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读取与印刷图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15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够读取与印刷图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图象并在一种印刷介质上印刷这些读出的图象的一种印刷装置。
在一种已知的印刷装置中,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图象是通过该装置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来读取的,并且是在该可移动的主部件移动时将这些读出的图象印刷在设置在该可移动的主部件的外面的一种印刷介质上的。
当再次移动该可移动的主部件而通过该装置的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而将读出的图象印刷在设置在该可移动的主部件外面的印刷介质上所要求的位置上时,需要极高的技巧。
在另一种已知的印刷装置中,将通过键操作输入的字符数据印刷在标签条上。
就此而论,可使用这种标签印刷装置中的标签条来印刷通过该装置的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而读取的图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中,通过该装置的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读取的图象必须经由一条数据传送电缆传送到与该可移动的主部件分开设置的标签印刷单元,从而,图象传送操作是复杂的,并且在数据传送中能出现错误。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与快捷地读取记录在一种给定的介质上的图象并将该读出的图象印刷在一种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与快捷地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读取记录在一种给定的介质上的图象,并通过将读出的图象印刷在一种印刷介质上而建立一种印记的印刷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一方面的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主部件;设置在该主部件上的图象读取装置;以及设置在该主部件中的一种印刷介质,其中该图象读取装置根据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读取一个图象,而该图象印刷装置包含将该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印刷在该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以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印刷装置,便有可能可靠地与快捷地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作由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所读取的图象印刷在该主要部件中的印刷介质上。
再者,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二方面的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主部件;设置在该主部件上的图象读取装置;装在该主部件内并包含带有一个印刷表面的一种印刷材料、印刷后脱离的一种脱离材料;以及将印刷材料粘接在脱离材料上的一个粘接层的一种印刷材料的带形印刷介质;以及设置在该主部件上的图象印刷装置,其中该图象读取装置包含一个根据可移动的主部件的移动读取图象的一个读取部分,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含移动该主部件中的带形印刷介质的移动装置、及将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印刷在正在由移动装置移动的带形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以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印刷装置,便有可能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读取记录在一种给定的介质上的图象,并将读出的图象印刷在一种带形印刷介质上,借此方便与快捷地在物品的表面上建立要打上的印记。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其中的一部分从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是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理解的。本发明的目的与优点可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工具及组合实现与达到。
结合在此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当前较佳实施例,并且连同上面给出的一般性描述及下面给出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印刷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印刷装置与带盒的示意图;图3为带盒与盒座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4为装在盒座中的带盒的视图;图5示出带盒中的带的宽度与开关SW1至SW3的开/关状态之间的关系;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印刷装置的电路图;图7示出在图象读操作中操作印刷装置的例子;图8示出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中的图象数据的例子;图9为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进程的流程图;图10A与10B示出当按照印记带的宽度用放大或缩小的尺寸印刷存储在图象存储器中的图象时所得到的印刷实例;图1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印刷装置的透视图;图12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印刷装置。
如图1与2中所示,印刷装置1具有一蜗牛形主部件11,在其一侧上设置有各种开关13。
在主部件11的底部前端形成一个图象读取开口21。邻接开口21,设置一个轮22、一个编码器23、一个一维图象传感器24及一个LED(发光二极管)阵列25。
轮22略为从底部伸出地设置在主部件11的两侧上。将轮设计成当移动主部件11来读取图象时,支承主部件11,并且还根据主部件11的移动,由摩擦阻力转动。
在由一块随轮22转动的转动板及一个光电发射元件与一个光电元件构成的编码器23的周边上,以等间隔形成许多缝隙,转动板则介入光电发射元件与光电元件之间。该光电元件设计成每当随轮22的转动而转动板上的一条缝隙经过时,便接收来自光电发射元件的光,然后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LED阵列25设计成从开口21的内部照明要读取的一份原稿2的图象表面。
一维图象传感器24由一行具有诸如24mm读宽度与8点/mm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制成。受LED阵列25照明的原稿2上的图象由该一维图象传感器24经由一块成象透镜3读取。
在主部件11的底部后端装有轮26。轮26离开轮22充分地远。主部件11包括一个向其中各电路供电的蓄电池27、一个允许装入与拆卸具有不同宽度的带盒31的盒座41(见图3)、一个包含一台用于驱动一条印记带32及一条装在带盒31中的色带33的电机的驱动器29、以及一个切断印记带32的刀片30。
这里,主部件11整体上是蜗牛形的。由于包含蓄电池27在内的沉重的电子部件是配置在主部件11内的下部中的,该主部件具有低的重心,因此,当用手移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移动。
如图3中所示,主部件11中的盒座41具有一个基本上矩形的平行四面体空间。在盒座41上设置了一块由主部件11的一块侧板构成的一个盖51以便开关(见图4)。在盒座41内部,面对面地放置了一个压印滚筒42及一个热压头43。直立地设置了卷盘轴45A与45B及一个色带接收轴46。在盒座41的三个角中,设置了安装垫44A至44C。在盒座41的侧壁部分上形成一个印记带排出窗口47,印记带32便是向它输送的。在安装垫44A至44C中,安装垫44A上具有一个检测是否装入了带盒31的开关SW1。在盒座41的内部底面上,设置了用于检测所装入的带盒31的厚度(即带盒内的带的宽度)的开关SW2与SW3。
压印滚筒42具有一个受支架48支承的顶端及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一根垂直于盒座41的内部底面的轴上的底端。压印滚筒42的下端通过一个机构(未示出)与驱动器29耦合。在一次印刷操作中,压印滚筒42由驱动器29转动。热压头43平行于压印滚筒42的转动轴、垂直地设置在盒座41的内部底面上。热压头43设计成当将盖51放在盒座41上时通过一个耦合机构(未示出)与压印滚筒42的周边表面相接触。以大约8点/mm的密度在热压头43上设置大量的加热元件。这些元件设计成按照印刷数据来加热。
卷盘轴45A与45B可以与设置在带盒31中的一个色带供给卷盘37与一个印记带供给卷盘34啮合。色带接收轴46可与一个色带接收卷盘35啮合。色带接收轴46机械地通过一个机构(未示出)与驱动器29耦合。
安装垫44A至44C各设计成当将带盒31装入盒座41中时,与形成在带盒31的两侧上的定位部分38接合,借此定位带盒。
开关SW1诸如由一个微型开关构成,并且当装入带盒31时接通。类似地,开关SW2与SW3也诸如由微型开关构成,并根据装入的带盒31的厚度接通与断开,如以下说明的。
带盒31设置有一个外壳39,其中在对应于压印滚筒42与热压头43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切去部分36,一个印记带供给卷盘34、一个色带供给卷盘37及一个色带接收卷盘35放置在外壳39内。
印记带32是通过层叠作为一种树脂即刷材料的一条带基32a与一种可剥离的材料32c以及它们之间的一个粘合层32b构成的,如图10B中所示。具体地,印记带32由在其上面进行印刷的一条带基32a、印刷后要剥离的一个种剥离材料32c及将这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的一个粘合层32b构成的。这样,在带基32a的表面上完成了印刷之后,便能通过粘合层32b将剥离材料32c从带基32a上剥离。色带33是通过在色带基上形成一个热熔或热升华的油墨层而构成的。
在外壳39的两侧上,形成凸出的定位部分38,以便外壳39通过与安装垫44A至44C相接触而将本身定位在盒座41内部。
事先制备了具有这种结构的四种带盒31。具体地,它们中包括用于容纳9mm宽的印记带32的带盒31,用于容纳12mm宽的印记带32的带盒31,用于容纳18mm宽的印记带32的带盒31及用于容纳24mm宽的印记带32的带盒31。
容纳在带盒31中的印记带32与色带33是以相同的宽度构成的。带盒31是按照容纳在其中的印记带32与色带33的宽度给定厚度或高度的。具体地说,带盒31本身的厚度随其所容纳的印记带32的宽度改变。例如,当印记带32与色带33具有9mm的宽度时,带盒31的厚度为13mm;而当印记带32与色带33具有24mm的宽度时,带盒31的厚度为28mm。
如图4中所示,当带盒31放入盒座41中并盖上盖时,一个弹簧53推动形成在带盒31的各侧上的定位部分38,使定位部分38接通开关SW1,并且与此同时,根据带盒31的厚度,接通或断开微型开关SW2与SW3。
对是否装入了带盒31的检测,以及对装入的带盒31的厚度的检测(或对容纳在带盒31中的印记带32的宽度的检测)是通过检测这些开关SW1至SW3的接通/断开状态完成的。图5中示出了对应的开关SW1至SW3的接通/断开工作状态、带盒31的存在/不存在、带盒31的厚度或印记带32的宽度之间的关系。
如图6中所示,印刷装置1包括一个控制器101、一个键入装置103、一个带宽检测器105、一个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一个印刷控制器109、热压头43、驱动器28、蓄电池27、一个印刷电压生成器111、一个放大/缩小装置113、一个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编码器23、图象传感器24及LED阵列25。
控制器101包括一个CPU101A、一个存储确定CPU101A的操作的程序的ROM101B及一个外围电路。控制器101控制印刷装置1的总体操作。
键入装置103具有多个设置在主部件11上的键13。它们中包括一个开/关键13a、一个图象读取键13b、一个印刷键13c、等等。
带宽检测器105接收来自各开关SW1至SW3的接通/断开信号,检测带盒31的存在/不存在以及容纳在装入的带盒31中的印记带32的宽度,并通知控制器101关于存在/不存在与宽度的数据。
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包含一个存储图象传感器24所读取的图象数据的区及一个用于编排图象数据的编辑区。
印刷控制器109设计成按照控制器101提供的印刷数据热控制热压头43的各个加热元件,并且还控制驱动器29去控制压印滚筒42及色带接收轴46的转动。
蓄电池27提供一个工作电压给主部件11的各电路。印刷电压生成器111从蓄电池27的输出电压中生成一个用于驱动热压头43的升高的电压。
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在控制器101的控制下在一次读图象操作中接通LED阵列25,在印刷装置1每次根据来自编码器23的脉冲信号移动一个特定的距离时,读取一行图象传感器24的输出,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再将数字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并行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01。控制器101将提供来的数据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印刷装置的操作。
当通过读取一个给定的图象用印刷装置1建立了一个印记时,用户在盒座41中设置一个其中容纳一种给定宽度的印记带32的带盒31,接通开/关键13a,然后按下图象读取键13b。
响应图象读取键13b的接通,控制器101通过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接通LED阵列25。
如图7中所示,用户将印刷装置1与形成在原稿2上的图象的后端对准,并从后向前读取该图象。
在这一状态中,LED阵列25通过开口21照明原稿2上要读取的图象。反射光通过成象透镜3进入图象传感器24。
当印刷装置1移动时,轮22转动,然后它转动编码器23的转动板。每当印刷装置1移动一个特定的距离时,编码器23的光电元件便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到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
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根据来自编码器23的脉冲信号,接收一行来自图象传感器24的图象信号,执行放大,A/D转换与串/并行转换,并将得出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器101。控制器101将提供的图象数据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的一行的区域中,一个接一个地更新地址。
在存储了图象传感器24提供的一行图象数据之后,编码器23便在等待状态中,直到一个随后的脉冲信号送到编码器23为止。
从这时起,当编码器23输出一个脉冲信号时,便将行地址改变到下一个地址,并重复一次类似的存储操作。结果,便将从原稿2上读取的图象数据顺序地写入了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例如,如图8中所示地存储了读出的图象数据。
控制器101存储最后写入的图象数据的行地址,作为最后的地址。
完成了数据读取之后,断开读取键13b,然后接通印刷键13c。将这一键操作通知控制器101。响应这一通知,控制器101开始图9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
首先,控制器101令带宽检测器105去感测装入的带盒31中的印记带32的宽度TW(步骤S1)。将感测到的带宽TW存储在控制器101中的RAM101C中(步骤S2)。
然后,控制器101扫描图象数据存储器107的存储内容,判定读出的图象的最大宽度IW(在图象传感器24的读取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如图9中所示(步骤S3),并将判定的最大宽度IW存储在控制器101中的RAM101C中(步骤S4)。
接着,控制器101将印记带32的宽度TW与图象的最大宽度IW进行比较,并按照诸如下述表达式得出图象的放大倍率(步骤S5)TW>2IW 两倍2IW>=TW>1.5IW一倍半1.5IW>=TW>IW 一倍IW>=TW>0.75IW0.75倍0.75IW>=TW0.5倍然后,控制器101激活放大/缩小装置113并通知放大/缩小装置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存有图象数据的区域中的起始点的行地址及终止点的行地址。
放大/缩小装置113将通知的起始与终止行地址设置在指针中。然后,装置113通过参照这些指针中的值顺序地读取图象数据,同时一个接一个地更新行地址,以在步骤S5处确定的放大倍率放大读出的图象,并将放大的图象写入图象数据存储器107的编辑区中(步骤S6)。
为了垂直地与水平地加倍图象,只要将图象数据中的各点在高度与宽度上扩展成两个点(一共四个点)即可,为了以放大倍率×1.5放大图象,只需将奇数(或偶数)行与列中的各点放大或成行与列方向上的两个点即可。为了以×0.75的放大倍率放大或缩小图象,只要在每四行与四列中放大或缩小图象数据的一行与一列即可。为了以×0.5的放大倍率放大或缩小图象,只需将两行与两列中放大或缩小图象数据的一行与一列即可。
当完成了放大/缩小处理后,放大/缩小装置133通知控制器101这一处理的结束。
响应这一通知,控制器101以相反的读次序读取放大或缩小的图象数据,并将读出的数据提供给印刷控制器109。这便是,控制器顺序地从图象数据的最后一行读取图象数据的第一行,并将读出的数据提供给印刷控制器109(步骤S7)。
印刷控制器109按照提供的图象数据,控制用印刷电压生成器111供给的印刷电压对热压头43中的各加热元件的加热,并且还控制驱动器29去驱动压印滚筒42与色带接收轴46。
这使得印记带32与色带33夹在压印滚筒42与热压头43之间同步地在它们之间输送。结果,形成在色带33上的油墨层受到热压头43的加热元件的加热控制的热熔化,这导致将所要求的图象传送到印记带32的带基32a上(步骤S8)。
控制器101重复上述控制操作,直到它在步骤S9中判定已经读完了要读取的图象数据为止。
印刷色带33绕在色带接收卷盘35周围,而印记带32则通过印记带排出窗口47送出。
完成了全部图象数据的处理之后,判定是否真正完成了,如果是,控制器101便终止印刷操作。
用户用切刀30切断印记带32,从而完成了一个印记的建立。
按照第一实施例,有可能方便地在一种给定的介质上读取任何图象,将其印刷在一条耐久的树脂印记带32上,从而建立一种印记。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原稿2上的图象是从后向前读取的,并且按读取图象的次序将读出的图象逐行地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在一次印刷操作中,行的读取次序与存储的次序相反。这防止了用户的右手T在印刷装置1的前方,从而使用户能看见图象而不受手T的阻挡。
此外,按照第一实施例,由于主部件11具有流线型形式,其一端较窄而另一端较宽,这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看清主部件11的前端边沿部分,从而方便地检验读取的起始与终止位置,得到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图象读取操作。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图象是根据读出的图象的最大宽度IW与装入的印记带32的宽度TW放大或缩小的,并且印刷放大或缩小后的图象。因此,例如读取了图8中所示的图象时,便将以最佳尺寸读取的图象用不同的宽度印刷在印记带32上,如图10A与10B中所示。因此,可以在其宽度内有效地利用印记带32,借此消除了诸如设定印刷放大倍率等烦琐的工作。
可以在读出的图象的最大宽度IW的两侧固定小的余量后再放大与缩小。用这种布置,可在所建立的印记的上方与下方留出空白。
本发明不限于第一实施例。例如,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读出的数据中,只放大或缩小了存储在其图象的区域,但整个图象都可放大或缩小。此外,放大与缩小的方式及其布置是任意的。只要能够根据印记带32的宽度适当地放大或缩小读出的图象然后加以印刷,便能用这一配置与技术进行放大与缩小。
类似地,可以通过键操作以×0.5、×0.75、×1.5及×2的放大倍率放大。图象可以只沿印记带32的宽度放大。
根据来自键入装置103的指令,可以得到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各点上的黑度数据的补码,借此反转读出的图象的光亮与阴影。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的图象数据是从结束行开始读出的,但也可从起始行开始反方向读出。这便产生了读出图象的一个镜象。可以用一次键操作选择从起始行还是从结束行开始读取。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宽度为9、12、18与24mm的四种印记带32,但也可采用其它宽度的印记带。检测印记带32的宽度的布置也不限于该实施例。任何适当的布置都可采用。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印刷控制器109、放大/缩小装置113及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是与控制器101分开设置的,但这些控制器也可包含在控制器101中。
再者,在第一实施例中,编辑区是设置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的,建立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象,然后控制器101读出该图象。另一种方法是,控制器101可以边读取图象数据边放大或缩小图象,并将放大或缩小的图象供给印刷控制器109。
按照本实施例,有可能方便而快捷地读取一种给定的介质上的图象,并在一种印刷介质上印刷该图象。
下面,参见图11至1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说明。
如图11与12中所示,在构成印刷装置1的蜗牛形装置体11的一侧上设置了一个模式改变开关13a。该模式改变开关13a是一个用于在读取图象的读模式与印刷图象的印刷模式之间变化的开关。装置体11上设置有轮22、26、一个编码器23、一个一维图象传感器24、一个LED阵列25及一个齿轮机构58。
齿轮机构58由多个齿轮58a至58d构成,并且设置在轮26、一个卷盘轴45A、一个色带接收轴46及一个压印滚筒42之间。当在模式改变开关13a在印刷模式中移动装置体11时,轮26便相应地转动,齿轮机构58按照轮26的转动而转动。由于构成齿轮机构58的多个齿轮58a至58d转动而转动卷盘轴45A、色带接收轴46及压印滚筒42。另一方面,在模式改变开关13a在读模式中时,即使移动装置体11而轮26相应地转动,齿轮机构58是设计成不将转动力矩传输到卷盘轴45A、色带接收轴46与压印滚筒42一侧的。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轮26与齿轮机构58之间,设置了一个改变离合器机构59,该离合器机构59取决于模式改变开关13a在读模式与印刷模式之间的切换改变操作,将轮26连接在齿轮机构58上或者将前者从后者上脱开。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未设置驱动器29(见图2)。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设置了模式改变开关13a与离合器机构59,以及控制器101、键入装置103、带宽检测器105、图象数据存储器107、印刷控制器109、热压头43、驱动器29、蓄电池27、印刷电压生成器111、放大/缩小装置113、图象数据输入控制器115、编码器23、图象传感器24及LED阵列25。
以这一配置,当用印刷装置1读取一个给定的图象时,便将模式改变开关13a改变到读模式。然后,根据模式改变,驱动改变离合器机构59,将轮26从构成齿轮机构58的齿轮58a上脱开。在这一状态中,接通图象读取键13b,并且如图7中所示,将印刷装置1与待读取的一个图象的尾部对齐。当向前推动该装置时,图象传感器24便从后向前读取该图象,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这使得读出的图象数据顺序地存储在图象数据存储器107中。此时,由于轮26是与齿轮机构58脱开的,卷盘轴45A、色带接收轴46及压印滚筒42都不转动。再者,由于在读模式中,热压头43是防止加热的,不会意外地在印记带上进行印刷。
另一方面,当用印刷装置1印刷一个图象时,将模式改变开关13a改变到印刷模式。然后,根据改变模式驱动改变离合器机构59,并将轮26连接在构成齿轮机构58的齿轮58a上。在这一状态中,当移动印刷装置1同时接通印刷键13c时,如图7中所示,轮26根据移动转动。这导致构成齿轮机构58的多个齿轮一个接一个地通过改变离合器机构59随轮26的转动而转动。结果,齿轮机构58的转动使卷盘轴45A、色带接收轴46及压印滚筒42转动。因此,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将印记带32与色带33夹在压印滚筒42与热压头43之间并同步地在它们之间输送。在这一情况中,由于在印刷模式中热压头是允许加热的,热压头43便熔化形成在色带33上的油墨层部分,借此将存储的图象传送到印记带32的带基32a上。在第二实施例中,包含带宽检测过程、图象最大宽度检测过程、放大倍率确定过程、放大过程、图象数据读取过程及热压头加热过程在内的诸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图9中步骤S1至S9)。
按照第二实施例,当在模式改变开关13a在印刷模式中移动印刷装置1时,轮26的转动力矩通过改变离合器机构59传送到齿轮机构58。传送给齿轮机构58的转动力矩转动卷盘轴45A、色带接收轴46及压印滚筒42而无需使用一台专用的电机。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印刷装置。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可根据读出的图象的尺寸与使用的印刷介质的尺寸,放大或缩小图象。这便消除了烦琐的放大倍率设定,并使图象清楚地印刷在一种印刷介质上。
按照本发明,有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手工读取的图象印刷在一面涂有一个粘接层的一种印刷介质上,从而方便且可靠地建立一个印记。
再者,可以通过检测所读出的图象的最大宽度及印刷介质的尺寸或宽度、放大或缩小所读出的图象、然后以适当的尺寸将其印刷在印刷介质上而方便与可靠地建立具有良好匀称的图象的印记。
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容易发现其它的优点与改型。因此,广义上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以及这里所展示与描述的代表性装置。从而,可以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它们的等价物所定义的总的发明性概念的精神或范围,而作出各种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主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的图象读取装置;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并包含带有一个印刷表面、一种要在印刷后剥离的剥离材料及一层粘接印刷材料与剥离材料的粘接层的一种带形印刷介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的图象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一个根据所述主部件的移动读取一个图象的图象读取器;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移动所述主部件中的所述带形印刷介质的移动装置,及一个将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印刷在由所述移动装置移动中的所述带形印刷介质上的印刷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在垂直于所述主部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检测由所述图象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印刷介质的宽度,修正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并将修正后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主部件制造成一端较窄而另一端较宽,并且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是设置在所述较窄的一端上的。
4.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的所述印刷器将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
6.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按它们读出的次序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按不同于它们的存储次序的次序,从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读取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并将这些图象提供给所述印刷器的装置。
7.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主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的图象读取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的一种印刷介质,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根据所述主部件的移动读取一个图象;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一个将所述图象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器。
8.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所述图象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尺寸;以及图象改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图象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尺寸,改变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尺寸,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已经由所述图象改变装置改变过尺寸的图象。
9.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在垂直于所述主部件移动的方向的方向上,检测由所述图象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宽度,修正所述图象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象,并将修正后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
10.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主部件在一端做得较窄而在另一端则较宽,并且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是设置在所述较窄的一端上的。
11.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将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13.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按读取它们的次序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按不同于存储它们的次序的次序,从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读出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并将它们提供给所述印刷器去将它们印刷在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介质是由一种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其上进行印刷的印刷材料、一种剥离材料、及一层将这两种材料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层构成的。
15.一种印刷装置,包括其中容纳一种印刷介质的一个盒;以可检测出的方式在其中装入所述盒,并由用户移动的一个主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并且在所述主部件移动时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装置;以及装在所述主部件上,及将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印刷在所述盒中的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在垂直于所述主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检测由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修正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并将修正后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宽度,修正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并将修正后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18.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主部件是在一端做得较窄而在另一端则较宽,并且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是设置在所述较窄的一端上的。
19.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
20.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的一个印刷器。
21.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按读取它们的次序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按不同于存储它们的次序的次序,从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读取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然后将它们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22.按照权利要求15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介质是由一种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其上进行印刷的印刷材料、一种剥离材料、及一层将这两种材料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层构成的。
23.一种印刷装置,包括由用户移动的一个主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部件的下方部位中的图象读取装置;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的图象印刷装置;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并且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其上进行印刷的一种印刷介质;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并设定一种图象读取模式或一种图象印刷模式两者中之一的模式设定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上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当在所述模式设定装置在印刷模式中,移动所述主部件时,驱动所述图象印刷装置根据移动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而当所述模式设定装置在读取模式中,移动该主部件时,则驱动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根据移动去读取的装置。
24.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尺寸;图象改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尺寸,改变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尺寸,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被所述图象改变装置改变过的图象。
25.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在垂直于所述主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检测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宽度,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宽度,修正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并将修正后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26.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主部件是制成一端较窄而另一端较宽的,并且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是设置在所述较窄的一端上的。
27.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一个印刷器。
29.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图象读取装置包括按读取它们的次序存储读出的图象的图象存储装置,以及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包括按不同于存储它们的次序的次序,从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读出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装置中的图象,然后将它们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装置。
30.按照权利要求23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介质是由一种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其上进行印刷的印刷材料、一种剥离材料、及一层将这两种材料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层构成的。
31.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个由用户移动的主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部件的下方部位中,并在所述主部件移动时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装置;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并存储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存储装置;提供在所述主部件中的一种带形印刷介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部件中,在将所述印刷介质向所述主部件的外部输送的同时,将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图象印刷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印刷装置。
32.按照权利要求31的一种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印刷介质的尺寸;图象改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宽度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印刷介质的尺寸,改变所述图象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象的尺寸,其中所述图象印刷装置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被所述图象改变装置改变过的图象。
33.按照权利要求31的一种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刷介质是容纳在一个盒中的,而该盒是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装在所述主部件中的。
全文摘要
一种印刷装置,通过一次简单的手动操作读取一个给定的图像并印刷读出的图像。在主部件内放置有一个图像传感器及一个图像印刷器。由主部件的移动读取了一份原稿上的图像后,便将读出的图像存储在一个图像数据存储器中。读出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器中的图像,并将其印刷在一个带盒中的一种印刷介质上。在印刷中,根据印刷介质的宽度及图像的最大宽度,以放大或缩小的尺寸,印刷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器中的图像。
文档编号B41J3/44GK1121870SQ9510199
公开日1996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8日
发明者中塚浩资, 长山洋介, 林昌树, 山部英明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