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激光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3715发布日期:2020-02-07 23:2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医用激光胶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激光胶片。



背景技术:

医用胶片被大量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其主要适用于记录医学诊断的数字图像和超声图像,如医院的dr、ct、cr等影像科室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用胶片。

激光胶片是伴随激光打印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感光材料,逐渐被普及并占领市场,成像后的成品胶片无需使用观片灯,医生和病人在普通光线下即可观影。但是随着医用激光胶片被应用普及,人们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其存在一些缺陷:其一、胶片分正反两面,仅有正面为打印面,但当新手操作打印机打印时,由于提示不易辨别,常常会遇到无法确定应当如何将胶片正确放入打印机的问题,造成较大的浪费;其二、内容打印完成后,医生需要将胶片挂在医用胶片挂架上进行观察和诊断,而现有的输出介质均存在介质表面光滑,导致胶片挂架无法有效夹住胶片的问题,悬挂不便;其三、胶片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手指直接接触胶片的,而手指上化合物较多,会在胶片上留下指纹影,经过一段时间后,指纹影中的油、盐等其他成分开始与胶片里已感光的黑色金属银发生作用,而生成了硫化银金属伪影,影响胶片的观察和保存;其四、胶片不具备自保护性,对水、热、火等没有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激光胶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医用激光胶片,包括胶片本体、指示片、防滑条、第一防指纹区、第二防指纹区和防滑垫;

所述胶片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紧密贴合的高透防水层、第一保护层、第一耐磨层、阻燃层、第一耐温层、前层感光剂层、滤光层、后层感光剂层、纳米氧化铝吸墨层、纳米氧化硅成像层、片基、抗静电层、防光晕层、第二耐温层、第二耐磨层和第二保护层;胶片本体前后表面的上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箭头形凹槽,两个箭头形凹槽对称,箭头方向均指向上方,箭头顶点位于胶片本体的上边缘上,且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深度为高透防水层和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之和,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深度为第二保护层的厚度;

所述第一防指纹区为四个,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最小内角为40-70度,其中两个第一防指纹区设置在胶片本体的前表面的中部,另外两个第一防指纹区对称的设置在胶片本体后表面的中部;位于同一表面的两个第一防指纹区,一个第一防指纹区的一条平行边与胶片本体的左边缘对齐,且与该平行边相邻的边均指向右上方,另一个第一防指纹区的一条平行边与胶片本体的右边缘对齐,且与该平行边相邻的边均指向左上方,第一防指纹区的材料为高透防指纹af膜,厚度为10-20μm;

所述指示片的形状与胶片本体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形状配合,恰好能放置在胶片本体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内,指示片的厚度与高透防水层的厚度相等,材料为明胶;

所述防滑条为多个,均固定在指示片的前表面上且均平行于指示片的底边,防滑条的厚度为第一保护层厚度的85-95%,材料为明胶;指示片和防滑条采用的明胶材料均带有颜色,且两者颜色不同;

所述第二防指纹区的形状与胶片本体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形状配合,恰好能放置在胶片本体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内,第二防指纹区的厚度为第二保护层厚度的70-80%,材料为明胶;第二防指纹区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

所述防滑垫为多个,均为圆形垫,厚度为第二保护层厚度的88-92%,材料为明胶,多个防滑垫与第二防指纹区的多个圆形通孔配合,一一对应的固定在第二防指纹区的多个圆形内。

进一步的,所述高透防水层的厚度为10-25μm,材料为纳米级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厚度均为10-30μm,材料均为明胶或聚乙烯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厚度均为10-15μm,材料均为聚氨基甲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20-30μm,材料均为透明环氧树脂薄膜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温层和第二耐温层的厚度均为15-25μm,材料为硅酮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30-40μm,材料为poe永久抗静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片和防滑条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指纹区和防滑垫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医用激光胶片在保证胶片成像效果和成像清晰度基础上,易区分正反面,增加打印效率,减少耗材浪费,方便夹持悬挂,为医生观察提供便捷,且寿命长、耐磨、不易退色、不易产生静电,又增强了胶片的自我保护性,耐水、耐热并一定程度的阻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激光胶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激光胶片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激光胶片的多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示片和防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指纹区和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片本体,101、高透防水层,102、第一保护层,103、第一耐磨层,104、阻燃层,105、第一耐温层,106、前层感光剂层,107、滤光层,108、后层感光剂层,109、纳米氧化铝吸墨层,110、纳米氧化硅成像层,111、片基,112、抗静电层,113、防光晕层,114、第二耐温层,115、第二耐磨层,116、第二保护层,2、指示片,3、防滑条,4、第一防指纹区,5、第二防指纹区,6、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激光胶片,包括胶片本体1、指示片2、防滑条3、第一防指纹区4、第二防指纹区5和防滑垫。

如图3所示,胶片本体1包括从前至后依次紧密贴合的高透防水层101、第一保护层102、第一耐磨层103、阻燃层104、第一耐温层105、前层感光剂层106、滤光层107、后层感光剂层108、纳米氧化铝吸墨层109、纳米氧化硅成像层110、片基111、抗静电层112、防光晕层113、第二耐温层114、第二耐磨层115和第二保护层116。胶片本体1前后表面的上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箭头形凹槽,两个箭头形凹槽对称,箭头方向均指向上方,箭头顶点位于胶片本体1的上边缘上,且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深度为高透防水层101和第一保护层102的厚度之和,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深度为第二保护层116的厚度。

高透防水层101的厚度为10-25μm,材料为纳米级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使胶片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第一保护层102和第二保护层116的厚度均为10-30μm,材料均为明胶或聚乙烯膜层。第一耐磨层103和第二耐磨层115的厚度均为10-15μm,材料均为聚氨基甲酸酯,使胶片具有耐磨性。阻燃层104的厚度为20-30μm,材料均为透明环氧树脂薄膜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使胶片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第一耐温层105和第二耐温层114的厚度均为15-25μm,材料为硅酮密封胶,使胶片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滤光层107的厚度为3-6μm。前层感光剂层106和后层感光剂层108的厚度均为5-10μm,均包括有前上到后依次设置的黄色感光层、红色感光层和青色感光层,黄色感光层包括有第一硅胶层以及混合在第一硅胶层内部的氧化汞、氯化银,红色感光层包括有第二硅胶层以及混合在第二硅胶层内的三氧化二铁、氯化银,青色感光层包括有第三硅胶层以及设置在的所述第三硅胶层内的氧化铜、氯化银。纳米氧化铝吸墨层109的厚度为60-70μm,材料为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成像层110的厚度为55-65μm,材料为吸附有卤化银微细颗粒物的明胶。片基111的厚度为150-200μm,材料为聚酯pet薄膜,pet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经双向拉伸得到。抗静电层112的厚度为30-40μm,材料为poe永久抗静电层。防光晕层113的厚度为150-170μm,材料为聚乙烯和氢氧化铝。

第一防指纹区4为四个,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最小内角为40-70度。其中,两个设置在胶片本体1的前表面的中部,另外两个对称的设置在胶片本体1后表面的中部。位于同一表面的两个第一防指纹区4,一个第一防指纹区4的一条平行边与胶片本体1的左边缘对齐,且与该平行边相邻的边均指向右上方,另一个第一防指纹区4的一条平行边与胶片本体1的右边缘对齐,且与该平行边相邻的边均指向左上方。第一防指纹区4的材料为高透防指纹af膜,厚度为10-20μm。

如图4所示,指示片2的形状与胶片本体1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形状配合,恰好能放置在胶片本体1前表面的箭头形凹槽内,指示片2的厚度与高透防水层101的厚度相等,材料为明胶。防滑条3为多个,均固定在指示片2的前表面上且均平行于指示片2的底边,防滑条3的厚度为第一保护层102厚度的85-90%,材料为明胶。指示片2和防滑条3采用的明胶材料均带有颜色(明胶和色料混合而成,也可现在表面刷色),且两者颜色不同。指示片2和防滑条3可以一体成型。

如图5所示,第二防指纹区5的形状与胶片本体1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的形状配合,恰好能放置在胶片本体1后表面的箭头形凹槽内,第二防指纹区5的厚度为第二保护层102厚度的70-80%,材料为明胶。第二防指纹区5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防滑垫6为多个,均为圆形垫,厚度为第二保护层116厚度的88-92%,材料为明胶,多个防滑垫6与第二防指纹区5的多个圆形通孔配合,一一对应的固定在第二防指纹区5的多个圆形内。第二防指纹区5和防滑垫6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激光胶片通过肉眼可以直观确认胶片的正面(指示片2和防滑条1的明显颜色对比)与打印方向(箭头指向为放入方向)。当使用者在拿出胶片时,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把持第一防指纹区4和第二防指纹区5,第一防指纹区4采用的是疏油材料,第二防指纹区5和指示片2存在多个接触点,因此人的指纹、油脂、汗液等对胶片造成影响会明显降低。当医生需要将胶片夹持在挂架上面进行观察时候,使夹子夹持指示片2区域,防滑条3和防滑垫6可以增大摩擦力,阻挡医用胶片挂架上掉落,使得医生更能清洗观察胶片中的内容,能够准确判断出病情。且通过厚度的合理设置,保证防滑条3和防滑垫6不影响胶片的正常打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