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4776发布日期:2022-10-18 23:3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双面打印技术中,竖向双面打印机目前正在成为主流打印方式,竖向双面打印是指打印介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行进,打印介质的左右分别设置两个打印机小车水平往复行走,对打印介质的两面进行图案的同步打印。
3.打印机小车的行走形式主要分几种:面对面同步行进、水平面上的交替行进或在垂直面上错位一个身位后,在打印介质的两侧水平同步或交替行进。
4.其中,针对面对面同步行进的方式,因打印机小车的打印喷头面对面排列,距离非常近,导致打印机小车上的喷头所产生的飞墨的清理成为难题。
5.目前,如申请号为201711115004.4、发明名称为双面喷印的数码印花机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面对面同步打印的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它解决飞墨问题的手段是在打印机喷头的间隙中安装负压腔和吸飞墨的开孔,在喷印时对面喷头喷过来的墨滴由负压腔接收并被吸走。
6.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飞墨在喷出后就会扩散开,尤其是针对带有细小微孔的布料类打印介质,飞墨能够穿透打印介质并散开,会导致飞墨将对面小车上的打印喷头污染,影响打印质量。
7.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水平错位设计、杜绝飞墨影响的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
9.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现有垂直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基础上,尤其是针对打印介质是布料的产品,由于布料上有微孔,在打印过程中飞墨会穿透打印介质,污染对面小车上的喷头和画面,所以将打印小车设计为一半为喷头组、另一半为负压腔的结构,一方面使喷头组产生的飞墨不会污染到对面小车上的喷头组和画面,另一方面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始终能够通过负压腔将对面喷头组产生的飞墨吸走,保证画面和喷头组运行过程中的干净程度。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包括第一打印小车、第二打印小车、喷头组和负压腔,两台打印小车的打印面水平正对,两台打印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同步往复运动,第一打印小车和第二打印小车的打印面分为水平并列的吸飞墨区域和喷印区域,第一打印小车上的喷印区域与第二打印小车的吸飞墨区域正对,第一打印小车的吸飞墨区域和第二打印小车的喷印区域正对,两台打印小车的喷印区域分别安装有所述喷头组,两台打印小车的吸飞墨区域分别设置有所述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连接有负压源。
11.基上所述,两台打印小车的负压腔分别连接两套负压源。
12.基上所述,两台打印小车的负压腔连接同一套负压源。
13.基上所述,所述吸飞墨区域集成有墨栈组件,所述墨栈组件通过水平驱动组件分别安装在两台打印小车上,使所述墨栈可沿靠近或远离对面打印小车的方向水平移动。
14.基上所述,所述墨栈组件的前端安装有可上下或左右移动的刮刀,所述墨栈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接废墨槽。
15.基上所述,所述第一打印小车和第二打印小车上的喷头组为可前后移动的活动喷头组,所述负压腔内部安装有墨栈组件,所述负压腔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废墨承接槽。
16.基上所述,所述吸飞墨区域安装有可上下或左右移动的刮刀。
17.基上所述,所述第一打印小车和第二打印小车上的喷头组为可前后移动的活动喷头组,所述喷头组设置为可正压清洗的喷头组,所述喷头组可移动至所述负压腔内部,所述负压腔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废墨承接槽,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对应喷头组的保湿装置。
18.基上所述,所述吸飞墨区域安装有可上下或左右移动的刮刀。
19.基上所述,所述吸飞墨区域内设置有竖向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布有吸飞墨孔。
20.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将喷头组、吸飞墨的负压腔集成在打印小车上,并沿水平排列为两个区域,两台打印小车上的吸飞墨组件和喷头组交错正对,使吸飞墨的区域和喷印区域分隔开的同时还能同步行走,解决现有技术中飞墨容易污染对面喷头组以及画面的问题。
21.进一步的,为兼顾墨栈功能,将墨栈集成在吸飞墨区域,并可前后移动,在不使用时对喷头组进行保湿和清洗处理,同时配置刮刀,可以对喷头组进行刮墨处理。
22.进一步的,还可以控制喷头组前后移动,墨栈固定,实现喷头组的保湿和清洗处理,同时将刮刀配置在小车上,实现喷头组的刮墨。
23.进一步的,还可以利用正压对喷头进行清洗,再结合负压腔,替代传统的墨栈结构,即不再使用墨栈。在喷头需要清洗的时候,利用正压让喷头压出墨水,再使用刮刀将多余墨水刮除,替代墨栈的清洗功能,同时配置废墨承接槽,防止废墨污染,并通过保湿装置对喷头组保湿。
24.进一步的,设置隔板,隔板上分布有吸飞墨孔,使负压腔内的负压分布更加均衡。
25.进一步的,在喷头组的横向两端设置吸飞墨通道,可以将喷头组产生的外溢的飞墨和打印介质反射的飞墨吸走,防止喷头组污染。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的墨栈工作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打印小车的打印面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打印小车的工作原理图。
32.图中:1.第一打印小车;2.第二打印小车;3.喷头组;4.负压腔;5.吸飞墨区域;6.
喷印区域;7. 吸飞墨孔;8.墨栈组件;9.水平驱动组件;10.刮刀;11.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4.实施例1
3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面打印机吸飞墨装置,包括第一打印小车1、第二打印小车2、喷头组3和负压腔4,两台打印小车的打印面水平正对,两台打印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同步往复运动,第一打印小车1和第二打印小车2的打印面均分为水平并列的吸飞墨区域5和喷印区域6,第一打印小车1上的喷印区域与第二打印小车2的吸飞墨区域正对,第一打印小车1的吸飞墨区域和第二打印小车2的喷印区域正对,两台打印小车的喷印区域6分别安装有所述喷头组3,两台打印小车的吸飞墨区域5分别安装有所述负压腔4,所述负压腔的内部装有隔板,负压腔底部设置废墨承接槽,隔板上均布有吸飞墨孔7,用于使负压均衡,所述负压腔4连接有负压源,负压源可以有一套或两套,根据设备成本和结构进行适配,其中,图2为俯视角度,喷头一排有5个,列数在图2中不显示,以避免妨碍理解本技术的方案。
36.工作原理:
37.打印小车横向拉长,一半设置为喷头组,用于喷印,另一半设置为吸飞墨区域并安装负压腔4,用于吸收飞墨。
38.工作时,两台打印小车在皮带或轨道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同步往复运动,同时喷头组和负压腔同步启动工作,喷头组喷出的飞墨穿透打印介质后,投射到对面的负压腔区域,由负压腔产生的负压将飞墨吸收,进而有效防止同侧的喷头组和画面被飞墨污染,保证打印质量。
39.由于喷头组和负压腔在水平方位上完全分离,吸飞墨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中混杂在一起的方式效率更高。
40.实施例2
41.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吸飞墨区域5还集成有墨栈组件8,所述墨栈组件8通过水平驱动组件9安装在打印小车上,使所述墨栈组件8可沿靠近或远离对面打印小车1的方向水平移动。
42.图4中,为方便理解,将喷头和墨栈的数量都设计为3个,呈品字形排列,与图3和图2中的排列方式不同。
43.通过墨栈组件8的移动,使墨栈组件8上的吸嘴11与喷头组件一一贴合,来实现喷头组的保湿或清洗工作,墨栈组件8的下方安装废墨承接槽。
44.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还增加刮刀,刮刀可升降或水平移动的安装在墨栈组件8上,当墨栈组件8归位的过程中,刮刀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一次,将喷头前端的废墨刮除。
45.在喷印状态下,墨栈组件8后退至初始位置,墨栈不工作,仅随打印小车移动,停机后,墨栈组件8启动,行走至靠近喷头组3处,与喷头组贴合在一起,保持喷头的湿润,或对喷头进行清洗。
46.实施例3
47.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墨栈组件8不动,而是喷头
组移动,使喷头组向墨栈组件8靠近,墨栈组件8安装在负压腔内部,负压腔的底部设置废墨承接槽。
48.这样做的好处是,墨栈组件的体积一般比喷头组要大,由于外壳尺寸的限制,和加装刮刀的空间需要,导致墨栈组件8如果移动的话,容易发生干涉,空间利用率较低,另外,若墨栈组件8移动,驱动组件处于负压腔内部,很容易受飞墨污染导致脏污,卫生问题难以解决。
49.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增加的刮刀安装在打印小车或墨栈组件上,通过上下移动或水平移动刮刀10,将喷头前端的废墨刮除。
50.实施例4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喷头组移动,将墨栈组件8去除,通过吸废墨区域的负压腔整体作为喷头组的保湿空间,内置保湿装置对喷头进行保湿处理,在喷头需要清洗时,利用正压使喷头组前段的一段墨水喷出,对喷头进行清洗,然后利用上下移动或水平移动的刮刀将喷头前端残余墨水刮除。
52.实施例5
53.本实施例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54.所述喷头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吸飞墨负压通道,可以将喷头组产生的外溢的飞墨和被打印介质反射的飞墨吸走,防止喷头组污染。
55.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驱动组件为电控丝杆组件或电推杆或气杆或液压杆,所述刮刀的移动也可以通过电控丝杆组件或电推杆或气杆或液压杆。
5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