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0868发布日期:2021-02-03 12:3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产品,如服装等,需要配置一个产品标签,产品标签上需要打印上产品信息、识别码等。在标签打印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打印效果,需要配置一个供油单元,该供油单元能够滤除油墨中的杂质等。现有的供油单元在出油口处固定设置有滤网,以滤除杂质,提高打印效果。但是这种滤除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油口处的滤网容易堵塞,导致出油不连续、不均匀,影响打印效果,滤网需要频繁更换才行,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油连续均匀、提高打印效果、滤网使用时间长、降低滤网更换频率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一种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包括供油盒、设置于供油盒顶部的驱动电机、位于供油盒中且驱动电机驱动的扇叶组件、与供油盒的顶部连接的进油管、与供油盒的底部连接的出油管、设置于供油盒内且围绕在扇叶组件外部的过滤网罩筒;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供油盒的顶壁并位于供油盒中,扇叶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供油盒的顶壁靠近驱动电机的位置开设有进油口,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供油盒的周向侧壁或底壁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出油口,出油管与出油口连通;进油口与过滤网罩筒的内部连通;过滤网罩筒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滤孔。
[0005]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罩筒的形状为圆环形。
[0006]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盒的顶壁及底壁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圆形的定位槽,过滤网罩筒的上端位于供油盒的顶壁的定位槽中,过滤网罩筒的下端位于供油盒的底壁的定位槽中。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盒的顶壁与供油盒的主体螺纹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盒的顶壁与供油盒的主体之间具有密封圈。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或出油管连接有油泵,供油盒上设置有用于侦测供油盒内部油压的电子压力表;一控制器与电子压力表及油泵均连接。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供油盒上的电子温度表及安装于供油盒的周向侧壁的内侧面上的加热器,控制器与电子温度表及加热器均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关及转速。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包括供油盒、设置于供油盒顶部的驱动电机、位于供油盒中且驱动电机驱动的扇叶组件、与供油盒的顶部连接的进油管、与供油盒的底部连接的出油管、设置于供油盒内且围绕在扇叶组件外部的过滤网罩筒;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供油盒的顶壁并位于供油盒中,扇叶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供油盒的顶壁靠近驱动电机的位置开设有进油口,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供油
盒的周向侧壁或底壁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出油口,出油管与出油口连通;进油口与过滤网罩筒的内部连通;过滤网罩筒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滤孔。如此使得出油能够连续均匀、提高打印效果、滤网使用时间长、降低滤网更换频率。
附图说明
[0013]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包括供油盒10、设置于供油盒10顶部的驱动电机20、位于供油盒10中且驱动电机20驱动的扇叶组件21、与供油盒10的顶部连接的进油管30、与供油盒10的底部连接的出油管40、设置于供油盒10内且围绕在扇叶组件21外部的过滤网罩筒50,以及设置于供油盒10上的电子压力表60、电子温度表70、控制器80及加热器90。
[0018]
进油管30或出油管40连接有油泵(图未示)。
[0019]
控制器80与驱动电机20、电子压力表60、电子温度表70、加热器90及油泵均连接。控制器80可控制驱动电机20开关及转速,通过电子压力表60的反馈信息控制油泵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供油盒10内的油压。控制器80还通过电子温度表70的反馈信号控制加热器90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供油盒10内的油墨的温度。
[0020]
驱动电机20的转动轴穿过供油盒10的顶壁并位于供油盒10中,扇叶组件21与驱动电机20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供油盒10的顶壁靠近驱动电机20的位置开设有进油口11,进油管30与进油口11连通。供油盒10的周向侧壁或底壁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出油口12,出油管40与出油口12连通。
[0021]
加热器90安装于供油盒10的周向侧壁的内侧面上。
[0022]
过滤网罩筒50的形状为圆环形,进油口11与过滤网罩筒50的内部连通。过滤网罩筒5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滤孔。
[0023]
供油盒10的顶壁及底壁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圆形的定位槽13,过滤网罩筒50的上端位于供油盒10的顶壁的定位槽13中,过滤网罩筒50的下端位于供油盒10的底壁的定位槽13中,如此实现过滤网罩筒50的安装及固定。
[0024]
油墨通过进油管30及进油口11进入到过滤网罩筒50的内部,驱动电机20驱动扇叶组件21转动,使得油墨被搅动混合均匀,同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油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流动,经过滤网罩筒50的过滤孔流动到过滤网罩筒50的外部,油墨中的杂质被过滤网罩筒50滤掉并留在过滤网罩筒50上。之后油墨从出油口12流动到出油管40中。
[0025]
由于过滤网罩筒50是圆环形,过滤网罩筒50的过滤孔不易被堵塞,使用寿命长,更换频率较低。
[0026]
本实施方式中,供油盒10的顶壁为可拆卸结构,如供油盒10的顶壁与供油盒10的
主体螺纹连接。
[0027]
供油盒10的顶壁与供油盒10的主体之间具有密封圈。供油盒10的顶壁拆卸后可进行过滤网罩筒50的更换。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标签打印设备的供油单元包括供油盒10、设置于供油盒10顶部的驱动电机20、位于供油盒10中且驱动电机20驱动的扇叶组件21、与供油盒10的顶部连接的进油管30、与供油盒10的底部连接的出油管40、设置于供油盒10内且围绕在扇叶组件21外部的过滤网罩筒50;驱动电机20的转动轴穿过供油盒10的顶壁并位于供油盒10中,扇叶组件21与驱动电机20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供油盒10的顶壁靠近驱动电机20的位置开设有进油口11,进油管30与进油口11连通;供油盒10的周向侧壁或底壁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出油口12,出油管40与出油口12连通;进油口11与过滤网罩筒50的内部连通;过滤网罩筒50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滤孔。如此使得出油能够连续均匀、提高打印效果、滤网使用时间长、降低滤网更换频率。
[002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