果所测量出的狭缝计数在预定范围外,则判断为发生了输送故障。可选地,可以采用下面的模式:在开始狭缝计数的测量之后,当通过存在于感测构件20d下游的感测构件20e(第二感测构件)感测到打印介质s的前边缘时,使得编码器21完成测量狭缝计数,并且判断狭缝计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测量出的狭缝计数在预定范围内,则判断为输送恰当进行,但是如果所测量出的狭缝计数在预定范围外,则判断为发生了输送故障。

注意,上述实施例可以如下面的(1)~(3)所述来修改。

(1)可应用本发明的打印设备不仅仅局限于喷墨打印设备,而且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通过各种方法在打印介质s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另外,可应用本发明的打印设备不仅仅局限于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这类全幅式喷墨打印设备,而且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例如串行扫描式喷墨打印设备。

(2)设置感测构件20的位置、哪些驱动辊设置编码器21和哪些驱动辊和电动机彼此关联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而且可以根据输送路径的形状等进行适当改变。

(3)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感测单元212基于通过其感测构件20所感测的时间信息和通过与该感测构件20相关联的编码器所检测到的狭缝计数(驱动辊的转动量)来感测输送故障。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例。具体地,只要感测单元212能够感测当前正被输送的打印介质s的输送故障、并且能够识别该打印介质的前边缘的位置,就可以以任何方式来配置感测单元212,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公开的已知技术。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