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厚膜丝网印刷的印刷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410发布日期:2021-02-18 21:3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厚膜丝网印刷的印刷机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厚膜丝网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刷机头。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丝网印刷的方式来形成厚膜电路称之为厚膜丝网印刷。厚膜丝网印刷与一般丝网印刷设备相似,只是印刷对象变成了厚膜电阻器、电容器等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的精度、电气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与厚膜印刷质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印刷机构的运行空间小;对印刷机头的调节精度、工作稳定性和设备的体积提出了较高要求。
[0003]
丝网印刷设备中,印刷机头装置刮刀、回墨刀(墨刀)。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0605904a)公开的“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该文献结合其说明书附图7对现有印刷机头18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机头18上分别设置有印刷气缸31、回墨气缸32,分别用于驱动进行印刷、回墨,机头18上在印刷气缸31和回墨气缸32底端处连接设置有墨刀 30和刮刀35,且气缸与墨刀30和刮刀35的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平衡手柄36;机头18顶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气缸压力的压力调节手柄34。机头18从印刷平台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进行印刷动作时,印刷气缸31控制刮刀35伸出状态,墨刀30处于初始缩状态,电气比例阀39控制刮刀35印刷压力。刮刀35完成印刷动作后气缸控制它回到初始状态,而回墨气缸32控制墨刀30把油墨从现在位置刮回平台的初始位置,然后墨刀30回到初始位置,依次循环。
[0004]
由上可知,现有印刷机头是通过电气比例阀39控制刮刀35印刷压力、通过压力调节手柄34调节气缸压力、通过平衡手柄36调节墨刀30和刮刀35左右两端的高度平衡。但是,对于厚膜丝网印刷而言,这种调节方式的调节精度难以达到要求;同时,墨刀30和刮刀35工作中受力可能发生姿态变化,不能稳定可靠地保持已经调整好的工作姿态,不能始终保持稳定的印刷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厚膜丝网印刷的印刷机头,结构紧凑、调节精度高、工作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厚膜丝网印刷的印刷机头,包括装置刮刀的刮刀座及其刮刀升降气缸、装置回墨刀的回墨刀座及其回墨刀升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升降气缸和回墨刀升降气缸固装在基板上,所述刮刀升降气缸和回墨刀升降气缸都采用行程可调气缸,行程可调气缸的调节螺母上设有防松螺母,行程可调气缸的顶端盖和调节螺母侧面上对应设有调节刻度标识;
[0006]
印刷机头包括两个调节机构,所述刮刀升降气缸和回墨刀升降气缸分别通过一个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刮刀座和回墨刀座;
[0007]
每个调节机构都包括升降板、平衡板和活动刀架,其中:
[0008]
所述行程可调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连接升降板,升降板的两端分别固装导向杆,导
向杆套装在导向滑套内,导向滑套固装在所述基板上;
[0009]
升降板下方设有平衡板,平衡板的中心转轴吊装在升降板上,所述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固装在升降板上的方形的滚珠滑套,滚珠滑套上装置手动平衡螺杆及其配套的平衡螺母,手动平衡螺杆的底端作用于平衡方杆的顶端,平衡方杆的底部端柱套装在平衡板上的平衡孔内,平衡方杆中部套装在滚珠滑套内;平衡方杆设有止退螺栓,止退螺栓设有锁定手柄;两个平衡孔在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板上的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置压簧安装盲孔,压簧安装盲孔位于平衡孔和中心转轴之间,压簧安装盲孔内装配压簧,压簧的上端作用于升降板底面;
[0010]
平衡板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固装端板,端板上设有弧形腰孔和安装孔;活动刀架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可调转动轴和锁紧螺钉,可调转动轴套装在安装孔内,锁紧螺钉穿过弧形腰孔连接锁紧螺孔;
[0011]
活动刀架上装置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铰接在活动刀架底部空腔内的钩体和弹片组,弹片组分为厚端和薄端,弹片组中部固接在钩体上端,薄端上面压迫于活动刀架底部空腔内的顶面,厚端上面压迫于台阶转轴的侧面;台阶转轴装置在转轴旋转孔内,台阶转轴外接旋转手柄,与所述厚端接触的台阶转轴侧面上设有垂直相交的大切面和小切面;台阶转轴设有限定旋转角度的限位销和限位槽;
[0012]
所述刮刀座和回墨刀座的顶端面对应钩体位置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钩挂在所述钩体上的挂杆。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机构各组件严密精准的协作,可以实现刮刀和回墨刀的升降高度调节、左右方向的高度平衡调节、前后方向的俯仰姿态调节,三种调节都能实现调节精准、锁定牢靠、工作稳定;而且设备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同时调节机构与刮刀座和回墨刀座的钩挂连接锁定方便、精准、可靠;故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机头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印刷精度,方便、有效地提高厚膜印刷质量。
[001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说明。
[0015]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印刷机头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印刷机头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印刷机头的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印刷机头的整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调节机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调节机构的整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平衡调节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挂钩组件的组合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用于厚膜丝网印刷的印刷机头包括装置刮刀1的刮刀座101及其刮刀升降气缸102、装置回墨刀2的回墨刀座201及其回墨刀升降气缸202。印刷机头从印刷平台(图中未显示)的前端运动到后端时,刮刀升降气缸102控制刮刀1处于下伸状态完成印刷动作,此时回墨刀2处于初始上缩状态;
[0027]
印刷机头从印刷平台的后端返回到前端时,刮刀1完成印刷动作后气缸控制它回到初始上缩状态,而回墨刀升降气缸202控制回墨刀2处于下伸状态把油墨从后端位置刮回平台的前端位置,然后回墨刀2回到初始位置,依次循环。
[0028]
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和回墨刀升降气缸202固装在基板3上,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和回墨刀升降气缸202都采用行程可调气缸,两气缸结构相同,以刮刀升降气缸102为例进行说明:刮刀升降气缸102的调节螺母103上设有防松螺母 104,刮刀升降气缸102的顶端盖105和调节螺母103侧面上对应设有调节刻度标识:调节螺母103侧面圆周分为十格刻度并标注数字,顶端盖105上刻有十字标线与所述十格刻度对应,从而便于精准地量化调节气缸行程。
[0029]
印刷机头包括两个调节机构,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和回墨刀升降气缸202 分别通过一个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刮刀座101和回墨刀座201;两个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下面以刮刀升降气缸102连接的调节机构为例进行说明:
[0030]
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板106、平衡板107和活动刀架108,其中:
[0031]
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的活塞杆底端连接升降板106,升降板106的两端分别固装导向杆109,导向杆109套装在导向滑套110和防尘胶套111内,导向滑套110固装在所述基板3上。刮刀升降气缸102通过升降板106带动平衡板107 和活动刀架108、刮刀座101等组件沿导向杆和导向滑套升降,实现精准稳定的升降,调节刮刀高度。
[0032]
升降板106下方设有平衡板107,平衡板107的中心转轴112通过轴承座 113吊装在升降板106上,所述中心转轴112的两侧对称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固装在升降板106上的方形的滚珠滑套114,滚珠滑套114 上装置手动平衡螺杆115及其配套的平衡螺母116,手动平衡螺杆115的底端作用于平衡方杆117的顶端,平衡方杆117的底部端柱套装在平衡板107上的平衡孔118内,平衡方杆117的中部套装在滚珠滑套114内;平衡方杆117的侧面设有止退螺栓,止退螺栓设有锁定手柄138,拧紧锁定手柄138,使得止退螺栓穿过升降板106的侧面顶住平衡方杆117的侧面,从而固定平衡方杆117上下方向的位置,需要调节时拧松锁定手柄138即可。两个平衡孔118在中心转轴112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板107上的中心转轴112的两侧对称设置压簧安装盲孔119,压簧安装盲孔119位于平衡孔118和中心转轴112之间,压簧安装盲孔119内装配压簧120,压簧120的上端作用于升降板106的
底面。
[0033]
在压簧120等组件的协作下,调节手动平衡螺杆115,通过平衡方杆117的传导,即可调整平衡板107中心转轴112左右方向两侧高度的平衡。从而使得下方联动的活动刀架108、刮刀座101及其刮刀1保持左右高度平衡。
[0034]
平衡板107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固装螺栓121固定的端板122,端板122上设有弧形腰孔123和安装孔124;活动刀架108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可调转动轴126 和锁紧螺钉127,可调转动轴126套装在安装孔124内,锁紧螺钉127穿过弧形腰孔123连接锁紧螺孔128。用螺丝刀拧动可调转动轴126,转动活动刀架108,然后拧紧锁紧螺钉127。即可在0~60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刮刀1的前后方向的俯仰姿态。
[0035]
活动刀架108上装置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安装在活动刀架108底部空腔内的钩体130和弹片组131,钩体转轴129装置在活动刀架108上。弹片组131分为五块弹片组成的厚端1311和两块弹片组成的薄端1312,弹片组131 中部固接在钩体130的上端,薄端1311上面压迫于活动刀架108底部空腔内的顶面,厚端1312上面压迫于台阶转轴132的侧面;台阶转轴132装置在转轴旋转孔135内,台阶转轴132外接旋转手柄136,与所述厚端1311接触的台阶转轴132的侧面上设有垂直相交的大切面1321和小切面1322;台阶转轴132设有限定旋转角度的限位销133和限位槽134。
[0036]
所述刮刀座101的顶端面对应钩体130位置设有开口137,开口137内设有钩挂在所述钩体130上的挂杆(图中未显示)。
[0037]
安装刮刀座101时,如图8所示,厚端1312上面压迫于台阶转轴132侧面的大切面1321上,开口137套在钩体130,使得挂杆钩挂在钩体130上;旋转手柄136使得台阶转轴132转动90度,转换到小切面1322压迫于厚端1312上面的状态,由于圆柱体的小切面1322的径向尺寸大于大切面1321,故而小切面 1322向下压迫厚端1312,使得薄端1312发生轻微形变,钩体130绕钩体转轴 129顺时针旋转,从而快速可靠地拉紧锁定钩挂在钩体130上的挂杆,不会脱落。
[0038]
拆下刮刀座101时,台阶转轴132反转90度,恢复到大切面1321与厚端 1312上面接触的状态,弹片组恢复形变,钩体130复位,挂杆很容易脱出。
[0039]
回墨刀座201与调节机构的连接与刮刀座101相同,不再赘述。
[0040]
该印刷机头应用于高质量的厚膜电路专用网版印刷机上。
[0041]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