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钟用印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1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卡钟用印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出勤时间打印在时间卡上的打卡钟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使用杯形轮型活字体作为印字构件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
传统的使用在打卡钟上的印字装置,有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79-40086号公报揭示的使用活字轮或印字撞锤的打刻印字式,日本实用新型公开1992-40368号公报揭示的使用皮带活字的皮带活字式,及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告1988-62029号公报揭示的使用点式打印机之类打印机的打印机式。
另外一方面,在利用打卡钟进行时刻记录之后,要根据打印在时间卡上的记录,转记成各人的出勤资料,进行工资等各种计算,所以不容许有错误,尤其是要求清晰醒目,另外,因为其使用环境大部份在事务所或公司室内场所,所以要求印字声音尽可能安静,而且要求具有经济性,可以以适当成本提供打卡钟,除此之外,要求能适应对于文字种类的各种要求。
传统的使用上述活字轮或印字撞锤的打刻式印字装置,因为使用活字,所以具备容易读取的优点,而其缺点是只能对形成在印字轮面上固定的数字和记号等文字进行印字,而且因为印字顺序和印字位置取决于活字的形成位置,所以数字和记号等不能自由组合,又因为是使用撞锤进行打刻打字,所以印字时的打击声音很吵,对环境会造成不良影响等。
另外,上述的活字皮带式印字装置在印字时的打击声音很小,可以安静地印字,而其缺点是活字对于皮带的形成位置和顺序一定,所以印字时不能自由表现,又因为使用皮带,所以会有耐久性劣化的各种问题。
而上述打印机式印字装置,尤其是点式打印机,因为与活字不同,是利用点的集合来形成文字,所以在清晰醒目和容易读取方面不如活字,另外,要使品质接近活字则必须增加点数,会使硬件、软件两方面的构造变得很复杂,会影响到打卡钟的成本。
本申请人最近成功地使用杯形轮型活字体作为打卡钟用印字装置来代替传统印字装置,其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印字声音很小,印字控制程序比较简单,且构造简单成本低。
关于上述的杯形轮型活字体,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85-9015号公报及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1985-12237号公报或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告1989-15383号公报等所示,其构造是在整体形成近似杯形轮状的活字体之各个轮幅片(指状部)之顶端部外侧面形成有活字,利用撞锤将该等轮幅片依次从内侧向外部周围打出,以此将各个活字推压到印字用纸上以进行打刻印字。
但是,上述传统的杯形轮型活字体,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85-9015号公报和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告1989-15383号公报所示,与活字体相比,用以使印字用撞锤进行动作的电磁线圈体积较大,且安装成伸出到活字体外部的状态,所以活字体不能造得很紧凑,从而使印字装置整体体积庞大,要装入体积小巧的打卡钟的印字部分就非常困难。
另外,在以旋转轴为中心,于其上下安装2个杯形轮型活字体的印字装置上,由于旋转轴的关系,不能以密接状态将印字用上下电磁线圈组合到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内部,其结果是电磁线圈伸出到活字体之外,因而使印字装置整体更加大型化,并且外形不佳。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课题是使印字用电磁线圈小型化,使该电磁线圈在杯形轮型活字体内部形成不会妨碍旋转轴的密接状态,以提供一种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打卡钟内部的小型化打卡钟用印字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系使用杯形轮型活字体作为印字机用活字体,该杯形轮型活字体是使呈放射状的多个轮幅片向内侧弯折成近似直角,以使整体形成近似杯状,在该等轮幅片顶端部外侧面设有活字元件,其特点在于,(1)用来使上述活字体旋转的旋转轴贯穿活字体的中心,在该旋转轴周围安装有位于被上述各个轮幅片包围的外壳内且卷绕着线圈的铁心,而且,在该铁心周边设有被引导器引导且可对着铁心作垂直方向移动的可动框架,以包夹该铁心的方式在可动框架之一侧装有当铁心激磁时,即受其吸引而使可动框架移动的铁片,在可动框架另外一侧安装有随着可动框架的移动将上述轮幅片打出到外侧并将活字元件打印在插入的时间卡上的印字用撞锤头。
(2)于旋转轴的上下安装有特殊色印字用和普通色印字用的上下2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形成上下互相面对之状态,同时每一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分别安装有铁心和可动框架,该铁心卷绕有线圈,该可动框架可以被引导器引导而移动,且在其一侧装有被激磁的铁心吸引的铁片,而在另外一侧安装有印字用撞锤头。
(3)安装在可动框架一侧的铁片外端部伸出到覆盖线圈的磁轭外侧,另外一方面,可动框架被施加有回动弹簧的弹性,用来使由于铁心的激磁向横向移动的可动框架在铁心消磁时与其一起回到使上述铁片外端部伸出到磁轭外侧的原来的起动位置。
(4)通过激磁而吸附可动框架上的铁片的铁心的吸附部与该铁片的被吸附部的形状为可以自由相对嵌合的剖面近似V字的形状。
(5)在随着铁心的消磁利用回动弹簧而回到原来位置的可动框架的通路末端部份,设有剖面近似山形形状的回弹吸收壁,用来吸收可动框架碰撞时的冲击,同时,与该吸收壁碰撞的可动框架背面与该吸收壁相同,剖面为近似山形形状。
不难看出,采用上述方案后,即可达到发明目的,并产生预期效果,具体说明如下依照上述(1)的方案,在用来使杯形轮型活字体旋转的旋转轴本身安装有构成电磁线圈的铁心和线圈,而且,在该铁心周围安装有可以自由滑动的可动框架,在该可动框架一侧安装有铁片(纯铁),在另外一侧安装有撞锤头,当利用铁心的激磁使铁片被吸引时,可动框架就滑动,该撞锤头将杯形轮型活字体的轮幅片打出到外侧以进行印字,因为依照这种方式来构成,所以包含铁心和线圈的印字用电磁线圈可以以密接状态组合到杯形轮型活字体内部,而不会妨碍旋转轴,因此可以使印字装置整体小型化,能够很容易地装入打卡钟内部。
依照上述(2)的方案,当印字装置是将2色转换用的2组杯形轮型活字体安装成上下互相面对时,同样可以以密接状态分别将包含有铁心和线圈的印字用电磁线圈组合到上下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内部,所以即使是使用2组杯形轮型活字体的2色转换用印字装置,也可以使装置整体小型化,能够很容易地装入打卡钟内。
依照上述(3)的方案,利用铁心的激磁来使撞锤头进行印字动作的可动框架在铁心消磁时由于回动弹簧的弹性作用而自动回到原来的起动位置,同时,在回到该起动位置时,由于安装在可动框架上的铁片外端部伸出到围着线圈的磁轭外侧,所以在铁心激磁时,其吸引力不会有朝向外方的负作用,而只有全部向内侧方向的作用,可以以强力的吸引力使可动框架正确地向印字方向滑动。
依照上述(4)的方案,因为使铁心的外周面和铁片的内周面形成可以互相嵌合的剖面近似V字的形状,所以初期的吸引力很大,可以以强力的吸引力使可动框架适当地向印字方向滑动,可以确实地利用撞锤头将轮幅片打出。
依照上述(5)的方案,利用回弹吸收壁来防止可动框架的回弹,可以防止活字元件的二次打出,同时是用撞锤头顶端碰撞杯形轮型活字体的各个轮幅片,所以不会使活字体产生意外旋转,因此可以确实地防止由于可动框架的回弹而造成印字失败。
因此如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案可以解决上述技术性课题,消除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印字装置一实施例的打卡钟的外观图。
图2是说明
图1所示的打卡钟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字装置主要部分的放大正面剖视图。
图4是沿图3A-A线切断,用来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等待印字时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A-A线切断,用来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印字时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铁心激磁时的磁力线流动的说明图。
图7是对使铁片内侧缘(吸附面)形成剖面为V字状时及传统的平面状时的行程与吸著力的关系加以比较的线图。
图8是说明上下2段杯形轮型活字体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之较佳实施例。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之印字装置的打卡钟一实例的外观图,图中1表示打卡钟,1a是时间卡TM的插入口,2……是横向排列在插入口1a前面的出勤/退勤选定兼设定开关,2a是设在该等开关2……前面的表示该开关功能的标识,3是显示各种数据的显示器,18T是时钟。
图2是说明上述打卡钟1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在该图中,4和4S是设在上述插入口1a内侧的卡片检测连杆和卡片检测传感器,1b,1b是左右的卡片引导器,用来引导插入插入口1a的时间卡TM,6是滚轮轴,利用左右轴承6a,6b被设置成与沿着卡片通路的横方向平行,6R是装于该滚轮轴6的卡片运送滚轮,5M是卡片传送马达,一旦上述传感器4S检测时间卡TM,它即开始工作。
另外,5W是安装在上述卡片传送马达5M上的驱动轴的蜗杆,该蜗杆5W与安装于上述滚轮轴6的蜗轮6W啮合,用来将卡片传送马达5M的旋转传达到滚轮轴6,使卡片运送滚轮6R进行旋转,并在该滚轮6R和随动滚轮(图中未显示)之间将插入插入口1a的时间卡TM引入,并在进行排出运送的同时,利用编码器6S检测安装在该滚轮轴6顶端的编码器用圆盘6T的旋转,以检测卡片送滚轮6R传送时间卡TM的量,从而可以控制卡片的运送。
另外,7是卡片下端检测传感器,用来读取形成于上述时间卡TM下端的缺口Ma,以判定卡片的正/反面,在时间卡TM正/反面互反地插入插入口1a时,利用该传感器7的检测,在显示器3上显示具有异常,并且使警报器(图中未显示)工作以引起注意。
另外,1T是设在打卡钟1内部的固定框架,在该框架1T安装有上述的左右卡片引导器1b,1b,滚轮轴6,各个传感器4S,6S,7和马达5M。
在上述的图2,和作为主要部分放大图的图3中,分别以符号8表示印字机整体,用来在被上述的左右卡片引导器引导送来的时间卡TM之印字栏中印出出勤时间等,该印字机用下述各个构件构成。
即,图中9T是引导轴,设在上述固定框架1T左右的安装板1Ta,1Tb之间,在该引导轴9T的周围形成有螺旋状的引导用凸轮沟,当活字横移用步进马达9M使该引导轴9T旋转时,安装在引导轴9T的输送架9就向左右方向横向移动。
另外,10是安装在上述输送架9上面的上壳体,11是纵向设置的可自由旋转的旋转轴,设在被该上壳体10覆盖的外壳内部,11M是活字的选择用步进马达,安装在输送架9的底部侧,11b是副齿轮,安装在该马达11M的驱动轴11a上,安装在上述旋转轴11的连动齿轮11c与该副齿轮11b啮合,用来将上述马达11M的旋转传达到该旋转轴11。
同样的,在图2和图3中,符号12和15分别表示下段和上段的杯形轮型活字体,被固定在上述旋转轴11之中间部成为上下互相面对,位于上述的上壳体10之外壳内,该等活字体12和1 5如图8所示,分别使用薄金属板(弹簧材料),在中央的圆形部12c和15c的周围边缘,冲制出呈放射状的多个轮幅片12b……和15b……,且分别向内侧依上下方向弯折成近似直角,使其整体形成近似杯形轮型,同时在各个轮幅片12b……和15b……顶端部向外安装有由日期和时间用数字及星期用文字等构成的必要活字元件12a……和15a……,另外,如图3所示,内部嵌入有校正环13和16。
另外,在图3中,11e是在上述连动齿轮11c底面伸出设置的检测器,11b是传感器,它通过检测该检测器11e来检测该两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的水平旋转方向的原点位置,12R和15R是油墨滚筒,一边被活字元件12a和15a转动,一边将普通色(黑色)和特殊色(红色)油墨涂布在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的各个活字元件12a……和15a……上,12Ra和15Ra为其旋转轴,10T是用来使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之间隔开的中间基座板,9N表示输送架9的辅助引导轴。
另外,在图2中,9Sa是伸出设置在输送架9上的检测器,9S是传感器,通过检测该检测器9Sa,来检测该输送架9,即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的横向移动方向的原点位置,15表示印刷基板。
下面将根据上述图3和沿图3A-A线的剖视图,即图4和图5,来详细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主要部分的印字用电磁线圈装置的构造。
图4表示印字等待时的状态,图5表示印字时的状态,在该等附图中,为方便起见,在同一图面上用双方各自的符号标出上下2组印字用电磁线圈装置的构造。
在上述图3至图5中,18和19是安装在上述旋转轴11的下侧和上侧的2组铁心,在各个铁心18和19的下端侧和上端侧,以位于上述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外壳内的状态安装有分别卷绕有线圈14、17的卷线轴14a、17a,而且,磁轭14Y,17Y覆盖各个线圈14,17的外侧,以避免使磁通逃到外侧。
另外,20和21是分别安装在上述中间基座板10T的底面和上面的可自由滑动的塑胶制可动框架,该等可动框架20、21的整体制造成框形形状,在中央设有大的孔洞用来使安装在上述旋转轴11的铁心18,19的部分插入,而且在中间基座板10T的底面和上面分别形成有左右方向的滑动引导器21X,21X,用来使各个可动框架20,21向图面上的左右方向,即对着旋转轴11成直角的方向滑动。
另外,在可动框架20和21,以包夹贯穿中央的旋转轴的方式,在其一侧(图面上右侧)的上面和底面安装有利用纯铁制成的近似半月形的铁片22,23(电枢),另外,在另外一侧之顶端,使撞锤头20H,21H伸出,经过对各个电磁线圈通电,即对铁心18,19进行激磁,就吸引上述铁片22,23,使可动框架20,21整体滑动到图面上的左方(从图4到图5的状态),随着该可动框架20,21的滑动,上述撞锤头20H,21H就如图3所示,将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15的活字元件12a,15a向外方压出,对沿压纸卷筒PT插入的时间卡T的印字面进行印字。
另外,10Ta的10Tb是在上述中间基座板10T的底面和上面伸出的上述撞锤头20H,21H用的引导器,20S和21S是回动弹簧,分别介于各个引导器10Ta,10Tb与伸出设置于各个可动框架20,21的系止片20a,21a之间,该回动弹簧20S,21S利用弹性作用使由于铁心18,19激磁(ON)而被吸引移动成图5之状态的可动框架20,21在铁心18,19消磁(OFF)时,回到图4所示的原来起动位置。
另外,图中的23T……是铆钉,用来将上述铁片22,23固定在可动框架20,21上,22a,23a是上述各个铁片22,23之内侧缘(被吸附面),其平面形状是与铁心18,19形成同心圆的圆弧形状,其剖面形成如图3所示的近似V字的形状,用以吸附该铁片22,23的铁心18,19的吸附面18a,19a亦同样制造成剖面为近似V字状的沟,由于该双方的剖面形状,可以增大铁心18,19激磁时的初期吸引力。
另外,图7是线图,对将铁片22,23的内侧缘22a,23a如本实用新型那样造成剖面为V字状时、及如同传统的铁片XT那样使内侧缘成为平面时的行程与吸引力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另外,图中的21Y,21Y是回弹吸收壁,设在中间基座板10T的底面和上面,连接上述的滑动引导器21X,21X,剖面近似山形形状,该等回弹吸收壁21Y,21Y,为了在因上述回动弹簧20S,21S的弹性作用而回到原来位置的可动框架20,21的后端部背面20b,21b与其碰撞并停止移动时,不使可动框架20,21发生回弹,而形成近似W字状之山形形状,以分散返回方向的力,另外,上述可动框架20,21的背面20b,21b亦形成近似W字状的山形形状,以便与该回弹吸收壁21Y,21Y吻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述可动框架20,21的背面20b,21b分别与回弹吸收壁21Y,21Y吻合并停止的状态,即,在可动框架20,21的起动时的状态,安装在各个可动框架20,21的铁片22,23外端部如图4所示,比覆盖上述线圈14,17外侧的各个磁轭14Y,17Y外周更向外侧(图面上的右侧)伸出,当铁心18,19激磁时,使对于铁片22,23的吸引力全部只向内方(图4中的左方向)起作用,因此可以防止吸引力向外方的负作用。
另外,图6表示经过通电使铁心19激磁(ON)时的磁力线的流动,在该图中,19S是旋转轴11用的贯通洞穴,本实用新型亦可以在中间基座板10T上面或底面的任何一方设置1组杯形轮型活字体,利用如图所示的1组电磁线圈进行印字动作,作为单色印字式印字装置组合到打卡钟1中使用。
图9是方块图,用来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构造,在该图中,20和21是构成控制部之中心的CPU和存储器,在它们之间经由汇流排22连接到界面电路23,该界面电路23连接有上述出勤/退勤选定兼设定开关2……,显示器3,卡片检测传感器4S,卡片传送马达5M,编码器6S,卡片下端检测传感器7,活字横向移动用步进马达9M,活字横向移动原点位置传感器9S,活字选择用步进马达11M,活字原点位置传感器11d,及黑色用印字电磁线圈(线圈14)和红色用印字电磁线圈(线圈17),另外,亦连接有用以发出基准时钟信号的时钟电路18,依照存储在存储器21的系统程序进行控制。
由于本实用新型依照上述方式来构成,所以当卡片检测传感器4S检测到时间卡TM的插入时,卡片传送马达5M就进行旋转,卡片运送滚轮6R开始卡片的运送,一旦开始运送,卡片下端检测传感器7立即对形成于时间卡TM下端边缘缺口Ma的有无进行检测,以判定其正/反面,在正反面正确时,就依照存储在存储器21的程序使卡片传送马达5M旋转,并利用编码器用传感器6S检测其旋转量,即卡片运送量,同时依照程序将该时间卡TM运送到该日的印字段位置。
当上述之卡片运送完了时,活字横向移动用步进马达9M就旋转,使引导轴9T旋转,按照存储在存储器21的程序,使印字器8横向移动到打刻者用选择开关2决定的印字栏位置,即时间卡TM的指定印字栏位置,然后,按照存储在存储器21之程序,顺序地重复进行活字选择用步进马达11M的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的控制旋转和印字电磁线圈,即线圈14或17的ON/OFF,将包含有日期或现在时刻等的出勤数据,逐次地以黑色或红色印字在用上述开关2选定的时间卡TM的指定印字栏(例如出勤栏或退勤栏等)。
当此种印字结束时,同样依照存储器21的程序使卡片传送马达5M进行倒转,利用运送滚轮6R将时间卡TM送回到插入口1a,于是1个印字循环即告终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所使用的构造是使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作为进行印字动作的印字电磁线圈,尤其是在供活字体12,15插入的旋转轴11本身安装有卷挠有线圈14,17的铁心18,19,而且,在该铁心18,19之周边部设有被引导器21X,21X引导且可以对着铁心18,19作垂直方向移动的可动框架20,21,随着铁心18,19的激磁,吸引安装在可动框架20,21之一侧的铁片22,23,以使可动框架20,21进行滑动,利用撞锤头20H,21H将杯形轮型活字体12,15的活字元件12a,15a推出到外方,以对时间卡TM进行印字,所以构成该等印字电磁线圈的全部构件可以以密接状态组合到杯形轮型活字体12,15内部,因此可以使印字机8整体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铁心18,19的消磁(OFF),利用回动弹簧20S,21S而回到起动位置的可动框架20,21是以铁片22,23后端部位于磁轭14Y,17Y外侧的状态时停止的,所以在其后铁心18,19被激磁(ON)时,其吸引力全部向内侧方向起作用,可以使可动框架20,21确实地滑动,撞锤间20H,21H可以强有力地将活字元件12a,15a向外方推出,以确实地进行印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使安装在可动框架20,21上的铁片22,23的内侧缘22a,23a,与将其吸附的铁心18,19的被吸附面18a,19a分别形成剖面近似V字状,使互相吻合,所以铁心18,19激磁时的初期吸引力很大,可以使可动框架20,21更顺利地滑动,另外,在印字后利用回动弹簧20S,21S使可动框架20,21回到起动位置时,因为回弹吸收壁21Y,21Y吸收了碰撞造成的冲击,防止可动框架20,21的回弹,所以可以防止撞锤头20H,21H的二度打击,及防止杯形轮型活字体12,15的意外旋转。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下侧和上侧的印字电磁线圈装置,即,线圈14和17,磁轭14Y和17Y,铁心18和19,可动框架20和21,及铁片22和23,都如同上述各个杯形轮型活字体12和15那样,构造完全相同,并且都是上下互相面对的使用,所以不需要制造上下不同的构件,因此,能够较简单地而且以低成本来制造2色转换式印字装置。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因为是使印字用电磁线圈整体以密接状态全部被收容在杯形轮型活字体的外壳内,所以印字机整体可以小型化,很容易装入打卡钟的狭窄的内部,另外,因为铁心的激磁可以使安装有撞锤头的可动框架极为圆滑而且确实地进行印字滑动,所以可用比较小的消耗电力印字,具有经济性,而且可以防止由于可动框架的回弹造成的二度打击和活字体的意外旋转,可以始终进行正确的印字,并且可以以旋转轴插入到内部的状态将上下2组杯形轮型活字体和印字用电磁线圈装置组合,所以2色变换用印字装置整体亦可以制造成小型化,是前所未有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系使用杯形轮型活字体作为印字机用活字体,所述杯形轮型活字体是使呈放射状的多个轮幅片向内侧弯折成近似直角,以使整体形成近似环状,在所述轮幅片顶端部外侧面设有活字元件;其特征在于,用来使所述活字体旋转的旋转轴贯穿活字体的中心,在该旋转轴周围安装有位于被所述各个轮幅片包围的外壳内且卷绕着线圈的铁心,而且,在所述铁心周边部设有被引导器引导且可对着所述铁心作垂直方向移动的可动框架,以包夹所述铁心的方式在所述可动框架之一侧装有当所述铁心激磁时,即受其吸引而使所述可动框架移动的铁片,在所述可动框架另外一侧安装有随着所述可动框架的移动将所述轮幅片打出到外侧并将活字元件打印在插入的时间卡上的印字用撞锤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的上下安装有特殊色印字用和普通色印字用的上下2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形成上下互相面对之状态,同时每一个杯形轮型活字体分别安装有铁心和可动框架,所述铁心卷绕有线圈,所述可动框架可以被引导器引导而移动,且在其一侧装有被激磁的铁心吸引的铁片,在另外一侧则安装有印字用撞锤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可动框架一侧的所述铁片外端部伸出到覆盖所述线圈的磁轭外侧,另外一方面,所述可动框架被施加有回动弹簧的弹性,用来使由于所述铁心的激磁而横向移动的所述可动框架在所述铁心消磁时与其一起回到使所述铁片外端部伸出到所述磁轭外侧的原来的起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激磁而吸附所述可动框架上的所述铁片的所述铁心的吸附部与所述铁片的被吸附部的形状为可以自由相对嵌合的剖面近似V字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卡钟用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随着所述铁心的消磁利用回动弹簧而回到原来位置的所述可动框架的通路末端部分,设有剖面近似山形形状的回弹吸收壁,用来吸收所述可动框架碰撞时的冲击,同时,与所述吸收壁碰撞的所述可动框架背面与所述吸收壁相同,剖面为近似山形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打卡钟用印字装置,是使杯形轮型活字体的旋转轴插入中心,该旋转轴装有绕有线圈的铁心,在铁心周边部装有可动框架,当铁心激磁时,该可动框架就被吸引并向一方滑动,可动框架设有撞锤头,用来将杯形轮型活字体的活字元件推压到外方藉以进行印字动作。本实用新型可使印字用电磁线圈小型化,并以密接之状态装入杯形轮型活字体内部且不会妨碍旋转轴,从而可使印字装置整体小型化。
文档编号B41K3/08GK2241898SQ95212600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4日
发明者北林功一, 前泽俊夫 申请人:安时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