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2837发布日期:2019-10-18 22:1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墨水贮存室、墨水入口以及盖支撑部件的供墨单元已为人所知,其中,该墨水贮存室贮存墨水;该墨水入口设置于该墨水贮存室,并能够将墨水注入墨水贮存室;该盖支撑部件支撑能够密封墨水入口的弹性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2152号公报

在上述供墨单元中,使用者需要通过目视而确认弹性盖是否被卡止(密封)于墨水入口。然而,有时仅凭目视无法充分地确认墨水入口的卡止状态,在墨水入口的卡止状态不充分的情况下,墨水贮存室内的墨水会从墨水入口流出。这样,仅凭目视难以确认部件彼此是否已准确地卡止。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壳体,其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用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突起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成,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成为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关系。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一定位部,其在向所述壳体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进行安装方向上的定位;以及被按压部,其朝所述安装方向被压向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其向所述安装方向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对置;第二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卡止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按压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安装方向按压所述被按压部,若所述被按压部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则所述液体容纳体与该按压联动,从而所述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本申请的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壳体,其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用于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一定位部,其在向所述壳体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进行安装方向上的定位;以及被按压部,其朝所述安装方向被压向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其向所述安装方向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对置;第二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卡止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按压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安装方向按压所述被按压部,若所述被按压部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则所述液体容纳体与该按压联动,从而所述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本申请的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用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突起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本申请的液体供给单元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用于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本申请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射头和上述液体供给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罐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栓塞部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安装有栓塞部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液体喷射装置;12:液体喷射头;19:托架;30:液体罐(液体容纳体);42:液体注入部;59:第一定位部;70:被按压部;122:液体导入针部;137:第二转动部;137a:支撑部;150:栓塞部件;151:保持部件;152:栓塞主体;153:把持部;154:第一转动部;156:第四突起;157:第一突起;180:第三突起;180a:斜面;200:液体供给单元;200a:液体供给单元;210:壳体;211:第一壳体;211a: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20:第二突起;220a:第二突起;221:移动体;221a:压缩螺旋弹簧;222:第二定位部;270: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的外观图。在图1中描绘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的x轴、y轴、z轴。在图1中,将沿着x轴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沿着y轴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沿着z轴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液体喷射装置1设置于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面(xy平面)。-z轴方向是铅垂朝下方向,+z轴方向是铅垂朝上方向。在以后说明的其他图中,也根据需要标注有x轴、y轴、z轴。

液体喷射装置1是所谓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向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喷射作为液体的墨水,对记录介质进行印刷。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是使用黑色墨水(也简称为墨水)而进行黑白印刷的打印机。

液体喷射装置1具备形成外表面的外壳100。外壳10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顶面(第一面、第一壁)101、下表面(第二面、第二壁)102、前面(第三面、第三壁)103、背面(第四面、第四壁)104、右侧面(第五面、第五壁)105、以及左侧面(第六面、第六壁)106。顶面101和下表面102沿着z轴方向对置。前面103和背面104沿着x轴方向对置。右侧面105和左侧面106沿着y轴方向对置。前面103、背面104、右侧面105以及左侧面106分别是与液体喷射装置1的设置面(xy平面)大致垂直的面。顶面101和下表面102分别是与液体喷射装置1的设置面大致水平的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垂直”、“大致水平”除了完全地“垂直”或“水平”的意思之外,还包括大致“垂直”或“水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各面101~106不是完全的平面,容许凹凸等,在外观上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即可。

液体喷射装置1还具备前面罩2、排出口3、操作部4、以及顶面罩6。前面罩2构成前面103的一部分,在前面罩2的下端部由轴支撑,通过使上端部侧转动,能够开闭。在图1中,前面罩2处于打开着的状态。通过打开前面罩2,排出口3暴露。

排出口3是排出记录介质20的部分。此外,记录介质20也可以配置于托盘,该托盘设置到未图示的背面104侧。配置到托盘的记录介质20被向外壳100的内部输送,同时墨水被向记录介质20喷射,从而执行向记录介质20的印刷。

操作部4包括接受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操作的按钮。作为各种操作,列举例如使液体喷射装置1的印刷开始的操作等。

顶面罩6构成顶面101。顶面罩6的背面104侧的端部由轴支撑,通过使前面103侧转动,能够开闭。通过顶面罩6被打开,能够确认液体喷射装置1的内部的状态、或进行作为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罐30的装卸操作、或进行墨水向液体罐30的补充(注入)。

在前面103中,在y轴方向(随后论述的托架19的往复移动方向)上,在与托架19的起始位置重叠的区域形成有装置侧窗部103a。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窗部103a配置于与前面罩2不同的位置,且比前面罩2靠-y轴方向侧的位置。装置侧窗部103a是为了使用者从外部目视确认液体罐30的前面(目视确认面)404而设置的,该液体罐30安装到位于起始位置的托架19(参照图2)上。另外,在前面404设置有标识m1、m2。装置侧窗部103a既可以是例如贯通前面103的通孔,也可以是透明的部件。标识m1、m2是用于表示针对液体罐30所容纳的墨水的水位的基准的要素,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识m1表示上限的基准,标识m2表示下限的基准。标识m1(也称为上限标识m1)、标识m2(也称为下限标识m2)的详细情况随后论述。此外,只要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起始位置处的液体罐30的前面404,装置侧窗部103a也可以不设置于前面103。例如,装置侧窗部103a也可以设置于顶面101。在该情况下,使用者通过从前方上方侧目视确认装置侧窗部103a,能够目视确认液体罐30的前面404。

图2是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液体喷射装置1在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部17;托架19,其设置有液体喷射头12;以及液体供给单元200,其搭载到托架19。控制部17对液体喷射装置1的各种动作(例如,印刷动作)进行控制。

托架19具有配置到液体喷射头12上的壳体210。壳体210用于容纳液体罐30,覆盖液体罐30。壳体210形成有用于使液体罐30安装于液体导入针部122的安装空间。在壳体210上,从划分安装空间的下表面向+z轴方向侧突出的液体导入针部122突出。液体导入针部122与液体罐30连接。液体导入针部122是空心状,在顶端侧形成有与内部连通的连通孔。经由液体导入针部122的连通孔从液体罐30供给的墨水向液体导入针部122的内部流通。液体喷射头12具有多个喷嘴和与各喷嘴相对应的驱动部件(例如,压电元件)。并且,液体喷射头12与液体导入针部122连通,从喷嘴向记录介质20(例如,印刷用纸)喷射从液体罐30供给的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黑色墨水)。

另外,壳体210具有用于使用者目视确认包括标识m1、m2的前面(目视确认面)404的安装部侧窗部212a。安装部侧窗部212a设置于至少与液体罐30的标识m1、m2对置的位置。安装部侧窗部212a例如既可以是将形成壳体210的壁贯通的通孔,也可以是透明的部件。在托架19位于起始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经由装置侧窗部103a(图1)和安装部侧窗部212a目视确认具有标识m1、m2的前面(目视确认面)404。

搭载有液体喷射头12的托架19被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包括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马达)驱动,一边被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导轨13引导,一边在记录介质20上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另外,液体喷射装置1具有包括用于将记录介质20朝向排出口3(图1)输送的输送辊、驱动马达等的输送机构(图中未示出)。与托架19往复移动的运动和记录介质20被输送的运动相应地,墨水被从液体喷射头12喷射,从而在记录介质20印刷图像等。

液体罐30容纳用于向液体喷射头12供给的墨水。本实施方式的墨水是黑色的墨水,是颜料颗粒溶解到溶剂而成的墨水。液体罐30可装卸地与液体导入针部122连接。通过液体罐30与液体导入针部122连接,液体罐30的墨水能够向液体导入针部122流通。液体罐30的材料优选能够发挥与所容纳的墨水的特性的亲和性、作为液体罐30所要求的功能的材料。

液体喷射装置1还具有执行用于从液体喷射头12定期地吸出流体(例如,液体(墨水)、空气)的动作(排出动作)的排出部18。

排出部18配置于外壳100的内部。排出部18具备盖14、抽吸管15、以及抽吸泵16。在液体喷射装置1未进行印刷动作的期间内,托架19配置于作为从印刷动作的移动区域偏离的位置的起始位置。

盖14是配置到起始位置的下方的有底箱状的部件。盖14能够利用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马达沿着z轴方向(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盖14通过上升,被压靠于液体喷射头12的下表面侧。由此,盖14以覆盖在液体喷射头12的下表面形成的喷嘴的方式形成闭空间。即,通过以利用盖14覆盖液体喷射头12的喷嘴的方式进行压盖,形成闭空间状态。能够利用该闭空间抑制液体喷射头12(喷嘴)内的墨水的干燥。

抽吸管15使盖14(详细而言,在盖14底面形成的通孔)和抽吸泵16连通。抽吸泵16通过在闭空间状态下驱动,经由抽吸管15对液体喷射头12、液体罐30的流体(液体(墨水)、空气)进行抽吸。由此,能够将进行了向液体喷射头12的初始填充的墨水、液体喷射头12内的劣化了的墨水(干燥而粘度增加了的墨水)吸出。

接着,对液体供给单元200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5是表示第二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a-a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一壳体的结构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a-a截面图。另外,图7是表示液体罐的结构的截面图,是图4的a-a截面图。此外,图7中的液体罐表示在图3中从壳体210取出的状态。

另外,图8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表示从图3中的液体供给单元200拆卸掉第一壳体211的状态。即,表示在第二壳体212容纳有液体罐30的状态。

另外,图9是表示第一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表示从液体罐30侧观察第一壳体211的状态。并且,图10是表示液体罐的外观的立体图。

液体供给单元200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1的液体喷射头12供给墨水。如图3和图4所示,液体供给单元200具备液体罐30、壳体210、以及栓塞部件150。

液体罐30是能够容纳墨水地构成的容器。壳体210用于覆盖液体罐30。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10具备:第一壳体211,其向安装方向覆盖液体罐30;第二壳体212,其与第一壳体211对置。此外,安装方向是为了将第一壳体211安装到容纳于第二壳体212的液体罐30而使第一壳体211移动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z轴方向。

如图6和图9所示,第一壳体211呈盖状,具有用于使液体罐30的液体注入部42(参照图8)穿过的通孔260。另外,第一壳体211具有用于与第二壳体212卡合的爪部265。该爪部265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211的-x轴端部、且y轴方向的两端部。并且,在各爪部265设置有开口265a。此外,爪部265能够弹性变形。

另外,如图8所示,分别在第二壳体212的-x轴端部、且y轴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与爪部265卡合的钩266。使用者一边使爪部265沿着钩266的外面弹性变形一边将第一壳体211相对于第二壳体212按压。并且,若钩266嵌入爪部265的开口265a,则爪部265的弹性变形恢复原状。由此,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被卡合。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212是+z轴方向开口的凹形状,形成有供液体罐30安装的安装空间。另外,在第二壳体212,从划分安装空间的下表面向+z轴方向侧突出的液体导入针部122突出。液体供给单元200构成为液体罐30、第一壳体211以及第二壳体212能够拆卸。

另外,第二壳体212设置有第二定位部222,该第二定位部222与设置到液体罐30的第一定位部59(参照图7)卡合。

如图7和图10所示,液体罐30具备罐主体40、第一膜91、以及第二膜92。液体罐3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液体罐30中,x轴方向是长度方向,y轴方向是宽度方向,z轴方向是高度方向。

液体罐30具有顶面(第一面、第一壁)401、下表面(第二面、第二壁)402、背面(第三面、第三壁)403、前面(第四面、第四壁)404、左侧面(第五面、第五壁)405、以及右侧面(第六面、第六壁)406。在液体罐30安装到第二壳体212(托架19)的安装状态下,顶面401和下表面402沿着z轴方向对置。在安装状态下,背面403和前面404沿着x轴方向对置。在安装状态下,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沿着y轴方向对置。左侧面405由第二膜92形成。右侧面406由第一膜91形成。顶面401、下表面402、背面403以及前面404由罐主体40形成。背面403、前面404、左侧面405以及右侧面406分别是与液体喷射装置1的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顶面401和下表面402分别是与液体喷射装置1的设置面大致水平的面。各面401~406不是完全的平面,容许凹凸等,在外观上大致“垂直”或大致“水平”即可。另外,前面404构成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液体罐30内的墨水的水位的目视确认面。例如,前面404(目视确认面)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树脂材)形成。也可以在前面404设置有与墨水的水位(液面)的基准(例如上限、下限)相对应的标识(例如刻度、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面404设置有作为与上限相对应的标识的标识m1和作为与下限相对应的标识的标识m2。例如,在从液体注入部42注入墨水之际,在液面达到与上限相对应的标识m1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墨水的注入停止。或者,也可以瓶等墨水注入容器自身自动地停止注入。另外,例如,在液体罐30的液面达到标识m2的情况下,使用者从液体注入部42向液体罐30的内部注入墨水。

在背面403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9,该第一定位部59在使液体罐30向第二壳体212(托架19)安装之际进行安装方向上的定位。第一定位部59呈手柄形状,能够弹性变形,在安装到第二壳体212的安装状态下,通过与第二壳体212的第二定位部222(参照图5)卡合,液体罐30被卡止于第二壳体212,抑制从第二壳体212脱落。

罐主体40由例如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第一膜91和第二膜92分别通过气密地粘贴于罐主体40的不同的部分,从而与罐主体40一起划分形成液体罐30内的墨水、空气流通的流路等。

另外,在罐主体40具有能够向液体罐30的内部注入墨水的液体注入部42。液体注入部42从顶面401、前面404以及右侧面406相交的角部的底面49向+z轴方向延伸。液体注入部42是筒状的部件,形成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液体注入部42的内部配置有间隔壁45。被该间隔壁45分隔成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墨水注入时,第一流路作为用于使墨水流入液体罐30的内部的液体注入路径发挥功能,第二流路作为用于从液体罐30的内部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路径发挥功能。液体注入部42在液体罐30的墨水使用时被栓塞部件150密封。另外,在罐主体40的上部形成有作为大气连通部300的一端部的大气开放部44。大气连通部300具有细的槽状的流路、墨水倒流了时能够容纳的缓冲室。大气连通部300的另一端部与液体罐30的内部连接。

另外,如图7所示,在罐主体40具有将液体罐30的内部的墨水向液体喷射头12供给的液体供给部50。液体供给部50具有液体供给口505。

另外,在液体供给部50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对液体供给部50的流路进行开闭的供给部阀机构201。供给部阀机构201从下游侧起依次设置有阀座202、阀芯203、以及弹簧204。阀座202是大致圆环状的部件。阀座202由例如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体构成。阀座202被压入液体供给部50的内部。阀芯203是大致圆柱状的部件。阀芯203在液体罐30向第二壳体212(托架19)搭载之前的状态(安装前状态)下堵塞在阀座202形成的孔(阀孔)。弹簧204是压缩螺旋弹簧。弹簧204对阀芯203向朝向阀座202侧的方向施力。在液体罐30被搭载于第二壳体212(托架19)、而液体供给部50与液体导入针部122连接的液体罐3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液体导入针部122将阀芯203向上游侧推动,阀芯203向远离阀座202的方向移动。由此,供给部阀机构201成为开状态,能够进行墨水从液体供给部50的液体供给口505经由液体导入针部122向液体喷射头12的供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罐30中,如图10所示,具备罐罩660,该罐罩660能够与第一膜91抵接,覆盖第一膜91。罐罩660呈板状,由例如各种金属材、塑料材等构成。此外,罐罩660的安装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利用螺钉、钩、粘合粘贴等安装于液体罐30的壁。通过罐罩660的设置,即使在液体罐30的使用环境(温度、气压等)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稳定的工作压。另外,能够防止第一膜91从罐主体40的剥离等,防止液体泄漏。

在此,在将液体罐30向第二壳体212安装之际,例如,若液体罐30相对于第二壳体212的按压不充分,则想到第二壳体212的第二定位部222与液体罐30的第一定位部59未可靠地转换成卡止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液体罐30的液体供给口505与液体导入针部122之间的卡合状态变得不充分,因此,无法将墨水从液体罐30向液体喷射头12可靠地供给,并且,墨水有可能从液体供给口505与液体导入针部122之间的卡合部分漏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200中,具有能够可靠地卡止液体罐30和第二壳体212的结构,即,能够可靠地卡合液体供给口505和液体导入针部122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液体罐30的顶面401设置有被按压部70。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第一壳体211的与液体罐30的被按压部70对置的面侧、且与被按压部70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按压部270。按压部270用于将被按压部70向安装方向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270和被按压部70接触的各自的面具有平坦面。此外,在图8和图9中,为了容易说明,按压部270和被按压部70的各接触面带有剖面线来表示。

此外,优选按压部270和被按压部70配置于液体导入针部122的正上方。这样的话,被按压部70被按压部270推动的按压集中地向液体供给口505附近传递,因此,能够使液体供给口505和液体导入针部122效率良好地卡合。

接着,对液体供给单元20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11和图12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11所示,沿着安装方向(-z轴方向)将液体罐30向第二壳体212按压。

由此,第一定位部59一边相对于第二定位部222弹性变形一边向安装方向移动。然后,在某一位置处,第一定位部59的弹性变形被解除,第二定位部222和第一定位部59卡合。

接下来,如图12所示,将第一壳体211相对于容纳有液体罐30的第二壳体212沿着安装方向(-z轴方向)按压。此时,被按压部70被按压部270按压。并且,与其按压联动而第一定位部59卡止于第二定位部222。即,在第二壳体212中容纳了液体罐30壳体之际,即使第一定位部59与第二定位部222之间的卡止状态不充分,之后,也在将第一壳体211向第二壳体212安装之际液体罐30借助被按压部70被向-z轴方向按压,因此,第一定位部59被卡止于第二定位部222。由此,液体罐30的液体供给口505和液体导入针部122被可靠地卡合。另外,爪部265和钩266被卡合。

因而,能够从液体罐30向液体喷射头12可靠地供给墨水,并且,能够防止墨水从液体供给口505与液体导入针部122之间的卡合部分的泄漏。

此外,通过将第一壳体211向容纳有液体罐30的第二壳体212安装,从第一壳体211的通孔260突出到上方的液体注入部42能够利用栓塞部件150密封。

接着,对栓塞部件15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栓塞部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在第一壳体安装有栓塞部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栓塞部件150具有手柄形状,构成为能够密封液体注入部42。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栓塞部件150具有:栓塞主体152,其覆盖液体注入部42;保持部件151,其保持栓塞主体152。保持部件151具有在一方向上较长的长条的形状。保持部件151包括一端511、另一端512、以及侧端513,该侧端513与一端511和另一端512相交。在图13的例子中,保持部件151呈在一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具有一端511、另一端512、以及两个侧端513,该两个侧端513具有与一端511的端面和另一端512的端面这两者相交的端面。

在保持部件151的一端511设置有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53。把持部153是一端511的上方(+z轴方向)的端部,且向从保持部件151的另一端512朝向一端511的方向(+x轴方向)突出。

另外,在保持部件151的另一端512设置有用于使栓塞部件150转动的第一转动部154。如图14所示,该第一转动部154与设置到第一壳体211的顶面的第二转动部137嵌合。

第一转动部154具有环的一部分被切割而成的截面c字状。另外,第二转动部137具有圆柱状的轴部。并且,通过使第一转动部154的开口部分与第二转动部137抵接而推入,第一转动部154和第二转动部137被卡合。由此,第一转动部154能够以第二转动部137的轴部为中心转动。

此外,在第二转动部137上,在轴部的y轴方向两端形成有比轴部的直径大的支撑部137a。由此,第一转动部154在与第二转动部137卡合了的状态下向y轴方向的位置偏移被限制。

栓塞主体152在保持部件151中配置于一端的把持部153与另一端的第一转动部154之间的位置。使用者用手指抓住位于比栓塞主体152靠保持部件151的一端511侧的把持部153而能够对栓塞部件150进行开闭操作,因此,附着到栓塞主体152的墨水难以附着于手指。

另外,如图14所示,在第一壳体211形成有第三突起180,在栓塞部件150的开闭操作中,在栓塞部件150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180通过与栓塞部件150的第一转动部154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而卡止栓塞部件150。第三突起180配置于比第一转动部154和第二转动部137靠-x轴方向的位置。第三突起180在第三突起180的+x轴方向侧具有与第一转动部154的端部(保持部件151的一部分)接触的斜面180a。第三突起180的斜面180a与第一壳体211的顶面211a所呈的角度是约60°。因而,使栓塞部件150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之际的栓塞部件150的移动角度最大是约120°。即,在栓塞部件150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了约120°的位置处,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被第三突起180限制。由此,能够可靠地识别栓塞部件150被卡止到预定的位置的情况。另外,在栓塞部件150被第三突起180卡止了的状态下,把持部153位于上方(+z轴方向),因此,使栓塞部件150闭合之际易于将手指搭于把持部153,能够使栓塞部件150的操作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栓塞部件150的与第三突起180的斜面180a接触的部分,即,第一转动部154的附近(保持部件151的一部分)设置有第四突起156。

第四突起156分别形成于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端部。两个第四突起156的位置对应于与斜面180a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接触的位置。并且,在栓塞部件150被第三突起180卡止之际,第三突起180的斜面180a与第四突起156接触。由此,能够难以产生由保持部件151的与第三突起180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损伤等。

保持部件151由非挠性部件构成。作为非挠性部件的材料,列举出塑料、金属等。栓塞主体152由挠性部件构成。作为挠性部件的材料,列举出橡胶、合成橡胶等。另外,第二转动部137由非挠性部件构成。此外,保持部件151、第二转动部137以及第一壳体211的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栓塞部件150是通过使保持部件151和栓塞主体152连结而构成的。具体而言,保持部件151在栓塞主体152的连结部位具有通孔151a(参照图3)。栓塞主体152的一部分嵌入该通孔151a。由此,保持部件151和栓塞主体152连结。

另外,栓塞主体152具有用于覆盖液体注入部42的栓塞部161。栓塞部161呈具有用于密封液体注入部42的开口168的有底圆筒状,如图13所示,具备从z轴方向上端朝向下端延伸的躯体部分。

另外,栓塞部件150形成有与保持部件151连接的支撑部170。支撑部170用于支撑栓塞部161的形成有开口168的端部169。支撑部170设置于端部169的第一转动部154侧。支撑部170具有大致平坦的支撑面170a,通过在该支撑面170a上与栓塞部161的端部169接触,而支撑栓塞部161的端部169。因而,在使栓塞部件150转动而使栓塞主体152从液体注入部42脱开之际,能够使栓塞主体152难以从保持部件151脱落。

接着,对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b-b截面图。

如图15所示,在栓塞部件150设置有第一突起157,该第一突起157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

另外,在第一壳体211设置有第二突起220,在栓塞部件150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220用于与第一突起157接触而使第一突起157位置变化,在栓塞部件150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第一壳体211之际,第二突起220与第一突起157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第一突起157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分别被配置于,在栓塞部件150转动而卡止于第一壳体211之际,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部件150的栓塞主体152密封的位置。此外,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部件150的栓塞主体152密封的位置是液体供给单元200的使用状态下的高度位置。

具体而言,在栓塞部件150的保持部件151的一端511侧设置有从保持部件151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部158。并且,在板部158的-z轴方向端部,从板部158的面朝向栓塞主体152形成有凸状的第一突起157。另外,在第一壳体211的顶面211a侧的通孔260(参照图9)的附近形成的缘部219,朝向+x轴方向形成有凸状的第二突起220。

板部158的x轴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是保持部件151的z轴方向上的厚度尺寸(侧端513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约1/3左右,以厚度比较薄的方式形成。由此,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接触之际,能够易于向x轴分量方向变形。

另外,第一突起157的y轴方向的宽度尺寸是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约1/6左右。此外,第二突起220的y轴方向的宽度尺寸也是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约1/6左右。由此,由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而施加于使用者的手指的负荷被降低,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和卡止解除的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配置于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也可以配置于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侧、保持部件151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表示相互卡合而固定,因此,在一旦因卡止而固定了之后,彼此的部件既可以维持也可以不维持卡合的状态。也可以是,在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卡止了的状态下,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能够稍微相对移动。

接着,对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方法进行说明。

图16和图17是用于说明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b-b截面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对使栓塞部件150转动而从被第三突起180卡止了的状态转换成第一壳体211和栓塞部件150卡止的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接触。详细而言,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b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的靠前的面220b接触。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16所示,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接触。此外,从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b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的靠前的面220b接触了的时间点到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b接触的时间点,由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压,第一突起157受到来自第二突起220侧的回弹力。由此,第一突起157向+x轴分量方向位置变化。即,板部158的-z轴端部向+x轴分量方向变形。并且,此时,在使用者的手指最大程度施加有负荷。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如图17所示,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被卡止。并且,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主体152密封。

在此,在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了时,第一突起157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另外,此时,施加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的负荷被一下子减轻。即,使用者被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压释放,获得卡止感。另外,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之际,例如,产生“咔嗒”这样的声音,使用者能够确认该声音。

此外,在从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卡止了的状态使栓塞部件150转动而转换成利用第三突起180卡止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

具体而言,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c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的靠前的面220c接触。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16所示,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接触。此外,从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c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的靠前的面220c接触了的时间点到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接触的时间点,由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压,第一突起157受到来自第二突起220侧的回弹力。由此,第一突起157向+x轴分量方向位置变化。并且,此时,在使用者的手指最大程度地施加有负荷。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如图15所示,第一壳体211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在此,在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的顶部220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了时,第一突起157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另外,此时,施加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的负荷被一下子减轻。即,使用者被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压释放,获得卡止感。另外,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之际,例如,产生“咔嗒”这样的声音,使用者能够确认该声音。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之际,在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过程中,使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接触而使第一突起157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第一突起157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

另外,在使栓塞部件150与第一壳体211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也同样,使用者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150与第一壳体211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另外,在利用栓塞部件150将液体注入部42密封之际,在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液体注入部42的密封状态,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150使液体注入部42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罐30的墨水从液体注入部42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罐30的墨水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是所谓托架装载型,因此,在液体注入部42的密封状态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由于由托架19的往复移动带来的振动,液体罐30内的墨水会从液体注入部42流出,墨水附着于外壳100的内部的各驱动部等部件等不良情况产生,但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能够确认液体注入部42可靠地被栓塞部件150密封的情况,因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液体喷射装置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即,涉及液体供给单元的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18是表示液体供给单元的局部结构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b-b截面图。如图18所示,在液体供给单元200a的栓塞部件150设置有用于将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a的第一突起157。此外,第一突起157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第一壳体211a设置有第二突起220a,在栓塞部件150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220a与第一突起157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栓塞部件150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第一壳体211之际,该第二突起220a与第一突起157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211a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动作中,第二突起220a构成为能够位置变化。

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a分别被配置于,在栓塞部件150转动而卡止于第一壳体211a之际,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部件150的栓塞主体152密封的位置。此外,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部件150的栓塞主体152密封的位置是液体供给单元200a的使用状态下的高度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211的顶面211a侧的通孔260(参照图9)的附近形成的缘部219a,设置有能够沿着x轴方向位置变化的块状的移动体221。并且,在移动体221的内部配置有对移动体221向+x轴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221a。另外,在移动体221的+x轴方向端部形成有第二突起220a。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200a具有第三突起180和第四突起156,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液体供给单元200a中,具有使液体罐30和第二壳体212能够可靠地卡止,即,使液体供给口505和液体导入针部122能够可靠地卡合的结构,但对于该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参照图8和图9的按压部270和被按压部70的结构)。

接着,对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方法进行说明。

图19和图20是用于说明第一壳体与栓塞部件之间的卡止状态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b-b截面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栓塞部件150转动而从被第三突起180卡止了的状态转换成第一壳体211a和栓塞部件150卡止的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接触。详细而言,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b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的靠前的面220ab接触。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19所示,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接触。此外,在从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b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的靠前的面220ab接触了的时间点到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接触的时间点,由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压,第二突起220a被从第一突起157侧按压。这样一来,压缩螺旋弹簧221a被向-x轴方向压缩。由此,移动体221向-x轴方向移动,与此相伴,第二突起220a向-x轴方向位置变化。并且,此时,在使用者的手指最大程度施加有负荷。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靠近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如图20所示,第一壳体211a和栓塞部件150被卡止。并且,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主体152密封。

在此,在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了时,第二突起220a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另外,此时,施加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的负荷被一下子减轻。即,使用者被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压释放,获得卡止感。另外,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之际,例如,产生“咔嗒”这样的声音,使用者能够确认该声音。

此外,在从第一壳体211a与栓塞部件150卡止了的状态起使栓塞部件150转动而转换成由第三突起180卡止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

具体而言,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c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的靠前的面220ac接触。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19所示,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接触。此外,从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的靠前的面157c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的靠前的面220ac接触了的时间点到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接触的时间点,由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压,第二突起220a被从第一突起157侧按压。这样一来,压缩螺旋弹簧221a被向-x轴方向压缩。由此,移动体221向-x轴方向移动,与此相伴,第二突起220a向-x轴方向位置变化。并且,此时,在使用者的手指最大程度施加有负荷。

接下来,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抓住把持部153,一边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向远离液体注入部4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如图18所示,第一壳体211a与栓塞部件150之间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在此,在第一突起157的顶部157a与第二突起220a的顶部220a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了时,第二突起220a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另外,此时,施加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的负荷被一下子减轻。即,使用者被从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压释放,获得卡止感。另外,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之际,例如,产生“咔嗒”这样的声音,使用者能够确认该声音。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a之际,在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过程中,使第一突起157和第二突起220a接触而使第二突起220a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150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第二突起220a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a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150卡止于第一壳体211a。

另外,在使栓塞部件150与第一壳体211a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也同样,使用者在第一突起157与第二突起220a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150与第一壳体211a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另外,在液体注入部42被栓塞部件150密封之际,在栓塞部件150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液体注入部42的密封状态,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150使液体注入部42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罐30的墨水从液体注入部42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罐30的墨水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是所谓托架装载型,因此,在液体注入部42的密封状态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由于由托架19的往复移动导致的振动,液体罐30内的墨水会从液体注入部42流出,获得墨水附着于外壳100的内部的各驱动部等部件等致命的损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能够确认液体注入部42可靠地被栓塞部件150密封了的情况,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改良等。以下说明变形例。

(变形例1)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200中,设为如下结构:在第一壳体211设置有第二突起220,并使第一突起157位置变化,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液体容纳体,能够将液体注入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液体注入部,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在栓塞部件向靠近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用于与第一突起接触而使第一突起位置变化,在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即,也可以是在作为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罐设置有第二突起的结构。

另外,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液体注入部被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此外,液体口被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是液体供给单元的使用状态下的高度位置。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设置第三突起180和第四突起156。即便如此,也能够获得上述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2)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单元200a中,设为如下结构:在第一壳体211设置有第二突起220a,使第二突起220a相对于第一突起157位置变化,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液体容纳体,能够将液体注入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液体注入部,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用于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在栓塞部件向靠近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与第一突起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即,也可以是在作为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罐设置有能够位置变化的第二突起的结构。

另外,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液体注入部被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此外,液体口被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是液体供给单元的使用状态下的高度位置。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设置第三突起180和第四突起156。即便如此,也能够获得上述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3)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说明为液体罐30搭载于托架19的托架装载型的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非托架装载型的装置。即便如此,也能够利用栓塞部件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卡合机构而由栓塞部件可靠地密封液体注入部42,因此,例如,在通过搬运使液体喷射装置移动了之际,即使是液体罐30振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来自液体注入部42的墨水的泄漏。

(变形例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液体罐30的数量是一个情况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搭载有多个液体罐的液体喷射装置。

(变形例5)本发明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和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液体罐,也能够应用于喷射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和用于容纳该液体的液体罐。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这样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罐。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滤色器的制造所使用的色材喷射装置。

(3)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ield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所使用的电极材喷射装置。

(4)喷射含有生物芯片制造所使用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样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向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具备使其他任意的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设为也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线状的状态。另外,在此所谓的“液体”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粘度较高的或较低的液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液状态的材料也包含于“液体”。另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状态的液体,由颜料、金属颗粒等固态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到溶剂而成的液体等也包含于“液体”。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的例子,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那样的墨水、液晶等。在此,墨水设为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的墨水。

以下,记载从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壳体,其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用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突起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根据该结构,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栓塞部件的第一突起和壳体的第二突起接触而使第一突起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

另外,在使栓塞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使用者也同样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此外,卡止感除了包括由于上述接触压等而使用者能感到的手感之外,也包括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和解除时产生的例如“咔嗒”这样的声音、振动等。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栓塞部件密封液体注入部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使液体注入部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从液体注入部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的转动被第三突起限制。由此,能够可靠地识别栓塞部件被卡止到从液体注入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位置。另外,在使栓塞部件闭合之际易于手指搭于栓塞部件,能够使栓塞部件的操作容易。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借助第四突起卡止于第三突起,因此,能够难以产生由除了第四突起以外的部分与第三突起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损伤等。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一定位部,其在向所述壳体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进行安装方向上的定位;以及被按压部,其朝所述安装方向被压向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其向所述安装方向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对置;第二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卡止所述第一定位部;按压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安装方向按压所述被按压部,若所述被按压部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则所述液体容纳体与该按压联动,从而所述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根据该结构,在将液体容纳体设置到第二壳体之际,即使液体容纳体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卡止状态不充分,也在相对于第二壳体设置第一壳体之际,液体容纳体的被按压部被第一壳体的按压部按压,从而液体容纳体的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部。因而,能够使液体容纳体和壳体可靠地卡止。

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壳体,其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用于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根据该结构,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栓塞部件的第一突起和壳体的第二突起接触而使第二突起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第二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卡止于壳体。

另外,使栓塞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也同样,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栓塞部件密封液体注入部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进行液体注入部的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从液体注入部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的转动被第三突起限制。由此,能够可靠地识别栓塞部件被卡止到从液体注入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位置的情况。另外,在使栓塞部件闭合之际易于搭手,能够使栓塞部件的操作容易。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借助第四突起卡止于第三突起,因此,能够难以产生由除了第四突起以外的部分与第三突起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损伤等。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一定位部,其在向所述壳体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进行安装方向上的定位;以及被按压部,其朝所述安装方向被压向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其向所述安装方向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第二壳体,其与所述第一壳体对置;第二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卡止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按压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安装方向按压所述被按压部,若所述被按压部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则所述液体容纳体与该按压联动,从而所述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根据该结构,在将液体容纳体设置到第二壳体之际,即使液体容纳体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卡止状态不充分,也在相对于第二壳体设置第一壳体之际,液体容纳体的被按压部被第一壳体的按压部按压,从而液体容纳体的第一定位部被卡止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部。因而,能够使液体容纳体和壳体可靠地卡止。

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以便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用于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突起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根据该结构,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栓塞部件的第一突起与液体容纳体的第二突起接触而使第一突起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第一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

另外,在使栓塞部件与液体容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也同样,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与液体容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栓塞部件密封液体注入部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进行液体注入部的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从液体注入部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优选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的转动被第三突起限制。由此,能够可靠地识别栓塞部件被卡止到从液体注入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位置的情况。另外,在使栓塞部件闭合之际易于搭手,能够使栓塞部件的操作容易。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借助第四突起卡止于第三突起,因此,能够难以产生由除了第四突起以外的部分与第三突起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损伤等。

液体供给单元是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单元具备: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液体注入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手柄形状的栓塞部件,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栓塞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栓塞部件转动;以及第一突起,其用于将所述栓塞部件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二转动部,其供所述第一转动部嵌合;以及第二突起,其能够位置变化地设置,在所述栓塞部件向靠近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而位置变化,在所述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使所述位置变化恢复原状。

根据该结构,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栓塞部件的第一突起和液体容纳体的第二突起接触而使第二突起位置变化。之后,通过使栓塞部件进一步转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而第二突起的位置变化恢复原状。在该一系列的动作中,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即,使用者在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不用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卡止于液体容纳体。

另外,在使栓塞部件与液体容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之际也同样,使用者在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触时受到接触压,之后,被从接触压释放,因此,获得卡止感。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栓塞部件与液体容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

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被配置于,在所述栓塞部件转动而卡止于所述液体容纳体之际,所述液体注入部被所述栓塞部件密封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栓塞部件密封液体注入部之际,在栓塞部件的转动过程中,使用者获得卡止感。因而,使用者无需以目视确认,便能够可靠地利用栓塞部件进行液体注入部的密封。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从液体注入部的流出,减少容纳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蒸发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优选的是,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第三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向远离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方向转动之际,该第三突起通过与所述栓塞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侧的端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栓塞部件的转动并卡止所述栓塞部件。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的转动被第三突起限制。由此,能够可靠地识别栓塞部件被卡止到从液体注入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位置的情况。另外,在使栓塞部件闭合之际易于搭手,能够使栓塞部件的操作容易。

优选的是,在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第四突起,该第四突起在所述栓塞部件被所述第三突起卡止之际与所述第三突起接触。

根据该结构,栓塞部件借助第四突起卡止于第三突起,因此,能够难以产生由除了第四突起以外的部分与第三突起之间的接触导致的损伤等。

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和上述的液体供给单元。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具备如下液体供给单元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供给单元能够容易地识别例如栓塞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栓塞部件与液体注入部之间的密封状态、液体容纳体与壳体之间的卡止状态等部件彼此准确地卡止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