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带盒及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6491发布日期:2019-12-10 19:1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色带盒及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色带盒及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热转印及热敏打印技术的成熟,标签打印机已经在办公,家庭,以及电力电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和色带盒,色带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内;打印机主体上设有打印头、带驱动辊;色带盒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打印介质带及碳带;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头与驱动辊一起夹持打印介质带及碳带以形成具有打印信息的打印介质带,并为具有打印信息的打印介质带提供进给力,以使具有打印信息的打印介质带能从壳体的出带口配出。

然而,由于打印介质带长期盘卷在壳体内,打印介质带位于出带口的一端具有重新回卷的趋势,极易导致打印介质带位于出带口的一端被拉回色带盒内,从而导致该色带盒的报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色带盒及标签打印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色带盒,用于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打印介质带的第一容纳区域,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供打印介质带排出的出带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可供所述打印介质带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通向所述出带口的出带通道;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打印介质带的走向,并使得所述打印介质带与所述出带通道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容纳区域及第二容纳区域,所述第二容纳区域用于容纳碳带;所述分隔壁具有沿所述打印介质带的走向延伸的延伸部分,且延伸部分与壳体的部分共同围成所述出带通道。

可选地,所述打印介质带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引导作用下与壳体或者延伸部分接触。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出带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连通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件具有与所述打印介质带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弧形面。

可选地,壳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二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打印介质带的走向;所述第二引导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件背离所述出带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区域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件具有与所述打印介质带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件呈柱状,所述第二引导件呈柱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机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色带盒,所述色带盒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色带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及色带盒,在色带盒中第一引导件的引导作用下,由于打印介质带能够在出带通道中与出带通道的内壁的部分接触,打印介质带和与其接触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使得色带盒在闲置状态或者工作状态下均能够为打印介质带提供稳定的出带力,从而改善打印介质带的回卷趋势,也即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的回卷趋势,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位于出带口的一端被拉回带盒内,进而降低色带盒的报废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色带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色带盒隐去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色带盒与打印机主体配合之后,色带盒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色带盒隐去上壳体且仅有打印介质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色带盒中未设置第一引导件及第二引导件时,打印介质带的行走路径的示意图;

图6b为色带盒中设置第一引导件及第二引导件时,打印介质带的行走路径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主体;2-本体部分;3-头部部分;4-键盘部分;5-显示部分;6-按钮;7-切刀;8-安装凹槽;9-锁定件;

10-色带盒;10a-出带通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第一开口;14-碳带;15-打印介质带;16-出带口;17-提手;18-第一凹槽;19-第一卷绕轮;20-供给轮;21-卷取轮;22-分隔壁;22a-弧形部分;22b-延伸部分;23-第二容纳区域;24-第一容纳区域;25-第一孔;26-第二孔;27-卡合构件;28-环形凸起;29-打印头;30-驱动轴;31-带驱动辊;32-第二引导件;321-第二接触面;33-第一引导件;331-第一接触面;34-壳体内壁;35、36-路径。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1以及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的色带盒10。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色带盒10通常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主体1上,以便于用户对色带盒10进行更换。其中,打印机主体1的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类似,本实施例此处对于打印机主体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如图1所示,打印机主体1可以具有本体部分2以及头部部分3。本体部分2包括:用于输入数据并操作此标签打印机的键盘部分4以及显示所输入数据和操作选项的显示部分5。本体部分2具有朝向用户的前端、背离用户的一端为后端以及连接在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多个侧部;也就是说,也即打印机主体1上设有键盘部分4及显示部分5的一端为前端,本体部分2背离键盘部分4及显示部分5的一端为后端,前端的周缘与后端的周缘之间连接有侧部。

在本体部分2的侧部可设有一对按钮6,按钮6可分别设置在本体部分2相对的两侧,由此这对按钮6可以朝本体部分2动作(通过一个夹紧动作)带动切刀7切断标签。头部部分3可设置有安装凹槽8,该安装凹槽8的形状可与色带盒的形状相适配,色带盒10可安装和拆卸于安装凹槽8内。安装凹槽8内可以设置有锁定件9,锁定件9用于将色带盒10保持在安装凹槽8内。

如图2所示,色带盒10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壳体11具有上壁面以及围设在上壁面边缘且向下壳体12延伸的上侧面,下壳体12具有下壁面以及围设在下壁面边缘且向上壳体11延伸的下侧面。或者,上壳体11仅具有上壁面。

色带盒10具有第一开口13,第一开口13用于容纳打印机主体上的打印头。色带盒10内容纳有碳带14与打印介质带15,两者均可在第一开口13处暴露,经由第一开口13从出带口16送出色带盒10。

上壳体11的外表面配备了提手17,以便于用户从打印机主体1上安装与拆卸色带盒10。提手17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上壳体11上,如此,在用户安装或拆卸色带盒10时将提手17旋转至与安装方向或拆卸方向平行的打开状态,便于用户操作;在色带盒10安装或者拆卸完毕之后,可将提手17旋转至与上壳体11的上壁面平行或者接触,以减少色带盒10的占用空间。

下壳体12的边缘处具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凹槽18用于装配检测部分,检测部分与打印机主体1上的检测开关相配合,以检测色带盒10是否安装到位或者检测色带盒10与打印机主体1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等。

如图3至图4所示,色带盒10内容纳有第一卷绕轮19,第一卷绕轮19卷绕有打印介质带。色带盒10内容纳有供给轮20,供给轮20卷绕有碳带。色带盒10内容纳有卷取轮21,卷取轮21与打印机主体上的驱动轴配合,以通过卷取轮21的转动卷绕来自供给轮20的碳带。

如图4所示,下壳体12中以分隔壁22将盒体内空间大致分为第二容纳区域23和第一容纳区域24。第二容纳区域23上具有第一孔25和第二孔26,第一孔25和第二孔26分部用于容纳供给轮20和卷取轮21。碳带14的一端连接在供给轮20上,一般而言,碳带14上未使用的部分卷绕在此供给轮20上。碳带14延伸并经过第一开口13,且碳带14的部分暴露于第一开口13中。碳带14的另一端连接在卷绕轮21上,卷绕轮21卷绕碳带14上已输出打印信息后的部分。

如图4所示,在第一孔25和第二孔26中间还布置有卡合构件27,卡合构件27与供给轮20下端卡合位(未画出)配合,卡合构件27具有多个用于支撑碳带14的支撑部,以防止碳带14松弛。其中,本实施例此处对于卡合构件27的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防止碳带14松弛的功能即可。

第一容纳区域24大致呈圆形,用于容纳第一卷绕轮19和卷绕于其上的打印介质带。在第一容纳区域24中存在有环形凸起28,第一卷绕轮19可套设在环形凸起28上,以对第一卷绕轮19进行定位。

壳体内还设置有将第一容纳区域24与出带口16连通的出带通道10a,出带通道10a用于引导打印介质带15的走向,以免打印介质带15与壳体内的其它部件相互干扰。壳体内可设置有与打印介质带15的走向相适配的挡筋,挡筋可设置在第一容纳区域24与出带口16之间;挡筋可与壳体的部分内壁共同围成出带通道10a,以简化壳体内的结构;当然,壳体内也可以设置两个间隔分布的挡筋,两个挡筋共同围成出带通道10a。其中,挡筋可与壳体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连接,或者挡筋可与壳体一体设置;打印介质带15的走向可以为从第一容纳区域24通向出带口16的路径。

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引导件33,第一引导件33用于引导打印介质带15的走向,并使得打印介质带15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接触。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出带通道10a中。第一引导件33可呈柱状,例如第一引导件33可呈圆柱状、椭圆柱状;第一引导件33也可呈片状。

当色带盒1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的安装凹槽8时,打印机主体1的打印头29插入第一开口13中,驱动轴30插入第二孔26上的卷取轮21中,第二容纳区域23中的卡合位被释放。

在打印过程中,卷绕在第一卷绕轮19上的打印介质带15经第一引导件的引导进入出带通道10a并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接触,且打印介质带15的一端暴露在第一开口13中;用户在打印机主体1上的键盘部分4输入所需信息后,打印机主体1上的带驱动辊31将暴露在第一开口13的碳带14和打印介质带15抵接在打印头上,打印头上的热敏元件通过发热将输入的信息通过碳带14转印到打印介质带15上,同时带驱动辊31转动将带有打印信息的打印介质带15送出色带盒10,此时打印机主体1上的驱动轴旋转并带动卷取轮21不断卷绕碳带已使用的部分。

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在色带盒中第一引导件的引导作用下,由于打印介质带15能够在出带通道10a中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的部分接触,打印介质带15和与其接触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使得色带盒在闲置状态或者工作状态下均能够为打印介质带15提供稳定的出带力,从而改善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也即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位于出带口16的一端被拉回带盒10内,进而降低色带盒10的报废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可选地,壳体内的分隔壁22包括与第一容纳区域24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部分22a,弧形部分22a主要用于分隔第一容纳区域24及第二容纳区域23;分隔壁22还包括延伸部分22b(也即挡筋),延伸部分22b自弧形部分22a且沿着打印介质带的走向延伸设置,以与壳体的部分内壁共同围成出带通道10a。延伸部分22b可与弧形部分22a连接且一体设置,以便于加工且使得分隔壁22具有较好的强度。

其中,打印介质带可与壳体或者延伸部分22b接触。可选地,打印介质带可与壳体接触,如此,对延伸部分22b的延伸长度要求较低,同时,打印介质带还能够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

可选地,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出带通道10a与第一容纳区域24的连通处,以使得打印介质带15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之间有相对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同时,便于打印介质带15从第一引导件33处通过。

其中,第一引导件33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第一引导件33为一个时,该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出带通道10a与第一容纳区域24的连通处。当第一引导件33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引导件33可沿打印介质带的走向间隔设置,以保证对打印介质带的引导作用;例如:部分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出带通道10a与第一容纳区域24的连通处,部分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出带通道10a中。

第一引导件33具有与打印介质带接触的第一接触面331,第一接触面331为弧形面,以免划伤打印介质带15。例如,第一引导件33可呈柱状,例如圆柱状、椭圆柱状、半圆柱状等,以使得第一接触面331为弧形面;第一引导件33还可以呈片状,片状的第一引导件33可弯折成弧形,以使得第一接触面331为弧形面。

壳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件32,第二引导件32用于引导打印介质带15的走向,以使得打印介质带15行走的路径(也即出带路径)经过多次弯曲且更长,从而进一步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

其中,第二引导件32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引导件33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打印介质带经过第一引导件33、第二引导件32时的弯曲方向不同,从而进一步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

第二引导件32可设置在第一引导件33背离出带口16的一侧,以使打印介质带15在经过第二引导件32时沿与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相反的方向弯曲,以进一步提高对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的改善效果。例如:第二引导件32具体可设置在第一容纳区域24中。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引导件32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引导件32可间隔设置,以提高对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的改善效果。当第一引导件33也为多个时,部分第一引导件33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引导件32之间,或者,部分第二引导件32设置在相应的两个第一引导件33之间,或者,多个第二引导件32均分布在第一引导件33背离出带口16的一侧,以使得打印介质带具又更长的路径,以进一步提高对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的改善效果。此外,多个第二引导件32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引导件32与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不相等。

第二引导件32具有与打印介质带接触的第二接触面321,第二接触面321为弧形面,以免划伤打印介质带15。例如,第二引导件32可呈柱状,例如圆柱状、椭圆柱状、半圆柱状等,以使得第二接触面321为弧形面;第二引导件32还可以呈片状,片状的第二引导件32可弯折成弧形,以使得第二接触面321为弧形面。

此外,色带盒中的碳带及与碳带相关结构是可取消的,仅留一热敏型的打印介质带。

如图5-图7所示。图5的色带盒10内仅留有打印介质带15,壳体内设置有一第二引导件32及一第一引导件33,沿介质带行走方向布置在行走路径上。第二引导件32及第一引导件33使打印介质带15在沿路径行进时发生了两次弯曲。

图6a及图6b展示了有无第二引导件32及第一引导件33时,打印介质带的路径的区别。如图6a,在无第二引导件32及第一引导件33的情况下,打印介质带在路径35中延伸。如图6b,在有第二引导件32及第一引导件33时,打印介质带在路径36中延伸;第二引导件32使路径36发生了第一次弯曲,打印介质带与第二引导件32的部分表面发生了接触;第一引导件33使路径36发生了第二次弯曲,打印介质带与第一引导件33的部分表面发生了接触,同时在第二次弯曲时,第一引导件33将打印介质带的行走趋势引向了壳体内壁34,第二次弯曲后的走带中,打印介质带与部分内壁接触。相较于路径35,路径36具有更长的路径与明显增加的摩擦面积,由此色带盒在闲置或使用状态下均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出带力,从而改善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也即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位于出带口16的一端被拉回带盒10内,进而降低色带盒10的报废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色带盒10,色带盒10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色带盒,在第一引导件的引导作用下,由于打印介质带15能够在出带通道10a中与出带通道10a的内壁的部分接触,打印介质带15和与其接触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使得色带盒在闲置状态或者工作状态下均能够为打印介质带15提供稳定的出带力,从而改善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也即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的回卷趋势,减小甚至避免打印介质带15位于出带口16的一端被拉回带盒10内,进而降低色带盒10的报废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