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细栅网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5626发布日期:2021-11-09 23:4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2.由于丝网在印刷过程中,单次印刷(一次性印刷主栅和细栅)网版主栅和细栅(副栅)连接处断栅频次偏高,主要为主栅高度和细栅高度不一样,存在一个高度差,当刮刀在印刷过程中,网版有浆料透墨性较差,从而导致该区域一直频繁出现断栅情况。二次印刷(分批次印刷主栅和细栅)主要为网版主栅和副栅搭接处搭接不好,搭偏、搭歪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在印刷网版时,主栅和副栅连接处出现断栅、搭偏、搭歪等现象。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变细栅网版,包括粗的主栅(1)和与主栅(1)交接的细的副栅(2),主栅(1)和副栅(2)交界处为由宽到窄的渐变栅(3),渐变栅(3)在主栅(1)处的宽度为在副栅(2)处宽度的2

3倍,渐变栅(3)的长度为0.3

1cm。
5.采用一次印刷方式印刷时,主栅(1)和副栅(2)垂直连接时,渐变栅(3)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采用二次印刷方式时,主栅(1)和副栅(2)垂直连接时,渐变栅(3)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减去一个矩形。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渐变的方式来改善单次印刷该区域透墨情况,通过渐变的方式来改善二次印刷的搭接范围,从而改善该区域的断栅情况,同时最大可能的节省印刷材料。
附图说明
7.图1是一次印刷主栅和副栅交界处示意图;
8.图2是二次印刷主栅和副栅交界处示意图;
9.图3是主栅和副栅非垂直连接时交界处示意图。
10.其中,1、主栅,2、副栅,3、渐变栅。
具体实施方式
11.由于丝网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固定地方断栅,虚印现象。通过我们数据汇总,得出结论为,网版主栅和细栅(副栅)处断栅频次偏高,主要为主栅高度和细栅高度不一样,存在一个高度差,当刮刀在印刷过程中,网版有浆料透墨性较差,从而导致该区域就一直频繁出现断栅情况。对此我们通过调整印刷参数,改善浆料透墨性均不能改善。后续就设计出,利用渐变的方式来改善该区域的透墨量,从而改善断栅。
12.针对分步印刷(二次印刷)我们通过加宽主栅蜈蚣脚的宽度,由宽到窄渐变,刮刀在该区域印刷过程中,挤压浆料面积增大,增加该区域的透墨量,从而减少该区域的断栅,
使细栅能更好的搭接再主栅上,形成良好的接触。细栅变更主要长度加长,增加与主栅重合部分,主栅蜈蚣脚宽度加宽,增加细栅线的上下搭接范围,从而彻底解决该区域固定断栅,提高产量。
13.针对单次印刷网版,主要通过主栅边缘细栅由宽到窄渐变,通过该部分区域加大线宽,在刮刀的印刷挤压过程中,由于该区域线宽较宽,刮刀对该区域挤压面积增大,透墨量也增大,从而减断栅,提高印刷性。
14.渐变网版弊端,如主栅宽度加宽和长度加长,印刷后图形有的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设计过程中要确认每个公司能接受的范围,进行优化,改善达到改善断栅的效果。单次印刷:
15.a1、渐变网版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主要为接触主栅处的副栅宽度越宽,网版透墨量就越大,改善印刷性就越好。这宽度可根据每家公司实际情况来定。目的只有一个改善该区域印刷性。但网版中间处的细栅的宽度不变,从而保证电池片转换效率。
16.b1、而普通网版副栅的宽度始终是一样,与主栅接触的地方透墨量会减少,断栅、虚印频繁出现。
17.c1、整体改变不大,只是改变了主栅的与细栅的交界处的连接方式,采用由宽到窄的渐变方式接触,增加了该区域的浆料透墨量,从而达到改善断栅的效果。
18.在垂直交接时,渐变栅为梯形结构。
19.二次印刷
20.a1、如图2,主栅的蜈蚣脚(渐变栅)它的宽度是根据我们实际所需要的宽度来决定的,它不能设计的跟普通网版一样,没有渐变,因为渐变越宽细栅(副栅)与主栅的搭接的上下范围就越大,断栅就会减少。所以宽度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更改,目的只是为了改善该区域印刷性。
21.b1、蜈蚣脚的长度主要能与细栅重合处加长,改善印刷性,如蜈蚣脚重合处太短,硅片在印刷过程中只要出现轻微偏移,细栅与主栅搭接处就容易形成搭接不良,导致断栅。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方案为,加长蜈蚣脚长度,或者细栅线长度,只要细栅的长度能与蜈蚣脚的重合部分,没与主栅相连就可以。
22.c1、而普通网版没有渐变,只要在印刷过程中稍微出现偏移,细栅与蜈蚣脚搭接处就很容易出现偏移,导致rs偏大,断栅偏多。在副栅的宽度为30微米时,渐变栅的宽度从60

90微米渐变为30微米。渐变栅的长度(中心线长度)为0.3

1cm。


技术特征:
1.一种渐变细栅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的主栅(1)和与主栅(1)交接的细的副栅(2),主栅(1)和副栅(2)交界处为由宽到窄的渐变栅(3),渐变栅(3)在主栅(1)处的宽度为在副栅(2)处宽度的2

3倍,渐变栅(3)的长度为0.3

1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细栅网版,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次印刷方式印刷时,主栅(1)和副栅(2)垂直连接时,渐变栅(3)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采用二次印刷方式时,主栅(1)和副栅(2)垂直连接时,渐变栅(3)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减去一个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一种渐变细栅网版,一种渐变细栅网版,包括粗的主栅(1)和与主栅(1)交接的细的副栅(2),主栅(1)和副栅(2)交界处为由宽到窄的渐变栅(3),渐变栅(3)在主栅(1)处的宽度为在副栅(2)处宽度的2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华 陈海康 蒋万昌 赵晨 戴大洲 赵东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