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滴观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367发布日期:2020-05-01 17:17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滴观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滴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喷墨打印技术日益更新,瓶盖喷绘、pcb丝印层打印、瓷砖打印、二维码打印及大型户外广告绘制等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相对传统生产工艺,数字喷墨打印技术有打印速度快、使用灵活、绘制多元化的图案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

市场上有满足不同打印要求的喷头和呈现不同效果的墨水,墨水喷出后的形态直接影响到打印品质的优劣。对于墨水供应商或喷墨机的使用者,墨滴形态的好坏没有很好的办法直接观看,从而导致打印出理想的图案成为难题。市面上出现的部分墨滴观测仪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其组成复杂,制作周期长,并且维护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滴观测系统,其采用信号发生器作为外部触发信号,确保相机触发信号、曝光频率以及喷头控制信号同步,从而能够达到捕捉墨滴运行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图案。所述系统具有组成简单、制作周期短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滴观测系统,适用于一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一信号发生器、一摄像机、一光源驱动电路、一喷头控制器以及一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设置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单元的一侧;所述信号发生器和所述摄像机均设置在所述喷头单元的另一侧,所述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喷头控制器和所述光源驱动电路;所述光源驱动电路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所述喷头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喷头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墨滴观测系统还包括一信号转换器,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摄像机,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喷头控制器和所述光源驱动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为电荷耦合器件式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电阻、一第二电阻、一第三电阻、一第四电阻、一第五电阻、一第六电阻、一第七电阻、一三极管和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的公共结点电性连接至所述摄像机以接收一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的第一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电阻为一变值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电阻为一滑动变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采用bc635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采用ntd3055l104t4g型晶体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通过一光栅输出信号至信号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墨滴观测系统采用信号发生器作为外部触发信号,确保相机触发信号、曝光频率以及喷头控制信号同步,从而能够达到捕捉墨滴运行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图案。所述系统具有组成简单、制作周期短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墨滴观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中的墨滴观测系统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专利文档中,下文论述的附图以及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中实施。将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此外,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来描述特定实施方式,而并不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概念。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不同的意义,否则,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涵盖复数形式的表达。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应理解,诸如“包括”、“具有”以及“含有”等术语意图说明存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揭示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而并不意图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或其组合的可能性。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指代相同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滴观测系统。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滴观测系统,适用于一喷墨打印机。所述墨滴观测系统包括:一信号发生器1、一摄像机2、一光源驱动电路5、一喷头控制器4、一信号转换器3以及一光源装置7。

其中,所述光源装置7设置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单元6的一侧。所述信号发生器1和所述摄像机2均设置在所述喷头单元6的另一侧。

所述信号发生器1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2,当开启所述信号发生器1时,会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周期信号。所述信号发生器1作为摄像机2的外部触发信号,所述摄像机2同时输出一信号至光源驱动电路5和喷头控制器4,分别作为这两者的触发信号,从而能够确保摄像机2拍照的触发信号、光源曝光频率及喷头控制信号的同步,进一步达到捕捉墨滴运行过程中形态图案的功能。

所述摄像机2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喷头控制器4和所述光源驱动电路5。其中,所述摄像机2为电荷耦合器件式相机(即ccd相机)。所述摄像机2及其设置在摄像机2上的镜头通过一光栅(图中未示)输出信号至信号转换器3。

所述光源驱动电路5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7,并且接收所述信号转换器3的第一输出控制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所述喷头控制器4连接至所述喷头单元6,并且接收所述信号转换器3的第二输出控制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器3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摄像机2,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喷头控制器4和所述光源驱动电路5。

当所述摄像机2(本实施例的ccd相机)接收到信号发生器1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时,所述摄像机2进行摄像拍照,与此同时,所述摄像机2输出一信号传送至所述信号转换器3,再分别输出至所述喷头控制器4和所述光源驱动电路5,从而能够实现摄像机2拍照、光源曝光和喷头打印同步。于是,通过摄像机2观看墨滴的形态,而墨滴运行的延时时间需要通过摄像机软件设置延时时间以进行补偿,从而使得墨滴再视野中成像。

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驱动电路5包括:一第一电阻r1、一第二电阻r2、一第三电阻r3、一第四电阻r4、一第五电阻r5、一第六电阻r6、一第七电阻r7、一三极管q2和一晶体管q1;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公共结点电性连接至所述摄像机2以接收一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晶体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7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光源装置7的第一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为一变值电阻,例如可以采用一滑动变阻器来实现。

另外,所述三极管q2采用bc635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q1采用ntd3055l104t4g型晶体管。

通过上述光源驱动电路5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光源装置7的曝光亮度大小(即调整第七电阻r7)以及光源开关(通过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截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墨滴观测系统采用信号发生器1作为外部触发信号,确保相机触发信号、曝光频率以及喷头控制信号同步,从而能够达到捕捉墨滴运行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图案。所述系统具有组成简单、制作周期短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