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3656发布日期:2020-01-07 07:4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现有喷码机在完成喷码工序后,由于油墨无法立刻干燥,通常设有烘干组件,而烘干组件大多包括紫外线固化灯,紫外线固化是利用紫外线和加入到油墨、涂料、密封剂中的光引发剂产生光化学反应实现快速固化的方法。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直接照射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和眼睛等造成损伤,因此现有的紫外线固定化灯烘干装置通常包括一个用于隔离紫外线的防护装置,传送带穿过防护装置内部并将待加工的产品输送至机箱内部,由紫外线固化灯进行烘干处理。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车间内可能常常飘散有大量灰尘,并附着在紫外线灯的灯管上,而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并不强,因此经常需要对紫外线灯的灯管进行维护,另一方面,由于紫外线灯用于加速油墨的干燥固化,防护装置容易被污染。而现有技术中的紫外线防护装置通常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对灯管的维护工作以及对防护装置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使其便于拆卸,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灯管或清洗防护装置内部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包括机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机架沿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喷码装置和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紫外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外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和防护帘,所述防护帘包括顶帘和侧帘,所述顶帘沿输送方向连接有多个垂直于传送带的窗口帘,所述窗口帘与侧帘沿所述顶帘的边缘围设,所述窗口帘设有翻折部,所述顶帘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压紧环,相邻的所述窗口帘和侧帘之间均设有连接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防护帘的设置,由防护帘对紫外线进行隔离,成本较低,也能达到隔离的效果。此外,说明了防护装置除了防护帘之外还包括支撑部件,防护帘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块的配合固定在支撑部件上。进一步地,说明了防护帘的组成包括顶帘和侧帘,因此可以对紫外线灯进行全面地覆盖,保证紫外线不会从防护装置穿出,而相邻的两个侧帘之间均设有连接部件,可将侧帘连为一体,保证隔离效果。由于防护装置需要容传送带和产品出入,因此窗口帘设有翻折部,用以避让传送带和产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件包括长方体的支撑框架,包括顶壁四个侧壁,所述定位凸起一体设置于所述顶壁的上表面边缘,所述定位凸起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顶帘的尺寸大于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尺寸,所述侧帘和窗口帘交替设置并分别贴合于对应的所述侧壁,所述窗口帘和所述侧帘的尺寸均大于对应所述侧壁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防护帘的结构,由于防护帘呈十字形,且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框架,又顶帘的尺寸大于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尺寸,因此顶帘可完全贴合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又侧帘贴合于支撑框架的四个侧壁,因此可以对支撑框架除底面外的所有侧面均能起到隔离效果,而底面正对传送带,因此也无需进行隔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凸起的上端尺寸比下端大,所述定位孔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部尺寸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凸起上大下小,当防护帘通过定位孔固定时,可以卡接在定位凸起上,对结构进行了稳定,避免安装过程中防护帘难以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环为矩形的环,所述压紧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尺寸相同,所述压紧环的下表面开设有配合定位凸起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压紧环的结构,由于压紧环与支撑框架的顶壁尺寸相同,因此可以完全对齐,而在压紧环的下表面开设有配合定位凸起的定位槽,使得压紧环可以固定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并通过支撑框架将防护帘进行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件为双拉头的拉链,所述拉链包括分设于相邻的所述窗口帘和侧帘相近的侧边上的两个链条,所述拉链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所述顶帘的角部,所述拉链的下端位于所述侧帘的下边缘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连接部件为拉链,且拉链为双拉头拉链,拉链的设置使得相邻的窗口帘和侧帘可以拆卸或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或取下防护帘,亦或是将防护帘固定在支撑框架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折部设有按扣,所述窗口帘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按扣配合的扣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按扣和扣座的设置因此通过按扣和扣座的配合,将翻折部上提并进行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扣座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当所述按扣与最低的所述扣座配合时,所述翻折部的下边缘高于所述传送带上待加工产品的上边缘,低于所述紫外线灯的下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扣座的位置关系,使得翻折部可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即进行翻折时既不影响传送带或产品的运动,也不会使得紫外线外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帘的内表面设有镜面纸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增强发出的紫外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强防护帘的隔离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帘的设置,对紫外线灯进行隔离,由于防护帘通过定位凸起和压紧环配合固定于支撑框架上,二压紧环可以拆卸,因此防护帘也可以进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护帘进行清洗,或者对紫外线灯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防护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传送带;12、喷码装置;2、紫外线灯;21、防护装置;3、支撑框架;31、顶壁;311、定位凸起;32、长壁;33、短壁;4、防护帘;41、顶帘;42、窗口帘;421、翻折部;422、按扣;423、扣座;43、侧帘;5、压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追溯喷码机的紫外线防护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11。机架1沿传送带1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喷码装置12和烘干组件。

参照图1和2,烘干组件包括紫外线灯2,紫外线灯2外设置有防护装置21,防护装置21包括支撑框架3和防护帘4,其中支撑框架3为长方体的框架,包括顶壁31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中,垂直于传送带11的输送方向设置的为长壁32,平行于传送带11输送方向设置的为短壁33。支撑框架3的下部设有稳定杆(图中未标出),稳定杆位于传送带11上的待加工产品的上方。

防护帘4包括顶帘41、窗口帘42和侧帘43,其中顶帘41与顶壁31的长宽均相等。顶壁31设有多个定位凸起311,定位凸起311沿传送带11的输送方向均匀分布,并分设于两个短壁33的正上方。定位凸起311为倒置的小圆台,即定位凸起311的横截面直径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递减。顶帘41对应每二个定位凸起31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图中未标出),定位孔的直径与定位凸起311的下表面直径相等。顶帘41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311配合,贴合于支撑框架3的顶壁31上,且顶帘41与顶壁31的各边对齐。

为进一步对顶帘41进行固定,防止其发生偏移或造成定位孔处损坏,在顶壁31上方还设有压紧环5,压紧环5为矩形的环,其长宽与短壁33均相等,压紧环5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定位槽为圆柱形的盲孔,且定位槽的直径与定位凸起311的上表面直径相等。

顶帘41与两个窗口帘42和两个侧帘43一体设置,且窗口帘42和侧帘43绕顶帘41的边缘交替设置,其中窗口帘42与长壁32的长宽均相等,侧帘43与短壁33的长宽均相等。相邻的窗口帘42和侧帘43之间均设有连接部件。

连接部件为双拉头的拉链(图中未示出),拉链包括分设于相邻的窗口帘42和侧帘43相近的侧边上的两个链条,拉链的上端延伸至顶帘41的角部,拉链的下端位于侧帘43的下边缘上方,拉链的两端各设有拉头,两个拉头对向设置。

窗口帘42设有翻折部421,翻折部421设有按扣422,窗口帘4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与按扣422配合的扣座423。多个扣座423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当按扣422与最低的扣座423配合时,翻折部421的下边缘高于传送带11上待加工产品的上边缘,低于紫外线灯2的下边缘。

为了增强防护帘4的隔离效果,以及增强紫外线灯2的紫外线利用率,在防护帘4的内表面贴合有镜面纸层(图中未示出)。

在追溯喷码机进行工作时,将防护帘4固定于支撑框架3和压紧环5之间,拉上拉链使得防护帘4贴合与支撑框架3的五个面上,拉起翻折部421以容纳传送带11和传送带11上的待加工产品通过。当追溯喷码机停止运转时,可以放下翻折部421,防止灰尘进入防护装置21内部对紫外线灯2造成污染。当防护装置21需要清洗或紫外线灯2需要维护时,向上拿起压紧环5,拉开拉链,取下防尘帘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