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15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其中,待印刷的卷筒纸通过压印滚筒被传输,印刷部件的不同的滚筒在一竖直行中布置。
在普通的轮转印刷机中,印刷部件一般布置在印刷机其它零件的同一个框架中,该框架则放置在地板上。这种结构可以是紧凑的,但同时却难于操纵。
本发明的结构和处置方面相当精巧,印刷部件的各滚筒可转动地在为印刷部件的单独框架中布置在压印滚筒之下,从而构成一个盒体。
这种盒式布置的印刷部件可悬挂于一个梁结构,该梁结构装有印刷机的其它装置,包括上述压印滚筒。
特别的优点在于,每个滚筒的每端可转动地装在轴承箱中,轴承箱可沿一竖直支承导轨位移,这样滚筒可容易地相互分开,以便进行保养。
在框架中,一液压缸最好布置在叠置的轴承箱的最下的轴承箱之下,以便提升这些轴承箱使其相互接触或降下这些轴承箱。
当邻近的轴承箱在工作位置上相互接触时,原来已分开的滚筒得到相同的相互位置而再次聚拢。
为了实现相邻滚筒之间的“吻合”或称“触及”,在两相邻滚筒之间可设置楔式布置,楔式布置由两个相反的楔构成,其中一楔是固定的,另一楔在其纵向可以位移,因此,轴承箱以及滚筒之间的距离可得到调节。
如果这些滚筒被降下而不作其它布置,那么,它们仍旧相互接触,只是进一步下降。如果滚筒之间相互分开,这是有利的,使所有滚筒之间隔开距离。
按照本发明可以实现这一点,在本发明中,所有叠置的轴承箱可沿着一条隔棒位移,隔棒设有凸轮,并可借助一转动机构在两个位置间转动,在其中一个位置上轴承箱可相对于凸轮沿隔棒自由移动,而在另一位置上,凸轮构成轴承箱沿隔棒向下运动的止动装置。
这样,可以在每个单独的滚筒上进行保养工作。
如果要将滚筒进一步从印刷部件上卸下,在每个轴承箱上可设有一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可从一竖直封闭位置向下摆动到一个水平的打开位置,在水平打开位置上,滚筒可自由地从轴承箱卸下。
为了防止在水平打开位置上滚筒意外地从夹紧装置滚脱,在夹紧装置的外端可设有一斜缘。
当将要再次将滚筒聚拢时,在其之间保持适当的位置关系且使齿轮处于适当的啮合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上述对准和适当的齿轮啮合可借助一竖直标尺实现,该标尺可平行位移地布置在框架中,用于与滚筒的耳轴上的斜面的对准。
现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发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印刷部件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印刷机的侧视图,按照本发明的印刷部件构成其一部分;图3是按照图2的印刷机的从斜上方看去的立体图,为清楚起见顶面的某些零件未画出;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部件的侧视图;图5是印刷机的前视图(其比例小于图4);图6是印刷机中正在使用中的两个印刷部件的立体图;图7所示立体图表示如何从本发明的印刷部件卸下滚筒;图8和9分别是按照本发明的轴承箱及其邻接装置的放大的侧视图和顶视图;图10和11分别是印刷部件的立体图和侧视图,用于说明对准标尺。
图1所示的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具有许多下面将要描述的滚筒,这些滚筒借助图1中未画出的装置如齿轮(见图3)而同步地被驱动。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印刷部件最下部具有一个网滚筒1,在其转动时从一刮片室2拾取油墨。最好具有高粘度的油墨分布在网滚筒1上,网滚筒1在其圆周表面以一种公知的方式设有许多小凹穴,用于拾取油墨。
油墨从网滚筒1转送至一型模滚筒(form cylindr)3,滚筒3抵靠网滚筒1并以相同的转速转动,其表面由橡胶材料制成,因而有一定弹性。为了实现油墨在型模滚筒上尽可能均匀的分布,一摆动滚筒4(抛光的钢滚筒)与型模滚筒3转动接合,而一橡胶滚筒5又与摆动滚筒4转动接合。在推荐实施例中,油墨在滚筒3上的完全满意的分布是借助两个滚筒4和5实现的,但是,当然也可以在型模滚筒3附近设置更多的布墨滚筒。
在印刷部件中的下一个滚筒是印版滚筒6,在其圆周上布置印版。印版滚筒6的至少一部分圆周是由磁性金属制成的,薄而柔韧的印版则具有附着于印版滚筒圆周面上的金属基底。印版在金属基底上设有塑料层,在塑料层上加工出需要的印刷图样。在印版滚筒上安装印版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如采用机械式或真空式基底装置。印版滚筒6抵靠型模滚筒3并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
网滚筒1,型模滚筒3和印版滚筒6最好具有相同的直径。
油墨从印版滚筒6传至橡胶毡滚筒(即一橡胶毡覆盖在钢滚筒上)7,滚筒7与滚筒6相接触并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由于橡胶毡滚筒的直径最好是印版滚筒直径的二倍,因而也是其圆周的二倍,所以橡胶毡滚筒每转从印版滚筒得到两次完整的压印。橡胶毡滚筒的直径也可以是印版滚筒直径的三倍或更多倍。
一压印滚筒最后与橡胶毡滚筒相接合,它最好与后者具有相同的直径。待印刷的卷筒纸9在这两个滚筒之间传输;卷筒纸9可由纸材或其它适当的材料制成的。
图1是印刷部件的示意图,未画出轴承,传动装置等。进一步细节请见图2和3及其说明。
借助上述的印刷部件可以得到一种介于苯胺印刷法和胶印法之间的一种中间的印刷方法。苯胺印刷法最适于单色大面积印刷,而不适于四色印刷,除去压印滚筒,它使用接合卷筒纸的刻版滚筒(block cylinder)和与刻版滚筒配合工作,用于接受油墨的网滚筒。胶印法则更复杂,它使用更多的滚筒,并且(在印版的非印刷部分上)有油墨和润版液。
使用这种新的印刷方法可以获得接近于胶印法才能取得的印刷质量。
图2是轮转印刷机的侧视图。这种轮转印刷机设有图1所示那种(或其它种类)的4个印刷部件。每个上述印刷部件(输送卷筒纸的压印滚筒不认为是包括在印刷部件中)使用的标号是10。一般有4个印刷部件,这是因为借助黄、品红、深蓝和黑色可以得到所有印色。在特殊情况下,当特殊的颜色用于大范围印刷时,第五个印刷部件可为该颜色设置。
按照图2的印刷机的区别特征是,它是围绕一高强度梁结构11构制的,印刷部件10悬挂于其上,而且下面就要简述的其它设备基本上也布置在其上,如图所示,梁结构11是由柱12支承在地板上的,但是原则上也可悬挂在印刷机厂房的天花板上。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在印刷机之下的地板是空闲的,可由操纵者占用,印刷部件和其它设备极易达到。
每个印刷部件10布置在一框架13中,因而框架13是悬挂于梁结构11上的。每个印刷部件10连同其框架13一起可称为一个“盒体”,因而可方便地进行拆卸和更换和/或进行保养。
卷筒纸9从图2的右侧进入印刷机,首先在部位14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部位15进行清洁处理。在梁结构11的端部设有横向导向装置16,通过绕平行于梁结构11纵轴线的一轴线的转动实现卷筒纸的横向导向。对印刷机的功能和印刷质量都很关键的卷筒纸的张紧是借助进口的咬合滚筒17和出口的咬合滚筒17′以及,如需要的话,一卷筒纸张紧装置17″来控制的。张紧装置17″包括一条由气压缸控制的倾斜杆和输送卷筒纸9的滚轮。
当卷筒纸9通过印刷机中的压印滚筒8后,卷筒纸9上已印有高粘度油墨的阵列形式的印刷图象,再经过一干燥装置18。在实际情况中,干燥装置18由紫外线灯构成,这是由于所使用的油墨是借助紫外线辐射而干燥的类型。或者也可采用热空气或其它干燥方式。
当卷筒线9已通过印刷机中的所有印刷部件,因而印有所需的四种油墨时,可使其通过一检验系统,例如通过一频闪观测灯19,因此在印刷后的卷筒纸9在图2的左侧离开印刷机之前,使操纵者可以检查印刷质量。
在其上传输卷筒纸9的压印滚筒8可转动地安装在梁结构11中,而每个印刷部件10的滚筒1,3—7则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13中。在变换印刷格式,即改变滚筒直径,或者也可能变化油墨时,印刷部件的盒体可容易地从印刷机上卸下,并用新的盒体更换。这些新的盒体可以在前面的运行时间内准备好。这一切意味着更换盒体所用时间极短。在更换盒体时,卷筒纸9不受影响,这使更换时的浪费减至最小。
由图2可以看出,印刷部件盒体(10,13)可悬挂于梁结构11下侧的托架20,因而例如可借助滑车或横梁将其横向拉出,进行处置。
上述结构对操纵者十分有利,使地板基本上是空闲的。悬挂的印刷部件其最下方带有储墨装置(刮片室2),这样就使墨不能洒在设备上。在印刷部件之间的卷筒纸路径可很短而稳定。
图3是从斜上方看去的印刷机的立体图,在梁结构11上面的装置未画,以便更清楚地表示结构的某些方面。
如图3所示,图示实例的梁结构11包括纵梁11′和横梁11″。梁结构11由柱12支承。压印滚筒8,进口咬合滚筒17和出口咬合滚筒17′可转动地安装在梁结构的纵梁11′上。
梁结构11的压印滚筒和进口咬合滚筒17由主电机21通过纵向传动轴22和角接头23驱动。出口咬合滚筒17′由电机21′驱动。
在梁结构11的两侧设有横梁装置29,(例如)由连接于纵梁11′的横杆24′和纵杆24"构成。在梁结构11一侧的横梁装置24在图2中也可以看到。如果需要,梁结构11可由柱12支承。
上面提及的托架20或印刷部件盒体(10,13)的滚柱输送器布置在横梁装置24的下侧。如图3所示,在一组中的印刷部件盒体(10,13)可在横梁装置24之下拉出至右侧,以便在印刷操作后进行后处理并为后续的印刷工作作准备,同时,第二组印刷部件盒体(10,13)在压印滚筒8之下处于印刷位置。(在图3中为清楚起见,只有一个印刷部件盒体标有标号)当完成印刷时,第二组印刷部件盒体(10,13)可很容易地送至图3左侧的横梁装置24之下,而在图3右侧的横梁装置24之下的印刷部件盒体(10,13),为后续的印刷工作作准备,可以送至压印滚筒8之下的印刷位置。因此,在不同的印刷工作之间进行更换只要极短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可以使用滑车或横梁形式的外部处置系统完成上述工作,用于处置可能多于两套的印刷部件盒体(10,13)。
如图3所示,在每个印刷盒体(10,13)中的不同的滚筒是借助一组齿轮相互连接的。当将盒体送至压印滚筒8之下的印刷位置时,在上述齿轮组中最上部的齿轮将与压印滚筒8的外伸轴上的输出齿轮箱25的相应齿轮相啮合。
显然,在下面设有印刷部件盒体(10,13)的梁结构11是本发明结构的核心,而横梁装置24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中的印刷部件本身,这种印刷部件将参阅图4—11描述。前面已提到,印刷机设有4个或更多悬挂着的印刷部件,原则上这些印刷部件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只需描述其中的一个。
图4和5分别是印刷部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网滚筒1,型模滚筒3,印版滚筒6和橡胶毡滚筒7借助轴承箱安装在框架13中,其中前三个滚筒的轴承箱尺寸相同,因而给予相同的标号30,但橡胶毡滚筒7的轴承箱较大,其标号为31。轴承箱30和31的结构基本相同,对轴承箱30的描述也适用于轴承箱31的相关零件。
从图7可清楚地看出,滚筒(在该图中是型模滚筒3)的耳轴设有永久安装的滚柱轴承32,轴承32装在轴承箱30中。轴承箱30设有可摆动的夹紧装置33。夹紧装置33可借助螺栓34固定于轴承箱30。为了防止在夹紧装置的摆下的水平位置上滚筒3的意外滚脱,夹紧装置33可设置一斜缘33′。从图7还可看出,在每个滚筒耳轴的端部的齿轮35是带斜齿的齿轮(在其它附图中为简化之目的画成直齿齿轮)。橡胶毡滚筒7的较大的齿轮之标号为36。所有齿轮都设在框架13之外。为使操作尽可能没有噪声,每个第二齿轮可用较硬的材料制成,而其余齿轮则用较软的材料。
从图8和9可清楚地看出,每个轴承箱30(31)设有隔开组件37和轴向轴承组件38,以便以下面将要描述的方式在框架1 3中安装和引导轴承箱。
框架13每侧固定一条竖直支承导轨39,与轴承组件38一起构成轴向支承,轴承组件设有滚珠,这样,轴承箱30和31能够更容易地在竖直方向位移。
隔开组件37为隔棒41设有竖直孔40,隔棒41在图4中只用其中心线表示。两隔棒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13内,它们可以借助印刷部件(图4和5)下侧的转动机构42同步转动(例如)90°。
每个隔棒41设有一系列凸轮41′,在每个隔开组件37中的孔40具有相应的通道40′。在图9所示位置上,轴承箱30可相对于隔棒40自由移动,而当隔棒借助转动机构42转动了例如90°,而且轴承箱30(和31)已可从其位置相对下降时,凸轮41′沿棒40相对于轴承箱的高度来说的相互距离形成图6,10和11所示的那种情况,其中,轴承箱“吊挂”在凸轮41′上。
在每组叠置的轴承箱30和31之下,为了升、降轴承箱,在框架13中设有一个液压缸43。在提升时,轴承箱通过下面将要描述的楔装置相互接触,而在降下时,将形成上述的吊挂位置,在该位置上,滚筒1,3,6和7可从其轴承箱30和31松释,以便进行可能的更换和保养。
楔装置设在叠置的相邻的两轴承箱30之间,楔装置包括在轴承箱30上侧的一个固定楔44和在上方轴承箱下侧的可调楔45。由于橡胶毡滚筒7的直径较大,在轴承箱31正下方的轴承箱和它的固定楔44之间设有一距离件46(图4)。
可调楔45可借助调整螺钉47在轴承箱的纵向位移。最下面的滚筒1的轴承箱30没有可调楔45。最上面的轴承箱31没有固定楔44。楔对44,45的楔角很小,例如为1°,以便在调整相邻滚筒的接触或距离时可获得高精度。在分开后,由液压缸43使滚筒1,3,6和7聚拢时,可在相邻滚筒间再次获得一次调整的位置,但是,在每个滚筒的每端当然也可以进行手动调整。
考虑到所用卷筒纸的厚度,在橡胶毡滚筒7和压印滚筒8之间的相应的调整可以借助电机驱动的楔来进行。
在使滚筒1,3,6和7聚拢时,为了获得正确的相互位置,以便获得正确的印刷定位和齿轮的啮合,要进行以下的调整在齿轮35或36附近,在每个滚筒1,3,6和7的耳轴上具有一斜面,在将滚筒1,3,6和7聚拢时,使一竖直的标尺48(图10,11)与这些斜面贴合。标尺48借助两连杆49连接于框架13,以便平行地位移。在橡胶毡滚筒7上设有指示压印滚筒8的正确齿轮啮合的指示装置50,图示实例中的指示装置具有两个正耳轴上的两斜面,对于该滚筒来说,其两个完全相对的位置是正确的。
印刷部件的印刷准备操作如下用手动将滚筒1,3,6和7转至粗略正确的位置,再借助标尺48作最后的校准。借助伺服电机使压印滚筒的传动轮处于正确位置,并借助提升液压缸43使齿轮啮合。
权利要求
1.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其中,待印刷的卷筒纸(9)通过压印滚筒(8)被传输,印刷部件的不同滚筒在一竖直行中布置,其特征在于在印刷部件的单独框架中,印刷部件的不同滚筒可转动地布置在压印滚筒(8)之下,因而构成一个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滚筒(1,3,6,7)的每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箱(30,31)中,轴承箱可沿竖直的支承轨道(39)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为了升起轴承箱使其相互接触或降下轴承箱,在叠置的轴承箱的最下面的轴承箱(30)之下,在框架(13)中设置一液压缸(4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有叠置的轴承箱可沿一隔棒(41)位移,隔棒(41)设有凸轮(41′)并可在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在其中一个位置上所述轴承箱可自由地沿所述隔棒移动,而在另一个位置上所述凸轮构成所述轴承箱沿隔棒向下运动的止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轴承箱(30,31)设有一夹紧装置(33),所述夹紧装置可从一竖直的封闭位置向下摆至一水平的打开位置,在所述水平打开位置上所述滚筒(1,3,6,7)可自由地从所述轴承箱卸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3)在其外端设有一斜缘(33′),以防止在所述夹紧装置水平打开位置上,滚筒(1,3,6,7)意外地从夹紧装置滚脱。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部件,其特征在于一竖直的标尺(42)可平行位移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3)中,用于与所述滚筒(1,3,6,7)的耳轴的斜面的对准。
全文摘要
轮转印刷机的印刷部件的不同滚筒(1,3,6,7)在印刷机的压印滚筒(8)之下在一竖直行中叠置,并可在印刷部件的框架(13)中转动。每个滚筒的每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箱(30,31)中,轴承箱可沿一竖直支承轨道位移。一液压缸(43)在框架中设置在叠置的最下面的轴承箱之下,以便提升轴承箱使其相互接合或降下这些轴承箱。
文档编号B41F13/20GK1119586SQ951015
公开日1996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9日
发明者英格瓦·安德森, 本特·赫塞纽斯 申请人:泰特拉·勒维尔金融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