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8493发布日期:2019-08-24 10:3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及其控制方法,用于为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供墨。



背景技术:

数码喷墨打印机印刷物质表面高保真图像,无须直接接触物品,利用电脑的直接输出打印方式。由于数码打印机具有优良的性能,所以数码打印机被广泛应用,对于釉质墨水的喷墨打印,一般采用二级供墨的方式进行供墨,一旦供墨系统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打印效果变差,图案清晰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具有墨水搅拌、墨路循环、保护功能,能够长时间保证数码打印机的打印头清晰打印。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机构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包括机构主体,机构主体上固定有第一墨瓶、第一空气瓶、第二墨瓶、第二空气瓶和墨泵;机构主体上还设有第三管路接口、第四管路接口、第五管路接口和第六管路接口;第三管路接口和所述第一空气瓶连通,第四管路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瓶连通,第五管路接口、接打印头墨口一、均和所述第一墨瓶连通,第六管路接口、接打印头墨口二均所述第二墨瓶连通;第一墨瓶的上部和第一空气瓶连通,第二墨瓶的上部和第二空气瓶连通;第一墨瓶内设有第三液位监测装置,第二墨瓶内设有第四液位监测装置,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通过墨泵连通,第一空气瓶通过第三管路接口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连通,第二空气瓶通过第四管路接口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连通,清洗液储液瓶通过第二管路接口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连通;第三液位监测装置、第四液位监测装置、墨泵、负压、正压发生器均和控制器电连接。接打印头墨口一和接打印头墨口二用于连接打印头的进墨口和出墨口。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中,第一空气瓶内设有第一液位监测装置、第二空气瓶内设有第二液位监测装置,第一液位监测装置和第二液位监测装置均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中,机构主体上还固定有清洗液储液瓶、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均和所述清洗液储液瓶连通,所述清洗液储液瓶第二管路接口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连通,所述清洗液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中,机构主体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转盘,第一墨瓶的下方设有第一转盘,第二墨瓶的下方设有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和第一转盘传动连接,第三转盘和第二转盘传动连接,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连接有磁性结构,第一墨瓶的底部和第二墨瓶的底部均具有磁性搅拌体。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供墨的方法:控制器控制墨泵将墨水泵入第一墨瓶或第二墨瓶,第一墨瓶或第二墨瓶达到指定液位后,在第一墨瓶或第二墨瓶内液位监测装置的作用下控制器控制墨泵停止供墨;如果第一墨瓶或第二墨瓶内液位监测装置没有触发,第一墨瓶多余的墨水会流入第一空气瓶,第二墨瓶多余的墨水会流入第二空气瓶,第一空气瓶或第二空气瓶中的液位监测装置检测到有墨水流入,就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墨泵停止供墨。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的控制方法中,所述供墨方法还包括下述方法:负压、正压发生器的负压通过第一空气瓶和第二空气瓶分别作用到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在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通过控制器产生负压差,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墨水在负压差作用下通过接打印头墨口一和接打印头墨口二接管在打印头内流动;控制器通过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的液位监测装置监测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墨水液位是否相同,如果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墨水液位不相同,控制器控制墨泵使墨水较多的墨瓶的墨水通过流向墨水较少的墨瓶,使墨水在打印头工作中处于流动状态。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的控制方法中,本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方法:在打印工作中,当打印字符显示供墨不足时,如打印字符出现缺点或者断线等情况,通过人工控制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负压、正压发生器加大压力输出并作用于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加大供墨速率,起到疏通喷墨孔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

前述的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的控制方法中,本控制方法还包括供清洗液的方法:当需要由打印模式切换为清洗模式时,控制器通过控制器阀体,阻断墨水供应,改为供应清洗液,控制器通过控制负压、正压发生器在第一管路接口产生正压,正压使清洗液储液瓶内清洗液从出液口压向打印头并冲洗,如果清洗液储液瓶液面低于预设值,则通过第二管路接口向清洗液储液瓶补充清洗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墨水循环、搅拌、保护功能,能够保证数码打印机的打印头在打印过程墨路通畅,防止墨路、打印头堵塞,影响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电路系统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墨瓶,2-第一空气瓶,3-墨泵,4-清洗液储液瓶,5-第二空气瓶,6-第一管路接口,7-第二管路接口,8-第三管路接口,9-第四管路接口,10-第五管路接口,11-第六管路接口,12-第二墨瓶,13-驱动电机,14-机构本体,15-第一转盘,16-出液口,17-第三转盘,18-第二转盘,19-控制器,20-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1-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2-第一液位监测装置,23-第二液位监测装置,24-接打印头墨口一,25-接打印头墨口二,26-负压、正压发生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4,机构主体14上固定有第一墨瓶1、第一空气瓶2、第二墨瓶12、第二空气瓶5和墨泵3;机构主体14上还设有第三管路接口8、第四管路接口9、第五管路接口10和第六管路接口11;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五管路接口10、接打印头墨口一24均和所述第一墨瓶1连通,第六管路接口11、接打印头墨口二25均和所述第二墨瓶12连通;第一墨瓶1的上部和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二墨瓶12的上部和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一墨瓶1内设有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二墨瓶12内设有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通过墨泵3连通,第一空气瓶2通过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二空气瓶5通过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清洗液储液瓶4通过第二管路接口7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墨泵3、负压、正压发生器26均和控制器19电连接。

实施例2: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4,机构主体14上固定有第一墨瓶1、第一空气瓶2、第二墨瓶12、第二空气瓶5和墨泵3;机构主体14上还设有第三管路接口8、第四管路接口9、第五管路接口10和第六管路接口11;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五管路接口10、接打印头墨口一24均和所述第一墨瓶1连通,第六管路接口11、接打印头墨口二25均和所述第二墨瓶12连通;第一墨瓶1的上部和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二墨瓶12的上部和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一墨瓶1内设有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二墨瓶12内设有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通过墨泵3连通,第一空气瓶2通过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二空气瓶5通过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清洗液储液瓶4通过第二管路接口7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墨泵3、负压、正压发生器26均和控制器19电连接。

第一空气瓶2内设有第一液位监测装置22、第二空气瓶5内设有第二液位监测装置23,第一液位监测装置22和第二液位监测装置23均和所述控制器19电连接。机构主体14上还固定有清洗液储液瓶4、第一管路接口6和第二管路接口7,第一管路接口6和第二管路接口7均和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连通,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通过第二管路接口7均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的底部设有出液口16。

实施例3:一种一体化二级墨瓶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4,机构主体14上固定有第一墨瓶1、第一空气瓶2、第二墨瓶12、第二空气瓶5和墨泵3;机构主体14上还设有第三管路接口8、第四管路接口9、第五管路接口10和第六管路接口11;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五管路接口10、接打印头墨口一24均和所述第一墨瓶1连通,第六管路接口11、接打印头墨口二25均和所述第二墨瓶12连通;第一墨瓶1的上部和第一空气瓶2连通,第二墨瓶12的上部和第二空气瓶5连通;第一墨瓶1内设有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二墨瓶12内设有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通过墨泵3连通,第一空气瓶2通过第三管路接口8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二空气瓶5通过第四管路接口9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清洗液储液瓶4通过第二管路接口7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第三液位监测装置20、第四液位监测装置21、墨泵3、负压、正压发生器26均和控制器19电连接。

第一空气瓶2内设有第一液位监测装置22、第二空气瓶5内设有第二液位监测装置23,第一液位监测装置22和第二液位监测装置23均和所述控制器19电连接。机构主体14上还固定有清洗液储液瓶4、第一管路接口6和第二管路接口7,第一管路接口6和第二管路接口7均和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连通,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通过第二管路接口7均和所述负压、正压发生器26连通,所述清洗液储液瓶4的底部设有出液口16。

机构主体14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转盘17,第一墨瓶1的下方设有第一转盘15,第二墨瓶12的下方设有第二转盘18,第三转盘17和第一转盘15传动连接,第三转盘17和第二转盘18传动连接,第一转盘15和第二转盘18均连接有磁性结构,第一墨瓶1的底部和第二墨瓶12的底部均具有磁性搅拌体。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了防止墨水在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中沉淀,特别配置了搅拌装置,驱动电机13通过转盘带动磁性结构转动,磁性结构通过磁力带动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内的磁性搅拌体转动,从而起到搅拌的作用,防止墨水沉淀。

控制器19控制墨泵3将墨水泵入第一墨瓶1或第二墨瓶12,第一墨瓶1或第二墨瓶12达到指定液位后,在第一墨瓶1或第二墨瓶12内液位监测装置的作用下控制器19控制墨泵3停止供墨;如果第一墨瓶1或第二墨瓶12内液位监测装置没有触发,第一墨瓶1多余的墨水会流入第一空气瓶2,第二墨瓶12多余的墨水会流入第二空气瓶5,第一空气瓶2或第二空气瓶5中的液位监测装置检测到有墨水流入,就会向控制器19发出信号,控制器19控制墨泵3停止供墨,从而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第一空气瓶2和第二空气瓶5起到压力缓冲的作用。正常打印时,负压、正压发生器26的负压通过第一空气瓶2和第二空气瓶5分别作用到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内,在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内产生负压差,第一墨瓶1和第二墨瓶12内墨水在负压差作用下通过接打印头墨口一24和接打印头墨口二25接管在打印头内流动,流动中如果第一墨瓶1或第二墨瓶12内的液位监测装置触发,则说明两个墨瓶中墨水量不平均,在墨泵3的作用下使墨水较多的墨瓶的墨水通过流向墨水较少的墨瓶,使墨水在打印头工作中处于流动状态。

本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方法:在打印工作中,当打印字符显示供墨不足时,如打印字符出现缺点或者断线等情况,通过人工控制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负压、正压发生器加大压力输出并作用于第一墨瓶和第二墨瓶内,加大供墨速率,起到疏通喷墨孔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

当需要由打印模式切换为清洗模式时,控制器19通过控制器阀体,阻断墨水供应,改为供应清洗液,控制器19通过控制负压、正压发生器26在第一管路接口7产生正压,正压使清洗液储液瓶4内清洗液从出液口16压向打印头并冲洗。如果清洗液储液瓶液面低于预设值,则通过第二管路接口6向清洗液储液瓶4补充清洗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