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印刷机及使用该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15407发布日期:2022-07-02 00: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间歇印刷机及使用该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歇印刷机及使用该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间歇印刷机在后退辊之间具备多个印刷单元,使后退辊及压筒进行正旋转,一边使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一边印刷图像,在印刷后,通过使后退辊及压筒进行逆旋转,使被印刷基材仅向逆方向行走不向被印刷基材进行图像印刷地确定的被印刷基材的长度量,在向逆方向行走后再次使后退辊及压筒进行正旋转,使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来进行印刷,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将图像使上下方向的间隙变小地印刷到被印刷基材上。


背景技术:

2.间歇印刷机,在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具备多个印刷单元,使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进行正旋转,一边使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一边印刷图像,在印刷后,通过使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进行逆旋转,使被印刷基材仅向逆方向行走不向被印刷基材进行图像印刷地确定的被印刷基材的长度量,在向逆方向行走后再次使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进行正旋转,使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来进行印刷,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将图像使上下方向(与被印刷基材的行走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间隙变小地印刷到被印刷基材上。
3.作为这样的间歇印刷机,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06-247869号公报(称为专利文献1)中的可变的印刷机已被公知,该可变的印刷机将多个印刷单元在水平方向配置在能同步地进行正旋转和逆旋转的一对进给辊(与本发明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相当)之间,各印刷单元具有版筒、橡皮衬布筒和压筒,橡皮衬布筒的外周由大径部和小径部构成,在此大径部的周面上安装了橡皮衬布(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
4.此可变的印刷机,在上下方向反复进行上下方向长度比橡皮衬布筒的大径部的周长短的图像的印刷,并连续性地向连续纸(与本发明的被印刷基材相当)进行印刷,在此情况下,在橡皮衬布筒连续旋转的过程中,连续纸由一对进给辊的作用遍及橡皮衬布筒的大径部的周长地以等速进行前进行走(与本发明的向正方向的行走相当),在前进行走的过程中,由橡皮衬布筒的大径部和压筒向连续纸进行图像的印刷,在印刷后,在橡皮衬布筒的小径部的周长处于与压筒相向的非约束状态(所谓的“避让”)的过程中,使连续纸仅向逆方向行走非图像范围,并依次反复进行在此图像的印刷和避让之间的向逆方向的行走,各印刷单元的橡皮衬布筒每旋转1周都向连续纸上无间隙地反复印刷上下方向的图像。
5.但是,此可变的印刷机,因为一对进给辊之间的通纸路径(与本发明的行走路径相当)成为一直线状,所以在连续纸的向逆方向行走的返回工序中,在连续纸与橡皮衬布筒的小径部相向时,一对进给辊之间的通纸路径内的连续纸遍及此全长地成为瞬间地不施加夹持的非约束状态。
6.这样,反复进行正旋转印刷时的连夹持续纸的状态和非夹持的避让状态,在一对进给辊之间的通纸路径中的连续纸特别是在通纸路径的连续纸的中央部因为松弛等,所以容易产生偏差,连续纸的张力值也变得不稳定,且容易产生曲折行走。
7.为了消除此连续纸的偏差、张力值的不稳定,提出了在可变的印刷机的各印刷单元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备导向辊的可变的印刷机。
8.例如,提出了如下的可变的印刷机,该可变的印刷机可使配置在一对进给辊之间的印刷单元的压筒与一对进给辊同步旋转,并且在各压筒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至少一方配置了用于将通过橡皮衬布筒和压筒之间的连续纸向压筒遍及规定的卷角地卷挂的导向辊(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
9.由将此连续纸卷挂在压筒上的结构,连续纸在一对进给辊之间不再成为自由状态,防止了在反复进行向正方向的行走和向逆方向的行走的连续纸中因松弛产生的偏差、产生张力值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10.在以往的可使配置在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多个印刷单元的压筒与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同步旋转的间歇印刷机中,由于各印刷单元的结构部件的个体差(制作误差)、机械损失等影响,存在着在上游侧后退辊和印刷单元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在多个印刷单元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和进而在印刷单元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产生差异的情况。
11.由于此张力值的差异,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成为不适合于印刷的值,产生如下的问题:产生各印刷单元的印刷位置的偏离(印刷套准的偏离)等问题。
12.为了消除此问题来抑制印刷套准的偏离,可以考虑通过以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成为适当值的方式适宜设定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及压筒的各旋转速度,以稳定的适当张力值使被印刷基材行走。
13.特别是,在使被印刷基材向正向逆方向行走的间歇印刷机中,可以考虑在向正方向行走时和向逆方向行走时以能以稳定的状态控制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的方式分别适宜设定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及压筒的适当的旋转速度。
14.进而,在间歇印刷机中,由于被印刷基材的诸条件不同,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不稳定,存在产生印刷套准的偏差的情况。
15.也就是说,被印刷基材,其伸缩率、摩擦等性质与原材料、宽度、厚度相应地不同。因为此性质的差,所以在印刷中适当的张力值在每个被印刷基材中都不同。
16.例如,在被印刷基材的宽度方向尺寸(与行走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尺寸)为小的尺寸的情况下、厚度薄的情况下,或者在被印刷基材为薄膜的情况下,被印刷基材在行走方向由施加于自身的张力产生伸缩,在宽度方向容易产生缩小的现象,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越高,其伸长、缩小越大。由此,存在产生印刷套准的偏差的情况。
17.为了消除此情况,抑制印刷套准的偏差,可以考虑将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时和向逆方向行走时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调整成与被印刷基材的诸条件相抵的值。
18.但是,在以往的间歇印刷机中,因为没有对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
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进行确认的组件,所以不能把握被印刷基材的实际的张力值在印刷中是否为适当的值。
19.因此,由于如上述的那样不能将被印刷基材的实际的张力值调整成与被印刷基材的诸条件相抵的值,直到不再有印刷套准的偏差为止一边改变上游侧后退辊和压筒及下游侧后退辊的旋转速度,一边反复多次地进行印刷动作,所以为了使间歇印刷机成为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状态需要长的时间。
2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歇印刷机及使用该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该间歇印刷机能把握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向正方向行走时、向逆方向行走时的实际的张力值,能在短时间内做成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状态。
21.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具备上游侧后退辊;下游侧后退辊;在被印刷基材的行走方向配置在上述上游侧后退辊和上述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多个印刷单元;和分别设置在上述各印刷单元的下游侧的多个运送辊,该间歇印刷机反复进行如下的过程来进行印刷,即,使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和上述印刷单元的压筒及上述运送辊进行正旋转,一边使上述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一边印刷图像,在上述印刷后,通过使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和上述压筒及上述运送辊进行逆旋转,使上述被印刷基材仅向逆方向行走不进行图像的向上述被印刷基材的印刷地确定的被印刷基材的长度量,在向上述逆方向行走后,再次使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和上述压筒及上述运送辊进行正旋转,使上述被印刷基材向正方向行走来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具有张力检测器和监视器,该张力检测器设置在上述各印刷单元的上游侧及最终印刷单元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该监视器分别显示由上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至少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和上述压筒及上述运送辊的在正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和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和上述压筒及上述运送辊的在逆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
22.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上述监视器以上述上游侧后退辊、上述下游侧后退辊、上述压筒及上述各运送辊之中的至少任1个旋转为基准,在上述印刷单元的橡皮衬布筒的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至少在基于印刷开始点、印刷中的中间点、印刷结束点、从正旋转向逆旋转的切换点、逆旋转中的中间点、从逆旋转向正旋转的切换点指定的时机显示上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
23.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显示在上述监视器上的检测张力值是在上述指定的时机的过去多次的测张力值的平均值。
24.根据此结构的间歇印刷机,可使被印刷基材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更正确地适当的值。
25.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由上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和作为不会产生印刷套准偏离的适当的值的设定张力值,算出上述运送辊的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的修正量,并通过基于该算出的修正量控制使上述运送辊旋转的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使得检测张力值成为设定张力值。
26.根据此结构的间歇印刷机,由于能使被印刷基材的实际的张力值自动地成为设定张力值,所以即使在行走中在发生了被印刷基材的张力值的变动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修正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的控制量。
27.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上述被印刷基材是塑料薄膜。
28.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上述被印刷基材从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及尼龙的任1种中选择。
29.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上述被印刷基材的厚度是5~200μm。
30.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使印刷到上述被印刷基材上的油墨干燥的干燥装置配置在各印刷单元上。
31.在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中,上述干燥装置是照射活性能量线而使油墨干燥的方式。
32.一种印刷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了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33.在使用了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中,该间歇印刷机的每一分钟的产品张数为10张~300张。
34.在使用了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中,该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使用了用于软包装印刷物的制造的间歇印刷机。
35.在使用了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中,依照在间歇印刷机的各印刷单元的上游侧及最终印刷单元的下游侧行走的被印刷物的张力测定值,以测定值成为设定的值的方式进行调整来印刷。
36.根据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能把握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在内的上游侧后退辊和下游侧后退辊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的向正方向行走时、向逆方向行走时的实际的张力值。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做成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状态。
37.根据使用了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印刷物的制造方法,能与印刷单元的结构部件的个体差(制作误差)、机械损失、被印刷基材的诸条件无关地得到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印刷物。
附图说明
3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实施方式的全体主视图。
39.图2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供给部和入纸部扩大了的主视图。
40.图3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排纸部和后处理部扩大了主视图。
41.图4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2个印刷单元部分扩大了的主视图。
42.图5是印刷单元的最初印刷时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说明图。
43.图6是印刷单元的从最初的印刷结束到开始第二次印刷为止的动作说明图。
44.图7是第二次印刷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说明图。
45.图8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第一张力检测器安装部分扩大了的主视图。
46.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张力检测器安装部分的一部分剖切左侧视图。
47.图10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的张力值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48.图11是图10所示的监视器的扩大说明图。
49.图12是表示在相对于橡皮衬布筒的旋转角度而言的压筒的旋转速度比的图表中取入检测张力值的时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基于图1说明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全体结构。
51.图1表示本发明的间歇印刷机的实施方式的全体主视图。
52.如图1所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间歇印刷机100,具备供给被印刷基材w的供给部1a;将从供给部1a供给的被印刷基材w送出的入纸部1b;将图像印刷到从入纸部1b送出的被印刷基材w上,包括使被印刷基材w上的印刷的油墨干燥而定影的干燥装置在内的印刷部2;将印刷了图像的印刷完的被印刷基材w(以下简单地称为被印刷基材w)排出的排纸部3a;和对被印刷基材w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部3b。
53.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供给部1a是供给被印刷基材w的卷出装置4。
54.入纸部1b具有将从供给部1a供给的被印刷基材w积蓄成环状的入纸部缓冲装置5和使在入纸部缓冲装置5中积蓄的被印刷基材w行走的上游侧后退辊6。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入纸部1b侧作为上游,将排纸部3a侧作为下游。
55.印刷部2具有多个印刷单元。作为被印刷基材w使用塑料薄膜,作为使用塑料薄膜的情况的例子,具有使用黑(k)的颜色的油墨进行印刷的第一印刷单元2a;使用青色(c)的颜色的油墨进行印刷的第二印刷单元2b;使用品红(m)的颜色的油墨进行印刷的第三印刷单元2c;使用黄(y)的颜色的油墨进行印刷的第四印刷单元2d;进行白色的全印刷的第五印刷单元2e;和第六印刷单元2f这6个印刷单元。第一印刷单元2a是最初的印刷单元,第二~第五印刷单元2b~2e是中间的印刷单元,第六印刷单元2f是最终印刷单元。
56.而且,在第一~第四印刷单元2a~2d中,相对于被印刷基材w分别进行不同的一色的彩色印刷。在此彩色印刷后,在第五、第六印刷单元2e、2f中向被印刷基材w进行白色的全印刷。
57.彩色印刷,在与印刷面侧相反侧,从经被印刷基材w的一侧进行视觉确认。全白色作为用于提高彩色印刷的视觉确认性的背景颜色使用。
58.6个第一~第六印刷单元2a、2b、2c、2d、2e、2f的构造相同,具有版筒7、橡皮衬布筒8、压筒9这3个筒。在本实施方式中,版筒7的圆周的长度、橡皮衬布筒8的圆周的长度和压筒9的圆周的长度相同。
59.排纸部3a具有使被印刷基材w行走的下游侧后退辊10和将由下游侧后退辊10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积蓄成环状的排纸部缓冲装置11。
60.后处理部3b是卷取积蓄在排纸部缓冲装置11中的被印刷基材w的卷取装置12。
61.基于图2详细地说明图1所示的供给部1a和入纸部1b。图2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供给部和入纸部扩大了的主视图。
62.如图2所示,卷出装置4具有安装卷成辊状的被印刷基材w的供给轴20;放出安装在供给轴20上的被印刷基材w来送出的进给辊21;设置在从供给轴20至进给辊21的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路径23上,详细情况后述的电晕处理装置24;供给部张力检测装置25;和曲折行走防止装置26。即,从供给轴20到进给辊21是卷出装置4。
63.在供给轴20上,连接了未图示的粉末制动器,能向供给轴20赋予旋转阻力。
64.在进给辊21的周面上,卷绕从供给轴20放出的被印刷基材w。在进给辊21上,连结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由该驱动马达将进给辊21仅向送出被印刷基材w的方向(在图2中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65.进给辊21在与将被印刷基材w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不被进行旋转驱动。
66.至少1个夹持辊22压接在进给辊21的周面上。通过由此夹持辊22和进给辊21夹持被印刷基材w,并由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对进给辊21进行旋转驱动,能将被印刷基材w拉伸,使供给轴20旋转,将辊状的被印刷基材w放出,朝向入纸部缓冲装置5可靠地送出。夹持辊22压接在进给辊21的周面中的卷绕被印刷基材w的范围内。
67.如果放出被印刷基材w,则供给轴20旋转,但由于由粉末制动器对供给轴20赋予旋转阻力,所以在被印刷基材w上产生与其旋转阻力的大小(制动力)相抵的值的张力。
68.电晕处理装置24相对于被印刷基材w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通过实施电晕处理,将被印刷基材w的表面改性,油墨的向被印刷基材w的定影性提高。
69.供给部张力检测装置25检测从供给轴20放出的被印刷基材w的在供给部1a的张力值。
70.检测出的在供给部1a的检测张力值,由未图示的供给部控制装置与在供给部1a的设定张力值进行比较。
71.供给部控制装置,能以在供给部1a的检测张力值和在供给部1a的设定张力值一致的方式调整粉末制动器的制动力,并通常以在供给部1a的设定张力值放出被印刷基材w。
72.曲折行走防止装置26检测被印刷基材w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在与规定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将被印刷基材w在宽度方向移动,作为规定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73.由此,防止被印刷基材w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离。被印刷基材w的宽度方向是指与放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
74.入纸部缓冲装置5具有上部开口的箱的那样的向上凹陷部5a和吸引向上凹陷部5a内的空气的吸引装置(未图示),通过由该吸引装置吸引向上凹陷部5a内的空气,将被印刷基材w吸收到向上凹陷部5a内积蓄成环状。吸引装置的吸引力,以成为积蓄在向上凹陷部5a内的被印刷基材w不曲折行走的张力的方式被控制。
75.另外,与以积蓄在向上凹陷部5a内的被印刷基材w的长度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安装在缓冲装置5上的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相应地控制进给辊21的旋转速度。
76.上游侧后退辊6具有由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的2个驱动辊27和压接在各驱动辊27的周面上的至少2个夹持辊28。2个驱动辊27在上下方向离开间隔地设置。
77.被印刷基材w以遍及2个驱动辊27地成为逆s字形状的方式卷绕地行走,被印刷基材w分别由各驱动辊27和夹持辊28夹持。2个夹持辊28压接于在驱动辊27的周面中的被印刷基材w卷绕的范围内在旋转方向离开间隔的位置。
78.因此,通过对驱动辊27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能可靠地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逆方向行走。
79.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供给部1a(卷出装置4)和入纸部1b(入纸部缓冲装置5和上游侧后退辊6)作为1个单元,但不限定于此。
80.例如,也可以将供给部1a(卷出装置4)作为1个单元,将入纸部1b(入纸部缓冲装置5和上游侧后退辊6)作为另外的1个单元。在此情况下,优选在入纸部缓冲装置5的供给侧设置进给辊。也就是说,在图2所示的供给部1a和入纸部1b中,供给部1a的进给辊21兼作入纸
部缓冲装置5的进给辊使用。
81.基于图3详细地说明图1所示的排纸部3a和后处理部3b。图3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排纸部和后处理部扩大了的主视图。
82.如图3所示,下游侧后退辊10具有由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的2个驱动辊30和压接在各驱动辊30的周面上的至少2个夹持辊31。2个驱动辊30在上下方向离开间隔地设置。
83.被印刷基材w,以遍及2个驱动辊30地成为s字形状的方式卷绕地行走,被印刷基材w分别由各驱动辊30和夹持辊31夹持。2个夹持辊31压接于在驱动辊30的周面中的被印刷基材w卷绕的范围内在旋转方向离开间隔的位置。
84.因此,通过对驱动辊30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能可靠地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逆方向行走。
85.下游侧后退辊10(驱动辊30)和上游侧后退辊6(驱动辊27)被同步地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是指各驱动辊开始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的时机及各驱动辊结束加速并开始减速的时机一致。
86.排纸部缓冲装置11具有上部开口的箱的那样的向上凹陷部11a;吸引向上凹陷部11a内的空气的吸引装置(未图示);和将被印刷基材w朝向后处理部3b送的进给辊33,通过由该吸引装置吸引向上凹陷部11a内的空气,将被印刷基材w吸收到向上凹陷部11a内积蓄成环状。
87.吸引装置的吸引力以成为积蓄在向上凹陷部11a内的被印刷基材w不曲折行走的张力的方式被控制。
88.而且,与以积蓄在向上凹陷部11a内的被印刷基材w的长度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安装在排纸部缓冲装置11上的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相应地控制进给辊33的旋转速度。
89.在进给辊33的周面上,卷绕从排纸部缓冲装置11放出的被印刷基材w。在进给辊33上,连结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由该驱动马达将进给辊33仅向将被印刷基材w朝向后处理部3b送的方向(在图3中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在将被印刷基材w朝向后处理部3b送的相反方向(在图3为逆时针方向)不进行旋转驱动。
90.至少2个夹持辊34压接在进给辊33的周面上。通过由此夹持辊34和进给辊33夹持被印刷基材w,并由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对进给辊33进行旋转驱动,能将被印刷基材w拉伸,朝向后处理部3b可靠地送。
91.2个夹持辊34压接于在进给辊33的周面中的被印刷基材w卷绕的范围的在旋转方向离开间隔的位置。
92.卷取装置12具有卷取被印刷基材w的卷取轴32和后述的后处理部张力检测装置36。
93.在卷取轴32的一端连结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由该驱动马达将卷取轴32仅向将卷取被印刷基材w的方向(在图3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在与卷取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3中为逆时针方向)不进行旋转驱动。
94.后处理部张力检测装置36设置在从进给辊33至卷取轴32的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路径35上,检测在该行走路径35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在后处理部3b的张力值。
95.将由后处理部张力检测装置36检测出的在后处理部3b的检测张力值与由未图示
的后处理部控制装置设定的在后处理部3b的设定张力值进行比较,以检测出的在后处理部3b的检测张力值成为在后处理部3b的设定张力值的方式控制卷取轴32和进给辊33的旋转速度。
96.后处理部3b不限于卷取装置12。
97.例如,能将加工被印刷基材w的加工装置、将被印刷基材w向设置在下游侧的另外的装置运送的单元、配送单元等作为后处理部3b。
98.在下游侧后退辊10和印刷部2(第六印刷单元2f)之间的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路径37上,设置了自动套准装置38和监视装置39。
99.自动套准装置38,通过读取由各印刷单元2a~2f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点,并测定点间的间距,找到各印刷单元2a~2f的印刷套准的偏离,在印刷动作中进行印刷套准的微调整。由自动套准装置38进行的印刷套准的微调整,通过基于预先设定的印刷机的信息自动地控制各印刷单元2a~2f来进行。
100.监视装置39具有对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图像进行撮影的照相机单元39a和将进行了撮影的图像作为映像来显示的未图示的监控器。
101.由照相机单元39a对由各印刷单元2a~2f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各颜色的套准标记进行撮影,并作为映像显示在监控器上。通过操作者看到监控器的映像,因为能知道哪个印刷单元的上下方向的印刷套准、宽度方向的印刷套准是否偏离,所以操作者可由手动进行上下方向的印刷套准的偏离的修正、宽度方向的印刷套准的偏离的修正。
102.基于图4详细地说明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图4是将图1所示的间歇印刷机的2个印刷单元部分扩大了的主视图。
103.如图4所示,印刷单元(第一印刷单元2a)的版筒7、橡皮衬布筒8和压筒9及后面说明的各部件分别设置在印刷单元的机框2a内,但为了容易理解,将各筒和各部件由实线进行图示。
104.版筒7和橡皮衬布筒8由未图示的1个驱动马达同步地相互向相反方向(图4的箭头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105.压筒9由未图示的压筒用的驱动马达与上游侧后退辊6及下游侧后退辊10同步地进行正旋转驱动、逆旋转驱动。
106.在压筒9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置了用于将被印刷基材w遍及规定的卷角地卷挂在压筒9上的导向辊40、41。导向辊40、41与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相伴地进行从动旋转。
107.在压筒9上,为了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压筒9的周面上,设置了夹持辊42。由于由夹持辊42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压筒9的周面上,所以被印刷基材w追随压筒9的正逆旋转地向正逆方向行走。
108.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机框2a和第二印刷单元2b的机框2a之间,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在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上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80。套准调整装置80位于第一印刷单元2a和第二印刷单元2b之间。
109.套准调整装置80,通过可动辊83在由符号83a、83b所示的范围内移动,使第一印刷单元2a和第二印刷单元2b之间的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路径85a的长度变化,调整印刷套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辊83的移动在印刷动作前进行,在印刷动作中,不进行可动辊83的移动。
110.另外,在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上,设置了第一运送辊81a和第二运送辊81b。第一运送辊81a设置在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与可动辊83相比在第一印刷单元2a侧),第二运送辊81b设置在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下游侧(与可动辊83相比在第二印刷单元2b侧)。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印刷单元2a的下游侧的运送辊。
111.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分别具有单独的驱动马达,并与上游侧后退辊6及下游侧后退辊10同步地进行正逆旋转。进而,如后面说明的那样,与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相应地由控制装置110控制旋转速度。
112.在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上,为了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周面上,分别设置了夹持辊86、87。
113.由于由夹持辊86、87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周面上,所以被印刷基材w追随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正逆旋转地运送。
114.如图4所示,与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的周面中的被印刷基材w卷挂的部分相向地设置了干燥装置43。干燥装置43与第一印刷单元2a同样地设置在第二~第六印刷单元2b~2f上(参照图1)。
11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油墨,使用由活性能量线干燥的油墨。因此,干燥装置43使用了照射活性能量线来使油墨干燥的方式的干燥装置。
116.通过将干燥装置43设置在各印刷单元2a~2f上,能在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面与为了将被印刷基材w卷挂在压筒9上而设置的导向辊41接触前将油墨干燥。因此,由于在进行了印刷的图像的油墨定影、干燥后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面与导向辊41接触,所以不存在图像乱的情况。
117.如图1所示,在第二印刷单元2b和第三印刷单元2c之间也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80,在此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三运送辊81c,在下游侧设置了第四运送辊81d。在第三印刷单元2c和第四印刷单元2d之间也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80,在此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五运送辊81e,在下游侧设置了第六运送辊81f。
118.在第四印刷单元2d和第五印刷单元2e之间也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80,在此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七运送辊81g,在下游侧设置了第八运送辊81h。在第五印刷单元2e和第六印刷单元2f之间也设置了套准调整装置80,在此套准调整装置80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九运送辊81i,在下游侧设置了第十运送辊81j。
119.进而,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下游侧设置了第十一运送辊81k。
1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是第二印刷单元2b的下游侧的运送辊,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是第三印刷单元2c的下游侧的运送辊,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是第四印刷单元2d的下游侧的运送辊。
121.进而,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是第五印刷单元2e的下游侧的运送辊,第十一运送辊81k是第六印刷单元2f的下游侧的运送辊。
122.第三~第十一运送辊81c~81k也与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同样,分别具有单独的驱动马达,并与上游侧后退辊6及下游侧后退辊10同步地进行正逆旋转。进而,如后面说明的那样,与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相应地由控制装置110控制旋转速度。
123.在第三~第十一运送辊81c~81k上,与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同样,为了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第三~第十一运送辊81c~81k的周面上,分别设置了夹持辊86、87。由于
由夹持辊86、87将被印刷基材w压接在第三~第十一运送辊81c~81k的周面上,所以被印刷基材w追随第三~第十一运送辊81c~81k的正逆旋转地行走。
124.即,在各印刷单元2a~2f的下游侧,分别设置了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逆方向行走的运送辊。
125.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的基本印刷动作如下。
126.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中,作为使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逆旋转的驱动马达,使用了伺服马达。
127.而且,在入纸部缓冲装置5和排纸部缓冲装置11中将被印刷基材w分别积蓄成环状的状态下,由以往公知的伺服马达的同步控制对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同步地进行正旋转驱动,一边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从入纸部1b朝向排纸部3a的方向)行走,一边印刷图像。例如,能利用在日本特开平2-75561号公报中公开的同步控制的技术。
128.在印刷后,对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同步地进行逆旋转驱动,使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从排纸部3a朝向入纸部1b的方向)行走,并以进行了印刷的图像的后端成为接下来的印刷开始位置的方式调整上下方向的位置。
129.然后,对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驱动,一边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一边印刷图像。
130.反复进行使此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来印刷图像的动作和使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行走来调整印刷开始位置的动作,使上下方向的间隙变小地将图像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
131.也就是说,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的基本印刷动作,与以往的间歇印刷机的基本印刷动作同样。
132.基于图5、图6和图7详细地说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的间歇印刷动作。图5是印刷单元的最初印刷时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印刷单元的从最初的印刷结束到开始第二次印刷为止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第二次印刷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说明图。
133.最初的印刷动作如下。
134.版筒7和橡皮衬布筒8,在间歇印刷动作中如由实线箭头所示的那样相互向相反方向(版筒7为顺时针方向,橡皮衬布筒8为逆时针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连续地被进行旋转驱动。
135.压筒9如由实线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进行正旋转,使被印刷基材w如由实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向正方向行走,如由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进行逆旋转,使被印刷基材w如由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向逆方向行走。此时,在图5、图6和图7中,使未图示的上游侧后退辊6和下游侧后退辊10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与压筒9同步地进行正旋转,逆旋转。
136.基于图5说明最初印刷的(第一页的印刷)时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
137.如图5(a)所示,通过压筒9进行正旋转,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在橡皮衬布筒8的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和与压筒9的周面相切的被印刷基材w接触后,附着在橡皮衬布8a上的油墨转印到被印刷基材w上,由此,向被印刷基材w开始印刷橡皮衬布8a的图像。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是指橡皮衬布8a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
138.压筒9从此印刷开始的状态以与橡皮衬布筒8的速度相同的一定速度进行正旋转,通过橡皮衬布筒8和压筒9进行旋转,如图5(b)所示,从橡皮衬布8a向被印刷基材w依次印刷最初的图像。
139.图5(b)表示最初的印刷的一半结束了的时刻。
140.如图5(c)所示,从橡皮衬布8a向被印刷基材w的转印结束,通过橡皮衬布8a的后端8a-2和与压筒9的周面相切的被印刷基材w接触,最初的印刷结束。橡皮衬布8a的后端8a-2是指橡皮衬布8a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一端。
141.也就是说,使上游侧后退辊6和下游侧后退辊10及压筒9和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同步地以一定速度进行正旋转,一边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走,一边使橡皮衬布8a与被印刷基材w接触,由此,最初将橡皮衬布8a的图像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
142.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连结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中心8b和压筒9的旋转中心9c的直线b和橡皮衬布8a的后端8a-2所成的角度,将印刷结束时的后端8a-2的位置作为0度,将正旋转方向作为正。
143.压筒9的旋转角度β是直线b和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印刷图像g的后端g-1所成的角度,将印刷结束时的后端g-1的位置作为0度,将正旋转方向作为正。
144.从印刷结束时的橡皮衬布筒8的直线b到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为止的旋转角度是第一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1,从压筒9的直线b到印刷图像g的前端g-2为止的旋转角度是第一压筒旋转角度β1。橡皮衬布筒8和压筒9的旋转速度相同,在橡皮衬布8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和印刷图像g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α1和β1是相同角度。
145.由于在图5(c)所示的印刷结束时压筒9以一定速度进行正旋转,所以在印刷结束后使压筒9进行减速正旋转,使压筒9渐渐地停止旋转,防止被印刷基材w和压筒9的周面之间的滑动的产生,并且在压筒9的驱动系统等中不会产生故障。
146.为了压筒9在印刷结束后渐渐地停止旋转,压筒9如图5(d)所示,在从由图5(c)所示的印刷结束时的位置进行了规定的旋转角度正旋转的位置停止旋转。也就是说,压筒9的在停止旋转位置的旋转角度β是第二压筒旋转角度β2。
147.在压筒9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如图5(d)所示,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第二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2。
148.第二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2比第二压筒旋转角度β2大。也就是说,橡皮衬布筒8在印刷结束后也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但由于压筒9在印刷结束后进行减速正旋转,所以成为α2>β2。
149.从最初的印刷结束(第一页的印刷结束)到第二次印刷(第2页的印刷)为止的动作如下。
150.基于图6说明从最初的印刷结束到开始第二次印刷(第2页的印刷)为止的动作。
151.如图6(a)所示,使最初的印刷动作结束而停止旋转的压筒9如由虚线箭头所示的
那样进行加速逆旋转,使被印刷基材w如由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向逆方向行走。
152.如图6(b)所示,压筒9进行逆旋转驱动仅第二压筒旋转角度β2,在最初印刷到被印刷基材w上的印刷图像g的后端g-1移动到印刷结束时的位置时,使得压筒9成为规定的逆旋转速度。规定的逆旋转速度是指最快的逆旋转速度,是比印刷中的一定速度慢的速度(参照图12)。
153.图6(b)所示的状态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第三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3。由于橡皮衬布筒8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驱动,所以是α3>α2。
154.在压筒9成为上述规定的逆旋转速度后,使压筒9进行减速逆旋转,使压筒9渐渐地停止旋转。在压筒9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如图6(c)所示,压筒9的旋转角度β成为从印刷结束时的位置向入纸部1b侧偏离了第三压筒旋转角度β3的位置。
155.此第三压筒旋转角度β3的大小与第二压筒旋转角度β2相同。
156.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直到第四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4(α4>α3)为止进行旋转,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与压筒9的印刷开始位置接近。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和直线b所成的角度是第五橡皮衬布筒旋转角度α5。
157.此外,将上游侧后退辊6和下游侧后退辊10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与压筒9同样地进行旋转驱动。
158.被印刷基材w,如图6(a)~图6(c)所示,通过没有安装橡皮衬布筒8的橡皮衬布8a的周面部分和压筒9的周面之间的间隙,朝向入纸部1b侧行走(向逆方向行走)。
159.如图6(c)所示,通过从压筒9在上述减速逆旋转后停止旋转的状态使压筒9进行加速正旋转,使压筒9渐渐地进行正旋转,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
160.而且,如果进行压筒9的旋转角度β仅为第三压筒旋转角度β3的正旋转驱动,则如图6(d)所示,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与印刷图像g的后端g-1接触。
161.在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与此印刷图像g的后端g-1接触的状态下,使得压筒9以与橡皮衬布筒8相同的一定速度进行正旋转而开始第二次印刷。
162.此外,使上游侧后退辊6和下游侧后退辊10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与压筒9同样地进行旋转。
163.因此,在进行最初的印刷时橡皮衬布筒8旋转1周(360度)。在橡皮衬布筒8旋转1周的过程中,压筒9向正方向仅旋转在印刷中旋转的橡皮衬布8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164.第二次印刷(第2页的印刷动作)如下。
165.基于图7说明进行第二次印刷(第2页的印刷)时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为止的动作。
166.如图7(a)所示,在最初印刷的印刷图像g的后端g-1和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接触的状态下,使压筒9以与橡皮衬布筒8相同的一定速度进行正旋转,开始第二次印刷。如图7(b)所示,第二次印刷图像h的前端h-2与最初印刷的印刷图像g的后端g-1连续。
167.如果压筒9仅正旋转第一压筒旋转角度β1,则如图7(c)所示,第二次印刷图像h的后端h-1和橡皮衬布8a的后端8a-2一致,第二次印刷结束。
168.通过从此第二次印刷结束的状态使压筒9进行减速正旋转,如图7(d)所示,使压筒9旋转第二压筒旋转角度β2而停止旋转。也就是说,第二次印刷与最初的印刷同样地进行。
169.第三次以后的印刷(第3页以后的印刷)与第二次印刷(第2页的印刷)同样地进行。
170.接着,对作用于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检测进行说明。在此说明中,上游侧和是指入纸部1b侧,下游侧是指排纸部3a侧。
171.如图1所示,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一张力检测器pa。第一张力检测器pa检测在入纸部1b和第一印刷单元2a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上游侧后退辊6和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一张力检测器pa相对于上游侧后退辊6设置在下游侧。
172.在第二印刷单元2b的压筒9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二张力检测器pb。第二张力检测器pb检测在第一印刷单元2a和第二印刷单元2b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和第二印刷单元2b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二张力检测器pb相对于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设置在下游侧。
173.在第三印刷单元2c的压筒9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三张力检测器pc。第三张力检测器pc检测在第二印刷单元2b和第三印刷单元2c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二印刷单元2b的压筒9和第三印刷单元2c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三张力检测器pc相对于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设置下游侧。
174.第四印刷单元2d的压筒9的上游侧设置了第四张力检测器pd。第四张力检测器pd检测在第三印刷单元2c和第四印刷单元2d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三印刷单元2c的压筒9和第四印刷单元2d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四张力检测器pd相对于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设置下游侧。
175.第五印刷单元2e的压筒9的上游侧设置了第五张力检测器pe。第五张力检测器pe检测在第四印刷单元2d和第五印刷单元2e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四印刷单元2d的压筒9和第五印刷单元2e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五张力检测器pe相对于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设置在下游侧。
176.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的上游侧上设置了第六张力检测器pf。第六张力检测器pf检测在第五印刷单元2e和第六印刷单元2f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五印刷单元2e的压筒9和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六张力检测器pf相对于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设置下游侧。
177.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的下游侧设置了第七张力检测器pg。第七张力检测器pg检测在第六印刷单元2f和排纸部3a之间的行走路径(具体地说,是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和下游侧后退辊10之间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第七张力检测器pg相对于第十一运送辊81k设置下游侧。
178.即,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具备分别检测在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的上游侧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第一~第六张力检测器pa~pf和检测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的下游侧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第七张力检测器pg。
179.各张力检测器pa~pg分别将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向后面说明的控制装置110输出。
180.说明各张力检测器pa~pg的安装。
181.如图2所示,第一张力检测器pa安装在机框90a上,支承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
182.基于图8和图9详细地说明第一张力检测器pa的安装。图8是将图2所示的第一张力检测器安装部分扩大了的主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张力检测器安装部分的一部分剖切
左侧视图。此外,由于第一张力检测器pa设置在机框90a内,所以在从正面看时看不见,因此在图8中由虚线进行图示,但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由实线进行图示。
183.机框90a具有在与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相向的一对框架91,在一对框架91上分别由螺栓93安装了托架92。第一张力检测器pa是具备安装用的法兰的法兰形,一对第一张力检测器pa分别由螺栓94安装在各托架92上。
184.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横跨于一对第一张力检测器pa地安装成可以旋转,卷挂被印刷基材w。
185.也就是说,在卷挂被印刷基材w的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的两侧设置了法兰形的第一张力检测器pa,第一张力检测器pa,在支承设置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的状态下,经托架92安装在机框90a上。
186.如图4所示,第二张力检测器pb安装在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上,在套准调整装置80中支承卷挂被印刷基材w的套准调整装置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84。
187.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向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的安装,由于与第一张力检测器pa的向机框90a的安装同样,所以在图8和图9中,将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第二张力检测器pb、套准调整装置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84的符号以写上括号的方式追加,省略详细的说明。
188.第三张力检测器pc、第四张力检测器pd、第五张力检测器pe、第六张力检测器pf,与第二张力检测器pb同样地安装在套准调整装置80的套准调整装置用机框80a上。
189.如图3所示,第七张力检测器pg,在与第一张力检测器pa同样地支承设置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和排纸部3a(下游侧后退辊10)之间的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的状态下,经托架安装在机框90b上。
190.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将与施加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上的负荷成正比例的电压向后面说明的控制装置110输出。
191.第二~第六张力检测器pb~pf将与施加在套准调整装置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84上的负荷成正比例的电压向控制装置110输出。
192.即,在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变化了时,施加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套准调整装置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84上的负荷也变化。而且,从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输出的电压与负荷的变化成正比例地变化。输出的电压的值,由于与检测张力值bn成正比例,所以能由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变化。
19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90、套准调整装置用被印刷基材导向辊84上设置了张力检测器pa~pg,但设置张力检测器pa~pg的位置不限定于此。法兰形的张力检测器,只要是被印刷基材w以一定的角度卷绕的导向辊即可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法兰形以外的公知的张力检测器。
194.基于图10说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的控制在印刷部2的张力值的张力值控制装置。图10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的张力值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195.如图10所示,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与控制装置110连接,控制装置110与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用于使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旋转的驱动马达m及监视器120连接。连接是指传递信号。即,由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控制装置110和监视器120构成了张力值控制装置。
196.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将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向控制装置110以模拟信号连续地输出。
197.控制装置110将以模拟信号输出的检测张力值bn由内置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换为数字信号,由输入的取入时机信号r在后述的指定的时机向监视器120输出,作为检测张力值bn显示。
198.进而,控制装置110,基于输入的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分别控制上游侧后退辊6的驱动马达m、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的驱动马达m、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下游侧后退辊10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因此,能分别独立地控制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旋转速度。
199.取入时机信号r,具有在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时输出的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1和在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逆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行走时输出的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2。
200.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1和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2,通过由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橡皮衬布筒8、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任1个的旋转进行检测来输出。
201.控制装置110,如果输入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1,则将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也就是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向监视器120输出,如果输入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2,则将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逆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也就是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向监视器120输出。
202.控制装置110例如是cpu(中央处理装置),也可以不是张力值控制装置的专用的控制装置而是兼作进行间歇印刷机100全体的控制的控制装置使用。
203.检测张力值bn意味着从供给侧数由第n个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张力。在张力检测器为7个的情况下,n的值是1~7。
20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设置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一张力检测器pa检测出的张力值作为第一检测张力值b1,将由设置在第二印刷单元2b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二张力检测器pb检测出的张力值作为第二检测张力值b2,将由设置在第三印刷单元2c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三张力检测器pc检测出的张力值作为第三检测张力值b3,将由设置在第四印刷单元2d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四张力检测器pd检测出张力值作为第四检测张力值b4,将由设置在第五印刷单元2e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五张力检测器pe检测出张力值作为第五检测张力值b5,将由设置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的上游侧的第六张力检测器pf检测出的张力值作为第六检测张力值b6,将由设置在第六印刷单元2f的压筒9和排纸部3a的下游侧后退辊10之间的第七张力检测器pg检测出的张力值作为第七检测张力值b7。而且,将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b1~b7分别向控制装置110输出。
205.监视器120设置在间歇印刷机100的任意的位置。
206.基于图11详细地说明监视器120。图11是图10所示的监视器的扩大说明图。
207.如图11所示,监视器120具有显示从控制装置110输出的检测张力值bn的检测张力
值显示部121。
208.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显示控制装置110输出的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和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例如,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1时,在监视器120上显示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2时,在监视器120上显示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
209.因此,操作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者,通过目视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能把握在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向正方向行走时、向逆方向行走时的实际的张力值。
210.操作者,在把握的实际的张力值与能不产生印刷套准的偏离地正确地印刷的适当的张力值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向控制装置110输出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控制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实际的张力值(在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显示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张力值,能在短时间内做成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状态。
211.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张力值控制装置的监视器120,具有显示设定张力值cn的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和将设定张力值cn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显示操作部123。此外,在由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脱离了设定的设定张力值cn的范围的情况下(例如,在检测张力值bn和设定张力值cn的差成为
±
0.1kgf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监视器120具有显示警报的功能。
212.设定张力值cn是能不产生印刷套准的偏离地正确地印刷的适当的张力值,与印刷单元的结构部件的个体差(制作误差)、机械损失、被印刷基材的诸条件相应地由经验规则、实验等确定。
213.设定张力值cn具有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时的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逆旋转时的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14.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正旋转时取入信号r1时,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显示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逆旋转时取入信号r2时,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显示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15.此外,也可以分别设置显示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的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显示部;和显示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逆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的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显示部;及显示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的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显示部和显示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的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显示部,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时,在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显示部和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显示部进行显示,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时,在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显示部和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显示部进行显示。
216.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监视器120,具有分别显示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b1~b7的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a~121g和显示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c1~c7的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a~122g。
217.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c1~c7是在设置了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的部分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各自适当的张力值,通过操作显示操作部123分别显示。
218.另外,监视器120具有将变更设定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向控制装置110输出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并且显示检测张力值bn以外的印刷信息。也就是说,监视器120是用于进行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的接口。例如,使用触摸板式的监视器。不限于此,监视器120也可以仅显示检测张力值bn。
219.因此,通过目视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和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能在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正旋转时及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进行逆旋转时容易地把握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是否为适当的值。
220.在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不是适当的值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控制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能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
221.因此,由于只要一边看监视器120,一边操作监视器120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即可,所以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的操作简单,容易进行操作。
222.接着,说明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的操作的第一实施方式。
223.将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b1~b7向控制装置110输出,并分别在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a~121g进行显示。在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a~122g分别显示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c1~c7。显示的方法与先前的说明同样,显示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24.在检测张力值bn与设定张力值cn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输出了不同的检测张力值bn的张力检测器和印刷单元之间的运送辊,也就是处于张力检测器的上游侧的运送辊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检测张力值bn成为与设定张力值cn相同的值。
225.即,相对于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控制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三张力检测器pc的第三检测张力值b3控制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26.相对于第四张力检测器pd的第四检测张力值b4控制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五张力检测器pe的第五检测张力值b5控制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27.相对于第六张力检测器pf的第六检测张力值b6控制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七张力检测器pg的第七检测张力值b7控制第十一运送辊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28.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如下。
229.在驱动马达m进行正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时,在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为比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低的值的情况下,减小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增大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0.在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为比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高的值的情况下,增加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减小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1.在驱动马达m进行逆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行走时,在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为比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低的值的情况下,增加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增大被印刷基材w
的实际的张力值。
232.在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为比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高的值的情况下,减小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减小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3.例如,在驱动马达m进行正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向正方向行走时,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正旋转时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为比正旋转时的第二设定张力值c2低的值的情况下,减小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增大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4.在正旋转时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为比正旋转时的第二设定张力值c2高的值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减小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5.在驱动马达m进行逆旋转而被印刷基材w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向逆方向行走时,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逆旋转时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为比逆旋转时的第二设定张力值c2低的值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增大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6.在逆旋转时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为比逆旋转时的第二设定张力值c2高的值的情况下,减小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减小在第一印刷单元2a的行走路径中行走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
237.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正旋转时、逆旋转时,由于在张力检测器和基于该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进行控制的运送辊之间,具体地说是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和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之间、第三张力检测器pc和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之间、第四张力检测器pd和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之间、第五张力检测器pe和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之间、第六张力检测器pf和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之间、第七张力检测器pg和第十一运送辊81k之间都未经压筒9,所以在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时,能不会受到压筒9及夹持辊42等影响地使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增加、减小。
238.接着,说明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的操作的第二实施方式。
239.将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b1~b7向控制装置110输出,并分别在第一~第七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a~121g进行显示。在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a~122g分别显示第一~第七设定张力值c1~c7。显示的方法与先前的说明同样,显示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和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40.在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的检测张力值bn与设定张力值cn不同的情况下,相对于输出了不同的检测张力值bn的张力检测器,通过控制处于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运送辊,也就是说在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时通过控制与张力检测器相比为入纸部1b侧的运送辊,在向逆方向行走时通过控制与张力检测器相比为排纸部3a侧的运送辊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检测张力值bn成为与设定张力值cn相同的值。
241.即,在使驱动马达m进行正旋转而使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时,相对于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控制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三张力检测器pc的第三检测张力值b3控制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2.相对于第四张力检测器pd的第四检测张力值b4控制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五张力检测器pe的第五检测张力值b5控制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3.相对于第六张力检测器pf的第六检测张力值b6控制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七张力检测器pg的第七检测张力值b7控制第十一运送辊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4.此时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控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正旋转时的控制同样。例如,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比第二设定张力值c2低的情况下,减小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
245.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比第二设定张力值c2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46.在使驱动马达m进行逆旋转而使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行走时,相对于第一张力检测器pa的第一检测张力值b1控制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控制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三张力检测器pc的第三检测张力值b3控制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7.相对于第四张力检测器pd的第四检测张力值b4控制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相对于第五张力检测器pe的第五检测张力值b5控制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8.相对于第六张力检测器pf的第六检测张力值b6控制第十一运送辊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249.此时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如下。
250.在第一张力检测器pa的第一检测张力值b1比第一设定张力值c1低的情况下,减小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第二运送辊81a、81b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1.在第二张力检测器pb的第二检测张力值b2比第二设定张力值c2低的情况下,减小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三、第四运送辊81c,81d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2.在第三张力检测器pc的第三检测张力值b3比第三设定张力值c3低的情况下,减小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五、第六运送辊81e、81f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3.在第四张力检测器pd的第四检测张力值b4比第四设定张力值c4低的情况下,减小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七、第八运送辊81g、81h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4.在第五张力检测器pe的第五检测张力值b5比第五设定张力值c5低的情况下,减小
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九、第十运送辊81i、81j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5.在第六张力检测器pf的第六检测张力值b6比第六设定张力值c6低的情况下,减小第十一运送辊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高。在高的情况下,增加第十一运送辊81k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变低。
256.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正旋转时和逆旋转时,通过相对于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的各自来控制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运送辊的驱动马达m,能以设定的张力使被印刷基材w向压筒9运送,正确地再现图像每一面的印刷精度。
257.接着,说明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的操作的第三实施方式。
258.将第一~第七张力检测器pa~pg中的任1个张力检测器的检测张力值bn作为基准,通过分别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
259.例如,将第四张力检测器pd检测出的第四检测张力值b4向控制装置110输出。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正旋转时取入信号r1时,在第四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d显示第四检测张力值b4(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并且在第四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d显示第四设定张力值c4(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60.而且,通过操作者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将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向控制装置110输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第四检测张力值b4(正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成为第四设定张力值c4(正旋转时设定张力值),使正旋转时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
261.在向控制装置110输入了逆旋转时取入信号r2时,在第四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d显示第四检测张力值b4(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并且在第四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d显示第四设定张力值c4(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
262.而且,通过操作者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将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向控制装置110输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使第四检测张力值b4(逆旋转时检测张力值)成为第四设定张力值c4(逆旋转时设定张力值),使逆旋转时的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
263.此实施方式的动作是在被印刷基材w的多个部分中的实际的张力值中没有大的差的情况下适应的动作,可将张力检测器、检测张力值显示部和设定张力值显示部分别做成1个。
264.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旋转速度,在被印刷基材w向正方向行走时,以第一运送辊81a的旋转速度变得最慢、第十一运送辊81k的旋转速度变得最快的方式,从第一运送辊81a朝向第十一运送辊11k依次变快。在被印刷基材w向逆方向行走时,以第一运送辊81a的旋转速度变得最快、第十一运送辊81k的旋转速度变得最慢的方式,从第一运送辊81a朝向第十一运送辊81k依次变慢。
265.即,以与位于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运送辊的旋转速度比较使位于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运送辊的旋转速度变快的方式进行设定。
266.此外,也可以使第一运送辊81a和第二运送辊81b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同,使第三运
送辊81c和第四运送辊81d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同,使第五运送辊81e和第六运送辊81f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同,使第七运送辊81g和第八运送辊81h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同,使第九运送辊81i和第十运送辊81j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同。
267.由各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向控制装置110输出,在与取入时机信号r一致的时机取入监视器120来显示。
268.取入时机信号r具有正旋转时取入信号r1和逆旋转时取入信号r2,这些信号基于间歇印刷机100的驱动发出。
26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先设定的角度时,将取入时机信号r发出。
270.将用于将由各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显示在监视器120上的取入时机信号r发出的基准,不限于橡皮衬布筒8,能从压筒9、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任1个中任意地设定。
271.接着,基于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取入时机信号r。图12是将取入检测张力值的时机表示在相对于橡皮衬布筒的旋转角度而言的压筒的旋转速度比的图表中的图。压筒的旋转速度比意味着印刷中的压筒9的旋转速度的相对于压筒9的旋转速度的比率。
272.将各张力检测器pa~pg的检测张力值bn显示在监视器120上的取入时机信号r,是按照图12所示的第一点a、第二点b、第三点c、第四点d、第五点e、第六点f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在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发出6次。但是,是在对第一点a~第六点f的旋转角度进行了若干次的加减的角度范围内选择旋转角度来设定,并按照设定的旋转角度将取入时机信号发出。
273.第一点a~第六点f如下。
274.第一点a是印刷开始点(参照图5(a))。
275.在这里,印刷开始点是指从橡皮衬布8a的前端8a-1和与压筒9的周面相切的被印刷基材w开始接触到开始向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为止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示,开始向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时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α4+α5)度。
276.第二点b是印刷中的中间点(参照图5(b))。
277.在这里,印刷中的中间点是指橡皮衬布8a与被印刷基材w接触并向被印刷基材w进行印刷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示,在经过橡皮衬布8a与被印刷基材w接触的区间之中的一半的时刻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360度-α1/2)度。
278.第三点c是印刷结束点(参照图5(c))。
279.在这里,印刷结束点是指从向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结束到橡皮衬布8a的后端8a-2从与压筒9的周面相切的被印刷基材w成为非接触为止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示,向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结束时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0度。
280.第四点d是从正旋转向逆旋转切换的逆旋转开始点(参照图5(d))。
281.在这里,逆旋转开始点是指从进行正旋转的压筒9开始减速到压筒9停止并向逆旋转方向的加速结束而达到规定的逆旋转速度为止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示,在一边减速一边进行正旋转的压筒9停止的时刻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α2度。
282.第五点e是逆旋转中的中间点(参照图6(b))。
283.在这里,逆旋转中的中间点是指压筒9向逆旋转方向旋转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
示,在旋转了压筒9由逆旋转进行旋转的角度的一半的角度的时刻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α3度。
284.第六点f是从逆旋转向正旋转切换的正旋转开始点(参照图6(c))。
285.在这里,正旋转开始点是指从进行逆旋转的压筒9开始减速到压筒9停止并向正旋转方向的加速结束而达到印刷速度为止的区间。此外,如图12所示,在一边减速一边进行正旋转的压筒9停止的时刻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α4度。
286.此外,在第一点a~第六点f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是将在图5(c)所示的印刷结束时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确定为0度时的角度。
287.在变更向被印刷基材w的印刷大小(上下方向的印刷长度)的情况下,由于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1度、α2度、α3度、α4度、α5度变更,所以与印刷大小的变更相应地,在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点a、b、、e、f的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也变更。
288.取入时机信号r如下的那样发出。
289.检测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角度α,在橡皮衬布筒8的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在旋转角度α为(α4+α5)度、(360度-α1/2)度、0度、α4度时将正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1发出,在旋转角度α为α2度、α3度时将逆旋转时取入时机信号r2发出。
290.在这里,作为正旋转开始点的α4度是作为正旋转进行取入,作为逆旋转开始点的α2度是作为逆旋转进行取入,但如前述的那样,由于正旋转开始点是指从进行逆旋转的压筒9开始减速到压筒9停止并向正旋转方向的加速结束而达到印刷速度为止的区间,逆旋转开始点是指从进行正旋转的压筒9开始减速到压筒9停止并向逆旋转方向的加速结束而达到规定的逆旋转速度为止的区间,所以也可以将α4度作为逆旋转进行取入,将α2度作为正旋转进行取入。
291.通过将在旋转角度α为(α4+α5)度、(360度-α1/2)度、0度、α4度、α2度、α3度时发出的取入时机信号r向控制装置110输出,控制装置110将检测张力值bn向监视器120输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显示刚才检测出的第一~第六点a~f的检测张力值bn,每当橡皮衬布筒8旋转一周时都更新成最新的值。
292.检测张力值bn的向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显示不限于此,能如下的那样进行。
293.即,由控制装置110分别计算检测在第一~第六点a~f的过去数次量的张力值bn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检测张力值bn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通过显示平均值,能更正确地求出在第一~第六点a~f的检测张力值bn,可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更正确地适当的值。
294.取入检测张力值bn的时机,只要能求出压筒9的正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和压筒9的逆旋转时的检测张力值bn,就不限定于第一~第六点a~f。即,在橡皮衬布筒8旋转1周的过程中,只要取入包括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及压筒9、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正旋转动作时和逆旋转动作时在内的至少合计2次以上,并使各检测张力值bn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即可。
295.因此,不需要在第一~第六点a~f全部的时机取入检测张力值bn,另外,也可以取入在第一~第六点a~f以外的时机的检测张力值bn,并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
296.例如,对于第二点b,既可以在中间点以外的点(图12的由b-1、b-2所示的点)取入,也可以在印刷中的多个点取入张力值并使其平均值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
297.接着,说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中的控制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方法的一例。
298.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者由手动操作监视器120的显示操作部123,将设定张力值cn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
299.由各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并将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向控制装置110连续地输出。通过将以第一点a~第六点f为基准发出的取入时机信号r向控制装置110输出,在指定的时机将检测张力值bn向监视器120输出,并显示在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
300.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者将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检测张力值bn和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作为预先设定的适当的张力值的设定张力值cn进行比较。在这里,操作者由手动设定的设定张力值cn意味着从供给侧数为第n个张力检测器应该检测出的张力值,在印刷中,只要维持第n个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与设定张力值cn相同的状态,就能进行没有印刷套准的偏差的印刷。
301.在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检测张力值bn和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设定张力值cn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操作者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将马达旋转速度控制信号s向控制装置110输出,以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检测张力值bn成为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设定张力值cn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302.例如,通过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者操作监视器120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分别修正使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旋转的驱动马达m的正旋转时的旋转速度和逆旋转时的旋转速度,调整被印刷基材w的正旋转时的实际的张力值和逆旋转时的实际的张力值,以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第n个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成为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设定张力值cn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
303.控制装置110,通过间歇印刷机100的操作者由手动持续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由于持续输出控制使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旋转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信号,所以直到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第n个张力检测器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成为显示在设定张力值显示部122的设定张力值cn为止,持续操作驱动马达旋转速度设定部124。
304.此方法是基于先前叙述的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成为适当的值的操作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305.在以上的说明中,控制了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但也可控制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的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
306.根据由本实施方式进行的张力值的控制,可正确地再现图像每1面的印刷精度。
307.另外,由于能由监视器120监视各印刷单元2a~2f的上游侧及作为最终印刷单元
的第六印刷单元2f的下游侧的在指定的时机的检测张力值b1~b7,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将检测张力值b1~b7设定为适当的值的设定张力值c1~c7。
308.能将控制装置110做成如下的结构。
309.基于由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和设定张力值cn,算出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修正量,基于其算出的修正量来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由此,做成使得检测张力值bn成为设定张力值cn的结构。
310.例如,做成具备将由张力检测器pa~pg检测出的检测张力值bn和设定张力值cn进行比较求出两者的差的第一组件、算出与第一组件求出的差相应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修正量的第二组件和与第二组件算出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修正量相应地控制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第三组件的控制装置110。
311.根据此结构的控制装置110,由于能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自动地成为设定张力值cn,所以即使在行走中发生了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值的变动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修正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控制量。
312.也可以使得检测张力值bn成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出的多个检测张力值bn的平均值,驱动马达旋转速度的修正量随着时间算出。
313.在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中使用的被印刷基材w,除了纸以外,也可使用opp、pet、cpp、尼龙等软包装基材(塑料薄膜)。因此,能制造软包装印刷物。
314.一般来说,在向被印刷基材w施加了张力的情况下的伸缩率,与被印刷基材w的杨氏模量成反比例,与被印刷基材w的张力成正比例。薄膜与纸相比由于柔软,杨氏模量小,所以由张力变动产生的被印刷基材w的伸缩率变大。因此,存在显著产生印刷套准的偏差的情况。
315.另外,一般来说,在向被印刷基材w施加了张力的情况下的伸缩率,与被印刷基材w的截面积(被印刷基材w的厚度和宽度的积)成反比例。因此,软包装基材w的厚度越薄,截面积越小,由张力变动产生的被印刷基材w的伸缩率越大。
316.因此,薄的薄膜,由于张力值的控制特别重要,所以由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使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显示并由控制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产生的效果大。
317.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中,能将显示在监视器120的检测张力值显示部121的检测张力值bn作为参考设定成为与薄膜的种类、厚度相应的适当的张力值的那样的驱动马达m的控制量。
318.因此,即使被印刷基材w为5~200μm的薄膜,也能防止印刷套准的偏差。特别是,优选被印刷基材w的厚度为10~30μm。
319.加在被印刷基材w上的张力,因印刷速度而不同。一般来说,在印刷速度成为高速的情况下,来自控制装置110的驱动马达旋转速度指令值和运送辊81a~81k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偏离变大。由此,张力的变动变大。
320.通过使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间歇印刷机100制造印刷物,能由监视器120确认被印刷基材w的实际的张力值,并通过调整驱动马达m的旋转速度,能控制实际的张力值。
321.因此,在印刷速度为每1分钟的产品张数为10~300张的速度中,可进行防止了印刷套准的偏差的印刷物的制造,在上述产品张数为250~300张的速度中也能得到与10~
250张的速度的情况同等的印刷套准精度。
322.另外,为了与速度相应地使张力成为适当的值,也可具备反馈系统,该反馈系统在监视被印刷基材w的行走速度或者上游侧后退辊6、下游侧后退辊10和各印刷单元2a~2f的压筒9及第一~第十一运送辊81a~81k的旋转速度的基础上,用于最早到达与速度相应的适当的张力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