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中的油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1172发布日期:2021-04-27 19:5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中的油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或瓷釉的管理系统,特别是用于陶瓷或玻璃工业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2.用于陶瓷或玻璃工业或用于其他用途的喷墨打印机配备有多个罐,每个罐用于盛装给定颜色的油墨或陶瓷釉,或另一种液体,例如清洗液。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回路将罐连接至印刷头。
3.根据印刷机的使用强度,有必要定期地用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新油墨或瓷釉或其他液体重新填充罐。
4.目前,罐的再填充是由操作者手动进行的,操作者配备有合适的容器或嘴,并通过各个罐的入口开口引入再填充油墨。
5.因此,再填充操作相对费力,尤其是因为需要在容器的入口开口进行干预,并等待注入油墨或瓷釉再填充所需的时间。再则,操作者不正确地注入油墨,即把油墨注入到错误的罐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样就需要停止机器并执行彻底清洁循环。
6.此外,瓷釉再填充的温度通常明显低于机器要求的温度。因此,机器必须负责通过适当的加热装置加热罐,直到达到正确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或瓷釉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上述缺点。
附图说明
8.将从以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更全面地显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如附图中的非限制性实例所示,其中:
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部件的等距视图;
10.‑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部件,其联接至该系统的第二部件;
11.‑
图3和图4示出了图2中部件的不同操作配置;
12.‑
图5示出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印刷机;
13.‑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个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14.根据本发明的瓷釉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罐(2),每个罐都配备有用于快速联接的液压连接件(21)和内隔热层。
15.图1和图2示出了罐(2)。每个罐(2)都包括外壳,在外壳内都放置了隔热层。罐(2)可以在内部分成独立且密封的内部隔室,每个隔室用于盛装预定的油墨或其他液体物质。隔热层介于罐(2)的外壳与隔室或内部隔室之间。
16.液压连接件(21)布置成使罐(2)的隔室或内部隔室与印刷机(m)或再填充组(6)的相应液压连接件连通。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罐(2)包括三个内部隔室,每个内部隔室都设有液压连接件(21)。因此,罐(2)设有三个液压连接件(21)。
17.优选地,液压连接件(21)属于快速联接类型的。特别地,液压连接件(21)可以通过沿插入轴线的简单平移运动而联接在相应的液压连接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获得用于快速联接的各种类型的液压连接件,因此将不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罐(2)可以与托架(20)相关联。托架(20)布置用于支撑和运输罐(2)。为此,托架(20)包括一个装配有轮子(w)的框架,以用于搁置在地面上。轮子(w)以这样的方式与托架(20)相关联,即允许托架(20)在地面上围绕竖直轴线旋转,即允许沿弯曲路径引导托架(20)。例如,至少一个轮子(w)借助于围绕竖直轴线枢转的叉而与托架(2)相关联。
19.由于托架(20),可以在工厂或工业工厂内不同目的地之间运输罐(2)。托架(20)可以是手动的,即用于手动地引导,或者可以是电动的并且配备有用于自引导的装置。
20.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接站(3),该对接站布置成放置在一个或多个印刷机(m)中。
21.每个对接站(3)都包括用于快速联接的液压连接件(31),该液压联接件用于连接到罐(2)的液压连接件(21)。本质上,每个对接站(3)用于接收罐(2)。对接站(3)的液压连接件(31)在数量和结构上对应于罐(2)的液压连接件(21)。在所示出情况下,有三个液压连接件(31)。
22.如图5所示,印刷机(m)可以包括预定数量的对接站(3)。每个对接站(3)都包括一个空间,罐(2)可以容纳在该空间内。在所示出的实例中,机器(m)包括四个对接站(3)。每个对接站(3)都将相应的罐(2)连接到机器(m)的三个印刷杆(b)。特别地,在对接站(3)内,相关的罐(2)的每个隔室通过液压连接件(21、31)连接到相应的印刷杆(b)。每个对接站(3)的每个液压连接件(31)连接到相应印刷杆(b)的供应回路。
23.在印刷机运行过程中,罐(2)向相应的印刷杆(b)的供应回路供应油墨。当罐(2)是空的时,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在期望的时刻,由于用于快速联接的液压连接件(21、31)的存在,罐(2)可被快速地替换为充满的罐(2)。充满的罐(2)和空的罐(2)都可以借助于其自身的托架(20)来运输。
24.每个对接站(3)可以配备有电机装置(4),该电机装置布置成在待用位置与在对接站内的操作位置之间转移罐(2),并且引起液压连接(21、31)的联接。
25.实质上,电机装置(4)经配置以执行至少两种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在空的对接站(3)内装载罐(2)。从图3示意性示出的罐(2)的待用位置开始,电机装置(4)接合或收回罐(2),并使其在对接站(3)内进入图2示意性示出的操作位置,从而引起液压连接件(21、31)的联接。
26.电机装置(4)的第二个活动目的在于将罐(2)从对接站(3)转移到对接站(3)外的待用位置,在该待用位置,可以收回罐(2)并将其转移到别处。在第二个活动中,电机装置(4)将罐(2)与对接站(3)隔开,同时断开液压连接件(21、31)。
27.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电机装置(4)包括滑动件(41),该滑动件经构造以钩住罐(2)。滑动件(41)可在外部位置和内部位置之间移动,在外部位置中,滑动件可以钩住位于待用位置的罐(2),在内部位置中,滑动件将罐(2)定位在对接站(3)中,从而引起液压连接件
(21、31)的联接。在从内部位置向外部位置移动时,滑动件(41)引起液压连接件(21、31)的断开。
28.在可行的实施例中,滑动件(41)包括例如扁平形状的臂,该臂具有端部(42),该端部配备有用于罐(2)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42a)例如是通孔的形式。罐(2)进而设有钩接元件(2a),该钩接元件是突出的凸起形状的形式,并且其布置成插入滑动件(41)的开口(42a)中。优选地,滑动件(41)的端部(42)向上偏斜,使得在从内部位置到外部位置的行程过程中,滑动件(41)向上曲折,从而上升到罐(2)的钩接元件(2a)上方,直到到达一个点,在该点开口(42a)与罐(2)的钩接元件(2a)对准并插入在钩接元件(2a)上,然后滑动件(41)返回到初始配置,同时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滑动件(41)在向其内部位置的行程中,能够将处于操作位置的罐(2)拉到对接站(3)内。
29.电机装置(4)包括对准引导件(33、23),其经构造以在罐(2)的操作位置中对准液压连接件(21、31)。本质上,对准引导件(33、23)经构造以用于将罐(2)定位在对接站(3)中,以此方式,液压连接件(21、31)沿联接方向相互对准,并因此能够正确联接。
3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对准引导件(33、23)包括与对接站(3)相关联的轨道(33),以及与罐(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滑动元件(23),以便在罐(2)从待用位置到操作位置的行程过程中以及在相反的行程中沿轨道(33)滑动。轨道(33)与对接站(3)的侧壁相关联。再则,轨道(33)具有从罐(2)的待用位置向操作位置上升的趋势,使得从待用位置向操作位置移动时,罐(2)上升一定高度,该高度取决于轨道(33)的几何形状。优选地,对准引导件包括一对轨道(33),该一对轨道与对接站(3)的两个相对侧壁相关联。滑动元件(23)例如是辊的形式,并且布置在罐(2)的相对的侧壁上。
31.对接站(3)可以设有加热器(32),液压连接件(31)与该加热器(32)相关联。进而,加热器(32)连接到印刷杆(b)的供应回路。加热器(32)可以是电型的,或者可以是热交换器的形式,除了油墨之外,热矢量流体在该热交换器内循环。在任何情况下,加热器(32)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因此将不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2.加热器(32)的存在允许对来自罐(2)的油墨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使得油墨以预期的、正确的温度供应到印刷头。
3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罐(2)包括三个内部隔室,每个内部隔室都配备有液压连接件(21),对接站(3)包括三个加热器(32),每个加热器都设有到相应印刷杆(b)的液压连接件(31)。
34.电机装置(4)、对准引导件(33)、以及一个或多个加热器(32)被放置在相应对接站(3)的空间内。在图2、图3以及图4中,为了更清晰的看见,这些部件被示出在相应的对接站(3)的空间外。
35.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配备有识别装置,该识别装置布置成检测罐(2)是否与预期的对接站(3)相关联。换句话说,识别系统经配置以识别盛装某种瓷釉、油墨或其他液体的给定的罐(2)是否与给定的对接站(3)相关联,对于给定的对接站(3),供应罐(2)中盛装的液体是预期的。
36.识别装置进一步经配置以启动电机装置(4),以仅当罐(2)与预期的对接站(3)相关联时,将罐(2)从待用位置转移到操作位置。换句话说,如果识别装置检测到罐(2)目标在于对接站(3),则允许启动电机装置(4)并插入罐(2)。
37.在实践中,当操作者将罐(2)引导至对接站(3)前方的待用位置时,识别装置识别罐(2),检查罐(2)是否目标在于对接站(3),并且只有在肯定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电机装置(4)并将罐(2)安装在对接站(3)中。由于识别装置的存在,将盛装给定的油墨或液体的罐(2)安装在非预期的或不正确的对接站(3)中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8.在可行的实施例中,识别系统包括每个罐(2)的识别元件,例如“rfid标签”、qr码或条形码,以及与每个对接站(3)相关联的相应读取器。每个读取器与计算机连通,该计算机的存储器包含与每个罐(2)和每个对接站(3)相关的数据,以便能够将每个对接站(3)的读取器发送的数据与各个罐(2)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机还连接到电机装置(4),以控制其操作。
39.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印刷机(m)为每个对接站(3)都配备有上述计算机和读取器。计算机还控制每个对接站(3)的电机装置(4)的操作。在允许将罐(2)引入对接站(3)之前,计算机通过相关的读取器检查罐(2)是否是对接站(3)预期的罐,并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启动电机装置(4),以将罐(2)带入操作位置。
40.印刷机还设有用于控制罐(2)内的液位的装置。例如,这些控制装置是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罐或罐(2)内的每个隔室中存在的油墨量或油墨位。
41.当罐(2)是空的或几乎是空的时,或者在其他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启动电机装置(4),以将罐从其对接站(3)中移除。
42.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再填充组(6),该再填充组设有一个或多个罐(61、62、63),这些罐盛装要供应给印刷机的油墨或其他液体。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再填充组包括三个罐(61、62、63),每个罐用于填充罐(2)的三个内部隔室中的一个隔室。
43.再填充组(6)包括与前述基本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对接站(3)。每个对接站(3)设有与上述基本相同的电机装置(4)。每个对接站(3)在其自身的液压连接件处与再填充组(6)的罐(61、62、63)连通。在所示出的实例中,再填充组(6)的每个对接站(3)在其三个液压连接件(31)处连接至三个罐,用于联接在罐(2)的液压连接件中。因此,罐(2)的每个隔室可以与再填充组(6)的罐(61、62、63)中的一个罐连接。
44.以此方式,每个罐(2)可以在再填充组(6)处被填充,然后随后被引导到预期的印刷机。识别装置也可以配备至再填充组(6),该识别装置的使用确保了每个罐(2)正确地填充有预期的油墨或其他液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